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12水是怎样变热的-导学案-鄂教版
《水是怎样变热的》科学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科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量、温度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量的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 温度的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量?什么是温度?2. 讲解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它们。
3. 进行简单的温度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变化。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
我们将深入探究水是怎样变热的。
第二章:热量传递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量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传递。
2. 热量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讲解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热量传递过程。
四、教学步骤:1. 讲解热量传导的概念和实例。
2. 讲解热量对流的概念和实例。
3. 进行热量传递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热量传递过程。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通过实验和实例,我们观察和分析了热量传递过程。
下一节课,我们将探究水是如何通过这两种方式变热的。
第三章:水的热量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在不同热量作用下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加热:水在吸收热量时的变化。
2. 水的冷却:水在放出热量时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在不同热量作用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水的加热和冷却的概念。
2. 进行水的加热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三年级科学教案-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是怎样变热的-“黄冈杯”一等奖
12、水是怎样变热的执教:邓端清教学内容:固体材料是怎样传热的p38。
教学目标:1、探究:通过实验,了解固体的传热方式及特点。
2、知识: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3、情感: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教学准备:CAI课件实验材料:铝片、圆铁片、火柴棍、凡士林、木筷、铜丝、玻璃棒、橡胶管、开水、记录实录单等。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等。
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对烧开水并不陌生了,我们知道在烧开水里面隐藏着许多的科学知识,我们已经知道,烧开水会使水的温度增加、水位会上升,那么你还想知道烧开水的哪些科学知识呢请看视频(课件展示烧开水视频)。
你想知道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水是怎样变热的这个科学知识。
板书课题:水是怎样变热的二、新知探究1、请同学们猜一猜,水究竟是怎样变热的呢2、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嗯,你们回答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火究竟是怎样通过壶底将热传递给水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3、大家知道,吹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铝)那么铝又是怎样传热的呢4、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探究铝片传热的实验装置:有一块铝片,上面用凡士林粘了三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铝片的一端加热。
(教师解释:凡士林遇热就会融化)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铝片在传热)哪根火柴先掉为什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5、为了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一起动手实验吧!学生四人一组,选好小组长,并分好工,认真观察,作好记录,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强调酒精灯的使用安全)6、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7、教师最后小结(课件展示)铝片热传递的过程:热是从高温传向低温。
并热板书:高温低温8、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火是怎样从壶底将热传递给水的吧。
找学生起来说一说。
9、除了铝片传热外,其他的物体也能传热吗教师出示一个玻璃杯,里面倒入热水,过一会儿,用手去摸,感觉怎么样(烫)说明什么(玻璃也传热)(其实,除了这两种物质外,任何固体都具备这种传热的性质,只是,不同的物体他们传热的能力不一样罢了)10、课件展示:铜棒、铝棒、铁棒、玻璃棒、木棒,大家猜一猜,他们哪一个传热最快哪个最慢11、教师出示实验仪器,请同学们讨论实验方案,并说一说。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什么,水的性质以及水的用途。
2.了解水是如何变热的,掌握加热与冷却的基本知识。
3.学会科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数据。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水是如何变热的原理。
2.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三、教学内容1. 前期准备1.复习水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明确学生入手的问题:水是怎样变热的?3.准备温度计等实验所需材料。
2. 实验步骤1.将几个水杯倒满水,使其温度相等。
2.把三个水杯放在桌子上,一个不动,一个用火机从下面加热,另一个用手拿住杯子冷却。
3.每过一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 实验操作1.将温度计放在水中,水的温度会显示在温度计上。
2.使用实验记录表记录每一个杯子的温度变化情况。
4. 实验结果1.加热水杯中的水,水温会逐渐升高。
2.用手拿住水杯冷却水中的水,水温会逐渐降低。
3.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1.老师用保温杯和玻璃杯来比较水的保温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用途以及保温是什么原理。
2. 实验操作1.老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 分析实验结果1.老师询问学生实验的结果,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可以记录在哪里?2.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探讨水是怎样变热的。
4. 实验应用1.探究人类生活中水是如何被加热的。
2.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数据。
五、实践作业1.学生个人白名单上报,电子邮箱发放。
2.要求学生使用组装的温度计测量其他物体的温度,记录并上报数据。
六、教学反思1.本方案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实验方式落地教学概念。
2.组织实验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加热和使用热水,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避免烫伤。
3.在实验结束后,要充分利用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知识目标
•理解什么是水的“温度”
•掌握水的变热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水的温度变化
•掌握水的变热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引出主题,问一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热水和冷水。
那么,水是怎样变热的呢?
