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期末最终整理精华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nThe Development of Wen Bing: Embryonic Stage - From the Warring ___。
Growth Stage -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n Stage -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The earliest record of the name of Wen Bing - "SuWen · Liu Yuan Zheng Ji Da Lun"2.Ge Hong of the Jin ___ that the main cause of Wen Bing was the n of "Li Qi"3.Xue ___'s first Wen Bing specialized treatise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 "Wen Yi Lun"4.The four masters of Wen Bing in the Qing Dynasty: Ye Gui (Ye Tianshi)。
Xue Shengbai。
ng Ti (ng Shili)。
and Wang Tu (Wang Mengying)5.Ye ___'s "Wen Re Lun" (the n of Wen Bing theory)。
known as the "Wen Re Master," established the ___ and treatment system of "Wei Qi Ying Xue" and "___," "___"6.Xue Shengbai's "Shi Re Bing Pian" established a specialized n of damp heat disease。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温病学 考试重点整理
内经.刘河间治疗.吴又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叶天士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温热论.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特点特异致病因素温邪;传染性,流行,季节,地域;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性;临床表现具特殊性.瘟疫强传染迅猛危重.温毒局部红肿热痛溃烂肌肤斑疹传染流行冬春大头瘟烂喉痧.疠气致病暴戾具强烈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新感温病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初起病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病情轻病程短总趋势外内浅深可自行好或深多变性.解表透邪.风温秋燥.特殊规律暑温初起气分证候.伏邪温病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初期即显里热证候高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里热内郁.可兼表证阴精不足易患病情重程长传变可外达或内陷.春温伏暑.清泻里热.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发热微恶风寒的证候类型.气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影响气生理功能壮热口渴苔黄.营热伤阴扰神窜络身热夜甚舌红绛.血动血耗血瘀热内阻灼热斑疹出血.日晡潮热下午3-5点发热或加重,热结肠腑阳明腑实伴腹满便秘舌苔黄焦,午后湿热交蒸伴脘腹胀满苔腻.身热夜甚灼热无汗热入营分实中有虚,血分热瘀交结.身热肢厥胸腹灼热手足厥冷,热郁里阳气不外达四肢真热假寒营血分,也气分腑实内结邪热闭郁.时有汗出汗出随热势起伏而时有且局部,热高汗出后热减继而复热.感受湿热或暑湿热蒸湿动湿遏热伏气机不畅.战汗温病发展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大汗淋漓.多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预后脉静身凉好,热不退烦躁昏迷邪盛正衰危,全身战栗无汗正气虚不托邪外达差.神昏谵语神志昏迷语无伦次.营血分热挟痰内闭心包伴身热肢厥舌謇不语舌鲜绛.营热扰神昏谵轻烦躁伴灼热斑疹隐隐舌红绛.血热扰神昏谵狂乱伴灼热斑疹密布出血舌深绛.气分热结肠腑胃中浊热上熏神明伴潮热便秘舌红苔燥脉沉实阳明腑实.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最严重.多痰热阻闭心包.热闭心包兼阳气外脱伴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神志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湿热郁蒸气分中焦脾胃酿痰蒙蔽清窍伴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濡滑.斑点大成片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多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清胃泄热凉血化斑.疹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皮面抚之碍手退后常有皮屑脱落,多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化斑主兼透疹.忌辛温发表升提药恐助热动血;壅补以免恋邪;斑疹初透时过用寒凉以使邪热遏伏而变症.形态色泽分布兼症.舌质紫绛苔白厚如积粉温疫病湿热秽浊极甚郁闭膜原证多凶险.风温首见汉张仲景伤寒论,清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春温病名郭雍伤寒补亡论,明王安道.暑温清吴鞠通温病条辨.秋燥清喻嘉言医门法律.麻杏石甘汤肺热壅盛肺失宣降.身热(肺热郁蒸迫津外泄)咳喘(肺气宣降失司)口渴(里热伤津)苔黄脉数.肺气郁闭脉络不通胸痛郁金桃仁理气通络,肺气不宣邪热炼液痰黏桑白皮贝母侧柏叶苇茎.