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危机看媒体作用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篇一:旅游危机管理以“非典”为例浅谈我国旅游危机管理摘要: “猪流感”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危机事件对中国旅游业的冲击。
本文以“非典”为例了解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的内涵、原则,提出中国旅游业在当前进行危机管理急需完成的任务。
关键字:非典;危机管理;旅游危机With "SARSas An Example of China's T ourism Crisis ManagementAbstract:"H1N1to remind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risis impacts o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his article with "SARSfor example, the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the crisis, the impact of events, analysis of the tourismindustry of the meaning of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 ism, in principle, put forward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current urgent need to carry out crisis management tasks.Key words :SARS; crisis management; tourism crisis 导语:流感已经不再是新名词了但2009年的猪流感却让人大跌眼镜,它以比“非典”更猛的事态席卷全球。
人们把注意力再次聚焦在了危机管理上,通过认识“非典”来更加了解旅游危机管理。
一、非典给旅游业造成的负面影响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解除北京的旅游劝诫,同时将北京从疫区名单中删除。
危机事件中影像新闻的传播学思考——影像新闻在危机事件中对群体意识的影响
影 响,就是 因为它满足 了公众 获知信息的心理需要,而且谣 言 中绘声绘影 的描述 ,以及似 乎合 理的逻辑推理,使得公众 顷 刻 间 倒 向 了谣 言 , 同 时产 生 了认 同 。 在 “ 典 ”事 件 的 后 非 期 ,官方媒体复位 ,公众对 官方信 息的渴求得 到了满足 ,官 方媒体 以其强大 的公信力抑制 了谣 言的可信度 ,公众 也 自然 而然地摒 弃了谣言 。 从 “ 非典 ”事件 中我们可 以发现 ,谣言之所 以能够有效 传播,除去公众意识 的无理性之外 ,更重要 的是谣言本身构 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谣言大都是 以故事 的形式传播 的,其 在 故 事 的 内 容 设 计 和 构 造 上 具 有 一 定 的形 象 性 和 生 动 性 ,悬 念 四起 、故事图像化 。尽管这些故事在逻辑上错漏百 出,但公众 在 官方信 息缺 位的情况下还是信 以为真 ,这是因为 “ 公众的 多数 并没 有学过逻辑学,他们是凭借生活经验、简单因果关 系分析 、简单 的对 比,或 以某种流行的衡量标准等等 ,来对 所接 受的媒介信 息进行推理 、判断 的” 。新 闻的传播 属于 大众传播 的范畴,因此 要提 高信 息的有效传播,逻辑只能间 接发生作用 ,不 能把严 密的逻辑思维硬塞给受众,而图像思 维在这里就显得更为重要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 影像新 闻中。 在 众多 的新 闻信 息的认 知过 程 中, “ 一般 而 言,对视 觉主题 的记忆优于 言语主题 的记忆 ” ,影像 新闻具有更大 的 丰 富 性 和 生 动 性 ,对 于 具 体 事 件 的表 现 更加 的绘 声绘 色 、 惟妙惟 肖,中国有句俗话 叫做 “ 眼见 为实 、耳 听为虚 ”,人 们总是愿意相信亲眼看到 的事实 ,可见视觉对个人 思维 的影 响力不可低估 ,因为影像新 闻在用 图像说话 ,因此这种 图像 在直观 性和 客观 性方面 更强 。 “ 一个战 争或事 故受 害者 的 血 肉模 糊 的图像 ,会抑 制对先 于 图像 出现 的言语 信息 的记 忆 ”㈢ 。尤 其在危机事件 中 ,公众对 那些威胁 生命 的具有强 烈刺激性 的影像信 息的记忆要优于其他类型的信息 ,通过影 像 新 闻对 个 别 事件 的 认 知 , 受 众 个 体 会 产 生 晕 轮 效 应 ,将 由 影像信息 中产 生的观念 扩散到其他事物上去 ,去构建危机事 件 的整体 图像,从而形成对事件本体非完整、片面的看法 。 正是 由于影像 新闻的这种特 点,在 “ 非典 ”和 “甲流 ” 疫情 信息 的传播 中,官方 新 闻只 用数 字来 实现信 息 向公众 的传达 ,而没有用现 实中感 染者 的影像具体地表现疫情的严 重 。这 是 因为 数 字 信 息 无 法 引起 人们 的想 象 , 对 人 们 思 维 和 情感 的冲击力并不大 ,譬如 一则关于重大 交通 事故的影像新
2003年的“非典”事件
2003年的“非典”事件提供了信息公开化的良好契机,灾难过后的新闻界开始反思传媒角色,与时俱进创新传媒管理理念;2003年的“非典”事件,既给中国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又提供了实施信息公开化的良好契机。
针对非典防治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准、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国务院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⑤最后一种,就是“非典”的报道模式。
即由开始的“淡化处理”,到中期的“有限报道”,再到后期的“全面客观”的报道。
