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年级数学拓展教材上册(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代数(二) 数的运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的运算,具体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的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计算器、纸张和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来引入数的运算。

2. 例题讲解:我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运算,以加深对运算方法的理解。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运算方法时,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运算的步骤和方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5个加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答案:3+2=5, 4+1=5, 2+3=5, 1+4=5, 5+0=52. 请列出5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答案:72=5, 73=4, 61=5, 83=5, 50=53. 请列出5个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答案:2×2=4, 3×3=9, 4×1=4, 5×2=10, 6×1=64. 请列出5个除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答案:8÷2=4, 12÷3=4, 6÷2=3, 9÷3=3, 10÷2=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数的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2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案新人教版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2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案新人教版
2. 换算过程中逻辑思维的运用:在平方千米与公顷的换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换算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导致换算过程中逻辑思维的运用不够灵活。
3.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
(三)改进措施
1. 针对学生对平方千米和公顷概念的理解问题,可以加强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情境引入、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方千米和公顷的概念。
-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关于面积单位和换算方法的短视频,提高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换算方法的掌握。
- 《面积单位换算演示》:通过动画和实物演示,讲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换算方法。
- 《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土地面积、规划城市等。
2. 拓展要求:
-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换算公式,巩固所学知识。
6. 平方千米和公顷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 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亩、英亩等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 公顷与平方米、亩、英亩等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7. 平方千米和公顷的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例如,计算公园、农田、城市的面积,了解不同地区的大小。
(3)实践操作: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换算公式,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为课后学习做好准备。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将运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_上册拓展精品课件条形统计图ppt(人教版)(13张)精品课件

四年级数学_上册拓展精品课件条形统计图ppt(人教版)(13张)精品课件

上面统计图中 格表示 棵。
代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表 下面是二 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下面是某学校花园栽种的树名及棵数统计表。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的根 数据 量数
据 确 定 每 格 代 表
根据表格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提示】 答案不唯一 合理即可。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
第1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
根 3.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请根
据 统
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计 表
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种 类 芹 菜 土 豆 茄 子 西红柿 冬 瓜


人数 5
12
6
9
2
根 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图
谢谢观赏 下面是某学校花园栽种的树名及棵数统计表。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 个单位 【提示】 答案不唯一 合理即可。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请你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图中表示出来。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量 数 【提示】 答案不唯一 合理即可。
蔬菜种类 萝 据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确 下面是某学校花园栽种的树名及棵数统计表。
卜 西红柿 茄
子白

人数(人) 10 根据数据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定树的棵数最多
树与
每 第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与提升(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与提升(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与提升(二)1.一位木工锯一根长25米的木料,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来1米,然后锯了5次,锯成同样长的短木条。

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2.有一位工人把长15米的圆钢锯成了3米长的小段,锯断一次要5分钟。

共需要多少分钟?
3.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6分钟。

锯成10段需要多少分钟?
4.一个小学生从一楼到三楼用了40秒,照这样计算,这个小学生从三楼上到六楼需要多长时间?
5.一位游人以均匀的速度在路上散步,路边等距离地栽了一排小树,他从第1棵走到第8棵树用了14分钟。

如果这个游人走20分钟,可以从第1棵树走到第几棵树?
6.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90米,每30米种一课柳树(四个角各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7.一块正方形土地的周长为360米,每9米种一棵杨树(四个角各种一棵),平均每条边上种多少棵杨树?。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更大的数(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更大的数(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更大的数(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读写多位数,并理解其表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2. 多位数的意义3. 多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多位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多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如:12345读作“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12345。

(2)多位数的意义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意义,如:12345表示1个万,2个千,3个百,4个十,5个个。

(3)多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多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人口数量、商品价格、电话号码等。

3.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多位数。

2. 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

5.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本课时,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第3课时“确定位置(第二课时)”。

内容包括:通过实际情境,进一步学习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简便地描述物体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方向和距离对于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