2. 导入(10分钟)
•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水的状态,有的是开水,有的是冷水。
从图片中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
•通过手指触摸不同温度的水,让学生感受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3. 探究-观察(20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验现象,例如:将水倒入锅里,先开火,当水的温度变热时,会产生气泡。
•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亲身体验水是怎样变热的。
4. 深化-讨论(30分钟)
•在深入探究后,学生们可以自己讨论一下,如果要让水变热,都有哪些方式?
•让学生们逐一列举出自己了解的水变热方式,让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5. 总结(10分钟)
•教师讲解水的变热方式,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汇总,确认有效答案与未得出的答案。
•让学生们总结发现,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
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将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参考素材
•没有参考素材
扩展
•若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增加拓展课程,给学生更多实验体验和探究机会。
例如: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会形成什么样的温度?不同温度的水会形成什么样的冰?。
《水变热了导学案》
《水变热了》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热水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但是,你知道水是如何变热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水变热的原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水的热性质。
2. 掌握水变热的原理。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三、进修过程1. 进修水的热性质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具有很高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是4.18 J/g℃,比大部分物质都要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水在加热时需要花费较多的能量。
2. 探究水变热的原理当我们把水加热时,热能会被传递给水分子,使得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从而使水的温度上升。
水分子在吸收热能时会发生震动、转动和位移运动,这些运动形式的能量增加导致了水的温度升高。
3. 应用所学知识此刻让我们来诠释一下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为什么我们在煮面条时需要等水开了才放面条进去?这是因为水煮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热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以上,这样才能煮熟面条。
又比如,为什么我们在冬天喝热水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热水会传递热量给我们的身体,增加我们的体温,使我们感到温暖。
四、小结与拓展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水的热性质和水变热的原理。
同时,我们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水的热性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五、作业1. 思考一下,除了热水,还有哪些物质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为什么?2. 选择一个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水的热性质来诠释它。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水的热性质和变热原理的知识。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水是怎样变热的》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水是怎样变热的》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会做热对流的实验,初步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的方式。
2、喜欢大胆想象。
3、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回顾猜想,揭示课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烧开水时热在壶底的传递方式,老师现在想请个同学来说说热在壶底是怎样传递的?
生: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底的地方。
生:壶底变热后就把热传给壶内下部的水。
师:壶底变热后,那壶里面的水又是怎样变热的呢?
