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中风病诊疗常规

针灸科中风病诊疗常规
针灸科中风病诊疗常规

针灸科

中风(脑血管意外)

中风为中医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的疾病。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属中风范畴,又称脑卒中,主要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

【诊断】

一、西医诊断:

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参考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1986年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分型如下:

(一)中风急性期(发病两周以内,严重者可为1个月)

1、中经络

⑴肝阳暴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

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干尿赤,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⑵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

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⑶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肢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

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

⑷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

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2、中脏腑

⑴闭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头痛项强,喉中痰鸣,口襟不开,两手握固,

二便闭塞,肢体强痉。或见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

⑵脱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四肢逆冷,

脉细弱或沉伏。若见冷汗如油,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则为真阳外越之危象。

(二)中风恢复期(急性期后至半年)及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

1、脾虚式微: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言语謇涩,面色萎黄,形

体枯槁或肥胖并气短乏力,口流涎,食欲不振,心悸自汗,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质暗淡,脉沉细或细涩。

2、痰瘀阻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舌强言謇,头晕目眩,舌

质暗淡,或唇舌瘀斑,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肝肾阴亏: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言语謇涩或失语,眩晕耳

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肾虚筋痿:此型多见于后遗症期患者。半身不遂,肢体痿废甚或拘挛,

或伴见语蹇,目眩耳鸣,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大小便失控,舌暗淡,脉细弱。

【中医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中风急性期除中医药救治外,必要的西医神经内科救治措施需同时进行。出血性中风若出血量大,或有明显的神志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需协同脑外或ICU救治,生命体征稳定后进入针灸科病房,实施临床康复。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和穴位

1、中经络

针灸调任通督法为大纲

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

配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其前后各1寸)、手三针(曲池、合谷、外关)、内关、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委中、阳陵泉;

辨证选穴:肝阳暴亢,加太冲、风池;

风痰阻络,加丰隆、风池;

痰热腑实,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关元、气海改用灸法。

操作: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关元、气海施补法;人中施雀啄法;

百会及颞三针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内关、三阴交平补平泻手法;余穴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2、中脏腑

闭证:

针灸:调和任督为大纲

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

配穴:阳三针(关元、气海、肾俞)、极泉、尺泽、委中。

操作: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阳三针:平补平泻法;人中施雀啄法;极泉、尺泽、委中:提插泻法。

脱证:

针灸:取任脉经穴为主

主穴:神阙、关元、百会

配穴: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

操作:在神阙、关元、百会穴施灸,每天治疗1至2次,每次30分钟;归来及三阴交可用补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二)中风急性期并发症处理:

中风急性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颅内压增高、肺部感染、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二便障碍及抑郁焦虑状态等。针对各种并发症,我科在临床上采用针刺、中药外治内服等多种方法治疗。

1、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表现为面红目赤、烦躁者,

作为配合治疗可结合使用用双耳尖放血;表现为面色萎暗者,可针刺双涌泉穴。神昏伴高热者用安宫牛黄丸鼻饲;伴肢体抽搐者可用紫雪丹鼻饲;伴痰浊较盛者可用至宝丹鼻饲。

2、肺部感染: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十宣

放血,背部闪罐及中药药物贴敷,及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治疗。

3、吞咽困难:针刺可作为主要治疗干预手段,取百会、风府、廉泉(舌三

针)、天突、风池、供血。

4、上消化道出血:云南白药0.5-1g,每天3次冲服或鼻饲,作为辅助治疗

可针刺地机、隐白穴。

5、二便障碍:(1)尿失禁:针刺中极、曲骨、秩边;可配合艾灸关元、气

海、中极;(2)伴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属燥实热结者,急用大承气汤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或鼻饲,或大承气汤灌肠。

6、抑郁焦虑状态:梅花针叩刺头部膀胱经、督脉;耳穴压豆(神门、心、

交感、皮质下)。

(三)疗效评估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断。”中风病虽然归属于脑血管疾患,但其发病机制纷繁复杂。西医的治疗在将其作为脑血管疾患处理时,显示了其优势和长处,中医强调整体观,阴阳调和,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中风的临床疗效。临床实践已证明,中风患者尽早辨证采用针灸治疗,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采用“调任通督法”治疗中风是我科运用中医理论,贯彻阴阳调和的原则,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治疗中风的切合实际的针灸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显示,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减轻和减少中风急性期并发症,有显著效果。

