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权观的分歧

合集下载

美国和中国的人权观念有何分歧?

美国和中国的人权观念有何分歧?

美国和中国的人权观念有何分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尤其是在
敏感的领域,如人权问题,不同国家之间的观点经常会产生巨大的分歧。

本文将讨论美国和中国在人权观念上的分歧。

一、人权定义
美国和中国的人权观念最大的分歧在于对人权的定义。

美国认为人权
是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自由、平等和尊严。

这些权利适用
于所有人类,不受种族、宗教或性别的限制。

然而,中国政府则指出,人权应该受到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影响。

中方认为,西方
国家的人权理念抽象、不真实,与中国社会现实有很大偏差。

二、自由表达
自由表达和言论自由是西方国家普世价值的核心,被认为是人权的重
要组成部分。

而在中国,自由表达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如政治言论、新闻自由和互联网上的讨论内容。

另外,一个强烈的权力机构还在维
持在中国,即中共的领导,这也使得言论自由持续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少数族群保护
美国在人权议题上对待少数族群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

在包括平等待
遇、工作机会和教育等方面保护同性恋、跨性别群体、非裔美国人、
拉丁裔美国人等少数族群。

然而,中国在此方面要求较少,少数族群
往往在取得权利上相对较寒酸,也很少能够有和主流百姓相等的机会。

人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可以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但相信也可以在各国之间更多方面考量及平等沟通的前提下进行更大
化的协商、交流与合作,去促进和完善全球人权状况。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周齐力 201001417 一.美国人权观《独立宣言》把“天赋人权”作为其理论核心,因此美国一直认为人权是天生的,绝对的,一味强调人权的普遍性,认为这个世界只存在一个人权标准,即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民主模式确定的标准,因此美国具有一种以自由人权为基础的道德优越感,并希望其他民族分享他们所享有的自由民主与人权希望“解放全人类”。

九十年代初,美国提出“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认为人权问题在本质上不再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的,因此当一国的人权状况存在问题时,其他国家可以超越该国主权进行直接干涉。

美国对国际事务的这种干涉,既与美国所理解的自身利益有关,也与这种美国价值观念有密切关联。

美国受人权原则影响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干预主义,例如台湾问题,这显然违背中国一直信奉的大一统价值取向,因此就会十分容易引发中国人对自身心腹之患的担忧,并激活中国人深层的“受害者意识”,形成两国对峙局面。

冷战结束以后,制约美国国际行为的另一极的消失,美国国力的空前膨胀,都使美国的干预得以在世界事务中长驱直入,更使这种政治文化中的人权观显示出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人权观中国方面则认为,人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史性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近代以来是一个不断由于被迫失去主权而遭受外族侵凌的国家,这就使中国人对“主权”保持着高度珍视的社会价值理念。

“没有主权就无所谓人权”的观念被中国当代政治家接受。

中国认为主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人权在本质上试主权范围内德事情,因此要维护主权,反对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

中国人近代的苦痛的历史经验使之对“主权”还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理解,认为主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权”。

中国人的集体人权观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烈的集权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对人们深层的影响力有关。

三.浅谈中美人权问题实质中美两个在人权看法上的分歧,我认为主要是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发展水平,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

中美人权差异及我国人权构建近年来,中美就人权问题分歧很大,人权问题也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归根到底,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就是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差异、社会制度差异和价值观差异。

一、中美人权观差异(一)历史文化传统差异美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美国是在移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深厚的封建社会传统,没有专制帝王和封建贵族。

当时,欧洲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正处于全盛时期,作为一个从殖民地脱胎出来的国家,美国从它产生的时刻起就深受古典政治理论的影响。

1258一是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在意大利发起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领域掀起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运动。

”1260在这场运动中,各国的人本主义者高举人的旗帜,颂扬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尊严。

他们宣扬人的自然属性、尊严、人格与价值,使得关于平等、自由、独立的道德主张得以明确和普及。

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思想,主要有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和政治自由论等。

这些理论和思想对美国的影响比较长远。

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曾明确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2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宗教改革的影响。

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强化了人的主体与平等观念,宗教改革还强调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主张信仰自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扬“个人主义”精神。

1261宗教改革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里,信仰宗教的人口占总人数的近91%。

为什么有些国家对人权问题有争议?

