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管县体制实施25年
“市管县”与“省管县”利弊比较分析
“市管县”与“省管县”利弊比较分析通过对“市管县”和“省管县”进行理论界定。
井比较分析了“市管县”和“省管县”各自的利弊,指出“省管县”在理论上仍不具有成熟性,在实践探索中仍应耐心试点,尤其是要分别选取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试点,只有试点成功后方可在全国推行。
标签:“市管县”;“省管县”;利弊1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1.1“市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是指以中心地级市对其周围县实施领导的体制。
“地级市”分为兰种:一是地市合并型,即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省直辖市与地区行署合并;二是合并升级型,即地区行署与所在的县级市合并升格为地级市;三是县改市型,即将新设的县升格为地级市。
我国“市管县”体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全国地方政府基本上都实行了省政府领导下的“市管县”体制。
1.2“省管县”体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研究员张斌介绍,“省管县”有两层含义:一是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在财政预算编制上,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在收入划分上,也由省对县直接划分;二是完整的政府管理体制上的“省管县”。
最先在我国实施“省管县”改革的是浙江省,其进行”省管县”改革是从“县财省管”开始,即财政上的“省管县”。
而我国目前只有海南省实行了完整意义的“省管县”,仍维持了省——市(县)——乡(镇)三级地方政府体制。
2实行“市管县”后产生的利弊2.1“市管县”体制之利我国的“市管县”体制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产物,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在特定的时期内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市管县”体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它将省县之间一级政权由虚置变为实权,从而加强了对县域的行政管理,适应了改革初期相对落后的时代条件,避免了由省直管县的幅度过大、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管理低效问题,在经济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
成就与问题:十年来县域管理体制研究述评
国期 刊全 文数 据 库 ” 为 文 献 来 源 , 择 时 间段 为 作 选 19 99年到 20 08年 , 研究 焦 点是 县 域管 理体 制 问题 。
先对近十年来县域 管理体制的研究 内容进行梳理 ,
而后对现 有研 究 的研究 内容 、 研究 质量 等进行 评估 ,
最 后给 出研究 结论 。
崇 本研 究受到 “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 与环 境治理研 究 中心” 资助。
49
市对农 村发展 的带动作用 , 推动 了城市化 发展 。
文献检索发现研究县级政府 内部管理体 制和讨论
县、 市政 府横 向体 制 间的研究 极其 有 限 , 因此 本 文注 重考查 与 “ ” 关 的 纵 向管 理 体 制 问 题 。按 “ 县 相 篇 名” 带有 “ 管 县 ” “ 管县 ” “ 权 强 县 ” “ 省 、市 和 扩 等 关 键 词 ” 别搜 索 , 到文 献 分 别 14 5 分 得 2 、8和 8 0篇 , 剔 除交叠重 复 、 府 通知等 , 政 共得 文献 24篇 。本 文 首 3
问题 , 其根本 目的是借用行政手段 、 利用 中心城市的 优 势地 位拉 动所 辖县 域 的经 济 发展 , 而 缩 小城 乡 从
差距 、 实现城 乡协 同发 展 。
有 学者认 为 ,市管 县 ” 制是 计 划经 济 宏 观管 “ 体 理 思想 的 自然延 续 , 由计 划 经 济 向市 场 经 济 转 型 在 过 程 中发挥 了积极 的作 用 , 定 程度 上 促 进 了区域 一 市场 的统一 和规模 经 济 的形 成 , 速 了地 方 政 府 主 加 导 型市 场经 济的 萌芽 和 成 长 … , 较好 地 打 破 了多年 来 市县 之 间的行 政壁 垒 和 城 乡 分割 , 挥 了 中心城 发
“省管县”体制改革:市县分离还是混合模式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 0 1 4 年第 1 期
●地方政府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 D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o 0 8 — 7 6 2 1 ( 2 0 1 4 ) 0 卜o 0 1 O 一 0 5
“ 省管县 ’ ’ 体 制改革 : 市县分离还是 混合模式
口杨宏 山
( 中国人 民大 学 公 共 管理 学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推 进“ 省 管县 ” 体 制改 革需要 在 理论上 厘 清 市与县 的关 系。 流行 的“ 市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竞争论 ” 与“ 市县 一体论 ” 都有
其片 面性 , 可 采 取 一 种 混 合 型 的 市 县 关 系模 型 , 即区分 周边 县和 外 围县 , 周边县 与城 市 实行 一体化 治理 模 式 ,
基金 项 目: 国家“ 9 8 5- * - - #  ̄ 4 g势 学科创 新 平 台” 专项 经 费资助项 目 作 者 简介 : 杨 宏 山( 1 9 7 1 一) , 男, 中 国人 民 大学公 共 管理学 院副教 授 。
一
1 0 —
《 北京行政学院学 ̄) ) 2 0 1 4 年第 1 期
市 、县 之 间 到底 是 竞 争 关 系 还 是 一 体 化 关 系, 一 直 是 学 界 争 论 的热 点议 题 。根 据 对 公 正 与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制度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制度研究【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通常对应于中央政府(在联邦制国家,即称“联邦制府”)的称谓。
特点:现代社会,地方政府和这中央政府相比,具有有限的权力,如制定地方税收政策、实行有限的立法等等;很多国家民族自治地区较一般的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利如立法权等;在中国还存在自治地方,香港和澳门在脱殖民统治以后,成为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和同行政地位的省和直辖市相比,中央政府给予更大的权力。
【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
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
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也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型的政府,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目前科技创新存在和面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央的地方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型的新思路,同时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努力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执行好已出台的政策,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第一,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面临着权力运行无序的挑战。
第二,在地方决策制度上,地方政府面临着制度短缺的压力。
