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第四章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第四章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考纲要求]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图所示)

2.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得1e -

H 2,Fe ,I -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①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2)与非金属反应

与H 2反应:H 2+Cl 2=======点燃或光照2HCl 。

现象—???

?

――→燃烧时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光照时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

(3)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

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 2+2KI===2KCl +I 2。

②与SO 2水溶液反应:Cl 2+SO 2+2H 2O===H 2SO 4+2HCl 。

③与FeCl 2溶液反应:Cl 2+2Fe 2+===2Fe 3++2Cl -

。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 2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

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1)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 2+H 2O HCl +HClO 。

(2)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与烧碱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②制取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 2,有效成分是Ca(ClO)2。

4.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1)次氯酸(HClO)

①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2HClO=====光(或△)2HCl +O 2↑。

②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电离方程式为HClO H ++ClO -。

③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

(2)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它的稳定性比HClO 强。

②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ClO -+H 2O HClO +OH -。

③与酸反应生成HClO ,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lO)2+CO 2+H 2O===2HClO +CaCO 3↓。

深度思考

1.如遇到氯气泄漏应如何自救?

答案 Cl 2密度比空气大,因此要逆着风向往高处转移。由于Cl 2易和碱反应,可用蘸有肥皂水或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2.将Cl 2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什么?能用pH 试纸测定氯水的pH 值吗?

答案 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不能用pH 试纸测定,因为氯水中的HClO 能将pH 试纸漂白。

3.如何保存氯水、漂白粉?说明原因。

答案 应避光(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原因:氯水中的HClO 见光易分解,氯水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Cl 2,漂白粉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和水蒸气生成HClO ,HClO 见光分解而使漂白粉失效。

题组一氯气的氧化性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2B.AlCl3C.FeCl3D.CuCl2

答案 B

解析因为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当Cl2与金属反应时,都可把金属氧化成最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而盐酸中H+的氧化能力较弱,只能把Fe氧化成Fe2+,而不能把Cu氧化。

2.把氯气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都能被氧化的是() A.NaOH B.Na2SO3C.FeBr2D.FeSO4

答案 C

解析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Fe2+、Br-、SO2-3都能被Cl2氧化。故C项符合要求。

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双选)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有3 mol电子转移

答案CD

题组二氯水的成分及性质多重性的应用

4.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

答案 B

解析A项,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C 项,由于加入盐酸酸化的过程中引入了Cl-,所以根据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说明氯水中是否存在Cl-;D项,因Cl2、HCl和HClO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加入NaOH溶液时氯水颜色消失不能说明其中有HClO存在。

5.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

c(ClO-)

增大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D

解析Cl 2溶于水后,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HClO

H++ClO-,前者程度大,后者程度小,c(H+)增大的多,c(ClO-)增大的少,c(H+)

c(ClO-)增大,A对;SO2+Cl2+2H2O===2HCl+H2SO4,溶液漂白性减弱,B错;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当溶液pH=7时选项中式子成立,故C错;D中加入水后,溶液中c(H+)减小,平衡向c(H+)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对。

6.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1。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n 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n mol),丙瓶不变。

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答案 B

解析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 HCl+HClO,加入NaHCO3后,因为酸性:HCl>H2CO3>HClO,所以NaHCO3与HCl反应而不与HClO反应,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乙瓶中因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HSO3氧化,从而使HClO浓度下降。

题组三有关氯水性质的实验探究

7.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实验①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

②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氯水中含有Cl-

(2)溶液褪色有气泡冒出

(3)取一片淀粉-KI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

试纸上

(4)a.氯水中含有HClO,其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

b.氯水中含有H+,中和OH-使溶液褪色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红色消失是HClO的漂白作用引起的;若溶液重新显红色,证明是H+的中和作用引起的8.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运用这一方法,尝试制取HClO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定性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

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刻产生大量气泡;

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②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

含有的其他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由于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加入CaCO3后,

2HCl+CaCO3===CaCl2+CO2↑+H2O,使平衡右移,HClO的浓度增大

(2)Ca2++HCO-3+OH-===CaCO3↓+H2O HCO-3+H+===CO2↑+H2O

(3)CaCl2、Ca(HCO3)2、HClO

解析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的平衡体系,加入过量CaCO3后,2CaCO3+2HCl===Ca(HCO3)2+CaCl2,CaCO3+2HCl===CaCl2+CO2↑+H2O,使HCl浓度降低,平衡右移,Cl2浓度降低,溶液黄绿色褪去;HClO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由于滤液中含有HClO、CaCl2、Ca(HCO3)2等成分,Ca(HCO3)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与HCl反应产生CO2气体;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沉淀和CO2气体。

氯水成分寻找方法及氯水性质的探究

1.氯水成分寻找方法

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关系:

(1)Cl2+H2O HCl+HClO

(2)HClO H++ClO-

(3)H2O H++OH-

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得出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

2.氯水的多重性质

氯水的各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

(1)Cl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如:

2FeCl2+Cl2===2FeCl3(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

SO2+Cl2+2H2O===2HCl+H2SO4(SO2和Cl2 1∶1混合物通入水中不再具有漂白性) Na2SO3+Cl2+H2O===2HCl+Na2SO4(除去水中的余氯)

(2)HCl酸性和Cl-的性质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氯水,有气泡产生就是利用了盐酸的酸性。

加入AgNO3溶液可以检验出氯水中的Cl-,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3)HClO的氧化性

在解释漂白性、杀菌消毒时,使用的是HClO的氧化性。

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的结果),后褪色(HClO作用的结果)。

考点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目在高考实验类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复习中应高度重视。

题组一 氯气制备原理、装置的考查

1.(2011·上海春季,19)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C

解析 装置③的导气管长短错误,应长进短出。

2.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 g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反应;②用87 g MnO 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 ) A .①比②多

B .②比①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答案 B

解析 146 g HCl 的物质的量为4 mol,87 g MnO 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由方程式: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知,1 mol MnO 2可以与4 mol HCl 反应,但是,应注意稀盐酸与MnO 2不反应,也就是说1 mol MnO 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生成的Cl 2多。

题组二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综合考查

3.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酸)、C(溴化亚铁溶液)、D(KI-淀粉溶液)、E(混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钡溶液)、F(水)、H(紫色石蕊试液)。

