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言的自然。

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从而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把自然置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地位,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自然资源。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建设的资源,然而,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已是不堪重负。

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能源耗竭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人类可以健康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无不警示着人类,要遵循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自然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

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

自然进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 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的进化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体,任何有碍于自然进化的行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只有持续地发展下去,人类才能永恒地生存在地球上。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躯动,使生产者只求赚钱,而不顾对自然的保护;加上时代的局限,人们在19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还不能作出科学的预测。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11级建筑学三班陈志林(20115410)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国内外理论界都注意到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从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历史生存论意义上的生态自然观,认真研究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伦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

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虽说阶级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最突出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不是马克思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但是生态危机已初露端倪并引起了他们的相当重视。

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经典论述中,已经包含有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观思想。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思想家、哲学家思考的最墓本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本身是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对人而言,自然界则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人靠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不复存在。

“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

"对此,恩格斯也明确指出:“人们必须牢牢地记住:人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从物质还是从精神角度来看都得依赖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不可分割性,源于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分析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分析科学发展观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解读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阐述。

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小康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和重大创新。

第一,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唯发展经济为大。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全面而又统一的整体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而克服了以往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片面性。

第二,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标志的协调发展观,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统筹区域发展,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做到经济、社会同步和均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力争外援,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第三,可持续发展。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扬弃,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不应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着想。

第四,以人为本的发展。

这是我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和新观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人”是指人民群众,“本”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同志对此作了深刻论述:“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教师政教论文题目

教师政教论文题目

费凌婕1、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2、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4、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及思考5、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及其当代意义6、试论“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7、试论自由之源——必然8、加大反腐力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9、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观念10、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李兰玉法制专题1、论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2、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评析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4、论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5、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6、论人权保护的基本途径7、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分析8、再谈“以德治”和“以法治”9、试论监督机制与反腐倡廉10、正确认识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宋素敏伦理学专题1、论道德的本质2、论道德的功能3、论集体主义道德原则4、论职业道德5、论社会公德6、论师德建设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8、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价值观9、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0、论自我牺牲精神韩能跃党史专题1、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问题2、关于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4、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5、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发展与圆满实现6、关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7、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8、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发动9、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以及林彪、江青集团的抵制和斗争方式、作用1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两次飞跃的历史经验张素芬1、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思考2、浅谈我国农村甚于劳动力转移3、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5、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完善6、论可持续消费7、我国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8、关于农民增收9、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思考10、浅谈新时期农村合作组织王清林1、马克思主义以前经济学说的简要进化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统一4、运用矛盾分析分析方法解读劳动价值说5、从简单商品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6、论现代市场经济的若干问题7、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8、论新型工业化道路9、论科学发展观10、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批判在股份制上的偏见12、随笔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轨迹路云山1、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2、新时期共产党员仍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4、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5、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6、论儒家的德治思想7、论述道德建设同法治建设的关系8、论道德人格9、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思考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郝文波1、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3、充分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4、对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思考5、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6、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历史反思7、转型期要素分配与收入分配8、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对我国产业体系的挑战9、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10、知识经济与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识11、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12、论资本运动理论对我国企业经营的意义孔祥兴1、论市场经济下国家职能的转变2、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因素3、对反腐败问题的政治学思考4、我国公民政治猜裕的现状与制度化途径5、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借鉴价值6、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7、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王玉芬1、诗论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2、论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3、论中日民间外交4、从极左思潮对我国外交的干扰引起的若干思考5、论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6、论当代中美关系7、如何评价冷战结束后的中日关系8、中国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立场9、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10、我国的周边外交崔玉生1、论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2、李大钊的建党思想3、论朱德总司令地位的形成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5、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7、毛泽东的建党理论8、周恩来的统一战线思想9、土地革命路线形成10、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历史地位行政管理学1、行政权力面面观2、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深化政府机关改革之我见4、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5、重在提高政府效能6、浅谈行政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7、建设高素质的行政领导干部队伍8、加强行政监督浅见9、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艺术刘建芹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新内涵2、关于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关系的思考3、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素质4、思想政治课与网络教学5、犯罪的特征6、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7、刑法功能研究8、正当防卫条件范晓明1、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国家创新体系(含义、结构、功能、如何建设)3、科教兴国]4、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5、现代科技整体发展趋势6、现代高新技术(信息、激光、生物、材料、能源、空间、海洋……)7、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关系8、近代科学中理性要素的增长9、中国古代科学自然观与古希腊科学自然观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韩旭霞1、论毛泽东对社会调查的贡献2、浅谈古代西方的社会调查3、浅谈古代中国的社会调查4、论近代西方社会调查5、论现代西方社会调查6、论观察法的优缺点7、论问卷法的优缺点8、论访谈法的优缺点闫华容1、人的本性与以人为本思想2、人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建设3、主体性思想研究4、杜威教育哲学研究5、创造性思维研究6、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7、道德的层次性及评价方式8、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0、大学生养成教育问题研究王连巧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内涵、必要性、五个统筹等方面)2、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村民自治、政治文明建设)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政府职能的转化5、关注“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关键)6、走新兴工业化道路7、加快我国城镇建设化步伐(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途径)8、改革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9、建立节约型社会10、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改革执政方式问题薄国旗1、和谐社会专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分析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德治”的政治伦理视角2、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鸣人格的养成3、政治素质与法律责任的比较研究4、论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5、网络政治:公民意见表达与民主社会的沟通基础6、对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地位的思考7、论紧急状态下的公民基本权利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9、论法与政治文明10、当代中国的治吏问题11、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12、劳动争议的法律问题研究13、论守法意识陈淑玲1、我国阶层分化的现状分析2、建立和谐社会的阶层利益协调机制3、阶层分化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4、我国目前政治参与状况分析5、教育在阶层分化中所起的意义6、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7、传统生产力范畴对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影响8、我国目前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及解决途径9、网络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0、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苏献启略论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对战后国际政治的影响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试论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影响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看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浅论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战后美日关系的发展及现状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因素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能源学院 10021051100200518 陈哲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 2.全面 3.协调 4.可持续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

