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展开图教案

合集下载

《展开与折叠》教案

《展开与折叠》教案

《展开与折叠》教案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的不同展开图,并能根据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否能够折叠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2、建立正方体或长方体立体图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3、在展开与折叠、展示交流与汇报活动中渗透数学的转化、对应思想。

4、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难点:明确展开图中的各个长方形对应的是长方体中的哪个面。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子各一个,格子纸一张,作业纸,学具袋(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包装盒都见过吗?大多是什么形状的呢?2、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家里的包装盒尽量少占地方吗?学生想办法,出主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探究的需要,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为本节课探索活动的展开做铺垫。

)(二)探索解决。

(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展开探索,层层设疑,层层深入。

)1、教师出示正方体包装盒,并且沿着正方体一个面上的三条棱剪开,展开一个面。

请大家想象,如果把这个正方体完全展开,并且各个面相互连接,是一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请大家把你们想象的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画到方格纸上。

(同桌两人合作,共同商量完成)(设计意图:教师沿棱剪开一个面,是为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也是为学生展开想象,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积累初步表象。

要求学生把想象的正方体展开图画在方格纸上,是教师对学生已有空间观念的了解,也是对学生的思维挑战。

)2、大家刚才画的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你门有什么办法验证呢?(展开或者折叠,进行方法选择讨论)3、教师请一名同学和自己合作展开教师手中的的正方体。

你画的展开图和老师的展开结果一样吗?你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教师把正方体的一个展开图展示给学生,一是让学生感受立体图象转化成平面图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难道自己画的展开图和刚才展开的不一样就真的不对吗?激发学生再次验证的欲望。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2.通过实际操作,能认识和判断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过程与方法】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几何意识.【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识别一些根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教学难点】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跨越学科界限,以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营造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气氛,并从中挖掘蕴含的数学道理.比一比讲台上依次放置粉笔盒、乒乓球、热水瓶.请四位学生上来后按照不同的方位站好,然后向同学们汇报各自看到的情形.从身边的事物入手,采用游戏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感受新知.自己从中发现从不同的方向看,确实看到的可能不一样.如何进行楼房的图纸设计?出示楼房模型.多媒体展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问:如何进行飞船的图纸设计?〔出示三张设计平面图〕,并问每张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看起来,楼房、航天飞船等均是立体图形,但是设计图都是平面图形,建筑单位、工厂均按照平面设计图加工,其中一个小零件如课本第117页图4.1-6,先需要看的图是图〔2〕,所以,我们要研究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它得到的平面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 1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出示实物〕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体验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这样,我们将立体图形转化成了平面图形,以四人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小组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教科书第117页图4.1-7,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适当变动正方体的摆放位置,你还能解决吗?【教学说明】小组合作学习,你摆我答,动手画一画,展示此活动设计既能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在你摆我答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又给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时机,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突破创新,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探究2 〔1〕出示教材第118页图4.1-9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学说明】教师让学生答复,假设学生对此有困难,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仔细体会.〔2〕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墨水盒或其他正方体方盒,动手剪一剪,看能得到几种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说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教学重点,教师必须对此重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剪切,争取尽可能地多剪出几种展开图,教师根据学生答复情况予以板书和归纳.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你能画出如下列图的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吗?试试看!【分析】正方体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都是正方形,圆柱体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都是长方形,从上往下看是圆.解:正方体看到的结果分别如下列图:圆柱体看到的结果如下所示:例2 〔1〕前面所讲的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中有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请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这句话所表达的意境.〔2〕同伴交流一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特别谈谈对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迪.【分析】从诗句的意思中应看出这句话是以群山为背景的.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互相交流十分必要.解:〔1〕如图〔2〕以下启示供参考:“变换思考角度,获得的结论就不同〞.“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可能获得不同的解决途径〞等.例 3 如图,需要再补画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面是四位同学补画另一个面的情况〔图中阴影局部〕,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分析】A、C、D三项中的展开图都不能围成正方体,只有B项符合要求.【答案】B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3.教材第118~119页练习.【教学说明】这几道题是考查立体图形的视图和展开图的.题目较为简单,教师可让学生举手答复.【答案】1.〔1〕是从上面看到的;〔2〕是从正面看到的;〔3〕是从左面看到的.—〔4〕,圆锥体—〔6〕,三棱柱—〔3〕.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提醒学生注意:多看,多动手,多想象,是学好几何知识的根本途径之一.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教学应通过引导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探索来认识知识,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根底上,发现从不同角度看物体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实践中体验认识生活与客观世界,并逐步养成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圆周角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性质;(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绘制和折叠展开图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勇于尝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种类、构成及相互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观察、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能够发展空间想象力,形成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在探讨展开图特点及折叠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相互学习,共同突破难点。
4.对学生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一个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制作纸盒或理解包装图案时,就需要这种展开图的知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概念。展开图是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结构和特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一个长方体展开成一个“一四一”类型的展开图,并解释了这样的展开图如何帮助我们计算表面积或制作纸模型。