为什么有些国家对人权问题有争议?

为什么有些国家对人权问题有争议?在当今世界,人权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很多人都会发现,不同国家对于人权问题的态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有些国家对人权问题的看法也会引起争议。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接下来,我们将会从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历史文化差异导致人权观念对立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背景千差万别,这也导致了不同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人权被普遍看作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它与个人自由、平等、尊严和民主等诸多理念紧密相关。

然而,在一些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国家,由于历史上曾被殖民或战乱所侵袭,人们的人权观念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一些国家在观念上更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二、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导致对人权的理解存在分歧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人权问题的看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民主国家中,通常会认为人民应该有自由的言论、出版、信仰、参加集会等权利,并且政府应该保护人民的权利。

而在一些专制国家中,政府通常会对人民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控制,认为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也导致了不同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观念存在分歧。

三、不同国家面临的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不同不同国家面临的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也会导致对人权问题的看法不同。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由于经济落后和人文环境的落后,导致人权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这也使得一些国家的人权状况备受争议。

然而,在一些富裕发达国家中,人权问题则更多地体现为对那些反对政府的异见人士和少数族裔的迫害。

四、西方国家的人权标准被质疑面对着一些西方国家普遍推崇的所谓“西式人权”的理念,一些国家也表示了质疑。

他们认为,西方所强调的自由和民主等核心价值,往往忽视了社会稳定和文化自觉等因素,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爆发。

因此,在处理一些涉及到人权问题的国家时,西方国家的人权标准也遭到了一些质疑。

总体来说,不同国家对于人权问题有争议的情况,主要源于不同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历史现实等多重因素。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之原因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之原因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之原因作者:李松【摘要】:本文从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角度对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中国权利观念落后的这一现状出发,用历史、政治与法学相结合的笔触对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权利权力权利观念权利意识自盘古开天地后,人类便在自己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在世代繁衍的自然规律支配下,形成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

人类不断地从社会中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

一切的不满足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根源。

人类不断地追求正向的生存所需和发展所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权利”。

正如上言,不满足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源。

同样,不满足的追求也是权利观念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就权利观念而言,中西方在文明之始时是趋同的,这应该是由当时人类的趋同的低级追求决定的。

然而历史总是单调而不乏戏剧性,严肃而又充满讽刺性,尽管中国文明在传播尤其是传承方面明显优于西方文明,但时至今日,中国的权利观念却落后了,而且落后了很多。

原因何在?一、就中西方权利观念对比而言,在古代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无实质的差异。

尽管两者都出现了有关权利的惊世之说,但那显然只是停留在“说”,并不为社会尤其是上层统治者所实质地接受。

以文艺复兴为分水岭,西方的权利观念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更是使中西方的权利观念产生了根本的差异。

之所以说中西方权利观念差异之产生的标志是工业革命而非文艺复兴抑或启蒙运动,这是有原因的。

当然笔者所说的权利观念是就一个社会意识而言,并且针对的是主流的社会意识。

尽管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在全国的一致声讨声中破灭,但那只是在英国,它不足以代表整个西方世界。

故此,我们更不能将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中的上层思想家的觉悟看成当时的主流社会意识,自然,它们也不会成为新的权利观念形成的界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样,社会意识也为社会经济所决定。

中西方权利观念之所以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是趋同的,其原因恰好是它们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在长达上千年的演变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

论东西方人权的差异

论东西方人权的差异

论东西方人权观差异在国际人权学术界,关于人权问题的学术争论从来都是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立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西方国家的学者大都强调人权的绝对普遍性,否认不同历史传统和不同文化对于人权观念的影响,否认非西方模式的人权保护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强调西方人权模式是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主张以西方国家的人权模式为检验其他国家人权状况的标准。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西方的人权观念遭到了挑战。

