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练习题1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六单元《六国论》《游褒禅山记》《国殇》相关巩固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六国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1.对下列各句红色的词的用法及指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诸侯之所亡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③奉之弥繁④侵之愈急A.①与②句相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相同。
B.①与②句相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不同。
C.①与②句不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相同。
D.①与②句不同,③与④指代的对象不同。
2.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④以地事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洎牧以谗诛;⑦不赂者以赂者丧。
A.①④/②⑤/③/⑥⑦ B.①⑥⑦/②③/④⑤C.①⑥⑦/②④/③⑤ D.①②④/③⑤/⑥⑦3.下面对“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D.既然如此,就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
4.文中引用“犹抱薪救火”来形象证明的观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D.不赂者以赂者丧5.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6.“举①以②予③人④”是个省略句,请将指代土地的“之”字填进原句恰当的位置。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27.《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二十七游褒禅山记练习与思考一、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哪几句?试加以辨析。
1.然力足以..至焉2.于是..余有叹焉3.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
4.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答案:第1、2、3、6句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
第4句中的“非常”,古义为不平常。
今义为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第5句中的“至于”,古义为抵达,到达,现代汉语则通常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第7句中的“十一”,古义为十分之一,今义为数词。
二、文言文中的“其”可用作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他”“它”;还可译为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其中的”。
“其”还可作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和句末语气助词配合,译为“大概”“难道”“还是”,或不译。
试翻译下列各句中的“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答案:其:指示代词“那”。
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答案: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答案:其:它。
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4.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答案:其:它。
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辩认出“花山”的名称。
5.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答案:其:它的。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
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答案:其:它的。
探询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
7.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答案:其:指示代词,那。
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
8.其孰能讥之乎?答案:其:难道。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答案:其:它。
事情没有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没有,难道可以这么做吗?10.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基础知识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 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 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尽头)B.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C.以其求.思之深(探求)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3、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左右欲刃.相如D.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A.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B.故非笑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C.唯余马首是瞻。
D.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6、对下列各句修辞格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止响腾。
余韵徐歇。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鹳鹤也。
(3)日高日上, 日上日妍。
(4)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
A.比喻拟人顶针对偶B.对比比喻反复对比C.比喻拟人顶针对比D.对比比喻反复对偶7、下面对有关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 又叫“浮屠”, 此处是和尚的意思; 慧褒, 是唐代一个高僧的法名。
“褒之庐冢也”, 庐冢, 坟墓。
B.古人的称谓办法较多, 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 不一而足。
不少时候是“兼用”, 如《游褒禅山记》文尾作者补记同游者时, 这样称呼朋友:“庐陵萧君圭君玉”, 庐陵, 是指此人的出生地; 萧, 是姓; 君圭, 是名; 君玉,是字。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游褒禅山记》习题班级 姓名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褒.禅 同胞. 泡.桐 孢.子植物 B .禅.院 蝉.联 不惮. 殚.精竭虑 C .归咎. 针灸. 内疚. 炙.手可热 D .谬.误 绸缪. 戳.记 戮.力同心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之南为阳 B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C .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哀叹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 其孰能讥之乎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D.之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有穴窈然,入之甚寒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③此余之所得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遂与之俱出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⑤|②③④|⑥C .①④|②③|⑤⑥D .①⑥|②③④⑤6.下列对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是籍贯,“萧”是姓,“君”是对人的尊称,“圭”是名,“君玉”是字。
B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中,前一个“某”指日期,后一个“某”代王安石的名,“临川”是籍贯。
C .“长乐王回深父”中“长乐”是籍贯,“王”是姓,“回”是名,“深父”是字。
