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综述*29 -综述.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韦容清,严冬,梁明,周传坚(桂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桂平537200)[摘要]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
结肠息肉有癌变的风险,故此病患者的病情在得到确诊后需及时接受治疗。
现阶段,临床上常采用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
本文主要就用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内镜下切除术;结肠息肉;山田分型[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B结肠息肉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
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被称为结肠息肉。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定期进行体检的人数逐年增多,从而使得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升高。
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结肠息肉的病因。
有研究指出,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存在肠道病毒感染、年龄增长、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良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间歇性便血、便秘、腹泻、腹痛等[1,o根据结肠息肉的形态,可将其分为有(无)蒂息肉、广基息肉、扁平状息肉等[2,o有蒂且直径较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3,o根据山田分型法可将结肠息肉分为四型(山田I型息肉、山田n型息肉、山田皿型息肉和山田n型息肉),这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4,o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取得了显著成效[5,o临床上治疗结肠息肉的内镜下切除术主要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等o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其结肠息肉的直径、分型及病变特点等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减轻其手术创伤,改善其预后[6,o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用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9-16T09:43:05.4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导读] 消化道息肉组织学分型以英国的Morson的组织学分型为基础,分为肿瘤性、错钩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4类[1]。
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543001)【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 EMR )和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101例169枚消化道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并于治疗后1个月首次复查随访疗效。
结果 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EMR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电切组(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消化道息肉行 EMR 治疗与传统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 ) 消化道息肉【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22-02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起源于胃肠道黏膜上皮而隆起于黏膜面,并向消化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
目前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均越来越高,可视为癌前病变甚至恶变[1]。
因此及时发现息肉并对其切除及作病理学检查,这对预防其恶变,对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技术。
现总结我院近年来分别经传统方法直接圈套治疗或行EMR治疗消化道息肉,对比两种方法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101例169处按山田分型法确诊消化道息肉(包括山田I-Ⅳ型)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改良黏膜切除术(EMR)法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梗阻时 , 管状 瘘 可应 用 医 用 粘合 剂 堵 塞 瘘 管 , 控制肠液外漏 , 促 进 瘘 管 愈 合 。 唇 状 瘘 参 考 文 献 或瘘 L J 大、 瘘管短的管状瘘, 可用 硅 胶 片 内堵 , 起 机 械 性 关 闭 瘘 的 作 用 , 并 保 持 肠 [ 1 ] 李 卫 东 ,苏 雪 形 ,李 益 , 等 .腔 镜 阑 尾 术 后 肠 外痪 腹 腔 外 脓 肿 二 例 [ J ] .海 南 道的连续性 , 控制肠液外漏, 恢复肠道功能 , 达 到简化处理与加强肠道营养支持 的目 医学 , 2 O I 3 ,2 4 ( 2 3 ) : 3 5 7 6 3 5 7 7 . 的 。在 瘘 口远 侧 或 近 侧 具 有 功 能 的小 肠 超 过 1 5 0 c m时, 呵 经 鼻 胃管 ( 用 于 低 位 小 肠 [ 2 ] 董新争 , 史 录 琴 .阑尾 切 除术 后 并 发 肠 瘘 6例 临 床 资 料 分 析 [ J ] .甘 肃 医 药 , 2 01 3.3 2(J] : 6 5— 67 瘘、 结肠瘘等) 、 空 肠 造 口插 管 或 经 瘘 口插 管 ( 用 于 卜二 指 肠 侧 瘘 、 胃肠 吻 合 u瘘 、 食
这就要求医生在手术操作需细致耐心在进行阑尾切除术时应保持切充分暴露有利于手术开展减少由于盲目操作造成的肠管损伤视腹腔引流在进行腹腔引流过程巾如发现阑尾炎感染严霞应及时对渗m液进r清除放镫腹腔q1流管不仅可以引流还对肠甓修复有促进作用加快肠功能恢复控制肠瘘的发生率保持引流通畅
藐 } 蕤 ຫໍສະໝຸດ 2 0 1 4 年4 月 第4 期