(1)A 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b 瓶内加入的液体最好是________。

(3)用图示的Ⅱ或Ⅲ代替Ⅰ是否可行?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 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 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怎样证明氯气已充满了整个装置?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C_______;D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5)G 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G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H 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 2+4HCl(浓)=====△MnCl 2+2H 2O +Cl 2↑

(2)饱和食盐水

(3)Ⅱ可行,Ⅲ不行 Ⅱ与Ⅰ原理相同,而Ⅲ中因c 瓶口密封,体积不能改变,压强增大会有危险

(4)①观察,当整个装置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说明氯气已充满整个装置

②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红棕色 溶液变蓝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5)C +2H 2O +2Cl 2=====△CO 2+4HCl

向G 中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6)生成的HCl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剩余的氯气又与水作用生成次氯酸,起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

解析 (1)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2)b 瓶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Cl 2,试剂最好为饱和食盐水。

(3)Ⅱ原理同Ⅰ,可代替Ⅰ;Ⅲ中c 瓶口密封,不安全。

(4)①当黄绿色气体充满整个装置时,说明Cl 2已充满。

②Cl 2有强氧化性,可将Fe 2+、Br -、I -、SO 2氧化为Fe 3+、Br 2、I 2、SO 2-4,故C 中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红棕色;D 中溶液变蓝;E 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 4;F 中由于 吸收了Cl 2变为浅黄绿色。

(5)C +2H 2O +2Cl 2=====△

CO 2+4HCl ,F 的作用是提供G 中发生反应所需的水蒸气。

(6)生成的HCl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剩余的Cl 2与水反应生成HClO 又起漂白作用。

性质验证型实验题解题策略

解性质验证型实验题的关键是结合题目要求和所给的仪器、装置以及所给的试剂,了解命题的意图。一般思路是:明确实验目的(该实验要求做什么);明确题干、题图含义(认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每一个装置的设计意图),理解题目给我们达成实验目的提供了什么依据和有效信息;明确解答问题的落点是什么?即试题给我们设置了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

1.已给出试剂或装置(仪器)的实验

该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读全题,结合题意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弄清楚在某一仪器处发生的反应或该反应的现象,同时要理解设置的仪器或装置的目的。这样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已知反应或反应现象及仪器操作要求

该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现象或操作要求等,通过所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或化学实验的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确定此处缺少的试剂或缺少的装置或仪器。

考点三 卤素的性质及X -的检验

1.氯、溴、碘的存在及单质的物理性质

(1)氯、溴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碘则主要存在于海草(如海带)中,也存在于海水和盐矿中。

(2)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

Br 2是一种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I 2是一种紫黑色固体,易升华。Br 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黄色→橙色,I 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深黄色→褐色,Br 2溶解在CCl 4中的颜色是橙色→橙红色,I 2溶解在CCl 4中的颜色是紫色→深紫色。

2.氯、溴、碘单质化学性质比较

(1)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X 2===NaX +NaXO +H 2O(X =Cl 、Br 、I)。

(2)氧化性

①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如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X 2===2NaX(X =Cl 、Br 、I)。

②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是Cl 2>Br 2>I 2,阴离子的还原性:Cl -

Cl 2能从Br -的溶液中置换出Br 2,其离子方程式:Cl 2+2Br -===2Cl -+Br 2;同理,Br 2能置换I 2,其离子方程式:Br 2+2I -===2Br -+I 2。

③与一些还原性离子反应,如Br 2与SO 2-3、Fe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SO 2-3+Br 2+H 2O===SO 2-4+2Br -+2H +,2Fe 2++Br 2===2Br -+2Fe 3+

。 3.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 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滴加AgNO 3溶液和稀硝酸生成????? 白色沉淀,则有Cl -淡黄色沉淀,则有Br -黄色沉淀,则有I -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振荡 ―――――――――――→加入CCl 4(下层)或汽油(上层)振荡

有机层呈?????

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Br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I -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

未知液――――――――――――→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双氧水)振荡 ――→淀粉溶液振荡蓝色溶液,表明有I - 深度思考

1.请列举哪些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 (1)被H 2S 、SO 2、SO 2-3、I -等还原剂还原而褪色。 (2)与NaOH 等强碱溶液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

Br 2+2NaOH===NaBrO +NaBr +H 2O 。

(3)与较活泼金属(如Mg +Br 2===MgBr 2)反应而褪色。

(4)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如烯烃、炔烃等。

(5)能被溴水氧化的、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6)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碱性物质,如Na 2CO 3等。

(7)加入活性炭等吸附剂,使溴水褪色。

2.下列哪些事实或实验能说明氧化性:Cl 2>Br 2>I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氯水分别滴入KBr 、NaI 溶液中颜色加深,而溴水滴入NaCl 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②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光照爆炸,H 2和Br 2的混合气体加热才能反应,而H 2和I 2反应更困难

③Fe分别与Cl2、Br2、I2反应生成Fe的化合物的化合价高低

④HCl、HBr、HI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差

⑤Cl2、Br2、I2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答案①②④

3.淀粉-KI试纸常用于检验哪些物质?

答案检验强氧化性物质如Cl2、Br2、FeCl3溶液、O3等,反应原理是I-被氧化成I2而使淀粉变蓝。

4.请设计多种方案鉴别NaCl、NaBr、KI三种白色固体。

答案方法一:可用氯水鉴别。把这三种物质各取少量配成溶液,加入新制的氯水和汽油(或四氯化碳),振荡,分层,使汽油层呈无色的是NaCl;使汽油层呈橙色的是NaBr;呈紫红色的是KI。

方法二:可先用焰色反应将KI区分出来。然后再将另外两种物质各取少量配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Cl,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的是NaBr。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分别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Cl,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的是NaBr,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KI。

题组一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比较

1.(2010·北京理综,2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_____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

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解析A中滴加浓盐酸后,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生成黄绿色气体Cl2,在A、B、C中分别发生反应:Cl2+2KI===2KCl +I2,Cl2+2NaBr===2NaCl+Br2,Cl2+2NaBr===2NaCl+Br2,由于B、C中生成了Br2而使溶液变为黄色,打开活塞b,C中生成的Br2在D中发生反应:Br2+2KI===2KBr+I2。过程Ⅲ实验,当B中黄色溶液继续通入过量Cl2时,溶液变为红棕色,以此为对照,说明C中黄色溶液无Cl2,从而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2.向含SO2-3、Fe2+、Br-、I-各0.1 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为载体,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图像的识别能力。

