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第三节《有趣的罐子声音》。
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通过探索罐子声音,了解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理解声音的响度和音调;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罐子声音的变化,理解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罐子、小石子、米粒、橡皮泥、细绳、音叉、直尺。
学具:每组一套罐子、小石子、米粒、橡皮泥、细绳、音叉、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空罐子,敲击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为什么罐子会发出声音?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以及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3. 实验探索(15分钟)(1)将小石子、米粒分别放入罐子,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发出的声音;(2)用橡皮泥封住罐子的不同位置,观察声音的变化;(3)用细绳将罐子吊起,用音叉敲击,观察声音的传播;(4)用直尺调节罐子内物体的位置,观察声音的音调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2.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3. 罐子声音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瓶子、碗等物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实验环节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讲解声音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需要进一步简化语言,以幼儿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音,探索更多声音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第三节《罐子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如何通过声音区分物体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通过声音来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通过声音辨别物体。
难点: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声音区分不同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各种大小的罐子、小石子、沙子。
学具:每组一套小罐子、小石子、沙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不同物体的声音,如罐子、小石子、沙子等,让幼儿闭上眼睛,尝试通过声音来辨别这些物体。
2. 例题讲解:(1)声音的产生:敲击罐子,让幼儿观察罐子振动,并听到声音。
(2)声音的传播: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一个幼儿敲击罐子,其他幼儿在不同位置听声音,感受声音的传播。
(3)通过声音辨别物体:让幼儿通过听声音,尝试找出被遮住的罐子、小石子、沙子等物体。
3. 随堂练习:每组幼儿进行实验,用不同的物体敲击罐子,观察声音的变化,并尝试通过声音来辨别这些物体。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振动3. 通过声音辨别物体:观察、判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物品,如瓶子、纸张等,尝试发出不同的声音,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关注他们在理解声音产生、传播及辨别物体方面的困难,及时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体发出声音,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产生。
(2)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界中寻找不同的声音,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品对罐子声音的影响。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罐子若干,各种物品(如石头、豆子、水、沙子等)。
2.实验步骤:将不同物品放入罐子中,观察和比较罐子声音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罐子发出的声音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罐子,让我们一起听听它们的声音。
2.实验一:空罐子的声音师:我们来听听空罐子的声音。
请小朋友们拿一个空罐子,轻轻摇晃,听听它的声音。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谁能告诉老师,空罐子的声音是怎样的?幼:空罐子的声音很清脆。
3.实验二:不同物品对罐子声音的影响师:现在,老师在每个罐子里放入了不同的物品,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1)石头师:请小朋友们拿一个装有石头的罐子,轻轻摇晃,听听它的声音。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谁能告诉老师,装有石头的罐子的声音是怎样的?幼:装有石头的罐子的声音很沉重。
(2)豆子师:请小朋友们拿一个装有豆子的罐子,轻轻摇晃,听听它的声音。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谁能告诉老师,装有豆子的罐子的声音是怎样的?幼:装有豆子的罐子的声音很清脆。
(3)水师:请小朋友们拿一个装有水的罐子,轻轻摇晃,听听它的声音。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谁能告诉老师,装有水的罐子的声音是怎样的?幼:装有水的罐子的声音很柔和。
(4)沙子师:请小朋友们拿一个装有沙子的罐子,轻轻摇晃,听听它的声音。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谁能告诉老师,装有沙子的罐子的声音是怎样的?幼:装有沙子的罐子的声音很沙哑。
幼:石头让罐子声音沉重,豆子让罐子声音清脆,水让罐子声音柔和,沙子让罐子声音沙哑。
5.活动延伸师: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放入罐子中,然后轻轻摇晃,听听罐子的声音。
《罐子的声音》教案与反思范文
《罐子的声音》教案与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罐子声音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罐子声音的实验操作3.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声音产生的原理,能通过实验操作得出正确结论。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罐子、水、筷子、剪刀、胶带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介绍振动、介质、频率等概念。
3. 实验操作:分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实验观察与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罐子声音与水位、振动频率等因素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邀请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声音产生的原因,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产生原理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究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9. 板书设计:《罐子的声音》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实验操作与观察3. 实验结果与分析4.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5. 反思与拓展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罐子声音的产生过程。