数学教案-展开与折叠

数学教案-展开与折叠

数学教案-展开与折叠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1. 通过展开与折叠,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2. 学生通过动手动脚实验,发挥想象,开展讨论等方式,认识立体图形与它们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3. 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教学重点:将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展开图;教学难点:按规定形状把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提出问题:如果把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平面展开图会是什么样子的?二.教学过程动手做一做活动1:把圆柱,圆锥的侧面沿虚线剪开,观察: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几何图形?请画出它的侧面展开图结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活动2:把无盖的的正方体纸盒按图中的红线剪开,并画出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把你的展开图与同学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同一正方体按沿棱按同一方式剪开可以得到相同的平面展开图.活动3: 自由发挥,尽显风采将正方体图形沿某些棱按你喜欢的方式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在与同学交流对比,你有什么发现?结论:同一个正方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活动4:将正方体沿棱剪开成平面展开图,你能的到以下图形吗?请你试一试.想一想:要将一个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展开图要剪开多少条棱?观察: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什么特点?活动4:将长方体沿棱剪开成平面展开图,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比较,你发现他们有何异同?三.练一练四.小结: 畅所欲言1. 你学会了什么?2. 你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是什么?3. 你收获了什么?五:布置作业小组合作探讨:将正方体沿棱展开成平面图形,到底回出现多少种不同的图形,剪一剪,试一试,把所得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数学教案-展开与折叠。

教案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教案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教案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3.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并从教材、课堂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希望本文可以给广大老师们带来一些启示,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材解析本节课的主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几何体,对于学生而言,了解和掌握这两种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掌握它们的平面展开图,并了解这两种几何体的性质与应用。

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平面展开图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

以正方体为例,将正方体的六个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将其还原成原来的立体图形。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平面图和立体图上形状的对应关系,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学生应该了解长方体有八个顶点、十二条棱和六个面,而正方体有八个顶点、十二条棱和六个面,其中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学生也应该能够应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达式。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 l × w × h”,其中“l”、“w”和“h”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和高;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 a^3”,其中“a”为正方体的边长。

学生应该掌握这些表达式,并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的题目。

二、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练习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供参考。

1. 演示平面展开图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平面展开图还原成立体图形。

球的展开图与体积教案

球的展开图与体积教案

球的展开图与体积教案一、引言球体是几何学中常见的一种立体图形,在数学教学中,了解球的展开图和计算球体体积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绘制球的展开图,并通过展开图求解球体的体积,旨在提高学生对球体几何特性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绘制球的展开图在绘制球的展开图之前,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球体的特点。

球体由无数个半径相等的球面组成,球面上的每个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绘制球的展开图的步骤如下:1. 用直径画出一个圆,表示球体的截面。