D.“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中“安国、安上”是名,“平父、纯父”是字。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节选,完成7~10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 游褒禅山记(时间:40分钟满分:62分)一、基础巩固(25分,第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其为文.犹可识文:碑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往往有得.得:心得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盖音谬.也谬:错误解析:选A A项,“文”,应为“残存在石碑上的文字”。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嬴乃.夷门抱关者也D.独其为.文犹可识于人为.可讥解析:选C C项,两个“乃”都相当于“是”,表肯定,副词。
A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代词,它。
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表转折。
D项,动词,有/动词,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解析:选C A项,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或表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作宾语)。
B项,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C项,古今意义相同,所说的。
D项,古义,到了;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解析:选A 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B、C两项,为动词作名词;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
5.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③此余之所得也④所谓前洞也⑤遂与之俱出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②③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⑥/②③④⑤解析:选B ①⑤是省略句,“有碑仆(于)道”,“(余)遂与之俱出”;②③④是判断句;⑥是状语后置。
虚词练习(含答案)
高考文言18 虚词练习题一、其狐谓狼曰:“羊肉1 其鲜乎!君2 其有意,叼3 其一而啖之,得饱4 其口福。
” 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5 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6 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7 其嬉逐,愿为一雪8 其耻。
君9 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10 其无辞乎”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答案:1. “何其”,多2. 表假设,如果3. 代词,一只(羊)4.代词,你5. 代词,它6. “其•…其••”是•…还是•…7. 代词,它8. 代词,那9. 副词,一定、可10. 副词,难道二、而1、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6、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7、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连词,表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4、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5、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 “假如”。
6、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 。
8、表示目的关系.9、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
10、〖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11、〖然而〗这样的话,那么(然:承上,指代。
而:启下,表转折。
)三、何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5、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6、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详细)
•课文内容总结: 课文内容总结: 课文内容总结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 ):记叙——游山经过。 游山经过。 记叙 游山经过 ):议论 议论——游山心得。 游山心得。 二(3、4):议论 游山心得 ):记叙的结尾 记叙的结尾,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 者的籍贯、姓名。 者的籍贯、姓名。
申为主观努力
可以无悔矣, 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所得 得到的东 难道
西,心得
重点字词
• 于是: 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 于是: 古今异义。 对于这种情况。
不同寻常。 • 非常: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 非常: 古今异义。 度副词, 度副词,很,十分。 十分。
那些
形作动, 形作动, 走到尽头 而,连词
入之愈深, 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而欲出者,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
代游洞者 动作名, 动作名, 所看到的
懈怠
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不出, 且尽。 与之俱
将要 完
于是
一起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 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视其左右, 不能十一
而
有志与力, 至于幽暗昏惑 幽暗昏惑,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
古今异义 形容词作名词
而无物以 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 足以 足够 帮助
用来
而不能至者,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 志向,这里引 在
念
大概 因为
错 误
2021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同步练习:第四单元17游褒禅山记(含答案)
17游褒禅山记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
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几乎可以从一切日常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
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
历来文人武士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游山是为了寻真,玩水是为了旷怀,郊游是为了陶冶性情,即从中发现重要的道理,于己有所思,于世有所补。
让我们跟随文章大家王安石一起去游览褒禅山,去思索一个深刻的人生命题吧。
美字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美文多一点欣赏欣赏他人,是一种高境界。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
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
欣赏他人,需要具有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勇气。
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惑。
有的时候,这种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和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
这便如同一个人经过不断努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样。
在此过程中,因欣赏他人而换取的收获,远比那些在牌楼碑塔上徒受日晒雨淋的哑口无声的颂文重要。
(1)坚定志向。
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游褒禅山记》练习卷P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出处。
(10分)【小题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小题2】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小题3】__________,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小题4】众里寻他千百度。
__________,那人却在,。
(《青玉案》)【小题5】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小题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默写古诗文。
(10分)【小题1】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小题2】__________,壮心不已。