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遇到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时,我们的媒体应该力求作到以下几点,即:①尊重公民的知情权;②增加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在公开和透明中逐步整合,逐步完善,以取信于民;③把如实的和及时的报道作为记者的社会责任,以体现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并把这种责任和精神与反腐败,反地方保护主义,和开展适当的舆论监督紧密地结合起来。
非典事件2002年n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发现首例非典病例2003年1月2日,河源市有病例报告:1月21日至22日,中山市也发现同种病例。
广东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前去调查,确认这是一种非典型肺炎,属病毒传染,病因不明。
其间有一记者试图采访,但被有关方面封杀。
此后,“非典”流入人口稠密的广州。
广东失去向公众及早通报疫情,群防群治的最佳时机。
由此看来,从广东发现首例“非典”病例到政府首次发布疫情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政府的讳莫如深和主流传媒的集体失语致使流言乘虚而入、填补真空,并且逐步升级,达到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的作用。
从以上5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突发事件是“捂”还是“放”,结果是大相径庭的,何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也是不言自明的。
而后面两个案件的妥善处理充分彰显了政府信息公开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的独特功能。
这种报道机制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结果。
从国内的因素来看,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了解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考虑。
从根本上说,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两方面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冲突。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非典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2003年非典爆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非典所带来的思考,不仅局限于健康危机,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健康危机方面。
非典的爆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疾病也能快速传播,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我们反思自身的健康习惯,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免疫力。
同时,非典疫情也暴露出了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快速响应和全球合作,共同应对疾病的挑战。
其次,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社会层面。
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地区采取了封锁、隔离等措施,强调“社会距离”,这不仅冲击了社会经济运转,也对人们的社交活动带来了巨大限制。
人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本质是什么,重拾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如何构建更加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第三,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人际关系层面。
疫情期间,人们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面对面的交流不再安全,人们开始追求线上沟通和远程办公。
这让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和维系的。
虽然线上社交提供了一种便利和迅捷的交流方式,但也暴露出距离产生冷漠、缺乏真实互动等问题。
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疫情期间维系和加强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线上社交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最后,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环境方面。
疫情期间,由于全球交通限制和封锁,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让我们思考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减少碳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存与发展。
