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的基本知识

品质管理的基本知识品质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技术和工具,对产品或服务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品质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品质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品质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原则,以及品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一、品质管理的定义品质管理是指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策略,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优化,并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
品质管理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和监督。
二、品质管理的目标品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具体目标包括:1. 提供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产品或服务;2. 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和交付过程;3. 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降低;4.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5. 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三、品质管理的原则品质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 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需求、期望和反馈,将客户满意度作为品质管理的核心指标。
2. 全员参与:品质管理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个岗位都要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负责。
3.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水平,确保不断超越客户期望。
4. 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管理效能。
5. 过程管理:将产品或服务的供应链和流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全过程控制和管理。
四、品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品质管理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品质计划:制定品质目标、指标和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点和流程。
2. 过程控制:通过控制图、流程图等工具,监测和控制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 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标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品质检验:建立有效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机构,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抽样检验和全面检测。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一)基本术语:1.什么叫品质?就是规定规范及满足客户要求2.什么叫品管?按照品质所设定的标准利用统计技术等数学原理达到品质的管理目标。
3.什么叫品检?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测量、检查、计量产品品质的一种或多种性能,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品质标准作比较从而对产品做出判断。
4.什么叫品质保证?就是指为使一项产品或服务满足所设定的品质要求所建立的各项必要的规划性及系统性的措施。
5.什么叫标准?指对重复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6.什么叫美国MIL-STD-105E抽检法?MIL-STD-105E是美军军用抽样标准,是世界上应用最普及的抽样标准(1989年5月10日发布),是指根据AQL与样品代字为抽样计划指标,依据送检品质好坏来决定检测严格程度。
7.何为AQL?指品质允收水准,即物件依美军MIL-STD-105E抽检计划表,实施随机抽样检查检测,以产生不良数多少,占批量检测不良率百分比,判定该批量允收水准抽样检查的品质管制方法。
8.何为随机抽检?指在批量群体的不同分散批里,任意抽取检测样本数。
AC则合格判定数,指样本中允许的最大不良品个数。
RE则不合格判定数,指样本中不允许的不良品个数。
10.何为缺点?指产品单位上任何不符合规定条件者。
11.抽样?指从总体中取出一部份个体的过程。
12.不合格品?指不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13.报废?指某种事物丢弃不用,通常指物料、成品、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报废。
14.选别?指按某一设定条件对物料进行分类,通常指选出不良品。
15.特采?指材料不符合品质规格时,已经作了选别或追生产不陷于停顿或受大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影响品质不大的范围内限定条件(数量)而进行的生产。
16.条件(接)收货?指不合格程序较小,经局部修整后可接受或直接使用时,不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在品质上可视为允收范围,也称:“让步接收”或“偏差接收”。
17.可追溯性?是指通过经记录的标识物,对产品的某一部份或整个生产过程,检验情况,放行情况,或产品所在位置进行品质追溯的能力。
品质的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品质?品质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要素属性的总和。
2.什么是品质政策?品质政策是由公司最高决策者正式颁布,是实施组织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3.品质保证从工作方式上分类怎样?大致内容是个么?内部质量保证、向所有者及员工保证、向最高管理者保证、外部质量保证、向顾客保证、向认证机构保证、向社会保证。
4.品管工作从哪几方面入手?来料管制—制程管制—出货管制5.公司的抽样计划是什么?公司的抽样计划是: MIL-STD-105D Ⅱ级检查标准6.BO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BOM的中文意思是用料清单即BILL OF MATERIAL7.CPA中文意思是什么?Correct & Prevent Action的缩写.意思是纠正及预防措施.8.AQL的中文意思是什么?AQL的中文意思是:允收水准即ACCEPT QUALITY LEVELCR为0、MA为0.65、MI为1.0。
9.TQ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TQM是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即全面质量管理.10.品质管理中的三色管理指什么?三色管理是指:红色–严重不合格,报废(不干胶)兰色 -代表合格,允收(标志:QC PASSED印章、不干胶)黄色–不合格,拒收(不干胶)11何谓”5W2H”?What: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做什么好?有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浪费?Why:为什此人做?为什做此事?为什么在那里做?为什么在那时做?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有浪费?Where:在何处做?正在何处做?在何处做好?有何处能做?何处该做?何处浪费?When:何时做?何时正在做?何时做好?何时能做?何时该做?何时浪费?、Who:何人做?何人正在做?何做好?有何能做?该由何人做?何人浪费?How:如何做?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没有其他方法吗?没有其他该做的?如何浪费?How Much:成本多少12.何谓7S?它的作用是什么?整理、整顿、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因为它的第一个字母为S,故称为7S. 它的作用有:(1)提高企业形象(2)提高员工归宿感(3)减少浪费★整理: 不再使用的清理掉不常使用的 -贮存.备用!经常用到的保留于现场养每天用到的随手中取处★整顿:场地进行规划;物品摆放整齐;容易混淆、容易遗忘的物品进行标识;★清扫:清扫现场场地(地面、墙板、天花板等上的物品)彻底清理、润滑机器工具;节能防污、(水、气、油、噪音等);修理破损物品;★清洁:养成坚持习惯,并执行监督检查措施。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基础管理培训教材质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是生存质量(社会),还是生活质量(个体),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企业的生存竞争实质是质量竞争,有好的质量,才有生存的空间,才有发展的天地,也才能占领市场.品牌效应、名牌模式都是品质管理的典范,二战后日本能够迅速崛起,得益于日本式的质量管理;日本能够在电子和汽车等行业主导全球市场,完全得益于“高品质”的产品.一.品质管理的沿革(演进史)及现状: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最初的作业者自行检验到现在的“零缺陷”管理,历经了数代人的努力,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大阶段。