题中四种离子与Cl2反应的先后顺序依次是SO2-3(消耗2.24 L Cl2)、I-(消耗1.12 L Cl2)、Fe2+(消耗1.12 L Cl2)、Br-(消耗1.12 L Cl2),因此C选项正确。

题组二卤素性质的拓展与延伸——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的性质

3.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双选) ()

A .IBr 是双原子分子

B .在很多反应中,IBr 是弱氧化剂

C .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Br 和NaIO

D .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 BD

4.氰(CN)2的结构简式为N ≡C —C ≡N ,其化学性质与卤素(X 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 2和I 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CN)2+H 2===2HCN

B .MnO 2+4HCN=====△

Mn(CN)2+(CN)2↑+2H 2O

C .向KCN 溶液中加入碘水:I 2+2KCN===2KI +(CN)2

D .在NaBr 和KCN 混合液中通入少量Cl 2:Cl 2+2KCN===2KCl +(CN)2

答案 C

解析 选项A ,根据Cl 2与H 2反应推知正确;选项B ,根据实验室制备Cl 2原理推知正确;选项C ,因I 2的氧化性比(CN)2弱,向KCN 溶液中加入碘水不能发生如C 所述的反应;选项D ,在NaBr 和KCN 混合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Cl 2优先氧化

CN -,生成(CN)2。

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

1.卤素互化物

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物质叫卤素互化物。如IBr 、ICl 、BrF 3、ClF 3。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有较强的氧化性,如能与金属、H 2O 、NaOH 等反应:2IBr +2Mg===MgBr 2+MgI 2。但应注意:卤素互化物中,非金属性弱的元素显正价,如:ICl 中,I 显+1价,Cl 显-1价,所以卤素互化物与水或碱的反应一般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IBr +H 2O===HBr +HIO ,IBr +2NaOH===NaBr +NaIO +H 2O 。

2.拟卤素

有些多原子分子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其阴离子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如:氰(CN)2、硫氰(SCN)2、氧氰(OCN)2。解答这类题目时可用换元法,如把(SCN)2当作X 2,把SCN -当作X -。

考点四 卤素单质的工业制法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精制饱和食盐水――→电解?????

阳极产物:Cl 2阴极产物:H 2、NaOH

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电解

2NaOH +H 2↑+Cl 2↑。

2.海水提取溴

(1)流程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 +Cl 2===Br 2+2NaCl ;

②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

③2HBr +Cl 2===2HCl +Br 2。

3.海带中提取碘

(1)流程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 2+2I -===I 2+2Cl -

题组训练 卤素单质的工业制法

1.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溴水混合物Ⅱ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在步骤⑤中可将蒸馏产生的气体通过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

(4)步骤⑤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 2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取溴单质,采用蒸馏“溴水混合物Ⅱ”而不是蒸馏“溴水混合物Ⅰ”,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r 2+SO 2+2H 2O===4H ++2Br -+SO 2-

4

(2)分液漏斗(3)溴化铁(或其他含Br-的盐类物质)

(4)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被蒸出,溴蒸气中水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

吸收率低

(5)酸化可抑制Cl2、Br2与水反应

(6)将“溴水混合物Ⅰ”转变为“溴水混合物Ⅱ”是Br2的浓缩过程,可提高效率,

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解析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水化工是考试的热点。占地球储量99%的溴分布在海洋中,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

步骤①的氯气氧化发生的反应是Cl2+2Br-===2Cl-+Br2,生成的溴仍溶解在海水中,怎样才能把溴提取出来呢?根据溴的沸点比水低的性质,可以鼓入热空气(步骤

②),使它和热空气一起挥发出来,再用SO2吸收(步骤③):Br2+SO2+2H2O===

4H++2Br-+SO2-4,这样可以得到较大浓度的含Br-的溶液,进一步用氯气氧化(步骤④),得到Br2,然后蒸馏便得到了液溴。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从

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B.坩埚C.表面皿

D.泥三角E.酒精灯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

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DE(2)过滤蒸馏

(3)2I-+MnO2+4H+===Mn2++I2+2H2O(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

比在水中大;苯与碘不反应 (5)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解析 本题以提取碘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灼烧固体、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5)问是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题,所以该题很好地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该实验是对固体海带加热灼烧,与三脚架一起使用的常常是泥三角、坩埚和酒精灯。

(2)步骤③是由海带灰悬浊液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因此一定要进行过滤。

(3)结合“碘离子――――――→MnO 2+H 2SO 4(稀)

含碘水溶液”,再联想实验室中Cl 2的制备不难写出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I -+MnO 2+4H +===Mn 2++I 2+2H 2O 。 (5)根据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这一现象,可以取少量提取碘之后的溶液,加入淀粉看是否变蓝来检验。

广东五年高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2008·广东理基,35A) 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 2和Ca(ClO)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2.(2009·广东,2)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往淡水中加入NaCl 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

C .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

D .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 、Co 、K 、Au 、Mg 、B 等金属

答案 D

解析 D 项中硼为非金属元素,故该选项不正确。

3.(2008·广东,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电解熔融NaCl 可制备Cl 2

D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C

解析 海水中的钾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一定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故A 不正确;海水蒸发制海盐,发生了物理变化,B 也不正确;电解熔融N aCl 可以制得Na 和Cl 2,C 正确;潮汐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D 也不正确。

各省市五年高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

(2012·浙江理综,8B)

解析 火柴头中氯元素是以KClO 3的形式存在,不存在Cl -

(2)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能生成HClO(√)

(2011·安徽理综,11D) (3)①湿润红纸条;②饱和氯水。①中红纸条褪色 (√)(2012·北京理综,10D) (4)

①酚酞溶液;②浓盐酸。①中无明显变化 (√)(2012·北京理综,10B) (5)已知I -3 I 2+I -,向盛有KI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 4,振荡静置后CCl 4层显紫

色,说明KI 3在CCl 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2011·江苏,13D) 解析 CCl 4层显紫色,说明I 2的溶解度在CCl 4中比在水中的大,而不是KI 3。

