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010江苏单科、23题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 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 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 和图②所含信息 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 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 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 息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 点?(4分)
政治改革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
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苏联解体
1)过程:
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1991.8):改国名为“苏维埃 主权共和国联盟”,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八一九事件: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叶立钦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 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各国分离势力纷纷宣布独立。 ③《阿拉木图宣言》(1991、12)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 着苏联解体。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的相对落后;
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有增无减; (2)斯大林的逝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 措施 结果
(1)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2)因为冒进思想和恶 劣的气候,农业再度出 现危机。 企业没有获得独立自主 的经济地位源自相同 背景 都是由于经济发展
缓慢,人民要求提 高生活水平,斯大 林体制弊端。
不同
指导 都没有从实际出发 思想 提出全面且行之有
效的改革措施。
赫、勃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只是局部改革;戈提出加速发展战 略,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背离了 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固 定 粮 食 税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实 行 自 由 贸 易 按 劳 取 酬 工 资 制
取 消 自 由 贸 易
实 物 配 给 制
巩固政权 但激化了矛盾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逐渐过渡探索成功
直接进入失败
Hale Waihona Puke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 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C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 了统治。 (3)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 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 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 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 危害后的经济改革。 (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 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 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 经济的办法。 (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 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 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2 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苏联的改革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2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3)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5.评价(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1)经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2)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苏联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专题20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二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单元时空定位专题概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苏俄(联)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探索历程。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而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而导致苏联解体。
这对苏联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课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苏俄政权处于非常时期(1)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外患:帝国主义协约国武装干涉。
(3)经济:粮食奇缺,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 者不得食”。
4、评价:(1)积极: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错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5、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两种特点,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名师点拨】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纳为“一适应”“两非常”【特别提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的方法,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背景●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新”在: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①积极方面: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四、苏联的建立:(1922-1991)时间:1922年。
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一)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二)形成过程:1、形成背景: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③与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②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③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④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国家实现工业化。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如下:1.经济计划和集体化:苏联实行的经济计划和集体化政策,通过国家对经济的集中控制和农业集体化,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下降、资源分配不合理、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
教训是,过度的集中计划和集体化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和充分尊重个体的经济权利。
2.政治体制和人权: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党的领导和单一执政的集权模式导致了政治权力过于集中,限制了公民的个人自由和言论权利。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护公民权利和民主参与,确保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3.科学技术和创新:苏联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太空探索、核能技术和军事领域。
然而,由于政治控制和缺乏市场竞争,苏联在科技创新、科研自由和产业升级方面有所滞后,最终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科研自由和市场竞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苏联时期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导致了政治运动、大规模迫害和思想控制等问题。
这严重削弱了社会的多样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文化环境、尊重多元文化和思想自由,避免过度强调阶级对立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5.国际关系和冷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意识形态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形成了对立,并导致了冷战格局。
这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造成了长期的紧张局势。
教训是,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寻求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和谐与共存,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
总的来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科技的创新和开放的国际合作,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个体权利和多元性。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1)、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外)(2)、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经济情况极为糟糕(内)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2)主观目的: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3、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4)、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分配)(5)、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经济结构单一求纯,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5、评价:1)积极方面:①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失误):①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②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它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③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3)、工人、农民不满(4)、阶级敌人乘机叛乱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3、目的:直接目的为了解决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原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3、内容(1)固定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4)实行工资制(按劳取酬)——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4、特点和实质(1)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评价)(1)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春)一.背景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苏俄面临着物力财力极为匮乏。
2.国际:英美法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二.目的1.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保卫祖国,巩固政权。
2.越过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①积极: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供应。
②消极:卢布贬值,农民实则将粮食无偿交给国家,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2.工业——工业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卢布进一步丧失价值,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易形式。
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四.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军事行政命令的经济体制,超越生产力发展需求。
五.评价1.积极方面:使“目的”得以完成。
2.消极方面: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联盟的巩固,导致了1920年春经济和政治危机。
Ⅱ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逐渐取消)一.原因1.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理论原因:1918年春,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的理论原则。
二.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三.内容1.农业——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工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有利于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传入,以便更快恢复发展工业。
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使农民获得扩大再生产资金,促进商品流通。
4.分配——工资级别制四.意义1.政治方面: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思想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
Ⅲ斯大林模式(1936年)一.背景1.外因: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2.内因: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内斗争的错误估计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起到了推动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
中的货币结算”。(《苏联史论》48页) 人民委员会1920年1月19日颁布了《关于撤销人民 银行的法令》。(《苏联史论》48页)
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从货币向无货币的产品交换过渡,这是无可争 辩的”。(《列宁文集》第34卷,第384页,转引《苏联史论》58页) 1918年10月5日,人民委员会首先颁布了资产 阶级必须参加义务劳动的法令。对资产阶级和一 切非劳动者发放劳动手册,代替身份证,根据情 况领取口粮。凡不完成劳动任务的都不能领到粮 食。(《外国历史大事集· 现代部分》第一分册74页)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背景 政治经济危机 目的任务 应付战争;推进社会主义 解决危机,探索社会主义 实施 内容 1918-1921 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主义 面临危机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十大
固定粮食税
企业国有化,集中管理 国家资本主义(租让租借) 取消自由贸易,配给制 自由贸易、商品买卖
材料一说明了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中的“再后退”退到了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 目的是什么?(2分) 从以上材料反映的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哪些认 识?(2分)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 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 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 拐杖走动了!”
