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胡适(1891-1962)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对于体育教育的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
胡适认为,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学业提高。
本文通过对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探析,希望可以深入理解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胡适对体育教育的重视胡适非常重视体育教育的作用。
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到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他认为,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胡适还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魄,提高抗压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胡适指出,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
通过体育运动,学生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自律自信的性格,提高道德修养。
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胡适认为,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胡适还强调了体育教育对学业提高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学习条件。
胡适主张,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在现实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代社会,学生学习压力大,身心健康面临很大的挑战。
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对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专业技能。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胡适是我国现代化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不仅在文学、教育等领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而且在体育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路,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就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做出探析。
一、对体育教育的认识胡适认为体育活动是一种自由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能够使人发展自己的身体、智慧和情感,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体育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职业运动员,而是从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交技能等多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
胡适强调体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他认为,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它可以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竞争意识和领导才能;在家庭中,可以促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二、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要求胡适认为,学校体育设施是体育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应该不断完善,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他提出,“体育场地应该公平、集中、规范”,并且还应该有丰富的器材和设施,例如游泳池、健身房、体育馆等,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此外,胡适也注意到了学校体育设施在管理和维护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因为设施的损坏或管理不善而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
胡适认为,体育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不同,他们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也应该是与其他科目不同的。
他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实用、正义、创新”的特点,即需要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公正的眼光和创新意识。
此外,胡适也强调了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
他认为,体育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同时也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正确锻炼的方式和方法。
四、对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胡适认为,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应该符合现代化的需求,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他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遵循运动规律,科学合理地把教育观点和方法传递给学生,达到身体、智力、道德全面发展的目的。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体育教育方面有着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和见解。
本文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探析。
胡适认为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品质非常重要。
他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体态和姿势。
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培养人的毅力、耐力、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积极品格。
胡适主张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提升个人的行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胡适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人的兴趣选择。
他认为,每个人在体育活动中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育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人的选择。
胡适主张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中自由选择,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训练和比赛。
他认为,只有在个人感兴趣的领域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胡适主张将体育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实现全面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胡适认为,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专注力和自律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通过体育教育,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领导力和沟通能力等重要的社会技能。
胡适主张将体育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的人才。
胡适强调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传承。
他认为,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格修养。
胡适主张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胡适认为,体育精神的培养还需要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了解体育历史,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体育精神,从而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体现了对个体发展、全面教育和体育精神的重视。
他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对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视野下胡适体育思想探析

想, 其 中实用主义体 育思想, 更是对 中国的教 育事 业产生 了深刻的影 响。他 在 自己的 办学与教育过程 中, 对 体育事 业表 示高度 的关注 ; 他 对体 育的论述 , 体现 出了他对体育的认 识与看法 , 反应 出了他 的实用主 义体育 思想与观念。
[ 关键词 】 胡适 ; 体 育思想; 现代化 【 中图分类号 】 G 8 l 2 . 9 ; K 8 2 5 .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o 0 7 — 9 8 8 2 ( 2 0 1 4 ) 0 5 — 0 1 7 4 —0 3
现代化的任务 和 主要 目标 。在 经历政 治上 和军事 上 的 变革而并未实现 国家现代化之后 , 一部分知 识分子开始
意识到 , 现代化 的核 心是人 的现代化 , 即具备 作为 一名 现代公 民的条件 。人 的现代化 把强健 的体 魄视为 理性
的思想道德 、 自由平等 的价值 观念 、 科学 的知 识结 构 的 基础和先决条件 。在这场全面 的现代化运 动 中, 中国的 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淡化 , 而 以军 国民主义和 实用 主义为
[ 基金 项 目] 安徽 省政府专项: “ 新 嫡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 0 5 1 0 0 9 1 5 ) [ 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筒介 】 雷乐街 ( 1 9 9 0 ~) , 男, 安微安庆人 , 安徽 大学历史 系2 0 1 3 级硕士生项士生, 研 究方向为中国文化 吏。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胡适,是中国近现代知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倡推崇科学、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于体育教育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就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探析。