3. 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七、教学步骤:1. 声音的产生原理: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 实验操作与观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罐子声音的产生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8篇)
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8篇)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8篇)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1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摇一摇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二、听一听猜一猜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三、听一听玩一玩四、延伸探究活动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2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一、导入,让孩子自己发现探索怎么样罐子会有声音。
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3、老师带了好多罐子,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用耳朵去找找那些罐子是有声音的,找好了带回座位上。
(让孩子自己体会声音)二、通过听声音,引导幼儿分辨罐子里面的东西是否一样。
1、老师摇一摇罐子,大家来听一听罐子里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大家来为罐子里的东西找朋友啊。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为“罐子的声音”。
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在敲击、摇晃时产生的声音特点,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罐子的声音特点,知道声音与物体材质、大小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罐子声音的特点,了解声音与物体材质、大小之间的关系。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大小的罐子,小锤子,沙子,水。
2. 学具:每组一个材质、大小不同的罐子,小锤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罐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罐子的特点。
引导幼儿猜测:这些罐子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敲击、摇晃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让幼儿倾听并描述声音的特点。
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声音与物体材质、大小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一个罐子。
让幼儿用小锤子敲击、摇晃罐子,观察、记录声音的变化。
5.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哪些有趣的声音现象?引导幼儿思考、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敲击:清脆、低沉摇晃:沙沙声、水声2. 声音与物体材质、大小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请家长协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声音现象,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示例:敲击碗:清脆的声音摇晃水瓶:水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了罐子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与物体材质、大小的关系。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对声音现象的观察,引导幼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声音的世界”,让幼儿深入了解声音的奥秘。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围绕“罐子的声音”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以及与水位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罐子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表达等社交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罐子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以及声音与水位关系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大小的罐子,水,尺子,计时器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直尺,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敲击罐子,让幼儿倾听并描述声音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罐子,水位不同,声音也会发生变化?(2)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水位变化对声音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自己探索罐子声音与水位的关系。
(1)各组展示实验结果,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罐子声音的产生原理2. 罐子声音与水位的关系3. 实验结果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不同材质的容器,记录它们的声音特点,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实验,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探究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提高其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罐子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以及声音与水位关系的探究。
2.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观察和描述活动。
3. 例题讲解中关于罐子声音与水位关系的实验设计。
4. 随堂练习中分组实验的引导和记录。
《罐子的声音》教案与反思范文
《罐子的声音》教案与反思范文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主题:《罐子的声音》1.2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1.3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罐子的声音产生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材质和大小的小罐子,引导学生猜测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2.2 学生动手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小棍子敲击罐子,观察和记录罐子发出的声音。
2.3 声音产生原理讲解:教师简要讲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材质和大小的罐子振动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2.4 学生展示成果: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大家共同讨论。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罐子的外观和敲击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2 实验法:学生动手敲击罐子,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声音产生原理。
3.3 记录法: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
