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知识点精讲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一、考点分析纵观近几年各省高考文言文,从选材上看,类型化特征很明显,所选文段主要是汉代至明代的人物传记类文章,偶尔考到山水游记、记叙抒怀类散文和议论明理类散文。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内容写法、遣词造句以及题型设置上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能按文章类型把握其写作特点,理解并牢记这类文章中比较稳定的常用字,熟悉题型设置的规律,那么就能既提高阅读速度,又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实实在在地做一些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也很重要。

学生要能在做题和熟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熟悉倒装、省略、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并能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实词词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10年山东卷)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

为童子时,尝系鼠娶于连,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

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语甫日:“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

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

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

刘翁资遣甫之京师。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

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审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_问__集__市__上__(_围__观__)_的__人__何__处__是__南__,__何__处__是__北___,__面__向__南__方__拜___
_了__又__拜__,__然__后__受__刑__而__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郁,我心里很是喜爱它啊。只是又害怕陆上之行不能养好它们,就把它们
送给九江道士胡洞微,让他好好照顾。我再经过这里的时候,将要问问它们
是否安好。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上一 栏目

1234
下一 栏目


(二)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 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 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 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 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上一 栏目

1234
下一 栏目

) 3.“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有什么作用?
_侧__面__描__写__,__衬__托__了__文__天__祥__大__义__凛__然__的__气__节__和__视__死__如__归__的_ 爱 _国__精__神__。__________ 4.文孟天子祥关被于俘“后大面丈对夫死”亡的,著面名对论威断逼,利在诱文,天一祥身身浩上然是正如气何, 体从现容的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
下一 栏目

文言文阅读专题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专题精讲精练


文 言 虚 词 意 义 和 用 法 推断 五法




。 。
句意 分 析法 语境 推 断 法

根 据句子 的 大意 可 以 推断 虚 词 在 文 中 的 意义 和 用法
, ,



根 据上下 文 的 意 思 可 以 推 断虚 词 在文 中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结构 推 断法 文言 文 中 的 排 比句 对偶 句 互 文 句 和 并列 结构 其 位置 对应 的 词语

、 、

般 词性
相 同 意义 相 同 相 近 或 相反 据此 可 推 断 文言 实词 的 词 义







语法 推 断 法 对 实 词 所 在 的 短 语 或 句 子 做 结 构 分 析 或 成 分分 析 可 以 推 断 文 言 实 词 释 义 的




确 定答 案 代人 验 证


在 初 步 确 定 答 案后 对 选 项 逐 句 验 证 定 点 扫 描 确 保 工 稳
, , ,


例 题解 析

阅读下 面的 文言 文 完 成






陈 登 云 字 从龙 唐 山 人
, ,

万 历 五年进 士


除 鄢 陵 知 县 政 最 征授 御 史

进 程混 乱


没有 理顺 事 件 的 进程 将 前

(完整)文言文精讲精练(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文言文精讲精练(含答案),推荐文档

粤中庄有恭①,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②?”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③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④,便可对矣。

”应声云:“( )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庄有恭:清朝人,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官至刑部尚书。

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③厅事:指大堂。

④棋:象棋,由“卒”、“车”、“马”、“炮”、“象”、“士”、“将”组成。

7.下面“命”字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3分)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B.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C.唐雎不辱使命.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对,小事耳,何难之有!9.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

(3分)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下联:( )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小升初语文精讲精练必刷题(全国通用)原题版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小升初语文精讲精练必刷题(全国通用)原题版

专题 09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精讲知识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

一、划分句子节奏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

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

二、实词解释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上面一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教师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教师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文言文阅读——特殊句式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判断句判定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本”等。

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破灭之道”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

“是”字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

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D项①为被动句,②为判断句。

其他三组均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秦,虎狼之国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答案:D(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二、被动句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

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④“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

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

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终必不蒙见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答案:D(D项为状语后置句。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答案:D(D项①为状语后置句;②中的“见”字不表被动,而是表示“对我怎么样”。