生:加热时水在流动。
生:肯定是下面的水先热,热水就跑到上面去了,上面还是冷水就流下来了,然后又变热了,又上去了。
师: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既然有了猜想,那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生:做实验。
2【讲授】二、设计实验,实验验证。
《水是怎样变热》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教案教案标题:探究水是怎样变热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如何变热的机制;2.掌握水的沸腾和蒸发的过程;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2.幻灯片或黑板;3.实验记录表;4.学生参与讨论的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展示一幅描绘沸腾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平时煮开水时会发现什么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引出问题:“水是怎样变热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第二步:理论探究(15分钟)1.通过幻灯片或黑板,讲解水分子在吸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a.液态水的分子,分布较为松散;b.加热后,水分子获得能量,振动加大,距离扩大;c.达到一定温度时,液体转变为气体,即水蒸气。
2.讲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a.蒸发是指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温度低于沸点;b.沸腾是指水全部变为水蒸气,温度达到沸点。
第三步:实验探究(30分钟)1.介绍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
2.实验一:观察水的温度变化a.在示范台上倒入适量的水,插入温度计;b.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置于水底部;c.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3.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a.在示范台上倒入适量的水,插入温度计;b.点燃酒精灯,调整火焰大小;c.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变化以及水的沸腾现象。
4.学生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步:实验结果总结(15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a.在第一个实验中,水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b.在第二个实验中,水是如何变为水蒸气的?c.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的沸点是多少?2.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
第五步:知识拓展(10分钟)1.通过幻灯片或黑板,讲解水的气化和凝结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湿度大的时候蒸发速度会变慢?第六步:实践应用(20分钟)1.学生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湿度对水的蒸发速度的影响。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是怎样变热的》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是怎样变热的》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讲解水是怎样变热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 * 冷水和热水的感观差异。
2.2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为一节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
3. 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变热过程,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10分钟):鼓励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
5. 活动延伸(10分钟):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和小组活动等。
五、教学资源和学具准备5.1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课件PPT:包括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演示步骤;* 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温度计、水壶等。
5.2 学具准备本节课所需的学具包括: * 学生课本:用于学生跟随教学内容阅读; * 学生实验记录表:用于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鄂教版三上科学导学案
【情景创设】
1谈话: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
2、提出问题:烧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
【问题设计】
1、你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吗?
2、烧开水时,水面会上升吗?水温有什么变化?
3、烧开水时会发生哪些现象?
【活动要求】
1、注意安全,不要烫伤自己;
【操作技巧】
1、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
2、填写水温变化表,便于描述水温的变化情况。
汇报交流烧开水的经历
【板书设计】
1、水烧开后看到的现象: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2、水烧开时温度是100℃,读作摄氏度。
教学反思:
2、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3、直观地描述水温的变化;
4、细心观察烧开水的全过程
【反馈作业】
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
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记下来,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大家交流。
【知识要点】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烧开水时观察到的现象: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
5、知道水的沸点。
6、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
7、愿意合作与交流。
重点难点
1、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3、利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教学准备
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预设
鄂教版三上科学导学案
《水变热了导学案》
《水变热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水的热传导规律及热量计算方法。
2. 掌握水受热后温度变化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水受热相关的问题。
导学内容:1. 水的热传导规律2. 水受热后温度变化的计算方法3. 热量计算公式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用一个实验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变热了》”。
在实验中,老师将一杯冷水放在热板上加热,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并思考为什么水会变热。
第二步:水的热传导规律1. 请学生回答:为什么水会变热?2. 引导学生思考热传导规律,诠释水受热的原理。
3. 讲解水的热传导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热量是如何在水中传递的。
第三步:水受热后温度变化的计算方法1. 介绍水受热后温度变化的计算方法,包括热量的计算公式。
2. 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计算水受热后的温度变化。
第四步:热量计算公式1. 讲解热量计算公式,并示范如何应用公式计算水受热后的热量变化。
2. 让学生练习计算热量变化的问题,稳固所学知识。
第五步:小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水受热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加深对水受热问题的理解。
导学案练习题目:1. 一杯冷水的温度为20摄氏度,加热后温度升高到40摄氏度,求水受热的热量变化。
2. 如果将温度为25摄氏度的水加热到50摄氏度,需要输入多少热量?导学案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水的热量变化。
2. 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水受热的规律。