同时,一些西方学者,特别是一些美国学者在目睹西方社会面临的大量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开始从与亚洲的社会和法律价值观的对比中检讨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检讨西方人权观念的局限性。

从文化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时期大致在同时,这两个时期是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两个高峰期,东方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关注的是社会中的人,这铸就了东方文化注重节气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化性格;西方文化注重人本身,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这铸就了西方文化注重人性,发展个性,弘扬理性、科学的文化性格。

西方在人权问题上与亚洲的分野完全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性质的,是西方把人权当作政治工具的结果。

事实上,不同的权利观念是不同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亚洲,尊重个人并不必然与人权相联系。

对于这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自由首先意味着摆脱殖民统治的自由,权利首先意味着从殖民者奴役之下独立的权利。

因此,亚洲国家的个人权利是以国家和集体的权利为基础的。

亚洲一直在学习西方的优秀价值观,亚洲所不能接受的是西方对于个人至上和政治权利的过分强调,因为个人至上与亚洲文化不相容。

以中国人权为例,中国特色人权观同西方人权观,有着明显区别,中国认为,人权不仅仅是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权利、公民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利。

中国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应把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

中美人权分析

中美人权分析
中美人权问题浅析
演讲者:万强文
目录
人权的定义 美国人权的制度及其进展 中国人权的发展及其状况 中美人权观念的差异 关于人权的思考
人权的定义
人权,是指在世界范围以内,在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制 度的同时,人类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就其完 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 权利,以现在的人类社会构成情况来看,由于国家制 定的法律法规对公民具有相当大的利益影响,所以人 权应该也包含人人参与政治的权利,人人对政治的期 望,从而使政策合理的适应大多数人的需求,这就使 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具备了最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之 后,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继而又扩展出 了包括政治权的人权。
三、公民、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 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
四、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
旧中国妇女根本没有参政的权利。新中 国成立后,妇女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 务的权利依法受到保障,参政水平不断 提高。旧中国妇女就业机会很少。如今 ,妇女依法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就业 权利,并享有同工同酬和受特殊劳动保 护的权利。中国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儿童 卫生保健事业,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
美 国
美国认为,既然人权是普世的,国际社会的标准是统一的,人权就应当而且能够置于国际社 会的监控之下;美国,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国家,应当成为世界人权的推动者、评 判者。
几点思考
采用多种标准评价一个国家的人权制度 ,并且要结合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 人权入宪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人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争取 更高层次的人权也成为了新社会运动的 一个重要方面。
2013-9-22 3

中美两国对于人权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

中美两国对于人权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

中美两国对于人权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
近年来,中美两国对于人权问题的立场差异日益明显。

在这方面,两国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思想观念的差异
在思想观念方面,中美两国存在巨大的差异。

美国的社会体制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个人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

相反,中国的社会体制重视集体利益,个人权利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基于这样的思想观念差异,两国对于人权问题的看法也产生了天然的分歧。

二、人权问题的处理方式的不同
对于人权问题的处理方式方面,中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美国一直将人权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国际上积极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认为人权是普世价值。

中国政府则强调“主权、不干涉、平等、合作”,不容许其他国家和组织通过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方式干涉中国的人权事务,主张人权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情。

三、国家政策的差异
在国家政策方面,中美两国的立场也存在较大的不同。

美国一直将人权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通过公开发表报告、向
世界传播其价值观念等方式,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则通过内部机构,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来处理国内的人权问题。

在总的来说,中美两国对于人权问题的态度存在巨大的不同。

这是两国文化、历史、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异所导致的。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人权标准的普及,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正在逐渐缩小。

中西人权比较

中西人权比较

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基本理想目标、价值和内容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但是,受历史、自然、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权精神是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与法律价值追求一种等级差别秩序的对立统一,在天理、国法、人情的协调统一中,实现了古人所追求的和谐统一。

古人的对人的认识,对人的态度,国家对人的认识和态度,在这种“和谐统一”的法律制度中最充分地体现出来。

1、平等与差别的相对性是中国传统人权文化的特色;2、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同时内涵着一种朴素的平等意识。