2. 沿着圆的周长切割,直到将整个球体切成若干个等面积的扇形。

3. 将每个扇形展开,使其成为平面上的一个菱形。

4. 将所有的菱形拼接在一起,就得到了球的展开图。

三、计算球体的体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球体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球的展开图来推导体积的计算公式。

1. 根据球的展开图,可以发现球的展开图是一个由若干个等边菱形组成的多边形。

每个等边菱形的边长为球体的直径。

2. 计算每个等边菱形的面积:等边菱形的面积公式为A = (边长^2 * √3) / 4。

3. 将所有等边菱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球体的表面积。

4. 根据球体的特点,表面积等于球体的体积。

因此,可以得到球体的体积公式为V = (边长^2 * √3) / 4。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学生可以计算任何一个给定直径的球体的体积。

四、实际示范与练习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实际示范和练习。

1. 示范练习: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球的展开图,并根据展开图求解球体的体积。

详细演示计算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步骤,自行绘制球的展开图,并计算球体的体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直径的球体,让学生进行练习和验证。

通过实际示范和练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如何绘制球的展开图,并用展开图求解球体的体积的方法。

五、拓展运用为了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拓展一些运用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几何体展开图的制作及注意事项教案

几何体展开图的制作及注意事项教案

几何体展开图的制作及注意事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样式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制作出各种几何体的展开图。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理解几何体展开图与实际几何体的关系。

4.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发现并解决几何体展开图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几何体的展开图概念,理解展开图是将几何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2. 学习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样式,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3. 掌握展开图的制作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视图、画出几何体的边界线、连接边界线、填充内部区域等。

4. 学习展开图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展开图的完整性、避免出现重叠和遗漏、保持展开图与实际几何体的对应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样式及制作步骤。

2. 难点:展开图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在制作复杂几何体展开图时,如何保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几何体展开图的概念、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不同几何体的展开图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展开图的制作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几何体的展开图,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制作展开图时的经验和技巧,互相交流学习。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以便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2. 准备展开图制作工具,如:直尺、剪刀、胶水等。

3. 准备展开图示例,以便让学生参考和模仿。

4. 准备练习题,以便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几何体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几何体展开图的概念,介绍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样式及特点。

3. 示范:展示不同几何体的展开图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展开图的制作方法。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几何体的展开图,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七年级数学教案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七年级数学教案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七年级数学科教案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1)欣赏诗句(上面左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吗?(2)欣赏从不同方向看到的飞机形状图.(如上右图),它们的形状相同吗?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展开图(板书课题).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②通过实际操作,能认识和判断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2)过程与方法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几何意识.(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3.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几何体与从不同方向看它所得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难点: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互相转换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力.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范围:教材第117页到“探究”为止的内容.(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体会如何从几何体中得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以及通过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揣摩原几何的形状.(4)自学参考提纲:①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常常画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来表示相应的立体图形.②对于“探究”中的立体图形,你能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吗?正面左面上面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②差异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点拨和指导,必要时辅以实物的模型演示,帮助学生观察、思考.(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间相互交流、纠错.(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展示交流.(2)练习:口答教材第118页“练习”第1题.1.自学指导:(1)自学范围:教材第117页最后一自然段至第118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按照课本指示动手操作、实验,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4)自学参考提纲:①要设计、制作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除了美术设计以外,还需要知道些什么?请同学们说说各自的看法.②完成教材第118页的“探究”.a.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是如何构成的?圆柱:长方形+2个圆,圆锥:扇形+1个圆.b.棱柱、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如何构成的?棱柱:n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体:长方形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的点拨和指导,必要时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当中.(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间相互协作,探讨、交流.4.强化:(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展示交流.(2)练习:口答教材第118页“练习”第2题和第119页第3题.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交流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学习的感受等.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一、基础巩固如图,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2.(20分)如图,上面的图形分别是下面哪个立体图形展开的形状?把它们用线连起来.3.(20分)如图,这些图形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如果不能确定,折一折,试一试,你还能画一些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吗?(√) (√) (×) (√) (√) (√)还有、等.二、综合应用3.(15分)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D)A.和B.谐C.社D.会5.(15分)如图,下列图形能折叠成什么图形?(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五棱柱)(正三棱柱)三、拓展延伸6.(10分)你能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叠成一个三棱锥吗?动手试一试.解:如图,取CD中点E,BC中点F,折起来就是三棱锥.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正面左面上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几何初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作为初中几何图形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后续的相关学习影响深远。