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

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

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在《资本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包含着令人折服的深刻哲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

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地用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容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丰富思想。

其提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等辩证唯物论思想。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等内容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它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它是重要的方法论,是对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是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的结构功能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

它作为科学理论,其提出反映了认识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其提出和贯彻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用全面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还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强调实践和历史发展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不断被运用和发展,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本文将对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总结。

首先,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申了实践第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实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人们,要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考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其次,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问题,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继续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倡导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经济领域,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一步强调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会导致其不可避免的衰亡。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愈发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还着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全面发展和自由的渴求更加强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还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动关系,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导人们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发展理念”的“真善美”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发展理念”的“真善美”意蕴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发展理念”的“真善美”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追求真理、关注社会进步、强调实践的哲学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发展理念的“真善美”意蕴是指追求真实、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和追求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探讨新发展理念中“真善美”的内涵,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真善美”的内涵1. “真”“真”是指追求真理、探求实实在在的现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认识的客观依据和指导行为的准绳。

新发展理念中的“真”意味着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分析和把握各种矛盾和问题,力求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2. “善”“善”是指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追求,关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善是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追求社会的普遍利益。

新发展理念中的“善”意味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与协调,推动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共同繁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1. “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追求真理和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而新发展理念中的“真善美”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现。

“真”是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是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美”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繁荣发展。

2. “真善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类追求自由和平等,倡导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

新发展理念中的“真善美”也要求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市场环境持续稳定、公平有序,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营造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3. “真善美”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人类的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追求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新发展理念中的“真善美”秉承了这一思想,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理念,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人类的永续发展。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1. 引言1.1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这一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由和发展的需求也越发迫切。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提出,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的支持下,每个个体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为社会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理论不仅对个体的自由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实现社会的持续进步和繁荣。

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更多关注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践这一理论,并发挥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2. 正文2.1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和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全部潜力,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强调,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了心灵、身体、智力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个体应该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职业、信仰等,而不受到任何外部的束缚和限制。

个体还应该有机会去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参与社会活动,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和进步。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并倡导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创新与进步。

这一理论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路径。

2.2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个人的自由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②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在社会领域,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又好又快)。

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正是回答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参见十七大报告)。

(3)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科学的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学说。

本质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②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体体现了辩证法的过程论。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从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从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从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每一个细节都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统筹兼顾正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什么是发展?国际学术界认为发展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简言之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在中国邓小平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是指实现工业化及其在工业化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

但是,在21世纪到来之际,人类社会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我党紧跟时代进步潮流,对发展和现代化问题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回答: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

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思想是对发展重要性的强调,是对为什么要发展的回答。

虽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但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出的科学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思考,也为我们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繁荣,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有助于分析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审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根源。

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变化。

例如,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经济形态变迁的根本原因,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和可持续。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有助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人为本、发展全人类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和社会矛盾,进而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例如,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有助于推动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鼓励人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主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理念,可以推动我们建设一个公正、有序、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应用需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摘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要求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充分发展。

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包括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培训、社会制度优化等。

全面发展理论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发展理论也具有启示作用,提醒人们要重视整体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以及顺应时代潮流,做好自身发展。

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并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论内容、全面发展、内涵、要求、实现途径、现实意义、个人、社会、启示、引导作用、时代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

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根本要求和价值所在,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具体路径。

全面发展理论要求人在思想、文化、道德、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实现个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和现实意义之一。

全面发展理论可以为当代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的目标服务。

全面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人应当在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全方位的发展,实现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身心灵的完全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理念的全新阐释,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次创举,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新形势下的要求。