3、中国古代人权的差别对待,从社会公平正义观来分析,类似一种“分配的正义”。

所谓“分配的正义,就是求得比例的相称,即根据每个人的功绩、价值来分配财富、官职(政治权力)、荣誉等,它是以承认人天生的体力和智力的不平等性为前提的”。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群、集体的观念压抑个体意识,追求的是集体的安定和权利。

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在反对并推翻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有着非常伟大的历史意义。

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资产阶级的人权观是有所指,其本身也有其局限性。

1,资产阶级的人权指的是“个人人权”。

2,西方人权观念中的平等思想的局限性。

西方文化中的平等思想,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逐渐完成了由理论观念到制度的过渡。

对个人政治权利的重视,对私有财产权的情有独钟,反映在制度建设上,必然是以机会平等为价值追求来构建,机会平等是社会的最大公平,体现的是一种效率优先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平等保护还是差别对待,其根源于对人权的主体——人的认识。

人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

人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人的社会属性上,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中体现。

人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的共性,这是人权平等保护的依据;人的特殊性即人的差异性是差别对待的依据。

浅析中美人权观的分歧及其启示

浅析中美人权观的分歧及其启示

浅析中美人权观的分歧及其启示作者:张思矛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2期[摘要]由于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中美两国所倡导的“人权观”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从中美人权标准的界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人权和主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局部人权和整体人权的关系问题四个角度来分析中美人权观的分歧,缓解中美人权观的分歧。

[关键词]中美人权观分歧启示[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22-022016年4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15年国别人权报告》。

次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201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美人权之争又进入到了新一轮的角逐之中。

由于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存在差异,因此中美两国所倡导的“人权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美人权观的分歧进行深刻研究,对缓解中美人权之争有一定的启示。

一、中美人权观的界定“人权”,是指人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社会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

同时,人权观的塑造也会随着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独具一格,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资产阶级人权观。

美国作为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典型国家,主要是深受“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

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首先,美国所倡导的人权观强调个人在自然世界的释放,重视个人的自然状态,突出个人权利不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一种人权观。

其次,美国强调其价值观是一种突出“个人主义”的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权观,强调人权高于主权,最大化地保护个人权利。

最后,美国强调的人权观注重公民的政治权利,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脱离。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人权观。

讨论中西方人权差异

讨论中西方人权差异

论中西方人权观差异人权观差异的探讨人权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国际问题之一,这不是偶然的。

人权问题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一个阶层的居民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人权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过程。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部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了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

经过4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国际人权的概念和内容不断丰富。

已不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它也集中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愿望,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很大差异,因而对人权的认识往往并不一致,对人权的实施也各有不同,对西方帝国主义拿人权问题作大棒妄图干涉我国内政,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基本理想目标、价值和内容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但是,受历史、自然、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和西方在近代史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是决定中西方秉持不同人权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是通过自然发展的方式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则是在经历帝国主义侵略苦难后被动地追求现代化的实现,两者在革命和建设中面对的问题有很大不同。

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近代革命反对的是压制个人的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在提出人权概念的时候,强调的是个人权利、政治权利,其目的在于以人权对抗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权、神权和等级特权。

但在近代中国,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人权灾难。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与反封建并举,并最终导致了中国走的是一条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争取个人自由权利并举的独特的人权道路。

二、从侧重点看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来讲,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人权的实现自然成为首要的人权,国家主权和独立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个人人权的实现。

