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概论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那什么是藏象呢?
藏象学说是
藏象的概念内涵, 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研究
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 脏腑之间的 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的学说 的相互关系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 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主要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发的藏 挥演象
绎之 与象
体用之象 体表之象
体质之象 天人之象
不腑而 论
能者不 》
满,泻 :
也 。
传 化 物 而
也 , 故 满
“
所 谓 五
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五脏 之精
五脏之气
五脏所藏的液态 精华物质
五脏之中无形可 见的极细微物质
五脏之 阴阳
五脏之气中相互 对立的两个方面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先天之气 后天之气
五脏之阴 五脏之阳
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五脏藏精
先后天 之精
【教学目标】
❖ 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 的生理特点,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 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与形、 窍、志、液、时的联系。
❖ 掌握六腑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 ❖ 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 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
之腑之间的关系。 ❖ 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 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二字,首见于 《素问·六节 藏象论》: “帝曰:藏象何如?”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藏象学说概论1(1)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述 2、五脏之气:简称“脏气”,是指分布于五脏
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 生理机能的极细微物质。 先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 在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 自然界之清气 作用下,合化为一身之气。
3、脉管(道)滑利通畅。
心
二、主要生理功能:# 2、心藏神: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
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 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广义之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
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
心理活动和性格倾向;
心
二、主要生理功能:# 二者的关系: 1、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神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 其功能变化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 其理论依据:
(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 (2)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
故舌色能灵敏的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5、与秋气相通应,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 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 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
现代研究
1、肺主通调水道的研究 2、肺阳的研究 3、肺主治节的研究 4、肺朝百脉的研究 5、肺主气的研究 6、他脏病从肺论治的研究
脾
一、概述: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他形如镰刀 扁平椭圆,是弯曲状的器官。脾与胃以膜相连。
b、帮助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藏象学说概要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
藏象学说即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
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六腑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膀、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五脏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
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藏象概论(共12张PPT)
羽咸 黑 藏寒 北 冬 水肾 膀 耳骨 唾 恐 呻 胱
• “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确 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 认识方法。
“脏”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
•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 “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 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 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人体功能模
•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 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脏(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
┌ 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代的解剖观察
│ 脏腑的部分功能源于其形态学的认识 藏象学说─┤ 脏腑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
的形成 │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哲学思想的渗透
└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型)。
• 脏器,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 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 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 “藏”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主要地是一个生理
和病理学概念,是一个功能单位。
2.脏象学说的形成
• 脏(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藏)象的概念内涵, 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 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 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脏象学说的特点
本节复习题
• 1.藏(脏)象的概念。 •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
理特点。 • 3.藏象学说的特点。
附: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自然界
人体
五五 五 五五 五 五 五五 六 五五 五 五 五 音味 色 化气 方 季 行脏 腑 官体 液 志 声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
形态结构
五 脏 实体性脏器
六 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功能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藏精气而不泻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 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 五脏之阴虚与五脏之阳虚,是五脏之气虚 的不同表现。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 3.气分阴阳 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 脏之阴和五脏之阳。
五脏 化 之精
五脏 之气
五脏之阴气
分
五脏之阳气
五脏精气阴阳生理学体系
化
精
分
化
心精
化
肺精
化
肝精
化
脾精
化
肾精
气分
分
分
心气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参见“整体观念”)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参见“整体观念”)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 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 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1 重宏观思维 2 重功能联系 3 重外象推测 4 重整体联系
中医藏象—藏象学说概论(中医学课件)
脏象学说是指: 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