1 6例 。 刚尾 周 f 脓 肿 术 后发 1 0例 ,其 中 6例 术 前 患 者 已经 出 现 喇 尾 根 部 坏 疽 井 箭 搴 肠 吻合 f I 瘘等 ) 灌 注 要 素 饮 食 瘘 经 “ 内堵” 后, 日 』 恢复¨服饮食。 残 端 瘘 。患 靳 阑尾 病 情 严 最 , 盲肠和回肠末端肠壁 炎症表现 明显明 显, 出现 水 肿 很 2 . 3 预 防 措 施 存易发, } : 穿 孔 。本 研 究 病 例 中 阑 尾 残 端 瘘 为 1 0例 ,主 要 发 生 原 闪 有 缝 扎 修 补 困 针 对 阑尾 切 除 术 后 井发 肠 外 瘘 的 发 病 原 闪 及 手 术 治 疗 过 私 口 』 能 存在 的过失 。 难, 『 剩尾 残 端 结 扎 小 牢 , 残端坏 死脱落 形成 瘘等。本研 究 中有 l 2例 存 在 医 源 性 损 这 就 要 求 医生 在 手 术 操 作 需 细 致 耐 心 , 在 进 行 阑尾 切 除 术 时 ,应 保 持 切 ¨ 充 分 暴 伤, 其 中 阑 尾 位 于 吲 肠 后 位 4例 . 8例 为 荷 包 缝 合 包 埋 阑尾 残 端 过 程 中 放 置 引 流 管 露 , 有利于手术开展 , 减少 由于盲目操作造 成的肠 管损伤 。 护人 员要高度 再 发 生 茸肠 瘘 肠 梗 阻 时 也 容 易 发 生 肠 外 瘘 , 本研病例中合并麻痹性肠梗阻 l O例 , 其 视 腹 腔 引流 , 在 进 行 腹 腔 引 流 过 程 巾 如发 现 阑 尾 炎 感 染 严 霞 , 应 及 时 对 渗 m 液 进 r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1122018 年第 5 卷第 49 期2018 Vol.5 No.49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临床护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孙 慧(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 泰州 225321)【摘要】报道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默契配合、熟练的技巧,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以及饮食、运动等的指导是保证EMR 手术治疗扁平或亚蒂息肉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肠息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9.112.0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扁平或亚蒂息肉等,是在息肉电切术、粘膜下注射以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效果好、易操作、安全性高,已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
EMR 的顺利进行,疗效满意与否,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收集我院2017年3月~7月行肠息肉EMR 的患者25人,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
其中男18例,女7例;多发性息肉13例,单个息肉12例。
现将肠息肉EMR 的护理配合报告 如下。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解释EMR 治疗的经过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告知病情,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1.2 检查积极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各项辅助 检查。
1.3 器械及药物的准备电子肠镜(OLYMPUS CF-H260AL ),透明帽(OLYMPUS D-201-10704),注射针(OLYMPUS N M -200U -0423)电圈套器(O LY M P U S S D -240U-25),钛夹释放器(OLYMPUS HX-110UR ),钛夹(OLYMPUS HX-610-135L ),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液等。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在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情况,若出现出血,
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治疗后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
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腹 部症状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休息与活动
治疗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等并发症。
饮食与营养
治疗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 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医生准备
医生应熟悉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治疗中注意事项
01
操作精细
EMR操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掌握操作技巧,减少操作
时间,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02
监测生命体征
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以便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03
注意出血情况
治疗方法
EMR治疗是一种通过发射特定波 长的电磁辐射来对生物体产生作 用的方法。
应用领域
EMR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包括肿瘤、疼痛、炎症等疾病 的辅助治疗。
肠道息肉简介
定义
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的一种良性病变,通常由 过度生长的细胞团组成。
类型
肠道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两种类 型。
症状
内镜下肠道息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03
术后患者的护理和管理
05
04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 事项
06
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注意事项
02
EMr治疗及肠道息肉概述
EMr治疗简介
电磁波谱治疗
EMR(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是一种电磁波谱, 涵盖了从低频到高频的所有类型 电磁辐射。
消化内镜EMR术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
消化内镜EMR术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护理配合。
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110例EMR术下切除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普通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EMR治疗结肠息肉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倡应用。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结肠息肉;护理配合结肠息肉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患病之后会有间断性便血或大便带血,有部分患者发病之后腹部有隐痛,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人生活习惯还有病原体入侵有关。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但是要注意该种手术方案治疗,患者术后有一定并发症风险,需要对护理工作加以改进让患者享受高质量护理服务。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护理配合,主要内容整理后见下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择取110例结肠息肉患者参与RCT,观察组男29人,女26人,平均年龄为(45.9±3.4)岁;对照组男30人,女25人,平均年龄为(46.2±3.1)岁。
一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