【小题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题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小题5】经纶世务者,。
【小题6】__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小题7】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
【小题8】行远必自迩,。
【小题9】读书百遍,。
1.醉人的春夜 吴金良(17分)“再遇到人,一定开口。
”陈静想着,抬眼望了望胡同里昏黄的路灯。
夜深了,到处是一片片黑黝黝的怪影。
“唉!这倒霉的自行车!”她从心底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喟叹。
身后传来一串自行车铃声,陈静只来得及“哎”了一声,骑车的小伙子已经一掠而过。
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
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您刚才喊我?”小伙子跳下车。
“啊,没。
”矜持和自卫的心理占了上风,她语无伦次了。
“是车子坏了吧?”一双似笑非笑的细长眼睛望着她。
陈静稍稍镇静了一下:“链子卡在大套里了。
”她讷讷着,低着头,心里升起一线希望的光。
“那,我也爱莫能助了,没工具,谁也拆不开大链盒呀。
”陈静心里又是一片黑暗。
“你家远吧?”“我家?”她没了主意,下意识地推着车子往前走了几步。
“这样吧,胡同口外左边,有个车铺,这回可能还有人,你去看看吧!"小伙子在她身后跨上车子,边说边飞快地骑跑了。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ɡ)梵语(fàn)退避三舍(shě)懈怠(dài)B、谨慎(shèn)封禅(shàn)大惑不解(huò)胜任(shènɡ)C、荒谬(miù)窈然(yǎo)咎由自取(jiù)瑰怪(ɡuī)D、讣告(fù)褒奖(bāo)春华秋实(huá)渔父(f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A、禅chán 禅院禅让褒禅山B、仆pū 童仆仆碑前仆后继C、观ɡuān 观察景观白云观D、罕hǎn 罕有罕见人迹罕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与例句中划线的“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距其院东五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余之所得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音谬也【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答案】:【解析】:第8题【语言表达】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述了“志”“力”“物”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你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两个句子,形象地揭示“力”与“物”这两个条件的作用。
2022-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人教版)
2022-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人教版)选择题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庐冢(zhǒn?)梵语(fàn)退避三舍(shě)懈怠(dài)B.谨慎(shèn)封禅(shàn)大惑不解(huò)胜任(shèn?)C.荒谬(miù)窈然(yǎo)咎由自取(jiù)瑰怪(?uī)D.讣告(fù)褒奖(bāo)春华秋实(huá)渔父(f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退避三舍”中“舍”读“shè”。
故答案为:A选择题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明亮)也非常(不寻常)之观(景象)B.于是余有叹(叹息、哀叹)焉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C.以其乃华山之阳(山的北面)名(命名)之也何可胜(尽)道也哉D.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比好游者尚不能(不及)十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词。
A项,明:照明。
B.叹:感慨。
C项,阳:山的南面。
故答案为:D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仆:倒下。
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C.往往有得得:心得。
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哀伤。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词。
悲:感叹。
故答案为:D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今异义词A项,古今都是“所说的”的意思B项,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有专门学问的人”C项,古义为“不平常”,今义为“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古义为“到达,达到……地步”,今义为“表示另提一事”。
故答案为:A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余之所得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音谬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
语文二练习: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含答案
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一)一、夯基训练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坟冢.(zhǒng)梵.语(fàn)退避三舍.(shě)舍.己为人(shě)B.禅.院(chán)封禅.(shàn)褒.衣博带(bāo)无物以相.之(xiàng)C.谬.误(miù)窈.然(yǎo)咎.由自取(jiù)便.宜从事(biàn)D。
讣.告(fù)仆.道(pū)长吁.短叹(xū)风尘仆.仆(pú)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则其至.又加少矣往往有得.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常在于险远..D.火尚足以明.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此余之所得也B。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当其欣于所遇D.而今安在哉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宋]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
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0826230
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08262301.下列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后世之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 .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情享受)夫游之乐也 C .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 D .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 答案:B解析:A.阳,南面;C.明,动词,照亮;D.求思,探究、思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始舍.于其址 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A ..①房屋 ②十分之一 ③获得 ④景象 B .①筑舍定居 ②十分之一 ③能够 ④景象 C .①筑舍定居 ②十一 ③得到 ④观察 D .①房屋 ②十分之一 ③取得 ④观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释义。
①“舍”,动词,筑舍定居;②“十一”文言文表达分数的特定形式,即“十分之一”;③“得”,能够;④“观”,景象,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 .①和②句相同,③与④句也相同B .①和②句相同,③与④句不同C .①和②句不同,③与④句相同D .①和②句不同,③与④句不同 答案:A解析:①②都是“景观”,③④“以”都是“因为”的意思。
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何可胜.道也哉刑人如恐不胜.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C.⎩⎪⎨⎪⎧而卒.葬之卒.起不意,群臣尽失其度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答案:A解析:A 项“胜”均有“尽”之意;B 项“相”意思分别是“帮助”/“相貌”;C 项“卒”的意思分别是“去世”/通“猝”,突然;D 项“然”的意思分别是“然而”/“……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翻译)
古今异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非常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事故