人教版教科书先用引言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俯瞰图和第4.1节开始的实物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各种物体;接着教科书首先指出各种物体都具有形状、大小、位置的几何特征,并从学生熟悉长方体纸盒开始,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圆柱、球、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和想象几何体的展开过程,认识可以用平面图形表示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 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3课时,前面两个课时分别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

这节课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展开图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

立体图形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正方体,正方体有11种形式的展开图,有一些规律值得去探究。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丰富而有趣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长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也是实际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制作产品包装盒就要用到展开图的知识,所以学生对展开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小学题目中有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否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题型,有部分同学还了解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但是学生对于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没有一个概括的系统认知,不知道这些展开图是如何得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有11种展开图,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初中处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思维基础;但是学生处于初一年级,抽象思维能力不足,需要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总结归纳.本章是初中几何课的入门课,基础知识多,基本概念多而抽象,一些结论基本上是一些事实性结论,缺少严格计算和论证得到结论的过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开奇妙的几何学习的大门(1)注意揭示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发现的喜悦。

4.1.1(2)三视图与展开图(教案)

4.1.1(2)三视图与展开图(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视图与展开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视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创新与实践:在展开图的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兴趣。
4.团队协作与表达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三视图与展开图的绘制任务,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难点举例:确定展开图中各面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展开图能够准确还原立体图形。
-创新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创新设计中。
-难点举例:如何引导学生在制作展开图时进行创新设计,而不是简单模仿或复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4.1.1(2)三视图与展开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情况?”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复杂的立体积木时,如何仅凭眼睛观察就能知道它的内部结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三视图与展开图的奥秘。
-展开图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展开图的概念,并掌握将立体图形展开为平面图形的技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开始接触立体几何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特点和画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了解其展开图的画法,并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出立体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画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和画法。

2.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过渡。

3.通过展开图还原立体图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发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画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体图形和其展开图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展开图的画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盒子、圆柱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提问:你们能想象出这些立体图形打开后的样子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立体图形和其展开图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同时,教师讲解展开图的概念,解释立体图形是如何展开成平面图形的。

高中数学平面展开图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展开图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展开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绘制等方式,正确作出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重点- 介绍多面体平面展开图的定义。

- 讲解立方体、长方体、棱柱等基本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能否折叠成立体图形。

-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自行绘制几个基本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讨论,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几个常见的物体(如纸箱、礼品盒等)开始课程,询问学生这些物体是如何从平面纸板变成立体形状的,引出平面展开图的概念。

知识讲解1. 定义介绍:详细解释什么是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包括其要素和性质。

2. 案例分析:选取立方体作为例子,分步骤示范如何绘制其平面展开图,强调边与边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扩展应用:介绍其他几种基本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特点和绘制方法。

互动探究让学生分组,给定几个不同的立体图形,引导他们讨论并尝试绘制各自的平面展开图。

实践操作提供纸板和剪刀,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几个立体图形的模型,并绘制出它们的平面展开图。

