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三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堂练习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讲课)
被动句
总结词
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的句子,通常使用“被”、“受”、“给”等词 来表示被动。
详细描述
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见”、“受”等词来构成,现代汉语则主要使用 “被”来构成被动句,例如“他被老师批评了”、“那本书被借走了”。
省略句
总结词
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某些成分的句子,通常是为了简洁 或避免重复。
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临时用作其他 词类,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较少见。
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中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等成分,而现代汉语中则要求句子结 构完整。
语义差异
语境意义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 语中可能因为语境不同而具有不
同的意义。
比喻意义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常常被用作 比喻,现代汉语中这些比喻意义可 能已经消失。
夸张
总结词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突出表达作 者的情感或意图。
详细描述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 的特征,强调事物的某些方面,以突出表达 作者的情感或意图。夸张可以使语言更加鲜
明、生动,引起读者的共鸣。
05
语境与语义
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语境限制词义
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可能 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狗” 在“宠物狗”和“看门狗”中分 别表示宠物和动物两种不同的含
行业用语与俚语
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存在 特定的行业用语和俚语, 了解这些用语的特点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06
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与价值
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丰富现代汉语表达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如倒装、省略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代 汉语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素材,使得现代汉语的 表达更加多样化和生动。
22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等。
文言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不单独命题,都在文言翻译中考查,因为是文言文的特殊的语法形式,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会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障碍,直接的影响是译错句子,间接的会造成曲解文意,影响其他题目作答。
复习的方式是从课本中的典型例句中提取规律,然后迁移应用。
本部分将细致讲解各种句式特点及相关辨析技巧,并借助课文中熟悉的例句帮助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类型1:判断句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见下表:类型例句A者,B也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 A者②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小石潭记》)A,B也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A,B ④今臣亡国贱俘。
(《陈情表》)“为”字句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用“乃、即、则、皆、必”等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⑧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⑨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是”字句⑩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
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乃”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就是”。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刘备,天下枭雄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汝是大家子解析A项,“……者,……也”表判断的判断句;B项,无标志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是”表判断的判断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讲课)
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B句“追”后省略
了“之”(指孙权),D句“不由”后省略了“自己”
之类的词。
2020年6月10日1时23分
35
8、8、下下列列省省略略句句中中不不同同类类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A.A秦. 秦王王不不怿怿,,为为(之一)击一缶击缶 B.B竖. 竖子子不不足足与与(之谋)谋 C.C及. 及左左公公下下厂厂狱狱,,史史朝朝夕夕(候狱于门)外狱门外 D.D以. 以(之攻)则攻取则,取以,守以则(之固),守以则战固则,胜以(之)战则胜
题型设置:
•翻译题; •文意理解题。
2020年6月10日1时23分
2020年6月10日1时23分
4
5
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02年全国高考第16题)
1、其李将军之谓也? 此题考查了“其……之谓也”这一文言固定
句式,应译为“大概说的是……吧”
2020年6月10日1时23分
例:2006年湖南卷
─“宾”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
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
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
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
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2020年6月10日1时23分
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何操”
“安在” “何为”
“操何”
“在安”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
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 2020年6月10日1时23分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三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学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第三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基础点:《考试说明》列举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重难点:1.正确识别各种特殊句式。
2.准确翻译特殊句式。
[考法综述] 近些年的高考中,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很少单独命题,往往结合文言句翻译进行落实。
命题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
(《六国论》)②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李将军列传》)(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3)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孔子贤者.。
(《孔子世家》)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魏公子列传》)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③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
(《赤壁之战》)(5)用“乃”“诚”“即”“则”“本”“亦”“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魏公子列传》)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⑤臣本.布衣。
(《出师表》)⑥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高祖本纪》)(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情况才多了起来。
2.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2)用“被”表被动。
高考语文 21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学 习
导
从设题情况来看,不论是哪一套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考查,都会涉及本节的 航
核
知识,只不过考查的形式不同而已。有的试卷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显性考查。 心 考 点
如2009年的浙江卷,不过近两年都没有出现这种考查形式,都是把对此考点的考查 探 究
放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进行隐 知
升
快
训
上,艺成而下”。艺,技艺。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
相
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关 资
料
补
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自 主 学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
习 导 航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
核
心
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
省略等。
知
能
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古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
提 升
快
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活用形式主 训
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有时,活用后呈现使动、意动、为
相 关
资
动现象。
料 补
充
自
主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对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知
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能 提
升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
快 训