1.检验品质控制阶段此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全检或抽检,通过检验发现问题,再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等发现问题时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可谓是“亡羊补牢,犹为晚也”!检验质量控制阶段具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①作业者自行检查(质量控制)阶段: 在18世纪,手工工业兴起之初,作业大多是手式作坊形式,同一产品一人从头到尾,对产品品质的保证也只是同一人担当(制作完成后的检查),处于最初级的品质控制阶段.②领班(工长)负责的检查阶段: 从19世纪开始,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批量生产,部分企业开始规模生产,由领班监督控制品质,这比作业者控制品质成本低,效率高,是一个长足的进步.③专职检查员检查阶段: 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要管理大量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品质,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展出指定专人来负责产品检验.④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1924年,贝尔实验室的修华特博士发明SPC管制图以来.各企业陆续导入SPC管理.20世纪50年代,美国品管大师戴明博士将SPC引入日本公司,获得巨大成功,此后SPC在过程品质控制中得到迅速普及,并取得飞速的发展.2.靠品质系统来保证品质阶段靠品质系统来保证品质阶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建立品质系统,形成从供应商管理、过程品质管理直至远及客户管理的整个品质管理链,环环相扣,从体系上保证产品和服务品质.方兴未艾的ISO9000质量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靠系统来保证品质的模式.和检验品质控制相比,它将目光聚焦在整个系统上,靠严密的体系而不是单靠被动检验来防错,如果体系中每个要素做好了,结果正确的概率就大很多.基于ISO9000质量体系,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联合推出的QS9000体系、通信领域的TL9000体系等.在此阶段,各种品质控制、品质改善手段被空前充分地利用,如6Sigma品质系统,引发了一场品质革命.3.“零缺陷”品质管理阶段这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Crosby)所提出的一套品质管理理论,其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它追求的标准为“零缺陷”,即没有不良品.强调品质控制和品质保证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即所有人必须清楚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是什么,然后使每项工作符合要求,则可达零缺陷.它完全着眼于预防.这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品质管理,把品质管理上升到艺术和哲学的高度.如通用电气、摩托罗拉、可口可乐、IBM等世顶级公司在实施“零缺陷”管理后,深受其利,目前此理论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组织的认同和采用.二.品质管理中有关术语之定义:1.质量(Quality):定义(3.1.1):质量是指“一组织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品质管理是一项关键的业务流程,它涉及到产品或服务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设计、制造、交付和售后服务等。
品质管理是一个包含多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例如: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定义了品质管理的目标和流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品质符合客户要求。
它需要明确以下内容:•品质目标:明确团队达成的品质标准、指标和要求。
•质量评估方法:评估品质成功的方式。
•质量保证措施:措施包括监控、评估、测试和校准等。
•质量控制流程:定义建立正确品质的流程。
质量计划应该根据项目需求定期评估更新,以保证它反映出项目的实际需求。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行动计划,它通过合适的预防性措施和过程管理,使组织能够达到其品质目标。
它关注如下方面:•定义和建立正确的过程和流程。
•追踪品质上的系统性的问题。
•提供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使得员工能够执行品质过程。
•实施审核和评估制度,确保品质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提供顾客与业务之间的沟通渠道。
质量保证通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某一特定标准要求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让组织达到以下的要求:•执行一套标准化的工序。
•在制程中通过控制某些要素来确保顾客所需品质的实现。
•实时记录品质数据以确定是否符合标准。
•对制程执行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评估。
质量控制包括监控、审阅、评估、测试和校准等过程,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通过使用不断改进的方法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它通过控制过程引进新技术、方法和流程来进行以下工作:•开发一套质量分析程序,对所执行流程中的问题和结果检查分析,从而确定提高技术的方向。
•收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据,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推广和实施管理所确定的改进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所执行的改进进行检验和确认。
质量改进需要采用某些强制性的、能得到执行的追踪措施。
企业需要开展质量技能培训,并且培养员工以确保质量监督过程的高效运行。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一、品质管理认知1. 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2.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
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 什么是检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 什么是验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 确认的定义?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二、QC基础知识1. 什么叫做QC?简易的讲就是质量控制。
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①认识质量管理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
②质量检验阶段 QI(1920----1940年)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
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③统计控制阶段 SPC(1940-----1960年)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
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
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④全面质理管理TQM(60年代)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上下工序是客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精神:说你所做、写你所说、记你所做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八大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系统控制6.持续改进7.事实决策8.互利供应商关系三、品质管理术语: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程度。
