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理生理二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以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这类疾病大多数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日益增多的。
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这些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为了更好地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本文将从细胞层面、神经元层面、神经胶质细胞层面以及分子层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层面细胞是构成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基本单位。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往往受到破坏。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Aβ)以及tau蛋白在神经元内聚积,导致细胞膜的破坏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
此外,帕金森病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崩解、金属离子耗竭和自由基产生等因素,最终造成神经元死亡。
二、神经元层面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
神经元的功能障碍和死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
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突触强度下降,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力减退等症状。
在帕金森病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导致大脑深部运动控制中枢的功能障碍,表现出震颤、僵硬和动作迟缓等症状。
因此,针对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三、神经胶质细胞层面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的支持细胞,包括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寡突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等。
它们对神经元的保护、修复和代谢调节都十分重要。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也会发生障碍。
例如,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Aβ诱导下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死亡加速。
因此,保护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分子层面分子是构成细胞和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活动的基础。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许多分子因子的异常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组织的功能障碍。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中Aβ与tau蛋白异常聚积,导致神经元死亡;帕金森病中α-突触核苷酸酰化酶(Parkin)的突变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
神经内科知识点总结
神经内科知识点总结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
本文将就神经内科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神经解剖学神经系统可以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含大脑、小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以及脊髓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脑干是连接脑和脊髓的主要桥梁,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同时,脑干还负责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大脑分为大脑皮质和基底节。
大脑皮质是感觉、运动和智力的中心,而基底节则控制运动。
小脑是姿势的中心,也控制平衡和协调。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
脑神经控制颅内器官和头部周围肌肉,而脊髓神经则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皮肤。
二、神经病理学神经病变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脑部和脊髓的病变,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则包括神经以及肌肉的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病因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颅脑外伤、炎症性脑病和肿瘤等。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病因包括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和遗传性神经病变等。
神经病理学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等方面。
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其中MRI是诊断神经病变的有力工具。
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1.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血管缺血或出血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
患者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障碍、偏瘫等症状。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预防复发。
2.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运动障碍。
患者常表现为肢体僵硬、震颤、运动缓慢等症状。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3.癫痫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脑部电活动异常所致的短暂意识障碍。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癫痫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以及神经刺激治疗。
神经系统
当纹状体内的 胆碱能N元兴奋 ↓ 释放ACh ↓ 肌张力↑
当黑质内的 DA能N元兴奋 ↓ 释放DA ↓ 抑制纹状体内的 ACh能N元兴奋性
当 黑 质 内 的 DA 能 N 元功能降低 或纹状体内的 ACh 能 N 元功能 加强→运动调节 功能障碍的临床 表现
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
① 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
↓
↓ ↓
作
用
抑制γN元兴奋性
↓
肌梭敏感性↓
↓
肌紧张和肌运动↓ 特 点 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
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 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
(三)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反射(自学)
1、姿势反射的概念 在躯体活动过程中,CNS不断调节机体不同部 位的张力,以保持或改变躯体各部位的相应位 置,这种反射活动总成为姿势反射(postural reflex)。 2、姿势反射的类型:
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和节间反射是在脊髓水平可以 完成的反射。
(一) 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伤害性刺激→同侧屈肌反射 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伤害 同侧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 交互神经支配,交互抑制 支持体重,保持机体中心平衡
(一)牵张反射
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 联系的骨骼肌,在受 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 时,引起受牵拉的同 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 动 称 为 牵 张 反 射 (stretch reflex)。 感受装置—肌梭。 相位型(腱反射) 紧张型(肌紧张)
的药物(如利血平)
阻断乙酰胆碱药物 (阿托品等)
(六)、小脑对运动的调节
1. 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新小脑 --旧小脑