3.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4.2 学生记录和展示的评价:检查学生的记录是否完整、展示是否清晰。
4.3 学生讨论和发言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的准确性。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思考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度、掌握程度等因素,评估教学效果。
5.2 教学方法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5.3 学生反馈反思: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后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物品制作声音,如塑料瓶、纸盒等,观察和记录它们的发声特点。
6.2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实验活动,共同探索家庭中的声音奥秘。
6.3 学科:引导学生联系音乐、物理等学科,了解声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罐子的声音》教案与反思范文
《罐子的声音》教案与反思范文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主题:《罐子的声音》1.2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1.3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罐子的声音产生原因。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罐子音乐。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物质准备: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罐子沙子、水等填充物槌子、木棒等敲击工具音乐播放设备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方便学生自由活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音乐,引导学生注意罐子的声音。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3.2 观察与体验:教师展示各种大小、材质的罐子,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和声音特点。
学生分组,尝试用沙子、水等填充物改变罐子的声音。
学生用槌子、木棒等敲击工具敲击罐子,记录不同罐子的声音。
3.3 创作与展示:学生分组,根据观察和体验,选择合适的罐子和填充物,创作一首有趣的罐子音乐。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反思4.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学生对罐子声音的认知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拓展?4.2 学生反馈: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和满意度如何?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哪些?学生对罐子音乐的认知和创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第五章:拓展活动5.1 活动主题:家庭罐子音乐之旅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家庭中的罐子,创作一首家庭罐子音乐。
家长拍摄视频或照片,记录创作过程和成果。
下次上课时,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罐子音乐作品。
5.2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增进家庭互动。
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对罐子声音的认知程度。
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2 评价方法:课堂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情况和创作过程。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探索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围绕“罐子的声音”展开。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和实践,了解不同罐子摇晃时产生的声音,以及声音的高低、大小等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和识别不同罐子摇晃时产生的声音。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高低、大小的敏感度。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区分声音的高低、大小。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不同罐子摇晃产生的声音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大小、材质的空罐子,沙子,水,小石子。
2. 学具:小勺,小桶,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围坐在一起,展示各种罐子,让幼儿观察并摇晃罐子,引导他们注意听罐子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拿出一个大罐子,摇晃并让幼儿注意听声音。
b. 询问幼儿:“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声音大还是小?”c. 邀请幼儿轮流摇晃罐子,观察和比较声音的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大小、材质的罐子。
b. 每组幼儿用小勺将沙子、水、小石子分别放入罐子中,摇晃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c. 引导幼儿记录观察结果,如声音的大小、高低等。
a. 邀请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
b. 讨论为什么不同罐子、不同填充物会产生不同的声音。
5. 师生互动(10分钟):a. 教师演示如何用罐子制作简单的乐器。
b. 邀请幼儿参与制作,并尝试演奏。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2. 内容:a. 不同罐子的声音特点b. 声音的大小、高低c. 罐子乐器的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罐子,观察和记录它们的声音特点。
b. 尝试制作一个罐子乐器,并与家人分享演奏。
2. 答案:a. 记录表需包含罐子的大小、材质、填充物及对应的声音特点。
2024年中班标准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标准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材》第三章“奇妙的声音世界”,详细内容围绕“罐子的声音”展开。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不同材质、形状的罐子所产生的声音,引导幼儿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不同罐子所产生的声音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同罐子声音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不同罐子声音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形状的罐子,小石子,沙子,米粒。
学具:小鼓,铃铛,木鱼,沙锤。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罐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罐子的特点。
然后教师敲击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罐子的材质和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罐子,演示并讲解罐子声音的产生原理。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不同罐子声音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罐子,用小石子、沙子、米粒等填充,观察并记录罐子声音的变化。