2.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3.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4.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5.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6.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7.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8.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9.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性文件.10.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1.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
...和有效性...、充分性四、PDCA模式:(策划、实施、检查、改进)1.策划(Plan):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2.实施(Do):实施过程。
3.检查(Check):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4.改进(Action):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五、ISO质量体系文件四大类:一级(QM):质量手册;二级(QP):程序文件;三级(QS):指导性文件,如:作业指导书与QC工程图;四级(QF):记录表单。
六、QC七大手法:检查表、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分层法、柏拉图、散布图。
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的五个因素:(4M1E)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品质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品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什么是品质管理品质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规划、控制、保证和持续改进等活动,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和体系。
品质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卓越品质,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品质管理的原则品质管理遵循一系列原则,确保品质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品质管理的几项基本原则:1.客户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目标,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领导力和全员参与:培养领导者的品质意识和全员参与的文化,推动品质管理的落实。
3.过程方法:以过程控制和改进为基础,持续提高工作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4.决策依据事实: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通过数据分析改进管理绩效和品质水平。
5.持续改进:持续寻求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和能力。
品质管理的方法品质管理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品质。
以下是品质管理常用的几种方法:1.PDCA循环:即Plan-Do-Check-Act,是一种持续改进的循环方法,通过不断规划、执行、检查和调整,提高工作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2.六西格玛:一种注重过程改进和缺陷预防的管理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精益技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3.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预防缺陷和问题的发生。
4.5W1H分析法:通过对问题进行What、Why、When、Where、Who和How等方面的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对策。
总结品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划、控制、保证和持续改进等活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始终秉承品质管理的原则,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不断提高组织的品质水平,实现卓越品质和持续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IQC注意事项有: 了解客户及下工序对产品的要求
尽量向供应商提供产品方面的资讯(包括实
配件),务求详尽 及时发现问题,知会下工序和供应商 分析供应品质状况.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2.IQC的检验流程
核对来料验收单 检验结果判定
NG
报告上交部门 主管
OK 样品/检验卡片
检 验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有关质量的术语
缺陷 defect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 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 rework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品质持续改进
品质统计分析 品质会议
◆ 对实际的品质状况是否达到品质目标进行 检讨,以分析提出达到目标的措施 ◆ 对不合格状况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保
F Q C
O Q C
Q E
实 验 室
I S O
◆ IQC 来料检验品质控制
◆ IPQC 制程检验品质控制
降级 regrade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有关质量的术语
返修 repair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报废 scrap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让步 concession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放行 release 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
进料品质控制
材料检查 材料验证 材料可靠性 首件控制
品质保证系统
制程品质控制
巡检控制 完工控制
成品品质控制
入库检查 出货检验 原材料试验
◆ 确保入库的产品满足品质要求 ◆ 确保仓库出货成品满足品质要求
可靠性试验
过程试验
◆ 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完成成品不同阶段
进行可靠性、安全性检测
成品试验
例行试验
共有三种: 合格 特采
拒收
5.对来料检验发出供应商异常联络报告的条件怎样? 当某一供应商同一种来料连续两批不合格时,要向
供应商发出供应商发出供应商品质异常联络单。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IQC 具体检验过程
1.准备工作:
A.了解该产品的用处,使用环境,如何与共它产品搭配
B.相关检验测试标准,工具,实配样品
作业指导书
ECN 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工程更改通知单:Engneering Change Note的缩写 MRB是什么意思 Material Review Board的缩写.意思为物料管制委员会 BO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BOM的中文意思是物料清单即BILL OF MATERIAL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系统构成
加西亚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讲 义
(第一期)
编制:何玉红
【质量月活动小组】 日 期: 2013-8-8
◆会场纪律
我們的約定
所有到场人员进行签到 请把手机调到振动或关机状态 中途有事需要离开的请向主持人提出,并得到许可 请大家保持会议纪律 讲到45分钟后我们安排休息10-15分钟(总时间约2小时)
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 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 改进。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有关质量的术语
产品: 被定义为“过程的结果”。 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合格(符合)conformity :满足要求
不合格: (不符合)nonconformity : 未满足要求
跟进不合格的处理结果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 制程品质管制
制程品质控制又称IPQC或IPC(即Inproceics Quality Control) 1.品质管理的核心是: 制程管制。 2.IPQC的职责是?
