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1.4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孔子中学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谈话法等相结合教学策略手段(教学过程)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分裂、思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
儒学志士也注意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
学者们也极力强调自孔子以来儒家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真理传统。
“理学”即将诞生。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1.4宋明理学 Word版缺答案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掌握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
3、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知识结构】【知识梳理】一: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 、 的传播, 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 的社会潮流。
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二、宋明理学的兴起发展1、什么是理学?儒学新的表现形式。
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 、2)主要思想观点:A 、认为 是世界的本原B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 、主张通过 的方法去把握“理”3)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适应了 的需要, 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成为教科书。
学术思想流传 。
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 明朝:2)主要思想主张A 、陆九渊:a 、“心即 也”;b 、“宇宙便是吾心,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c 、 可得到天理。
B 、王阳明:a 、 “ ”、“ ”b 、“致良知”“ ”三、评价:1、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3、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消极影响积极作用宋明理学 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背景(三教合一) 理学的影响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知识理解】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4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1)汉代儒学粗糙的_________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2)_________以来,佛教、道教传播 ,儒学出现了危机。
(3)_________时期, _________的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4)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_______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①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颐起了突出作用;南宋的 是集大成者。
(2)陆王心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 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 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子文集》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探究: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朱熹“新儒学”的思想核心。
结合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
2、如何评价材料一的观点3、材料二体现了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该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借鉴意义?问题探究2、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有效训练】1、 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A 、 佛教和道教思想 B 、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 C 、佛教、道教、法家思想 D 、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2、 关于儒学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仍占绝对统治地位 B 、 其地位受到冲击,与佛、道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 、 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 、 完全丧失了儒学思想的本色 3、 关于宋明理学形成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三教合一的产物 ②儒学吸纳佛、道元素形成新的体系 ③儒家学者把佛、道教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 ④二程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成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 、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 、谁能载舟亦能覆舟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存天理、灭人欲 5、认为可以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的是( )A 、朱熹B 、二程C 、陆九渊D 、王守仁 6、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是在( )A 、北宋B 、南宋C 、元朝D 、明初 7、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王阳明8、下列属于明代思想家陆九渊的主张的是( )A 、万物的本源就是心B 、致良知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 、强调知行合一9、下列有关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认为理存在于人的内心 B 、都主张致良知 C 、都认为天理在社会上的表现是纲常伦纪 D 、都遭到统治者的反对 10、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 ) A 、儒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宋明理学 D 、佛教 ②基本主张A.哲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就是人性B.伦理观:论证君臣父子尊卑 的合理性,“理”就是“ ”,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根底夯实1.右面?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这幅图表达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以下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 "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解析?一团和气图?中的三人合一说明的是儒、释、道的"三教合一〞,这是宋代理学产生,B项正确;A项"隋唐时期〞的时间信息与"初露端倪〞的阶段特征描述不一致,表述错误;C项中"三教合归佛〞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题干材料也无从说答案B: "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当时() (导学号52400034)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解析柳宗元认为佛教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故D项(政|治)统治地位,也没有成为正统思想,故A、B两项错误;材料谈论的,并没有涉及儒学的弊端,故C项错误.答案D: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以下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表达"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万物的探究,获得万物的道理、知识,带有,应选B项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假设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以下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否认圣人之道B.主张格物致知D.早期启蒙思想,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判断这位思想家是|王守仁,强调的是,应选择C项.|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根底,并未否认圣人之道,排除A项;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即否认了格物致知以求理的方法,排除B项; "致良知〞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标准行为,不包含思想启蒙,排除D项.|史)学家汤因比说: "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 "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是要致良知〞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因此"心〞是衡量万物的标准,应选A项.6.?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 "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 "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情进行批判和揭露,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能力提升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那么如何进入人的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那么在生活中的实现 .〞作者认为朱熹() (导学号52400035)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理学原那么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相当注意〞"强调这种原那么在〞,说明朱熹重视理学原那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理学实现了儒学〞符合材料关键句的意思,故C项正确.,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根底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表达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以下对这一"哲学智慧〞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老思想使儒学注重宇宙本体与个人修养相结合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进一步,从而使宇宙本体论、心性修养论、为学方法论连成一体,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故B项符合"哲学智慧〞的限定.A项是儒学的影响,且先秦时期就存在;C项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特点;D项早在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故排除.,答复相关问题.材料一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 -(隋)|王通?中说?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一事不穷,那么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那么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守仁的言论材料三张载庄严宣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dang)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中国文化概论?(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开展出现了危机.根据材料一,指出"危机〞的主要表现,分析宋代的儒家学者是怎样应对"危机〞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宋朱熹和明代|王守仁思想的不同点 .,指出理学蕴涵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危机: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应对:弘扬积极入世、关心现实的儒学传,创立"理学〞.(2)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朱熹认为是"理〞,而|王守仁那么认为是"心〞;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那么主张"致良知〞而不必外求.(3)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1-4宋明理学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3)影响 ①适应__________阶级需要,__________以后逐渐发
