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开展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制定详细安全责任制度及施工计划。

2、对工程施工现场区域划分,进行施工安全区域设置,设置拦挡、标识等措施,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4、安排施工搭设的吊篮、脚手架等工器具,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5、检查移动模架的质量和稳定性,明确移动模架使用规则和限制,切勿越位使用。

6、调查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天气。

7、机具设备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所有设备已定期检查维修。

8、对工人进行岗前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使用移动模架的工人,强化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安全区域设施。

(1)划定施工安全区域,并张贴安全警示标识;(2)设置交通管制措施,尤其是作业期间,禁止未经批准的车辆通过施工区域;(3)根据移动模架高度和跨度,设立必要的警戒带和警示牌;(4)设置生火禁止区域,并设立相应的标志和安全提示牌。

2、移动模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管理。

(1)在施工现场搭设移动模架时,应注重其稳定性的设置,脚手架杆件间接头距离不得大于2m,避免模架发生倾斜或倒塌;(2)模架顶升、拆除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在保证模架稳定性的基础上,必要处设置护栏,保障工人人身安全。

3、防火管理。

(1)严禁在移动模架上焊接、气割、切割等易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2)移动模架周围应设立生火禁止措施,杜绝吸烟、扔烟蒂等违禁行为;(3)监督施工人员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

三、施工现场安全监督1、针对移动模架的搭设、调整、使用等作业,加强现场监督,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落实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对工程施工现场日常巡查、学习、监督、检查等工作进行管理。

3、每日对安全防护设施、围挡及警示标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2010年10月01日公布2010年10月01日实施新建贵广铁路路基工程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畴移动模架是一种原位现浇桥梁施工设备,该设备利用两组钢箱梁支承模板,通过模板开合、模架纵移、横移、支腿自移等功能,实现对混凝土箱梁原位现浇、逐孔成桥,具有操作简单、占用施工场地少、节约制架设备投资等特点,专门适用于专门地势环境,如桥址两边是隧道、深山峡谷、江河或湖泊滩地、跨过交通线路等。

移动模架作业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环境温度:-20℃~50℃;(2)环境风力:移动时≤6级,浇筑时≤8级,非工作时≤12级;(3)支承移动模架的桥墩基础必须平坦,现场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及腐蚀性气体。

2 作业预备2.1 内业技术预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专门工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预备施工作业层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要紧治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3.1 移动模架进场拼装完成后,必须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和见证试机(含预压),确保各项操作功能正常,成套和各组件安全性能可靠以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拼装必须由移动模架生产厂家作业或现场指导作业,严禁自行改装。

3.3 每套模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等资料,详细说明跨过能力、使用荷载、抗风能力等指标和操作技术要求。

3.4 制梁施工前必须对模架进行预压,预压方案应经设计单位验算复核,并报监理单位审批;预压施工验证模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固性符合要求后,编制预压总结,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正式制梁。

3.5 首孔梁施工完毕,应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对施工组织、工程操纵、成品质量等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以指导今后移动模架制梁作业。

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操作移动模架造桥机,明确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规范和指导现浇箱梁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孔道真空辅助压浆施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施工图设计文件》三、适用范围##互通主线跨##大桥第十联至第十六联(33~60#墩)。

四、移动模架构造1、移动模架造桥机本移动模架造桥机专为东疏港高速公路主线跨##大桥设计,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无需在桥墩身上开孔,而采用支撑在承台上的墩旁托架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

移动模架设计时,已充分考虑移动模架与桥梁承台、墩身间的作用力,模架牛腿承脚均落在承台(系梁)下外围群桩中心线范围内,并采用有限元法建模分块计算,各项受力检算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无需对墩台进行局部加强。

2、主要结构件构成MSS移动模架系统是世界上桥梁施工界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对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两个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在桥墩柱或承台上,可以形象地认为移动模架就是一套活动的制梁台座。