疗效主要表现为: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有明显促醒作用,优于单用西药;可缩短甘露醇、速尿等脱水药的使用疗程,患者早日进入恢复阶段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或缩短抗生素使用的疗程,减少吸痰次数,缩短患者发热时间,减轻咳嗽咯痰等症状;通过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及提高患者小便自控能力,缩短留置胃管及尿管时间,减少吸入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的出现;患者情绪平稳,对疾病的恢复有信心,并自行进行适量肢体功能锻炼,减少抗抑郁焦虑等西药的使用。

二、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

本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已稳定,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治疗以中医针灸、中药为主,配合康复治疗。

(一)针灸治疗原则和穴位:以调任通督为大纲

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

配穴:颞三针、手三针、足三针、阳陵泉;

辨证选穴:脾虚式微者,中脘、气海用灸法;

肝阳亢盛者,加风池、血海、太溪等;

痰瘀阻络者,加刺丰隆、血海;

肾虚筋痿者,百会、气海、关元用灸法;

(二)促进中风偏瘫运动机能恢复的针疗基本操作规程

1、运动功能缺损

(1)针灸治疗应结合训练循序渐进,包括保持良好体位,进行被动运动,床上运动训练和开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基本程序如下:

①在健侧卧位姿势时行针灸治疗:强调基本处方手三针、足三针传统手法操

作补虚泻实。

②床上坐位:

基本处方:颞三针,肩三针、手三针、股三针、足三针传统手法操作补虚泻实。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保持患者躯干直立行针灸治疗,为保持坐位,可用大枕垫于身后,髋关节屈曲90°,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③椅子及轮椅坐姿行针灸治疗:

基本处方:颞三针,肩三针、手三针、股三针、足三针传统手法操作补虚泻实。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与卧床相比,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可以达到促进全身身体及精神状态改善的作用。因此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离床,采取坐位。但是,坐位时只有保持正确的坐姿,才能起到治疗和训练的目的。治疗者应该随时观察患者的残损、残障坐姿,发现不良坐姿并及时纠正。

④在患肢有残余肌力时,行颞三针运动针灸治疗,结合关节活动:应早期开

始,可在病房实施。一般每天做两次,每次10~20 分钟。做各关节及各方位的运动2~3次。活动肩胛骨可以在仰卧位和健侧卧位或坐位下进行。

⑤行通督针灸手法治疗或颞三针治疗后行转移动作训练:包括床上转移(仰

卧位的侧方移动和翻身),床上起坐、自床向轮椅的转移、起立等。

⑥针刺筋会“阳陵泉”穴,同时行上肢主动运动:肩部及肩关节的活动性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上肢运动机能的恢复,因此必须从早期采取措施,既能对容易受损的肩关节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较好地维持其活动性。

(2)配合康复措施的恢复期针灸治疗

①针灸促进上肢功能恢复:应用手三针,结合上肢功能训练:可通过运动疗

法和作业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将运动疗法所涉及的运动功能通过作业疗法充

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不断训练和强化,使患者恢复的功能得以巩固。

②针灸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应用足三针,结合下肢功能训练,目标以改善步

态为主。具体可配合:针刺丘墟穴后,让患者进行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

2、感觉功能障碍

选择尺泽、内关、极泉穴,治疗偏瘫患者在运动障碍同时伴有感觉障碍者。可加涌泉、劳宫,配合梅花针循经叩刺。尚可配合穴位注射、中药外敷。(在中风恢复期,往往把重点放在运动功能方面,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应该对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给予同等重视,这也是调任通督原则的具体体现。)

3、针对其它神经功能缺损的操作规程

在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运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针灸选穴及治疗方法上特点如下:

(1)中风后痉挛

上肢拘急:极泉、尺泽、鱼际;

手握固:合谷透劳宫;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热敷(以活血舒筋通络中药为主)。

(2)中风后失语、构音障碍:加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头皮针针刺言语区,加电针,用疏波或疏密波;以上方法若取效不明显,可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放血。构音障碍患者可针刺风池、哑门。

(3)中风后吞咽障碍:同急性期治疗方案。

(4)中风后泌尿功能障碍:

尿失禁:同急性期治疗方案,若效果不明显,可予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选用肾俞、膀胱俞;尿潴留者阴陵泉穴强刺激。

(5)中风后废用性肌肉萎缩:阳明经排刺,加电针,疏密波或疏波,强度以局部肌肉轻微颤动为度。

(6)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极泉穴强刺激后不留针,悬灸极泉穴,配合中药外敷(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中药组方)。