(6)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能用同一原理解释 (×)(2008·江苏,4C)

解析 漂白粉失效涉及反应: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2HClO=====

光2HCl +O 2↑。而水玻璃失效涉及反应:Na 2SiO 3+CO 2+H 2O===Na 2CO 3+H 2SiO 3↓,二者原理不一样。

2.(2012·山东理综,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HClO 是弱酸,所以NaClO 是弱电解质

B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 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 .HCl 溶液和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 和NaCl 均是离子化合物

D .电解NaCl 溶液得到22.4 L H 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 个电子(N A 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

答案 B

解析 HClO 是弱酸,是弱电解质,而NaClO 是盐,是强电解质;B 项正确;HCl 是共价化合物,其水溶液之所以导电是因为HCl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了H +和Cl -,NaCl 为离子化合物;电解NaCl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电解2NaOH +Cl 2↑+H 2↑,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H 2,理论上转移2N A 个电子。

3.(2012·上海,15)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 、b 、d 、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

纸。向KMnO 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 4+16HCl ―→2KCl +5Cl 2↑+2MnCl 2+8H 2O

( )

答案 D

解析 选项A 的实验现象只能说明氧化性:Cl 2>Br 2和Cl 2>I 2,不能说明氧化性Br 2>I 2;选项B 的实验现象还可以说明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选项C 中,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也可以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e 处变红色是氯气氧化Fe 2+生成Fe 3+的结果,选项D 正确。

4.[2012·新课标全国卷,27(1)(3)]光气(COCl 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 与Cl 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 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3)CHCl 3+H 2O 2===COCl 2+HCl +H 2O

解析 (1)实验室制备Cl 2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3)H 2O 2具有强氧化性,反应过程中被还原为H 2O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l 3+H 2O 2===COCl 2+H 2O +HCl 。

5.[2008·山东理综,30(4)]实验室制备H 2和Cl 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

Zn +H 2SO 4===ZnSO 4+H 2↑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据此,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H 2的装置________(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 2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代号)。

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

答案 e d

解析 由Zn +H 2SO 4===ZnSO 4+H 2↑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可见氢气的反应装置应是固体和液体不用加热生成气体,而Cl 2是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但是Cl 2要干燥、纯净,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 2中的HCl ,用浓H 2SO 4除去水蒸气,应选d 。

6.(2012·福建理综,25)实验室常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 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往烧瓶中加入MnO 2粉末

B .加热

C .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 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 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 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 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 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元素 11.1 p区元素综述 p区元素指ⅢA~ⅦA和零族元素,具有如下特点: 1)同族元素自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 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除零族外,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为n s2n p1 ~5,n s、 电子均可参与成键,由此它们具有多种氧化数,并且随着n p电子的增多,失电子趋势减弱,逐渐变为共用电子,甚至变为得电子。因此p区非金属除有正氧化数外,还 有负氧化数。 ⅢA ~ⅤA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低氧化数化合物的稳定 性增强,高氧化数化合物的稳定性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如Pb的化合物以Pb2+为主, Pb4+化合物有强的氧化性

3)P区金属的熔点一般较低 Ga/29.78℃,In/156.6℃,Sn/231.88℃,Pb/327.5℃,Bi/271.3℃,这些金属可作为低熔点合金。 4)某些金属是制造半导体重要材料,如超纯锗、砷化镓、锑化镓。 11.2 卤素元素 11.2.1卤素通性 结构:价电子构型:n s2n p5与8电子构型差1个电子 核电荷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除稀有气体外) 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小 → 最容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是同周期中最强的 卤素之间比较:从氟→碘,非金属性下降 原因:从氟→碘,电负性下降

11.2.2 卤素单质 1 物理性质 皆为双原子分子 固态时为分子晶体,其熔、沸点都比较低 熔、沸点依F--Cl--Br–I 增大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除氟与水激烈反应外)的大得多(为什么?) 碘难溶于水,易溶于碘化物中 (s) + I-(l) ?I3(l) I 2 其它物理性质见书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配位化合物 12.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1.1配合物的定义 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发现的第一个配合物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亚铁氰化铁 Fe4[Fe(CN)6]3(普鲁士蓝)。它是在1704年普鲁士人狄斯巴赫在染料作坊中为寻找蓝色染料,而将兽皮、兽血同碳酸纳在铁锅中强烈地煮沸而得到的。后经研究确定其化学式为 Fe4[Fe(CN)6]3。近代的配合物化学所以能迅速地发展也正是生产实际需要的推动结果。如原子能、半导体、火箭等尖端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分离技术、新材料的制取和分析;50年代开展的配位催化,以及60年代蓬勃发展的生物无机化学等都对配位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目前配合物化学已成为无机化学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今后配合物发展的特点是更加定向综合,它将广泛地渗透到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领域中去。如生物固氮的研究就是突出的一例。 配合物的形成: 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得到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透明的深蓝色的溶液。蓝色物质为复杂离子[Cu(NH3)4]2+ ,蒸发该溶液析出深蓝色晶体,其化学组成为[Cu(NH3)4]SO4·H2O。在纯的[Cu(NH3)4]SO4溶液中,除了水合硫酸根离子和深蓝色的[Cu(NH3)4]2+离子外,几乎检查不出Cu2+离子和NH3分子的存在。[Cu(NH3)4]2+这种复杂离子不仅存在于溶液中,也存在于晶体中。从上面实例可以看出,这些复杂离子至少不符合经典原子价理论,在晶体和溶液中有能以稳定的难离解的复杂离子存在的特点。 由于这类化合物的组成比较复杂,要给它下一个严密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从实质上看,配合物中存在着与简单化合物不同的键--配位键,这才是配合物的本质特点。因此把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 中国化学会在1980年制订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对配合物作了如下的定义: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1.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时,就称配位键。配位键形成后,就与一般共价键无异。

卤族元素教案

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①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 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如:①2Na+Cl2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说明①Cl2与石灰乳[Ca(OH)2的悬浊液]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1O)2