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美人权观分歧

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中美人权观分歧
第1 7卷 第 3期 20 0 9年 O 5月
河南n nMeh nc n lcia E gneigC lg ora o e a ca i adEetcl nier ol e l l a r n e
V0 . 7 № . 】1 3
Ma 2 9 y. 00
从 政 治 文 化 视 角 看 中美 人 权 观 分 歧
龙 跃 莲 ,宋静 雅
( 河南科技学院 , 河南 新 乡4 3 0 ) 5 03 摘 要 : 治文 化是 影响和评价 国家对外政策并 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 重要 因素。从政 治文化价值观 的层面来 比较 政 中美两 国的政治文化 , 可以看 出双方 同为文化 大国, 但其政 治文化有着很 大的差异性。政治文化价值观 的比较有
2 世纪 8 年代以来 , 0 0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 国加 美 首先 , 任何 政 治共 同体 都存 在一 种 独 特 的相 对稳 紧 了对 中 国 的人 权 攻 势 。 中美 之 间 在 人 权 问题 上 存 定 的政治 文化 。 由于 各 国 经济 、 治 和社 会 的发 展历 政 在着 尖锐 的矛 盾 和 斗争 , 原 因是 复 杂 多 样 的 , 中 程千 差万 别 , 以政 治 文 化 在不 同 国家 也 会呈 现 出不 其 其 所 政 治文化 价值 观 的差异 是一 个重 要 因素 。 同的总体 特 征 、 现 内容 和 方 式 。就 中 国来 看 , 千 表 五 年的文明史 , 加上近代 以来所受 到的西方文化 的影 响 1 政治文化 比较的可能性 分析 和冲击 , 以及新 中国成立 以来独 特的经济政 治发展模 政治 文化是 一 个 跨 越 多 学科 的课 题 。 15 96年 美 式 , 当前 中国 的政 治 文 化发 展 成 为一 种独 特 的混合 使 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 ・ 阿尔蒙德第一次 型政 治文 化 , 种政 治 文 化是 以儒 家思 想 为 主体 的传 A・ 这 较为 系统地 提 出 了政 治 文 化 的 概 念 : 政 治 文 化 是 一 统政治文化、 “ 影响 日益加强的西方 主流政治文化和作 个民族在特定时期 流行 的一套政 治态度 、 仰和感 为官 方思 想 和 舆论 导 向的 起 主导 作 用 的 马克 思 主义 信 情。1 ”1 之后 , 治 学 家西 德 尼 ・ 巴又 进 一 步 把 构成的。从美国来看 , 啪’ 政 维 其政治文化源于欧洲特别是英 政治 文化定 义 为 “ 验 的信 念 、 意 符 号 和价 值 观 组 国 , 移 民拓 荒 特 性 、 理 上 相 对 隔 离 的环 境 以及 经 表 与其 地 成 的体 系 , 个 体 系 规 定 了 政 治 行 为 发 生 的 主 观 环 独特的多元文化和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相对应 , 这 当前美 境 ” 以此 为代 表的经 典 政治 文 化概 念 对 后来 的相 关 国政 治文 化 的基 本 特 征 主 要 是 个 人 主义 、 由主义 、 。 自 研究影 响较 大 , 多学 者 在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诸 多 不 尽 实用主义和民族 主义。比较 就是为 了找 出相似性和 许 相 同的政 治文 化 概 念 及 其 研 究 方 法 。从 中 国 学 者 的 差 异性 , 中美 两 国经 济政 治发 展 模 式所 形 成 的政 治 文 研 究成 果看 , 结 起 来 , 者 认 为 关 于政 治 文 化 定 义 化 客观 上存 在 的差异 性 使得 相互 比较成 为可 能 。 总 笔 可以分 为 以下三类 : 一类 观 点 认 为 政 治 文化 是 政 治 第 其 次 , 国的对 外关 系总 是 在 一定 的政 治 文化 理 一 理论 、 政治制度、 政治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的综合 ; 念 指导下 进行 的。通 常 来 说 , 治 文化 影 响 着这 一 国 第 政 二类 观 点认 为 政 治 文 化 只应 该 包 括 政 治 理 论 语 和 政 家 和 民族 政 治系统 总的 价 值取 向 , 至在 一 定程 度 上 甚 治心理 ; 第三类 观 点认 为政 治 文 化 只 研 究 政治 心 理 活 会决 定着 社 会 政 治 发 展 的 总 进 程 与方 向 。在 国际 政 动的 内容 。我 基本倾 向于 后 一种 观 点 , 也就 是 中 国学 治 中 , 治文 化 的实质 反 映 为 一 国统 治 阶级对 本 国国 政 者 马庆钰 认 为 的 : 政 治 文 化 是 从 一定 思 想 文 化 环 境 家 利益 的认 识 , 国家 利 益 是 国家 制 定 外 交政 策 、 “ 而 决 和经济社 会制 度 中生长 出来 的 、 过 长期 社 会 化 过 程 定 国家行 为 的出发 点 和 归 宿 。 由此 观 之 , 治文 化及 经 政 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 心理层面上 的政治态 度和 作为其载体 的对外政策 和对外行 为与国家利益是基 政治价值取 向, 政 治系统及其 运作层 面 的观念依 本一 致 的 。中美双 方 固有 的经 济 、 治 和 文化 等 客观 是 政 托 。 ‘ ’ ’ 存在的差别 , 通过双方的对外政策和国家行为等具体 在这 个 世 界 上 , 有 别 的 东 西 比 文 化 更 难 以 捉 形式在互动博 弈 中予 以体现 , 2 没 而 0世纪 8 0年代 以 来, 政治 文 化 因素 在 美 国外 交 政 策 中 的 影 响 愈 显 突 摸 。政治文化也是如此 , 它具有极大 的模糊性与抽象