它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了唯物历史观中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理论,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理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普遍联系原理,矛盾原理和发展的方向性原理;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基本方a法,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全局的思想的原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高度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孕育着伟大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基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最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以人为本”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1.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理论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不变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根本保障和最高追求目标。

把人的发展作为尺度来考察和衡量一切发展的标准,这不同于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费尔巴哈的“人”,这里的人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的全新的人,是一个类属性的人。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标志。

共产主义社会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就是关注人的发展,这也是在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全体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追求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表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标准,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衡量现下一切工作的标准。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和当家做主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给全体人民以实惠。

马哲与科学发展观

马哲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马哲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现,揭示和指导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

所以从哲学思想的概念上,可以理解为“科学发展观”即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处处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现,揭示和指导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

所以从哲学思想的概念上,可以理解为“科学发展观”即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无疑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内涵就是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就是社会形态按照客观既定的规律由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经过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

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联系到,影响到,作用到自然界本身的发展和变化。

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处处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的现实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点不同,偏好的理论也不一样,面对的现实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的来源和基础,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一定要从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出发解决好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

什么叫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前进运动;是由小到大,由旧到新,由落后到先进,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提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提出背景。

是它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改进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的实施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好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顺利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有着极其主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程和提出背景<一>什么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

因此,发展观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影响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和背景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我们党关于发展总是的一系列理论和观念,是在方法论施政治国的过程中,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单纯的认为,发展就追求的经济增长,它非常单一,没有远见、急功近利。

完全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人的精神世界变空虚;使人性和人的观念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某种病态价值观念错位,追求经济发展保护“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传统发展观不仅使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面临着严惩危机,而且传统发展观中的弊立场更对危机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而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处的党中央认真研究的解决中国发展的重大总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斗争的重要启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教学内容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教学内容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自近代以来,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 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推动 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从纺织工业开 始,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使生产技 术进入机械化时代、蒸汽动力时代。其结果是 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最终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
③工业经济时代的基本 特征是“周期性”; 知识经济时代则是“持续性”。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采取积极对策迎接知识 经济这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江泽民同志在会 见中国科学院第九次、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 部分院士讲话时指出: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 特 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 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 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 脱颖而出。”
(三)新科技革命使人们的工作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比 例的变化、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系 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的结合等,企业的生产组织 形式和种种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也相应在发生变 化。
同时,现代科技革命如国际互联网的建立与发 展也为们们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为科学决策 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变革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
多媒体技术 远程教育
信息网络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生产日趋结合、统一的历史进程 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 术、生产“三位一体” 的时代。
农业经济先干后学 工业经济边干边学 知识经济先学再干
应当指出,科学技术的作用犹如一把 “双刃剑”,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 了危及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诸如环境污染、 生态失衡、臭氧层被破坏、森林资源减少、 动植物资源剧减、淡水供给不足、土地沙漠 化扩展、全球气候变暖等,都是人类不合理 地利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

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

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

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

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

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

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

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

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

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

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

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

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

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

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

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

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

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

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

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

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

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

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展思想最早的代表。

他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制服和掠夺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过程。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上述发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发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

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生态平衡,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则既继承了前人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其局限性,立足于时代特征,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发展哲学的科学变革。

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早已提出,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给予了科学诠释。

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

但康德的“实践”局限于伦理实践范围,其他实践活动则被排斥在外。

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但他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精神活动的“样式”。

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合理见解,但他又认为,“实践”或“生活”就是吃喝、享用对象等等。

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宣告了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

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这一过程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

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需要不断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变自身,这即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

二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

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突破自然与社会的限制,改变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目的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

这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

实践就是上述两方面的统一过程。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5页)只有建立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思想,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局限性,指导社会的发展步入正途。

“可持续发展”则属于这一社会发展思想。

它既不是从先验的、外在的客体出发,又不是以被抽象化、张扬至极端的主体意志,以抽象的理性、人性本质为出发点,而是将具体而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既明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又把握主体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特征,人们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利益,而不是乞求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性中。

“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我们只有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同以往的发展思想区别开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理论基础,才能给予科学地解答。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6页)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了全新的诠释。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不同,自然的发展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进程。

正如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内在规律的进程。

因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均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主体只有不断地认识客体的本性,遵循客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

第一,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

第二,社会客体即社会关系也制约和规定着主体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344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其发展是有内在客观规律的。

第三,生产关系又受着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规律。

这决定了人类社会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或者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或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改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

人们不能够突破和超越规律的支配和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形成、作用过程并非是外在、互斥的关系,而是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又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

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社会发展本质观对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全面地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及运作之中。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一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对近代发展思想的反思与反动,一些思想家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视自然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追求“世外桃源”,抵制科学的发展,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自然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批判了这一观点,并全面阐述了主体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首先,只有实现主体能力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价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实现主体的价值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

其次,发展主体能力,必须扬弃传统的需求观,代之以全面的需求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