清宣肺热平喘.麻黄杏仁开宣肺气平喘止咳,生石膏清泻里热.清燥救肺汤燥热壅肺损伤气阴.身热(气分燥热炽盛)干咳无或少痰鼻咽干躁(燥伤肺津津液不布)气逆而喘(肺失清肃)脉数苔燥.热灼伤阴口渴心烦,气机不畅络脉阻滞胸满胁痛连翘.清肺泄热养阴润燥.石膏辛寒清泻肺热,桑叶辛凉轻清宣透燥热,杏仁枇杷叶宣肃肺气止咳,阿胶胡麻仁养阴润燥,人参麦冬甘草益气生津.凉膈散胸胁郁热燔灼充斥上下.身热不甚心烦胸膈灼烧.凉膈泄热清上泻下.连翘山栀子黄芩薄荷竹叶大黄芒硝甘草白蜜.口渴天花粉呕逆生姜.甘苦化阴清热泄火冬地三黄汤高热小便短涩不利口渴无汗苔黄燥苍老.热郁少阳身热(胆热郁蒸外泄)口苦(胆火上扰)心烦脉弦数.苦寒清热养阴透邪.黄芩汤(芍药甘草大枣)加豆豉玄参方.清营汤热灼营阴.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营热扰心)舌红绛.热窜血络血热妄行溢于肌肤斑疹隐隐.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犀角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犀角地黄汤热盛动血.灼热躁扰(血热燔灼)斑疹出血(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损伤血络)舌深绛.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水牛角生地黄生白芍丹皮.桃仁承气汤热与血结少腹坚满疼痛(热入血分耗血伤阴血行不畅瘀热互结)舌紫绛或瘀斑脉细涩.凉血逐瘀.桃仁大黄芒硝芍药丹皮当归.黄连阿胶汤阴虚火炽.身热心烦不寐舌红脉细数.温邪久羁上助心火下灼肾火致水亏火旺阴伤.泻火育阴.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青蒿鳖甲汤邪留阴分阴液亏损.夜热早凉(人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虚余热留伏,卫气夜入阴分与邪相争故夜热,晨卫气出阴分行于表邪正无争则身凉)热退无汗(余热未随卫气外出)舌红少苔.病不在胃肠能食营阴损伤不养肌肤形瘦.滋阴透热.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加减复脉汤真阴耗竭耗伤肝血邪少虚多.低热(肾阴亏水不制火虚热内生)咽燥齿黑(肾精阴亏心神失养不充养)舌干绛(阴血亏虚)脉虚细或结代(阴亏液涸).滋养肾阴.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湿温难经,专著薛生白湿热病篇,专病吴瑭温病条辨.治疗湿热偏盛程度发热汗出口渴二便舌苔脉象,病位上下深浅,虚实转化.伏暑内经,病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王肯堂证治准绳.霍朴夏苓汤邪遏卫气湿重热轻.恶寒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苔白腻.湿邪偏重郁遏肌表肺气失宣热被湿遏.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藿香半夏赤苓杏仁生苡仁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厚朴.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为三焦之门户实为一身之半表半里.湿热蕴毒弥漫上下充斥气分.湿热内蕴咽喉肿痛身目发黄.清热化湿解毒.甘露消毒丹.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蒿芩清胆汤暑湿郁阻少阳.寒热如疟(正邪反复交争)脘痞苔腻身热午后加重.和解少阳清热化湿.青蒿黄芩淡竹茹仙半夏枳壳陈皮赤苓碧玉散.湿热酿痰蒙闭心包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苔黄腻.清化湿热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炒山栀青连翘细木通鲜竹叶粉丹皮淡竹沥灯芯玉枢丹)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玄参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透热转气邪热入营治宜清营热滋营阴佐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药如玄参等配合银花连翘竹叶等清泄之品以达透热转气目的,慎用滋腻养血破散活血等药以免腻滞留邪破散伤血.风火内旋肺胃热盛,胆火上逆,胆胃不和,属气分热炽.肺胃热炽,邪热入营,引动肝风.。
温病温病学考试总结复习学习资料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提出“逐邪者,随其性而发泄之,就其近而指引之”的祛邪治疗两大原则。
2、依据三焦辨治理论,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治则3、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 4 条4、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 6 条湿热证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湿热病治疗原则湿热阻滞,肺失宣降辛温宣卫外失司,水道不畅透辛宣芳化上焦湿热芬芳化法湿湿热郁蒸,阻滞气机辛温开湿热弥郁辛开苦降脾胃运化功能阻碍漫阻滞中焦湿热苦温燥法气机湿湿热阻滞大肠,饮食传导淡渗利失司湿淡渗利湿下焦湿热湿热阻滞膀胱,水液代谢严寒清法失态利湿热病的观点、临床特色(应当不太会考)定义:湿温是湿热病邪所惹起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常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
发病初起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腕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特色:1.季节性强:夏秋雨湿较重,天气酷热,雨量大,热蒸湿动,洋溢空间,人之所触,最易感觉,且发病率高。
2.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湿热胶结,难分难解,阻滞气机,郁遏阳气,致病迁延日久,缠绵不愈。
