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师生交往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6.2师生交往(解析版)

第六课师生之间6.2师生交往一、选择题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2021年3月1日起实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面对老师的劝诫和批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①反省自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②不理不睬,对老师敬而远之③坦诚相待,相信老师的善意④尊重老师,虚心聆听老师的教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与老师正确交往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
面对老师的劝诫和批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坦诚相待,相信老师的善意;尊重老师,虚心聆听老师的教诲,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不理不睬,对老师敬而远之这是对待老师的错误态度,要正确对待老师的引导和教育,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课堂上老师突然咳嗽不止,让学生先自学。
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老师点点头。
学生拿起自己的水杯,走到讲台旁,轻轻地把水杯放到讲桌上,悄悄地对老师说,那个问题我突然明白了,转身回到座位。
这一故事说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①相信老师②宽容老师③关心老师④尊重老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在老师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这位同学懂得老师的需求,主动关心老师、尊重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故③④说法正确;①②:这也是与老师相处所需要的,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是()A.小强:“我不能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因为这会伤害我的自尊心!”B.小伟:“今天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6.2 师生交往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马修老师关爱学生,但是他也会批评 学生,这两者冲突吗?
放牛班的春天
但是,由于莫翰奇对马修 的人身攻击,渐渐漫过了 自大的警戒线时,他被暂 时取消了独唱部分。
为什么老师欢迎这样的交流?
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知识小结
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①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 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 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通过《放牛班的春天》 学习《师生交往》
第六课 第二框
放牛班的春天
• 放牛班是一种俚语,在台湾话里是垃圾班差班的意思,而在电影里那群问题少 年所在的班级就属这种类型,所以台湾把影片译名为《放牛班的春天》,一直 沿用到现在。
•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 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原来是一所私立学校的音 乐老师,因为才华无处施展,只能来到这所寄宿学校。
• 秃头、单身,其貌不扬、落魄寒酸的马修,如果从世俗的角度,他就是一个庸庸碌 碌的怀才不遇的Loser。一进到“池塘之底”这所破烂学校,就目睹老校工被学生暗害, 还邂逅被学生弄伤而辞职的老师。初上讲台,便遭到学生的奚落,公文包被扔来扔 去。面对小鬼们的恶作剧,他选择了宽容,与校长严厉无情的惩罚形成了强烈对比。
探究:教学相长的要求
• 结合图文,同学们积极向 “摆摊”的老师们问问题, 说明教学相长的要求是什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6.2师生交往

当被老师误解时:
学会宽容、体谅老师,以善意的态度、 恰当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向老师做出 解释。
地位: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04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用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①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还出言顶撞我,学生们在教室里的声音引来了班主任,将犯事的学生带出了教室。 会上气氛融洽,师生畅所欲言。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学生态度: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03 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学生堵住教室前后门,不准老师出去,逼到墙角,遭追逐勒颈,并抢夺手机,其他学生却是看热闹,甚至嬉笑起哄。 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用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还出言顶撞我,学生们在教室里的声音引来了班主任,将犯事的学生带出了教室。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01 教学相长的内涵 04 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老解放区,随着政治上的民主化,师生之间建立了革命同志式的尊师爱生关系。 某学校老师正在七年级2班上地理课,突然,从一个男生抽屉里飞出一个纸团,学生哗得笑起来,老师见此情况非常生气,快步地走到 该男生身边,说道:”你为什么上课乱扔纸团,你一个人影响到全班?“而学生回到:”纸团不是我扔的。
案例分析
某校一组充满鼓励和爱意的个性化作业评语,受 到众多网友的点赞。在各科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不再 是“优、良、中、差”,而是一幅幅配有暖心话语的简 笔画,“表情包评语”反映出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思考: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6.2师生交往》 含答案

课时练6.2师生交往一、单单项选择题1.有人这样写道:“孩子,请你相信——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地管教你。
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
这正是为人师者的一片厚爱和深情啊!”看完这段话,你认为下面对待老师批评的态度和做法可取的有()①对老师的批评毫不在乎②关注老师批评的内容,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老师批评我,我就给老师挑错④老师的批评是一种关心和期待⑤老师批评时不与老师顶撞,背后议论老师A.①③④B.②④C.④⑤D.②④⑤2.课堂上老师突然咳嗽不止,让学生先自学。
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老师点点头。
学生拿起自己的水杯,走到讲台旁,轻轻地把水杯放到讲桌上,悄悄地对老师说,那个问题我突然明白了,转身回到座位。
这一故事说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①相信老师②宽容老师③关心老师④尊重老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良好的师生关系始于()A.学生勤学好问B.老师因材施教C.师生彼此尊重D.《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4.“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老师不是圣人,何况圣人也会犯错。
当老师讲课出错时,正确的做法是()①私下里与老师交流看法②课后给老师打电话探讨③当面嘲笑老师的错误④课后写纸条给老师表达自己的看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小明上课时,对老师的一个知识点产生了质疑,他就打断了老师的讲课。
你认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①小明不应该挑战老师的权威,这样老师会很没面子②小明敢于向权威进行挑战,这是有批判精神的体现③小明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④小明不应该在课上质疑,应该下课和老师交流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点名批评。
6.2 师生交往 部编统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备课素材