(三)疗效评估

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手段,极大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度。我科强调根据患者具体病况选取任脉经穴,采用调任通督法,燮理阴阳;在统督阳气强调贯通、条达气机的同时,也要重视维护、妊养的任脉的功用,总以宗气调达、气机畅通、维养胃气、调畅腑气为务,对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对后遗症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同时有健脾、益肾、补虚作用,对提高中风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采用任脉经穴治疗“脑缺血”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为我科基础科研成果之一,本科室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视野探讨任主胞胎之妊养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且得到了临床支持。另外,我们强调针对神经缺损实施康复的同时,深切关注患者的个体特性、心理状态、辨证施治、辨证施护,充分发挥了医、护人员的社会作用,将目标放在患者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这对于疾病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有重要意义。

采用“调任通督法”对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具有调和阴阳,益肾健脾,调养补虚作用,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具体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肌力提高,部分可达到生活自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改善其精细动作;对于感觉障碍患者,可减轻其肢体麻木程度,减轻因感觉障碍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缩小麻木面积。对于痉挛患者,减少肢体挛缩变形的发生,纠正足内翻、手握固;对于失语患者,言语及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改善,由可发单音到可说简单句子逐渐进步;构音障碍患者,改善其说话费力、言语不清症状;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不需留置胃管,可进食粥饭,饮水无明显呛咳;患者尿失禁得到改善,可拔除尿管,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不出现或减少出现患肢肌肉萎缩、肩关节疼痛等情况。经治疗后,患者精神面貌、肢体功能、饮食、二便、睡眠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逐步回归家庭、社会。

【中医辨证护理操作】

一、阳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高热者可予头部冰袋冰敷,并将头部垫高约2~3cm。

二、脱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抽搐、手撒肢冷、脉微欲绝,可配合医生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三、尿潴留者,可按摩中极、关元、气海穴等,必要时导尿。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 (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 (一)针刺治疗 1.治则: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根据中风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穴位配伍。 (1)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2)中脏腑(闭证):开窍启闭。 (3)中脏腑(脱证):回阳固脱、醒神开窍。 (4)中风并发症:疏通经络、通关利窍。 2.配方 (1)中经络 主穴I:内关、水沟、三阴交 主穴II: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 “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 一、风证 1. 起病 a. 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b. 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c. 病情数变(6分); d. 发病即达高峰(8分)。 2. 肢体 a. 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b. 肢体抽动(5分); c. 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 3. 舌体 a. 舌体颤抖(5分); b. 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4. 目珠 a. 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b. 正常(0)。 5. 脉弦

a. 是(3分); b. 否(0分)。 6. 头晕头痛 a. 头晕或头痛如掣(1分); b. 头晕目眩(2分)。 二、火热证 1. 舌质 a. 舌红(5分); b. 舌红绛(6分)。 2. 舌苔 a. 薄黄(2分); b. 黄厚(3分); c. 干燥(4分); d. 灰黑干燥(5分)。 3. 大便 a. 便干便难(2分); b. 便干三日未解(3分); c. 便干三日未解以上(5分)。 4. 神情 a. 心烦易怒(2分); b. 躁扰不宁(3分); c. 神昏谵语(4分)。

5. 面目呼吸气味 a. 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 b. 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 6. 发热 a. 有(3分) b. 无(0分)。 7. 脉象 a. 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8. 口中感觉 a. 口苦咽干(1分); b. 渴喜冷饮(2分)。 9. 尿短赤 a. 有(1分); b. 无(0分)。 三、痰证 1. 痰 a. 口多粘涎(2分); b. 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 c. 痰多而粘(6分); d. 鼻鼾痰鸣(8分)。 2. 舌苔 a. 腻或水滑(6分);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中西医病名诊断: 1、中医病名诊断:中风病TCD:BNG080。 2、西医病名诊断:脑梗死ICD-10:I63.900。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痰瘀阻证:日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滞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 (一)根据中风病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 (l)软瘫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其功能特点为中风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软瘫期的治疗原则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同时注意预防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①功能训练 运动治疗: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指导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

1-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

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方药为人参另煎兑服、附子先煎半小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①推荐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