整个病程以湿热迷恋气分阶段时间较长。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洋溢浑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 +饮食内伤),常常阻挡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常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
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 首如裹。
在下 --- 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
在表 --- 周身重痛,白 pei 出现。
在里 --- 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常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 因此临床常有矛盾性症状。
温病重点整理最终版
2010中西医温病重点整理题型:选择(30分)-----单选50题,每题0.5分多选5题,每题1分填空(20分)——10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10分)——5题,每题两分(包括一个病名解释)简答题(10分)——2题,每题5分问答题(20分)——2题,每题10分病例分析题(10分)——1题病例分析题: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湿热类(湿温)包括诊断、辩证、分析症状、治则、处方、药。
证型以课本为准。
1、诊断:从舌像、脉象上区分温热类、湿热类(若为湿热类只能是湿温,其他没学不考)2、辨别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⑴从发病季节上看:暑温发病7-8月份,春温发病3-4月份,风温一年四季皆可发病(湿温也是7-8月份)⑵看初起表现:春温病是里热证,暑温病是气分证,风温病有表证3、辩证分型:简洁、看下PPT4、分析症状:相似症状可以一起分析5、强调不要留空一、总论部分:1、P1.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因其辨证体系又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故现将其和伤寒、金匮同归于临床基础学科。
2、温病学发展概况:战国—晋唐时期(萌芽阶段)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明清时期(形成阶段)其中,明清时期(形成阶段)要掌握:⑴明末医家吴又可出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瘟疫论》⑵温病四大家及其代表著作:叶天士——《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薛生白——《湿热病篇》是专论湿热性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著作,进一步丰富了温病学内容。
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后世学习温病学必读之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三焦分治大法王孟英——《温热经纬》另外:看下表格概括P3 表1成长阶段主要医家学术观点概括P5 表2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3.P7.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病因---- 感受温邪,主症---- 发热,病机----易化燥伤阴)4.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其中,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即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方面:1.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2.发热是温病必有之症,而且多数热势较高。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温病学重点整理
名解:1.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3.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4.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浮,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出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过程中,发生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5.神昏谵语(昏谵):表现神志不清,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与谵语并称,多系闭证,实证。
6.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因为这些病的属性是温热性质,故称为温疫。
7.昏聩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8.神志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
9.日晡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至5时,多由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属气分证热型。
10.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有面色淡黄,足胫冷等症,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11.辛开苦降:湿温病证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治以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夏辛温燥湿。