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第十六章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7.少量Mn+可以催化分解HbQ,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O能氧化MrT 为 MnO,后者又能使H2Q氧化。试从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并写 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H2O2+2H++2e-=2H2O p01 = MnO 2+4H++2e-= Mn2++2H2O p0 2= O 2+2H++2e-= H2O2 p0 3= ①-②H 2O2+Mn2+ =MnO2+2H+ 0 0 0 E =? 1 —? 2= >0 ②-③MnO2+H2O2+2H+=Mn2++O2+2H2O 0 0 0 E =9 2一(p 3= 一= >0 8. 写出H2O2 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KMnO(在HSO介质 中), Cr(OH)3 (在NaOH介质中)。 解: 3H2Q + 2Cr(OH) 3 + 4NaOH H2NaCrO + 8H 2O 5H 2Q + 2KMnO + 3H 2SS2MnSO+ K 2SQ +8H2O + 5。2 1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在反应(1)过程中为什么出现由 白到黑的颜色变化。 第一个反应首先形成白色硫代硫酸银沉淀,随后经历黄色、棕色至黑色的硫化银。 Ag + + 2S2Q2-(足量)—[Ag(S2O) 2]3 16. 写出下列各题的生成物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Na2C2与过量冷水反应。Na 2O +

2H2d2NaOH + O (2)在N Q Q固体上滴加几滴热水。2Na 2C2 + 2HO —4NaOH + O2 ( 3 ) 在Na2CO3 溶液中通入SO2 至溶液的PH=5 左右。 Na2CO3+2SO2+H2O—2NaHS3O+CO2 ( 4) H2S 通入FeCl3 溶液中。H 2S+2FeCl3—S+2FeCl2+2HCl (5) 62S加水。Cr 2S+HSCr(OH)3+HS ( 6)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溶液。2HCl + (NH 4)2S x—H2S + (x-1)S + 2NH 4Cl (7) Se禾口HNC反应。3Se+4HNO 3+H?3HSeO+4NO 18. 将SC(g)通入纯碱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A逸出,所得溶液经烧碱中和,再加入硫化钠溶液除去杂质,过滤后得溶液B。将某非金 属单质C加入溶液(B)中加热,反应后再经过过滤、除杂等过程后,得溶 液D。取3mL溶液D加入HCI溶液,其反应产物之一为沉淀C。另取 3mL溶液D,加入少量AgBr(s),则其溶解,生成配离子E。再取第3份 3mL溶液D,在其中加入几滴溴水,溴水颜色消失,再加入BaCl2溶液,得 到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F。试确定A~F的化学式,

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14.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第一课时 教案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以氯元素为核心的卤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掌握卤族元素的单质、卤化氢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殊性。 能力培养:通过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的教案,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卤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关系的教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关系的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认识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殊性的归纳,认识事物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通过分析卤单质的制备,认识事物间普遍联系与制约的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设计实验、探索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和探究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卤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用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认识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言】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建议以元素周期律和氧化还原理论为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 倾听、了解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复习卤族元素的知识。 【板书]一、卤族元素

【复习提问】请画出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并完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曾经学过的卤族元素知识,建立起以氯、溴、碘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图,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讲评】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网络图,对学生归纳情况给予评价。最终建立如下页关系: 【板书】1.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投影】 【板书】 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 【投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在NaBr溶液中滴入氯水 (2)在FeSO4溶液中滴入溴水 (3)在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 【提问】比较Cl2、Br2、I2、Fe3+的氧化性强弱。比较I-、Br-、Fe2+的还原性强弱。 思考并书写离子方程式: Cl2+2Br-=Br2+2Cl- Br2+2Fe2+=2Fe3++2Br- 2I-+2Fe3+=I2+2Fe2+ 思考并根据书写的离子方程式得出结

第十一章 卤 素

第14章卤素 1.氟、氯、溴、碘常见氧化态的变化规律、差别及原因。 2.卤素电子亲和能与键离解能的变化规律、特殊性及原因。 3.为何氯、溴、碘呈现奇数氧化态,有偶数氧化态出现吗,其本质原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4.与其它卤素相比,氟有哪些特殊性,引起这些特殊性的原因是什么? 5.什么是元素电势图,如何构成元素电势图,元素电势图有哪些实际应用?试举例说明 6.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差异及原因,如何分析、理解φ—pH图,此图有哪些应用。7.工业上从海水制溴过程中,用空气吹出的溴为何要用碳酸钠吸收,之后用硫酸酸化,为何又能析出单质溴,能否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海水制溴的这一过程的原理。 8.卤素单质的制备方法特点与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间有无联系?原因何在?卤化氢的制备方法有哪些,不同卤化氢的制备方法又有何差异,为什么? 9.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反应和碳氢化物的卤化应本质上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发生这类反应,由此请你预测几个可能会发生这类反应的无机物。 10.由卤素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的活性情况及产物形式能说明什么问题,能推出什么结论? 11.试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各卤素发生歧化的产物及可能的原因 12.总结HF的共性(物性与化性) 13.HF有哪些特殊性,其原因又是什么?与F2的特殊性有无必然联系? 14.试总结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几种重要的特征反应。为什么说“不同氧化态的同一金属,其高氧化态卤化物的离子性小于低氧化态卤化物的离子性”? 15.除了配位化合物的书写与命名有一定原则外,无机化合物的书写与命名也有一定的规则,试结合卤素氧化物的命名,熟悉无机物的书写与命名方法。 16.多原子卤素互化物和多卤阳离子的空间结构、各种卤酸根离子的结构各有什么特 —1 —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知识点总结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知识点总结 一.氯元素 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 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二.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 2+4HCl (浓) ===△ MnCl 2+2H 2O +Cl 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 +Cl 2 ===点燃 2NaCl 现象:大量白烟 2Fe +3Cl 2 ===点燃 2FeCl 3 现象:棕黄色的烟 Cu +Cl 2 ===点燃 CuCl 2 现象:棕黄色的烟 Cl 2+H 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 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 2+H 2O == HCl +HClO 2HClO ===光照 2HCl +O 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 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17 2 8 7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 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三.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AgCl ↓+HNO3 NaCl+AgNO3== AgCl ↓+NaNO3 Na2CO3+2AgNO3==Ag2CO3 ↓+2NaNO3Ag2CO3+2HNO3== 2AgNO3+CO2 ↑+H2O Cl-+Ag+== AgCl↓