小结反馈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绘制过程和体会,教师总结常见问题并给予解答。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家庭作业中设计一个创意礼盒,并绘制出其平面展开图及立体效果图。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需针对本次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哪些方法有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的成绩来评估学生对平面展开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4.1.1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4.1.1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案【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2.会由展开图联想对应的立体图形形状.【教学重点】:1.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立体图形.2.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教学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教学过程】:一、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1.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4.1-6及以上相关内容,理解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意义和用途.2.练习:课本P121第4题.3.小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方法.4.小组合作探究P117图4.1-7.问题:(1)从正面看,有几层?每一层分别有几个正方形?(2)从上面看,有几个正方形,这些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3)从左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4)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该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5.能力提升练习:(1)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画出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2)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搭成这个几何体最多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少呢?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4.1-8及相关内容.2.动手操作:将一个长方体墨水瓶盒按不同的棱剪开铺平,并画下其形状观察长方体墨水瓶盒展开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之间大小形状有什么关系?3.课本P118探究:(1)先由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2)实际操作:将这些平面展开图画在纸上,看能否围成想象的立体图形.4.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哪些形状?5.交流总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状:141型:(共6个).231型:(共3个).33型:(1个).222型:(1个).6.练习(1)课本P118第2题.(2)如图所示,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3)课本P123第12题.三、课时小结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四、课堂作业1.课本P122第6题、第7题.2.下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三格已经分别填入一个数,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填入所有可能的数,使得折成立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则填入正方形间A,B,C内的数依次为.4.1.1 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那么它的俯视图是( ).2.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 ).3.如图是一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标注了字母或数字,则面a 在展开前所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A.2 B.3 C.4 D.54.按如图所示的图形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5.如图所示,下列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体的是 ( )6.将左图中的正方体纸盒沿所示的粗线剪开,其平面展开图的示意图为()A. B. C. D.二、填空题7.五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面.8.柱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锥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9.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有一个汉字,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超”相对的字是________.10.(内蒙古赤峰)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11.圆锥的底面是__________形,侧面是__________的面,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_形.12.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形成_______,这说明:_____;表针旋转时,形成了一个,这说明:;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这说明: .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上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下面?(2)如果面F在多面体的后面,从左面看是面B,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3)从右面看是面A,从上面看是面E,那么哪一面会在前面?14.如图所示是一个机器零件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求该零件底面积×高).的体积(π取3.14,单位:mm)(提示:V=圆柱15. 如图所示的一张硬纸片,它能否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说明理由,并画出它的立体图形,计算它的体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解析】要求面a在展开前所对的面上的数字,我们可以把正方体的展开图折叠起来,则面a、2、3、4按照第一、三个对应,第二、四个对应,于是面a在展开前所对的面上的数字为3.4. C ;【解析】A、D中两个底面不能放在同一侧,B中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不等,故选C.5. D ;【解析】选项A、B、C、D中的图形旋转一周分别形成圆台、球、圆柱和圆锥,故选D.6. C;【解析】由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再结合实际操作,便可得解.二、填空题7. 10, 15, 7 ;【解析】五棱柱上底面有5个顶点,下底面有5个顶点,共10个顶点;上、下底面各有5条棱,竖直有5条棱,共15条棱;7个面,其中5个侧面,2个底面.8. 圆柱,棱柱;圆锥,棱锥9. 自;【解析】要弄清立体图形与其平面展开图各部分间的关系,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与善于思考的基础上.10.三棱柱(或填正三棱柱) ;【解析】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1.圆,曲,扇;【解析】动手操作或空间想象,便得答案.12.一条线,点动成线;圆面,线动成面;圆柱体,面动成体三、解答题13.解:(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上面,那么面C会在下面.(2)如果面,在多面体的后面,从左面看是面C,那么向外折时面C会在上面,向里折时面A会在上面.(3)从右面看是面A,从上面看是面E,那么向外折时从前面看是面B,向里折时从前面看是面D.14.解:22032302540400482π⎛⎫⨯⨯+⨯⨯=⎪⎝⎭(mm3),即该零件的体积为40048 mm3.提示:由该零件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确定该零件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高为32 mm,底面直径为20 mm的圆柱;下面是一个长为30 mm,宽为25 mm,高为40 mm的长方体,零件的体积是圆柱与长方体体积之和.15. 【解析】解:能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因为符合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所有条件,该几何体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此长方体的长为5m,宽为2m,高为3m,所以它的体积为:5×2×3=30(m3).4.1.1 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导学案【学习目标】:1.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体会其观察结果的不一样性.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或其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3.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重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学习难点】: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使用要求】:1.阅读课本P1192.尝试完成教材P120练习第1题;3.限时1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观察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2.下面这几个几何体,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看看,你得到了怎样的几何图形?【老师提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从左面、从上面三个方向来观察物体.通过这样的观察,就能把一个立体图形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描述.3.分别正面、左面、上面再来观察上面的三个几何体,把观察的结果与同学交流.二、合作探究:1.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下面的几何体,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1)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3)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先阅读P119的教材再完成P119的探究.(1)小组合作,可用正立体积木摆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再观察.(2)改变正立体积木的摆放位置,你摆我答,合作学习.(3)观察身边的几何体,如文具盒、同学的水杯等物品,与同学交流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几何图形.【老师提示】对于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常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3.P120练习第1题.3.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有怎样的数学道理?三、学习小结:四、作业:P123习题4.1第4、9、10、13题.(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至少一个)。