根据工程情况,移动模架设计方案采用牛腿拆装式移动模架系统,共设置四对牛腿托梁,施工时只用其中三对牛腿,另一对牛腿在造桥机纵移前预先安装在下一孔桥墩承台上,以缩短施工周期。

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牛腿、推进平车、主梁、鼻梁、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

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

3、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的组装3.1拼装准备(1)设备存放场地准备移动模架构件多,体大、物重,拼装各构件要求的精度高,因此必须对存放场地进行处理。

拼装场地安排在右幅33-35#墩之间,片石片石砼基础厚度150mm,并要求大致平整。

存放时,重要部件垫放枕木,以防损坏,并有专人巡察,小型部件,入库保管。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磨盘村2#大桥1#-9#梁、磨盘山布尔哈通河大桥1#-9#梁。

二作业准备熟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使用说明书,了解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注意事项。

平整移动模架拼装与临时存放场地。

准备好移动模架拼装所需材料及机械。

三技术要求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

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

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

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

上行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

短距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见下表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工艺框图移动模架组拼移动模架拼装顺序:搭设支架→安装后行走机构及后支承→安装主梁→安装中主支腿→拆除支架→安装导梁及前支腿→安装挑梁及吊挂外肋→安装模板。

步骤1、拼装临时支墩,每个临时支墩承载力为50墩,安装后行走机构和后支撑机构。

步骤2、按顺序吊装1#主梁、2#主梁、3#主梁及连接系步骤3、安装中主支腿步骤4、按顺序吊装4#主梁、5#主梁、6#主梁及梁端连接系步骤5、安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及外模系统移动模架系统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并试压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使用。

移动模架预压移动模架在安装完成第一次使用前,通过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值并据此进行预拱度设置,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

试验目的(1)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和质量,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移动模架工作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施工前,根据有关规范和要求,须对移动模架进行现场静载试验。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 14页修改记录1、目的明确移动模架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移动模架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适用范围适用于玛丽工程移动模架施工。

SS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承台上。

4、施工准备移动模架均使用推进拼装施工工艺。

在场地处理后搭设钢管支架,逐节吊装模架主梁与导梁至支架上进行拼装,每拼装一主节梁就将对应的内横梁和外横梁安装好。

边拼装边向前推进,依次将主梁与导梁拼装完成。

拼装完左侧主梁后再拼装右侧主梁。

待左右侧主梁拼装完后合模,安装螺旋千斤顶、底模板、及侧模板,最后进行预压,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好预拱度,再进行箱梁施工。

拼装移动模架之前,需要做几项工作准备,包括支腿安装、管桩基础施工、托板及桩间系梁浇注、钢支架搭设、小车滑移轨道的加工与安装。

5、施工工艺5.1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1-1。

图5.1-1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施工工艺及方法5.2.1 一般规定(1)移动模架MSS(The Movable Scaffolding System)分为上行式和下行式梁总类型,宜采用定型产品。

本节按下行式编写,上行式可参照执行。

(2)应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复核移动模架现浇梁高度、宽度、细部尺寸等技术指标,编制移动模架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核批准。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9页精选文档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9页精选文档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移动模架箱梁施工是本项目施工中安全控制的难点之一,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是现场施工中的重点。

由于施工属海上作业,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场前必须经经理部的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本作业项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为有效防止和消灭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本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1、技术部编制的引桥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2、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19]第0369号关于加强建筑施工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

3、海上施工安全预案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4、公路工程安全操作工法。

5、指挥部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二、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1、为了保障东海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2、本指导书是作为东引桥安全施工作业的行动指南,以安全管理程序化为手段,注重现浇支架作业的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财产损失。

3、本作业指导书是通过对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

4、移动施工以安全、合理、进度快为原则,这是难度较高的多重要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予以统筹考虑,认真贯彻落实。

