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溶血性贫血

合集下载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一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一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一[单选题]1.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检查项目是A.尿胆原增高B.血红蛋白降低C.网织红细胞增高D.红细胞寿命缩短E.外周(江南博哥)血出现幼红细胞正确答案:D[单选题]2.女性,12岁。

反复巩膜黄染6年就诊。

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3cm。

化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0.112(11.2%),总胆红素34μmol/L,间接胆红素28μmol/L,HBsAg(+),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最可能诊断是A.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慢性肝病性贫血正确答案:B[单选题]3.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近日出现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0.08,骨髓增生活跃,幼红细胞0.50,欲确定其贫血原因,应首先选作哪项检查A.铁蛋白测定B.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C.酸溶血+蔗糖溶血试验D.Coombs试验E.血红蛋白电泳正确答案:D[单选题]4.有关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切脾治疗,下列正确的是A.切脾后红细胞不再被抗体致敏B.术后有效率达80%以上C.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者切脾疗效差D.抗体为IgG型者切脾疗效差E.术后复发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切腺后红细胞仍可致敏,有效率60%,IgG型及IAT阴性切脾效果好,所以选E。

[单选题]5.患者男,25岁。

因发现肝、脾大,间断右季肋部疼痛12年,疼痛加重20天来诊。

查体:体温正常,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肋下6~7cm。

检测白细胞8.5×109/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74×109/L;网织红细胞0.20,小球形红细胞0.30;红细胞脆性增加;Coombs试验(-);Ham试验(-);尿胆原(+),尿胆红素(-)。

考虑患者诊断为A.原发性脾功能亢进B.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C.慢性活动性肝炎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E[单选题]6.患者女,28岁。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也被称为贫血症。

它指的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而导致的血液功能异常。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个组织,同时帮助排除二氧化碳。

因此,贫血会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一、贫血的类型和原因贫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营养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每种类型的贫血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 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造血所必需的某些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导致红细胞生成受限而引发的贫血。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平衡的饮食习惯、长期的慢性出血以及吸收不良等。

2. 遗传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的形态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贫血。

例如,地中海贫血就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贫血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这类贫血通常出现在婴幼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和发育。

3.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裂或过早死亡而引起的贫血。

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失衡,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

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系统功能受损,不能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导致的贫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药物、环境毒素以及免疫性等因素的影响。

二、贫血的症状和诊断贫血的症状通常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贫血类型。

一般而言,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以及皮肤苍白等。

由于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因此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贫血。

诊断贫血的常用方法是进行血液学检查。

这包括测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进行骨髓活检、血清铁蛋白测定以及过氧化物酶体测定等特殊检查辅助诊断。

三、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根据贫血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营养性贫血来说,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治规范

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治规范

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治规范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所引起的贫血。

常见的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一)临床表现1.急性溶血常起病急骤。

多见于异型输血时,短期大量溶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疸。

重症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由于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阻塞及肾小管细胞坏死,所以最终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2.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微,具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

慢性溶血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

(二)辅助检查可以帮助提供溶血的证据,确定溶血部位,提示溶血的原因。

下述为一般的溶血实验室检查项目,特殊病因学检查方法将在有关疾病章节中讨论。

1.血管外溶血时提示红细胞破坏的检查(1)高胆红素血症:大量溶血时,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

结合胆红素常少于总胆红素的15%。

由于肝清除胆红素能力极强,黄疸常中度或轻度,即使急性大量溶血,血清总胆红素也不超过85.5μmol/L(5mg/dL)。

(2)粪胆原排出增多:正常人每日粪便内排出粪胆原量为40~280mg。

当血红蛋白大量分解时,每日粪胆原排泄量可增至400~1000mg,甚至可高达1500mg。

应注意,10%~20%粪胆原可能来自骨髓中红细胞无效生成和血红蛋白胆红素在肝内转换所致。

此外,粪胆原排出量易受腹泻、便秘、抗生素等药物的影响,所以波动较大。

(3)尿胆原排出增多:正常人24h从尿中排出的尿胆原为0~5.9mg。

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胆原排出量可明显增加。

慢性溶血患者尿胆原量并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不能利用从肠道重吸收的粪胆原时,尿中尿胆原才会增多。