4. 团队合作(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每组用不同的罐子和学具创作一段音乐,展示给其他幼儿。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罐子材质:金属、塑料、陶瓷罐子形状:圆、方、长声音特点:清脆、低沉、沙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家中的罐子声音请幼儿在家中寻找不同材质、形状的罐子,用小石子、沙子、米粒等填充,记录罐子声音的变化,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罐子材质:金属罐子声音清脆,塑料罐子声音低沉,陶瓷罐子声音沙哑。
罐子形状:圆形罐子声音饱满,方形罐子声音明亮,长形罐子声音悠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罐子声音的特点,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中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罐子的声音》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罐子的声音》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第三节。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材质、形状的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罐子,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探索罐子声音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罐子的基本特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发现不同罐子声音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不同罐子声音的特点及探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形状的罐子,小石子,米粒,实验器材。
学具:记录表,画笔,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罐子,摇一摇,让学生猜测里面装了什么。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罐子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罐子,通过往罐子里装入不同数量的石子、米粒等物品,观察、记录罐子发出的声音。
4. 探索活动(10分钟)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罐子声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2. 内容:声音产生原理:物体振动声音传播:空气传播罐子声音特点:与材质、形状、内容物有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观察它们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提高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条理性。
2024年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教育指导手册》中班第五章《声音的世界》,主要围绕“罐子的声音”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大小的罐子,探索敲击、摩擦罐子产生的声音;学习用简单的节奏和音调表达音乐;通过声音游戏,培养幼儿的听觉和音乐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罐子声音的特点,能够辨别不同大小的罐子产生的声音差异。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调感知能力,能够用罐子演奏简单的音乐。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罐子演奏简单的音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调感知能力。
重点:让幼儿了解罐子声音的特点,能够辨别不同大小的罐子产生的声音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大小的罐子、小木棒、水、毛巾。
学具:每组一套不同大小的罐子、小木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大小的罐子,让幼儿猜测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师敲击、摩擦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分辨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简单的节奏和音调,演示如何用罐子演奏音乐。
邀请幼儿上台,跟随教师一起用罐子演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一套罐子进行练习,尝试用不同大小的罐子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节奏和音调。
4. 声音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听声音找罐子”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听觉。
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罐子演奏,鼓励其他幼儿给予掌声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2. 内容:罐子声音的特点不同大小的罐子声音差异罐子演奏音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罐子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罐子声音的探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演奏过程中,部分幼儿节奏感较弱,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物品的声音,如瓶子、纸箱等,进行探索和创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罐子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奇妙的声音世界”展开,详细内容为“罐子的声音”。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了解声音的来源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变化,提高他们对声音现象的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掌握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大小的罐子、小石子、米粒、纸杯、细绳等。
学具:每组一套罐子、小石子、米粒、纸杯、细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空罐子,摇一摇,让幼儿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2)教师放入小石子,再次摇一摇,让幼儿观察石子在罐子里的变化,并说出原因。
2. 例题讲解(1)教师分别演示不同大小的罐子、不同数量的石子、米粒对声音的影响。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一个罐子、小石子、米粒,让他们自己尝试探索不同情况下罐子发出的声音。
(2)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发现,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罐子大小:影响声音的高低石子、米粒数量:影响声音的响度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的传播:空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罐子,探索罐子的声音特点,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掌握了罐子声音的特点,但部分幼儿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品的声音特点,如瓶子、纸盒等,让他们了解声音的多样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罐子的声音”。
通过活动让幼儿探索不同材质、大小、装填物的罐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理解声音的多样性及其产生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声音的产生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不同因素影响声音的变化。
重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大小、装填物的罐子,小木棒,米粒,水。