展成官方哲学。
②__________朝曾将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③__________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④它还流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二、宋明理学的内容 1.程朱理学
(1)形成:在回应佛、道挑战时,新兴的儒学到宋代建
立了一个以“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为核心的观 念系统,被称为理学,代表人物是北宋的________、 ________和南宋成为集大成者的__________。
岳 麓 版 历 史
2.(1)心即理也 (2)心
即是宇宙 知
发明本心
回复良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三、1.宋明 2.三纲五常
政治生活 名分等级
文化教育
社会教化 气节 品德
岳 麓 版 历 史
3.主观意志
社会责任
历史使命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 同点是( )
A.“仁”
C.“理” 【答案】 【解析】 A
B.“心外无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 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 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 “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2. 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探究理学真谛。
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A.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 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C.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D. 倡导“三纲五常”3.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 朱熹的学说更科学4. “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 老庄思想B. 程朱理学C. 王阳明“心”学D. 孔孟之道5. 今天,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统一,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责任意识。
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①大一统思想②理学家们重气节、强调个人社会责任的主张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④清净、无为的小国寡民主张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④6.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 先有理而后有气C. 宇宙便是吾心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7. 康熙帝在给《朱子全书》作序时说:理学“于世道人心之所关匪细”,“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为外内为一家”。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4课 宋明理学 学案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1)世界观: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伦理观: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3)方法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1)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图解示意】图示法解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史论拓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思想范围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扼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影响(1)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2)都强调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强调“格物致“致良知”,提出论知”方法认识和把握“理”“发明本心”以求理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泰山名胜之一的红门宫左侧是弥勒院,右侧是元君洞,中间是孔子登临处。
这反映出() A.道教、佛教对儒学的巨大冲击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儒学自身的衰落D.三教合一局面答案 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红门宫左、右、中分别是佛教、道教、儒学的象征,反映的是三教合一的局面,因此D项符合题意。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天人感应”学说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答案 D解析理学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天理”主要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3.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
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
”朱熹在此()A.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B.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C.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D.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答案 B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处也有理,故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B项正确;科学实验起源于近代西方,材料中没有倡导科学实验,故C项错误;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经验的总结,故D项错误。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1.4宋明理学Word版含答案
《宋明理学》教课方案●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期间儒学的发展。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掌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全面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过表格归纳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提升学生历史剖析、比较能力;联合微课研究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培育学生整体感知历史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联合背景、思想让学生领会宋明理学家激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自己道德涵养。
●学情剖析思想史部分是必修三的难点,宋明理学因为汲取佛教、道教思想而带有哲学化、思辩化的特色,加大了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
教师必修借助历史资料、历史表格及图片、视频,深入浅出地指引学生打破重难点。
幸亏高二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已经学过哲学理论,基本能够划分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等哲学看法,这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有关哲学看法。
高二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多高中历史学习习惯和思想能力的培育,基本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展开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等学习任务,教师能够采纳启迪式教课模式,适合增添师生互动、自我研究、小组议论、自由讲话等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课重难点要点: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2、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难点: 1、全面剖析宋明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2、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理解宋明理学的本质——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以 2012 年 28 岁的沈某因为欺骗高额保险补偿金而残忍杀戮亲生父亲母亲一案,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的关注,指出沈某的行为消灭人性,不仁,不义,不孝,令人切齿,“丧尽天良”,其实是违反人性,违反儒家伦理道德。
提出问题:人性及儒家伦理道德怎么就和“公理”联系在一同呢?(进而进入本节课)【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现,学生解读)1、知识与技术:掌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全面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习目标]一、儒学的危机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冲击儒学地位。
3.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易混易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
“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1.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