中西方人权问题分歧

中西方人权问题分歧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发表了《世界人权宣言》。

这份迄今已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的联合国文件宣布:“所有的人均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方面处于平等地位。

1950年,联大决定将每年的12月10日定为“世界人权日”。

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基本理想目标、价值和内容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但是,受历史、自然、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近代革命反对的是压制个人的封建专制制度,在提出人权概念的时候,强调的是个人权利、政治权利,其目的在于以人权对抗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权、神权和等级特权。

但在近代中国,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人权灾难。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与反封建并举,并最终导致了中国走的是一条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争取个人自由权利并举的独特的人权道路。

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来讲,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人权的实现自然成为首要的人权,国家主权和独立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个人人权的实现。

从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内的历史表明,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权,才能进一步实现个人人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集体人权,为个人人权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调解决民生问题,强调各项权利的均衡发展。

比如,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以及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匮乏、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中国生存权、发展权历史地成为人民的首要人权;同时也决定了在中国生存权、发展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必须互相适应、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文化比较强调自然人即人的自然属性、个人性、利己性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分离性;而中国文化则比较强调社会人即人的社会性、道德性以及个人对他人的依存性。

从孔子开始,中国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人者,仁也”,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规定人,把个人对他人的关爱和义务置于首位,注重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中西方人权问题

中西方人权问题

1中西方人权观念有何不同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徐京跃魏武)中国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览“中国人权展”将于17日在京开展。

著名人权专家、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在就中国人权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基本理想目标、价值和内容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但是,受历史、自然、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他认为,中国和西方在近代史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是决定中西方秉持不同人权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是通过自然发展的方式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则是在经历帝国主义侵略苦难后被动地追求现代化的实现,两者在革命和建设中面对的问题有很大不同。

他说,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近代革命反对的是压制个人的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在提出人权概念的时候,强调的是个人权利、政治权利,其目的在于以人权对抗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权、神权和等级特权。

但在近代中国,面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人权灾难。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与反封建并举,并最终导致了中国走的是一条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争取个人自由权利并举的独特的人权道路。

他表示,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来讲,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人权的实现自然成为首要的人权,国家主权和独立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个人人权的实现。

从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内的历史表明,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权,才能进一步实现个人人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集体人权,为个人人权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董云虎说,由于与西方国家的国情很不相同,中国对各项人权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相对比较强调解决民生问题,强调各项权利的均衡发展。

比如,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以及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匮乏、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中国生存权、发展权历史地成为人民的首要人权;同时也决定了在中国生存权、发展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必须互相适应、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不同之缘故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不同之缘故

浅析中西方权利观念不同之缘故摘要:本文从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角度对中西方权利观念不同的缘故进行了分析。

从中国权利观念掉队的这一现状动身,用历史、政治与法学相结合的笔触对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权利权利权利观念权利意识
自盘古开天地后,人类便在自己的土地上生生不息,活着代繁衍的自然规律支配下,形成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