2.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上一课时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小华的位置是(2,3)。

现在,请大家观察大屏幕上的情境,找出小华的新位置。

2. 讲解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情境,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例题讲解:以屏幕上的情境为例,讲解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7页的“做一做”,巩固新学的内容。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如何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让大家猜一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家附近一家商店的位置。

2. 完成教材第37页的“练一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课时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课后,学生应加强练习,提高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可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如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完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完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1】获取四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人教PEP版人教版有哪些区别内容明显不同其次出版单位也明显不同。

人教PEP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种英语考试教材。

这样的考试教材是供三年级开始用的。

PEP是初等的、小学英语的学生书。

也可说人教PEP版是人教版的一个分支。

人教版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拥有这个版本的考试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考试教材。

“人教版”大多数情况下是就教科书意义来说的是对比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来说的。

例如我们国内中小学教育辅导报刊中,《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学苑新报》等均有着不一样版本的教学辅导报纸,诸如人教大纲版、人教新课标版等。

这两个版本名称均是配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的报纸是新课改前后的版本名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前者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者便统一称为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1、加强整数和小数计算练习计算能力要过关。

四年级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必须非常熟练,保证准确率和速度,不然到了五年级就要重点学习分数,整数还不够熟练,到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建议每天坚持就5道计算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好时间,及时养成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具体包括:a、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课前预习,了解所要讲的知识点,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会更好。

所有的知识点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完全掌握住的,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

b、规范孩子的书写。

随着应用题的增多,一定要规范孩子的书写,对步骤过程要到位,对于行程要养成画图的习惯,数论要思路严谨,书写规范。

c、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思考的习惯。

孩子现在最欠缺的就是独立思考,依赖性较强,畏难情绪较重,遇到问题就退缩,这时要多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路程、时间和速度(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路程、时间和速度(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8课时路程、时间和速度(2)·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再掌握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并学会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认识总价、数量与单价等常见的量,理解单价的意义。

2.明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总价、数量与单价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总价、数量与单价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单价”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大家还记得什么是速度吗,现在我们来写速度单位。

1.选择合适的单位和符号表示速度,看看谁写得最多。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师:速度单位由什么组成呢?生: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师:你们写了哪些速度单位呢?生1:厘米/时,厘米/分,厘米/秒。

生2:分米/时,分米/分,分米/秒。

生3:米/时,米/分,米/秒。

生4:千米/时,千米/分,千米/秒。

师:你能说说这些速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吗?生: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师:那我们来复习一下怎么求速度。

2.德德的速度是多少?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师:速度等于什么呢?生:速度=路程÷时间。

师:怎么列式呢?生:350÷5=7(米/分)。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速度和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怎么运用这个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还有其它数量关系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为复习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在复习的过此处程中将前后知识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垫,本节课的学习是将以往的知识进行迁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答案】1.厘米/时;厘米/分;厘米/秒;分米/时;分米/分;分米/秒;米/时;米/分;米/秒;千米/时;千米/分;千米/秒2.350÷5=7(米/分)【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港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拓展教材上册班级:姓名:1、找规律填数1、观察分析下面各列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空。

①3,9,27,81,(),729,2187;②87, 79, 72, 66,( ), 57, 54, 52;③5, 11, 23, 47, 95,( ), 383;④1, 4, 9, 16, ( ),36;⑤21, 4, 16, 4, 11, 4, ( ), ( );⑥1, 6, 5, 10, 9, 14, 13, ( ), ( );⑦1, 2, 5, 14, ( ) , ( );⑧1, 2, 3, 5, 8, ( );2、按照下面前几个数的规律,在后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 25364, 42536, 64253,(),()②1223 ,2334,3445,4556,5667,6778,()3、填空。

