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实际问题与方程——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概念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方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间安排1. 引入:10分钟2. 讲解:20分钟3. 练习:30分钟4. 应用:20分钟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练习本。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应在课后进行学习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提高学习能力。

十、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学习更高年级的方程知识。

2.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根据标题“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所编写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

教学步骤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和应用。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研活动(3篇)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问题解决”。

方程作为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师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用方程解决问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探讨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策略,丰富数学教学方法。

三、活动内容1. 教师案例分享活动开始,教研组邀请了三位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

他们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方程建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逐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一:《工程问题》教师以修建公路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工程问题,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二:《利润问题》教师以购买商品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利润问题,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三:《年龄问题》教师以年龄增长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年龄问题,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策略研讨在案例分享的基础上,教研组针对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策略:(1)注重实际问题背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方程模型。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方程,提高解题能力。

(4)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课堂观摩与评课为了进一步探讨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研组组织开展了课堂观摩活动。

教师们观摩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并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观摩课后,教师们认为以下方面值得借鉴:(1)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建立方程模型。

(3)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对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广泛而具体的应用,展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数学模型,体现这一数学模型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在建立模型的同时要注意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地让学生思考、探索、操作,然后再交流和研究,共同探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2.从不同的实际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会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恰当地把握不同形式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更加关注生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分析法,引导发现法及尝试指导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难点及其应用重点:一元一次方程解敬爱男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各类不同的实际问题。

难点:弄清问题,合理地选择未知数,正确地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在小学和本书的第一章里,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应用题。

由于那时的应用题都十分简单,看不出代数方法与算数方法比较起来有什么优点。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用代数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这就可以解决一些比起小学里稍微复杂的应用题了。

我们将逐渐体会到,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来解应用题,要比不设未知数找出算式容易的多。

今问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此题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非常简单,因为每只鸡有一个头,两只足,每只兔子有一个头、四只足。

假设次笼中有鸡x 只,则有兔(35)x -只,有鸡足2x 只,兔足4(35)x -,那么根据已知条件:鸡足+兔足=94,得24(35)94x x +-=,这样就列出了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23x =,3512x -=。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相遇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对相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相遇路程=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

3. 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数量关系及方程解答方法。

2.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及方程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相遇问题,直观地展示问题解决过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引发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示意图及数量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相遇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答。

4. 方法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相遇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9. 课堂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练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相遇问题定义、示意图、数量关系和方程解答方法的课件。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不同难度的相遇问题练习题。

3. 分组标签:为了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准备小组标签。

4. 教学笔和板书: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关键信息和解题步骤。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与导入:通过简短的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

2. 实例演示: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具体的相遇问题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问题情景。

3. 问题提出: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用方程来解决这个相遇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部分。

这部分内容包括: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3. 练习:我给出了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过程和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解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些相关知识,例如解方程的其他方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开场。

这个问题不仅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3篇)

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3篇)

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3篇)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1【学习目标】1、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__思考、积极参与的学__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分析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预习】【探索新知】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9千克,付款33元。

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想一想:你能找出题目中的两个数量关系吗?做一做: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吗?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例题教学】例1、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

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

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例2、一个两位数,其个位与十位的`数字之和为6,现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产生的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例3、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

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

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为2023元,那么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课堂检测】1、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40,甲数的2倍等于乙数的3倍,求甲、乙两数。

可设甲数为x,乙数为y,可得方程组()A、B、C、D、2、已知钢笔每支4元,圆珠笔每支2元,一共买了10支笔,共用去26元,问买钢笔、圆珠笔各多少支?可设买钢笔x 支,圆珠笔y支,可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3、48人去某水利工地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或运土3,应怎样分配挖土和运土的人数,正好能够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4、一个学生有__邮票和外国邮票共325张,__邮票的张数比外国邮票的张数的2倍少2张,这个学生有__邮票和外国邮票各多少张?【课后巩固】1、某人买了60分的邮票和80分的邮票共20张,用去了13元2角,则60分的邮票买了枚,80分的邮票买了枚。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方程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列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对比教学法:将列方程与算术方法进行对比,突出方程的优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比如,去超市购物,买东西找零钱;参加活动计算人数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方程。

(引起学生的兴趣)(二)知识讲解1. 先来看一个购物找零的问题: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笔,花了5 元,他给了售货员10 元,请问售货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同学们,这个问题用算术方法很容易就能解决,10 - 5 = 5 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5 元。

-那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稍微变一下,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笔和一个本子,一共花了8 元,他给了售货员20 元,请问笔和本子各多少钱?这时候用算术方法就不太好算了,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解决。

2. 设笔的价格为x 元,本子的价格为y 元,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y = 8 。

但是只有一个方程,我们解不出来,那再想想,假如我们知道笔比本子贵2 元,那又可以列出一个方程:x - y = 2 。

现在有两个方程,就可以解出x 和y 的值了。

-老师:“同学们,能明白怎么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吗?”(与学生互动)-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设未知数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能让方程更容易列出和求解。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等式、未知数、方程的解。