(1)术前:鉴于患者从未接受过EMR治疗,内心对MER治疗原理和风险所知甚少,由于未知而产生术前恐惧、紧张、焦虑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都会对患者生理指标造成应激反应,影响患者体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延误手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评估患者健康指标时,需要重点观察患者行为、语言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严重负面心理,针对严重负面心理患者不要急于普及EMR治疗原理和风险,要先安抚患者,可用语言轻声安慰患者,让患者放心,EMR只是一个微创手术,手术的成功率非常高,使用上述话语先让患者卸下心理防备,后续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医疗团队成员,包括主治医生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让患者了解到主治团队的医疗实力,从而帮助患者信任治疗团队,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并顺利接受手术治疗。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60例疗效观察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60例疗效观察张开强【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2015年收治胃肠道平坦型肿瘤患者60例,患者均符合EMR治疗.本研究采取注射法行EMR,并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60例患者确诊为49例为腺瘤性息肉;1例患者切除组织表现出现渗血并及时给予止血;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EMR治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疗少,可供临床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EMR;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疗效观察【作者】张开强【作者单位】四川省绵竹市中医医院,四川绵竹61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带动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逐步被普及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1],在有条件的二甲及以上医院基本都在逐步开展此项技术,我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于2013年开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以来,收治60例,现回顾性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2015年收治的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为(42±12.4)岁,体质量为39~67 kg,平均体质量为(48±10.9)kg,所有患者均符合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且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
60例患者中,经临床统计出现胃平坦型息肉13例,肠道平坦型息肉47例,大小在0.5~2.0 cm,排除恶性肿瘤。
禁忌证:有肠镜检查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肿物侵袭黏膜下层,局部注射后病变抬举不完全者。
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
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武阿丽;吴兵;张亚飞;周景丽;武舍舍;董蕾【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756枚结肠息肉行结肠镜下治疗,分别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378枚,高频电切术治疗115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237枚.术后随访3月,比较3种方法的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PC组(治愈率100%)、EMR组(治愈率96.7%)对于治疗扁平及浅表隆起的结肠息肉明显优于高频电切组(治愈率63.4%,P<0.01),而APC组和EMR 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电切组(治愈率94.5%)、EMR组(治愈率100%)对于治疗亚蒂隆起及有蒂隆起的结肠息肉明显优于APC组(治愈率74.5%,P<0.01);而APC组和EMR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C治疗扁平及浅表隆起的结肠息肉疗效较好,但无法获取完整病变病理结果;高频电圈套器切除可应用于亚蒂及有蒂息肉.EMR对于治疗各种息肉均更加理想.【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42)002【总页数】3页(P214-216)【关键词】结肠息肉/治疗;结肠镜检查/方法;对比研究【作者】武阿丽;吴兵;张亚飞;周景丽;武舍舍;董蕾【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西电集团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9目前对于结肠息肉(尤其是直径<2.0c m)的内镜下治疗多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及经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为探讨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内镜下氩离子凝固疗法、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3种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患者3748例,检出456例,总计1037枚;结肠息肉756枚,其中炎性息肉253枚,腺瘤503枚;男439枚,女317枚,男女性别比1.38∶1,年龄67±13.4(11~85)岁。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62岁,女性,因肠道 不适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肠 道息肉。
治疗效果
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和穿孔等 并发症,无法完全切除息肉。
随访情况
术后恢复良好,但需要定期进 行肠镜检查,密切关注息肉是 否复发。
05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
新型EMR器械
根据患者情况指疗
根据需要给予抗炎、止血等药 物治疗。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 确保息肉切除干净,并监测有
无新发息肉。
03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优势与局 限性
优势
非侵入性
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非手术、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 过内镜直接到达肠道息肉部位,避免了开腹手术的风险和创伤。
精准切除
EMR能够精准地切除肠道息肉,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术 后并发症的风险。
恢复快
由于EMR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患者可以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 作。
可重复治疗