6.2 师生交往素材一新课导入方式故事导入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
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
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
农夫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
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农夫置之不理。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
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辞向农夫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怪罪农夫。
”说着,孔子让养马人去要马。
养马人对农夫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
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
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农夫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
养马人牵回马,孔子看了子贡一眼。
子贡羞愧地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非常好,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
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名言啊!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教导?今天的课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疑导入转眼间,你们已经是七年级学生了,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你们是否和老师产生过误会、矛盾和冲突呢?你们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针对这些误会、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师生交往的问题。
图片导入有一天,林老师让小洁去黑板前听写上节课学习的英语单词。
由于妈妈最近生病住院、爸爸出差在外,小洁既要护理妈妈又要照顾弟弟,没有复习功课,所以写错了不少。
林老师批评了小洁,小洁觉得挺委屈,便顶撞了几句。
事后,小洁很后悔,下课后主动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了林老师,并向林老师赔礼道歉。
6.2 师生交往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六课师生之间(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课时《师生交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师生交往》属于课程标准中“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这一部分的内容。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知道怎样与老师平等交流,尊重老师,和谐相处,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情分析:当今社会,学生的见识较广,独立意识增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有所减弱。
再加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差异比较大,容易产生矛盾,从而影响和谐师生关系。
设计思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明白: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掌握化解矛盾的方法;尊重老师、关心、理解老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及要求;懂得师生之间彼此尊重。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与老师交往;能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着处理在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发生的冲突,真正尊重老师。
3、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尊重热爱老师,主动关心和理解老师,建立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难点:尊重和理解老师。
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通过提问“在学习生活中,除了父母,谁与我们接触最多?”导入新课。
提问,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引出课题。
——师生交往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我学习生活中,除了父母,与我们接触最多——老师和同学。
此环节学生明白:师生交往很重要,让学生带着“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授(一)教学相长1、学习目标白板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及要求;懂得师生之间彼此尊重。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与老师交往;能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着处理在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发生的冲突,真正尊重老师。
3、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尊重热爱老师,主动关心和理解老师,建立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与老师沟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感受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学会与老师沟通,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老师,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师生关系的类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老师沟通,形成尊重老师的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师生关系的类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师生关系的类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加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3.探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总结出方法。
4.学习与老师沟通的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5.尊重老师,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讨论尊重老师的表现,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老师的态度。
《师生交往》说课课件

法 、 学 法
教法:互动式教学是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我 们,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课堂,获取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为体 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本课的 特点,以讲案例、讨论分析为主线,材料分析为辅助。师生互 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将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2、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生活上和情感上关心老师)
6、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五)归纳总结
01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
点。
02
教师总结: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
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学 生的课堂主体参与,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 生参与课堂,是本课成败 的关键,而教师能否以有 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正 确的结论,则是本课教学 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故事情景,由小辉进入初中后和老师发生了一件小矛盾,从 而导致他学习成绩下降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教学相长的含义: 学习过程中怎样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行沟通? 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怎样建立亦师亦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 、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怎样建立亦师亦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 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4.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①彼此尊重。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 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 心老师、理解老师。
二、合作探究,能力展示
(1)李镇西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怎样 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 求是什么? ①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
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 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学生,一时冲动之后,你会怎么做呢? 2.老师和学生可以做朋友吗?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
6.2 师 生 交 往
学习目标
1.理解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 关系。
2.懂得如何构建教学相长、亦师亦 友的师生关系。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掌握愉快地与老师相处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 是什么?
3.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的表现有哪些?
4.怎样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运用你的经验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什么角色?
组织者
倾听者
陪伴者
朋友、 指导者
1.什么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 和指导。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 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师从 柏拉图20年之久。他对老师很崇敬 ,两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诗 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 一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 寻觅!然而,在哲学思想上,亚里 士多德同柏拉图存在严重分歧。有 人因此指责他背叛老师。亚里士多 德回答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这句名言流传至今。
3.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的表现有哪 些?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 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探究与分享(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
怎样的发?
(1)启发:我们要尊重老师, 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 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2)还要尊重他,因为每个 王亚南著名现代经济学家 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他在大学执教三十多年, 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彼 此尊重的师生关系
(2)请你简要分析教师这一职业的 重要作用。
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 ,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之一 。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 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的使命。
(3)李镇西在30年的一线教学经历 中,有很多感人并令人深思的师生关 系案例。请你就如何与老师构建良好 的师生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彼此尊重。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
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②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老师给予我
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 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盘点收获:
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有: 我的感受有: 我获得的启示是:
四、达标测试
1.A 2.D 3.B 4.BC 5.ABD
他是否背叛了他的老师?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 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
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 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 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 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 ,改进不足。
(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 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 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