人类不断地从社会中获取自身生存和进展所需要的一切。

一切的不知足是人类进步、社会进展的本源。

人类不断地追求正向的生存所需和进展所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咱们所谓的“权利”。

正如上言,不知足的追求是社会进展的本源。

一样,不知足的追求也是权利观念不断进展的全然动力。

就权利观念而言,中西方在文明之始时是趋同的,这应该是由那时人类的趋同的低级追求决定的。

但是历史老是单调而不乏戏剧性,严肃而又充满挖苦性,尽管中国文明在传播尤其是传承方面明显优于西方文明,但时至今日,中国的权利观念却掉队了,而且掉队了很多。

缘故安在?
一、就中西方权利观念对照而言,在古代的相当长的一段时刻内并无实质的不同。

尽管二者都显现了有关权利的惊世之说,但那显然只是停留在“说”,并非为社会尤其是上层统治者所实质地同意。

以文艺振兴为分水岭,西方的权利观念显现了飞跃式的进展。

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更是使中西方的权利观念产生了全然的不同。

中西人权观差异及其道德根源

中西人权观差异及其道德根源


中国和西方国家 ’ 尤其是美国之间长期存在 着人权之争 " 其原因除了某些国家别有用心的政 治目的外 " 还由于中西人权思想存在着根本的差 异 # 曾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说过 ! ( 三个世纪以来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明的基本动 力 #) 卡 特 也 说 ! ( 有一种 凌 驾 于 一 切 之 上 的 信 念 # ** 这 一 信 念 就是 ! 个人固有 的 权 利 高 于 国 家 的 要 求 #) 中 国 人权思想与之截然相反 " 正如美国著名宪法学家 路 易 斯 +亨 金 所 说 ! ( 中 国 的 权 利 在 概 念 ’ 范 围 ’ 内容和实质意义上都不同于美国的权利 # 美 国从个人出发 " 个人是社会的中心 " 并以个人的 幸福作为社会的目的# 中国则从社会和集体出 发 " 关注的是普遍 % 而非个人的 & 幸福 #)
江汉论坛
2006.5
!"
是一种祭祀祖先的仪式 ! 表示对祖先和上帝的敬 重" 中国没有上帝! 皇帝是天的化身! 自称天 子 ! 也是最大的祖先 ! 所以 ! 到周代 ! # 礼 $ 就 演变成了对周天子和封建宗主的敬重 % 周礼要求 人们的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符合自己在宗法家族 内的身份和地位 ! 其实质就是为了维持对皇帝的 孝忠 ! 维护西周的社会秩序 " 封建社会占统治地 位的儒家文化发展和丰实了周礼的内容 ! 除了忠 君孝国 ! 还把 & 仁 $ 作为道德文化的核心 % 认为 & 仁者 ! 人也 $! 把以人道待人 ’ 以 & 仁爱 $ 待人 视为人作为人的本质特征 " 长期以来 ! & 先人后 己$’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以及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被当作做人的基本信条 " & 天下为 公 (( 不 独 亲 其 亲 ! 不 独 子 其 子 ! 使 老 有所终 ! 壮有所用 ! 幼有所长 !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 $ 的集体人道主义的社会理想 ! 激励着 华夏子孙养成了先公后私’ 重义轻利的传统道 德% 在这种道德观的指导下! 中国虽承认对财 富’ 权利的追求! 却主张& 兼 相 爱! 交 相 利 $’ & 见利思义$ 和& 义而后取$! 讲求& 义$ 和 & 利 $ 的统一 ! 讲 求 个 人 利 益 与 集 体 利 益 ’ 他 人 利益的结合 ! 并以集体利益为重 % 虽然这种社会 理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始终没有 ’ 也不可能完全 实现 ! 但这种将个人与他人 ’ 社会 ’ 国家的命运 紧紧联系在一起 ! 将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优 良道德传统已铸成中国民族魂的根基 % 进入近代 ! 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蹂躏 ! 中 国人民深深感到没有国就没有家 ! 没有民族的独 立就没有个人的尊严 % 残酷的现实使中国人注重 凭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取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 使他 们推崇团体精神 ! 崇 尚 个 人 服 从 集 体 % & 五 四 $ 新文化运动中 ! 激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虽热衷于引 进个人自由 ’ 个人奋斗的西方道德观 ! 但历史的 伤痛和封建统治者的卖国求荣不得不使广大的中 国有志之士团结起来 ! 共同对敌 ! 为挽救国家和 民族的危亡而将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 最终 ! 中 国共产党也是依靠一种为民族’ 国家而忘我舍 身 ’ 浴血奋战的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才赢来了民族 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 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经验使中国人坚信 ) 必 须坚持集体主义道德精神 %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 国家仍然旗帜鲜明地把集体主义作为伦 理道德的核心 % 这种集体主义道德观正是中国重 集体人权的人权思想的根源 % 这种集体主义人权 观认为 ! 个人的理想和成就是建立在社会的理想 与成就之上的 ! 社会中的财富首先是属于国家的