对于多发性息肉或复发性息肉,EMR可以多次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
局限性
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要求高
EMR主要用于治疗直径较小、局限于黏膜 层的肠道息肉,对于较大的息肉或深达肌 层的病变可能无法彻底切除。
总结词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原理是通过内镜将息肉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原理是通过内镜将息肉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在emr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将一种特殊 的圈套器放置在息肉上方,然后通过高频电波将息肉组织切除并随圈套器一并取出。切除后的创面会通过自身的 再生能力修复。
02
息肉标记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更新版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更新版内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可降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指南是在2017年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SGE)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基于现有的证据以解决内镜切除结直肠病变的主要问题。
本指南并未涉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和其它药物的管理,也未涉及息肉切除术后的监测。
现就本指南推荐意见部分翻译如下:息肉的定义和分类ESGE推荐应按照息肉的部位、大小(以mm为单位)和形态(巴黎分类)进行描述和报告。
≥10mm的非息肉样病变(侧向发育型病变(LSL))也应分为:(a)颗粒均一型;(b)结节混合型;(c)非颗粒状隆起型;(d)非颗粒状假凹陷型(强推荐,中等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行光学诊断描述和报告,包括息肉pit 和血管形态,如同ESGE课程推荐的那样。
并应该与大体形态和部位相结合以预测黏膜下浸润的风险(强推荐,中等质量的证据)01、黏膜下浸润的鉴别ESGE推荐在抉择治疗策略之前,使用高清白光内镜结合虚拟色素内镜以检查大的(≥20mm)无蒂结直肠息肉(LNPCPs)是否存在黏膜下浸润并且预测其深度(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具有深层黏膜下浸润内镜影像特征的息肉在其治疗之前应行多学科讨论(强推荐,中等质量的证据)02确定进展期病理组织学ESGE推荐优先使用高质量图片和/或视频文件而不是活检以确定LNPCP的进展期病理组织学,并告知最佳的治疗选择策略或转诊三级医疗中心。
如疑是深层黏膜下浸润则需要活检(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切除和回收息肉行组织学检查ESGE推荐切除所有息肉,但除外那些有高度信心预测为非腺瘤的直肠及乙状结肠微小(≤5mm)息肉(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回收切除的息肉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使用实时光学诊断和虚拟或色素内镜对微小结直肠息肉进行切除与丢弃策略仅适用于专家(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息肉切除术和黏膜切除术的定义ESGE推荐通过常规息肉切除术和/或黏膜切除术(EMR)可以有效地切除大多数结直肠病变(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有蒂息肉的切除术ESGE推荐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切除有蒂息肉(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建议头部长径≥2cm或蒂部宽度≥1cm的有蒂结直肠息肉使用稀释的肾上腺素注射和/或机械止血,以预防息肉切除术后即刻出血(弱推荐,低质量的证据)平坦和无蒂病变切除术01微小息肉(≤5mm)的切除术ESGE推荐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切除微小息肉(≤5 mm)(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切除包括息肉周边清晰的正常组织边缘(1-2mm)(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不推荐使用冷活检钳钳除,因为它的不完全切除率高(译者注:2024更新版指南删除了2017版中当息肉长径1-3mm且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技术难度高或不可行时可考虑冷活检钳钳除)(强推荐,中等质量的证据)ESGE不推荐使用热活检钳,因为与冷圈套器切除术比较,其不完全切除率高、病理学检查的组织取样不足,且不良事件(深部热损伤和延迟出血)的风险高(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02小的息肉(6–9mm)的切除术ESGE推荐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切除小的息肉(6-9mm)(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切除包括息肉周边清晰的正常组织边缘(1-2mm)(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03平坦和无蒂息肉(10-19mm)切除术ESGE推荐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HSP)作为切除长径10-19 mm无蒂腺瘤息肉公认的标准治疗(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建议HSP之前行黏膜下注射,以降低深部热壁损伤的风险(弱推荐,低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分片冷圈套息肉切除术(pCSP)切除长径10-19 mm无不典型增生的无蒂锯齿状病变(SSLs)(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ESGE建议pCSP之前可以使用黏膜下注射,以利于组织横切并更好地显示息肉边界(弱推荐,低质量的证据)ESGE推荐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切除伴有不典型增生的SSLs,并整块切除不典型增生部分(弱推荐,低质量的证据)ESGE建议经仔细挑选的的10–19mm平坦腺瘤(颗粒均一型:LNPCPs),特别是位于右半结肠且并发疾病较多时,可以考虑分片冷圈套器EMR,以降低深部壁损伤和EMR术后延迟出血的风险(弱推荐,低质量的证据)04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大的(≥20mm)无蒂结直肠息肉ESGE推荐常规(基于透热)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大的(≥20mm)无蒂腺瘤息肉(LNPCPs)(强推荐,高质量的证据)。
对比分析EMR_与CSP_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