总的来说,非典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关于健康危机的问题,更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与启示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2003年9月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袭击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首当其冲,在经济发展、人际交往、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政府政治、健康、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党中内、国务院果断决策,在一手抓抗击“非典”的同时,一手抓经济建设,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形势依然保持良好态势。
但非典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则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
一.非典与经济目前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形势依然良好,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8.2% 。
上半年,经济增长不仅速度高,而且质量和效益比较好。
一是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二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收。
三是国家外汇储备稳步增加。
但非典对经济滞后影响在下半年会进一步显现,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走低,主要表现在:1、对就业影响大于对GDP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今年城镇要新增1000万个劳动力,目前有600万下岗职工,800万登记失业人员,而今年计划新就业1000万人,其中净增就业岗位800万个,就业缺口达1400万个。
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达212万人,是高校扩招以来首次毕业的一年,比上年净增67万人。
截止6月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60%,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这次非典主要打击的是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度最高的服务类行业。
如餐饮就业人员有1700万,住宿业就业人员有1200万人,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为600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3000万人,还有零售业、娱乐业及其他服务业等,与工业相比,其在就业中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占GDP的比重。
非典期间,还有1000万农民工返乡,存在着大量人员失业或隐性失业现象。
2.对居民收入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就业减少直接导致居民收入的减少,特别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去年农民增收的四成来自进城务工收入,今年非典将直接减少农民打工收入约二三百亿元,农民减收已成定局。
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
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透过对事件的报道和舆论的引导,媒体既能对事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首先,媒体在社会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和事件解读的作用。
无论是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媒体都能及时报道事件的发生、进展和解决情况,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广泛覆盖范围,使得信息得以迅速传递到大众中,增加了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媒体在社会事件中扮演着公众舆论的引导者的角色。
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评论,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媒体应当依据事实真相,客观中立地报道事件,以避免错误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这需要媒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正确引导舆论,唤醒大众对事件的关注和辨别能力。
此外,媒体在危机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社会面临危机时,媒体不仅要及时报道和解读危机事件,还要帮助公众理解危机的性质、原因和应对措施。
媒体可以通过专业的报道和解读,减轻公众的恐慌和不安情绪,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应对危机,避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然而,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媒体应当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社会事件中,虚假信息或不准确的报道可能导致恐慌和混乱,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因此,媒体必须确保报道的信息来源可靠,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遵循相应的新闻准则和法律法规。