非常好 十分 于是余有叹焉 对于这种情况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此 请他,于是他来了 顺承连词
至——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于——引出处所 到了…的结局 以致于
至于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小李,你就别管了 另提一事
华阳洞入口
华阳洞
王安石的名言: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 人言不足恤。”
华阳洞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叙
平旷 记游者甚众 窈、寒、深 记游者少
前洞
记游洞经过 后洞 追记后洞中所见 → 并表示遗憾心情
悔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二、记游华山洞经过 前洞记叙简略 后洞记叙详细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 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 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 川人王某记。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 这段文字中,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
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课文内容总结: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 者的籍贯、姓名。
谨慎地选择
尽 说
……的 缘故
古今异义, 做学问的人
思而慎取之也。
重点字词
• 谬: 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 名: 说清楚,名词作动词。 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 • 所以: 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 • 学者: 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读书 因”。
“ 其”字的用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篇一:2022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理解性默写练习2022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理解性默写练习《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往往有得,”,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亦不能至也。
”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9、“,可以无悔矣,”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3、险以远则至者少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6、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帅哥(美男子)。
2、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第六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故非笑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C、唯余马首是瞻D、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A、两个:有志,不随以止B、三个:有志,有力,有物相之C、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怠D、五个,志,力,物,已不悔,人不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④其孰能讥之乎A、①和②用法相同,③和④用法也相同B、①和②用法相同,③和④用法不同C、①和②用法不同,③和④用法相同D、①和②用法不同,③和④用法也不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与例句中划线的“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距其院东五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余之所得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音谬也【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明亮)也非常(不寻常)之观(景象)B、于是余有叹(叹息、哀叹)焉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C、以其乃华山之阳(山的北面)名(命名)之也何可胜(尽)道也哉D、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比好游者尚不能(不及)十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答案】:第8题【单选题】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尽头)B、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C、以其求思之深(探求)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_____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 1 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 1知识全梳理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1知识全梳理一、知识点梳理1、文体知识“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2、作家作品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
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
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
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3、课文解读: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游褒禅山记》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
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二、综合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慧褒()庐冢(,)仆道()谬()穴()瑰怪()窈然()(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而卒葬之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有碑仆道4、其文漫灭5、盖音谬也6、有穴窈然7、有怠而欲出者8、不出,火且近9、盖余所至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11、则或咎其欲出者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14、而人之所罕至焉15、无物以相之16、其孰能讥之乎17、何可胜道(四)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有泉侧出4、由山以上五六里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7、则其至又加少矣8、火尚足以明也9、极夫游之乐10、常在于险远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五)翻译下面句子,有特殊句式的请指出特殊句式:1、唐浮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4月2日语文练习
4月2日语文练习一、抄写并翻译《游褒禅山记》第二自然段1、原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翻译: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那么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二、第二自然段重点文言现象整理1、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2、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
然,形容词词尾3、问其深形→名,深度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走到尽头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8、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 更9、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
10、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 责怪,埋怨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三、背诵并默写《游褒禅山记》的二自然段。