第三,在公共治理的方法和手段上,地方政府职能转型滞后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行政区划调整演变
市管县利弊进行剖析,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探讨制度变迁的诱因。
伴随社会和经济的逐步发展,省管县体制模式备受各界的关注,从制度利弊角度探讨省直管县发展。
一、行政区划的文献述评
~
数据来源:浦善新.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研究.2006: 10-14
中心城市发展,导致县级政府出现财政困难等问题。
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贯。
同时,学校宣传部在学校官网上开辟了专栏,进行宣传工作。
此外,学校团委组织了线上师生读书分享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线上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
线上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部门和教师积极行动和扎实工作,尤其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更要发挥核心协调和保障作用,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目前,北信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采取学分制管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三进”工作实践路径的探索
实践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深入探索和不。
论“市管县”体制改革
进 行 改革 。
就会加大 , 而行政效率则必然降低 。“ 市管县” 体制人 为地 制 造 出 一 个 中间 层 级 , 是 县 与 省 之 间 需 要 上情 下 达 或 下 凡 情 上 达 的问 题 , 论 是 政 策 性 的 还 是 业 务 性 的 , 来 可 以 无 本 直接沟通 , 现在却不 得不经 由市这一 中间层次 , 不仅 加大 了行政成本 , 而且影 响了信息传递速度 , 降低 了行政 效率。 三是“ 市管县” 体制 下市级 的经济辐 射作用有 限。市管县 的 主要 目的是 以 中心 城 市 的优 势 地 位 拉 动 所 辖 县 的 经 济 发展 , 但是 , 并非所有 的市都能起到这一作用。事实上 , 除 传统的省会城市和一些 中等发达城市带动力量较强外 , 一 些工业 基础 薄弱尤 其是那些 由县级 升为地级规格 的城市 很难有力量来 帮助县 乡发展 , 这类 城市一般都远离 中心经 济 区, 所带县 的数量也 较多。四是 “ 管县” 制下 , 市 体 市县 关系相 当紧张。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 , 要求 县的经 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 存在着侵 占县及农村 地 区利益 的趋 向, 比如 , 往往通 过截 留指标 、 市 资金 、 争项 目、 财政提取和各种 行政审批 侵 占县 的利益 , 从而形 成所 谓 “ 压 县 ” “ 卡 县 ” “ 挤 县 ” “ 吃 县 ” “ 刮县 ” 市 、市 、市 、市 或 市 的 现象 , 严重影响和束缚 了县 域经济社 会 的发展。五是 “ 市 管县” 体制拉大 了“ 干群距离” 减弱 了群众的近距 离监督 , , 不利于廉政建设 。 由于 仕途 层次 多 , 层领导 更换 太频 基 繁, 不利 于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3 ¨ j
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县关系的逻辑演化与重构——兼论“省直管县(市)”改革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 1 0 1年第 5期
作者简介 : 王雪丽 ,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副教授 , 南开大学周 恩来政府 管理学 院博 士研 究生 , 主要从 事府 际关 系理
论 、 方政府与政治问题 研究。 地
① 车海刚 :“ 《 省直管县” 改革 向纵深推进》 《 习时报》20 年 8 3日。 ,学 , 9 0 月
88
一
、
问题 的提 出
作为对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确立 的“ 市管县 ” 体制的一种替代 ,省直管县( ) 改革是对市县关 “ 市 ” 系的再次调整 , 其初衷是为了解决 “ 市县合治” 的 下 种种弊端 ,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说 , 从已有的 改革来看 ,省直管县 ( ) 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 “ 市 ” 长方面确实有 一定 效果 。以浙 江省为例, 《 民 据 人 日 ( 报 海外版) 引用 的资料显示 , 0 》 2 8年浙 江城 乡 0 居民收人之 间的比值为 2 4 :l 同年全 国城 乡居 .5 , 民收入比值 为 3 3 :1 . 1 。而在 另一个较早 实行 “ 省 直管县( ) 财政改革 的湖北省 ,08年县域经济 市 ” 20 的多项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 对全省 G P D 增 长的贡献率接近 6 % 0 。然而 , 省直管县( ” 在“ 市)
新中 国成立 以来市县关 系的 逻辑演化与重构
兼论 “ 省直管县 ( ) 改革’ 市 "
市管县和省管县
摘要:通过对“市管县”和“省管县”进行理论界定。
井比较分析了“市管县”和“省管县”各自的利弊,指出“省管县”在理论上仍不具有成熟性,在实践探索中仍应耐心试点,尤其是要分别选取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试点,只有试点成功后方可在全国推行。
关键词:“市管县”;“省管县”;利弊1 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1.1 “市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是指以中心地级市对其周围县实施领导的体制。
“地级市”分为兰种:一是地市合并型,即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省直辖市与地区行署合并;二是合并升级型,即地区行署与所在的县级市合并升格为地级市;三是县改市型,即将新设的县升格为地级市。
我国“市管县”体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全国地方政府基本上都实行了省政府领导下的“市管县”体制。
1.2 “省管县”体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研究员张斌介绍,“省管县”有两层含义:一是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在财政预算编制上,由省直接对县编制预算,在收入划分上,也由省对县直接划分;二是完整的政府管理体制上的“省管县”。
最先在我国实施“省管县”改革的是浙江省,其进行“省管县”改革是从“县财省管”开始,即财政上的“省管县”。
而我国目前只有海南省实行了完整意义的“省管县”,仍维持了省——市(县)——乡(镇)三级地方政府体制。
2 实行“市管县”后产生的利弊2.1 “市管县”体制之利我国的“市管县”体制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产物,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在特定的时期内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市管县”体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它将省县之间一级政权由虚置变为实权,从而加强了对县域的行政管理,适应了改革初期相对落后的时代条件,避免了由省直管县的幅度过大、负担过重而导致的管理低效问题,在经济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
促进了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使城乡经济日益融合为相互依托的区域性经济,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我国新一轮市管县体制改革思考