在这些原则中,如安全与他项要求有矛盾时,必须服从于安全。

5、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移动模架施工的过程控制。

三、组织保证与管理职责12标进行控制。

4、经理部各部门负责配合好现场的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把关,对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5、现场技术员负责施工技术工作,并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实施监督。

6、现场调度负责作业队人员、现场机械、施工船舶的合格、合理和有效的调度安排,对实施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

铁路工程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工程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移动模架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墩台身施工。

2.适用范围用于新建XX至XX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站前工程内桥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相关文件进行汇编。

3.2.施工机具准备准备一整套滑模系统设备,一台25吨汽车吊,2台泵车,电焊机一台,振动棒(70)2台,小型发电机一台。

3.3.材料及其它准备准备墩台身模板一套,墩台身混凝土养生篷布或塑料薄膜,其它小型器具和设备等。

对承台顶进行凿除毛处理,清除承台上杂物,搭设脚手架。

4.操作工艺4.1.滑模的工作原理4.1.1.滑模系统的构造滑模系统通常由提升设备、模板系统和操作平台系统及配套设备组成。

(1)提升设备。

包括提升架、顶杆、千斤顶及附属设施。

提升架是一框架结构,其作用是将模板全部荷载传递给千斤顶,并将操作平台与模板系统连成整体。

顶杆是千斤顶向上爬升的轨道,亦称爬杆或支撑杆,多用直径为25mm的Q235A或Q275圆钢制作,其承载能力分别为10kN和12.5kN。

顶杆位于墩壁中间,采用丝扣连接逐渐接长,在滑模施工过程中,承受全部荷载并传给基础。

顶杆分为不可回收与可回收两种,前者将浇注在墩壁内,成为桥墩结构的一部分;而后者需在千斤顶横梁底部设置一套管,长度达模板底面,套管随模板同时提升,在墩壁内形成管孔,模板完成终升后拔出顶杆,完成回收,可重复使用。

千斤顶是施工过程中的起重设备,有螺旋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

实际施工中,后者应用较多。

附属设施指顶杆套管、油泵、高压油管及控制系统等。

(2)模板系统。

包括模板及模板围圈。

模板一般采用薄钢板制作。

为便于拼接,相邻模板之间多用螺栓连接。

为了加强模板的刚度,通常在模板外侧设置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围圈。

模板围圈是位于模板外围,用于固定模板、保证模板形状并将模板与提升架立柱连接起来的构件。

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编号:移动模架制梁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10月31日发布 2010年11月1日实施沪昆客专贵州段桥梁工程移动模架制梁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桥梁工程移动模架制梁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资料准备2.1.1 设计单位已根据提供的移动模架资料对桥梁墩台进行必须要的检算,并对采用移动模架施工的桥梁墩台进行重新设计。

2.1.2 设计图纸已自审、会审,并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全面贯彻设计意图。

2.1.3 开工报告已经审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已经检验合格。

2.1.4 已编制包括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拼装、预压、过孔、拆除等内容的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安全防护满足现场施工安全需要。

2.1.5 已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参加移动模架制梁施工的管理、技术、安全及操作人员已全面掌握交底内容。

2.2 外业资料准备2.2.1 桥梁墩台施工完毕,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2.2 对现场影响移动模架制梁施工的高压线、电缆等管线已进行改移或采取保护措施。

2.2.3 移动模架制梁设备已进场,经试拼装后检验合格。

2.2.4张拉及压浆设备已进场,并进行了检定。

3 技术要求3.1 现场已对线路中线、桥梁跨度、支承垫石高程、锚栓孔位臵及尺寸等进行测量复核,并标记出各墩台垫石及承台的十字中心线。

3.2 已根据移动模架的使用要求在墩台上设臵预埋件及其他辅助工程,并对辅助工程进行必要的设计验算。

3.3 桥台的垫石以上部分应在梁体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以满足梁体预应力张拉作业空间的要求。