课外文言文精讲精练

课外文言文精讲精练

课外文言文1.26(一)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①,恣鼠啮不顾。

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

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注释: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恣鼠啮不顾2、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

二、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2、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三、1、你从越人的做法中获得了什么道理?2、你从老鼠的遭遇中获得了什么道理?(二)醉人击虎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非俟其醒,俟其惧也。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

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一一: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必坐守之以俟其醒2、之()山下月明处3、杖()击之二:翻译句子: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三、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三)唐时,太宗问许敬宗①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

天地之大,犹有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

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

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注释】①许敬宗:唐太宗的文学馆学士,深得太宗赏识。

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朋友听之别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

3.本文讲述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许敬宗运用的方式,意在向唐太宗阐明的道理。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甘戊渡河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②乎?”甘戊曰:“不然。

汝不知也。

骐骥騄駬③,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④。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文言翻译

2022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文言翻译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

(2)“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

(3)“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

2.翻译的具体方法有五种:留、补、换、改、删。

(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可不译。

例句: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画线部分分别是帝王纪年、古地名和古代官职名,翻译时都应保留不译。

(2)补:补出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句意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通顺。

例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句话应译为:距离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3)换:翻译时替换文言文中的某些词和指称。

①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句中画线部分应译为: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

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修”,现代为“长”,这里指身高。

(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

3.注意事项(1)转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转换成现代词语。

(2)对应:对应直译,逐字落实。

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力求字字落实。

(3)译准词义:一是译准实词。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要组成要素,实词译不准确,这个句子意思就无法表达出来。

二是译准虚词。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组词造句和表情达意功能不容忽视。

(4)译准句式:句式,是句子模式的简称,它包括句法关系和语序,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5)译准语气:汉语按语气可分为陈述、感叹、祈使和疑问四种,在翻译时要把握好文言句子的语气。

中考考点专项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

中考考点专项精讲精练 文言文阅读

中考考点专项精讲精练文言文阅读一、精讲篇《2020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运用)。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而特殊的句子。

能对古诗文的思想感情内容、文学形象、主要写法及作者观点等做出简要分析概括和初步鉴赏。

分值一般在7-8分。

一、主要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二、主要题型与解题方法:1.题型一:断句。

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3)句关联词语后要停顿。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

(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2.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我们要熟记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doc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文言文阅读知识点精讲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 ,读作“ 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 ,应读“ j ì”。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 ,“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之考点概述(解析版)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之考点概述(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精讲精练第一讲考点概述【考情分析】1.选材上,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和高考评价体系的纲领性作用。

如2020新高考Ⅰ卷选择了刚正不阿、勤于政事的左光斗为传主,2020新高考Ⅱ卷选择了为人刚直、清廉自律的海瑞为传主,弘扬了正能量,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感受传主的精神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命题上,注意守正创新,确保高考改革稳步推进。

在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意概括分析、文言翻译等传统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简答题的考查,考查考生在读懂文本基础上的深入思考的能力。

【备考建议】1.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的错误。

2.注重对教材相关知识的梳理和把握,重视文言基础和文言考点的复习,在训练时把握阅读方法、命题规律,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比如文题比对、翻译原则等。

阅读要领一、知文言文文体知识——读文之基础文言文文体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三个大类。

韵文、骈文和散文的区别在于押韵不押韵。

韵文是押韵的,如《诗经》《楚辞》以及各个时代的诗歌。

骈文和散文是不押韵的,两者的区分是前者讲求平仄、对仗,散文没有这些规定。

散文这个概念很广泛,凡韵文、骈文以外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等四类。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类散文的特点。

(一)史传文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

主要有四种。

(1)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相关的历史事件。

编年体历史散文以《左传》和《资治通鉴》影响最大。

(1)纪传体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纪传体的创始人是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要内容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都是这种体裁。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的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三家分晋”“秦并六国”“高帝灭楚”“匈奴和亲”等。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精选5篇)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1】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2】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3】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4】(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

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弄清*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2)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