其次,媒体要履行社会责任,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关系。
在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当权衡受众的知情权与事实的披露,确保不损害公众利益和个人隐私。
媒体还应当避免报道内容的情绪化和偏颇,以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媒体还应当尊重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在对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不能歧视或偏袒特定群体,要尊重各方的观点和声音,充分体现包容与公正。
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问报 道 不 合 格奶 产 品 的销 毁 情 况 、 牛奶 产 业 后 期 整 顿 以及 国 家 加 强 质 量 检 查 等 方 面 的情 况 ,在较 长时 间里 形 成 系 列 报道 。
会 陷入一种混乱 而分不清真 实信息 的消
极状态 。
果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传 确 有效 的报道 , 媒体 不仅
} 的公 信 力 与权 威 性 , 能 也 件 的解 决 , 而 促进 社 会 从 在公 共危 机 事 件 中大 众 媒
笔者认 为在公共危机事件 中, 大众媒
介 应 当是 稳 定 社 会 、安定 民 心 的 “ 压 稳
( 人 听 闻 ) 冷 漠 ( 乏 人 文 关 怀 ) 低 耸 、 缺 、 俗 ( 色 新 闻 等 ) 侵 犯 隐 私 等 等 不 一 而 黄 、 足, 几乎 涉 及 了新 闻从 业 者 的 新 闻 道 德 和
媒 的 失 语 必 然 影 响 和 阻 碍 公 众 对 事 件 的
目的是解决矛盾而非激化矛盾 , 角度是 团
结人 民而 非 离 间人 民 , 以批 评 促 团 结始 终 是 大 众 媒 介 舆 论 监 督 必 须 遵 循 的 不 变 法
则。
大 众 媒 介 无 论 是 对 政 府 还 是 对企 业
众媒介 的公 器作用是通 过引导正 确的舆
论体现 的, 其涵盖及 时的告 以实 情 , 准确 的解释实情 , 当的引导舆论和控制危机 恰 事件传播 的范围及程度 。 其实 , 公共危 机
事件发生后 , 大众媒介在政府或组织和民 众之间 的 “ 带作用 ”比平常时期 更为凸 纽 显。 民众关心政府 、 社会 的应对措施情况 , 而政府 或组织也想通 过大众媒 介让受众 看到 自身的行动 , 这就需要大众媒 介履行 桥梁 和纽带 的职 责 , 到上情 下达 、 做 下情
大众传媒在应对社会危机时的影响和作用
大众传媒的主要功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播 信息,而信息不对称却是在社会 每个领域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
由传播技术引发的信息变革 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 念,思维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
案例说明
我国广东省的第一例SARS病人发生于2002年11月16日。但是 直到2003年2月11日,广州市政府才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 公众广东遭遇不明肺炎病毒袭击的消息。国家卫生部直到4月14 日才在卫生部的网站上公开发布。在4月20日之前,有关SARS 病的疫情信息,有关政府和部门并没有积极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 上报和发布,疫情不明,更不用说采取有效的措施,终于导致疫情 越来越严重。国内某些医院的临床医生在病人来到时,还不知道我 们国内有SARS流行,缺乏基本的防护,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发生的 医院内感染。这显然是政府与媒体间的配合不够默契,没有能够在 疾病流行之初及时发布信息有关。后来的数月里,流言蜚语遍布大 江南北,一些疑似非典病人四处躲藏,逃避卫生,公安机关的排查; 发烧的患者因害怕隔离而不敢前往门诊。在短短的数月之内, SARS的地方性危机变成全国性危机。因此,为避免出现刺激危机 局势的信息蔓延和引导公共舆论,政府必须做出恰当的媒体政策选 择,使媒体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
对策研究
由于危机背景下的社会群体极 易丧失斗志与信心,因此媒体 的缓释作用也可以在树立英雄 上下下功夫。具体来看,可以 让言行举足轻重的专家或政治 家在媒体唱主角,形成一面旗 帜。在这次非典新闻战中,钟 南山院士和王歧山市长便成了 一种符号,作为与病毒英勇作 斗争的两座大山,人们看到他 们在媒体上出现便觉得得到一 种科学和政治的力量,一种胜 利的希望。
大众传媒在应对社会危机事件中 的作用(案例分析)
浅析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应对
行报道 , 丰富的应急报道手段令我印象 其 深 刻。 年 4月 1 今 4日 7时 4 9分 , 玉树 发
生 71 . 级地震 。 虽然一 张拍摄结古镇一处
潜伏期 、 持续期及 恢复期 中, 于组织与 介 公众之 间的信息传播 , 目的是为 了减少 其
危机损坏 的程度 ,缩短危机延 续时间 , 挽
通过手机彩信发 回来 的图像信息。
3 、媒 体 在 危 机 传 播 中应 遵循 的报 道
原 则 ,
象 。 花 江水 污染 事 件 由此 开 始 从 一 场 城 松 市 生 态 危 机 向社会 危 机 演 变 。 2 新 媒 体在 危 机 传 播 中崭 露 头 角 、
通 过 以 上 两个 事 例 的对 比可 以看 出 :
倒塌 民居的图片现在看起来很平常 , 它 但
是 央 视 新 闻 频道 中播 出 的首 个 来 自灾 区 ,
来 的损失 。 如何在危机 事件 中, 传播 正确
的 声 音 , 除 疑 惑 和恐 惧 , 危 机 传 播 首 消 是 先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二、 危机 传 播 中的 媒 体应 对
则 呢?