对比分析EMR 与CSP 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曹菡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江苏宜兴 214221摘要 目的 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 CSP )治疗结直肠息肉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就诊于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15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EMR 治疗组(75例)实施EMR 治疗,CSP 治疗组(75例)实施CSP 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CSP 治疗组手术情况、总有效率均优于EMR 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3 d ,CSP 治疗组血清白介素-1(interleukin-1, 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肾上腺素(epinephrine , E )、皮质醇(cortisol , Cor )水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7(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 IGFBP7)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水平均低于EMR 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3 d ,CSP 治疗组的CD3+、CD4+、NK 细胞活性水平均高于EMR 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SP 治疗组术后延迟性出血率为1.33%,穿孔率为1.33%,随访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1.33%均低于EMR 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5、4.255、4.340、4.255,P <0.05)。
结论 CSP 用于结直肠息肉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佳,更有效改善炎症、应激反应,更利于调节血清IGFBP7、VEGF 的表达,避免损害免疫功能,术型更安全。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68例肠息肉患者参与实验,经过对其基本资料的分析后确认符合研究入组条件,均符合EMR术治疗条件。
同时为达成研究目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并分别对其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6例并发症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88%、17.6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EMR术治疗肠息肉时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综合性、全面性,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状态、防范并发症。
关键词:肠息肉;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综合护理;并发症;情绪状态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结肠道,表现为粘膜表面出现息肉状的病变组织,据有关研究显示,结肠息肉在发展时可能会产生癌变,因此风险性较高。
目前临床上对于肠息肉多采用EMR术治疗,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良好,治疗针对性高。
EMR术整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1]。
目前看来,常规护理措施的整体效果不佳,极有可能影响EMR术最终的治疗效果,基于此应重视对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深度优化,使其可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EMR术治疗肠息肉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共有68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均符合肠息肉诊断条件,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
本次研究以对照研究形式实施,采用随机数字法对68例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例如在对照组,其中包括21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43~74岁,平均(52.85±7.1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19∶15,年龄介于40~73岁,平均(51.72±7.06)岁,相比之下其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部分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腺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部分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腺瘤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郭东梅等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腺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结直肠腺瘤患者80例,给予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分析结直肠腺瘤切除率、复发率、并发症,以及金属钛夹的使用情况。
结果:一次性完全切除78例,治愈率达97.5%。
术中出血5例(6.25%),术后延迟出血2例(2.5%)。
无消化道穿孔发生,金属钛夹使用58例(72.5%)。
无病变复发。
结论: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腺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可应用金属钛夹。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金属钛夹;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是我国高发疾病,是第二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大多数结直肠癌经由腺瘤一腺癌途径形成。
研究结果证实内镜下摘除腺瘤可使结肠癌的发生率减少76%~90%,因此早期发现及治疗结直肠腺瘤等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疾病的早期检出成为可能,内镜下的处理也使这些局限性肿瘤可获得治愈性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要方法,切除后创面的处理亦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既往术后多采用金属夹夹闭创面的方式预防术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效果确切。
但大量金属夹的应用,无疑增加了医疗耗材,延长了手术时间。
如何快捷、安全、节省是临床治疗结直肠腺瘤需要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主要探讨EMR部分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腺瘤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结直肠腺瘤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6±8.6)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活检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瘤,患者结直肠腺瘤的特征,见表1。
