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L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
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
实现能避免无聊之间碰撞和自身受损的物料停留机构。其是在辊道输送机上加装 驱动装置、随动体和传感控制装置来实现的,传感控制装置有传感器件及其电气 控制单元组成,电气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的执行元件与 随动体连接,随动体顶端有托辊。所设计的机构能让物料“逐步”停下,且自身 不与物料直接接触。
(a)
(b)
图1 辊道输送机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4.国内外发展的基本概况
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
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
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
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
机械学院
L 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基本情况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自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通过自动输送线将货物运送到不同的工位, 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作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2.课题目的 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有高层货架、托盘(货箱)、巷道堆垛机、输送机系统等 组成,其中输送机系统是立体仓库的主要外围设备,负责将货物运送到堆垛机或 从堆垛机将货物移走。输送机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等。 输送机是按照规定路线连续地或间歇地运送散料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搬运机 械。输送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输送机及其附件,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输送系 统,完成物料的搬运、装卸、分拣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的流水生产线、 物料输送线;广泛应用于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物料的快速拣选和分拣。 3.课题意义 在此主要设计辊道输送机构将堆垛机上不同货物运送不同的工位,实现物流 的自动化作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辊道输送机是利用辊子的转动来输送成件物品的输送机。它可沿水平或曲线 路径进行输送,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对不规则的物品可放在托 盘或者托板上进行输送。 按驱动方式分:无动力辊道输送机/动力辊道输送机(链传动/摩擦传动)。 按无动力辊道输送机的曲线段形式分:柱形辊子式/锥形辊子式/差速辊子 式/短辊子差速式等。 按转撤装置的形式分:曲线段转撤/岔道分流/平面分流/小车转撤/直角 转撤/回转台转撤/辊子输送机升降装置转撤等。
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开题报告

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物料的输送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传统的人工运输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高效且可靠的输送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煤矿、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其优点包括输送量大、输送距离长、输送速度快等。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普通带式输送机,用于满足工业生产中物料输送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普通带式输送机,以满足工业生产中物料输送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设计一种输送能力在100t/h-500t/h之间的带式输送机;2.设计一种输送距离在10m-100m之间的带式输送机;3.设计一种输送速度在0.8m/s-2.0m/s之间的带式输送机;4.保证输送机的可靠性,使其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5.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的带式输送机。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设计输送能力在100t/h-500t/h之间的带式输送机;3.优化设计输送距离在10m-100m之间的带式输送机;4.确定输送速度在0.8m/s-2.0m/s之间的带式输送机;5.分析输送机的可靠性,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选用可靠的零部件来保证其正常工作;6.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的带式输送机。
四、项目方法本项目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和设计:1.文献调研方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互联网资料,了解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已有的设计方案和技术;2.理论分析方法:基于对带式输送机原理的理解,进行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和参数确定;3.CAD软件辅助设计方法:使用CAD工具进行带式输送机的三维建模和设计,通过模拟和仿真验证设计方案;4.实验验证方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设计出的带式输送机进行实际运行测试,验证其设计参数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项目目标。
输送机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输送机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范文英文回答:Introduction:Conveyor belt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 materials. The design of conveyor belt structur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ir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In this report, I will discuss the key considerations and step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conveyor belt structures.Design Considerations:1. Load Capacity: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should be designed to handle the maximum load that it may encounter. This includes considering the weight and size of the materials being transported. For example, in a mining industry,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needs to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weight of heavy rocks and ores.2. Belt Width and Speed: The width and speed of the conveyor belt should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For instance, in a manufacturing plant, a wider belt may be needed to accommodate larger products, while a faster speed may be required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3. Material Selection: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for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its durability and performance. Factors such as abrasion resistance, flexibility, and strength need to be considered. For example, in a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made of food-grade materials that are resistant to contamination may be required.4. Support Structure: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needs to be properly supported to ensure its stability and prevent sagging or excessive vibrations. This involves designing a robust support system, including frames, rollers, and bearings. For instance, in a warehouse,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may be supported by steel framesand rollers to handle heavy loads.Design Steps:1. Determine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The first step in designing