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进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典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1小时,且在影像学上无急 性脑梗死的证据“。
临床表现:
TIA综合征
TIA治疗
急救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症状45min以上不缓解,
应做好绿色通道准备
3.
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4. 反复发作者,应留院观察
及时进行危险因素筛查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 将在此生遭遇卒中
每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 中
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
永久致残 每年1500万发生卒中,600
万人死于卒中 全球3000万卒中患者,大多
数留有残疾
脑卒中是一个高复发疾病
高复发的过程
• 1922年5月,第一次卒中, 右侧偏瘫
• 1922年12月,第二次卒中 ,失去工作能力
• 分为出血性、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分类
依据病理性质分类:
•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 脑梗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概况
脑血管病—人类健康的杀手
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
• 高发病率:我国每年有195万人新发病 • 高死亡率 :死亡率为120/10 • 高致残率 :重度致残者占3/4
病因
临床表现:
• 多见中老年,男多于女
•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症状多1-2天达高 峰,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支配区域有关,表现: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复视、共济失调等, 可形成各种临床综合征。
• 发生大面积病灶,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 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卒中——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 我国为脑卒中高发国家 – 年发病率为185-219/10万人
–每年有200万人新发脑卒中 –存活的脑卒中700万人 –2/3致死或致残 • 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总死亡第二位原因 –每年死于脑血管病150万人 • 每年脑卒中治疗费用约120亿元人民币
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概况
急性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进展
前言: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之为“中风”或 “卒中”,是危害当代人类生命和健康第 一杀手。致死致残率都很高,流行病学调 查结果显示,每4名卒中患者中,就有3名 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和家庭带来 了沉重的负担。
概念:
• 脑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脑血管损害而
引起的脑组织病变,临床表现为各种脑功 能障碍。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中风或脑 卒中(stroke)。
图8-2 大脑半球内侧面血液供应
图8-2 大脑半球外侧面血液供应
Willis环
• 构成: ✓经前交通动脉连接双
侧前循环 ✓经后交通动脉连接前
后循环
脑血管病的病因
血管壁病变
血l 流成分改变及 血液流变学异常
卒中病因
空气、脂肪、癌 寄生虫、外伤等
心脏及 血流动力学改变
卒中病因众多
动脉栓塞
穿支动脉 疾病
• 进展型(progressive stroke ):症状、体征呈阶梯样 或持续性加重,多在3天内成完全型,此类最重。
• RIND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RIND ):症状一般 较轻,多在24-72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
脑梗死的治疗
• 超早期溶栓治疗 • 改善脑灌注,避免低灌注 • 防治脑水肿 • 抗栓治疗 • 防治并发症 • 神经保护治疗 • 康复 • 卒中单元 • 危险因素控制
• 1923年3月,第三次卒中, 卧床、失语
• 1924年1月21日,因卒中 并发症去世
脑的血液供应及代谢特点
脑的血液供应
1. 脑的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动脉系统模型
脑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液)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
脑半球后2/5部分、 丘脑、脑 干和小脑的血液)
颈动脉斑块破 裂形成栓子
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
颈颈动动脉脉狭狭窄窄 血血流流减减少少
栓子
主动脉弓斑块 心源性栓子
房颤 瓣膜病
心室附壁血栓
不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心脏病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颈动脉狭窄或斑块
不良习惯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策略
临床 发病
疾病 前期
二级预防和 三级预防
症状开始出现
卒中
PAD
VCI
MI 临床发病
一级预防
亚临床状态进展 亚临床状态
未发病
危险因素出现 不良行为方式 遗传易感性 健康
时间
血管性死亡 早期预防
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 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 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 发生缺血、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从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脑梗死是急性 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CVD 的75%。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
大脑后动脉 血栓形成 皮质支闭塞 椎动脉血栓 形成 基底动脉血 栓形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底动脉分支闭塞引 起的脑干和小脑的梗死
脑桥腹外侧 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 综合征
脑梗死的临床进展分型
• 完全型(complete stroke):突发,6小时内病情达到 高峰,瘫痪较完全。
• 缓慢进展型(chronic progressive stroke):症状、体 征缓慢进展,因脑灌流量减少,血栓逐渐扩展所致。
•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 发病率为60-80人/10万人口/年 • 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自发
性脑出血) • 病死率30-40% • 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 • 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基于临床和影像传统定义
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 性、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临床表现快速达到高峰, 持续<24小时,缓解后不遗留神经功能缺失体征。
新定义:
•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基于“时间和临床”的传统定义 • 受到了诸多质疑。 • . MRI显示传统定义的TIA患者有缺血性脑损害的表现, • 有28%的TIA患者可以检出与症状相对应的梗死灶,而 • 当TIA的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梗死灶的检出率可高达 • 80%。 • 美国TIA工作组在2002年提出了新的TIA定义: • “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
临床表现:
TIA综合征
TIA治疗
急救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症状45min以上不缓解,
应做好绿色通道准备
3.