此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整脾胃功能,故谓之“辛开苦降”12.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多发于冬春两季,13.轻法频下:轻法指苦寒攻下的作用轻;频下指反覆多次运用导滞通便之法。
暑湿夹滞郁结肠道,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道,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此类往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轻法频下”,不宜峻剂猛攻。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毒: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寒热往来:指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往来起伏如虐,提示邪在半表半里。
主要见于湿热类温病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或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或湿热秽浊闭郁膜原。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身热夜盛:指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
为热入营分。
热入血分,瘀热交结亦可。
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
提示温病后期邪热未尽,留伏阴分。
时有汗出:指汗出随热势起伏而时有,且为局部汗出。
多在热高时汗出,汗出则热减,继而复热。
为感受湿热或暑湿之邪,热蒸湿动,湿遏热伏。
战汗:指温病发展过程中忽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恋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是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是指语无伦次。
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也昏谵并称。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逆传心包:指温病初起邪犯肺卫,未得及时正确诊治,邪不外解,手太阴肺的病变不解未传至阳明气分,而传至心包。
透热转气:指邪热入营,所用清营热、滋营阴,佐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的治法。
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为阳邪,两者相合,耗劫津液。
浊邪害清: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清阳之气被阻遏,出现耳聋、鼻塞、头目昏胀,甚或神识昏蒙等症。
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期末总结温病
温病资料第一章1、《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郭雍在《伤寒补亡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并提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3.、王履在《医经溯洄集》“温病不能混称伤寒”4、吴又可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温疫论》5.、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6、薛生白《湿热病篇》:专门系统阐述了湿热病的因证脉治和“水湿三焦辩证”,7、吴鞠通《温病条辨》结合了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三焦辩证结合了俞嘉言的“逐秽解毒说”8、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9、王孟英、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四人号称温病“四大家”。
第二章温病1温病定义2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二)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大都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像重,易伤阴液)。
3湿热身热不扬脾胃运化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程长,缠绵4温病的分类①按病名分类:一、按季节(春温、冬温)二、按主气(风温、暑温、湿温)。
三、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瘟疫、疟疾、霍乱)。
四、季节+主气(秋燥)②按发病类型:一新感邪气二伏气温病③按病变性质:一温热类(湿温、暑温、伏暑)二湿热类(风温、春温、秋燥、暑湿、毒、疫)第三章病因与发病1、温病病因的共性:①从外感受②性质属热③致病迅速④与季节相关④与季节相关⑤病位有别2、温邪的分类及其致病特点①风热邪气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表证过程,发于卫分气分、热像重,兼有干燥之性,伤津,少汗,口干治疗先可疏表,入里以清热为主,兼润燥②暑热邪气明显的季节性,夏至到处暑多发于气分强烈火热之性,热重或兼有湿邪。
汗出,口渴,既伤津为主,也耗气发展迅速,易动风③湿热邪气多发于长夏,四时均有发于卫分气分湿邪为患,兼有热邪以脾胃为中心,病势缠绵汗出不畅,口渴不欲饮即可发展伤阴,也伤阳气④燥热邪气秋季为主表证,病位轻浅,肺卫为主燥胜为干,兼有热邪口干渴,无汗,治疗以润燥为主,兼以清热⑤温热邪气春季发病,发于气分或营血分。
(完整word版)(整理)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实证、虚证
6、厥脱
热厥、寒厥、亡阴、亡阳
二、辨斑疹、白培
斑疹
斑
疹
形态