a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is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This includes factors such as the type of material being transported, the distance and angle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sired throughput.2. Calculate the Load Capacity: Based on the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the load capacity of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needs to be calculated. This involves considering the weight and size of the materials, as well as any additional loads such as impact or acceleration.3. Select the Belt Width and Speed: Once the load capacity is determined, the appropriate belt width and speed can be selected. This should be done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the size and weight of the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desired throughput.4. Choose the Materials: The next step is to choose the materials for th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This should be based on factors such as the type of material being transporte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desired durability.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material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5. Design the Support Structure: Finally, the support structure for the conveyor belt needs to be designed. This involves determining the number and spacing of rollers, selecting appropriate bearings, and designing the frame. The support structure should be robust enough to handle the load capacity and provide stability.Conclusion:Designing a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load capacity,belt width and spee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support structure. By following the steps outlined in this report, engineers can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operationof conveyor belt system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中文回答:引言:输送机是各个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物料输送设备。
带式输送机的开题报告

带式输送机的开题报告带式输送机的开题报告一、引言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
它具有传输能力强、工作稳定、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主要由输送带、驱动装置、托辊、张紧装置等组成。
当驱动装置启动时,输送带开始运动,将物料从起点输送到终点。
输送带的运动由驱动装置提供动力,而托辊则起到支撑输送带和物料的作用。
张紧装置用于保持输送带的张紧度,确保正常运行。
三、应用领域1. 煤矿行业:带式输送机在煤矿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煤炭从采矿现场运输到处理厂,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2. 电力行业:在发电厂中,带式输送机用于将燃料输送到锅炉,同时也可用于将废弃物料运输到储存区域。
3. 化工行业:带式输送机可用于输送各种化工原料和成品,如颗粒状的塑料、橡胶等,提高生产效率。
4. 冶金行业:在冶金生产中,带式输送机常用于将矿石、矿渣等物料输送到炼铁炉或炼钢炉,提高生产效率。
四、优势与挑战带式输送机具有以下优势:1. 传输能力强:带式输送机能够承载大量物料,满足大规模物料输送的需求。
2. 工作稳定:输送带平稳运行,减少物料的摩擦和损耗,保证物料的完整性。
3. 成本低廉:带式输送机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维护和维修也相对简单。
然而,带式输送机也面临一些挑战:1. 能耗问题:带式输送机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对电网压力较大。
2. 维护困难:由于输送带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磨损和故障,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
3. 适应性有限:带式输送机对物料的适应性有一定限制,对于湿度较高、易粘附的物料可能存在问题。
五、未来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式输送机将更加智能化。
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输送带的自动监测和调整,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开题报告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开题报告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开题报告一、引言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建筑工地等领域。
而传动装置作为带式输送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其性能和运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和优化问题,以提高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二、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和输送带组成。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将动力传递给输送带,从而实现物料的输送。
传动装置的设计应考虑电动机的功率、减速比、传动效率等因素,以满足输送机的工作要求。
三、传动装置的设计要点1. 电动机选择:根据输送机的工作负荷和速度要求,选用适当功率的电动机。
同时,考虑电动机的能效等级,以提高输送机的能源利用效率。
2. 减速器设计:减速器的选择应根据输送机的工作条件和传动比要求进行。
常见的减速器有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等,其设计应考虑传动效率、稳定性和寿命等因素。
3. 传动方式选择:传动方式包括直接传动和间接传动两种。
直接传动简单可靠,适用于功率较小的输送机;间接传动通过中间轴或链条传递动力,适用于功率较大的输送机。
传动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四、传动装置的优化问题1. 传动效率提升:通过减小传动装置的传动损失,如减小齿轮啮合间隙、改进润滑系统等,以提高传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传动稳定性改善:传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传动比和运行状态。
通过合理的轴承选型、传动装置结构优化等措施,提高传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寿命预测和维护:通过对传动装置的寿命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五、传动装置的案例分析以某矿山的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
通过对电动机和减速器的选型、传动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六、结论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和优化对提高输送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带式输送机开题报告

带式输送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矿山、电厂、港口、化工厂等行业。
通过运用这种设备,可以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带式输送机还可以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
因此,对带式输送机进行研究和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优化改进传统的带式输送机设计,以提高其输送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优化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研究内容1.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介绍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原理,包括输送过程中的物料流动、驱动装置、输送带的结构等。
2.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效率分析: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效率进行分析,包括计算物料的输送能力、输送速度、输送能耗等指标,以评估带式输送机在实际生产中的性能。
3.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优化:通过优化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包括输送带的选择、驱动装置的优化等方面,以提高设备的输送效率和可靠性。