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4. 反复发作者,应留院观察
及时进行危险因素筛查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 将在此生遭遇卒中
每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脑卒 中
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
永久致残 每年1500万发生卒中,600
万人死于卒中 全球3000万卒中患者,大多
数留有残疾
脑卒中是一个高复发疾病
高复发的过程
• 1922年5月,第一次卒中, 右侧偏瘫
• 1922年12月,第二次卒中 ,失去工作能力
• 分为出血性、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分类
依据病理性质分类:
•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 脑梗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概况
脑血管病—人类健康的杀手
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
• 高发病率:我国每年有195万人新发病 • 高死亡率 :死亡率为120/10 • 高致残率 :重度致残者占3/4
病因
临床表现:
• 多见中老年,男多于女
• 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症状多1-2天达高 峰,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支配区域有关,表现: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复视、共济失调等, 可形成各种临床综合征。
• 发生大面积病灶,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 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卒中——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 我国为脑卒中高发国家 – 年发病率为185-219/10万人
–每年有200万人新发脑卒中 –存活的脑卒中700万人 –2/3致死或致残 • 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总死亡第二位原因 –每年死于脑血管病150万人 • 每年脑卒中治疗费用约120亿元人民币
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概况
急性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进展
前言: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之为“中风”或 “卒中”,是危害当代人类生命和健康第 一杀手。致死致残率都很高,流行病学调 查结果显示,每4名卒中患者中,就有3名 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和家庭带来 了沉重的负担。
概念:
• 脑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脑血管损害而
引起的脑组织病变,临床表现为各种脑功 能障碍。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中风或脑 卒中(stroke)。
图8-2 大脑半球内侧面血液供应
图8-2 大脑半球外侧面血液供应
Willis环
• 构成: ✓经前交通动脉连接双
侧前循环 ✓经后交通动脉连接前
后循环
脑血管病的病因
血管壁病变
血l 流成分改变及 血液流变学异常
卒中病因
空气、脂肪、癌 寄生虫、外伤等
心脏及 血流动力学改变
卒中病因众多
动脉栓塞
穿支动脉 疾病
• 进展型(progressive stroke ):症状、体征呈阶梯样 或持续性加重,多在3天内成完全型,此类最重。
• RIND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RIND ):症状一般 较轻,多在24-72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
脑梗死的治疗
• 超早期溶栓治疗 • 改善脑灌注,避免低灌注 • 防治脑水肿 • 抗栓治疗 • 防治并发症 • 神经保护治疗 • 康复 • 卒中单元 • 危险因素控制
• 1923年3月,第三次卒中, 卧床、失语
• 1924年1月21日,因卒中 并发症去世
脑的血液供应及代谢特点
脑的血液供应
1. 脑的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动脉系统模型
脑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液)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
脑半球后2/5部分、 丘脑、脑 干和小脑的血液)
颈动脉斑块破 裂形成栓子
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
颈颈动动脉脉狭狭窄窄 血血流流减减少少
栓子
主动脉弓斑块 心源性栓子
房颤 瓣膜病
心室附壁血栓
不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心脏病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颈动脉狭窄或斑块
不良习惯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策略
临床 发病
疾病 前期
二级预防和 三级预防
症状开始出现
卒中
PAD
VCI
MI 临床发病
一级预防
亚临床状态进展 亚临床状态
未发病
危险因素出现 不良行为方式 遗传易感性 健康
时间
血管性死亡 早期预防
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 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 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 发生缺血、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从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脑梗死是急性 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CVD 的75%。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
大脑后动脉 血栓形成 皮质支闭塞 椎动脉血栓 形成 基底动脉血 栓形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底动脉分支闭塞引 起的脑干和小脑的梗死
脑桥腹外侧 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 综合征
脑梗死的临床进展分型
• 完全型(complete stroke):突发,6小时内病情达到 高峰,瘫痪较完全。
• 缓慢进展型(chronic progressive stroke):症状、体 征缓慢进展,因脑灌流量减少,血栓逐渐扩展所致。
•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 • 发病率为60-80人/10万人口/年 • 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自发
性脑出血) • 病死率30-40% • 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 • 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基于临床和影像传统定义
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 性、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临床表现快速达到高峰, 持续<24小时,缓解后不遗留神经功能缺失体征。
新定义:
•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基于“时间和临床”的传统定义 • 受到了诸多质疑。 • . MRI显示传统定义的TIA患者有缺血性脑损害的表现, • 有28%的TIA患者可以检出与症状相对应的梗死灶,而 • 当TIA的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梗死灶的检出率可高达 • 80%。 • 美国TIA工作组在2002年提出了新的TIA定义: • “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