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的什么现象?提示 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
二、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2.主张(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的方法: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影响(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初,确定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4)对其他国家也有影响,远及朝鲜、越南、日本。
三、陆王心学2.下面是有关总结宋代理学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什么?提示 格物致知。
3.明朝中后期,王守仁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也”。
这表明朝鲜使者当时以什么为儒学正宗? 提示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四、宋明理学的地位、影响1.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2.影响(1)局限性: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进步性①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尊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素材资料-word文档资料
宋明理学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化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
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致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地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为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发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
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的同时,也同时改换了先秦元典儒学的积极精神,把民族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引向萎靡和颓废,因而就其后果而言,其智慧的思辨也具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得失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
而给这种思考以启发和借鉴,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4宋明理学
答案
4.统治地位的确立 (1)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的治 地位。
概念辨析
“格物致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意思不同。 “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物是为了 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 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 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答案
深度点拨
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程朱理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程朱理学 是一种以佛、道、儒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把人的自我 完善放在首位,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 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
深度点拨
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儒学能够长期兴盛的重要保证。
深化探究
探究点 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 右图中的三人从右到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
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迦牟尼
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
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思考 由材料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朱子语类》 思考 据材料,分析在伦理观上,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有何 积极性?
答案 (1)主张:“三纲五常”即为天理。 (2)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积极性: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答案
探究点3 朱熹的认识论 材料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 道理。
—— 《 朱 子语类》 思考 据材料,分析在认识论上,朱熹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有何进步作用?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宋明理学1.儒学的危机(1)表现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无法控制人心。
②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③“三教合一”。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影响: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崇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例1】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点拨:材料中认为学习儒、道、佛都很重要。
《春秋》代表儒家,《老》《庄》代表道家,参禅指的是佛教,三者要糅合在一起,故B、C两项错误。
材料强调儒、道、佛三者,并没有涉及百家典籍,D项错误。
只有A项强调三者并重。
答案:A2.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和程颐兄弟,南宋的朱熹成为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2)主要观点①世界观: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理。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②方法论: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和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融会贯通而明“理”。
③伦理观: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极端强调妇女贞节观,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3)地位和影响①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3学案: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含答案
第4课宋明理学一、儒学的危机1.背景(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1)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的方法: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守仁(1)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概念阐释] “三纲五常”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重难点】1.重点:程朱理学的主张;陆王心学的内容。
2难点:对宋明理学停止评价。
一、儒学的危机1.儒学危机: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达,儒学的开展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范围。
3.儒学创新: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失掉了丰厚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实质:客观唯心主义〕1.代表: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2.理学实质:把维护民主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笼统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民主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次第的合理性。
3.思想观念(1)理的实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照的普遍原那么。
(2)理的表现:表达在社会上是儒家品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兽性。
(3)求理方法:〝格物致知〞,即经过接触人世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融会贯串而明〝理〞。
4.影响(1)南宋以后,逐渐开展成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初,确定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位置。
(4)传达到朝鲜、越南、日本,发生了很大影响。
三、陆王心学〔实质:客观唯心主义〕1.陆九渊(1)世界观: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伦理观:伦理纲常诗永久不变的,是人心固有的。
(3)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求〝理〞就是停止内心的反省。
2.王守仁(1)世界观: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内在理。
(2)伦理观: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3)方法论:〝致良知〞,以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以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用外求,只需克制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民主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1)注重客观意志力气,注重时令、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兽性的庄严。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知识梳理】一、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材料1 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衰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材料2 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
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3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
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
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二、程朱理学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材料2 (门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门人)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朱熹)曰:“天教我如此。
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
穷口腹之欲便不是。