3.4张拉伸长量经过计算,张拉时采用伸长量与应力双控,保证其偏差在±6%以内。

4 工艺流程、施工步骤及构造要求4.1 工艺流程4.2 移动模架施工步骤施工方向0#墩2#墩1#墩施工步骤1:混凝土浇注完成施工方向0#墩2#墩1#墩施工步骤2:落模、安装支点悬挂施工方向0#墩2#墩1#墩施工步骤3:支撑托架自行施工方向0#墩2#墩1#墩施工步骤3:支撑托架安装就位,主梁纵移施工方向0#墩2#墩1#墩施工步骤3:主梁纵移到位、合模4.3 移动模架构造下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其外模、底模和支架及导梁可纵向移动,其内模可收缩后从箱室内逐节退出。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6.微调小车上的三个竖向液压千斤顶安装好内、外侧行走轮并用螺栓紧固;安装并收紧前、后内外侧轮架水平调节及保险拉杆。
7.连接螺栓必须仔细检查,不得漏装、松动或超拧,装配时严禁敲打,发现有损伤的应及时更换。
8.清洁支撑点处滑板和滑轨表面并涂抹润滑脂。
9.清理干净所有轨道顶面上的焊渣、砼渣及其它杂物,轨道面清洁和涂抹润滑脂。
系统及其它。
水和杂物清理干净。
5.机械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必须遵照有关的技术标准执行。
6.拼装完成后必须对液压电气系统及模板系统试运行,次数不少于3次。
7.构件拼接接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执行TBJ214-92《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
复合式移动模架拼装:
由于混合式移动模架兼有上行式和下行式两种移动模架特点,因此其拼装可参照两种移动模架
3.雨天必须对砂袋等吸水性较强的堆载物进行
遮雨,以防移动模架过载破坏。
建造总监
4
移动模架预压
模架受力稳定,各部位强度、刚度符合设计计算值。模架预压及卸载过程弹性变量及非弹性变量值,绘制变形曲线,总结底模弹性变形值。确定合理的施工预供度。
安拆工、建造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设计管理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技术总监安全总监
2.中间墩处拼装并施工中间跨箱梁,若桥墩较矮,可在桥跨间搭设临时支架用以支撑主梁, 利用吊车进行拼装。拼装的顺序是墩旁托架、推进小车、主梁、横梁、前后导梁、模板系统及其它。若桥墩较高,可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方案进行拼装。按主梁、横梁、前后导梁顺序在临时拼装平台上拼装成整体,通过千斤顶提升到位,然后安装墩旁托架、推进小车,落主梁于推进小车上,最后通过吊车安装模板
3.同一侧墩旁托架必须在同一标高上,误差不得大于2cm,墩旁托架必须牢固地抱紧桥墩。

移动模架拼装及施工程序作业指导书_secret

移动模架拼装及施工程序作业指导书_secret

X局xx铁路(xx段)站前工程xx标段移动模架拼装及施工程序(编号:ZY—04—10)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工程技术部:批准:xx项目部年月1、移动模架现场拼装与试验1.1 拼装设备和场地及人员1)设备: 50t流动吊机一台及必须的吊索具;电焊机2台;脚手架若干;缆绳;钳工工具及其它专用工具,如:冲钉Φ24、50个;手锤;扳手;撬棍;梯子;绳;绳卡等。

2)场地:在长70米、宽25米范围内平整,无障碍物。

3)人员:起重工、钳工、铆工、电工、技术人员其它辅助工作人员。

1.2 基本要求1)拼装人员应熟读图纸,清楚该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各种动作。

2)整个装、试、拆的过程中应有足够的安全设施。

3)备有水平仪、圈尺、靠尺、测量钢丝、吊锤等检测器具。

1.3 基础要求1)按施工计划要求在41#台至40#墩跨处安装此移动模架。

2)承台顶移动模架支腿作用点处应用与承台同标号或高标号砂浆抄平。

3)每个临时支墩支架及基础要求承压能力大于60t。

1.4拼装准备1)桥两侧各15m范围内作为拼装和临时存放场地,要求场地平整;2)利用41#桥台和40#桥墩安装前后主支腿作为两个拼装支点,中间搭设2组拼装支墩;3)支墩基础采用混凝土基座,平面尺寸4米x4米,单个基础设计承载力要求大于60t;4)拼装临时拼装支架采用贝雷片,高度根据实际确定。