2.血管内溶血时提示红细胞破坏的检查(1)血红蛋白症:正常血浆中有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为1~10mg/L。

当大量溶血时,主要是急性血管内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可高达1000mg/L以上。

临床医师《内科学》溶血性贫血

临床医师《内科学》溶血性贫血

临床医师《内科学》溶血性贫血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一个临床综合征。

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一)病因任何泌尿系统病变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者,均可引起慢肾衰,最常见的考试大网站收集病因依顺序是:原发性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二)发病机制1.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2)肾小球高滤过学说(3)肾小管高代谢学说(4)其他①在肾小球内"三高"情况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转化生长因子p等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外基质增多,而造成肾小球硬化;②过多蛋白从肾小球滤出,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而且近曲小管细胞通过胞饮作用将蛋白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导致肾单位功能丧失;③脂质代谢紊乱。

2.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尿毒症毒素是由于绝大部分肾实质破坏,因而不能排泄多种代谢废物和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分为三阶段:①肾功不全代偿期GFR>50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②肾功不全失代偿期:GFR>25mL/min,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③肾功衰竭期:GFR<25mL/min,血肌酐>445μmol/L,血尿素氮>20mmol/L(三)临床表现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钠、水平衡失调常有钠、水潴留,而发生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2)钾的平衡失调大多数患者的血钾正常,一直到尿毒症时才会发生高钾血症。

(3)酸中毒慢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肾小管分泌氢离子的功能缺陷和小管制造NH3的能力差,因而造成血阴离子间隙增加,而血HCO3-浓度下降,这就是尿毒症酸中毒的特征。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三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三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三[单选题]1.血管内溶血的主要实验室指标是A.红细胞计数B.有核红细胞增多C.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D.粪胆原排泄量增高E(江南博哥).网织红细胞增多正确答案:C[单选题]2.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尿中出现胆红素时应考虑A.严重的血管内溶血B.溶血复发C.治疗失败D.严重的血管外溶血E.出现肝胆系统并发症正确答案:E[单选题]3.女性,21岁。

反复下肢紫瘢,伴鼻出血及月经量增多1年住院。

化验:血红蛋白82g∕1,,白细胞数4.2X1071,血小板26X1071,网织红细胞0.16(16%),COOmbS试验直接(+),间接(-),ANA(-),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56(56%),巨核细胞123个/全片,以颗粒型为主。

最可能诊断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Evans综合征D.再生障碍性贫血E.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C[单选题]4.男性,30岁。

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近2年有过解红茶样小便4~5次。

化验:Hb51g∕1,WBC3.1×1O71,血小板48X1(T∕1,尿潜血试验(÷),拟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下列哪项检查与此病诊断无关A.Ham试验B.Rous试验C.糖水试验D.热溶血试验E.碱变性试验正确答案:E[单选题]5.有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红细胞受到破坏,寿命缩短B.血管外溶血及血管内溶血C.肾上腺皮质激素是首选的治疗D.患者积极输血,纠正贫血症状E.儿童溶血性贫血时多有肝脾大正确答案:D[单选题]6.由性,52岁。

半年来逐渐贫血,不发热,无出血症状,尿呈浓茶色,多为凌晨出现,巩膜轻度黄染,肝脾不肿大,HGB78g∕1,WBC4.6×1071,P1T9O×1O71,网织红细胞5虬为确诊首选的检查是A.尿含铁血黄素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D.骨髓穿刺E.血清铁测定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病例有贫血黄疸,尿呈浓茶色,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考虑溶血性贫血。