4.带式输送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以提高设备的操作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带式输送机的监测和控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地调研:对一些实际应用带式输送机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
3.数值模拟: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带式输送机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数值模拟验证。
4.实验测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和性能评估。
五、预期成果1.提出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通过改进带式输送机的各个部分,提高设备的输送效率和可靠性。
2.设计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安全监控和稳定控制。
输送机开题报告范文

输送机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输送机是一种用于将物料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化工、建筑材料、粮食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输送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传统的输送机主要是通过机械传动来实现物料的输送,但存在效率低下、耗能大、噪音高等问题。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输送机逐渐应用于生产现场。
智能输送机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并控制物料的运输过程,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噪音污染,提升了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本课题旨在研究智能输送机的设计与优化,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其自动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噪音污染,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更先进、更环保、更可靠的输送设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智能输送机,并通过优化控制策略,提高其自动化水平,改善传统输送机存在的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一种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智能输送机:通过引入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等先进设备,实现对输送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2.优化输送机的控制策略:通过对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输送机的控制策略,提高运输效率。
3.提高输送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改进设计和控制策略,减少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的抖动和震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升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4.降低输送机的能耗和噪音污染:通过节能技术和降噪技术,减少输送机的能耗和噪音污染,改善生产现场的环境质量。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调研和分析现有智能输送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设计一套智能输送机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编程以及人机界面的设计。
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卸船机是港口装卸设备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将船上的散装货物装卸至岸上,因其具有效率高、卸载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港口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
而其中L型螺旋卸船机由于具有能够适应多种船型、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等显著的优势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平螺旋输送机是L型螺旋卸船机中的一种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货物从卸船机的旋转筒体中传输至运输设备中,然后再送往仓库或运输车辆。
目前,对于水平螺旋输送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结构优化、运行机理、动力学仿真等方面,针对其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拟就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理的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港口装卸设备的完善、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二、研究内容及计划: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基于CFD的水平螺旋输送机流固耦合问题的建模与模拟3. 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和验证4. 后续工作的展望和研究方向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 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2. 收集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研究现状3. 对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4. 建立水平螺旋输送机的CFD模型,对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仿真计算5. 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优化6. 撰写研究成果,进行论文撰写和作品的展示三、预期成果及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的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该研究可为港口装卸设备的优化设计和升级改造提供思路和指导,从而提高港口装卸效率,降低成本,加速港口发展。
预期成果如下:1. 对L型螺旋卸船机水平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 建立水平螺旋输送机的CFD模型,实现流固耦合问题的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上海电机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L 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学 院 上海电机学院
_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______
班 级 BJ08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03
________
姓 名 冯硕
_____
指导教师 孙渊
____
定稿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机械学院
A 工位: 250*250*100mm
B 工位: 400*400*200mm
开题报告
C 工位: 500*5000*300m
图 2 L 型物料输送装置示意图
2.难点 1). 托盘物料转弯移载问题 2).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 3). 工位的选择
3.关键理论及技术 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比较,决定采用辊道输送机的物料停止装置,目的是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
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
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信
息革命,将世界经济带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集物流、信息流和
用,减少了仓库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
效率。
二、 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完成课题的方案和主要措施
1.课题预计达到的目标 辊道输送机构将堆垛机上不同货物运送不同的工位,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作业,
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附详细技术参数:(见图 2)
1.托盘尺寸:550*550mm 2.货物尺寸:250*250*100mm、400*400*200mm、500*500*300mm、重量分别为6kg、 8kg、10kg。 3.辊道输送机:工位间距 1000mm,长度为 3000+5000mm、高度为 600mm、宽度为 800mm。
(a)
(b)
图1 辊道输送机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4.国内外发展的基本概况
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
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
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
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
由驱动装 置带动牵引链条,链条带动各动力辊桶上的链轮转动,从而由转动的输