常见急诊病种诊疗常规

中医、中西医结合常见急诊病种和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中风病急症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求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厚味、烟酒等诱 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 二、分级 1、中经络:偏身麻木或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主症,而无神 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 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三、治疗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中经络者一周左右,中脏腑者四周左右。病情 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中脏腑患者头部可稍垫高,翻身时尽量少动头部。痰涎盛,频繁呕吐者,应取侧卧位(当以软枕垫起腰背臀部45度角)即可o 2、针剂 A、中经络 灯盏花注射液1-2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丹参注射液10-2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 B、中脏腑 闭证:a、痰热内闭 清开灵注射液30-6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静滴 醒脑静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静滴 安宫牛黄丸1--2丸/次 B、痰湿蒙塞。 苏合香丸1--2丸/次 脱证:参附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lOOml静滴 厥脱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点 本厥脱证非单纯之厥或脱症,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伤津失血所致的气 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 二、分期分级 (一)分期 1、早期:表现气阴耗伤证o 2、中、晚期:表现真阴衰竭或阳气暴脱或阴竭阳脱证。 (二)分级 1、轻度: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寒冷,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 收缩压降低至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

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 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 1 )急性起病 ( 2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 3 )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 4 )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 5 )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 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馈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中风诊疗规范

xx(恢复期)诊疗规范 一、概述 xx: 是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轻者,可无昏扑,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xx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相似。包括: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可参照辨证论治。 xx恢复期: 一般是指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清,生命体征平稳,但仍遗有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患肢强痉而屈伸不利,语言不清,口舌不正等,渐进入中风恢复期,一般在脑血管病发病两周至6个月。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为本科重点收治疾病,提倡早期康复和积极康复治疗。 二、诊断标准 1.病史: 脑血管急性发病病史2周后,或中风后遗症期。 2.临床主证: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感觉异常 3.兼次症: 肢体麻木,饮水发呛,共济失调,眩晕或头痛 4.CT或MRI检查,可发现梗塞病灶或出血病灶以明确诊断。 三、分型诊治

1、风痰瘀阻证 主症: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病机: 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治法: 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方药: 解语丹加减。本方祛风化痰活络,治风痰阻于廉泉,舌强不语 等。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息风化痰;地龙、僵蚕、全蝎搜风通络;远志、菖蒲化痰宣窍,豨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祛风活血通络。 痰热偏盛者,加全瓜蒌、竹茹、川贝母、清化痰热;兼有肝阳上亢,头晕头痛,面赤,苔黄舌红,脉弦劲有力,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息风潜阳;烟干口燥,加天花粉、天冬养阴润燥。 2、气虚络瘀证 主症: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 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病机: 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治法:

针灸科中风病诊疗常规

针灸科 中风(脑血管意外) 中风为中医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的疾病。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属中风范畴,又称脑卒中,主要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 【诊断】 一、西医诊断: 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参考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1986年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分型如下: (一)中风急性期(发病两周以内,严重者可为1个月) 1、中经络 ⑴肝阳暴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 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干尿赤,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⑵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 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⑶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肢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 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 ⑷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 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2、中脏腑 ⑴闭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头痛项强,喉中痰鸣,口襟不开,两手握固, 二便闭塞,肢体强痉。或见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

⑵脱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四肢逆冷, 脉细弱或沉伏。若见冷汗如油,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则为真阳外越之危象。 (二)中风恢复期(急性期后至半年)及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 1、脾虚式微: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言语謇涩,面色萎黄,形 体枯槁或肥胖并气短乏力,口流涎,食欲不振,心悸自汗,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质暗淡,脉沉细或细涩。 2、痰瘀阻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舌强言謇,头晕目眩,舌 质暗淡,或唇舌瘀斑,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肝肾阴亏: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言语謇涩或失语,眩晕耳 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肾虚筋痿:此型多见于后遗症期患者。半身不遂,肢体痿废甚或拘挛, 或伴见语蹇,目眩耳鸣,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大小便失控,舌暗淡,脉细弱。 【中医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中风急性期除中医药救治外,必要的西医神经内科救治措施需同时进行。出血性中风若出血量大,或有明显的神志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需协同脑外或ICU救治,生命体征稳定后进入针灸科病房,实施临床康复。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和穴位 1、中经络 针灸调任通督法为大纲 主穴:关元、气海、中脘、人中、百会; 配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其前后各1寸)、手三针(曲池、合谷、外关)、内关、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委中、阳陵泉; 辨证选穴:肝阳暴亢,加太冲、风池; 风痰阻络,加丰隆、风池; 痰热腑实,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关元、气海改用灸法。 操作:每天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关元、气海施补法;人中施雀啄法;