●功能:参与维持 身体平衡,协调肌 群活动。 ● 受损后临床症状 : 平衡失调综合症、 眼震颤 ●反射:前庭器官→ 前庭核→古小脑→ 前庭核→脊髓运动N 元→肌肉。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2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之一,它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脊髓和脑脊液。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挥中心,大脑被分为左右半球,各个半球之间有大脑半球间沟。
小脑主要负责平衡、协调人体的运动,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它连接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脑脊液则是脑和脊髓中的液态,它有着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组织支配的器官和肌肉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向大脑传递身体上各种感觉信息,如痛感、视觉和听觉等。
而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从而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踢球或乒乓球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感受、传导、分布、控制、整合和调节。
•感受:人体通过感受器感受外界信息,包括温度、压力、声音、光线、化学和机械刺激等。
•传导:感知到的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以进行人体的内部通信。
•分布: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运动神经,调节人体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
•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进行调整和影响,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脑震荡、脑血管意外、运动神经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等。
其中一些疾病比较严重,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奇的一个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病理生理复习资料
病理生理(一)一、选择题:1、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2、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会发生。
3、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4、典型的疾病过程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5、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6、不完全康复时: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7、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8、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脑死亡。
9、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心跳。
10、细胞内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11、组织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蛋白质。
12、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Na+。
1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K+。
14、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Cl-。
15、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水。
16、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低渗性脱水。
17、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细胞外液透压。
18、下述哪一情况可引起低渗性脱水: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19、低渗性脱水的特征是: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
20、一小儿严重腹泻,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最易引起何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低渗性脱水。
21、高渗性脱水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
22、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23、低渗性脱水时的主要失水部位是:细胞外液。
24、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质低谢紊乱:高渗性脱水。
25、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经消化道失钾。
26、高渗性脱水患者最早晨出现的表现:口渴。
27、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导致颅内出血:高渗性脱水。
28、下述哪项不是水中毒时的基本特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系统病理生理学概述
系统病理生理学概述系统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人体各个系统水平上的异常生理变化的学科。
它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结合,旨在揭示各种疾病对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概述系统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应用。
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疾病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通过对疾病引起的异常生理变化的探究,系统病理生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界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疾病会引起人体各个系统的异常生理变化,例如,在心血管系统中,心脏病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
在呼吸系统中,肺疾病可能引起呼吸机械的异常,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在消化系统中,胃溃疡会导致消化液的分泌和粘膜的损伤,引起胃痛、消化不良等。
在泌尿系统中,慢性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中代谢产物潴留,引发氮质血症等。
在神经系统中,帕金森病会导致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和震颤等症状。
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层面。
首先,它研究不同疾病对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析疾病致病因素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水平的影响,并探究其发生机制。
例如,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引起心脏结构与功能的丧失。
其次,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在机体中的传导途径和相互关系,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节机制。
例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展可能受到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调节。
最后,系统病理生理学还研究治疗方法对异常生理变化的影响,以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系统病理生理学不仅对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疾病所致异常生理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检测血糖、胰岛素和其他相关指标来评估,从而指导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科学,主要关注疾病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
以下是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
1. 循环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心脏病理生理学和血管病理生理学。
心脏病理生理学研究心脏疾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如心肌梗塞、心肌病等。
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血管病变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
2.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