第十六章 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第十六章氧族元素习题参考 7. 少量Mn2+可以催化分解H2O2,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2O2能氧化Mn2+为MnO2,后者又能使H2O2氧化。试从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H2O2+2H++2e-=2H2O φ01=1.77V MnO2+4H++2e-=Mn2++2H2O φ02=1.23V O2+2H++2e-=H2O2φ03=0.692V ①-②H2O2+Mn2+ =MnO2+2H+ E0=φ01-φ02=0.54V>0 ②-③MnO2+H2O2+2H+=Mn2++O2+2H2O E0=φ02-φ03=1.23-0.68=0.55V>0 8. 写出H2O2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KMnO4(在H2SO4介质中),Cr(OH)3(在NaOH介质中)。 解:3H2O2 + 2Cr(OH)3 + 4NaOH→2Na2CrO4 + 8H2O 5H2O2 + 2KMnO4 + 3H2SO4→2MnSO4 + K2SO4 +8H2O + 5O2 1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在反应(1)过程中为什么出现由白到黑的颜色变化。 (1)Ag++S2O32-(少量)→ (2)Ag++S2O32-(过量)→ 解:2Ag+ + S2O32- (少量)→Ag2S2O3 (白色) Ag2S2O3 + H2O→Ag2S↓(黑色) + 2H+ + SO42-

第一个反应首先形成白色硫代硫酸银沉淀,随后经历黄色、棕色至黑色的硫化银。 Ag+ + 2S2O32- (足量)→[Ag(S2O3)2]3- 16. 写出下列各题的生成物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Na2O2与过量冷水反应。Na2O2 + 2H2O→2NaOH + O2(2)在Na2O2固体上滴加几滴热水。2Na2O2+ 2H2O →4NaOH + O2 (3)在Na2CO3溶液中通入SO2至溶液的PH=5左右。Na2CO3+2SO2+H2O→2NaHSO3+CO2 (4)H2S通入FeCl3溶液中。H2S+2FeCl3→S+2FeCl2+2HCl (5)Cr2S3加水。Cr2S3+H2O→Cr(OH)3+H2S (6)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溶液。2HCl + (NH4)2S x→H2S + (x-1)S + 2NH4Cl (7)Se和HNO3反应。3Se+4HNO3+H2O→3H2SeO3+4NO 18. 将SO2(g)通入纯碱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A逸出,所得溶液经烧碱中和,再加入硫化钠溶液除去杂质,过滤后得溶液B。将某非金属单质C加入溶液(B)中加热,反应后再经过过滤、除杂等过程后,得溶液D。取3mL溶液D加入HCl溶液,其反应产物之一为沉淀C。另取3mL溶液D,加入少量AgBr(s),则其溶解,生成配离子E。再取第3份3mL溶液D,在其中加入几滴溴水,溴水颜色消失,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F。试确定A~F的化学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 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 能力。 4、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二是氯离子的检验,三是卤素简介。第一课时安排学习氯气的性质,重点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对于氯气强氧化性的学习,主要从铜丝、铁丝、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 反应等方面入手。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 实验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引入]瑞士著名化学家舍勒自1773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当时叫做黑锰矿,黑锰矿就是MnO2,舍勒在研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当时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时,很快就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舍勒简直兴奋到了极点,因为当时人们很少看到有色气体,但很快兴奋变成了厌恶。这种黄绿色气体源源不断地产生,几乎使舍勒窒息,极为难受,受科学家和职业本性的驱使,舍勒对这种气体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它有一魔术般的本领,把鲜艳的花朵或翠绿的叶子放进其中,美丽的色泽很快被褪去了,将蚱蜢放进去蹦达几下,就死去了。这种黄绿色的气体就是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CI2

氯气具有怎样的性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提问]根据引入的资料,讲出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展示]装氯气的集气瓶。让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毒性等方面进行归 纳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黄绿色;气味:刺激性气味; 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形成液氯;有毒 [提问]对于有毒气体或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 [学生活动]参照课本P77图4-15,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闻气体的方法。 [提问]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请大家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推测氯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说明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讲解]大家经过讨论分析出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那我们能否通过化学 实验进行验证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的反应来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2.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演示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学生]铜丝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Cu+Cl2= CuCl2 [提问]请大家分析氯气的活泼性,以及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学生]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可判断出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根据反应中氯 元素有0价降低为-1价,说明氯气表现了氧化性。 [视频]观察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学生]铁丝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2Fe+3Cl2= 2FeCl3 [提问]铁与氯气反应得到的是高价的金属氯化物,而不是氯化亚铁,可推断氯气 的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说明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反应中表现出强氧化性。 [板书]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变价