送工作。无动力辊道由人推拉工件或工件挤压工件,在可自由的辊筒上移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
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
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
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
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
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
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
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罗俊斌、王国荣、朱成生主编,《实用专利说明书》,2000.10.31
[2] 许鹏主编,《工业 CT 传送装置/2466448.htm) [4] 成大先著,《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5] 高岩松、马秀舫著,《一种新型物料自动暂存装置的设计》,2011.1 [6] 金清肃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 袁任光著,《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与实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8] 尹志强等编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9] 邓星钟著,《机电传动控制》,2000.06 [10] 王积伟,章宏甲著,《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二版,2008.08 [11] 贾民平,张洪亭,周剑英著,《测试技术》,2001.12 [12] 邓星钟著,《机电传动控制》,2000.06 [13] 王知行,邓宗全著,《机械原理》,2000.02 [14] 刘昌祺,《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及设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胡凤兰著,《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2005.02 [16] 刘艳梅、陈震、渠莉娜等编著,《三菱PLC基础与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
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
实现能避免无聊之间碰撞和自身受损的物料停留机构。其是在辊道输送机上加装 驱动装置、随动体和传感控制装置来实现的,传感控制装置有传感器件及其电气 控制单元组成,电气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的执行元件与 随动体连接,随动体顶端有托辊。所设计的机构能让物料“逐步”停下,且自身 不与物料直接接触。
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
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
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
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好;□较好;□一般;□较差。 组意见
7、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的创新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8、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好;□较好;□一般;□较差
(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
二级学 组长:
院所确
定评议 组员:
、
小组名
单
(35
单位盖章
人)
、
、
、
主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评议结 论
评议小组组长签名: 评议小组组员签名:
年月 日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机械学院
2 机械结构设计 •辊道的设计 ‚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 ƒ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结构设计
3 PLC 控制系统设计
PLC 控制系统
开题报告
液压泵部分(升 降机的运动及分 料)
工位的选择
物料停留装置
4 气动系统设计
图 3 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四、进度计划
2011 年 11 月 16 日---- 2011 年 12 月 30 日:收集资料,确定设计系统总体 方案,翻译有关外文资料及阅读 技术文献,书写开题报告。
机械学院
指导教师评语:
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机械学院
开题报告
1、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有工程背景;□有实用价值;□意义不大。 2、论文的难度:□偏高;□适当;□偏低。 3、论文的工作量:□偏大;□适当;□偏小。 4、设计或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好;□较好;□一般;□不可行。 5、学生对文献资料及课题的了解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 评议小 6、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物流系统输送线上常常遇到托盘货物转弯移载问题,即货物在辊道输送机垂 直交叉的地方进行移载,一般采用辊道输送的移载升降机完成交接,该升降机既 能升降又能滚动,才能完成货物交接,故选用减叉式液压升降机。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方案 辊道输送机的结构设计: 物料的直线运动利用辊子的转动 物料的上下移位运动采用移载升降机(垂直式气动辊道升降台) 物料停留机构及工位的选择采用电气控制(PLC 控制)
中国 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 的雏
形;17 世纪中,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 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
输送机相继出现。
1868 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 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
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 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
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
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
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动力辊 道 由动力辊桶组件、铝旁板、片架、拉杆、承座、驱动装置和链条组
成。无动力辊 道 由无动力辊桶组件、铝旁板、片架、拉杆、承座组成。动力辊道
资金流于一身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这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里,又进一步促进了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迈向21世纪的国际物流技术的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
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科学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
物流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
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费
机械学院
L 型物料输送装置设计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基本情况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自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通过自动输送线将货物运送到不同的工位, 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作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2.课题目的 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有高层货架、托盘(货箱)、巷道堆垛机、输送机系统等 组成,其中输送机系统是立体仓库的主要外围设备,负责将货物运送到堆垛机或 从堆垛机将货物移走。输送机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等。 输送机是按照规定路线连续地或间歇地运送散料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搬运机 械。输送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输送机及其附件,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输送系 统,完成物料的搬运、装卸、分拣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的流水生产线、 物料输送线;广泛应用于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物料的快速拣选和分拣。 3.课题意义 在此主要设计辊道输送机构将堆垛机上不同货物运送不同的工位,实现物流 的自动化作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运作效率。 辊道输送机是利用辊子的转动来输送成件物品的输送机。它可沿水平或曲线 路径进行输送,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对不规则的物品可放在托 盘或者托板上进行输送。 按驱动方式分:无动力辊道输送机/动力辊道输送机(链传动/摩擦传动)。 按无动力辊道输送机的曲线段形式分:柱形辊子式/锥形辊子式/差速辊子 式/短辊子差速式等。 按转撤装置的形式分:曲线段转撤/岔道分流/平面分流/小车转撤/直角 转撤/回转台转撤/辊子输送机升降装置转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