苏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2)

苏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等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于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教材主要从以下三步来帮助学生思考、判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首先通过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2)利用可操作材料,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3)通过立体与平面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以上三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使学生逐步达到这样的要求:闭上眼睛想能想象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促进学生建立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把长、正方体展开图与表面积概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几何直观。

教材首先让学生将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然后,让学生在展开图中,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

这样,便于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的每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表面积的含义。

“做一做”,与原实验教材相比,此“做一做”为增加题。

通过辩认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正方体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

二、学情分析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能够很快地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也有用硬纸板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经历, 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展开图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展开图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绘制方法;3.通过绘制展开图,深入了解长方体的形状和结构;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性。

教学重点:1.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2.展开图的绘制方法;3.展开图所表示的长方体状和结构。

教学难点:1.通过展开图的方式深入了解长方体形状和结构;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性。

教学准备:1.长方体实物或图片;2.展开图的样板、白纸、铅笔、彩笔。

教学过程:一、概念介绍(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方体的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定义:长方体是由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六个面,其中相邻两面互相平行,形成直角。

教师还应该注意到长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矩形;每个面都与两个面相邻,相邻面的对面呈直角;长宽高互相垂直且长和宽面积相等,构成面积为V的长方形,长方体的体积为V×h。

二、展开图的绘制(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尝试根据实物或图片绘制长方体的展开图,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要求绘制每个面的尺寸和标注所有需要标注的信息。

三、展开图的解读(10分钟)当学生完成展开图的绘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展开图,以了解不同的绘图方法以及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读他们绘制的展开图,并深入了解长方体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展开图的长宽高,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长方体的尺寸是互相关联的,长宽和高都是相互独立的参数,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描述一个长方体。

四、展开图的运用(10分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展开图的方式来理解和运用长方体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展开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或表面积,或者让学生绘制一个包含多个长方体的展开图,以加深对长方体的理解。

五、练习与检测(20分钟)让学生进行展开图的练习和检测。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长方体图形,绘制其展开图;或者要求学生根据展开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或表面积,以检验学生对长方体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

正方体展开图教学设计
能得到哪些不同的展开图?
比比哪一小组的展开
图更与众不同。
总结规律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例1.下列的图形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方法总结:
一般地有田字型,凹字型,一字型,7字型的
四、堂堂清
1、判断正方体展开图
2、找对面
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并回答分别是哪些立体图形
学生沿正方体的棱剪开正方体
观察小组同学得到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与自己的不同
学生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
学生认真思考后做出选择
学生理解
学生动手操作,将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在相对的面上涂鸦上相同的颜色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一个正方体,一把剪刀
2、学生准备:制作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剪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上一节课中认识了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教师幻灯片展示立体图形展开图)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
用剪刀把桌上的正方体纸盒
按任意方式沿棱展开,你
与小组成员一起观察,分析,讨论,寻找正方体展开图相对的面的规律
学生到黑板上将小组讨论的结果,用彩色粉笔展示出来
学生试着表述,归纳,理解
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
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学生自由发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教案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教案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考点、两类结构”
教案设计
原单位:修订:
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备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使他们学会根据展开图辨别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想象能力.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3、中招考点
展开图这一节在中考中,分值为3分.
4、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还是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
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把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三、评价任务
学生能准确说出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并能识别正方体的多种表面展开图。