内科住院医师:溶血性贫血考试题

内科住院医师:溶血性贫血考试题

内科住院医师:溶血性贫血考试题1、单选女性,24岁,既往患类风湿关节炎,受凉后发热腰痛3天,体温38℃,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脾肋下4cm,尿胆原(++),血清胆红素25μmol/L,HGB80g/L(江南博哥),WBC13.0×109/L,血象可见晚幼红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红比0.8:1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A.急性黄疸性肝炎B.慢性肝炎急性发作C.急性红白血病D.巨幼细胞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2、单选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主要部位是()A.肝B.脾C.血D.骨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3、单选关于海洋性贫血描述正确的是()A.发病机制是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B.发病主要见于我国东北部C.为大细胞低色素贫血D.轻型贫血一般不需治疗E.治疗需要补充铁剂正确答案:D4、单选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不正确的措施是()A.输注洗涤红细胞B.输注右旋糖酐C.应用糖皮质激素D.维A酸诱导E.骨髓移植正确答案:D5、单选关于G6PD缺乏症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A.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低于正常B.荧光斑点试验减弱C.G6PD活性降低D.红细胞海因小体计数增加E.血胆红素增加正确答案:C6、单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出血B.贫血和黄疸C.感染D.脾大E.急性左心衰正确答案:E7、单选男性,3岁,因"感冒"后发热5天,突发寒战、高热、黄疸、腰背痛,体检巩膜黄染,HGB68g/L,WBC11×10/L,PLT正常,网织红细胞0.25,尿常规隐血(+++),蛋白(++),红细胞(+),血间接胆红素升高,肝功正常。

血片见幼红细胞增多,有红细胞碎片。

测定体内抗体IgG水平升高,Ham试验(-)明确诊断需做的检查是()A.肝功能B.腹部超声C.Coombs试验D.免疫蛋白电泳E.骨髓检查正确答案:C8、单选女性,24岁,既往患类风湿关节炎,受凉后发热腰痛3天,体温38℃,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脾肋下4cm,尿胆原(++),血清胆红素25μmol/L,HGB80g/L,WBC13.0×109/L,血象可见晚幼红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红比0.8:1 明确诊断需做的检查是()A.肝功能B.Coombs试验C.腹部超声D.免疫蛋白电泳E.骨髓检查正确答案:B9、单选女性,30岁,发热寒战,轻度黄疸,脾肋下3cm,HGB70g/L,PLT56×10/L,网织红细胞9%,血清铁蛋白50μg/L,肝功正常,Ham试验阴性()A.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慢性病性贫血D.肝炎后合并继发性贫血E.Evans综合征正确答案:E10、单选关于异常血红蛋白病描述不正确的是()A.镰状细胞贫血是血红蛋白S异常B.患者可出现黄疸、贫血、肝脾大C.患者氧离曲线左移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可查见海因小体E.患者一旦确诊需要切脾治疗正确答案:E11、单选男性,35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肝脾不肿大,检验:HGB82g/L,WBC3.0×109/L,PLT63×109/L,网织红细胞5%,尿常规:隐血阳性。

贫血在内科书上的名词解释

贫血在内科书上的名词解释

贫血在内科书上的名词解释引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在内科学的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解释贫血的定义、病因和分类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并探讨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精准的解释和详细的描述将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与借鉴。

正文一、贫血的定义贫血,学术上也称为贫血症,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导致血液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

患者常出现乏力、心慌、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组织缺氧,进一步影响生命质量。

二、贫血的病因1. 缺铁性贫血:多由于缺乏铁元素引起,其原因可以是营养不良、消化道吸收障碍、慢性失血等。

2. 白血病引起的贫血:由于骨髓异常增生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在控制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出现异常,如低红细胞生成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 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5. 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的破坏速度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

三、贫血的分类1. 按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分类:- 微小细胞性贫血:MCV<80fL,如缺铁性贫血。

- 正常细胞性贫血:MCV在80-100fL之间,如白血病引起的贫血。

- 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如缺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

2. 按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分类:- 低色素性贫血:MCH<27pg,如缺铁性贫血。

- 正常色素性贫血:MCH在27-31pg之间,如贫血的轻度病例。

- 高色素性贫血:MCH>31pg,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3. 按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分类:- 低浓度性贫血:MCHC<32g/dL,如过期贮存血的输注后引起的贫血。

- 正常浓度性贫血:MCHC在32-36g/dL之间,如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