结合材料回答苏联政府为什么推行农业集体化?
比较下表苏联1929与1933年的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从1930年3月起,集体农庄数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目大量减少,大约有1000万农 年代 粮食产量 粮食商品率 户退出集体农庄。但从1930年 13% 1929年 453500万普特 秋天起,集体化运动又重新开 展起来。到1932年底,60%以 40%。 1933年 445100万普特 集体农庄庄员 (11.3亿普特商品粮 ) 上的农户走上集体化道路。到 在田间用餐 制约了农业本身的发展。支持了工业化建设。 1937年底,93%的农户参加了 集体农庄。
浅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
浅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上半叶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种社会制度模式。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上半叶通过计划经济、集体化和工业化等手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弊端。
本文将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进行浅析,探讨其对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启示和警示。
一、过度集权和官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过度集权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下,政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各级政府和单位都是按照中央的指示执行任务。
这种高度的集权制度导致了官僚主义的滋生,大量的行政干预和过多的管理层次,使得决策效率低下,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一问题给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以警示,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建立健全的法治制度和监督机制,有效避免过度集权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二、计划经济和经济效率不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过于集中,导致了经济的效率不足。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生产和资源配置基本靠国家决定,企业和单位只能被动接受指令执行,导致了企业效率低下,市场信息不畅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严重。
这一问题启示着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保持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避免市场失灵和垄断。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采取有序的步骤,逐步放开市场,改变过于集中的经济体制,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竞争,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三、对农业的过度干预和集体化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对农业的过度干预和集体化问题也是其经验教训之一。
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对农民的活动进行过度干预,实行强制的农业集体化,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这一问题提醒着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政策的制定中要注重农民的参与和市场的作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并且制定有利于农民生产的政策措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
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也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诞生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矛盾引发激烈的动荡,危机孕育着转机。
在俄国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度里,率先实行了突破,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充满错误和挫折的探索,建立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以斯大林体制为代表的这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
它一旦被模式化、固定化,就必然失去活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前苏联虽历经数次改革,但仍积重难返,收效甚微,最终轰然倒塌。
其经验教训足以使世人引以为戒。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知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优先发展重工业;4、农业集体化运动;5、斯大林模式的形成;6、赫鲁晓夫的改革;7、勃列日涅夫的改革;8、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9、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历史背景(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导致了苏俄内战的爆发。
(2)国际:资本主义列强不甘心失去在俄国的原有利益,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它们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力量,使苏俄内战更加尖锐化和复杂化。
(3)目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政权。
2、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3)流通方面: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方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评价战时共产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
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可长期存在
没有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没有实现苏联工业化建设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经济结构不协调,工农比重失调
3)斯大林模式违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超越当时生产力水平
4)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造成个人崇拜和大清洗
启示
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3)管理经济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遵循工农协调发展
4)国家管理经济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苏联三次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全盘集体化(1927-1937)
背景:苏俄个体的小生产水平,无法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特点:强制性;全盘集体化;高速
评价:适应工业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条件,但是,无法推动农业自身发展,无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致使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工业
企业收归国有,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经济领域,后期政治领驭
结果
取得一定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虽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同
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弊端
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结果:成效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劳动
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最大规模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一,其影响深远。
虽然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其所遗留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依然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世界提供宝贵的启示。
一. 前苏联的发展历程从1917年十月革命起,苏联开始了由以共产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其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时间内,苏联经历了数次政治和经济上的转型,包括战争和重建等阶段,尽管经历了许多坎坷,它仍然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在原计划的目标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二. 前苏联的经验1. 工业化意义下的富国强民由于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被投入到工业领域,前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其中的一个铁的经验背后是统一的工业企划和专家充分发挥的推动作用,这种充分利用和集中管理的模式使得苏联在二战时期战胜了德国。
这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的了强有力的动力。
2. 集体农业在短时间内没有实现土地私有化,而实行集体农业。
集体农业成功地解决了苏联农业过度依赖个体经济的问题,实现了土地占有者和劳动者的统一,有助于激发劳动的积极性。
3. 公有制经济苏联尝试创建的公有制经济意味着国有化、集中经验和计划经济的实行。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认为只有个人和集体携手合作,才能使国家元气倍增。
由于工程和投资项目都通过中央规划机关编制,导致资源供给的滞后,缺少供求平衡,出现了一些非常严重的浪费和经济前途无限的打算。
三. 前苏联的教训1. 法制意识不够、监管制度不严格由于政府集中力量采取过高的政策,保护措施不力,导致大量资源和财产被疏忽,监管制度缺乏有效性,使国营企业和公有制经济陷入困境,发挥了负面效应。
2. 基层民主不健全虽然苏联试图建立代表制和实施一些形式上的民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并没有发挥作用,局限于仅仅实现了建立一些人民团体和政治学机构的带头人和知识工作者的人脉,使群体普遍参与自己的政治生活不可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地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课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1)经济:使俄国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下了见识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轻巧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
两个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个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②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 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 即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了不给不给生活出路 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 危机。
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形成标志: 1936年新宪法 ⑴内容