①5123变成了2153,那么“汪相”应变成();②“预杉”对于“须杼”,相当于8326对于();4、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① 9,17, 8② 44,14,89,21,12 34,8,911,(),24 ()7,8 6、7、12 43 6 94 8 12 165 10 15 20 256 ()()()()()8、观察下列算式的规律,在()中填上符合同样规律的数。

2²=1²+33²=2²+54²=3²+75²=4²+9 24²=()²+()┅┅┅┅2、掌握方法巧计算1、计算下面各题93+99+97+95+91+92+89 368-127-73 3567-(567-128)357-136+3686+98 128+201 137-99 371-2022、计算下面各题86+75+83+77+79+80+76 182+179+188+182+176 19+199+1999+19999 9+99+999+9999+999993、计算下面各题758-396 368+297 437+504 273-106 843-207 396+499 480+325+75 200-26-743、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1、姐妹二人将自己平时积蓄的零用钱共450元存入银行。

已知姐姐存款比妹妹多50元,姐妹二人各存款多少元?2、粮站原来存有大米和面粉共294袋。

现在运走面粉72袋,运走大米38袋,余下的大米和面粉的袋数同样多。

粮站原来存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袋?3、两个纺织车间共有棉花440包,现在一车间用去40包,二车间又运进14包,这时两个车间的棉花包数相等。

两个车间原来各有棉花多少包?4、哥哥今年16岁,妹妹今年9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时,妹妹是多少岁?5、甲、乙、丙3个同学共有存款250元,已知甲比乙少40元,乙比丙多10元。

甲、乙、丙各有存款多少元?6、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8人,如果从一班向二班调入4人,则两班人数相等。

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7、服装厂两个缝纫小组在一周中平均每组生产服装416套,已知这周中甲组比乙组少生产40套,两个组这周中各生产服装多少套?8、甲乙两个数的和是88 ,这个数是甲、乙两个数差的11倍,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9、某机械厂一个车间第一季度共生产机器零件746个。

已知一月份比二月份多生产83个,三月份比一月份多生产10个。

第一季度中每个月各生产零件多少个?10、甲、乙两个货场共存货物460吨。

从甲货场运出货场92吨,乙货场运进16吨,这时乙货场比甲货场多26吨。

两个货场原来各存货物多少吨?4、和倍问题1、公园苗圃中种植的黄色月季花盆数是粉红色月季花盆数的3倍,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共种植了324盆,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各种植了多少盆?2、某校四年级同学参加学校体育运动队和科技小组活动的共有36人。

如果从参加学校体育运动队中抽出2人参加科技小组活动,那么参加运动队的人数就是参加科技小组人数的2倍。

参加运动队和参加科技小组各有多少人?3、某校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两个年级共栽树苗141棵。

已知五年级同学栽的树苗是四年级同学栽树苗棵数的2倍,五年级栽树苗多少棵?4、大小两辆卡车8次共运货64吨,大卡车一次运货的吨数是小卡车一次运货吨数的3倍,大小卡车每次各运货多少吨?5、甲、乙两箱苹果共重84千克,从甲箱取出15千克的苹果放入乙箱,乙箱的重量就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6、学校中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款241元,从五年级捐款的总数中取出25元后,就是四年级捐款数的2倍,五年级比四年级的学生多捐款多少元?7、甲、乙两个仓库共存有货物238吨,如果从乙库中运出84吨放入甲库,则甲库存货吨数比乙库的存货吨数多5倍。

(1)原来甲、乙两个仓库的存货吨数各是多少?(2)原来甲、乙两个仓库存货相差多少吨?8、码头上有两堆油漆桶。

第一堆有油漆桶188个,第二堆有油漆桶144个,现用大小两只货船来运。

已知大船装载的桶数是小船的3倍,那么从第二堆中应搬出几个油漆桶装入大船?5、差倍问题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一辆卡车速度的3倍,已知每小时火车比卡车多行80千米,火车和卡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甲、乙两桶油的重量相等,现在从乙桶中取出30千克的油倒入甲桶中,这时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重量的3倍,甲、乙两桶共有油多少千克?3、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相同的时间里,汽车所行的路程是自行车所行路程的4倍。