2. 学具: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敲击不同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罐子的材质、大小和装填物。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罐子和一个小木棒,解释罐子发出声音的原理。
3. 探索活动(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提供的罐子、小木棒、米粒和水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情况下罐子发出的声音。
4.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2. 内容:声音产生原理:振动影响声音的因素:材质、大小、装填物声音的多样性:清脆、低沉、响亮、沉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罐子和物品进行声音实验,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生活中寻找更多关于声音的探索活动,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探索活动的组织与引导3.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拓展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不同因素影响声音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
出声音。
活动二
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不同罐子发 出的声音有何不同,思考声音的产 生与罐子的材质、大小、形状等因 素的关系。
活动三
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尝试用 罐子制作出简单的打击乐器,并演 奏简单的乐曲。
总结环节:归纳知识点,巩固记忆
儿受伤、设备故障等。
人员分工
明确活动负责人和教师的职责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响应和处理。
紧急疏散
规划好紧急疏散路线和集合地 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幼儿能 够安全、迅速地撤离现场。
急救措施
备好急救箱和相关药品,确保 在幼儿受伤或突发疾病时能够
及时进行初步救治。
THANKS
感谢观看
测验法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小测验或者提问,检验学生对 罐子声音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品展示法
让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制作的罐子声音作品进行展示, 通过作品的创意性、美观度以及声音效果等方面进行评 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对罐子声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罐子声音的原理,掌握相关的科学知 识。
观察法
让幼儿观察不同罐子的外观和内部结 构,引导他们发现罐子与声音之间的 关系。
实验法
讨论法
组织幼儿围绕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 导他们分析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方 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通过让幼儿亲自敲打、摇晃不同罐子 ,感受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培 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分辨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材》中班上册第五章《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的罐子,通过摇晃、敲击罐子,探索和发现声音的多样性;学习用简单的节奏和音调表达情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初步感知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材质罐子发出的声音,提高听觉敏感度。
2. 培养幼儿用罐子创作简单节奏的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活动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罐子创作简单节奏。
重点:认识不同材质罐子的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材质的罐子(如玻璃、塑料、金属等)、小木棒、节奏卡片。
学具:每人一个罐子,小木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盒子,里面装有各种材质的罐子。
让幼儿猜一猜、听一听,盒子里的物品是什么,它们分别发出怎样的声音。
2. 认识罐子的声音(10分钟)(1)教师分别摇晃、敲击不同材质的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并说出罐子的材质。
(2)幼儿分组进行活动,每组挑选一个罐子,通过摇晃、敲击,探索和发现罐子声音的多样性。
3. 学习用罐子创作简单节奏(10分钟)(1)教师用小木棒敲击罐子,示范简单的节奏。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用罐子敲击出简单节奏。
(3)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每组用罐子创作一个简单节奏,并进行展示。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用罐子敲击出相应的节奏。
(2)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节奏。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玻璃罐、塑料罐、金属罐2. 简单节奏: | |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罐子创作一个简单节奏,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 | |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鼓励幼儿分享创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分组活动等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
中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
音高
罐子内装物品的不同也会影响音高, 物品越多,音高越低;物品越少, 音高越高。
延续性
罐子的共鸣作用使得声音能够持续 一段时间,形成独特的音响效果。
不同材质罐子声音差异
玻璃清脆、透明度高, 适合制作高音效果。
声音浑厚、低沉,有独 特的回响效果。
声音明亮、穿透力强, 能够产生强烈的打击声。
声音的变化
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 罐子,以及罐内不同量的 物体,都会产生不同的声 音。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 变化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不同罐子发出的 声音,并尝试解释声音变 化的原因。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望。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45分钟
课程流程:导入(5分钟)→ 实验操作与观察(20分钟)→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 作业与延伸(10分钟)
中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罐子声音原理及特点 • 实验操作与观察 • 数据分析与结论 • 拓展应用与创新思维培养 • 课程回顾与总结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罐子声音科学现象
01
02
03
声音的产生
通过敲击或摇动罐子,使 罐内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的传播
声音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经过 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导, 被大脑感知。
表达交流