3.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受热的应用,如热水器、水壶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水受热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水是怎样变热的》科学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冷水与热水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组织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准备每组4只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剪成杯子),水槽、热水、冷水、小塑料袋(每组2个)、橡皮筋、天平或自制小秤。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1、谈话引入:老师有两杯水,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冷水,请大家猜一猜看,哪一杯是冷水,哪一杯是热水?2、大家猜完后,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来摸摸冷热不同的两杯水,并说出答案。
3、请大家谈谈“冷和热”与我们的关系。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观察认识一下冷水和热水。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导入就抓住学生的心理,为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究(一)冷热不同的水1、用触摸的方法感受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用一瓶冷水和一壶热水倒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
(2)学生汇报各小组的倒水过程。
2、再请大家触摸这四杯水,联系教材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3、请同学们谈谈平时发生烫伤的场合,怎样避免烫伤?(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冷热水。
)(二)冷水与热水还有什么不同1、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1)质疑: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研究吗?(2)学生讨论各种观察法。
2、总结学生提出的方案,用“滴红墨水”的方法来观察。
(1)要求分别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 导学案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2、理解水受热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3、掌握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水热起来的方法。
4、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水受热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2、难点(1)分析水在不同条件下受热的差异及原因。
(2)设计实验探究水受热的影响因素。
三、知识链接1、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热量的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四、学习过程(一)热量传递的方式1、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方式。
例如,用金属勺子搅拌热水,勺子会变热。
2、热对流依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
比如,加热一锅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使整锅水逐渐变热。
3、热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
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就是通过热辐射。
(二)水受热的过程当对水进行加热时,热量首先通过容器壁传递给与容器接触的水。
这部分水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向上运动;而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水则向下运动,形成对流,使整杯水逐渐热起来。
(三)影响水受热的因素1、加热方式不同的加热方式(如火焰加热、电加热等),传递热量的效率不同,从而影响水热起来的速度。
2、容器的材质和形状导热性能好的容器(如金属容器)能使水更快受热;容器的形状也会影响水的对流效果,进而影响受热速度。
3、水的初始温度初始温度越低,水与加热源之间的温差越大,吸热速度越快。
4、水量水量越多,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幅度越小,热起来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四)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水受热的因素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不同材质的容器(如金属杯、玻璃杯)、不同量的水等。
实验步骤:1、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分别装入等量、初始温度相同的水,一个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另一个用相同功率的电加热器加热,每隔一定时间记录水温,比较水热起来的速度。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 导学案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理解水受热的原理和过程。
3、掌握影响水升温速度的因素。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水加热相关的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水受热的原理和影响升温速度的因素。
难点:热量传递方式在水受热过程中的作用。
三、知识准备(一)热量的概念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当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为止。
(二)温度与热量的关系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温度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热量的大小,但温度差是热量传递的动力。
四、学习过程(一)热量传递的方式1、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由于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热运动,使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过程。
在固体中,热传导是主要的热量传递方式。
例如,我们用铁锅烧水,热量从锅底通过铁锅传导到锅内的水中。
2、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宏观运动,使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过程。
在液体和气体中,热对流是常见的热量传递方式。
当水被加热时,底部受热的水密度变小而上升,上部较冷的水密度较大而下沉,形成对流,从而使整个水体的温度逐渐升高。
3、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
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
(二)水受热的原理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当水受到外界热量的作用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致水的温度升高。
在加热水的过程中,热量首先通过容器壁传递到与容器接触的水层。
这部分水受热后,通过热对流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水。
同时,水分子之间也会通过热传导进行热量传递。
随着热量的不断输入,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直到达到沸点。
(三)影响水升温速度的因素1、加热方式不同的加热方式提供的热量功率不同,会影响水升温的速度。
例如,用电磁炉加热比用明火加热通常更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怎样变热的
【学习目标】
1.认识到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
2.认识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学习重难点】
1.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
2.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你认为水是怎样变热的?
2.壶底是用金属材料铝做的,那么铝片会怎样传递热呢?
3.请你观察各种各样的炊具,看一看做炊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做炊具?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一样吗?
5.请你思考:壶底变热后,首先把热传给壶内下部的水,那么壶内上部的水又是怎样变热的呢?
二、达标检测
1.水通过______的方式传热。
2.用烧杯烧水,水是透明的,我们不易观察怎么办?
3.请你说一说,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为什么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
4.请你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想一个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传热快,哪些材料传热慢。
5.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按传热的难易程度,给以下材料排序: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