5)拼装临时支架墩与造桥机承重钢箱梁间净空不得小于0.4米。

6)41#台从支座中心向后1米处开始两侧净间距不应小于19米,如此,才能安装后辅助支腿。

7)41#台从支座中心向后2米处开始,两侧净间距不得小于14米。

1.5 拼装程序1)检查并清理干净41#桥台和40#桥墩施工时浇注的预埋件;2)目测检查所有待拼零件是否异常,润滑脂是否加注,毛刺等异物是否清除,安全措施是否齐备。

3)吊装立柱,使各立柱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吊装41#台40#墩两组主支腿。

注意: a、各横梁顶面标高(共8点)误差小于10mm。

移动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移动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1.0编制目的编制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操作移动模架造桥机,规范施工。

2.0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3.0适用范围移动模架造桥机分上承式和下承式,适用于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现场浇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或连续箱梁。

上承式和下承式各有优缺点和使用条件,需要根据现场条件、设计图和施工组织进行选用,但基本作业雷同,现就上承式移动模架制梁工艺进行描述。

4.0移动模架构造4.1上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MZ900S型)主要工作原理MZ900S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是根据铁路客运专线32m双线整孔箱梁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而研制,采用上行式结构,能自行完成支腿过孔移位,主梁上设置防雨、防晒顶棚,适应全天候施工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⑴整机自重:450t,⑵整机纵移速度:0.5m/min,⑶整机功率:50kW(不含混凝土箱梁施工用电),⑷工作时支点最大反力:5805kN,⑸整机外形尺寸:62.5m长×20.6m宽×5.6m桥面以上高,⑹平均施工速度:15d/孔,熟练后可达13d/孔,⑺适应曲线半径:R>2000m,⑻适应纵坡:2%。

本移动模架分为承重主梁、导梁、前后支腿、纵移辅助支腿、挑梁、吊臂、吊杆及导轨、侧模板、侧模架及底模、底模及底模架导杆、墩头散模、拆装式内模、模架防护棚、爬梯及走道结构、液压及电气系统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承载结构体系。

工作原理:主梁在支承油缸及托辊轮箱的支撑轮作用下,可实现升降及纵移动作;底模架及底模板在液压油缸开启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底模板的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通过挑梁、吊臂及吊杆悬挂在主箱梁底面,利用每组吊臂和侧模架之间的可调螺栓调节模板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型、高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桥梁工程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 VI标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2作业准备熟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使用说明书,了解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注意事项。

平整移动模架拼装与临时存放场地。

准备好移动模架拼装所需材料及机械。

3技术要求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

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

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

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

上行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

短距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工艺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工艺框图见图14.2移动模架组拼移动模架拼装顺序:搭设支架→安装后行走机构及后支承→安装主梁→安装中主支腿→拆除支架→安装导梁及前支腿→安装挑梁及吊挂外肋→安装模板。

图1 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工艺框图步骤1、拼装临时支墩,每个临时支墩承载力为50墩,安装后行走机构和后支撑机构。

步骤2、按顺序吊装1#主梁、2#主梁、3#主梁及连接系步骤3、安装中主支腿步骤4、按顺序吊装4#主梁、5#主梁、6#主梁及梁端连接系步骤5、安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及外模系统移动模架系统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并试压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使用。

4.3移动模架预压移动模架在安装完成第一次使用前,通过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值并据此进行预拱度设置,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