合体 。 突然爆发 的公 共危机事件 , 如果得
到 及 时 的发 现 、 道 和 妥 善 的解 决 , 机 报 危
之间发挥有效 的信息和舆论引导作用 , 能
够 帮 助政 府 或 组 织 化 解危 机 。
() 1 为公众提供 事件 真相 , 消解谣言
3DI ol ̄ / 6 lqms0 ;e /
生用 手机拍摄的 , 并被 世界各大媒体广泛
转载 ; 者 在 中 央 电视 台 兰 州应 急 报 道 点 笔
赢得 了全 国公众 及 中外 舆论 的一致 20 0 5年吉林石化分公 司苯胺车 间发
[新闻系毕业论文:论手机媒体危机传播模式] 新闻系优秀毕业论文
[新闻系毕业论文:论手机媒体危机传播模式] 新闻系优秀毕业论文新闻系毕业论文:论手机媒体危机传播模式摘要:20xx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
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媒体危机传播危机管理手机媒体是真正的自媒体,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传受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自主自愿地传受信息;手机媒体是真正的多媒体,可以传受音频、视频、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手机媒体是真正的草根媒体,手机的低成本以及易操作性,使手机媒体成为用户最多、应用最广的媒体。
手机媒体危机传播模式“危机状态下的传播是一种变异了的传播系统”。
危机传播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复杂多变的。
而手机短信即时、快速、短小的信息传播特性,恰好符合危机传播原则①,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采集、编辑信息,将信息传播到最大范围,做好信息沟通和意见协调,发挥社会协调和社会动员的作用,协助组织化解危机。
手机媒体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1)手机媒体传播定向性强,危机信息有效到达率高;(2)手机媒体传播方式个性化,危机信息易于接受;(3)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强,危机信息无孔不入;(4)手机媒体的高度参与性,危机信息采集便捷。
我国对危机传播的研究主要有传播学、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三种理论范式。
大陆学者胡百精对危机管理做了深入研究,在罗杰斯的“信息流”和“影响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噪音流”的理论假设,形成了危机传播流的“3F”假设。
根据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提出的危机管理四阶段论和胡百精提出的危机信息传播流的“3F”假设,笔者对手机媒体危机传播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手机媒体的危机传播模式(见图1):1.危机潜伏期:组织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向利益相关者发布预警信息,发挥手1机媒体环境监视的功能。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 键 词】 关 危机传播 ; 媒体;社会责任;网络
我国 目前处在 突发公共事件 的高发 利和社会安全 负责。社会责任 理论 的内 之 内和彼此 之间进行 的信 息交 流过程 。 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 容主要包括 :报业 应 当享有新 闻 自由, 从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应 对 突 发 事件
解 析 社 会 责任 理 论 “ 开是 原 则 。不 公 开是 例 外 ” 公
求 以 “ 刊 、广 播 、电视等便 于公 众知 报
息公开 的重要渠 道 ,从而使 “ 开是原 公 则 ,不公开是 例外 ”有 了制度保 障。条
任 。其 中传播责任 是最基本 的责 任 ,是 树立 和秉 持高度 的社会 责任感 比以往任 晓的方式公 开” , 体被确认 为政 府信 媒
等情况 的 ;4 其他依照 法律 、法规和 国 . 孜不倦 的揭露 者 ,是无 处不在 的耳 目, 了依法 申请公 开政府信息 的制度 。除行 万应 的喉舌 。”从 媒体的特性 、作用 、 政机关 主动公 开的政府信息外 ,公民 、
家有关规 定应 当主动公开 的。二 、确立 是热情维护 自己 自由的人 民精神 的千 呼 性?按照复旦大学教授黄旦博士的说法 ,
现 。 2 0 年 5 1 日,四川 汶川 发生 传 媒 社会 责 任失 范 会 造成 损 害传 媒 公 新闻的氛围中 ,新闻媒饰| 08 月 2 I 侵害公 民的合法 里 氏8 级特 大地震 ,造成6 2 7 9 2 人遇难 和 信 力 、丧 失 守 望者 职 责 和侵犯 受 众 信 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表现有 :一些
府部 门 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 息。三 、明 益 、人 民大众 的利益 、社会 的利 益放 在 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上 的客观 ,指新 闻
非典感悟论文
非典感悟论文1. 引言2003年,中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非典疫情。
这场疫情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使得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防控措施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本篇论文将从个人的经历出发,总结非典期间的感悟,并探讨对未来公共卫生事件的启示。
2. 非典时期的个人经历作为当时的高中生,我亲身经历了非典时期的不安和恐慌。
学校停课,商场和娱乐场所关闭,人们不敢出门,生活变得异常困扰。
虽然在当时对疫情的了解不多,但我逐渐明白了个人的健康与公众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的感悟逐渐形成。
3. 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非典疫情的爆发使得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开始关注。
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普通民众也开始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公共卫生意识开始形成。
4. 网络和媒体在公共卫生宣传中的作用非典疫情时期,网络和媒体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政府和专业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信息,提醒大家防范疫情。
同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成为了民众获取实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和媒体在这场疫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非典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除了对个人健康的威胁,非典疫情还给社会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封锁城市和减少人员流动导致了消费的下降和生产的停滞,许多行业陷入困境。