不 变 , 层 政 府 相 应 的 权 限 自然 地 得 到 合 理 “ 绑 ” 为 下 层 政 府 的 创 新 能 力 与 基 本 行 动 能 力 下 松 , 的提 高开创 空 间 。
关 键 词 市 管 县 体 制 ;科 层 制 ;泛 组 织
本文将 始于 18 9 0年 代 初 的 我 国 “ 管 县 体 市
2 2年 5月 O1
M a 2O1 y 2
我 国新 一 轮 市 管县 体 制 改 革 思 考
袁 政
( 山大 学 中 国公 共 管 理 研 究 中心 ,广东 广 州 5 O 7 ) 中 1 2 5
摘 要 始 于 1 8 9 0年 代 初 的 我 国“ 管 县 体 制 改 革 ” 经 为 我 国城 乡 经 济 、 会 发 展 做 出 了 重 市 曾 社 要 贡 献 。 当今 我 国 经 济 、 会 发 生 了翻 天 覆 地 的 变 化 , 观 上 要 求 对 市 管 县 体 制 进 行 新 的 改 革 , 社 客
18 9 0年代 初农 村 经 济 改 革 取 得 初 步 成 效 ; 革 针 改
对 当时 区域 经济 、 会 发 展 中诸 矛 盾 的 主要 方 面 : 社 市 场体 系 不 发 育 与 城 乡 分 割 , 当 时 中 国城 乡经 对 济、 社会 发展 发挥 了重 要推 动作用 。 随着 我 国 经 济 、 会 的快 速 发 展 , 过 2 社 经 0多 年 的经 济 高速 增 长 , 一 轮 市 管 县 体 制 的外 部 环 上
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一个献综述
第14卷第1期2012年1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N or t he a st e rn U ni ver s i t y(Soci al Sc i ence)V01.14,N o.1Ja n.2012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一个文献综述李兆友,陈亮(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摘要:1983年开始的“市管县”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诸多弊端,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构想,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是“省直管县”改革,认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府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有助于缓解县乡财政压力。
当然,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许多的难题。
为此,应该充分认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系统性,不断完善分权化操作,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关键词:“市管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圈分类号:D0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1—0052—05一、“市管县”体制及其弊端1983年,国务院相继发出同意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实行“市管县”的批复,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开始实施。
同年,《经济研究》、《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等期刊开始刊登探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文章。
早期的相关文章主要是结合各省实际,探讨“市管县”体制的必要性,认为实行“市管县”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统一组织城乡的生产和流通,形成网络型、开放式的小型经济区,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12j。
“市管县”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城乡优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挥【3J,促进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4。
1986年出版的《市管县体制初探》是最早一部关于“市管县”体制探讨的书籍,对于“市管县”体制的必然性、基本任务、现实作用、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5J。
由于此书写作时间较早,因此该书并不能反映“市管县”体制的新情况。
苏州市人事志
苏州市人事志(1980-2005年草稿)第一章人事管理综述:扼要叙述1949年至1979年期间我市人事管理基本脉络,简要介绍改革开放25年来,人事管理领域重大的制度性变革和重要工作内容,以承上启下、续开新篇。
第一节人事管理机构及体制一.管理机构解放初,我市人事工作主要由市民政局承担。
1954年至“文革”结束,主要由市委组织部管理,期间人事管理机构几经撤建与分合。
1979年9月建立独立建制的“苏州市革命委员会人事局”。
以后,市辖各区、县(市)政府和苏州市级机关各部门也相继设立了人事管理机构,一些基层事、企业单位陆续设立人事科室,从而形成了全市人事管理机构网络。
1981年,“苏州市革命委员会人事局”更名为“苏州市人事局”。
下设一室四科,实有工作人员28名。
1982年9月,全省人事局长会议明确市人事部门的职责是:负责本市行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副科长以下干部的调配、调整、培训、考核、吸收录用工作;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专业技术干部考核、培训、使用管理工作;办理市政府任免干部手续和管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奖励惩戒工作;管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退休退职、统计年报、机构编制工作;接待处理人事工作方面的来信来访;指导下级人事部门的工作。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
3月1日,苏州地区人事局、苏州市人事局合并,建立新的苏州市人事局(挂“苏州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下设秘书科、干部调配科、专业技术干部科、工资福利科、奖惩科、编制科,实有工作人员42名,后减少到38名。
自此,市人事局增加了指导所辖常熟市、吴县、吴江县、昆山县、太仓县、沙洲县人事局工作的职责。
1984年,市人事局增挂“苏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具体工作由干部调配科承担。
8月24日,成立“苏州市人才交流服务部”,为市人事局下属事业单位。
自此市人事局又增加了对全市人才交流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利弊整理版
韩颜明:中国省直管县的利弊作者:韩颜明时间:2010-09-28 浏览次数:2215 次省直管县是近年地方政改中的热点,在乡村直选试验偃旗息鼓之后,省直管县就成了政改内容里面惟一还能够引人关注的事情。
省直管县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在于地方财政的分配比例:在市管县体制下,大部分地方的财政资源都过分地向市一级集中,导致县财政贫血,县域经济发展乏力。
市财政对县财政的“侵占”在中西部地区比东部沿海地区严重,在经济落后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更严重。
财政资源越少的地方,市一级机构截留的比例越高。
市管县的利弊市管县曾经是作为地方行政管理的先进模式加以推广,它代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对地方放权的政改思路。
在市管县体制下,市一级管辖区域增大,取代了以往地区一级行政管辖权力。
市管县之后,市机构(地级市)事实上承担起了两种不同特点的地方事务的管理角色,一个是区域中心城市的管理者,另外一个身份是广域范围(包含下辖县区)的地方事务管理者。
两种身份既有冲突,也有协调。