主要关注气流限制、肺泡损伤和通气血流不匹配等问题。
3. 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如消化道出血、溃疡病等。
关注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紊乱。
4. 泌尿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泌尿系统疾病对尿液产生和排泄功能的影响,如肾炎、尿路结石等。
关注肾小球滤过、尿液浓缩和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的异常。
5.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对神经元和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如中风、帕金森病等。
关注神经细胞死亡、突触传递异常和神经电活动紊乱等问题。
6. 免疫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免疫系统疾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如自身免疫病、感染等。
关注免疫细胞的活化、抗原识别和免疫反应的紊乱。
7. 内分泌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激素分泌和调节功能的影响,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关注激素合成、分泌和靶器官反应的异常。
以上是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疾病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的学科。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病理变化,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炎症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等。
本文将从病理和生理两个角度进行论述,旨在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一、疾病病理学1.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神经元损伤、神经纤维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反应等。
例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元逐渐丧失其功能,导致相关脑区体积减小,神经纤维变性和瘢痕组织增多。
此外,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也常见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脊髓灰质炎。
2. 病理改变对功能的影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会对身体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包括感觉、运动、知觉、认知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例如,在帕金森病中,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丧失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如肌肉僵硬和震颤。
另外,在脑卒中中,中风后患者常常出现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这是由于脑血管的病理改变导致相关功能区域受损所致。
二、疾病生理学1.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
例如,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与特定基因的突变相关。
此外,环境因素如毒物、化学物质、感染等也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免疫因素在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免疫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神经纤维受损。
2. 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理改变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理改变主要涉及神经递质、神经元电活动、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等方面。
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伴随着神经递质的紊乱,例如帕金森病中多巴胺水平的降低,而抑郁症中则常伴随着5-羟色胺水平的改变。
此外,神经元电活动的异常也常见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的异常和帕金森病中基底节核神经元放电的改变。
神经胶质细胞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习题及答案A1型题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脑水肿的病因()A.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B.脑缺氧、脑代谢障碍C.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D.外源性或内源性中、放射性脑损害E.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颅内静脉压降低2.以下脑水肿的分类中,错误的选项是()A.混合性脑水肿B.细胞性脑水肿C.渗透压性脑水肿D.脑积水性脑水肿F.血管源性脑水肿3.有关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血-脑屏障功能障碍B.脑血管痉挛C.脑细胞代谢障碍D.脑损伤后自由基增加E.脑微循环障碍4.以下对颅内压增高的概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颅内占位、感染、损伤、缺氧、中毒为常见病因B.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为三大临床主症C.颅内压持续在120mmH2O以上,称为颅内压增高D.急、慢性者均可引起脑庙,前者发生快,后者发生慢E.根据病情开展快慢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5.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主要依靠()A.颅腔的扩大B.脑组织的压缩第1页共15页A.脱水治疗B.化疗C.放疗D.去病因治疗E.去骨瓣减压(8〜11题共用题干)患者女,23岁。
车祸伤后头昏、头痛3小时入院。
人院时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颍叶脑挫裂伤。
现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查体:神志清,血压160/90mmHg,心率67次/min,呼吸12次/min。
8.根据患者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A.大脑镰下疝8.迟发型颅内血肿C.枕骨大孔疝D.脑水肿E.颅内压增高9.首要的处理措施是()A.镇静剂B.脱水治疗C.降血压治疗D.开颅去骨瓣E.脑室外引流10.首先要做的检查是()A.头颅X线片B.脑电图C.脑血管造影D.头颅CTE.头颅MRI11.检查显示:右侧颍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血肿量约25ml,右侧环池变窄。
下一步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第10页共15页A.脱水治疗B.镇静剂C.脑室外引流D.开颅血肿清除E.去骨瓣减压(12〜15题共用题干)患者女,19岁。
神经系统变性病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AD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4%-8%,我国约为3%7% ,女性高于男性。依此推算,我国目前约有AD患者600万-80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 AD 患病率逐渐上升,至85岁以后,每3-4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罹患AD。AD发病的危险因素有低教 育程度、膳食因素、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高血糖、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和 血管病因素等。
AD的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认为在AD临床症状出现 前的15-20年脑内就开始出现Aβ和Tau的异常沉积,当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症状 时,脑内已有显著的神经元退行性改变和缺失。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脑脊液检查可发现Aβ42水平降低,总 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增高。 2、脑电图AD的早期脑电图改变主要是波幅降低和a节律减慢。少数患者早期就有脑 电图a波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较广泛的θ活动,以额、顶叶明 显。晚期则表现为弥漫性慢波。
病理
AD的大体病理表现为脑的体积缩小和重量减轻,脑沟加深、变宽,脑回萎缩、颞叶特 别是海马区萎缩明显。
组织病理学上的典型改变包括神经炎性斑(嗜银神经轴突末梢包绕Aβ而形成)、神经 原纤维缠结(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于神经元内高度螺旋化形成)、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 生。此外,在AD患者的脑组织内还可以观察到大脑皮质a-突触蛋白形成的路易小体,海马锥 体细胞的颗粒空泡变性和淀粉样脑血管病等。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的案例