- 高浓度性贫血:MCHC>36g/dL,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四、贫血的临床表现贫血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以下症状:1. 乏力和体力活动耐受力下降。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二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二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二[单选题]1.下列疾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是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B.海洋性贫血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江南博哥)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体较敏感的方法,为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而红细胞G6PD缺乏症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酸溶血试验特异性较高;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征是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

[单选题]2.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膜获得性缺陷所致B.属于血管内溶血C.红细胞膜对抗体IgA高度敏感D.发病隐匿,病情轻重不一E.PNH细胞按敏感程度分为三型正确答案:C[单选题]3.女性,30岁,发热寒战,轻度黄疸,脾肋下3cm,HGB70g/L,PLT56×109/L,网织红细胞9%,血清铁蛋白50μg/L,肝功正常,Ham试验阴性,A.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慢性病性贫血D.肝炎后合并继发性贫血E.Evans综合征正确答案:E[单选题]4.男性,20岁,输液治疗期间突感腰背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90/60mmHg,尿量100ml/d,血红蛋白80g/L,CO2CP17mmol/L,BUN14mmol/L,其诊断为A.感染性中毒性休克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C.感染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D.急性溶血性贫血伴肾功能不全E.Evans综合征正确答案:D[单选题]5.男性,30岁,逐渐出现贫血,黄疸,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mbs试验阴性。

最有效的治疗是A.抗生素治疗B.糖皮质激素治疗C.输血D.骨髓移植E.切除脾正确答案:E[单选题]6.男性,28岁。

临床三基训练内科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_真题-无答案

临床三基训练内科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_真题-无答案

临床三基训练内科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总分12,考试时间600分钟)(一)选择题[A1/A2型题]1. 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脾功能亢进C. 溶血性贫血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急性白血病2. 下列贫血中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是A. 海洋性贫血B. G6PD缺乏症C. PNHD. AIHA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3. 急性溶血最开始的症状是A. 寒战、高热、腰痛B. 血红蛋白尿C. 休克D. 昏迷E. 肾衰竭[A3/A4型题](1—3题共用题干) 男,16岁,贫血、黄疸7年。

脾肋下2.8cm,Hb 70g/L,网织红细胞0.10,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

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黄疸。

1. 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海洋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 异常血红蛋白病E.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 欲完善诊断依据,还应选作哪项检查A. 血清铁蛋白B. 外周血涂片观察C. 血红蛋白电泳D.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 抗人球蛋白试验3. 最有价值的治疗是A. 补充铁剂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 输注洗涤红细胞D. 脾切除E. 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B型题](1—3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且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C.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胆原减少,尿胆红素阳性D.血中结合胆红素轻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阴性1. 溶血性黄疸2. 肝细胞性黄疸3. 梗阻性黄疸(二)判断题1. 热变性试验和异丙醇试验主要用于检测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A. 正确B. 错误(三)名词解释1. 溶血性贫血(四)问答题1. 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第一章贫血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

2、熟悉贫血的病因和形态学分类。

3、了解贫血的治疗方法。

【重点】贫血的基本概念、分类、病因诊断的重要性、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难点】贫血的分类【主要内容】一、概述:贫血的定义、影响正常值的因素。

二、分类:形态学分类和病因、发病机理分类。

三、临床表现:贫血时各系统的症状、体征;影响症状的各种因素。

四、诊断:1.病史;2.体检;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五、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2.对因治疗。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目的要求】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正常体内铁的代谢、发病机理。

3、了解发病情况和预防。

【重点】缺铁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难点】铁的代谢。

【主要内容】一、概述: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发病情况。

二、流行病学三、铁的代谢:人体内铁的分布、需要量、来源、吸收、运输、贮存、再利用和排泄。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①铁需求增加而摄人量不足。

②铁吸收障碍。

③铁丢失过多。

2、发病机制:对铁代谢的影响、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五、临床表现:1、原发病表现。

2、贫血表现。

3、组织缺铁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1、血象2、骨髓象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和转铁蛋白的饱和度、铁蛋白、红细胞内卟淋代谢)。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缺铁:体内仅有贮存铁的消耗、Hb 及血清铁等指标正常。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体内贮存铁消耗、FEP 升高、Hb 正常。