4.3.1试验目的a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和质量,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移动模架工作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施工前,根据有关规范和要求,须对移动模架进行现场静载试验。

b通过模拟造桥机在箱梁施工过程中的加载来分析、验证造桥机主梁框架及其附属结构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检验主梁的安全度,测算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根据箱梁张拉后的上拱度,再计算出移动模架底模的预拱度。

以此来指导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顺序。

4.3.2试验方法概述试验方法就是模拟该孔砼梁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

该试验方法不同于起重机械:因为其载荷是顺序逐加的、且观测时间(或卸载时间)长达24小时。

当完成100%荷载加载,4小时之后需要观测一次,12小时之后需要观测一次。

4.3.3试验前的检查a检查造桥机各构件连接是否紧固,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b检查造桥机的立柱、脱架及主梁框架与桥墩之间的锚固是否牢固,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可靠。

c照明充分,警示明确。

d即完全模拟浇注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工作。

4.3.4载荷准备:关于载荷:根据前述现场计算模拟施加的总载荷约900T。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载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砂子:砂子用若干编织袋装成。

钢筋:钢筋置于砼梁腹板处的。

4.3.5试验步骤流程试验准备(技术交底、人员、机械、材料等)→移动模架造桥机按设计安装就位→模架全面检查→观测点布设标记→分级加载→观测读数记录全面检查→稳定静置观测读数记录全面检查→卸载→观测读数记录全面检查→稳定观测读数记录全面检查→观测数据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报告→整修调整模架待使用。

4.3.6加载方案及加载程序:A:加载程序加载分以下几个步骤:a加载过程共分三级:0——50﹪——80﹪——100﹪--110%b第一级加载:0——50﹪;第一级加载为50﹪,重约450吨,当加载完毕后,开始第一轮测试。

此时为加载至箱梁施工荷载状态的5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造桥机受力的情况。

c第二级加载;50——80﹪;第二级加载为80﹪,重约720吨。

此时为加载至箱梁施工荷载状态的8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造桥机受力的情况。

d第三级加载:80%——100﹪;此时为加载至箱梁施工荷载状态的10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造桥机受力的情况。

e第四级加载:100%——110﹪;此时为加载至箱梁施工荷载状态的11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造桥机受力的情况。

4小时观测一次,12小时观测一次,24小时再测量观察一次。

B:加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对各个压重载荷必须认真称量、计算和记录,由专人负责。

b所有压重载荷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起吊运输的地方。

c在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及位置,要及时通知测量组作现场跟踪观测。

未经观测不能进行下一级荷载。

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观测,并对造桥机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太大应分析原因后再确定下一步方案。

d加载全过程中,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及负责人在现场协调。

e每加载一级都要测试所有标记点的数据。

如发现局部变形过大时停止加载,对体系进行补强后方可继续加载。

卸载时每级卸载均待观察完成后,做好记录后再卸至下一级荷载,测量记录造桥机的弹性恢复情况。

所有测量记录资料要求当天上报试验指导小组,现场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汇报。

4.3.6测试方案:根据对移动模架造桥机承载能力进行的分析计算,现对该造桥机进行现场加载实验。

测试工作包括主梁变形(沉降)。

测试目的:a在实际荷载况下,观测主梁、底模板指定截面的变形,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

b为施工时设置预拱度提供依据。

A测点分布:a自跨中开始向两侧每隔5m设沉降观测点,每排设七个点,布设于底板及翼板,并进行编号。

b进行观测点编号和预压前测量。

在堆载完成后,每天两次用水平仪观测两次。

连续观测数天,待各点沉降数据后,即可卸载。

c卸载后观测各点数据。

卸载后测量数据—加载稳定后测量数据=弹性变形数据加载前测量数据—弹性变形数据=非弹性变形数据4.3.7试验结果整理:根据每次沉降记录绘制沉降曲线,并根据沉降值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

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撑的变形所计算出的预拱度之和,为预拱度的最高值。

其它各点的预拱度应以中间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点为零点,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设置。