中风病诊疗常规)

2013年优化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 一.诊断 ㈠.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起病形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项主症以上,或1项主症2项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失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㈡.疾病分期 ⑴.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⑵.恢复期:发病2周至六个月。 ⑶.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㈢.病类诊断

⑴.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⑵.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㈣.证候诊断 1.中脏腑: ⑴.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⑵.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⑶.元气败脱证:昏馈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⑴.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⑵.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⑶.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⑷.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脑梗死恢复期诊疗常规2012年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常规(2012年修订案)(对本优势病种中医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根据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在2011年诊疗常规基础上,修订诊疗常规,优化诊疗方案。) 本病是由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临床上以半身不遂、口舌 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本诊疗常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1.痰瘀阻络证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阻滞经络。 2.风火上扰证 辨证要点: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症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3.阴虚风动证 辨证要点: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症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膶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阻络。 4.气虚血瘀证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不运血,气虚血瘀,脉络不畅。 5.痰热腑实证 辨证要点: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四、辅助检查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3.凝血四项。 4.肝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 5.头颅CT。 6.心电图。 7.胸片或肺部CT。 8.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椎动脉彩超)。 9.相关检查:双侧血压、双侧脉搏、听诊双侧颈部血管听诊区(锁 骨下动脉、颈动脉、椎动脉)及眼动脉听诊区。

中风病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疾病分期标准 ①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②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③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①为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少者1~2次,多至数十次。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前驱症状。 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症状和体征应该在24小时以内完全消失。 2.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指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出血引起。 ①发病急骤。 ②常伴剧烈头痛、呕吐。 ③一般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伴有精神症状。 ④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有颅神经及轻偏瘫等局灶体征。 ⑤腰穿脑脊液呈血性。 ⑥CT应作为首选检查。 ⑦全脑血管造影可帮助明确病因。 3.脑出血 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②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④多有高血压病史。 ⑤CT应作为首选检查。 ⑥腰穿脑脊液多为血性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 4.脑梗塞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决思路与措施(2012) 一、临床资料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血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风病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中风辨证诊治。中经络可分为风痰阻络、肝阳暴亢、阴虚风动、气虚血瘀四型,分别应用脑脉通1-4号治疗。 我科在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中风病人405人,其中中风急性期386人,中风恢复期19人,中风住院人数占内科总住院人数39%。其中男198例,女207例;年龄最小者51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7.5士5.3)岁。 二、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其中风痰上扰型共128人,占31.6%;肝阳暴亢型共56人,占13.8%;阴虚风动型占105人,占25.9%;气虚血瘀型占116人。占28.6%。。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四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89%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5%以上。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 在中风的治疗中,在按照西医(脑梗死)诊疗指南处理时,加用中医辩证施治。中医认为中风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治疗以袪风化痰、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方法。但以活血通络贯通始终。风痰阻络型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用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如下:陈皮12g 、半夏15g、茯苓15g、天麻20、丹参30g 、当归20g、胆