3、缺铁性贫血:除上述各项指标外,Hb 减少。

4、缺铁病因诊断。

(二)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

八、治疗:1、病因治疗:强调病因治疗的重要意义。

2、补充铁剂:口服铁剂:常用制剂、用量、用法,毒副反应,影响疗效因素,疗效,治疗时间。

2020年内科学主治医师资格笔试考点解析 (7):血液系统

2020年内科学主治医师资格笔试考点解析  (7):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单元细目一、贫血缺铁性贫血二、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三、白血病1.急性白血病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四、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缺铁性贫血概念由于体内铁的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形成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考点提示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内。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临床表现组织缺铁的表现,IDA黏膜损害较常见:(1)异食癖;(2)匙状甲(反甲);(3)吞咽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Plummer Vinson征)异物感;(4)易出现口炎、舌炎(5)皮肤干燥、毛发无泽(6)缺铁引起的贫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左心衰。

实验室检查1.血象>>中心淡染色区扩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2.生化检查血清铁降低(<500μg/L或<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3600μg/L或>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可作为缺铁诊断指标之一。

(两低一高)3.血清铁蛋白是体内贮备铁的指标,低于12μg/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

4.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游离原卟啉值升高,一般>0.9μmol/L(全血)。

5.骨髓确诊检查※骨髓小粒中的铁称细胞外铁;※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称细胞内铁或铁粒幼细胞;※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

判断骨髓对铁的利用情况考点汇集结果血常规>>Hb<120g/L;Hb<110g/L >>MCV<80fl;MCHC<32%外周血涂片体积小,中心淡染色区扩大骨髓检查>>血清铁蛋白<12μg/L,缺铁贫最敏感的指标。

(首选检查)>>骨髓铁染色: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15%铁代谢指标>>血清铁低>>转铁蛋白饱和度低>>血清铁蛋白低>>总铁结合力高红细胞内卟啉代谢>>原卟啉升高查清缺铁的原因及原发病诊断病史,红细胞形态(小细胞、低色素),血清铁蛋白和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骨髓检查及骨髓铁染色做出诊断铁剂治疗有效。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实践能力-溶血性贫血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实践能力-溶血性贫血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实践能力-溶血性贫血[单选题]1.下列能引起血管内溶血的是A.海洋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脾功能亢进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江南博哥)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D[单选题]2.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A.血中游离的IgGB.红细胞膜上的IgMC.红细胞膜上的IgGD.红细胞膜上的C3E.血中游离的Ig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不全抗体IgG的经典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红细胞膜上的IgG(也包括C3),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血中游离的IgG,因此答案是A。

[单选题]3.PT正常,APTT延长,见于下列缺乏的是()A.ⅤB.ⅦC.ⅧD.ⅡE.PF3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PT正常说明凝血因子Ⅴ、Ⅶ、Ⅱ和PF3均是正常的,而因子Ⅷ缺乏可引起APTT延长,但不影响PT,所以答案是C。

[单选题]4.原位溶血见于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微血管病性溶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海洋性贫血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原位溶血在溶血的部位在骨髓。

[单选题]5.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吸附C3的红细胞多在何部位破坏A.肝B.脾C.骨髓D.淋巴结E.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种细胞易在脾内被巨噬细胞吞噬。

[单选题]6.脾切除对下列何种疾病治疗最有效()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海洋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切脾后可获得即刻、完全、彻底的治愈,因此是治疗最有效的疾病,而其余4项即使有的可切脾治疗(海洋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贫),但不首选。

[单选题]7.女性,25岁。

半月来乏力、头晕伴巩膜黄染,化验Hb70g/L,网织红细胞10%,疑诊为溶血性贫血。

下列能提供溶血直接证据的是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B.尿胆原强阳性,尿胆红素阴性C.红细胞寿命缩短D.网织红细胞明显升高E.骨髓红系明显增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其他证据包括网织红增高、骨髓红系增生活跃、间胆高。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呼吸系统疾病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3、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5、Horner综合症: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表现为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额部与胸壁少汗或无汗6、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低氧血症伴有或不伴有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其标准为:静息状态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2、Frank-Starling机制:即增加心脏的前负荷,使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增加心排出量及提高心脏做功量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方面的异常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5、预激综合症: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