氧族元素通性

氧族元素通性 王振山 氧族元素指周期系第ⅥA 族元素,它包括氧(O )、硫(S )、硒(Se )、碲(Te )、钋(Po)五个元素。除O 之外的S ,Se ,Te ,Po 又称硫族元素。其中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约占总质量的48.6%;硫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052%,居元素丰度第16位,但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 氧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最高,达58%(以mol 计),16O(993759%),17O(0.037%), 18 O(0.204%);14O ,15O ,19O 为人工合成的同位素,t 1/2为数十秒。 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形式比较复杂,只有少数能以单质存在,例如,氧和硫在自然界大量以游离态单质状态存在,其余均为化合物。化合物主要有氧化物和硫化物两大类。地质学上称前者为亲石元素,后者为亲硫元素。硒、碲则有稀有元素,单质为准金属,通常以硒化物,碲化物存在硫化矿床中;钋则是典型金属元素,是一种放身性元素,存在于含铀和钍的矿床中。(S 有四种同位素: 32, 33, 34, 35) 氧族元素通性 氧族元素(ⅥA 族):O 、S 、Se 、Te 、Po ,非金属、准金属、金属。 氧族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表 从表可以看出,氧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趋势与卤素相似。氧族元素的金属性、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熔点、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电负性、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小。 氧族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均为ns 2np 4,有获得2个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稳定结构的趋势。当氧族元素原子和其他元素化合时,如果电负性相差很大,则可以有电子的转移。例如,氧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元素形成二元离子化合物,硫、硒、碲只能和低价态的金属形成离子型的化合物。当氧族元素和高价态的金属或非金属化合时,所生成的化合物主要为共价化合物。 氧和硫的性质相似,都活泼。氧能与许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硫也能与氢、卤素及几乎所有的金属起作用,生成相应的卤化物和硫化物。不仅氧和硫的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对应化合物的性质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 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年级:高一学科:化学执笔:潘旭审核: 课时及内容:2课时课型:复习课使用时间 专题二第一单元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规律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知识框架 (1)反应原理(2)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除杂 (4)收集方法(5)检验(6)尾气处理 规律二: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如下几方面研究 (1)色(颜色)(2)味(气味)(3)态(状态)(4)度(密度、硬度、溶解度)(5)点(熔点、沸点)(6)性(刺激性、挥发性、毒性、特性) 规律三:氯气与金属的反应规律 (1)氯气与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化合物。 (2)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烧情况下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 (3)铁与氯气等氧化性强的非金属反应生成Fe3+的化合物,而与弱氧化性的非金属(I2、S 等)生成Fe2+的化合物。 规律四: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产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3)价态表现规律 (4)氧化还原反应性质转递规律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规律五:我们学习某种物质的知识时,一般按下面的思路来研究 结构性质用途制法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做一定量的练习,来锻炼动脑动手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很好的落实,这对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思维过程一氯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氯化钠在水中电离:NaCl Na++Cl-,水也有微弱的电离:H 2O H++OH-,这样,在食盐水溶液中存在Na+、Cl-、H+、OH-,其中只有Cl-和H+在电力作用下易被氧化和还原,而生成Cl2和H2,即发生如下反应: 2NaCl+2H2O2NaOH+Cl2↑+H2↑ 氢气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或点燃等情况下易爆:H2+Cl22HCI,氯气有毒,所以,电解的产物氯气和氢气必须隔离,且要防止氯气泄漏。 2.实验室制法 利用氧化性比氯气强的氧化剂,如MnO2、KMnO4、KClO3等,将Cl-氧化成Cl2。 (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装置设计:粉末状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3)除杂气体:根据制得气体的化学性质和杂质气体的化学性质,选择除杂试剂,一般洗气方法,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4)收集方法:一般由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密度或水溶性,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氯是比较典型的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通过对氯气等内容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2)本节内容是学习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基础。 (3)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4)使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进一步巩固。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学习了盐酸、氯化钠等。对生活中见到的氯气、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等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物质反应的理论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3)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 二、教法、学法分析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讨论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再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三、三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指导学生探究氯气与水、铁的反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化学眼光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对今后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氯水的成分分析 难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氧族元素知识点总结

2H 2O 2===2H 2O+O 2 ↑ MnO 2 氧族元素 1.复习重点 1.氧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2.硫单质、臭氧、过氧化氢、硫化氢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重点是硫的化学性质及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难点聚焦 元素 氧(O ) 硫(S ) 硒(Se ) 碲(Te ) 核电荷数 8 16 34 52 最外层电子数 6 6 6 6 电子层数 2 3 4 5 化合价 -2 -2,+4,+6 -2,+4,+6 -2,+4,+6 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密度 逐渐增大 与H 2化合难易 点燃剧烈反应 加热时化合 较高温度时化合 不直接化合 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减弱 氧化物化学式 —— SO 2 SO 3 SeO 2 SeO 3 TeO 2 TeO 3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 —— H 2SO 3 H 2SO 4 H 2SeO 3 H 2SeO 4 H 2TeO 3 H 2TeO 4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 逐渐减弱 元素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 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大气中臭氧层是人类的保护伞 过氧化氢不稳定分解,可作氧化剂、漂白剂。 归纳知识体系。 2.1.1.与氧气有关的反应 (1)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方程式 ① 与绝大多数金属单质作用 4Na+O 2=2Na 2O ② 与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作用

③与非还原性化合物作用 2NO+O 2=2NO 2 4FeS 2+11O 2 2Fe 2 O 2 +8SO 2 ④与有机物作用 ⑤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的物质 a.氢硫酸或可溶性硫化物:2H 2S+O 2 =2S↓+2H 2 O b.亚硫酸及其可溶性盐2H 2SO 3 +O 2 =2H 2 SO 4 ,2Na 2 SO 3 +O 2 =2Na 2 SO 4 c.亚铁盐、氢氧化亚铁4Fe(OH) 2+O 2 +2H 2 O=4Fe(OH) 3 d.苯酚 e.氢碘酸及其可溶性碘化物4HI+O 2=2H 2 O+2I 2 ⑥吸氧腐蚀(如:铁生锈) 负极:2Fe—4e—=2Fe2+正极:O 2+4e—+2H 2 O=4OH— Fe2++2OH—=Fe(OH) 2 4Fe(OH) 2+O 2 +2H 2 O=4Fe(OH) 3 2Fe(OH) 3 =Fe 2 O 3 +3H 2 O (2)生成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高一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导学案.doc

高一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导学案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氯气[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氯存在形态以及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2.能正确说出氯气的物理性质。3.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4.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能正确列出氯水的主要成分。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___,氯原子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容易____________电子而形成cl-,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____性,其单质氯气具有很强的 ________性。2.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是 ____________,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经研究确认其为氯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知识点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探究活动]1.学习气体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等方面进行探究讨论。通过直接观察能够认识气体物质的 ____________;嗅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下表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空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观察装满氯气的集气瓶嗅闻氯气 加水振荡 [归纳总结](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____________,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态(________)和固态。[迁移应用]1.cl2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可溶于水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③④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氯气用排水法收集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少量氯气飘进鼻孔c.氯水和液氯都是纯净物d.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知识点二氯气与单质的反应 [探究活动]1.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把变价金属(如fe、cu)一般氧化到________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明反应现象:(1)与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与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与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化学第十六章氧族元素习题