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3课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苏共 “二十大: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 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1、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 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 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 2、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工业方 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苏联历史结束。
①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的发展要求; ③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
⑶具体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⑷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①一五计划: a.时间:1928年-1932年 b.基本任务:建立强大的重工业,作为对整个 国民经济改造的基础。 C.结果: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农业国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 混乱。
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
苏联解体
1.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 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2.同年(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一系列文 件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 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 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 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
前苏联社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社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李晓婷①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在对苏联70年历史的研究中,苏联社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全民福利体制的国家,建立起了较好的全民保障,在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1982),苏联民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上无失业,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外出度假,物价普遍较低。
这些保障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苏联在社会发展战略、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失误也使苏联的社会建设存在较大的不足和缺13。
一、苏联社会实行全民福利体制1、苏联政府“自上而下”构建全民福利体制20世纪20年代,正当西方世界困顿于动荡不安的时局和满目丛生的社会问题时,苏联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从列宁时期开始就“自上而下”的构建起政府垄断的全民福利体制,二战后苏联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获得迅速发展,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全民保障得以实现,而且立法逐渐完备,1977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确立了统一的苏联公民社会保障制度。
在宪法总纲中提出:“这个社会的生活准则是大家关心每人的福利和每个人关心大家的福利”,《宪法》在多个具体条款中明确了公民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权益,如“采取措施保护妇女的劳动和健康”,“对母亲和儿童给予法律保护”,苏联公民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并按其工作数量与质量获得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数额的劳动报酬的权利”(第35条规定):苏联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第41条规定);苏联公民“有享受保健的权利”(第42条规定);苏联公民“在年老、患病、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去赡养者的情况下,有享受物质保证的权利”(第43条规定);苏联公民“有获得住房的权利”(第44条规定);苏联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第45条规定)等。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讲解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政策名称 背景不同 目的不同 内容不同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1918— 1921)
十月革命 后,协约国 干涉势力与 苏俄境内的 反革命势力 勾结,疯狂 进攻苏俄, 苏俄进入三 年国内战争 时期
新经济政 策
(1921— 1928)
国内战争结 束以后,经 济危机引起 严重的政治 危机,继续 实行的战时 共产主义政 策增强了人 民的不满情 绪
作用与特点的差 异
为战胜国内外敌 人提供了保证, 使苏维埃政权经 受住了考验。但 是,它具有明显 的战时强制性和 共产主义性
它从国情出发, 利用商品、市场 和货币关系来扩 大生产,调动了 人民的生产积极 性,使苏俄很快 走出经济困境, 为实现工业化打 下基础,也巩固 了政权。它具有
流通领域实 行自由贸易 和按劳取酬 的工资制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 革命势力叛乱;苏俄粮食等经济问题严重。目的:集中全国的财力、物 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大中小企 业均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商业流通领域取消自由贸易,实行 实物配给制。作用(评价):一方面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 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 工农不满。显然,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原因:随着工农业下降、农民工人士兵对政策不满,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建立社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需要。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新经济政策。内 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 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 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作用:促 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探索了一 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3.“斯大林模式” 形成背景:在推进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中;1936年新宪 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含义:“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在经济方 面的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 场,偏重行政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 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 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 显而易见的。战后苏联的多次改革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成 为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要健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含义概括: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农业形势非常 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 人崇拜。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主要内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1.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时,采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快速发展工业领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 统一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对经济领域
的控制,使工业、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
3. 集体化农业:苏联采用集体化农业的方式,整合农村资源,增加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民家庭生产领域中的局限性问题。
4. 提升科学技术水平: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建立了完
备的科学技术资源体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5. 人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苏联采用工人和农民代议制的民主政治体制,充分
保障了人民政治权利。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教训:
1. 经济计划体制存在问题:苏联的经济计划体制过于僵化,限制了市场经济的
自由和创新力,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2.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间
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
3. 领导层腐败问题:苏联的领导层存在一定的腐败问题,权力集中导致的腐败,导致了国家建设中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4. 集体化农业问题:苏联集体化农业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农业生
产效率不够高,农民工作热情不足,人口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5. 市场经济发展的缺失: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和重视,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提升。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 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期探索
类别 背景 背 景 农业 工业 商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资极度匮 乏 实行余粮收集制 普遍实行国有化 禁止商品贸易
新经济政策 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 治危机严重 固定的粮食税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四、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功绩: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 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表现突出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改 革 与 挫 折
扩大自主权 摇 摆 农业: 削减农业税
经济
垦荒和种植玉米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不
定
扩大地方权力 政治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平反冤假错案
评价: 1、打开了改革的阀门 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前期有所发展: 重点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国 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 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后期逐渐停滞: 70年代初,改革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因境。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社会主义工业化”Biblioteka 针时间: 1925年12月