解剖学基础:房室旁路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QRS波无固定关系,各自按固有频率发放冲动,心房率>心室率7、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8、恶性高血压:发病较急剧,舒张压持续≥130mmHg,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肾衰竭等肾脏损害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4)败血症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性贫血
1.起病急,病情重
2.头痛,呕吐,高热
3.腰背四肢酸痛,腹痛
4.酱油色小便
5.面色苍白与黄疸
6.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少尿,无尿
慢性溶血性贫血
1.起病缓慢,症状轻微
2.多有慢性贫血症状:苍白,乏力,头晕,气短
3.轻度贫血,肝脾肿大,黄疸三大表现
3、预防血栓形成:抗凝,但目前尚无定论;
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唯一可治愈的方法。
二、证明G6PD缺陷的检查
1.变性珠蛋白小体(海因小体)非特异性筛查试验
2.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还原率>75%为正常,为74%~31%杂合子,<
31%为显著缺陷
3. G6PD活性测定:最可靠最常用
治疗
1.脱离诱因:停止服用可疑药物及食物(抗疟药、解热镇痛药、磺胺类、樟脑丸)
2.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肝退黄、护肾护胃、抗氧化等
6.中医中药治疗:AIHA、PNH
红细胞葡萄糖
定义
是指参与红细胞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的G6PD活性降低和(或)酶性质改变导致的以溶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病因机制
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男多于女
接触氧化剂后,可造成细胞膜巯基的直接氧化损伤,并生成高铁血红素和变性蛋白即海因小体。上述改变易被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发生血管外溶血,也可发生血管内溶血。
(4)异丙醇试验: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5)G6PD活性测定:G6PD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生成试验:
(6)红细胞特殊形态:靶形红细胞、盔形细胞、破碎细胞
(7)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小球形细胞↑(>10%)
减低:海洋性贫血
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分成三步:
①首先明确有无溶血,应寻找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
临床表现多为慢性血管外溶血,起病缓慢,成年女性多见,一贫血、黄疸、脾大为特征。
实验室检查:血象:贫血轻重不一,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象:代偿性增生,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最具诊断意义。
治疗:病因治疗
控制溶血发作:糖皮质激素为首选,常泼尼松1-1.5mg/kg;脾切除;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美罗华
②确定溶血部位
③查明溶血原因,则需经过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作判断。
治疗
1.去除诱因及病因: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最为重要。
2.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温抗体型AIHA的主要药物。强的松1-2mg/kg.d,有效后逐渐减量,小剂量维持3-6月。82%患者可获早期全部或部分缓解,但仅有13%~16%患者在撤除激素后能获长期缓解。
1.遗传性:
(1)膜的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0%)
(2)酶的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3)珠蛋白生成障碍:即血红蛋白病
①肽链合成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②肽链质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4)血红素异常:血卟啉病
2.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1.免疫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①新生儿溶血症;②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2.物理和机械损伤:
(1)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人工心脏瓣膜
(2)物理损伤:大面积烧伤、放射损害
3.化学药物和生物因素:
(1)磺胺类、苯类、砷和铅等
(2)疟疾、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肺炎、蛇毒等
4.血管性HA:
(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由于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使血细胞膜上GPI锚链蛋白缺失,从而使红细胞易被破坏,发生血管内溶血。
CD55和CD59是最重要的GPI锚链蛋白。
临床表现:
与睡眠相关的血红蛋白尿,重症者可程酱油色或者红葡萄酒样;
血细胞减少的表现,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贫血;
血栓形成,常见于肝静脉。
实验室检查:
血象:正细胞或者大细胞性贫血,约半数患者会有全血细胞减少;
3.糖皮质激素治疗