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导学案(学生版)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方法二、课前诊断与预习(见诊断练习)1.问题条:2.自我提升(思考诊断练习所出现问题的相关原因和解决方法):3.课前预习:文言文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怎样判断?三、点击考纲: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本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
四、考点解析:《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
“句式”属于语法范畴,“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五、知识梳理、方法提升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①“......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②“......,......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③“......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2022语文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练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含解析
练案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5分)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
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
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
唐曰:“成吾志矣!”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
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
迁右赞善大夫。
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
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
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
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
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
”诏可。
迁正使。
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
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
”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
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
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选自《宋史·许骧传》,有删改) 1.(理解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6分)(1)世以财雄边郡。
()(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4)自今请以隶军。
()(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
()(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2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目录
课时作业
对点演练 ///////
(2)解释虚词。(5分) ①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 ②重诲乃矫以帝命 ③从珂止于虞乡 ④欲诱致彦温讯其事 ⑤重诲固请发兵击之 答案 ①介词,和。②副词,于是、就。③介词,在。④代词,这。⑤ 代词,他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
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
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
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
“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
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
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②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
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目录
课时作业
对点演练 ///////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记》,有删改)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目录
课时作业
对点演练 ///////
(1)解释实词,请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5分) ①从珂欧重诲 ②重诲屡短之于帝 ③谕河中牙内挥使杨彦温使逐之 ④遣使以状闻 ⑤欲面讯之 答案 ①通“殴”,殴打。②形容词作动词,说坏话。③告诉,使人明 白。④使动用法,使……听到。⑤名词作状语,当面。
目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2
40分
5、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直接用“是”的很少)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不知木兰是女郎。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013年7月22日5时40分 2013年7月22日5时
13
40分
特别提醒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 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句的主语, 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 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 再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以”、 “于”、“乎” 等。 •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之后。
2013年7月22日5时40分 2013年7月22日5时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不信自” ①忌不自信。“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 “未之有” “不欺余”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未之闻” “未闻之 句子的特点: ”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2013年7月22日5时40分 2013年7月22日5时
32
40分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 C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2013年7月22日5时40分 2013年7月22日5时
33
40分
(06年广东卷) •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 全一致的一句是( A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语文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对点精练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Word版含答案
课案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题组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刘备天下枭雄C.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②妪,先大母婢也D.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详细分析:D D项,①句不属于特殊句式,其余为判断句。
2.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详细分析:A A项,主谓倒装;B项,正常语序为“不欺余”;C项,正常语序为“弗怠之”;D项,正常语序为“又敢怨谁”。
3.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详细分析:C C项,状语后置句式,“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作状语,“于”译为“对”;A项,“于”表被动;B项,“见”表被动;D项,“不拘于时”,“于”表被动。
4.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详细分析:D 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
5.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此亡秦之续耳B.失其所与,不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详细分析:D D项,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
A项,“此……耳”表判断;B项,主语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判断句;C项,“……者……也”是判断句。
(新课标)最新版高考名师导航:2.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课件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位姓华的人,世世代代住在江北,十分熟悉农村 的情况。他精于绘画,来拜访我,我拿这幅画询问他, 说:“您了解画,就像我了解书,请问画中妇女骑着 牛,什么意思?”他回答:“这是农家嫁女,无法准 备轿子,用牛来代步。一个仆人牵着牛行走,是尊重 出嫁的女子,不让她自己驾牛。所骑的牛是嫁 妆。”“还有一个仆人打着伞护着女子,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婚礼应该在天刚黑时举行。
2020/5/26
2020/5/26
考题 【参考译文】 某年的早春二月,我任职京师锦衣卫。周先生拿
出一幅村落图给我看,看他的脸色,好像很喜欢这幅 画。他请求我:“您一定要替我写一篇记。”周先生 再三请求,我于是把画放在用巾帛覆盖的箱子里,回 家了。
2020/5/26
【参考译文】 回家后,到了年底,还不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2020/5/26
【考题精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 句的关键词“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安家、定居、 居住”,“谙”是“熟悉”的意思,句末语气词“也” 表判断,整个句子是判断句。第(2)句注意“苦灯烛 之费”的“苦”意为“苦于、为……所苦”,“送迎 以白昼”的“以”意为“在”,“用盖以蔽日”的 “以”意为“来”。第(3)句的“壮”是形容词活用 为动词,“到壮年”;“须”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长胡须”。可见,词语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在翻译题 中需要特别注意。
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可编辑全文
+宾(代词:余、吾、尔、自、之、是等)+动
B.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应是“操何”,大王带来什么?