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和脏腑与 自然界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归纳 概括、抽象、推理
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藏
象
学
察
取
整
外
类
体
说
知
比
审
内
象
察
的
形认识了内脏的某些Fra bibliotek能成古代解剖知识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阴阳属性
主静、属阴
脏腑
形态结构
五脏
实体性脏器
六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功能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藏精气而不泻
藏象学说概论
目录
一、藏象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一、藏象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 藏 象
指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内脏 藏于内 引申为贮藏 形态 现象或征象 引申为比象
中医学借助以象测脏的司外揣内的方法与现代控制 论中的“黑箱理论”相吻台。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 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脏
腑
古作臟,又作藏。其义有二: 一、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 二、是指五脏主贮藏精气。
古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类府,又多与 饮食物的贮藏、消化有关。
脏腑的分类
脏腑
内脏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
※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 脏象是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
中医藏象学说概论考试题库
中医藏象学说概论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 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藏”指的是什么?A. 内脏器官B. 隐藏的疾病C. 脏腑功能D. 人体结构2.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什么?A. 气B. 血C. 津液D. 精3. 五脏指的是哪五个脏器?A. 心、肺、肝、肾、脾B. 心、肺、肝、胆、胃C. 心、肺、肝、肾、胃D. 心、肺、肝、肾、胆4. 中医认为,五脏中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脏器是?A. 心B. 肺C. 肝D. 肾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六腑”?A. 胆C. 膀胱D. 脑6. 根据藏象学说,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中,肝对应的是?A. 木B. 火C. 土D. 金7. 中医中“心主血脉”的含义是什么?A. 心负责血液的生成B. 心负责血液的循环C. 心负责血液的净化D. 心负责血液的储存8. 中医认为,以下哪个脏器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A. 心B. 肺C. 脾D. 肾9. 五脏中,与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脏器是?A. 心B. 肺C. 肝D. 脾10. 中医藏象学说中,哪个脏器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肺D. 脾二、多选题1. 中医藏象学说中,五脏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贮藏精气B. 转化水谷C. 调节情绪D. 分泌体液2. 根据藏象学说,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A. 情志变化B. 环境因素C. 饮食不当D. 先天遗传3.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哪些对应是正确的?A. 心对应火B. 肺对应金C. 肝对应木D. 肾对应水4.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脏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关?A. 心B. 肝C. 脾D. 肾5. 藏象学说中,以下哪些是“六腑”的功能特点?A. 传化水谷B. 贮藏精气C. 转化水谷D. 分泌体液三、判断题1. 根据中医藏象学说,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与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2.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是由气血津液的运行来实现的。
藏象概论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5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
形态结构
五 脏 实体性脏器
六 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功能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藏精气而不泻
2020年9月28日
16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 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2020年9月28日
3
本节主要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2020年9月28日
4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 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 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2020年9月28日
9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17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是研究人体五脏 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藏象 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 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
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 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 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概论藏象学是一门探究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研究物象的形态、属性、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内在本质,从而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藏象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之一。
古代哲学家曾经认为,世界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和五德(仁、义、礼、智、信)组成的。
这种观点被称为“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认为,五行与五德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属性或特点,而这些属性和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通过研究这些属性和特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事物的演变规律,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藏象学说还包括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分类和规律性研究。
古代哲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将自然界万物按照其属性归纳成为一种完整的体系。
这种体系不仅包括了形态特征,还包括了功能特点。
通过研究和总结这些特点,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藏象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的藏象学不仅仅是对形态、特征的研究,还包括了对事物本质的探究。
通过科学的观察和实验,藏象学可以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比如,在生物领域,藏象学可以通过对生物形态和功能的研究,揭示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命的本质;在物理学领域,藏象学可以通过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的研究,探究物质的本质和宇宙的起源。
藏象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和实验。
观察是藏象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事物的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本质。
实验则是藏象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构建实验模型和进行实验操作,可以验证和验证理论,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所有一切现象都有它们的象征与内涵,藏象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也可以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
通过对这些事物的研究,可以理解它们的本质、发展和变化规律,从而为人们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藏象学是一门深入探究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物象的形态、属性、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内在本质。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先天 之精