方法:(1)适应证:①心肺功能及凝血机制正常;②术前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瘤、低级别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③黏膜下层注射时抬举征阳性,病变直径15 mm),给予金属夹夹闭预防穿孔。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68例经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分析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
结果68例患者的所有广基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切除,5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2例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经电凝、钛夹夹闭等处理后止血,无穿孔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结肠镜,未见息肉复发。
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大肠广基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同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关键词大肠广基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临床疗效大肠息肉是起源于结肠、直肠黏膜上皮层的赘生物,是一种临床常见但发病隐匿的肠道病变。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据统计,50%~70%的大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1],“息肉-腺瘤-癌变”被认为是公认的演变模式,结肠镜检查一旦检出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不论大小、部位均应常规活检并切除。
广基息肉指息肉基底较宽,与肠壁紧密相连,较有蒂息肉治疗难度大,如治疗方式不当,很容易造成病灶处大出血和肠壁穿孔,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与预后效果。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早用于大片组织活检,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浅表平坦型病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2],通过完整切除带病灶的黏膜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能获取完整的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明确病变性质。
本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0月经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广基息肉患者68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8例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4.6±10.2)岁。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广基息肉,病理活检除外癌变。
1. 2 术前准备术前所有患者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术前至少1周未服用抗凝类药物,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息肉治疗的必要性和检查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签署结肠镜下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疗效
经验交流7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 无蒂息肉的疗效李成香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医院,陕西省渭南市 715100)摘要:目的 分析对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具体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消化道息肉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156枚息肉。
男性样本60例(95枚息肉),女性样本40例(61枚息肉),其中大肠息肉与胃息肉样本分别有40例(82枚息肉)、60例(74枚息肉)。
采用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切除直径小于2cm 的消化道息肉(无蒂/亚蒂);采用透明帽负压吸引,切除直径大于2cm 的(无蒂/亚蒂)胃部息肉;采用分片黏膜切除术,切除直径大于2cm 的亚蒂胃息肉或大肠息肉(无蒂/亚蒂)。
结果 1例样本(3枚大肠息肉)拒绝手术;EPMR、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实施对象分别有2枚胃窦部扁平息肉、8枚2cm 以上大肠息肉(无蒂与亚蒂)、其余息肉;术后息肉病理检查结果为管状腺瘤47枚、炎性息肉42枚、绒毛状腺瘤7枚、管状绒毛状腺瘤8枚、增生性息肉65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枚;手术期间样本均无出血、穿孔现象,术后复查均无息肉复发情况。
结论 在消化道无蒂或亚蒂息肉患者中,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效果优良,安全性较高,息肉复发情况较少。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直肠黏膜;病理检查;内镜黏膜切除术;穿孔在大肠息肉中,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等属于新生物,该类息肉生长在肠上皮,癌变风险较高;炎性息肉一般是由于吸血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刺激导致的炎性反应增生,不会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发生在肠黏膜,是一种无蒂小结节,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发现象,病灶直径较小,且无明显症状。
临床数据显示[1],胃肠道无蒂或亚蒂息肉在手术时,均存在难以圈套的现象。
传统手术在切除时,引起凝固时间较长、凝固时电流值较大,因而易导致黏膜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黏膜壁穿孔、出血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2]。
平坦型结直肠腺瘤黏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1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l f a t a d e n o ma s w i t h d i a me t e r ≥1 0 mm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o b i e c t s .I t s c l i n i c a l ma n —
Xu c h a n g 4 61 0 0 0,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ic f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m u 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
a l y z e d,t h e r a t e o f r e s i d u a l d i s e a s e,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l o c a l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w e r e c a c u .