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了障碍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华南、西南地区很常见,该病在广东的发生率为5~6%。
地中海贫血
α地贫: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减少。
(1)静止型:-α/ααα/β:0.9
(2)标准型:- -/ααα/β:0.6
(3)HbH病:- -/-αα/β:0.3~ 0.6
(4)Bart胎水肿综合征:--/--α/β:0
总论
概念
溶血性贫血(Hemolysis Anemia):由于红细胞的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的作用,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损耗而发生的贫血。
溶血不等于贫血,溶血不一定都有黄疸
处于代偿期的溶血,无贫血--溶血性状态(hemolytic state)
病因
分类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导致HA:
4.起病于婴幼儿的可有骨骼和面容改变
实验室检查
1.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寿命缩短:51Cr标记红细胞
(2)红细胞破坏增多:
①RBC↓、Hb↓,且无出血
②临床表现:皮肤、结膜有无黄染
(3)骨髓红系细胞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粒红比值减低或倒置。部分红细胞含有核碎片: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
脾切除对本病有显著疗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系因免疫功能调节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的一种HA。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根据致病抗体最佳温度,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AIHA
温抗体型
约占AIHA的80-90%。
抗体主要为IgG,其次为C3,在37℃最活跃;
致敏的红细胞主要在单核-巨噬系统内被破坏,为血管外溶血。
3.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效率为60%。术后复发病例再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
免疫抑制剂:
①激素和脾切除都不足以导致缓解者;
②脾切除有禁忌;
③激素量需10mg/d以上才能维持缓解者。
常用药物:环胞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氨甲蝶呤。
4.输血:洗涤红细胞(去白) AIHA、PNH
5.其他疗法: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或血浆置换术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作用不持久,有待进一步观察。
输血:输注洗涤红细胞
冷抗体型
相对少见,约占AIHA的10-20%。
冷凝集综合征(CAS),常继发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PCH),多继发于病毒及梅毒感染。
保暖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的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病,是良性克隆性疾病。
①溶血伴有黄疸时,以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
②尿常规:尿胆原增多,呈强阳性,而胆红素阴性。
③粪胆原及尿胆原排出增多。
常见疾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AIHA、MA、MDS
血管内外溶血鉴别
寻找病因
(1)Coombs试验(AIHA)
(2)Ham试验阳性、蛇毒因子溶血实验、流式检查(PNH)
(3)血红蛋白电泳和地贫基因筛查:海洋性贫血
β地贫:血红蛋白β链合成减少。γ和δ链代偿合成,致HbA2(α2δ2)和HbF(α2γ2)增多
(1)轻型:临床症状轻。HbA2>3.5%,HbF<5%,父母一方为β地贫杂合子。
(2)中间型:中度贫血,脾大。HbF>10%。
(3)重型:贫血进行性加重,影响发育,特殊
面容,HbF 30%~90%,父母双方
2.血管内溶血的检查:
①血清中游离血红蛋白>40mg/L
②血清结合珠蛋白< 0.5g/L
③血红蛋白尿:尿常规示隐血阳性,尿蛋白
阳性,红细胞阴性。酱油色。
④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阳性多见于慢性
血管内溶血,如PNH。
引起血管内溶血疾病:
血型不合输血、PNH、输注低渗溶液
药物:心得安、硫化砷
2.血管外溶血的检查:
骨髓象:增生活跃或者明显活跃,有时可程增生低下;
血管内溶血的相关检查
诊断性检查:特异性血清学实验:酸溶血实验(Ham实验)
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和CD59
流式细胞术检测FLAER
治疗:
1、支持对症治疗:输血、雄激素、铁剂
2、控制溶血发作: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抗氧化药物(维生素E)、抗补体单克隆抗体
临床类型
1.蚕豆病
多为婴幼儿及儿童,蚕豆成熟季节多发;病情轻重差别较大,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急性肾衰。
2.药物诱发HA
摄入或接触氧化剂(如水溶性VitK、磺胺、解热镇痛剂等)后发生溶血,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疸。
实验室检查
一、确定溶血性贫血的检查:游离胆红素增高、尿胆原阳性
β地中海贫血。
治疗措施:
1.防范大于治疗:婚前筛查、产前诊断。
2.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溶血、输血治疗、
保证发育、去铁治疗。
3.骨髓移植治疗:供者难找、费用高,
可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绝大多数突变为、间歇性黄疸和脾大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