四、教学过程


,发现上方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⒉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
⒊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⒈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⒉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方体的展开图。
例1.下列的图形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练习1.下图中不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方法总结:
顺口溜:一条龙摆两端,二三一破天凹,二二二阶梯上,恰两排是三三
活动二:将你的正方体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将它相对的面标上不同的颜色后再展开,和你的小组成员进行观察,讨论,探索正方体展开图相对的面的规律。
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面
练习3如图所示,一个正方体相对两个面所标的数是相反数,右图是该正方体展开图,那么x+y=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学会了简单几何体(如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知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会得到不同的展开图。
2、知道如何在正方体展开图中寻找相对的面
3、学会了动手实践,与同学合作。
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结所学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1.习题4.1第6、7题.
2.(选做题)根据所学知识,手工制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盒子.
3.(选做题)如图: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小壁虎,上方有一只蚊子,小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径?
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每一行正方形的个数,这些展开图可以分为几类?哪几号展开图可以分为一类?为什么?
总结规律:
第一类:一四一型(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二三一型(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二二二型(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三三型(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巩固学生对正方体展开图的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会寻找错误类型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体会,探究正方体展开图相对的面的规律,培养空间想象力,发展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身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会应用总结的规律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
学生沿正方体的棱剪开正方体,
观察小组同学得到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与自己的不同
学生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代表发言
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
学生认真思考后做出选择
学生理解
学生动手操作,将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在相对的面上涂鸦上相同的颜色
与小组成员一起观察,分析,讨论,寻找正方体展开图相对的面的规律
§4.1.1几何图形(三)——展开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直棱柱、圆锥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⒉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⒊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⒋通过描述展开图,发展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⒈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难点: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一个正方体,一把剪刀
2、学生准备:制作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剪刀(用将双面胶将六张相同的正方形粘贴得到)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
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在小学中已经认识了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六、拓展练习
如图,左边的图形可能是右边哪个图形的展开图?
板书设计:
正方体展开图
一、正方体11种平面展开图二、正方体展开图相对的面
1. 141型
2. 132型
3. 222型
4. 33型
教学反思: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实际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制作产品包装盒就要用到展开图的知识。通过展开图可以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学生在前面学段已经学过了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这一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直棱柱的展开图,并能够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图形。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还可以让学会展开同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自己得到的图形,描述如何展开,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幻灯片展示立体图形)
练习1.下列图形能折叠成什么图形?
探究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适当剪开,观察它的展开图是怎样的。教师先电脑展示一种可能:
活动一
1.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适当剪开,尽可能剪出不同的展开图,然后画出示意图.
2.每组派代表将所得到的图粘贴到黑板上。
注意:贴之前先观察一下黑板,如果你的展开图与黑板上的展开图重复了,就不要再贴了。
学生到黑板上将小组讨论的结果,用彩色粉笔展示出来
学生试着表述,归纳,理解
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
学生思考,并给Leabharlann 答案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叙述
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回忆圆柱,圆锥,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动起手来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
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讨论,归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序的提升。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规律,并与学生在黑板上找寻到的规律进行比较)
方法总结:
一条龙两边望,隔一对望,隔二对望,隔三对望
例1、如果“你”在前面,那么谁在后面?
练习1、“坚”在下,“就”在后,胜利在哪里?
练习2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所标注的代数式的值相同,求X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