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朱熹的主要观点。
2.地位及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形成背景(1)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创立心学。
(2)明中期以后,阶段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3)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魏晋隋唐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B. 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C. 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D. 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2. 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
儒学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①法家②阴阳五行家③道教④佛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3.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对“ 朱子高于孔子” 喻义的最佳解释是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 朱熹的学说更科学4.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黄老之学B .佛学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5.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A. 西汉B. 北宋C. 南宋D. 明清6. 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诗》《书》《礼》《春秋》C. 《大学》《春秋》《论语》《孟子》D. 《孟子》《中庸》《书》《春秋》7.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③④8. 《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 佛学B. 道学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9. 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4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儒学的危机1.儒学的危机(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1)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发展了儒学体系。
深化探究材料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三教合一”。
儒学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求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融会贯通而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深化探究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思考(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以天理遏制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朱熹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
是对立关系。
以纲常伦纪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专制统治。
(2)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
[易混易错]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
“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深度点拨]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儒学能够长期兴盛的重要保证。
[概念辨析]“格物致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意思不同。
“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深度点拨]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程朱理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佛、道、儒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
它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首位,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方法: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守仁(1)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深化探究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思考(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守仁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实际是阐述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
不合理。
(2)镇压农民起义容易,去掉人心中的私欲很难。
提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对宋明理学的评价1.积极(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深化探究材料一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材料二俗学陋行,动言名教(即礼教、理学),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上以制其下,而不能不奉之。
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明之所在,不惟关其口,使之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材料三宋明理学在中国民族性格、中国实践理性的形成发展中,在中国民族注重气节、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难道真正毫无关系吗?文天祥的《正气歌》不正是宋明理学吗?封建时代的正派人士、资产阶级某些革命家们在监狱苦刑中以宋明理学自恃自乐,难道是偶然的吗?思考(1)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作者是怎样评价宋明理学的?他们如此评价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三,你认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答案(1)作者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批判,主要着眼于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因为明清时代,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反封建思想兴起,特别是清末资产阶级兴起,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礼教。
(2)作者认为,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教材互补]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人民版)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版)[易混易错]心学也属于理学。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误区警示]宋代是理学的奠基时代,但在整个宋代,理学并未取得统治地位,从元朝开始才被统治者确定为统治思想,明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
[归纳总结]宋明理学的作用(1)消极: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积极: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塑造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1.泰山名胜之一的红门宫左侧是弥勒院,右侧是元君洞,中间是孔子登临处。
这反映出() A.道教、佛教对儒家的巨大冲击B.儒家正统地位的动摇C.儒家自身的衰落D.三教合一局面答案 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红门宫左、右、中分别是佛教、道教、儒家的象征,反映的是三教合一的局面,因此D项符合题意。
2.自宋初开始,众多学者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北宋中期的“二程”认为宇宙的本原就是()A.道理B.天理C.本心D.良知答案 B解析“二程”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创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3.“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董仲舒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格物致知”可以判断应为朱熹。
4.以下宋明理学的言论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是()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B.“饿死事小,失节事大”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答案 C解析A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属于封建糟粕;C项体现了为国家、为百姓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D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5.王守仁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答案 A解析考查王守仁心学,王守仁的核心思想就是“致良知”,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
课中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阅读与思考重义轻利观念是从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观念中引申出来的。
这一观念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人的处世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与探究神秀意为只有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才能渐悟成佛。
程朱理学沿袭了这一思想。
慧能意思是说,佛在心内,不在心外,只要静心自悟,不必苦修,便可顿悟成佛。
陆王心学沿袭了这一思想。
可见,宋明理学与禅宗有渊源关系。
自我测评1.理学是一种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把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新儒家学说。
其形成的背景: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二是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也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2.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都主张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一是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二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
[基础达标]1.下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
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A.因果轮回B.“天理”C.修炼养生D.致良知答案 B2.“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