脑梗死中风教学查房记录

脑梗死中风教学查房记 录

脑梗死中风教学查房记 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附录10 教学查房记录

(2)脑栓塞“重点查体”的内容和顺序? 【解释】自然状态、生命体征、意识与智能、神经系统相关的选择检查。此外,存在意识障碍、休克、昏迷的患者,病程记录中常难以发现,不利于了解入院与恢复状况。 (三)查房的教学内容 1、提问卓龙主治医师:脑栓塞的概述? 【解答】: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 2、提问张支金主治医师:脑栓塞的病因及分类? 【解答】:按栓子来源分三类: 心源性脑栓塞 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约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脑部,引起脑栓塞的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的栓子,经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的异常通道,直接进入颅内动脉而引起脑栓塞,为反常栓塞)、心脏粘液瘤等。 非心源性脑栓塞 动脉来源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外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物从裂口逸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也可致脑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和异物等。 来源不明 少数病例利用现在检查手段和方法查不到栓子的来源。 3、提问曹贤溪住院医师:中风的定义和概念 4、 【解答】: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 5、提问陈宏淡住院医师:中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床常见证候 【解答】: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中风临床表现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起病,好发年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改进 措施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改进措施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改进措施2009年12月12日 1、 作为脑病专科,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所收治病人的具体病情 制定了中风病诊疗常规,并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本专科各级医 师的手上,要求各级医师熟悉并熟练掌握本专科重点病种—— 中风病的诊疗规范,将诊疗规范落实到日常的临床工作中。 2、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高压氧在治疗脑梗塞方面 具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为: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提 高组织氧储备;提高组织内毛细血管氧的弥散能力;增加椎-基 底动脉及缺血区的血流量;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降低血液 粘稠度;刺激病灶区域内毛细血管再生,促进侧枝循环建立; 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故对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病情 稳定后均进行2~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 3、 对符合纳入标准而无禁忌症的患者行小剂量溶栓治疗。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改进措施2010年12月20日 1、进一步完善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脏腑的辩证联系。 2、引进并使用“石氏醒脑开窍发”:脑卒中发生的任何时期,只要没 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的前3天 必须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Ⅰ。3天以后如果患者意识障 碍尚未解除,主穴之方Ⅰ应该继续使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但主动运动尚未出现,则主穴之方Ⅰ和主穴之方Ⅱ可以交替使用; 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主动运动出现,仅是力量不足或精细动作 差,可以用主穴之方Ⅱ代替主穴之方Ⅰ 3、为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我科拟引进多种理疗设备如肌瘫治 疗仪、神经治疗仪等。 中风病诊疗方案优化及改进措施2011年12月25日 1、建立具有中医特色卒中单元:卒中单元是卒中医疗的最有效方 式,而各国卒中单元的发展也不平衡。中国卒中单元不能照搬外国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具体包 括:针药并重、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康复一体化等各个方面。 2、将原有中医辨证施治方案进一步归纳为阳类证、阴类证,并在 阴、阳类证的基础上辨证施治。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将脑卒中的危险因 素、常见临床表现制作成小册子并赠送给患者及家属、定期举办

2017年中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修改版)

中风(脑梗塞)诊疗方案 一、概述: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偏瘫诊疗规范

2011年偏瘫诊疗常规说明:本常规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一、病名:中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推拿学丛德毓王立新黄铁银)西医: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偏瘫(康复医学第4版)定义:偏瘫,中医称之为半身不遂,是指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舌强语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为中风后常见并发症。相当于西医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所导致的相应临床症状。二、诊断(一)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1996)主症: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饮水反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鉴别诊断1.面瘫: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但无半身不遂的表现。2.痿证:一般起病缓慢,多表现双下肢痿躄不用,或四肢肌肉萎缩,软弱无力。(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制定①感觉和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和一侧视野缺失;②交流障碍:失语、构音障碍;③认知功能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等;④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等;⑤其他功能障碍:吞咽困难、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主症①+次症②~⑤任何一项+CT或MRI报告即可确诊脑卒中偏瘫。鉴别诊断颅内占位病变,颅脑外伤、脑膜炎等疾病:根据发病急缓程度,外伤史、发烧等其他临床表现以及CT 、MRI,脑脊液等检查做出诊断。(三)治疗疾病分期初期(发病1~2周)不在本常规治疗范畴内。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中药治疗1、辨证论 治①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兼症: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象:舌红少苔。脉象: 弦细数。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1 生龙牡代赭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牛膝川楝子茵陈麦芽甘草方中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滋阴潜阳;重用牛膝并辅以川楝子以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茵陈、麦芽清肝舒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加减: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者,加黄柏、知母等以清相火;心烦失眠者,可加珍珠母、夜交藤以镇心安神。痰热者,加天竺黄、瓜蒌、胆南星或鲜竹沥口服液以清热化痰;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杜仲、何首乌等以补益肝肾;认知功能障碍伴有老年痴呆者口服益智抗呆胶囊,12粒,一日2次。失语或构音障碍,言语蹇涩的口服中风解语胶囊,12粒,一日2次。头痛眩晕血压高口服平肝降压胶囊,12粒,一日2次。. 肥胖、高黏血症口服降脂轻身胶囊,12粒,一日2次.。②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兼症:面色胱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象: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象:细缓,或细涩。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方中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川芎、归尾、赤芍、地龙等养血活血化瘀。加减:口眼歪

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主要治法。 1.风火上扰证 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推荐方药: ①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 ②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冲服)、生地、钩藤、菊花、茯

最新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2019

-----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2019)ICD码)疾病名称( TCD编码:BNG080)。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 (ICD-10)。I63编码: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 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 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 5)脑CT或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2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 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 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 ---- 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