2. 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解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等式、未知数、方程的解。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等式、未知数、方程的解。

2. 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第【1】篇〗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4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2)【教学内容】:教材P74例2及练习十六第5、6、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

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忆旧引新1.看图列方程。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求解。

(1)公鸡x 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少6只。

(2)公鸡x 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二、互动新授1.出示足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请观察老师手中的足球,你发现白皮和黑皮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吗?师:除了形状,白皮、黑皮的块数也不相同哦,有几位男生正在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

观察图,并说说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知道的信息: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的,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

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解决的问题: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追问:你能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交流汇报,并根据回答选择板书: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4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等量关系式,说一说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已知条件:白色皮共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未知条件:黑色皮有多少块?3.引导学生利用例1的经验,自主列方程解答: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

2024年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5篇

2024年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5篇

2024年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5篇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注意以数量甲比数量乙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几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难点: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引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相应图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小黑板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2.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单眼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交流板书学生想到的等量关系式:①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②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③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是中学数学中比较基础的概念之一,它不仅是许多高级数学的基础,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阐述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学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2、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是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一些问题,例如购物时的折扣、人均消费、速度、时间等等。

学习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2、讲解(1)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又称作线性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常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即为求出x的值。

(2)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为了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步骤:a)明确未知量我们需要阅读问题并弄清楚需要求解的未知量是什么。

例如:小明骑自行车走了多少时间到学校?b)设定代数式设定辅助量和方程式。

可以用x表示未知量,根据问题中的关系式列出代数式。

例如:设小明骑自行车t小时,自行车速度为s,自行车行驶的距离为d,学校距离小明距离为m。

可设代数式为:d=s×t,m=d。

c)列出方程根据代数式,列出方程。

例如:因为小明在学校那里,距离为0,即m=0。

:d=s×t=0,解得t=0。

(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例1:一幅画原价800元,现在正在打7折的促销活动,问现在需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这幅画?解:设现在打折后的价格为x元,则800元的7折价格为:800×0.7 = 560(元)我们可以得出方程:x = 560因为x即为现在打折后的价格,现在需要花560元才能购买这幅画。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篇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数(已知)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求另一个数。

教学时,首先要复习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让学生明确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找等量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单纯根据题意去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的直观感知去分析、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从几个等量关系中甑选出一个一般的关系式去列方程。

尽管如此,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大多是直接把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比较,而没有和小雁塔高度的2倍去比较。

等量关系犹如解题的拐杖,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

列方程解答完后,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而且检验一定要结合题意,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检验方程本身解得正确与否。

这一点有些学生往往忽视,往往没有检验的习惯,因此正确率不高。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一个数已知,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比较混淆,当练习课出现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x+()=()的方程,而根本没有去分析一个数已知还是未知,到底应采用什么方法解答。

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一倍数”到底是已知还是未知,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依葫芦画瓢,否则知识在头脑中只是水上浮萍,没有根基。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篇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者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老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概念接受度很高,他们对于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确实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方程的抽象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我尝试用简单的生活例子和图示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感觉这部分还需要在未来的课程中继续强化,可能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4.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年龄问题、速度问题、面积问题等。
本节课将结合生活实际,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着重培养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4)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学生在解方程后,往往忽略检验答案的步骤,需要强调检验的重要性。
举例:在解出方程答案后,代入原方程检验,确保解满足原方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个人年龄差距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我也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3.应用题与方程:学会将应用题转化为方程,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4.综合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的方程知识。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反思评价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创新思维。
5.增强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毅力,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态度,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方案。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掌握设未知数、列方程和解方程的方法,难点在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正确设定未知数,解方程,以及检验答案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列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7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7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7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P14~P15例10、练一练P16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控形如a*+b*=c的方程的解法。

结合详细事例,经受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繁复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依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地查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掌控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

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95+85〕3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953+853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3.揭示课题:假如我们把复习预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出示P14例10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

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1〕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同学依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

〔2〕依据线段图同学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1〕列方程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

启发同学用不同方法列方程。

解:设货车的速度是为*千米/时。

953+3*=540 〔95+*〕3=540285+3*=1463 95+*=54033*=540-285 95+*=1803*= 255 *=180-95*=2553 *=85*=85答:货车的速度是为85千米/时。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与性质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方程的定义与性质,方程的解法,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选择合适的解方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文具盒,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15个,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水果?2. 讲解方程的定义与性质: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两个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 讲解方程的解法: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来解方程。

4. 例题讲解:假设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15个,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我们可以设苹果的数量为x,香蕉的数量为y,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 + y = 25。

通过观察可以知道,苹果和香蕉的数量之和是25,所以x + y = 25。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或者消元法来解这个方程。

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文具盒中的文具来找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方程的定义与性质,方程的解法,以及我们刚才解决的例题。

7. 作业设计:题目1: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15个,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答案:25个水果题目2: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15个,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他还剩下多少个水果?答案:22个水果题目3: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15个,如果小明又买了一些香蕉,使得苹果和香蕉的数量之和变成了25个,小明买了几根香蕉?答案:10根香蕉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方程的定义与性质,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导读]初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即使隐蔽一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算术方法解决都不太困难。