非典疫情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思考。
6. 非典期间的自我保护措施和经验在非典期间,人们学会了强调个人卫生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成为了大家的日常习惯。
这些经验对今后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7. 非典疫情对防疫体系的改进非典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一些薄弱环节。
在此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和防疫能力的提升。
此次非典疫情成为了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的催化剂,推动了我国防疫体系的不断提升。
8. 对未来公共卫生事件的启示和展望非典疫情使得全球都对公共卫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媒体在社会危机中的责任与角色
媒体在社会危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责任也变得更加严峻和重大。
社会危机可能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动荡、社会冲突等各种形式,而媒体在这些危机中承担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监督权力、促进社会团结等多重责任。
首先,媒体在社会危机中的首要责任是传播准确、客观的信息。
在危机中,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危机的实际情况、风险和对策,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应当及时、准确地报道相关信息,避免造谣、恐慌和混淆视听的情况发生。
媒体的报道应当基于事实,避免夸大和歪曲,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危机并作出适当的应对。
其次,媒体在社会危机中需要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和评论,媒体可以引导社会舆论朝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避免过度恐慌和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媒体还可以通过报道正面的故事和信息,激励社会积极应对危机,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抗压能力。
此外,媒体在社会危机中还应当发挥监督权力的作用。
它应当监督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行为,确保它们在危机中履行职责、保障公众利益,并避免滥用权力和信息不对称。
媒体的监督作用有助于预防腐败和失职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媒体在社会危机中也有促进社会团结和共同行动的责任。
通过报道慷慨助人的行为、志愿者的奉献和社会组织的协作,媒体可以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共同应对危机。
它可以激励人们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形成社会共识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媒体在社会危机中的责任和角色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平台,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监督者。
媒体应当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全面履行自己在危机中的使命,为社会的应对和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策略
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策略作者:陆伟来源:《商情》2020年第10期【摘要】在社会整体秩序逐渐趋于稳定的今天,社会上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虽然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但由于公共危机事件难以完全避免,很多地方政府危机事件沟通管理方面的不足仍然对公共秩序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媒体沟通的不当则正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环。
为此,本文对危机事件中媒体沟通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危机事件中媒体沟通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政府的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危机事件; 媒体沟通; 公众引言:媒体沟通作为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未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直到本世纪初期,随着“非典”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媒体沟通工作才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很多地方政府的媒体沟通经验较少,且缺少相关理论指导,因此其在危机事件中的媒体沟通能力并不强,而这也给地方政府的危机事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危机事件中媒体沟通的重要意义(一)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在危机事件中,媒体沟通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沟通来告知媒体事件真相,并通过对事件处理态度、处理进展的表述来赢得媒体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信心,使政府能够挽回自身声誉与公信力,维持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保证政府仍然能够在公众心中保持良好的正面形象,而对于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着很强的社会性,不仅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及时与媒体进行沟通,并通过媒体将事件情况告知给公众,才能够稳定民心,避免因公共危机事件的恶劣影响而导致社会恐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稳定。
(二)充分調动社会力量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着突发性特点,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往往都处于缺乏充分准备的状态,很难及时组织起足够的力量来应对危机、解决事件,面对这一情况,如果通过及时、高效的展开媒体沟通,那么能够将事件发生情况告知给社会公众及相关组织,并通过动员与组织来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使公共危机事件能够尽快得到控制或解决。