从冲突的角度讲,中心城市与其它县区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各自有自己的利益受众和区域特色,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在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上差异巨大。
市机构同时兼任两种区域的管理者,厚此薄彼的情况几乎难以避免。
从协调的角度讲,在地区体制下较为分散各自为政的县域经济在市管县后彼此关联度加强,通过市一级的整合,在中心城区与县区之间,以及各县区之间可能形成较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经济较发达,中心城区辐射能力强的市较有可能形成市县区的发展联动,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市管县后发展良好,比较成功的例子是苏州、无锡、宁波、温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苏州的GDP在2002年超过了天津,2004年超过深圳,仅落后于上海、北京、广州三个特大级城市,无锡、宁波、温州也在全国百强城市榜中排名靠前。
因为上述这些成功的例子,市管县在此后二十年间被广为推广,目前全国333个地级机构中,市管县的比例已经达到85%,总数为283个。
对“市管县”和“省管县”体制的若干思考
对“市管县”和“省管县”体制的若干思考罗湘衡内容提要: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最终成败。
当前我国正在酝酿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新一轮调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有的“市管县”及时变更为“省管县”,实行了20 多年的“市管县”体制因何而得以建立起来,它究竟存在怎样的弊端,新的“省管县”体制到底应该如何建构,解决好这些问题是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政府管理体制市管县省管县比较分析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最终成败。
作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的行政体制改革,继推行公务员制度和机构改革之后,近年来呈现出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即启动以省级建制调整为核心的行政区划改革,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改革的突破口。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省级行政区划的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诸多探讨,学术成果斐然,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导向功能的莫过于“省管县”体制改革。
“省管县”体制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省级以下行政区划的权力结构模式和行政、财政基础,并将深刻影响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模式,可以被视为自20 世纪80 年代“市管县”体制实施以来又一次对政府间关系所做出的根本性调整。
2005 年6 月,温家宝总理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试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尽管目前对“省管县”改革的尝试大多集中在对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的变革上,但是通过自2002 年以来浙江、湖北、河南、山东、福建等省份先后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并在财政体制上实行“县财省管”的试验性探索,可以发现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县域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
电大期末考试 最新备考题库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单选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c )年。
A.3 B.4 C.5 D.62、国家权力分属于全国性政府和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的政府,并在两者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关系。
这种结构称为(c )结构,国家权力在国家结构中分属两个中心。
A.单一制B.君主立宪制C.复合制D.议会共和制3、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的功能,地方政府可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d )。
A.中间层地方政府B.最高层地方政府C.基层地方政府D.特殊型地方政府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5、中国现有的省中,最小的是(b )。
A.浙江B.海南C.福建D.河北6、唐代(b )为第一级行政单位。
A.州B.府C.郡D.县7、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省、地两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b )人以上联名,可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本级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A.3 B.5 C.6 D.78、国家权力属于全国性的政府,它可以由中央政府委托或赋予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的政府,并可按照中央政府的意愿加以改变或取消。
这种结构称为(b )结构,国家权力只有一个中心,属于中央政府。
A.君主制B.单一制C.复合制D.共和制9、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始设于(d )年。
A.1949 B.1959 C.1969 D.197910、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由(b )人大常委会依选举法的规定确定。
A.全国B.上一级C.同级D.下一级11、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c )的社会主义国家。
A.代议制B.单一制C.人民民主专政D.联邦制12、(d )即政府首长对本级政府工作负完全责任,各部门的首长对本机构的工作负完全的责任。
A.民主集中制B.民主共和制C.议会代表制D.首长负责制13、汉代封国分王国、(a )两等。
A.侯国B.采邑C.郡D.州14、瑞典地方行政建制有郡和(c )二级。
A.市B.县C.市政区D.乡镇15、我国的乡、镇、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c )年。
市管县体制评析
市管县体制评析建国初期,为了解决大城市蔬菜供应等问题,我国实行了市管县体制,在80年代为了解决城乡共同发展问题,市管县体制再度掀起热潮。
标签:市管县;体制改革;职能转换一所谓市管县体制,是指在行政区划上,根据行使国家政权和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并兼顾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经济联系和民族分布等实际情况,把同一经济区内的一些县(市)划归为中心城市,由市管辖若干县或自治县,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县(市)及农村的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一体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26年,汉口(今属武汉市)管辖汉阳县。
(注:浦善新:《中国行政区划概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98页。