《游褒禅山记》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游褒禅山记》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 褒之庐冢也
以其无礼于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距其院东五里
D.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8.下列对以上三个语段中划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我(曾)派人观察他的“云气”,都呈现出龙虎的形状,五彩斑斓
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从中引出一条供流觞用的曲折水流,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
C.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因此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相信一定会令人快乐
D.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
答案:
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褒禅(bāochán)庐冢(zhǒng )仆道(pū )梵语(fàn)昏惑(hūn)华山(huà)窈然(yǎo )瑰怪(guī )罕至(hǎn )胜道(shēng )懈怠(dài)怠()2.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B.盖其又深。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答案.A、B。
A项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它”讲,代石碑;B项“其”仍作“它”讲,只是指代洞罢了。
所以A和B两项的“其”字用法是一样的。
C项的“其”译为第一人称代词“我”,D 项虽是译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它指代古人,应译为复数的“他们”才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答案B。
A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C项非常古义指不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D项至于古义指到达,到。
今义连词,引起另一话题。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答案. D。
因为。
分析:A第一个在;第二个判断词,是。
B第一个连词,表承接,并且;第二个连词,表转折。
却。
C第一个助词,无义;第二个代词,指自己。
5.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答案.C。
C项意为说明。
其余为命名。
6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⑦行礼之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 ①②⑦⑨/③④⑧⑤/ ⑥/⑩B. ①②⑨/③/⑤⑧/⑩C. ①②⑨/③/⑤⑥⑧/⑩D. ①②⑨⑩/③⑤/⑧答案.B。
①舍,名词活用作动词。
筑舍定居。
②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
③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
④非常,古今异义,不寻常的。
⑤来,使动用法,使……来。
⑥厌,形容词,满足。
⑦行李,古今异义,使者。
⑧谬,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弄错。
⑨名,名词活用作动词,说明白。
⑩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7.标识停顿有误的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8.翻译例句正确的一项是()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缘故。
B.所以要求这些有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
C.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缘故。
D.所以要求治学的这些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
答案.C注意学者的古今异义。
◆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拿着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C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D而在己为有悔己:自己答案.C照明。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则其至又加少矣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孰能讥之乎A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C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答案.D(第一组,第一个意为正当,第二个将要。
第二组第一个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第二个语气助词,表反问,难道。
)11.下列句中加点“以”字,都属于连词,并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⑤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 ①/②/③/④⑤B ①/⑥/②/③⑤C ①④/②/⑥/③D ①③/②/④/⑤答案.C(①连词,表承接。
②连词,因为。
③连词,表并列。
④连词,表承接。
⑤连词,来。
⑥介词,因为。
)12. 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
C“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答案. C(这里讲的是没有“志”而仅有力与物的情况。
)(二)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3)不出,火且尽(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答案.(1多(2)由,沿着;窈,幽深。
(3)将要。
(4)或,有的人;咎,责备。
14.翻译下列句子:(1)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答案(1)即使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
(2)进入越深,前进也越困难,而看到的景象也越奇异。
(3)大概我到达的地方,与那些喜欢游玩的人所到的相比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但是,看看两边洞壁,来到这里并题字留念的已经很少了。
(4)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洞,而没能极尽那游玩的乐趣。
15.这一段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作了以下对比:前洞平旷与后洞窈然;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少;余所至浅与好游者所至;进洞时的欣喜与出洞后的懊悔。
作用:为第三段议论作铺垫。
文学常识16.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家。
答案。
介甫,北宋,临川,政治,文学。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散文文风雄健峭拔,独树一帜,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二)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庐冢(zhǒnɡ)何可胜道(shēnɡ)B.盖音谬也(miù)窈然(yǎo)C.安上纯父(fù)无物以相之(xiànɡ)D.咎其欲出者(jīu)瑰怪(ɡuī)提示:A.“胜”应读“shènɡ”;C.“父”应读“fǔ”;D.“咎”应读“jiù”。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提示:C.观:景象。
答案:C3.下列句中的“其”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提示:D项与例句中都是副词,反诘语气。
A、B、C三项中均为代词。
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提示:A项,十分之一/数词。
B项,治学的人/学识渊博的人。
D项,不同寻常/很,十分。
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于是余有叹焉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火尚足以明也提示: B.名词作状语, C.形容词作名词, D.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A6.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提示:B项与例句中的“观”都为景象,其余为动词,观看,观察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惜。
B.夫夷以近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提示:A项感慨,B项平坦,D项谁。
答案:C8.作者强调“于险远”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A.三个:有力、有志、不随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