元气
后天
谷
之精
气
宗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心气 肺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的功能活动。
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 及精神的化生;
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与肃降运动以行 呼吸和输布水液;
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以调节血 液和津液的输布运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情志心理活动及生殖机能;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参见“整体观念”)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参见“整体观念”)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 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 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1 重宏观思维 2 重功能联系 3 重外象推测 4 重整体联系
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
心精、心血
先天 之精
肺精、肺津
精
肝精、肝血
后天
之精
脾精
肾精
2.五脏之气
五脏之气,是指分布于五脏之中的无形而 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极 细微物质。
一身之气分布于五脏,则为五脏之气。故 脏气,既可以说是由五脏之精所化生的比 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也可以说是 由一身之气按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分布到五 脏而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气。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 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
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 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 获得的比象。
“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确 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 方法。
第二章 藏象
(二)脾性喜燥而恶湿 与运化水液有关 脾气健运 脾气虚衰
四、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气升清和散精 水谷精微 四肢
(二)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三)脾在志为思 (四)脾在液为涎
(五)脾与长夏相应
(二)肺主行水
肺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 输布和排泄。又称“通调水道”
宣发
脾胃 水谷 津液 脾 肃降 肺
外达皮毛,汗、呼气
向内向下输送 濡养他脏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肾(膀胱) 尿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 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现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脏:心、肝、脾、肺、肾 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一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二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 藏象的基本概念 脏、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 2.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 心藏神能 3、对病理现象的观察,一些神志失常病变从 心论治效果良好 4、古代“心灵论”的影响
• 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
藏象学说的概论
与体窍志液等的关系
体
窍
志液华
心
脉
舌
喜汗面
五
五脏 肺
皮
鼻
忧涕毛
脏
脾 肌肉、四肢
口
思涎唇
肝
筋
目
怒泪爪
肾 骨、髓、脑 耳及二阴 恐 唾 发
把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统一起来。
单选 1.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练 A.五脏 B.六腑 C.脏腑 D.奇恒之腑 E.以上均非 习
2.具有主血脉功能的是( ) A.肝 B.肺 C.心 D.脾 E.肾
3.心在体为( )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4.心在志为( ) A.怒 B.喜 C.思 D.忧 E.恐
论
医疗实践的反 复印证与反证
古代哲学思想 的渗透
藏 三、脏腑的分类及特性
象
五脏:心、肝、脾、肺、肾
学
说 的
六腑:胆、胃、小肠、
脏腑
概 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 骨、脉、胆、女子胞
论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区别要点
五脏
六腑
藏
功能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 受盛与传化水谷
象
学
形态特点 多为实体性器官 多为空腔性器官
说
阴阳
阴
阳
的
表里
里
表
概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论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类脏。
藏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象 1.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以五脏为中心) 学 (1)五脏与六腑。
说 (2)五脏与形体官窍。
2第二章:藏象
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肺居高位,为脏腑之华盖
《温病条辨.杂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肺为娇脏 其体清虚,易受邪为病;外合体表之皮毛, 上出鼻窍与天气相通,易为邪侵。来自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2、主宣肃
宣发:浊气、津液,血液、卫气
肃降:纳清、津液,血液、
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大肠
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
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
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 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也。”
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
中医对脏腑的认识通过反复的实践、观察、抽象而来
心行血
脉宗心
《侣山堂类辨》:“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
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脉道完整而通畅
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2、主藏神
1、统帅五脏六腑 2、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
正常: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3.在志为怒
肝气舒畅、条达 → 怒而不过 肝气升泄太过(肝火)→ 急躁易怒 暴怒 → 肝气上逆:头痛、吐血,中风等。 郁怒不解→ 肝气郁结: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廣州中醫藥大學 吳祖春
4.在液为泪
泪 :作用 肝气血调和 →
泪液分泌正常,目有所养。
肝血不足→ 泪液分泌减少:两目干涩 肝经湿热 → 泪液分泌异常:迎风流泪、目眵增多。
5藏象学说概论
心气
先天 之精 后天 之精
元气 谷 气
自然界 清气
肺气
一身 之气 宗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的功能活动。 • 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及精 神的化生; • 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与肃降运动以行呼吸 和输布水液; • 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以调节血液和 津液的输布运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志心理 活动及生殖机能; • 脾气推动和调控着水谷和水液的运化、血液的生 成和运行; • 肾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 并主宰水液代谢及摄纳呼吸之气。
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
精 气 阴 阳 五 行 哲 学 思 想 整 体 观 念 指 导 思 想
脏 腑 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 血 津 液 核 心 理 论
辨 证 论 治 诊 治 特 点
藏
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 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 3.气分阴阳 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 脏之阴和五脏之阳。
五脏之阴气 五脏 之精
化
五脏 之气
分
五脏之阳气
五脏精气阴阳生理学体系
精
分
化
气
分
分
阳气 阴气
分 分
心精 肺精 肝精 脾精 肾精
化 化 化 化 化
心气 肺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 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本节主要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2-1藏象概论
详细描述