)1958年,河北省撤销天津地区,将其所辖之县划归天津市管辖,在同一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北京、上海二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逐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并推广。
(注:孙学玉、伍开昌:《构建省直接管理县市的公共行政体制——一项关于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1959年9月,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城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以法规形式确定了市管县的行政体制,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
1978年,新宪法明确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区分为区、县”,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历史性地载入我国宪法,中共中央以〔1982〕51号文件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年末首先在江苏省试点,1983年开始在全国试行。
二市管县体制在80年代的再度兴起与前次不同,它是在人们认识深化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的。
改革开放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和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主的城市改革,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重塑,而摆在两者面前的发展阻力便是城乡分治的局面。
就农村而言,农村经济改革使原本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显性化,急需从农村转移出来,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来自城市的技术、人才、设备和资本方面的支持;就城市而言,其产业的发展在原材料、消费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在空间上受到严格的限制。
市管县体制
市管县体制一:定义市管县体制(又称市领导县体制)指由直辖市和较大的市领导县的行政区划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就有少数城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此后,实行市领导体制的城市逐渐增多,50年代末达到第一次高潮,60年代初开始回落并进入低潮,70年代又逐渐复苏。
从1982年开始,我国又掀起新一轮的市管县体制改革浪潮。
目前,市管县体制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
二:历史1.改革开放前1949年底,我国就有无锡(领导无锡县)、徐州(领导铜山县)、兰州市(领导皋兰县)实行市管县体制。
此后,北京、天津、旅大(今大连)、本溪、杭州、重庆、贵阳、昆明等市曾实行过市领导县体制。
当时实行过市领导县体制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保证大城市的蔬菜、副食品供应。
领导县的市仅限于部分直辖市、省会和个别大城市。
除旅大市领导过2个县外,一般一个市只领导一个县。
从1958年开始,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范围迅速扩大,至1958年底,已有29个市领导118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 个县级市,几乎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大城市都实行了市管县体制。
1959年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市领导县体制,并指出实行市管县体制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密切城市和农村的结合,促进工农业的相互支援,便于劳动力的调配”。
到1960年底,全国共有48个市领导234个县、自治县,代管6 个县级市。
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市领导县体制进入低潮。
1965年底仅剩25个市领导78个县、1个自治县。
70年代后,市领导县体制又逐渐复苏。
至1981年底,共有57个市领导147个县、自治县。
2.改革开放后1982年,中共中央(1982)51号文件中向全国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指示。
当年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开始在全国试行。
到1994年底,除海南省外,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试行了市管县体制,共有196个市领导741个县、31个自治县和9个旗、2个特区,代管240个县级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县政府间关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回顾纵向间府际关系,在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纵向间府际关系调整,是全面深化改革在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的重要体现。
市县政府间关系是中国纵向间府际关系的重要构成。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围绕调整和规范市县关系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
系统考察市县关系实践历程,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对于理顺纵向间府际关系、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相关改革实践在各地展开,学界也普遍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从“市县关系的历史演进”、“市县合治与市县分治的比较”、“‘省直管县’改革”、“行政层级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等领域研究“市县政府间关系”这一问题。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明确,关于纵向间府际关系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现有的研究视角较为开阔,方法较为多元,实证研究的色彩更浓,所形成的观点也具有较高的价值。
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是对市县政府间关系历史演进的梳理,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结合度不高,对转变政府职能在调整和优化市县关系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对行政区划调整在市县关系变迁中的作用理解不全面,对市县关系未来发展趋向的研究与现状联系不够紧密。
在准确把握研究对象实践发展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以历史和逻辑为线索,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市县政府间关系的演进历程,在对历史和现状作客观评述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探索市县关系的发展趋势,为调整和优化市县政府间关系作理论准备。
二、市县分治:改革开放之前的市县管理体制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市县政府间总体上属于“分治”的管理模式,即省政府分别管辖城市和农村地区。
这种“分治”模式,是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政府管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市县分治体制形成的原因1.历史原因:既有城乡管理模式的影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是省县二级制。