浅析新媒体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和角色
浅析新媒体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和角色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浅析新媒体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和角色摘要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危机事件的传播方式。
本文通过对近年公共危机事件的分析,来浅析新媒体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和角色。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危机事件功能角色正文自从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在近年来发生了若干引人瞩目而又激起社会强烈反应的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或产品质量事件,如“甲流”、“问题奶粉”以及目前的台湾“塑化剂”事件等;重大灾难或自然灾害,如各类矿难、山西溃坝事故和“玉树地震”等;官员腐败或地方性群体事件等,如陈良宇等贪官的落马,贵州瓮安事件,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等;引起了广大社会群体的强烈关注和讨论,还出现了许多危及弱势群体利益、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如“孙志刚案”、“刘涌案”、“宝马撞人案”、“陕西虎照门”、“艳照门”、“范跑跑事件”等等。
顷刻间,我们“危机四起”。
在这些危机事件发生、发展、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和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新媒体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渐改变了危机传播的方式,为人人参与大众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正如2006年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是“你”——即每一个普通网民——表明的,个体在新媒体时代具备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新媒体正在成为改造和影响社会的动力。
新媒体是指一切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与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的新型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多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博客、微博等,这些都是新媒体。
新媒体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从美 国的“ 1 ” 9 1 事件到 巴以冲突 , “ 从 非典” 危机 到“ 甲 型 Hl ” 疫情 的全 民关 注 , 到江 河污染 导致 哈尔 滨停 水 Nl 再
恐慌 , 我们迈入 了一个危 机频发 的时代 , 政府 也 面临着一 个
十分严 峻的问题 : 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推动媒体信息呈指数
第 1 卷 第 4期 1
2 0年 8月 01
南华大 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Jun l f n esyo SuhC ia S c l c neE io ) ora o i ri f ot hn ( oi i c dt n U v t aSe i
V0 . No 4 1 11 . Au 2 0 g. 01
1 数字化 。当整个社会 的结构和管理都数字化 , 、 当代 传播媒
不 良影响。因此 , 对新媒体与政府在危机管理 中的良性互 动 进行分析并研究政府怎样运 用新媒 体化解 危机就具 有很 强
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体传播的 内容也开始数字化 , 无论 它们是依 托旧体 系建立 自 己的网站 , 亦或是借 助手机短 信平 台 , 还是 另辟蹊 径打造 全
更大的危机 。 、 变性 。根 据现 代权变理论 的观点 , 4权 不存在
适用一切危机管理的普遍法则 , 因为引发危 机的原因是多样 的, 危机 的情景也是 随着环境 的变化 而变化 的 , 以危机 管 所 理者需要根 据 不 同 的情 景对 危 机事 件采 取 不 同 的处 理 方
法 。
方面 , 以互联 网、 手机 为基 础 , 以流媒 体 、 S 、 R S 博客 、 手机 电 视、 手机报纸 、 手机短信作为延伸 , 新媒体凭借其互动 、 丰富 、 及 时、 信息符号集成 能力 强等特点迅速成为社会 主流媒体形
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与行为研究
【作者简介】刘亦格,中央民族大学学士,韩国仁川大学硕士,韩国汉阳大学一般大学院社会学院媒介通讯专业博士在读,(职务:在韩中国博士生联谊会宣传部部长);研究方向:广告p r 。
国内信息化时代的出现对于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便利沟通、便利交流等正面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社交媒体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公共危机信息,同时对社交媒体上的公共危机信息进行夸大化或虚造的二次处理,通过这种公共危机的传播方式能够对现代社会形成很大的冲击,造成舆论,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惶恐,本文基于此深度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得出社交用户参与公共危机传播的参与动机,并且对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概述。
一、公共危机介绍根据国内的发展现状,转型期间出现的社会矛盾愈加严重,公共危机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增长,对现代社会体系形成严重的冲击与挑战,公共危机在当今社会经常性出现会让公共危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意义都发生改变,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社会公共危机是具备对社会体系基本核心价值与行为原则标准框架产生挑战的事件,这种事件同时也是对时间压力和不稳定性较高的现状下对其所做关键性抉择的事件[1]。
在公共危机事件“非典”爆发的期间,国内政府领导者注意到了公共危机事件是可以通过媒体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增强影响力,同时也重视到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作用。