胡适认为,体育是人的天性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
他认为人天生喜欢运动,因此体育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曾经说过:“体力劳动是个人解决自己各种问题的主要手段。
因此体育锻炼是普通人重要的事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胡适把体育看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他对体育的重视和尊重。
胡适强调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全面发展。
在他看来,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他认为,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使其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
团体体育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胡适认为,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精神。
胡适还提倡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长,体育教育应该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他主张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在其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他强调体育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教育学生如何运动,更应该让学生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身心的完善和健康的发展。
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注重全面发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的这些思想,为我国的体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参考,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相信随着我们对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必将有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2019年(第9卷)第25期学校体育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19.25.096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①刘广(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27300)摘 要: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他对体育的论述体现出了他对体育的认识与看法,反映出了他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与观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与研究。
研究认为,新式学堂教育和留美学习经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观点,胡适主张体育运动应当重在参与的锻炼观念;提倡体育活动应当生动活泼、发现自我的教学理念;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团结精神的教育;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胡适 体育教育 实用主义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096-02①作者简介:刘广(1990,11—),男,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胡适,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在文史哲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
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从1906年他考入中国公学,再到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最后1917年留学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任职。
他把教育当作解救中国危难的根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关于胡适在文学、哲学、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但关于胡适在体育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很少。
尽管如此,依旧可以从胡适的自传《四十自述》《我对运动会的感想》等著述中找到关于胡适对自己的体育经历和思想感受的篇段。
那些寓意深刻、充满哲理的文字中所体现的体育思想与论述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
因此,深入探讨胡适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胡适教育思想

胡适教育思想胡适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和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学者。
下面将对胡适教育思想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推崇实用主义教育胡适认为,教育应该以实用为目的,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
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过于偏重学术研究,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胡适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人们的实际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推广实用主义教育,强调实验和经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倡导科学教育胡适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还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胡适主张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提高科学课程的地位,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三、强调个性自由胡适非常推崇个性自由,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而不是强制性地塑造一个人。
胡适提倡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推崇平民教育胡适非常关注平民教育问题,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他主张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平民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
胡适认为,平民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可以促进社会平等和民主化进程。
五、强调教育独立胡适认为,教育应该独立于政治和经济而存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他主张建立独立的教育体系,由专业的教育机构来负责教育的管理和决策。
胡适认为,只有教育独立,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胡适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注社会现实、推崇实用主义、倡导科学教育、强调个性自由、推崇平民教育和强调教育独立。
这些思想反映了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胡适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胡适教育思想论析

胡适教育思想论析作者:安远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胡适一生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胡适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胡适教育思想论析【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61-02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在中国教育史上胡适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社会活动家,而且也是当时教育界公认的权威人物之一。
本文拟就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一分析、阐述。
一、论教育独立性所谓“教育独立论”,就是把教育看做纯粹继承知识遗产和创造新学术机关,而与官方的现行制度不发生关系。
许多资产阶级教育家都主张教育独立,胡适可以说是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基于自己对教育特点的认识,认为教育独立有客观的理由:作为继承知识遗产和创新知识的机构,教育必须保持连续性,如果教育不从有兴有灭的政府中独立出来,就将失去连续性,实现不了自己的任务。
具体说,胡适强调教育独立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教育与政府之间保持独立关系和教育与宗教坚决分开。
在教育与政府的关系上,他主张政府只宜管理分拨经费和任免行政人员,对于具体的教育过程,学校内部的事务不应干涉。
他曾公开说:“政府对教育应负之责任,为教育经费之维持,教育人员之选用与换撤;对于教育进行之方针,则应委之教育人员,政府不应过问。
”[1]1937年7月在“庐山谈话会”上,他更是直接提出反对政治干涉教育的三条具体措施:现任官吏不得做大学校长、董事长;政治势力不得侵入教育;反对疆吏干涉教育。
[2]胡适也一贯反对学校进行宗教教育。
因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自由,而学校实施宗教教育,则是强迫信仰宗教,与人才培养宗旨相悖的,故此学校应摆脱宗教的干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刘广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25期
摘; 要: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他对体育的论述体现出了他对体育的认识与看法,反映出了他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与观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与研究。
