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分离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去雄
传粉
高茎(矮茎)的花
母本(接受花粉)
矮茎(或高茎)的花
父本(供应花粉)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 特征。如:茎的高度、花的颜色及种子 性状等。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1)牵牛花的阔叶与小麦的窄叶 ( 不是 )
“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基因 表现型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与a 等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P30)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 则亲本遗传因子为:Aa X aa
(Mendel,1822-1884)
孟德尔生平
❖ 孟德尔(G.Mendel,1822---1884)是现代遗传 学的奠基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 进入修道院。
❖ 1851年被派到维也纳大学学习。
❖ 1854年返回修道院任职。
❖ 1857年开始在修道院的花园做豌豆遗传试验。 1865年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实验”的划时 代论文。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
❖ 直到1900年才引起遗传学家、育种家的高度 重视,现代遗传学迅速发展起来。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提供花粉
接受花粉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 态下,永远是纯种。
2、豌豆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杂交
P
F1
自交
F2
概念
显性性状: 在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 在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 性状
性状分离: 在Hale Waihona Puke Baidu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想一想
红果西红柿与黄果西红柿杂交,F1所结 的果实全是红色。这说明西红柿果实红色是
_显__性__性状,黄色是_隐__性__性状。将F1产生的 种子种下,100株F2中将有__7_5__株是结红色
理论解释(假说)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测交验证 高茎∶矮茎 = 1∶1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Dd∶dd =1∶1
分离定律内容
假说—演绎法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根据假说、演绎推理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改名为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F2
DD Dd Dd dd
DD:Dd:dd=1:2:1 高茎:矮茎=3:1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解遗 传 图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
Dd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高茎 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
1
:2 :1
2)兔的白毛与黑毛
(是 )
3)狗的长毛与卷毛
( 不是 )
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
1)父本:♂
2)母本:♀
3)亲本: P 4)杂交:× 5)自交:⊙
6)杂种后代:F 7)杂种子一代:F1 8)杂种子二代:F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纯高
纯矮
P
杂交
P
杂交
F1
正交
F1
反交
疑问 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
分离比 3: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 的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 决定显性性状(如高茎)的遗传因子。 用大写字母表示。(D、B、P)
如:高茎的显性遗传因子为D。
隐性遗传因子 决定隐性性状(如矮茎)的遗传因子。 用小写字母表示。(d、b、p)
如:矮茎的隐性遗传因子为d。
分离定律的适应条件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
分离 定律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杂交实验 高茎∶矮茎 = 3∶1
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DD∶Dd∶dd =1∶2∶1
三、对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Dd ×
dd
配子 D
d
d
Dd
dd
测交后代
高茎
矮茎
1 :1
在实际的测交操作过程中,得到64株后代,高
茎30,矮茎34,比例接近1:1
四、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 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 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果实的。
想一想
一株高杆小麦自花传粉产生200粒种子, 长出的幼苗中148株为高杆,52株为矮杆。可
知,_高__杆__是显性的,_矮__杆__是隐性的。
孟德尔发现在1064株F2中,
高的787株,矮的为277株。高 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于3: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 然的吗?
据七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试 验 数
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F2的比
茎的高度 787(高) 277(矮) 2.96:1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1850(皱缩) 2.84:1 子叶的颜色 6022(黄色) 2001(绿色) 3.01:1 花的位置 651(叶腋) 207(茎顶) 3.15:1 种皮的颜色 705(灰色) 224(白色) 2.95: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82: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3.14:1
遗传与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问题探讨:
• 不同颜色的牡丹:
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融合观点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如:纯高茎遗传因子是DD, 纯矮茎遗传因子是dd。
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纯高茎DD,纯矮茎dd。
杂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F1中的高茎Dd。
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