相反地,学生会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实际问题写的字太多,太麻烦,会以为这是多此一举,这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一般都会存在的心理障碍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5~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㈠导入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方程,学会了解只含有加、减或乘、除法一步计算的方程。

那学习方程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了!在你今后的学习中,特别是到了中学、大学阶段,会经常用到方程。

在实际生活中,用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困难的问题,很容易地用列方程、解方程的办法解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即使隐蔽一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算术方法解决都不太困难。

相反地,学生会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实际问题写的字太多,太麻烦,会以为这是多此一举,这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一般都会存在的心理障碍。

鉴于此,教师进行这样的学习动员,从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解决生活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对于克服上述心理障碍会起到作用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比归纳,掌握方法 1.指导观察,明确题意,列式解答。

⑴出示例7情景图。

师:看画面中你获得那些信息?从“小刚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中你知道其中含有什么数量关系吗?小组交流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生答师板书)①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②小军的成绩﹣0.06米=小刚的成绩③小刚的成绩﹢0.06米=小军的成绩师评价: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等量关系式,都符合题意,真了不起!⑵引导学生分析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①列方程。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和常见的一种形式。

它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抛物线运动、图像对称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习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法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设计一份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知识点。

一、教学目的1.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征。

2.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3. 学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物线问题、图像对称等。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特征(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² + bx + c = 0。

(3)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二次项系数a ≠ 0;方程的解可以是实数、复数或无解。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法(1)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因式分解得到结果。

(2)配方法:通过变形使一元二次方程成为一个完全平方三项式。

3.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抛物线问题: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法,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焦点等信息。

(2)图像对称问题: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和解法方法,求出图像关于哪条线对称。

三、教学过程1. 前置知识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特征,激发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兴趣。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法(1)因式分解法利用例题的方式,详细讲解因式分解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并鼓励学生举一些实例,熟悉这个解法方法。

(2)配方法与因式分解法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例题的方式来详细介绍配方法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抛物线问题通过一些抛物线的例题来具体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焦点等信息。

(2)图像对称问题同样的,我们可以利用例题,让学生通过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和解法方法,解决一些图像对称问题。

实践教学: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教案分享

实践教学: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教案分享

实践教学: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教案分享。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里的基础知识。

但是,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非常抽象,很难理解。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实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我们可以以汽车油箱为例,通过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汽车能够行驶的距离。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汽车的油箱容量和每升油可以行驶的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列举不同的油量和行驶距离,让学生自己找到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帮助学生计算汽车所剩余的油量对应的行驶距离。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瓶子的容量。

学生可以尝试测量瓶子的尺寸,然后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出这个瓶子的容量。

这个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容量的概念。

第三个例子是与商品价格相关的。

学生需要根据所给定的商品售价计算其原价。

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价值和优惠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通过使用这些有趣的实例,学生将会更加有兴趣地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想法。

这将会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并且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实践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使用具有实际应用的实例教授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样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页例1,并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运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表达,并建立形如ax+b=c的方程,进而解决问题,初步体会建模思想。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的过程,能将形如ax+b=c 的方程逐步转化成形如x=a的形式,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西安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里名胜古迹众多,其中就有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这两座塔有关的数学问题。

研究之前,先请同学们拿出复习单,快速完成复习单上的题目。

二、探索
交流复习单上内容,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出示例题一齐将例题读一下。

师: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单,按照导学单上的提醒,前后4人为一组,合作讨论完成1—5题。

小组讨论……
师:好,大部分小组已经讨论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例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2、题目中的哪句话清楚地表明了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3、用一个等量关系式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4、仔细观察这个等量关系式,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方程解。

揭示课题:对了,真棒。

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的内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师: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隐含的等量关系。

下面请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例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师:好,同学们等量关系掌握的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并尝试解答,独立完成导学单第6题,记得先写解设哟!
师:好,大部分已解答完了,谁来汇报一下。

生:设小雁塔高x米。

2x-22=64。

2x=22+64
2x=86
x=43。

师:谁能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只要将小雁塔高43米放回原题中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就能知道正确与否。

板书:检验:43×2-22=64
检验正确后写上答句。

小结。

师:谁能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用方程解决问题主要经历了哪些步骤?
生1:先找到了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

生2:然后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生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检验,最后写出答句。

师:(结合学生口答,板书:找、设、列、解、验、答)你觉得这些步骤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生: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刚才我们所学的内容,就是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教材上的例1,请拿出教材纸,用刚学的解题方法把例1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又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呢?请同学们前后4人一组继续讨论,完成导学单第7题。

交流后,师:同学们学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练一练。

三、训练提升
1、完成练一练。

请大家拿出教材纸,看练一练,
快速读题,划出关键句子。

学生划好后,请根据关键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写在题目下面。

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很快交流一下。

同学们通过讨论、探索学习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继续练习。

2、完成练习单。

请大家拿出练习单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批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