虽然在1936年颁布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暂行条例》中,提出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这一机构,但并未将其明确为一级政府。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地方政府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总分40.00)1.从秦朝到现在,()始终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
(2.00分)A. 市B. 乡C. 县D. 省2.我国的直辖市数量是()。
(2.00分)A. 6B. 4C. 5D. 33.最早对省制进行猛烈抨击的大家是清朝的()?(2.00分)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魏源D. 严复4.目前我国共有()个地区。
(2.00分)A. 102B. 79C. 65D. 2135.缩省论的主要目的减少()。
(2.00分)A. 行政层次B. 行政机构C. 行政幅度D. 行政人员6.秦朝之前的朝代基本上实行()(2.00分)A. 行省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大区制7.1947年7月经国会通过()法律,是战后日本的一部基本法。
(2.00分)A. 地方财政法B. 日本国宪法C. 地方税务法D. 地方自治法8.秦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郡。
(2.00分)A. 37B. 34C. 36D. 319.下面()国家属于联邦制国家?(2.00分)A. 法国B. 日本C. 中国D. 美国10.统一后的德国共有()个州。
(2.00分)A. 22B. 20C. 16D. 5011.作为省县二级制下的地区的设立,最初是在明朝,称()。
(2.00分)A. 总督制B. 府台制C. 巡抚制D. 道员制12.英国地方政府是以()为中心的地方政府制度。
(2.00分)A. 地方行政机关B. 地方法院C. 地方议会D. 自治团体13.我国共有()个省。
(2.00分)A. 25B. 23C. 32D. 3114.目前我国共有自治区()个。
(2.00分)A. 4B. 7C. 6D. 515.我国最早形成的国家是()(2.00分)A. 秦朝B. 周朝C. 商朝D. 夏朝16.虚省论认为21世纪的中国地方政府体系应实行()。
(2.00分)A. 资本主义B. 地方自治C. 社会主义D. 集权17.省制兴起于()。
浅议中国政治制度对城市行政管理的影响
浅议中国政治制度对城市行政管理的影响作者:林颖龙婵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8期摘要:自中国古代以来,城市的设立就首先考虑到了中央政治的需求,中国政治制度对中国城市行政管理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时至今日,城市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依然把政治制度作为其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
文章以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为例,分析其与中国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其对中国城市行政管理的影响,以激发对制度健全的探索。
关键词:政治制度行政管理郡县制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65-02一、引言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但是在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立和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城市在中国最早是“卫君守民”之地,从秦统一全国直到清朝末期,国家设立郡县行省等一系列城市体系,首先就是从中央政治的需要来考虑的。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在中央集权政治控制下,完全纳入国家中央行政系统之内,是中央联结地方与广大农村的环节;城市中的一切人员均在中央派置的官吏管辖之下,从历代起就有控制居民的一整套行政管理制度,如保甲连坐、户籍编册等。
直至新中国成立,全新的政治制度之下城市行政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人性化,这样一个历程的改变也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对城市行政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郡县制是在春秋后期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
县早于郡产生,郡的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推行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三十六郡”,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生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它使中央集权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本文就以郡县制为例子,讨论中国政治制度对城市行政管理的影响。
二、郡县制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体现1.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城市蓬勃发展、城市出现最多的时期,中国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轮廓就是在汉代形成的。
30年城市化之路让金华在盆地崛起(简)
30年城市化之路让金华在盆地崛起(简)夏康贾亦俭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金华经过五个阶段的城市化发展历程,30年后金华已从一个农村式的城关镇,发展成为城市人口近60万、建成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并在住房保障、建设资金筹措、新区开发、山水生态城市创建等四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市化金华崛起金华在浙中盆地的快速崛起,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成功实践。
1978年,以农业为主的金华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乘着改革开放之春风走上了复兴之路,城乡建设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经过五个阶段的城市化发展历程,金华已从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达68.7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6.33万人(含10.92万暂住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金华市区的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7.1%;成了浙闽赣皖四省九地市协作区的龙头城市、建设中的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全省三大城市群之一浙中城市群的内核城市。