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形如粟米,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病机
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內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
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
治法
清胃泻热,凉血化斑
宣肺达邪,清营透疹
提示
热邪深入营血
2、卫气同病――解表清里――葱豉桔梗汤加黄芩,增损双解散
3、热灼营分――清营泄热――清营汤
4、卫营同病――泄卫透营――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
第三节 暑温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特点:初起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
临床表现: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等
一、诊断要点:
1、病发于夏季暑热当令之时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 《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五、察咽喉
六、诊胸腹、切脉象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疗原则:1、祛除温邪 2、扶助正气
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温病学终评材料极其齐全。.doc
温病学终评材料极其齐全。
第一章导言一.概念:热病:研究温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防性诊断方法的学科。
二.发展状况:(一)战国至唐代:胚胎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伤寒有五种类型:中风、伤寒、湿热、热病和温病。
”(2)宋、金、元:成长阶段3.朱书《难经·五十八难》在宋代第一次提倡灵活运用经方4.郭指出,《类证活人书》在宋代开创了温病“新感”说。
“冬伤于寒,冬去春发,暖疾;冬天不是伤寒,但春天对那些受风寒和温热之气影响的人也是温和的。
”5.晋代刘河间——一.概念:热病:研究温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防性诊断方法的学科。
二.发展状况:(一)战国至唐代:胚胎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录——《伤寒补亡论》2.伤寒有五种类型:中风、伤寒、湿热、热病和温病。
”(2)宋、金、元:成长阶段3.朱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宋代第一次提倡灵活运用经方4.郭指出,《难经·五十八难》在宋代开创了温病“新感”说。
“冬伤于寒,冬去春发,暖疾;冬天不是伤寒,但春天对那些受风寒和温热之气影响的人也是温和的。
”5.晋代刘和建:六经的传导和转化都是热证;所有的六气都可以被加热和融化。
新法律:外部和内部解决方案。
新党:外部和内部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加上“完全干燥,完全干燥”6.元代王安道反对将温病称为伤寒。
(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兴撰写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类证活人书》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薛·)、吴唐()、王·)9.叶·著有《《伤寒补亡论》》一书,被誉为“温与热之主”,提出了《薛莹》、《辨舌齿》、《辨斑出疹》、《白佩》等辨证论治理论10.薛著《温疫论》,系统论述了上、中、下三焦湿热的辨证论治。
11.吴鞠通写《温热论》,形成了以“齐威薛莹”和“三焦”为基础的辨证体系。
12.王孟英《湿热病篇》(4)现代:在开发和改进阶段一章的末尾:简短的回答1.四位著名的温病学家及其代表的作品是什么?叶石天《温病条辨》;吴鞠通《温热经纬》;薛《温热论》;王孟英《温病条辨》2.吴有科对温病学的贡献是什么?第一部温病专著《湿热论》的作者;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气邪”治疗疾病的理论。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绪论一.温病学的发展概况2.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刘完素: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王孟英,学术成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第二章1.温病的概念: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3.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时令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暑湿等临床特点命名:烂喉痧、大头瘟、疟疾、霍乱流行情况命名:瘟疫4.分类:1).以病因,病证性质分:温热类、湿热类温病(温热类起病急,易化燥伤阴和内陷生变,一般病程较短。
湿热类温病起病相对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可化燥伤阴,亦可湿化伤阳。
温热类温病以清热为主,用药较为单纯。
湿热类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治,化热化火后可按温热类温病治法。
)2).根据发病类型分: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
初起多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暑温也属于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等)5.温病与伤寒论的关系:温病可隶属于广义的伤寒又有别于狭义的伤寒。