1928年 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
(2)、三个五年计划(成就及缺陷)
〓苏联的五年计划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1953 1964 1985 1991
1917 1921 1925
战时共 新经济 斯大林模式 产主义 政策
社会主义改革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反动势力乘机叛乱
请思考:列宁要退到什么地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俄共(布)“十大”召 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 开时的抗议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抗议者认为:
新经济政策是恢复 资本主义。 (4) 列宁实行 “退”, 其根 本目的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 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 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 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⑴利: ①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②为反法西斯胜利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③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且培养大批专家。 ⑵弊端: ①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④ 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思考: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②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③历史传统制约 ④斯大林个人因素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 杀。 ——斯大林
——电影《列宁在1918》
1 1
2、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死亡威胁,采用了什么措施打破 “坚冰” ? ①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③贸易上取消自由贸易; ④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到1920年底,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 束。这时,苏俄农民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 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 于你们” 。 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完成了向 社会主义过渡 D.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思考】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 改革三者相同和不同点。 ㈠同: (1)都是为了解决 斯大林模式 弊端; (2)都在 农业、工业 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脱离了 苏联实际 ;结果成效都不显 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㈡异: (1)赫氏改革侧 重农业 ,勃氏改革侧重 重工业,戈 氏侧重 所有制 和 商品经济 入手; (2)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 向 政治改革 ,最终导致 苏联解体 ; (3)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 斯大林模式 ,对其只 是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 了 社会主义 方向。
——电影《列宁在1918》 1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 1 “特殊历史条件”包括
①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苏俄,支持俄国境内叛军,内战 爆发
②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 ③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 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 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 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 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 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 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史实, 思考: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实质 是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比较
戈尔巴乔夫改革 指导 思想 改革 性质 政治 前提 结果 人道的、民主的社 会主义 改良的资本主义 削弱、放弃党领导 失败、解体 中国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我完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成就辉煌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 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 杀。 ——斯大林
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有哪些?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经 济发展如何? ㈠苏联: 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 产值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㈡欧美: 1929-1933年当时欧美正在发生经济危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评论说:“苏联的办法把农 民挖得很苦。…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要马儿 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那有这样的道理。”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情况和毛泽东的 评论,谈谈“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思考: 西方国家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 重工业 。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 杀。 ——斯大林 思考:
针对苏联当时的国情,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办法使苏 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①经济政策: 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制订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 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 ②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行动 : 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目的: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之比较
政策 内容 农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工业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 中管理)
共同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文革”使经济 背景:当时都 三年战争结束后,苏 面临经济困难, 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濒临崩溃社会混乱 造成了政治经济危机 社会动荡 ①都进行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
②都利用市场 和货币关系发 展经济 作用:都使经 济得到恢复, 社会得到稳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 集制 责任制
取消自由贸易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 劳动制 (平均主义) 军事、行政干预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 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并存) 实行自由贸易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工资制 (按劳取酬)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贸易 分配 特点
1921年列宁也说:“……政治形 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 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实事求是的精神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 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 会主义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4.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5.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概括说明新 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 资本家经营企业,还 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 国经营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同时,向国外大力 招商引资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恢复发展起来,苏维 国民经济发展人民 埃政权进一步巩固 生活水平提高
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㈡原因: ①指导思想不同。 ②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 模式; 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 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③对待“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 ④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 就突出; 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 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该图反映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农业集体化
中苏农业改造比较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背景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据统计,从 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 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 影响 村中,牛减少了 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羊减少了 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本课小结: 三个重点,即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过程 及影响;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 主义”到新经济政策;③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 义改革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条线索,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俄国
1917年十 月革命 列宁
苏俄
1922年
苏联
独联体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