公共危机的特点就是通过媒体平台对危机发生的整体过程与细节进行报道,同时也具备着现代化媒体传播的特点与渠道,让事件内部所有的因素向社会与国民进行报告与解析,公共危机的特点还有高扩散性以及高影响力,如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如果没有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公共危机信息产生,这种公共危机信息会快速扩散到大众,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媒体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督查与引导,建立正确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经调查分析得知,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信息、社交、共鸣、公众与宣泄动机[2]。
《危机传播视域下的受众媒介使用分析》范文
《危机传播视域下的受众媒介使用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危机传播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对于信息的传播、舆论的走向以及危机的解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危机传播视域下,受众媒介使用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危机应对与媒体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二、危机传播背景下的受众媒介使用特点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受众的媒介使用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媒体依赖性增强。
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此时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以及新媒体如社交平台、网络新闻等。
2. 信息获取的即时性。
在危机传播中,信息的时效性至关重要。
受众倾向于选择能够快速获取信息的媒介,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等。
3. 媒介使用的多元化。
面对不同的危机情境,受众会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等。
三、影响受众媒介使用的因素分析影响受众媒介使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危机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危机事件,会引起受众不同的媒介使用行为。
如自然灾害类危机事件,受众更倾向于选择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获取实时信息;而社会安全类危机事件,则可能引发公众对官方公告的关注。
2. 媒体平台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在危机传播中,媒体平台的可信度和公信力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选择和使用。
公众更倾向于选择他们认为可靠的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
3. 个人特征与需求差异。
由于年龄、性别、教育背景、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会有不同的媒介使用偏好和需求。
四、危机传播中媒体的作用与挑战在危机传播中,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媒体是信息传递的桥梁,能够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其次,媒体具有舆论引导作用,能够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最后,媒体还能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危机的有效应对和解决。
公共卫生危机沟通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
公共卫生危机沟通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公共卫生危机对社会和个体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面对危机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传递相关信息,成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本文将就公共卫生危机沟通的重要性、建立有效机制的关键要素和成功案例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环境下的沟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公共卫生危机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公共卫生事件也不例外。
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至关重要,可以起到以下几点重要作用:1. 增强公众信任:通过有效的沟通,公众将更加了解官方的态度和对策,从而增强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骚乱。
2. 降低舆论风险:合理沟通可以减少谣言的传播,降低舆论风险。
官方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可以稳定公众情绪,避免造成更大的恐慌影响。
3. 促进科学研究:通过有效沟通,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和互动,形成学术共识,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改进和升级。
4. 保障公众权益: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可以帮助民众了解自身的风险程度和防护方法,保护公众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的关键要素为了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要素:1. 预案与指导:建立相应的公共卫生危机沟通预案和指导文件,明确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在沟通过程中的职责和要求。
确保沟通工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2. 信息准确性和透明度: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保持信息的透明度。
避免隐瞒真相或者发布不准确的信息,这样会导致公众对官方的不信任。
3. 信息渠道多样化:通过多个媒体渠道进行信息发布,包括政府官方网站、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并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专业团队和培训:建立专业的沟通团队,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并进行定期培训和备战演练,提高应对危机沟通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