制程检验
不良来料的确认
让生产人员了解产品要求 及时反映不良并对其追踪
进料品质管制
制程品质管制 产品(成品)品质管制 安全常识
11
12
抽样检验知识
品管手法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六位质量大师对质量的定义
戴明 W.Edwards Deming (品質之父)
朱蘭 J.M. Juran (美國品管大師)
石川馨 Kaoru Ishikawa (日本品管大師) 会让顾客满意去购卖的产 品
一种以最经济的方式,生 产出最有效用且有卖主的 满足顾客的需求 制品
◆品保部品质控制体系
六位質量大師對質量的定義
費根堡姆 Arnold Feigenbaum (全面品质管理之父)
品质是在顾客要求之条 件下,提供最好的产品或 服务
田口玄一 Genichi Taguchi (DOE)
产品的品质乃是产品自 交货之后对于社会产生 最小的损失
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
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 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
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 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 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 “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还有哪?”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 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自己心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目中的目标哪去了?
克勞斯比 Philip B. Crosby (零缺陷之父)
品质就是合乎需求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的发展
品质检验 阶段
二次大战前这段时期 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业员自检→领班检查→检验员检查 泰勒:F . W . Taylor科学管理理论
统计品质 控制阶段
20世纪40 – 50 年代 关注制程控制预防&统计的管理理论 休哈特:W.A Shewhart/统计过程控制SPC 道奇:H.F Doge抽样检验方法MIL-STD-105E 20 世纪60年代开始 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費根堡姆1961年提出的TQC(全面品質管理) 日本提出的CWQC(全公司品质管理) 1987年ISO9000品质管理系统标准的颂布
7
全面品质 管理阶段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观念的发展
自然而然 經營出來的, 的,正面企 習慣和態度 業文化 設計進去的, 養成 把產品做對 製造出來 的,把東 西做好 檢驗導向, 將不良擋 下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如何看待品质检验
品质是检验出来的,发现不良是因为前面沒有检验。
检验是品质的保证,有了全检品质才有保证,检查越多 品质越有信心!
◆ FQC 最终检验品质控制 ◆ OQC 成品检验品质控制 ◆ QE 品质工程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进料品质管制
进料品质控制又称IQC(即Incomming Quality Control的缩写)
1.IQC的职责? IQC职责 进料检验 不合格的处理 供应商辅导及其评定 跟进来料使用状况
规范 specification 阐明要求的文件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有关质量的术语
记录 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客观证据 objective evidence 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数据 检验 inspection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进料品质控制
制程品质控制
成品品质控制
可靠性试验
IQC
IPQC
OQC
实验室 第三方
FQC 原材料
制造过程 成品
供方
组织
顾客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供应商管理
◆ 掌握供应商:品质、生产、不合格的处理 ◆ 标准一致性:将品质要求与供应商的统一 ◆ 掌握供应商:品质、生产、不合格的处理 ◆ 标准一至性:将品质要求与供应商的统一 ◆ 对不能进行检验的品质要求进行验证 ◆ 确保来料满足公司采购要求 ◆ 对材料的生产工艺要求和品质要求的试验 ◆ 对材料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进行试验 ◆ ◆ ◆ ◆ IPQC确定生产前上线物料符合生产要求 首件检查:确保生产批量性合格 巡回检验:确保生产过程满足品质要求 最终检验:确保生产完工满足品质要求
CPI: Continouous Sevive 连续工序改善 CS: Customer Sevice 客户服务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是什么? 质量关我 什么事? 质量怎么 来的? 为什么QC天 天找我麻烦? 我们到底应该 怎么做啊?
为什么呢?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找问题?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
验证 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经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有关质量的术语
SIP : Specification in process
检验标准书
SOP :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QA
DCC
PQA
FQA
DAS
FA
CPI
CS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QC:Quality Control QA: Quality Assurance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控制 品质保证 品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