概述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等组织的疾病。
老年人各系统老化改变—神经系统老化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四)脑血管
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发生动脉粥 样硬化,导致脑血液循环阻力增大,血 流量减少,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脑代 谢,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判断能力降 低、反应迟钝等。
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减弱,易导致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生。
主要内容
小结
神经系统老化改变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 (二)脊髓
➢
至70岁时脊髓的大部分神经细胞出现退
行性变,以后索及后脊髓神经根变性明显。
退行性变可导致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还可引
起病理反射的出现,如踝反射、膝反射、肱
二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三)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内膜增生、变性,神经束内 结缔组织增生,可致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感觉迟钝,信息处理功能和记忆 功能减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性格 改变、应激能力下降和运动障碍。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 (一)脑与神经元
神经元变性或减少, 使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传 导速度减慢,老年人容易 出现步态不稳,或“拖足” 现象,容易跌倒。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 (一)脑与脑神经
老年人脑内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物 质、神经递质等逐渐减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脑内可见神经纤维缠结、类淀粉物 沉积、马氏小体,脂褐质沉积等改变,这 些是脑老化的重要标志,容易导致脑萎缩 、认知功能障碍、震颤麻痹等老年性疾病 。
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改变
【 目 录】
content 神经系统老化改变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脑与神经元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血管
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变化
✓ (一)脑与神经元
老年人脑的体积逐渐 缩小,重量逐渐减轻。50 岁以后,脑细胞每年约减 少1%,脑部某些功能降 低,如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二)损伤与抗损伤并存
1.因素
机体常见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2.作用
损伤作用:特殊部位炎症或严重的超敏反应可危及生命,如脑炎可压迫生 命中枢、声带炎症阻塞喉部导致窒息、严重心肌炎影响心脏功能
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死亡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五)美国老年病学会制订的临终关怀八要素
减轻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 采取病人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尊严 避免不适当、有创的治疗 在病人还能交流时,提供家属相聚时间 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将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医疗费用要告知 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二、健康和亚健康
健康(health)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亚健康(sub-health)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 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 社会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
第三节
发病学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一、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内稳态失衡(homeostatic deregulation) 损伤与抗损伤并存 (damage and anti-damage concomitance) 因果交替 (causal alternation) 局部与整体关联(organ and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神经病学第二章
第三节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听、Ⅸ舌咽Ⅹ迷走、Ⅺ副、Ⅻ舌下单纯感觉:ⅠⅡⅧ单纯运动:ⅢⅣⅥⅪⅫ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脑神经核位置中脑:ⅢⅣ桥脑:ⅤⅥⅦⅧ延髓:ⅨⅩⅪⅫ十二对脑神经: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单侧支配(对侧皮质脑干束)嗅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1.鼻腔病变: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2.嗅神经、嗅球、嗅束:一侧或双侧嗅觉缺失。
见于颅底骨折、额叶底部病变3.嗅中枢:幻嗅视神经视神经病损表现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视乳头异常定位诊断1、单眼全盲:一侧视神经病变(球后视神经炎)2.双颞侧偏盲:见于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垂体腺瘤,颅咽管瘤)3. 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病变(颞叶肿瘤、丘脑肿瘤)4.象限盲:视辐射部分受损下部受损——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上部受损——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下象限盲(顶叶肿瘤或血管病)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1. 周围性眼肌麻痹2. 核性眼肌麻痹3. 核间性眼肌麻痹4. 核上性眼肌麻痹1.周围性眼肌麻痹(1) 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眼球向上、下、内活动受限瞳孔散大光反射、调节反射消失(2) 滑车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 下楼复视(3) 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复视、眼球不能外展2. 核性眼肌麻痹临床表现类似于周围性眼肌麻痹特点:1).双侧眼球运动障碍2).合并脑干内邻近结构损害3).分离性眼肌麻痹见于脑干病变3. 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综合症(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侧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损双眼向对侧注视时病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可伴眼震)辐辏反射正常(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侧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损双眼向同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以内收…辐辏反射正常(3)一个半综合症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双眼水平注视时✦患侧眼球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可外展✦伴水平眼震4.核上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1)水平注视麻痹皮质侧视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凝视刺激性病灶:双眼向病灶对侧偏视桥脑侧视中枢受损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2)垂直注视麻痹---见于上丘病变上丘上半病变破坏性病变:双眼上视不能(Parinaud综合征)刺激性病灶:双眼发作性转向上方(动眼危象)上丘下半病变破坏性病变:双眼下视不能临床共同特点:双眼同时受累无复视反射性运动仍保留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瞳孔调节障碍正常瞳孔:普通光线下瞳孔正常直径3~4mm瞳孔调节: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颈上交感神经节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散大肌异常瞳孔:瞳孔缩小:小于2mm ;瞳孔散大:大于5mm霍纳征(Horner sign) 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临床表现:↗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可伴同侧面部少汗三叉神经1.头面部的浅感觉2.下颌运动3.角膜反射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1.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刺激性病变:三叉神经痛破坏性病变: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张口下颌向患侧偏斜2.三叉神经核性损害分离性感觉障碍洋葱皮样分布面神经面部表情肌运动角膜反射舌前2/3味觉腮腺、泪腺分泌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1.周围性损害2.中枢性损害前庭蜗神经舌咽迷走神经:软腭运动,吞咽动作,构音,咽反射,副神经,舌下神经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第六节运动系统运动:是指骨骼肌的活动。