研究认为,新式学堂教育和留美学习经历对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胡适的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观点,胡适主张体育运动应当重在参与的锻炼观念;提倡体育活动应当生动活泼、发现自我的教学理念;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团结精神的教育;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胡适; 体育教育; 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096-02
胡适,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在文史哲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对我国诸多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
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事业,从1906年他考入中国公学,再到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最后1917年留学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中国公学任职。
他把教育当作解救中国危难的根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关于胡适在文学、哲学、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但关于胡适在体育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很少。
尽管如此,依旧可以从胡适的自传《四十自述》《我对运动会的感想》等著述中找到关于胡适对自己的体育经历和思想感受的篇段。
那些寓意深刻、充满哲理的文字中所体现的体育思想与论述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
因此,深入探讨胡适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胡适体育思想的来源
1.1 新式学堂教育对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很多文人大家都是从私塾学校开始早期学习的,胡适也不例外。
当时的私塾学校只教“文”,没有体育课程,所以胡适小时候很少有体育活动。
直到1904年,胡适到上海的“梅溪学堂”和“澄衷学堂”求学,这两所学校是新式学堂,开设体育课,体育锻炼对胡适的健康和求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使他对学校体育有深刻的认识。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起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可以看出胡适小时身体十分的羸弱。
“我小时身体多病,出门之后,逐渐强健。
重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在梅溪和澄衷两年半之中从来不曾缺一点钟体操的功课。
我从没加入竞赛的运动,但我上体
操的课,总很用气力种种体操”。
在《四十自述》里,胡适通过对自己上私塾学校和新式学堂的比较,肯定了新式学堂的体育教育。
尽管他没有参加过竞赛之类的活动,如“我从没加入竞赛的运动、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1]但他对梅溪和澄衷学堂开设体育课程给予很高的评价。
正是因为如此,胡适开始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此时的胡适对于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还没有系统理性的认识,但新式学堂的体育启蒙为他后来接受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1.2 留美学习教育经历对胡适体育思想的影响
西方欧美国家的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近代大多数去过西方国家留学的人对此都具有深刻的印象。
1915年,胡适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教育家杜威。
新式的西方教育理念打破了胡适对学校教育的认知,也改变了他对于体育教育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胡适曾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观看橄榄球比赛的感受,他说:“第一次去看我们大学和别的大学的足球竞争(美式橄榄球),……几千人同声喊着本校的‘呼声’( yell)以鼓励场中的武士。
……我第一次观场,看见那野蛮的奋斗,听着那震耳的‘呼声’,实在不惯。
”更让他惊讶的是,在球场中欢呼叫喊的人不仅有少男少女,而且还有许多白发的老教授。
尽管如此,胡适依旧看过几次,而且看的同时,他也不知不觉的站起来,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拼命的喊呐和助威。
胡适说:“难道我被那野蛮的遗风同化了吗?不是的。
我也爱少年了!”[2]。
从胡适的回忆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对体育的认知经历过中西方不同教育理念的争锋。
胡适初到美国,并不赞同美国人那种活泼好动、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他觉得很野蛮。
但是后来胡适又看了几次球赛之后,被美国人的那种激情的氛围所感染,他开始认可这种体育精神,并认识到充满激情、活力、拼搏的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
特别是集体性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而这一段亲身的经历,也为他后来形成全面的体育教育思想和推动学校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胡适体育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2.1 主张体育运动应当重在参与的锻炼观念
胡适说:“我从来没有加人竞赛的运动,但我上体操,总很用气力做种种动作。
”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很少参加体育竞赛活动。
在他的眼里,体育运动仅仅是一种能强身体魄的方式。
体育竞赛中的胜与败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重要的,例如他在《中国公学运动会歌》中写道:“健儿们,大家向前,只一人第一,要个个争先。
胜固然可喜,败亦欣然,健儿们,大家向前……健儿们,大家齐来。
”胡适认为,体育竞赛是所有人的竞赛,不是一个人的竞赛,应该秉持重在参与的态度,坦然对待比赛输赢的结果。
他在致开幕词中说:“运动会上大家都在跑,而得奖的只有一人。
假如按平时成绩我们知道第一名肯定属于某人的了,难道我们都不跑不跳了吗?不,大家都得参加。
有了我们的参加,他才有第一。
他得他的第一,我们得我们的训练,他的光荣,便是我们的光荣[3]。
”胡适的论述彰显了奥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的
名言。
他的这种“体育运动重在参与”的教育思想,在我们推广全民体育健身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2 提倡体育活动应当生动活泼、发现自我的教學理念
胡适在美国几年里,通过观看球赛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一改之前的斯文气息,变得活泼起来,他说“我也爱少年了!”这体现了胡适对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
胡适认为,年轻应该是这样,它应该有一个充满激情的性格。
他说:“教育不完全靠书本,不完全靠课堂上的教科书知识,不完全靠学校上课。
活的教育,有用的教育,真实的教育可以从生活里得来,可以从工作中得来,这种从工作中得来的教育往往比课堂上书本里得来的教育还更有用,还更有价值[4]”。
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适认为体育活动不仅仅只是一项身体运动,更认为它是一种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式。
教育应该从社会实践中、从现实生活中来。
胡适在他后来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提倡学生应该这样做。
胡适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解放人们身心的压抑,这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3 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精神的教育
胡适在教育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他谈到杜威的道德教育时,曾举了一个例子,说“杜威认为手工传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专教手工,也不是但为了增进知识,而是应该以养成群性的习惯为目的[5]”。
群性就是胡适所说的团体生活,他指出,五四以来,我们增加了许多学生的生活经验,包括体育运动,如足球、武术等。
胡适把体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知识的教育方式,他认为体育可以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无形的培养了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友爱的团结精神。
此外,胡适进一步指出,我们每一个参与团队体育活动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秉持着认真的态度。
参与体育运动的个体若是消极的,不认真的态度,则团体性体育活动就不能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因此,队员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和团队精神,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结精神。
2.4 注重体育道德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非常推崇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体育教育思想。
他曾说,张伯苓经常身体力行,带着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比如踢足球等,师生们共同学习,共同锻炼,特别注重科学和体育。
张伯苓的这种注重学校体育、师生参与的行为和南开取得的优良体育成绩得到了胡适的高度赞扬[4]。
从胡适对张伯苓的推崇可以看出胡适对体育教育价值的理解,他已不再简单的认为体育只是一种改善体质和增进健康的方法。
他认为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有教育价值,将身体与心灵均衡相结合的增强精神方面的人生哲学;就必须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一个基于普遍基本道德原则的尊重的乐趣的生活方式。
3; 结语
胡适作为中国近代实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体育教育思想也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思想的烙印,也反映了他的体育教育价值观。
他在倡导体育参与、注重体育道德、培养团结精神、提倡终身体育、认识体育实践价值,以及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等方面,对我们今天的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2] 牟艳.胡适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8):69-71.
[3] 胡适.我对于运动会的感想[J].中国翻译,1999(6):61.
[4] 李静波,田春阳.胡适体育思想探颐[J].体育科学研究,2009(1):50-52.
[5] 王颖.杜威教育学派与中国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