格式:主+宾(疑问代词:谁、奚、胡、何、 曷、安、恶、焉)+动
4.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 文言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
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 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 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A.承前省。
例如“范增起,(范增)出,(范增)招项庄。 (《鸿门宴》)
A.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
B.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中心语+之+定语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D.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语后面。 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
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
“得非······乎”是常见的固定结构,可以翻译为“莫不是······吧”。类 机构还有“得无······乎”,可翻译为“恐怕······吧”或者“是不是····
题2.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yù)?
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主要有两大类型:
有标志的和无标志的
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于人。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寻以 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 诸儒称其高。
……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 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 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 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 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 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 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 求。”……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
省略宾语
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 ②为旦上日卿,。客从外来,与坐谈。
旦日,客从外来,(吾)与(其)坐谈。 ③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不足与(之)谋。 ④欲呼张良与俱去。
(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用介词“被”表被动,如: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 之望。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 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第3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公去治理崇阳,到了那里就处理了一百多宗积压的案件。
③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这个案件很长时 译文: 桂阳有争夺船而互相殴打致死的人, 间没能判决。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 3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结束
(七)状语后置句 ——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 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作补语。翻译时,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 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的形式一般有两种:
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却赐给 译文: 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 3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结束
(六)定语后置句 ——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
定语后置句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把定 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定语后置句的形 式主要有两种: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 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 州推官, 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 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 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 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 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主谓倒装句的形式 表疑问语气 表感叹语气
语文
例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复习-PPT课件
(3) 用 “ 为 ……” 、 “ 为 …… 所 ……” 表 被 动 。 这 里 的 “为”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列传》) (4)用介词“被”表被动。这种形式用介词“被”引出主动 者,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2.现代汉语的另一语序习惯是“状语+谓语”,而文言文 中介词结构作状语时都是后置的,所以翻译为现代汉语时就要 将介词结构放到谓语动词前。如:“覆之以掌”(《促织》)按 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以掌覆之”,翻译为现代汉语是“用手掌 覆盖(蟋蟀)”。
3.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放在动词前直接作状语 (方位名词、时间名词除外),在文言文中却可以,我们就把这 种情况叫做名词作状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往往要将这个名词 译为一个介词结构(在名词前加一个介词)或译为一个副词。如: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灰” 和“烟”就应译为“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 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领悟语意,并比较辨别, 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和用法特点。如果不注意从总体观照, 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 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
◎题型解说◎
一、特殊句式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等)、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几种类型。现作如下介绍:
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情分析◎ 近年来广东高考命题中,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类: (1)将特殊句式单独命制选择题进行考查,设题的题型主要有: 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一 项;③选出两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④选出属于某种句式的 一项;⑤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等。(2)理解文言词语涉及的词 类活用现象。(3)将特殊句式和用法隐含在文言文断句题和翻译 题中作为“采分点”。
3-2-3第三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 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拥有 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不久就 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却看重书画,看 轻生死却看重书画,难道不也是厚薄轻重 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 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 常常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 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 的鸣叫从耳边掠过,难道不愉快地接受? 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 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高考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大都放在 具体语境中进行动态考查,极少单独命题。 复习时要充分利用高考的典型试题,准确 把握本考点的设题方式和考查标准。要在 对具体的文言语句的理解中学习文言句式 和用法,不要死记硬背。 1.借助课文中的典范例句,举一反三 《考试大纲》规定的词类活用和几种特殊 句式,在我们课文中有大量的典范例句, 借助于这些典范例句,明了其基本格式及 标志词语,在平时的训练中善于将考题与 这些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便能逐步形成
4.掌握相关知识,总结规律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现象,在 语言发展史上已形成了各自的规律,识记 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阅读材 料。
前面已讲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和倒装句。在古文 中,这些句式大都会有相对固定的“格式” 或有一定的语言标志。例如:判断句有 “„„者,„„也”式、“„„者,„„” 式、“„„也„„„”式,还有用 “乃”“即”“则”“为” “皆”“耳”“非”等表示判断的。被动 句有“于”字式、“为”字式、“见”字 式、“为„„所„„”式等。倒装句也有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 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 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 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 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 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3-2-3第三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后作业