神经生理学
引言概述: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学科,它涉及到神经细胞的组织学和生理学特性,以及神经系统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是对神经生理学的进一步探索,聚焦于五个主要的议题:突触传递、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疾病与治疗。
正文内容:一、突触传递1.突触结构与功能:介绍突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突触前后膜、突触小泡和突触前后封闭等。
2.突触传递的机制:详述神经递质在突触间的传递机制,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
3.突触可塑性:解释突触可塑性的概念和机制,包括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等。
二、感觉系统1.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感觉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其在感知外界刺激中的作用。
2.感觉传导途径:概括感觉传导信号的途径和通路,包括传入神经元、传导轴突和感觉细胞等。
3.感觉系统的处理和整合:阐述感觉系统在信息处理和整合方面的功能,如感觉适应、平行处理和感觉选择等。
三、运动系统1.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结构:介绍运动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肌肉组织的结构和作用。
2.运动控制和协调机制:详述运动系统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包括神经元群和运动单元的活动调节。
3.运动学习和记忆:解释运动学习和记忆的概念和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纹状体和大脑皮质的作用。
四、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内分泌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其分泌激素的作用。
2.内分泌激素与调节机制:详述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和调节机制,如负反馈和正反馈机制。
3.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调控:阐述内分泌系统在生理调节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如代谢调节和生殖调控等。
五、疾病与治疗1.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和病因: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其病因,如神经变性疾病和脑卒中等。
2.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详述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药物治疗等。
3.神经可塑性与疾病治疗:解释神经可塑性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如康复训练和神经调节技术。
病理生理学理论指导: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一)神经机制神经机制参与了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有些因素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另一些致病因子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的功能代谢变化,或者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分解,促进致病因子与神经递质的结合,减弱或阻断正常递质的作用。
最常见者为早期精神紧张、焦虑、烦恼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皮质与皮质下功能失调,导致内脏器官功能障碍。
(二)体液机制疾病中的体液机制主要是指致病因素引起体液的质和量的变化,体液调节的障碍最后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发生疾病。
体液调节紊乱常由各种体液因子(humoroalfactor)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它包括各种全身性作用的体液性因子(如组胺、去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激活的补体、活化的凝血与纤溶物质等)和局部作用的体液因子(如内皮素、某些神经肽等)以及细胞因子(cytokines),如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
体液因子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作用于靶细胞:①内分泌(endocrine):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化学介质,如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被远距离靶细胞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②旁分泌(paracrine):由某些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由于很快被吸收破坏,故只能对邻近的靶细胞起作用,采用这种方式的有神经递质(如神经原之间的突触传递)及一些生长因子等;③自分泌(autocrine):细胞能对它们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反应,即分泌细胞和靶细胞为同一细胞,许多生长因子能以这种方式起作用。
在很多疾病中存在体液调节紊乱,这主要是通过内分泌激素起作用的,而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是受神经机制调节的。
疾病发生发展中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故常称其为神经体液机制。
(三)细胞机制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些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
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接的破坏(如外伤、肝炎病毒侵入肝细胞等)外,有时可表现为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传递和集成信息,以实现机体各种功能的调控和协调。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传递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体内信息处理和调控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分布于整个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纤维负责信息的传递,而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的重要聚集点。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感觉功能、整合功能和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使人体能够接受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有害刺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整合功能指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和综合,产生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肌肉和腺体能够产生适当的运动和分泌。
3. 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分为化学传递和电传递两种方式。
化学传递是指神经元通过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再通过受体结合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电传递则是指神经元内部的电位变化通过细胞膜的电活动传递。
4. 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调节和协调。