藏象,即人体内脏,与气血津液等物质相互关联。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脏腑的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正常 发挥则需要充足的气血津液供应。因此,藏象与气血津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方的异常都会影响另一 方的正常功能。
藏象与五脏的关系
总结词
五脏是藏象的核心组成部分,主管着不同的生阴阳的平衡,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预防与养生
通过调理生活习惯和饮食, 增强脏腑功能,预防疾病 的发生。
05
中医藏象理论的应用
中医藏象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中医藏象理论通过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结合望、闻、 问、切四诊,对疾病进行诊断, 为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
藏象的病理特性
脏腑病变
藏象的病理特性是指人体内部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常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器官的功能。 例如,肝病可以影响到脾胃,心病可以影响到肾等。这种病变过程往往存在着传变规律,
需要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进行调理。
经络病变
藏象的病理特性还表现在经络系统上。当经络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影响到脏腑器官的功 能。例如,经络痹阻可以导致气血不畅,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经络瘀滞可以引起
藏象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
人体各组织器官虽然功能不同,但都以五脏 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 体。
整体观念
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在功能上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保持内外环境的统一协调。
动态平衡
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通过相互调节,维 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藏象与脏腑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之 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因此治 疗时需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病 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
象 学 说 概
第 一 节
论
主要内容
一 藏象的概念 二 脏腑分类及生理特点 三 藏象学说的形成 四 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藏象的概念。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概念、分类 及其生理特点。
了解:藏象学说的特点、形成因素。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
★ 一 藏象的概念 藏,通“脏”,藏于体内的内脏。
实,水谷或糟粕的暂时充实;不满,糟粕及时排出,不能全部充满
★ (二) 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奇恒之腑 外形中空,其形似腑,内藏精汁,
功能似脏,似藏非藏,似腑非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 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 泻,名曰奇恒之府。” 《素问·五藏别论》
★ 三 藏象学说的形成 1. 以古代解剖的知识为形态基础 2. 以由象测脏观察为主要认知方法 3. 以临床实践的验证为科学检验 4. 以精气阴阳五行思想为系统指导
五脏之阴(滋润、宁静、抑制)
五脏之精
精化为气 五脏之气
后天之精
五脏之阳(温煦、推动、兴奋)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2、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有何异同? 3、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五脏精气阴阳理论。
惟至 是精 惟至 新诚
四 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 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1. 五脏与六腑组织表里相合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内外相关 3. 五脏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4. 五脏功能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二) 五脏与外在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1. 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2. 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 五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
先天之精
3.五脏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
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藏象:即脏象。人体内脏运动规律及其表现于外 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一词首见《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 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 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张介宾:“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 藏象。”
输入信息 未知
黑箱
已 知
输 出 信
息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藏 《灵枢·本藏》
“藏”与脏器区别
藏
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 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
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
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藏不仅仅是解剖学概念,更
重要的是生理病理学概念。
脏器
zàng : 内脏 cáng : 深藏、贮藏
藏 月藏 脏
象:五脏系统的外在现象和与自然相关事物的比象。
心“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蕊”;肾“形如豇豆”
1.脏腑的内在形象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素问·藏气法时论》
2.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 象 学 说
第 二 章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内在脏腑形态结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及与气血津液相互关系,以及脏 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著书不明脏腑,岂不 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目录
第 一 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 二 节 五脏 第 三 节 六腑 第 四 节 奇恒之腑 第 五 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如心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五志分属五脏
★ 三 藏象学说的形成
3. 以临床实践的验证为科学检验
如“以脏补脏”、“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
益火补土法
★ 三 藏象学说的形成
4. 以精气阴阳五行思想为系统指导
精为宇宙万物本原 气无形而运行不息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精为脏腑形体官窍生成之源 脏气推动和调控脏的功能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模型 五行藏象体系
★ (二) 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五藏别论》
★ (二) 脏腑生理—藏精气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满,精气盈满 ;不实,不能被有形实物充填其间
六腑 受纳、传导水谷—传化物 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 三 藏象学说的形成
1. 以古代解剖的知识为形态基础
《灵枢·经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 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
《难经》“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肾有两枚”“胆在 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七冲门” 等。
★ 三 藏象学说的形成 2. 以由象测脏观察为主要认知方法
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 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 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 二 脏腑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一)脏腑分类——根据其生理功能特点不同
五脏 — 心、肝、脾、肺、肾 六腑 —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 —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