已知自行车比汽车少行36千米,汽车行了多少千米?4、某班同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学校进行卫生扫除,一部分去慰问军烈属。

已知慰问军烈属的人数比进行扫除的人数多18人,如果两部分都减少4人,则慰问军烈属的人数是卫生扫除人数的7倍,这个班共有同学多少人?5、甲、乙两个粮库原有存粮的吨数相等,后来甲粮库运出80吨,乙粮库运进130吨,这时乙库存粮的吨数是甲库存粮吨数的3倍。

两个粮库原来共有存粮多少吨?6、教育局计划用两笔相同的资金扩建两所学校。

开工后,第一所学校用去资金15万元,第二所学校用去资金3万元,这时第二所学校所剩资金是第一所学校所剩资金的3倍,第二所学校的资金还剩多少万元?7、师傅与徒弟用8小时共同完成一批零件。

师傅所做的零件个数是徒弟做的零件个数的4倍。

已知师傅比徒弟多做576个零件,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做零件多少个?8、小明在三年级时所读的课外书是二年级所读课外书的2倍,四年级所读的课外书是三年级所读课外书的2倍。

已知四年级所读的本数比在二年级时所读的本数多78本,小明在这3年中共读课外书多少本?6、数一数1、下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2、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3、下图中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4、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5、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6、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8、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7、还原问题1.某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等于24,求某数2.井底有一只青蛙,已知井深24米,这只青蛙白天向上跳6米,夜里有落下4米,这只青蛙几天可以跳出井外?(一昼夜算一天)3.某人去储蓄所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数的一半还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10元,还剩125元,原有存款多少元?4.一个数减去5,加上8,乘以6,除以4,得15,求这个数?5.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其结果等于6,求某数。

6.张大伯去储蓄所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书的一半还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10元,这时还剩225元,他原有存款多少元?7.小丽做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9看作7,十位上的6看作9,结果和是201,正确的结果是多少?8.小红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当作9,把减数个位上的3当作5,结果是217,正确答案是几?9.一个数依次加上7,乘以7,减去7,除以7,结果等于7,这个数是多少?10.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

如果甲给乙5本,乙给丙10本,丙给甲15本,那么,三人所有的连环画都是35本。

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8、线与角1、下图是两条直线相交,用量角器或三角板量一量图上∠1、∠2、∠3、∠4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1 24 32、下图是在同一平面上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了8个角。

你量一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度数相同角的位置,会发现什么规律?4 13 28 57 63、分别指出图中的对顶角。

1 2 1 2 5 64 3 4 3 8 7445° 1451 2 3567、①已知∠2+∠4=130°,求∠1和∠3的度数。

②已知∠1+∠2=142°,求∠3和∠4的度数。

9、应用题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

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2、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级来浇,浇了5天。

五年级平均每天浇多少棵?3、滨河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

照这样计算,现在有3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4、滨河公园原来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

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5、小强看一本故事书。

3天看了42页。

照这样计算,又看了2天,前后一共看多少页?6、同学们到苗圃挖树苗。

3个小组挖树苗300棵。

照这样计算又来了12个小组,一共可以挖树苗多少棵?7、小玲看一本290页的小说,前4天每天看20页。

以后每天看30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8、工人们修一条路。

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

现在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9、工人们修一条路。

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

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现在几天修完?10、小明和小芳住同楼。

小芳上学每分走50米,12分到学校。

小明上学每分比小芳多走10米,小明几分到学校?10、相遇问题1、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如图)。

小强每分走65米。

小丽每分走70米。

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小强学校小丽2、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65米,经过5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3、两地相距270米。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

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

经过几分两人相遇?4、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两地相向而行。

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行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5、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

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遇。

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6、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948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

一艘军舰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1千米。

经过几小时两艘军舰可以相遇?7、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