第3篇第2章第3节一、专题训练1.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沛公安在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⑤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⑦欲安所归乎⑧亮见权于柴桑A.②⑥⑦B.③⑤⑧C.③④⑧D.①⑤⑥【答案】B【解析】③⑤⑧是介词结构后置句,①是被动句,②⑦都是宾语前置句,④⑥是判断句。
2.从句式角度看,和“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相同的一组是()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将有事于西畴⑤大王来何操⑥石之铿然有声者⑦恐为操所先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②④⑧B.②③⑤C.①⑥⑧D.④⑥⑦【答案】C【解析】①⑥⑧都是定语后置句,与例句句式相同,②⑤都是宾语前置句,③是判断句,④是介词结构后置句,⑦是被动句。
3.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羸兵为人马所蹈藉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④方与将军会猎于吴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答案】D【解析】①是宾语前置句,②是被动句,③是定语后置句,④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4.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B.今臣亡国贱俘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师不必贤于弟子【答案】B【解析】B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都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5.从句式角度看,和“豫州今欲何至”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B.求人可使报秦者C.以其无礼于晋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中的“是以”应为“以是”,译为“因为这样”。
B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介宾结构后置句;D项是被动句。
6.从句式角度看,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相同的一组是()①秦人不暇自哀②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③举以予人④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⑤相见常日稀⑥高余冠之岌岌兮⑦戍卒叫,函谷举⑧念母劳家里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A.①②③B.④⑦⑨C.③⑤⑧D.⑥⑦⑨【答案】C【解析】③⑤⑧都是省略句,与例句句式相同,③省略代词“之”,应为“举之以予人”;⑤“相”前面省略主语“吾”,即“我们”;⑧“家里”前省略介词“于”。
高中语文融会贯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专题指导与训练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融会贯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专题指导与训练专题辅导高中语文融会贯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专题指导与训练专题辅导——“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专题指导与训练上海市崇明中学潘峰《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B:理解。
题型多为主观翻译题〔或选择题〕。
翻译题一般为2~4句,分值为6~10分。
选择题为四选一,分值为3分。
根据《考纲》要求,“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不同的句式和不同的用法〞。
不同的句式包括四类: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来对主语进行判断。
判断句常见的类型有:①“……者……也〞及其各种变形;②用“乃〞“为〞“即〞“则〞“非〞等表示判断;③无标志判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汉语中的“是〞一般用作指示代词,不表示判断,只是在“巨是凡人〞“不知木兰是女郎〞等句中表示判断。
古汉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如“为……所……〞及其各种变形、“见……于……〞及其各种变形;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被动者,而不是施事者、主动者。
古汉语中的成分省略较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四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和宾语省略更为常见.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不同的用法〞是指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即甲类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语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
它包括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一般活用,即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同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等;特殊活用,即谓语包含有使宾语怎么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三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
第二部分专题六第三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题组一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都门..帐饮无绪解析:C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解析:A项中的“群”、B项中的“兄”及C项中的“日”都属名词作状语,只有D项中的“渔樵”为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可译为“打鱼砍柴”。
答案:D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凌万顷之茫然A.知不可乎骤得B.渺渺兮予怀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解析:例句是定语后置句,为倒装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
A、C、D三项都是正常语序。
答案:B4.指出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①定语后置②状语后置③宾语前置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不能喻之于怀解析:C项是被动句。
A、B、D三项均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答案:C6.下列句子没有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A.忠义暴于朝廷B.师不必贤于弟子C.足下何以待之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C7.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省略的一项是()A.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C.遂相与一抱而别D.所以敢先汝而死解析:A项,“请命”后省略介词“于”;C项,省略主语;D项,省略主语。
答案:B[题组二断句]8.(2009·江苏高考)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篇第2章第3节常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者,……也例: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庖丁解牛》)②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2.……者也例: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鸿门宴》)..。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也例: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②夫水,智者乐也.。
(《愚溪诗序》) 4.……者,……例: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②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 5.……,……例:①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②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6.……乃(则、为)……例: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7.……是……例:①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8.……非……(否定判断)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劝学》)(二)被动句1.……于……例: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②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2.……见……例: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渐见.愁煎迫。
(《孔雀东南飞》) 3.……见……于例: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为……例: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②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5.……为……所……例:①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孔雀东南飞》)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6.……为所……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7.……被……例:①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无标志的被动句例: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②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③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三)倒装句1.主谓倒装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①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论积贮疏》)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④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以“之”或“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例: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④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3.定语后置(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例: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①马之千里者。