4.4移动模架的过孔4.4.1脱模前的准备工作箱梁初张拉后,拆除内模;工作人员检查各液压站是否正常,各支承位置是否正确;解除所有影响竖向移动的约束;水平横移及纵移油缸处于自由状态。

4.4.2脱模启动竖向油缸,先行顶升1cm,然后再徐徐下落,带动移动模架主梁一起下落。

在主梁前、中、后支腿接触到支承轨道时,工作人员再次检查后支腿、中支腿、前支腿位置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下落竖向油缸,使模架落至前后支腿轨道上,中支腿脱空。

油缸下落过程中,工作人员听从统一指挥,两侧主梁须同步下落,同步错位不超过5cm。

4.4.3移动模架横移解除桥轴线处吊挂外肋之间的连接,解除所有影响横向移动的约束;工作人员检查各液压站是否正常,水平横移及纵移油缸处于自由状态。

开动横移千斤顶,使移动模架向两侧打开,将吊挂外肋与模板中间分开。

横移过程中,注意同一侧主梁的吊挂外肋应同步操作,两侧的吊挂外肋应对称横移。

4.4.4移动模架纵移检查纵移机构是否固定可靠,解除所有影响主梁纵向的约束。

驱动纵移油缸,使主梁前移。

主梁前移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4.4.5后支腿、中支腿、前支腿就位移动模架纵移到位后,锁定纵移装置。

调整中、后支腿位置,使中、后支腿就位,开动中、后支腿垂直油缸,使移动模架顶升就位,前支腿、后行走与移动模架脱空。

利用吊挂小车将前支腿吊挂前移就位。

4.4.6移动模架合拢后支腿、中支腿、前支腿均就位后,工作人员检查前后、两侧是否同步,然后开动横移千斤顶,使两侧吊挂外肋向内横移,带动模板向中间合拢。

4.4.7重新调试系统至混凝土浇筑位置5 施工要求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适用工作环境5.1环境温度:-20°C~50°C5.2环境风力:移位时≤6 级,浇注时≤8 级,非工作时≤12 级5.3电源:380V、50Hz、4AC5.4支承移动模架的桥墩顶面、垫石必须平整,现场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及腐蚀性气体。

6 劳动组织拼装及移动作业所需人员配置:7 材料要求8 设备机具配置每台移动模架机具配置9 质量控制1)移动模架工作过程中,如发现个别零件异常时,应及时更换。

2)对有相对运动处,应随时添加润滑油。

3)装卸、运输时严禁野蛮作业。

起吊时使用专用吊点和专用工具。

拆卸后的连接螺栓和销轴应分类存放,并进行防腐处理。

4)各构件若有塑性变形、损伤,及时修复。

5)注意液压系统的维修和保养6)注意电气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定期检查电路、电气元件和各种电气设施。

如发现损伤或不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当遇到很潮湿天气时,应对电机等电气设备进行绝缘测试,其电阻值应≥4兆欧。

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维修: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A DSZ32m/900t 移动模架是一种现场现浇施工的专用设备,现场拼装、使用过程中各种作业必须分工明确,统一指挥,要设专职指挥员、专职操作员、专职电工、专职技术员和专职安全检查员,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具体要求如下:指挥员:1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并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熟悉指挥信号,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

技术员和安全检查员:2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移动模架施工作业前进行技术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电工:2 名,熟悉移动模架电路图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起重工:2名,具备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熟悉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液压工2 名,熟悉移动模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也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辅助工:15 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熟悉移动模架和桥梁施工。

B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a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各处连接是否紧固。

b栏杆、梯子、平台等安全设施是否安装齐全、牢固。

c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

d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

C对移动模架各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D移动模架每施工完一孔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办理签认记录手续。

E风力≥6级时,严禁进行过孔作业;风力≥8 级时,严禁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风力≥8 级时,必须保证移动模架处于整机合拢并连接完毕状态;风力≥11 级时,应停止任何施工作业,切断电源,并拉必要的缆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