伤寒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学术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6.瘟疫的特点: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7.温毒的特点: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第一章绪论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发展状况: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
立新法:表里双解。
制新方:表里双解方。
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F分消走泄:以辛开苦泄之品以宣展气机,泄化痰热,分消三焦气分之邪
F釜底抽薪:乃急下存阴法,是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组成方剂,迅速通便泄热,清除燥结,以保存津液,防止痉厥变证发生的方法
F伏邪自发:初起但见里热炽盛之证,系在里伏热向外透发所致
K开达募原:通过疏利透达,祛除湿热秽浊之邪,治疗湿热秽浊郁闭募原之征,常用方为雷氏宜透募原法
N内闭外脱:邪热内闭心包,失治误治,导致亡阳气脱的病理,既有昏愦不语,突然面色苍白,汗出淋漓,四肢逆冷等表现
N逆传心包:温病初期,邪气在肺卫不解,不顺传气分,而进入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灼热肢厥,舌绛等见症
Q轻法频下:指对湿热积滞粘滞肠道者,非一次重剂猛攻即能使邪排尽,须反复用轻剂连续攻下,因势利导,但苦寒攻下的作用宜轻,宜大便腻为度,方如枳实导滞丸
Q气营两燔:热邪入气不解,又进入营分,致气营皆热的病理,以高热,烦躁,斑疹隐隐等为主要表现
Q气血两燔:邪热在气分不解,又入血分的证候。
表现为壮热,烦躁,口渴,各种出血,舌绛,苔黄燥脉数
S暑风:是暑温病,因热盛而出现昏迷抽搐症状的,称为“暑风”或“暑痉”。
T透热转气:以清解营分邪热药物伍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从气分外出而解
W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外感疾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W瘟疫: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变
W温毒:一是病名概念,温毒疾病;一是病因概念,指温病中的某些致病因素,温热毒邪X新感温病: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
X新感引发: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证,系外感时令之邪,引动内伏热邪而发病
Y以泻代清:指针对热郁胸膈证的病机,以轻清宣泄膈热的同时,配伍通腑泻下之品,以导胸膈邪热从肠腑下行的一种配伍方法
温病的特点
①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②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
温病发生的邪气具有的共同特性
①从外感受②性质属热③易伤津液④致病迅速⑤病位有别⑥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清气法比较区别
轻清宣气:透泄热邪,宣畅气机。
主治邪气初入气分证,症见身热微渴、心中不舒、起卧不安、舌红苔黄、脉数等,代表方:栀子豉汤
辛寒清气:大清气分邪热,透热外达。
主治阳明气分胃热炽盛证,症见壮热、大汗出、心烦面赤、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等,方如白虎汤
清热泻火:直清里热,泻火解毒。
主治邪热内蕴于里,郁而化火证,症见身热不退、口苦而渴、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方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解表法的宣表化湿和祛湿法的宣气化湿的区别
宣表化湿:宣散芳化肌表湿热之邪。
主治湿温初起,湿热病邪郁阻卫气分之证,症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等,代表方藿朴夏苓汤宣气化湿:疏通表里气机,透化湿热之邪。
主治湿温初起,湿中蕴热,湿热郁遏表里气机,湿重于热之证,症见身热不畅、午后热甚,或微恶寒、汗出不解、胸闷脘痞、小便短少、苔白滑、脉濡缓等,代表方三仁汤
息风法的区别
凉肝息风:以甘苦合酸寒之品清热凉肝,息风止痉。
主治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风火相煽之热盛动风证。
症见身热灼手,手足抽搐,甚或角弓反张、口噤神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
滋阴息风:以咸寒合酸甘之品滋水涵木,育阴潜阳以平息肝风。
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木失涵,虚风内动之证。
症见低热或五心烦热、手指蠕动,甚或瘈疭、肢厥神倦、舌干绛而萎、脉虚细等。
代表方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滋阴法的区别
滋养肺胃:以甘寒生津濡润之品,滋养肺胃津液。
主治温病后期肺胃津液耗伤而邪热已退之证,代表方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增液润肠:以甘寒合咸寒之品滋润大肠津液以润下大便。
主治“无水舟停”之证。
增液汤填补真阴:以咸寒滋阴、血肉有情之品及甘寒、酸寒之品填补肝肾阴液,又称为“滋补肝肾法”。
主治温病后期,温邪久羁而劫灼肝肾真阴,邪少虚多之证。
加减复脉汤
风温的病理变化为什么以肺经病变为中心
风热病邪由口鼻而入,初起多有肺卫见症;继则表证解而肺热渐炽,出现邪热壅肺,肺失宣降之证;热郁于肺,炼液为痰,可致痰热阻肺,或痰热互结于上焦,气机失于通降而成痰热结胸之证;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大肠,可致肠腑气机不行,肠热内结而便秘,也可因肺热移肺,传导失司而泄泻不止;邪热在肺,易于耗伤肺之阴液,故风温后期多有肺胃阴伤的病理改变。
白虎汤四禁
①病位不在阳明②热势不甚③津气两伤④腑实热结
如何理解张风逵所说:“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一语?