30年来,金华成功地创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检查评比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绿化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省住房解困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将城市化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城市化历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金华的城市化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1985年):城市化启动和打基础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性划段事件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决定(起始);1985年国务院《关于浙江省撤销金华地区实行市管县的通知》(止段)。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金华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财政经济相当困难。
据金地计(78)53号文件显示,当年全地区(含现衢州市)农牧业等六大类别的基本建设总投资才685万元,其中金华市本级为131.8万元,而市本级实际用于城建上面的资金仅为67.3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01月28日16:02 《决策》杂志-张占斌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长期实施的市管县体制,使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分工和协作,中心城市也为所属周边县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协作网络投入了大量资金。
“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的体制是否适用于这种在经济上已依附于中心城市的县是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
2008年2月,中国的市管县体制整整走过25年。
在这25年间,这一管理体制呈现出哪些阶段性特征;地方市管县体制改革探索还存在哪些现实困难;下一步如何突破?这些问题都有待在这样一个时刻给出答案。
地级市大规模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19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
当时国务院提出实行地市合并,打破城乡分离,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局面。
1982年,中共中央51号文件作出《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肯定了辽宁等省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经验。
198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实行地、市合并”,从此,地级市建制很快在全国铺开。
80年代:合并与升格成为关键词从1982年开始,江苏、四川、广东、吉林、山东等省纷纷尝试“市管县”的新体制。
1983年,全国就撤销了35个行政公署,将368个县划归城市领导,另有22个县与市合并,40个县改为县级市或地级市。
江苏、辽宁和广东分别于1983、1984和1988年撤销了地区;1988年海南建省时就没有设置地区建制。
地级市的演变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将地级市与地区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二是将地区所在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管辖原地区所属的县;三是将新设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
按照国务院最初设立地级市的初衷和设想,就是要发挥地级市作为中心城市的作用。
从地级市的情况来看,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地级市所选择的城市经济中心的地位往往是自然形成的,其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它们之间的经济落差较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
这样,地级市对于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就有自然天成的效果,其他周边城镇的发展往往依托地级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一种和谐共进的城镇群发展模式,地级市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二是有的地级市是在各地希望升格的大气候中形成的,并不具备条件,但也在积极推动中采取行政指定的方式解决,有的“矬子里拔大个”,有的采取新建式的人为培植,结果是并不能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有些地级市的经济实力甚至还不如所管辖的县,这些逐渐成为后来市县长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三是介于两者之间,按照行政建制,所属县接受市的领导,但这样的市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对所属县也没有能力给予帮助。
90年代:“抽水机现象”端倪初现从我国地级市的权力配置模式可以看出,实行市管县体制的中心城市从起源上分为四类: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中心;二是由县级市发展而来;三是在县城或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四是在乡村甚至无居民点处新建立的城市。
80年代,由于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市里的工作中心也在农村,一般来说,市里尽可能对县里进行政策和财力倾斜,市县的关系总体还比较和谐,没有严重的市县争利的问题。
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地级市的大多数中心城市起点较低,城市基础较弱,相当一部分中心城市并非是由于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经济中心,而是被推上了中心城市的位置。
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其经济实力与所管辖的县的差别不大,甚至还比不上所辖县,再加上有的市所辖的县数量较多,因此中心城市不能有效地辐射并带动所辖县,这是地级市中产生“弱市强县”现象的体制根源。
进入90年代,由于城市改革和城镇化提速,国有企业出现严重的困难,市级政府的财政压力非常大。
许多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城市化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脱困等工作。
由于地级市自身实力不够强大,伴随着财政吃紧,不仅无法对县域经济进行拉动,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县争利的现象,而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
而在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税制的情况下,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进入21世纪,上述地级市政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和许多地级市政府的关注。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减少行政层级思想,中央文件也强调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财政上省直管县的改革。
不少省份作出了设计新的发展思路的尝试,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积极扭转“弱市强县”的状况。
首先,一些地级市在制定发展思路的时候,优先考虑其城市角色的定位,使其更加偏重于发挥地级市的城市功能,真正体现地级市作为城市一级政府的作用。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因此对于地级市的功能与角色定位,要首先基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定位,使地级市退出对农村领域的管理和介入,真正实现地级市的城市功能,而对周边农村只是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这样的发展思路已经逐渐为许多地级市政府接受并开始实施。