中西方人权差异

中西方人权差异

中西方人权差异摘要:从孔子的“大同世界”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人类对于一种美好世界的追求,从未停止。

从洛克的“自然权利”到《世界人权宣言》再到以7个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为基准的国际人权保护体系,人权的普遍化为各个不同的文明提供了一条共同的达到理想世界的道路。

人权对于个人,是到达一种由尊严的生活的手段,而对于国家,人权就应该是目的本身。

人类都试图拥有一个平等民主的理想世界,然而中西方对于人权这个概念是有着极大差异的。

人权的形成与发展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这一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正文:人权,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从西方引进的观念,它对东方传统价值观构成了挑战。

东方不断尝试将人权观融入其价值体系中,却总是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

西方许多国家在推行人权的过程中,有一大理论支持就是人权的普遍性原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权这一概念真的是像西方国家宣称的那样生而就具有普遍性的么?事实上,人权这个概念的前身“人的权利”,旨在人人平等。

但是实际上,所谓的平等是在排除了妇女、黑人奴隶甚至殖民地民众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平等。

人权这个概念的源头本身就被打上了深深的基督教的烙印。

学者在解释“人的权利”的正当性时,往往都要诉诸上帝。

比如洛克就坚持认为每个个人都有对于上帝的责任去遵守自然法,由于了解自然法,每个人都是理性的。

上帝希望人类能够生存,这就为每个人施加了一个义务,要求其不要伤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

虽然这些权利在后来的许多文本中被世俗化了,但是其毕竟是脱胎于某种神圣的光环之中,而这种光环仅仅来自于基督教和上帝,而绝非普遍的人权与平等。

另外在被西方学者津津乐道的那些革命或者宣言之中,情况也不尽然。

虽然《美国独立宣言》常常被人权学者津津乐道,但是在革命时期的美国人的自然权利观念中,并没有包括妇女的权利,而且通常认为,其也默许了奴隶制度的存在。

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它虽然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受任意逮捕的自由、无罪推定、宗教和表达自由、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的普遍自由以及财产权等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人权观的分歧,是引发中西方人权斗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利益要求和主张的集中反映。

因此,对中西方人权观进行分析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待这种差异,双方应该加强交流和了解,求同存异,以实现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基础上的和平共处与共同前进,“而不能让这种多样性成为阻碍各国人民携手共进的隔阂,更不应人为地从中挑起对立和冲突”。

西方主张,只有“西方式”的民主才是唯一的人权实现模式,要求世界各国都接受其价值观和民主制度;东方则认为多元世界没有统一的民主模式,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寻找并实践适合自己的民主模式和人权实现途径,而且强调只有如此才能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真正实现人权。

两种人权观的分歧,实质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体现了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在利益上的对立,反映了东方和西方两种文明的差异,表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利益要求和发展道路上的差别和对立。

其中,中国人权观代表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世界潮流和人权发展方向。

东方人权观将与西方人权观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将为丰富国际人权概念的内涵,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