暑温病在气分阶段的治疗大法。
暑温阳明气分证,未成实者法当辛寒清气,清泄暑热,用白虎汤;已成实者,法当攻下腑实,用承气汤。
暑伤气阴则宜甘寒清热涤暑,益气养阴,用王氏清暑益气汤;若暑邪已去,气阴欲脱,则宜用甘酸之品益气敛阴,酸苦之品泄热生津,用连梅汤。
东垣和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同治暑病气阴两伤之证的比较
王氏的清暑热之力较强,并在益气外,注重养阴生津,适用于暑热亢盛而伤津耗气之证;东垣方清暑生津较逊,在益气培中的同时,侧重于健脾燥湿,适用于暑湿伤气或元气本虚,又感受暑湿者。
怎么理解薛生白云:“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
素体中阳偏旺者,邪入中焦易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表现为热重湿轻;素体中阳较弱者,则邪入中焦易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表现为湿重热轻。
若中阳之盛衰无明显偏颇,则大多为湿热并重之证。
如何辨湿热轻重?
湿重于热者以伴见身热不扬、苔白腻、脉濡缓为特点;湿热并重者,以伴见发热较甚、苔黄腻、脉滑数为特点;热重于湿者,以伴见壮热、烦渴、苔黄腻偏干、舌质红、脉滑数为特点;三种病理类型,均可有胸痞、身重、苔腻等湿性黏腻秽浊为特征的主症。
其中,辨舌苔是辨别湿热轻重的重要依据。
湿温的治则治法
治则:祛湿清热治法:湿重于热—祛湿兼以清热;湿热并重—祛湿清热;热重于湿—清热为主辅以化湿;湿热化燥—治同湿热类温病;化燥伤阴—滋阴生津;湿胜伤阳—温阳化湿如何理解湿温病汗、下、润治疗三法
忌辛温发汗、苦寒攻下、滋养阴液三法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时的三大禁忌。
温温初起,恶寒发热,少汗,头身痛,若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则湿邪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而蒙蔽清窍;胸闷脘痞不饥,若误认为食滞而用苦寒攻下,则损伤脾胃阳气而致脾气下陷,导致洞泄;午后身热较甚,若误认为阴虚而滋阴,则使湿邪滞而不化,病情迁延难愈。
但若是湿温病化燥化火,致肠腑热结,阴液亏损或后期,可以使用苦寒攻下,或滋养阴液,不必拘泥。
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可治湿温病,其有何不同?
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用于湿重于热的湿遏卫气证。
其中藿朴夏苓汤用豆豉配藿香疏表透邪,用生苡仁、猪苓、泽泻淡渗利湿,故芳化及渗湿作用较强,适用于湿邪较重,热象不显,表证较显著者;三仁汤用竹叶、滑石、通草泄热利湿,故更适用于湿中蕴热者。
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可作为秋燥初、中、末三期治疗大法的概括。
上燥治气,乃是燥邪上受,首犯肺卫,肺主气,肺津为燥邪所伤,则肺气宣肃失司,治宜辛以宣透邪,润以制燥保肺。
“治气”即为“治肺”。
中燥增液,则指燥热病邪由上焦而至中焦,损伤肺胃津液,治当甘凉濡润,以复其津。
下燥治血,乃指少数病例,若最终演变为燥热损伤下焦肝肾精血者,治用甘咸柔润,以补肾填精,故“治血”之意实指滋补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