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我们又该如何云改正或抵制。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篇5】表层含义:字面意思语境含义:在句中的临时意义,往往指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

深层含义:句外意义,往往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反语、双关、婉曲)2、理解、体会角度(1)关键词语;(2)分析修辞:还原为没有使用修辞的意思明白的句子:比喻句找相似性,比拟句找形象性,借代句找相关性。

(3)特殊位置;(4)文本主旨(段意、情感)、上下文、结构层次。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精讲精练(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精讲精练(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黔(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黔。

运到后没有什么用处,便把驴放到了山脚下。

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躲藏在树林中间偷偷地观察它。

考虑渐渐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不了解驴是什么东西。

其后的一天,驴叫了一声,考虑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然而来来往往地观察驴,觉得它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考虑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渐渐老虎靠近它,态度更加随便,摇晃、依偎、冲击、顶撞(驴),驴忍不住怒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而大喜,考虑这件事,心想:“驴的本事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咬断驴的喉咙,吃光驴的肉,才离开。

【同步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船.载以入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以为..神庞然..大物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益.习其声稍近益狎.虎因.喜因.跳踉大口阚驴不胜怒,蹄.之技止.此耳尽.其肉慭慭..然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句中省略的词语。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虎见之————————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6.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

7.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角度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

2024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专题05 文言文断句(练习含答案)

2024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专题05 文言文断句(练习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练习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5处)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

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令世说〉序》)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沈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

开宝二年,丁母忧,起复视事。

六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水陆发运事。

雩祀西洛,以伦留守东京兼大内都部署。

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雍熙四年,卒,年七十九。

赠侍中。

(节选自《宋史·沈伦传》)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B.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C.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D.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

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篑置厕中雎从篑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知识点精讲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

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乱,“使……混乱”;劳,“使……劳累”。

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

5、一词多义。

例如,“说”读shuō时,有当说、说明的意思。

“说”读shuì时,当游说、劝说讲如“苏秦以连横说秦”。

“说”读yuè时,当高兴讲,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古今意义不同。

①词义的扩大。

如:“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现在泛指一般河流。

②词义的缩小。

比如:“穷”在古代有阻塞不通、生活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以及穷尽、穷究等多种义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用的就是不得志、不显贵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

其次语句要通顺。

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

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

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

2、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结尾会一些语气词,它的作用是增强语气,这样的词语我们就可以不翻译。

3.“补”,就是增补。

⑴加字组词法解词例如:“必细察其纹理”“细”“”;“察”“”;“必细察其纹理”“”⑵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或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即换字法解词例如:“昂首观之”“昂”“”;“首”“”。

5.“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二、真题演练练习一: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wèi);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每空2分,共4分)⑴夸父逐日()⑵夸父与日逐走()2.在括号里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每空1分,共2分)⑴()饮于河、渭。

⑵()渴,欲得饮3.翻译下面句子。

(2分)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夸父与日逐走”,他胜利了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道旁苦李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

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⑨。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尝:曾经。

③诸:众。

④游:玩。

⑤子:果实。

⑥折枝:压弯了树枝。

⑦竞:争着。

⑧走:跑。

⑨信然:真是这样。

1.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尝与诸小儿游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练习三: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练习四: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

A.嬉:B.贾人: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练习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练习六: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④冀复得兔冀()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练习七: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斯②从而谢焉谢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

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答:。

练习八: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个故事讲的是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三、常见文言选段1、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寓意: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

2、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

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而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寓意: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3、何氏献璧——《韩非子﹒何氏》宝玉而题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译文:明明是宝石,却被人说成了石头,明明是忠贞的人,却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啊!寓意:表现坚贞之人受人误解的痛苦。

4、晏子使楚——《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晏子离开坐着的位子回答说:“我听说,橘生长在淮南就成了橘,生长在淮北就成了枳,只是叶子相同,它们的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致使百姓善于偷窃吗?”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5、井底之蛙——《庄子﹒秋水》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译文: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

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

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

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寓意: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开阔眼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