【 关键词 】 结直肠腺 瘤 ; 内镜 下黏 膜切 除术 ; 安全 性
Ev al u a t i o n o f t he e f 6c a c y a nd s a f e t y o f la f t c o l o r e c t al a d e no ma m u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 DU AN Sh u —
e c t l a a d e n o ma u n d e r we n t e n d o s c o p i c mu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 f r o m Fe b r u a r y 2 0 0 9 t o De c e mb e r 2 0 1 2 we r e a n a .
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肠道息肉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肠道息肉安全性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肠道息肉安全性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室进行肠道息肉治疗病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此次调查共选取例数为96例,选取时间为2017.1-2019.6。
将病人平均分为2组,每组分得48例。
对比组采用了常规治疗方式。
实验组在无痛电子肠镜下行息肉EMR手术。
分析两组病人的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实验组相比较高,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肠道息肉治疗中,无痛电子肠镜下行EMR术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普及。
【关键词】效果;安全性;肠道息肉肠道息肉在临床治疗中是常见而又多发的一种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手术手段为电子肠镜下行EMR术,这种手术方式虽然能够改善临床体征,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1-2]。
但是在治疗中部分病人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应激反应,无法保证治疗的顺利性。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感,我科室运用了无痛电子肠镜下行EMR术的治疗方式,具体情况如下[3-4]。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随机选取在我科室进行肠道息肉治疗病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此次调查共选取例数为96例,选取时间为2017.1-2019.6。
将病人平均分为2组,每组分得48例。
对比组中有25例病人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在38岁-63岁之间,平均为50.5岁。
实验组中有27例病人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在36岁-65岁之间,平均为50.5岁。
两组病例经对比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在手术开始前,对病人实施常规检查,即为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在手术前1d对病人实施常规宣教,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叮嘱病人在手术前十个小时禁食禁水,10个小时以后开始手术,给予病人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
手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使用药物为力蒙欣。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收集我院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给予内镜下行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并对所有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
结果切除组织表面渗血为5例,给予止血钳止血后无渗血,45例直径<2 cm者术后溃疡表面4周完全愈合;5例>2 cm者6周愈合。
术后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后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EMR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结肠平坦型息肉;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最早在德国和日本用于大片组织活检,近10年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不断创新,应用范围在扩大,主要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的切除、腺瘤重度异型增生、平坦型息肉的切除。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对我院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内镜下行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1岁~70岁。
内镜下均给予取活检送病理,病理回报:其中增生性息肉8例,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6例、管状绒毛腺瘤l4例,局部癌变4例,混合性腺瘤5例,1例癌变。
均具备EMR适应证:①化验血常规及凝血机制正常,无心、肺、肾功能不全。
②病理证实为腺瘤样增生、黏膜内癌,病变直径小于3 cm[1]。
禁忌证:1肿物侵及黏膜下层,2局部注射后病变抬举不完全者,3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间粘连者,4有结肠镜检查禁忌证5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1.2 手术方法术前化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心电图,清洁肠道。