例如,在运动功能中,大脑通过下达指令,导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运动。
在整合功能中,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如疼痛的避免反射。
总之,神经系统在生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机体内外环境的感知、调节和协调。
神经传递的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过程,使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要求。
了解和研究神经系统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学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多场合)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中神经系统作为生命体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整合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1.感觉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信息,如温度、压力、疼痛、味道等。
感觉神经纤维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感觉体验。
2.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实现生物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运动神经纤维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收缩或分泌反应。
3.调节功能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使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4.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参与思维、记忆、语言、情感等高级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是认知功能的关键部位,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语言、记忆、情感等功能的集成。
5.生殖功能神经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生殖功能的主要调节途径,神经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影响生殖细胞的和性腺的发育。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区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等,各功能区协同工作,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2.间脑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松果体等结构。
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传递站,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心,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参与生物钟的调控。
3.中脑中脑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黑质等结构。
中脑参与调节运动、姿势、视听等功能,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 痛 Pain
(一)概述 Introduction
❖疼痛的概念 Concepts of pain
疼痛是脑对急性或慢性组织损伤所引起的 伤害性传入进行抽象化和概括后所形成的痛 苦感受,并常伴有复杂的自主神经活动、运 动反射、心理和情绪反应。
Slide 14
Cellular Functions
Neuron is in charge of different functions Glia nourishes and protects the neurons
Characteristics of Metabolism
The most active organ in energy metabolism Glucose is almost the only source of brain energy The storage of glucose in the brain is very limited
(四)意识障碍的表现 Major Manifestations
意识障碍表现 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浑浊) 意识内容异常两个方面
意识混浊几种状态
恍惚(dizziness) 嗜睡(somnolence) 昏睡(sopor) 木僵(stupor)
昏迷(coma)
意识பைடு நூலகம்容的变化
精神错乱(amentia) 谵妄(delirium)
Characteristics of Brain Diseases 脑疾病的表现特征
★ Region-dependent consequences to injuries ★ Limited capacity for self repair ★ Acute brain damages will cause
• Adult size: a medium cauliflower
• Number of neurons: 100,000,000,000 (100 billion)
• Number of synapses
(the gap between
neurons):
100,000,000,000,00
0
(100 trillion)
(二)意识障碍的原因
1、颅内疾病 2、代谢紊乱和中毒
● 营养物质缺乏 ●内源性毒素积聚 ●外源性毒素积聚 ●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体温过高或过低。
(三)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
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
脑干网状结构功能 丘脑功能 大脑皮层功能
脑 干 网 状 结 构 与 觉 醒
外周感受器的 神经冲动
Inside the Human Brain
Cell Types of the Brain
神经元 胶质细胞
Neurons
神经元
• The brain has billions of neurons, each with an axon and many dendrites.
• To stay healthy, neurons mus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carry out metabolism, and repair themselves.
包括痛感觉和痛反应 是人类对疼痛的感觉,是人类所特有的
Psychology of Pain
The misery of pain in the father’s face and absence of pain expression in the baby, which may occur when the baby is the one receiving a needle injection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 意识障碍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脑的基本特点
意识障碍 疼痛
Alzheimer‘s disease Parkinson‘ s disease
脑的基本特点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解剖特征:颅腔内 skull ★ 细胞组成:神经元 neurons
维持大脑 皮层兴奋
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激动系统
Structural Basis for Consciousness
1、ARAS受损 ①脑桥上端以上受损-ARAS的兴奋性 下降-导致意识障碍;②中脑网状结构 -间脑-大脑皮层-中脑网状结构之间 构成的正反馈环路遭到破坏。 2、大脑半球的广泛损伤及功能抑制
disturbance in consciousness (意识障碍) whereas chronic lesions usually lead to cognitive dysfunction (认知障碍)
第一节 Consciousness Disorder
意识障碍
(一)几 个 概 念
1、意识 是机体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和对外界刺 激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它包括意识清晰 度(觉醒成分)和意识内容两个组成部分。
意识模糊(confusion) 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
昏迷 Coma
昏睡 Drowsiness 精神错乱 Confusion 谵妄 Delirium
意识障碍程度
轻度意识障碍 中度意识障碍 重度意识障碍
植物状态 (vegetative state)
防治原则 Principles of Prevention and Therapy
胶质细胞 glial cells ★ 血液供应:椎动脉 vertebral arteries
颈内动脉 carotis interna ★ 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基膜
神经胶质突起,紧密连接
Human Brain
The Brain’s Vital Statistics
• Adult weight: about 3 pounds
2、意识清晰度(意识的觉醒成分) 脑干上行网状激动系统(ARAS)激活大脑
皮层,使其维持一定的兴奋性,在此基础上形 成意识内容。 3、意识内容
大脑皮层广泛联系区活动的结果,包括思 想、记忆、定向、情感等,并通过视觉、语言、 技巧性运动和复杂的机体反应与外界环境保持 正常的联系。
4、意识障碍 指觉醒系统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 产生意识清晰度和意识内容的异常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