其次,中央政府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设立地级市改革的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地级市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几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先后进行了地级市改革的试验。
例如浙江省开始了“强县扩权”的试验,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
将300多项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20个县级行政区,这几乎囊括了市级政府的所有经济权限。
截至目前,包括辽宁、江苏、湖北、河南、安徽、福建、广东、黑龙江、江西、湖南、河北、吉林等省在内,均已开始试行“强县扩权”或财政上的“省管县”。
实践证明,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三,中央政府在保持地级市的行政级别稳定的基础上,开始尝试重新划定各市的权力配置,形成优势互补的地方政府行政层级。
具体而言,是在探寻由省直管县(市)的改革路径后,不撤并地级市一级的行政级别,而是保持这一级行政单位的稳定。
同时,省管的各市县,除直辖市外,可按地域面积、人口、经济规模等几个指标,分为大城市、中等市、县和县级市,并制定政府机构的编制和权限标准,以利实行。
此外,对于一些多余的行政人员,可向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分流,也可在一省范围内余缺互补,以此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地方行政规划。
试点:“后扩权时代”困局 2008年01月28日16:02 《决策》杂志试点:“后扩权时代”困局各省的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主要是下放经济管理权,省对县的财政进行直管,实行省县二级财政体制,但仍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
从实践来看,如果实行省直管县,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国家行政学院调研组对浙江、海南的调研来看,目前改革中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一是经济强县社会管理权限和力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履行。
如公务员录用的审批、社会中介机构审批、机动车驾驶证登记和审验、职工伤残等级鉴定、医疗机构设置、自来水及排污费征收、涉外(婚姻、经济案件、刑事案件)等,需要到市或上级办理;二是经济强县发展需要的市场监管服务机构缺乏,编制受限。
如没有海关、商检、金融监管等机构,已有的工商、税务、环保、质监等也编制受限。
三是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改革政策与国家体制与法律法规不适应,许多权力难以真正下放,有的下放的权力又收回去了,如与条块的矛盾、与法律法规的不一致、缺少衔接和细则等。
四是经济强县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基础财政压力日益增大。
如存在不少“上面请客,下面埋单”的问题。
从各地的实践反响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扩权之后呈现出的新矛盾还体现在,一是省辖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
比如,在财政配套资金问题上,对于一些已经审批的项目,省里资金下来了,要求省辖市配套的部分没有到位,而省里又没有直补的政策,这样就给县(市)发展带来很大资金制约。
二是省直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
这些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他们各自都有自上而下的一套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扩权政策在这种既成的事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三是扩权县(市)事实上与原来隶属的省辖市管理脱钩,催生了与原来省辖市的矛盾。
由于县级政府的人事权仍然掌握在地市政府手中,在落实扩权政策时,扩权县与上级(地市)政府许多矛盾难以协调,容易出现“两个婆婆”的问题。
扩权县既要维护对省一级部门的话语权,还要维护与市领导部门的关系,这就增加了这些县(市)主要领导进行协调的工作量。
四是“强县扩权”后省级政府的监督管理能力需要加强。
扩权后,大量经济社会管理事务将由县政府直接与省联系,省级政府能否直接管理数量众多的县?县级政府扩权后,省级政府的管理半径增加,如何有效监督县级政府权力的使用?这些都是当前试点改革和未来实行省直管县体制需要研究的问题。
五是“强县扩权”改革在全国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长期实施的市管县体制,使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分工和协作,中心城市也为所属周边县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协作网络投入了大量资金。
“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的体制是否适用于这种在经济上已依附于中心城市的县成为亟需慎重研究的问题。
十一五:突破的关键策略就全国而言,由于各省经济实力、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社会关系、民族成分差别很大,面临的问题也十分复杂,因此改革不能一刀切,其类型可能有三种:一是在已经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和积极构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和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青岛、大连等城市化比较高的副省级城市,可重点推进“撤县建区”的力度。
二是在西部面积比较大的欠发达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区划没有调整的情况下,仍维持目前的行政管理格局,但可向县级单位下放一些权力,选择部分县进行直管试点。
三是在上述两种情况外的大部分区域,特别是区域面积相对小的省份,积极探索省管县的改革,条件成熟时实行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意义上的省直管县。
减少政府层级改变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同时还需要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一是解决我国省级政府的管理规模和幅度普遍较大问题。
目前不少省级区划里县级单位有八九十个,多的一百多个,如四川、河北、河南等。
省直管区划行政单位有效管理大体应在50-60个左右,太多了可能出现问题。
借鉴中国历史和国外区划的经验,应缩小省级政府的管理规模和幅度,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合理下放和配置权力。
汉朝贾谊曾在《治安策》中提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减少和避免地方主义的出现,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
可考虑以增设直辖市、分拆和重组等方式适当增加省级政府的数量,至少应有10-20个左右省级单位的空间。
比较稳妥和可行的是应重点考虑增加新的直辖市,比如从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深圳、广州、西安等选择都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础。
二是调整县级行政区划设置。
由于我国的县级行政区划设置不科学,造成了地方行政资源与经济资源的配置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