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并与同伴和老师 进行交流和分享。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
家长观摩
邀请家长进入课堂观摩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示,增强家园共育 的意识。
家长参与讨论
鼓励家长发表自己对孩子学习情况的看法和建议,促进家园沟通和 合作。
2024年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
2024年中班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声音》第三节《认识罐子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对不同大小、材质的罐子进行敲击、摇晃等操作,让幼儿感受和认识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能分辨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大小、材质的罐子,小锤子,沙子,水。
学具:每组一套大小、材质不同的罐子,小锤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罐子,引导幼儿观察罐子的外观、大小、材质等特征。
邀请幼儿自由敲击、摇晃罐子,感受罐子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三种不同大小的罐子,分别装满沙子、水和空罐子,让幼儿分辨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讲解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基本特性,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听到的声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描述声音时出现的错误。
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进行简要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罐子声音》2. 内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词语描述家人或朋友的声音,并说明为什么是这样的声音。
2. 答案示例:妈妈的声音很温柔,像轻轻的风;爸爸的声音很洪亮,像敲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让幼儿对罐子声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声音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声音,如碗、瓶子等,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中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产生,探索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特点,以及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特点。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以及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大小的罐子、小石子、沙子、米粒等填充物,鼓、锣等乐器。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罐子、小石子、沙子、米粒等填充物,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玩“听声音猜物品”的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填充物的罐子,引导学生观察、倾听、比较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讲解声音产生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不同填充物放入罐子中,观察、记录产生的声音特点。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交流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特点。
5. 全班分享(10分钟)各小组代表分享实验成果,全班交流、讨论。
7.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发出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2. 内容:声音产生原理:物体振动不同罐子声音特点:音调、音量、音色实验观察:填充物、罐子大小、振动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家庭中的声音请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个物品,观察、记录它发出的声音特点,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示例:物品:铃铛声音特点:清脆、响亮振动方式:摇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交流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保护好,如果它一直发出声音的话,它的嗓子也会疼的,好,我来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是什么宝宝
师:你是什么宝宝呀,摇给大家听听看
幼:大米宝宝
师:好,摇一摇你们的音筒,是大米宝宝的就过来和他做朋友。请大米宝宝坐到一起
(同上找到弹珠宝宝和黄豆宝宝坐到一起)
师: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
师拿标记牌:
大米宝宝摇一摇
黄豆宝宝摇一摇
弹珠宝宝摇一摇
(加快速度)
师:接下来我们要换个方式玩了,老师要用音乐来唱,唱到什么宝宝,什么宝宝就摇一摇,等一句歌词唱完之后才能摇哦。(幸福拍手歌的歌调)
师:大米宝宝请你摇一摇,弹珠宝宝请你摇一摇,黄豆宝宝请你摇一摇,黄豆宝宝请你摇一摇
大米宝宝请你摇一摇,大米宝宝请你摇一摇,大米宝宝请你摇一摇,大米宝宝请你摇一摇
师:我来验证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记在心里了
师(摇):什么宝宝
幼:弹珠宝宝、大米宝宝、黄豆宝宝
三:听一听,玩一玩
师:老师要来变魔法了,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法魔法变变变
师:看,老师变出了好多音筒,请宝宝们依次上来取一个音筒,用大拇指按住盖,摇一摇,听听有没有声音,如果有,就回到座位上去玩一玩
师:你们的音筒都有声音吗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装有黄豆、弹珠、大米的音筒(口香糖盒子)若干,空音筒两个,标记师:小朋友们好!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好玩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
(一段一遍如上)
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
师:这些宝贝们发了这么久的声音,有点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师:这里是它们的家,请你们分类放好
四;延伸活动
师:老师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罐子里都能发出声音呢?听一听,有没有声音?
幼:没有
师:音筒里没有声音就代表没有物品吗?我来找找看,这师什么呀?有东西唉
二、听一听,猜一猜
师再分别摇:听听看,声音相同吗?
幼:不相同
师:为什么呀
幼:因为装的东西不一样
师:老师在这些罐子里装了三个宝贝,这是什么宝贝呀?(标记牌)
幼:弹珠宝宝
师:这个呢
幼:黄豆宝宝
师:还有呢
幼:大米宝宝
师:我们一起来找弹珠宝宝好吗,听仔细点
师(摇):这会是什么宝宝呢?猜猜看
幼:——宝宝
师:看一看,我先偷偷的看一看(依次找到大米宝宝,黄豆宝宝,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记在心里)
师:看看,这是什么?这是一个音筒(摇一摇)
问:这个音筒里有东西吗
幼:没有
师:为什么你们认为没有东西呢
幼:因为没听到声音
师(打开盒盖):我打开来让你们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东西,唉,真的没有东西
师:把眼睛藏起来(换音筒)再听一下,有声音吗?
幼:有
师:再听听这两个,有没有声音?
幼:有
师:为什么会有声音呀
幼:因为里面放了东西
幼:纸巾
师:原来呀,并不是没声音就代表没有东西,有些东西放到音筒里也是没有声音的,比如说什么呀?
幼:纸巾
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看看听听哪些东西放进罐子里有声音,哪些东西放进罐子里没有声音,好吗?
小朋友们再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