第16章氧族元素 16-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方铅矿; (2)朱砂; (3)闪锌矿; (4)黄铜矿; (5)黄铁矿; (6)芒硝; (7)海波; (8)保险粉 解: (1)PbS (2)HgS (3)ZnS (4)CuFeS2 (5)FeS2 (6)Na2SO4·10H2O (7)Na2S2O3·5H2O (8)Na2S2O4·2H2O 16-2 命名下列硫的含氧酸及盐。 (1)K2S2O7; (2)H2SO5; (3)K2S2O8; (4)Na2S2O3·5H2O; (5)Na2S2O4; (6)Na2SO3; (7)Na2S4O6; (8)Na2SO4·10H2O 解: (1)焦硫酸钾(2)过一硫酸(3)过二硫酸钾 (4)五水合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 (5)连二亚硫酸钠 (6)亚硫酸钠(7)连四硫酸钠(8)十水合硫酸钠(俗称芒硝) 16-3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H2S+ClO3-+H+ ------ (2)Na2S2O4+O2+NaOH------ (3)PbO2+H2O2 ------ (4)PbS+H2O2 ------- (5)S+NaOH(浓)------ (6)Cu+H2SO4(浓)------ (7)H+H2SO4(浓)------ (8)H2S+H2SO4(浓)------ (9)SO2Cl2+H2O------ (10)HSO3Cl+H2O------ 解: (1)5H2S + 8ClO3- === 5SO42- + 2H+ + 4Cl2 +4H2O (2)Na2S2O4 + O2 +2NaOH === Na2SO3 + Na2SO4 + H2O (3)PbO2+H2O2 === PbO + H2O + O2↑ (4)PbS+4H2O2 === PbSO4 + 4H2O (5)3S + 6NaOH(浓) === 2 Na2S + Na2SO3 + 3H2O (6)Cu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7)S + 2H2SO4(浓) === 3SO2↑+2 H2O (8)H2S + H2SO4(浓) === S↓+ SO2+ 2H2O (9)SO2Cl2+2H2O === H2SO4+2HCl (10)HSO3Cl+H2O === H2SO4+HCl 16-4 完成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O2与过量冷水作用; (2)几滴热水滴在Na2O2固体上; (3)电解硫酸与硫酸铵的混合溶液; (4)将难溶于水与酸的Al2O3变成可溶于水的硫酸盐; (5)无氧条件下Zn粉还原酸式亚硫酸钠溶液; (6)将SeO2溶于水,然后通SO2Q气体;

第12章-卤素习题

第12章卤素习题 1.选择题 12-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溶液出现蓝色现象的是………………………() (A) 将Cl2气通入淀粉与KI的混合溶液中 (B) 淀粉溶液与饱和氯水混合 (C) 淀粉溶液与KI溶液混合 (D) 淀粉溶液与浓H2SO4混合 12-2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X-离子半径F-< Cl-< Br-< I- (B) 电子亲和能F > Cl > Br > I (C) 电负性F > Cl > Br > I (D) X-离子的水合热(绝对值)F-> Cl-> Br-> I- 12-3氯气中毒时,可吸入解毒剂………………………………………………() (A) 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 (B) 水蒸气与乙醇的混合蒸气 (C) 乙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 (D) 乙醚蒸气 12-4在常温下,Cl2、Br2、I2与NaOH作用生成产物正确的是………………() (A) Cl2生成NaClO和NaCl (B) Cl2生成NaClO3和NaCl (C) Br2生成NaBr和NaBrO (D) I2生成NaI和NaIO 12-5 下列含氧酸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ClO4-> ClO3-> ClO2-> ClO- (B) ClO4- > ClO2-> ClO3-> ClO- (C) ClO- > ClO2-> ClO3-> ClO4- (D) ClO- > ClO4- > ClO3-> ClO2- 12-6下列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HClO4 > HClO3> HClO2> HClO (B) HF > HCl > HBr > HI (C) HIO4 > HClO4 > HBrO4 (D) HClO> HClO2 > HClO3> HClO4 12-7氢氟酸可以贮存于铜、铅等金属制造的容器中,其原因是……………() (A) 氢氟酸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氟化物薄膜,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 (B) 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氧化物薄膜,可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C) 氢氟酸本身是弱酸,对金属无腐蚀性。 (D) 氢氟酸不与以上金属发生反应。 12-8实验室中制取少量HBr,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 KBr固体与浓硫酸作用。 (B) KBr固体与浓磷酸作用。 (C) PBr3与H2O作用。 (D) 红磷与H2O混合后滴加Br2。 12-9主要用于火柴、焰火的是………………………………………………() (A) NaClO (B) NaClO3(C) KClO3(D) KClO 12-10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 KClO3 2 KCl+3 O2↑ (B) Cu2++4 I﹣ 2 CuI↓+I2 (C) HgCl2 +2 NH3 HgNH2Cl↓+NH4Cl (D) 2 Na2S2O3 +I2 Na2S4O6 + 2 NaI 12-11高氯酸的酸酐是…………………………………………………………() (A) Cl2O (B) Cl2O7(C) ClO2(D) Cl2O6 12-12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IO3-+Cl2+3 H2O IO–+2 Cl-+ 6 H+ (B) ClO3- +2 I-+3 H2O I2+Cl-+6 OH– (C) 2 ClO3-+Br2+2 H+ 2 HBrO3+Cl2 (D) BrO3-+Cl2+2 H+ 2 HClO3+Br2

卤族元素性质总结资料

元素周期律 卤族元素性质总结 I.元素周期律 1.周期表位置 VII A 族(第17纵列),在2、3、4、5、6、7周期上均有分布。元素分别为氟(F)-9,氯(Cl)-17,溴(Br)-35,碘(I)-53,砹(At*)-85,未命名元素(Uus*)-117。 2.由于均可与金属化合成盐(卤化物),所以被称为卤族元素。 II.物理性质 II.1物理性质通性(相似性) 液态的温度范围都比较小,单质均有颜色。卤素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都比较小,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都比较大。气态卤素均有刺激性气味。 II-2.物理性质递变性 随着周期的递增,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递变性有: 1.颜色由浅变深。 2.在常温下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3.熔沸点逐渐升高。 4.密度逐渐增大。 5.溶解性逐渐减小。 II.3.物理性质特性 1.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液溴极易产生有毒的溴蒸气,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与阴冷处,不能用胶塞,且试剂瓶中加水,以减弱溴的挥发。 2.碘具有金属光泽。易溶与酒精,碘酒是常见的消毒剂。 3. 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而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生成I 3)。 注意: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而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生成I 3) III.化学性质 III-1.原子化学性质 III-1.1.原子化学性质通性 1.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2.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都很稳定(除了I ?)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 3.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4. 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 图1 卤素双原子分子电子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