(《马说》)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4.介宾短语后置(1)……于……例: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③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项脊轩志》)(2)……乎……例: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以……例: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庄暴见孟子》)②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四)省略句(1)省略主语例: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③(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乐)。
”(《庄暴见孟子》)(2)省略谓语例: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鸿门宴》)③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3)省略宾语例: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②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促织》)(4)省略兼语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5)省略介词“于”例: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②有碑仆(于)道。
(《游褒禅山记》)③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实词广场(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41.胡①国胡.以馈之________②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________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42.患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________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43.或①人或益之,人或.损之________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________④冀君实或.见恕也________⑤或.以尺书寄托侍者________44.即①以缚即.出火炉烧________②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责其旧________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________④项伯即.入见沛公________⑤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________⑥太守即.遣随其往________⑦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________⑧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受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________ 45.既①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________②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③既.而将诉于舅姑________④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________⑤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________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________ 46.疾①君有疾.在腠理________②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________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④寡人有疾.,寡人好色________⑤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________⑥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________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_______⑧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________47.及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________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③一人飞升,仙及.鸡犬________④其贤不及.孔子________48.堪①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②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49.怜①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________②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________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_____④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________50.类①举类.迩而见义远________②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________ 51.弥①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________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________52.莫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________②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________③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________ 53.乃(1)代词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________②何乃.太区区________(2)副词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________④精思傅会,三年乃.成________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⑥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________(3)连词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________ 54.内nèi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________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________③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________④内.君子而外小人________nà⑤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________ 55.期qī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________②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________③彼于刑者,傅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而________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________jī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56.奇qí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________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________③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________④出奇.制胜________⑤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jī⑥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⑦以为可,广老,数奇.________57.迁①顷襄王怒而迁.之________②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________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④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迁.为太史令________58.请qǐnɡ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________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________③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________④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________qínɡ⑤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59.穷qiónɡ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②人穷.则反本________③复前行,欲穷.其林________60.去①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________②项王军鸿门,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________③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________④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________⑤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________答案:41.①疑问代词,什么②疑问代词,为什么,怎么③名词,对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42.①忧虑,担心②讳忌③祸害,灾祸43.①无定代词,有的人②无定代词,有时候③无定代词,任何人④副词,也许,或许⑤连词,假如,如果44.①动词,走近,靠近②动词,取③介词,就在,当④副词,就,便⑤副词,帮助判断,就是⑥副词,立即,马上⑦连词,假如,如果⑧连词,表示让步,即使,纵使45.①动词,完尽②副词,已经,……以后③副词,不久④副词,全都⑤连词,既然⑥连词,与“且、又”等呼应,表示并列46.①疾病②痛苦③痛心,痛恨④缺点,毛病⑤通“嫉”,妒忌⑥疼痛⑦强、大⑧锐利47.①赶上,追上②等到③到④比得上48.①经得起,忍受得住②能够,可以49.①怜惜,怜悯,同情②可怜:可爱③可怜:可惜④宠爱,喜爱,疼爱50.①事例②类似,像51.①满,遍②副词,越,更加52.①没有人,没有谁,代词②不③副词,不要,勿53.①第二人称:你,你的②指示代词,“这样”“如此”③“是”“就是”,用在名词性谓语前,帮助判断④就,才⑤却,竟然⑥只,仅仅⑦表衔接或转折,相当于“于是”“而”54.①内部,里面,与“外”相对②内心③皇宫④亲近,亲信⑤通“纳”,纳入55.①一定的期限②约定,约会③期望,希望④及,到⑤一周年,一周月56.①奇异,不寻常②以为奇③佳,美④出人意料⑤特指佳境,美景⑥零数,余数⑦时运不好57.①放逐,流放②迁都③变化,变动④调动官职,多指升官58.①请求②副词,表说话人对对方的尊敬或要求,敬辞③谒问,问候④请示⑤表恭敬地取或买59.①穷尽,完结②困窘,处境困难③走到尽头60.①离开,离去②距离③除去,去掉④前去,到⑤表行为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