进镜后全面观察结肠情况,确定病变的距离与位置,首先将内镜注射针经活检孔病变边缘约1~2cm处黏膜下注射0.05%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4 ml,确定病变处黏膜与黏膜下组织充分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收集我院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给予内镜下行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并对所有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
结果切除组织表面渗血为5例,给予止血钳止血后无渗血,45例直径<2 cm者术后溃疡表面4周完全愈合;5例>2 cm者6周愈合。
术后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后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EMR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结肠平坦型息肉;结肠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最早在德国和日本用于大片组织活检,近10年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不断创新,应用范围在扩大,主要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的切除、腺瘤重度异型增生、平坦型息肉的切除。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对我院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内镜下行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结肠平坦型息肉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1岁~70岁。
内镜下均给予取活检送病理,病理回报:其中增生性息肉8例,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6例、管状绒毛腺瘤l4例,局部癌变4例,混合性腺瘤5例,1例癌变。
均具备EMR适应证:①化验血常规及凝血机制正常,无心、肺、肾功能不全。
②病理证实为腺瘤样增生、黏膜内癌,病变直径小于3 cm[1]。
禁忌证:1肿物侵及黏膜下层,2局部注射后病变抬举不完全者,3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间粘连者,4有结肠镜检查禁忌证5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1.2 手术方法术前化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心电图,清洁肠道。
进镜后全面观察结肠情况,确定病变的距离与位置,首先将内镜注射针经活检孔病变边缘约1~2cm处黏膜下注射0.05%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4 ml,确定病变处黏膜与黏膜下组织充分分离。
注射后病变组织和周边的黏膜形成半圆形隆起,插入圈套器,并将圈套器的开口完全置于病变隆起的黏膜并压紧,收紧圈套器,通电(功率50W)切除病变隆起的黏膜。
将切除的病变的黏膜组织吸引着随肠镜退出体外,检查切除的病变是否切除完整。
再次进镜观察结肠黏膜切除后创面有无出血、穿孔、是否有残留等。
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3 d,禁食1 d,1周后即可正常饮食及工作。
2 结果
黏膜切除范围:本组50例病灶完全切除,共切除62个病灶,切除后均送病理。
结果:切除组织表面渗血为5例,给予止血钳止血后无渗血,45例直径小于2 cm者术后溃疡表面4周完全愈合;5例直径为2~3 cm者6周愈合。
术后
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1、3、6、12个月内镜随访未见复发。
3 讨论
结肠癌大多数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结果,其由腺瘤性息肉发展为大肠癌大约需要10~15年时间。
文献报道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2.9%~9.4%。
因此,在内镜下发现息肉、及时处理,即对息肉全瘤切除及全瘤活检,并将息肉回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定期进行内镜随访,是从根本上预防肠癌的重要措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在息肉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具体操作是通过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或生理盐水使得病变组织抬高,使黏膜层与肌层分离,然后行高频电流切除。
利用此技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减少出血、穿孔的发生。
除了能够获得完整标本做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外,还扩大了以往内镜下切除病变的适应证。
其远期疗效较好,对胃肠道早期癌、平坦型腺瘤及黏膜下肿瘤可以应用该技术行内镜下切除,经典的EMR技术包括:黏膜下注射法黏膜切除术(EMR术)、黏膜下注射法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术)、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术(Cap-EMR术)及附加外套管透明帽辅助EMR术[2],其中黏膜下注射法EMR术已成为标准的平坦型病变内镜下治疗方法,适用于直径在30 mm以下的早期癌及平坦型腺瘤,在日本已广泛应用,国内已有许多医院成功开展此项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优点是:①损伤小,适用于结肠各部位的病变。
②对肌层无损伤,如操作正确可避免穿孔的危险。
③对平坦型病变可一次切除干净。
④出血发生率低,配合钛夹缝合可基本防止出血发生。
⑤切下标本电凝损伤小便于病理观察。
缺点是:操作难度大、需要特殊器材(注射针及带钩圈套器)、不适于较大病变。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一项新的内镜技术,只要有娴熟的息肉切除技术,进行这种手术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脏器功能损伤、易于学术交流等特点,治疗结肠平坦型息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上钦,梁彪,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应用.中国健康月报刊,2011,3.
[2] 肖琳,杨坚.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疗效.中国医药指南,2012,09.
[3]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