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四小龙 经济发展特点
国贸1201班 Miss 黄宇 Miss 李倩 Miss 丁艳 Miss 方金芝
LOGO
Contents
什么是亚洲四小龙? 为什么要谈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经济模式 儒家文化与亚洲四小龙的腾飞
Introduction
Highlights of East Asian Tigers
3、以技术进步为重点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模 式推动了韩国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的提 升。
韩国技术创新经历了由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历程。 经过多年发展,韩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 体。韩国政府通过采取制定鼓励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和 法规,积极营造创新环境,支持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 等创新要素的创新活动,并且由政府出面,资助、协调、 解决创新主体力所不能及的难题。
韩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三点: 1、大力推行企业集团化和品牌价值战略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政府采取各种财政、 信贷、贸易等优惠措施,扶持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减少了资本的 分散性和不节约性,提高了资本集中度。新产品开发的技术优势加 上成功的外观设计,使得韩国不少产品成为世界著名品牌。韩国也 已从一个典型的廉价产品制造商转变为一个高端产品创造者。
研究亚洲四小龙,人们最常用的是“香港模式”、“台湾模 式”、“韩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而没有“四小龙模式” 这种笼统的提法。
一、“韩国模式”
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用了20多年时间走过了 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工业化历程,一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崛 起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特点
总体特点 (1)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的特点。第一产业 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型制造业在 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第三产业超 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发展
(3)具有较强的外部平衡能力。除韩国以外,其他三个 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均为顺差,经常账户常年持续巨额盈余, 外汇储备丰裕,无外债负担。 (4)反应经济发展的社会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婴 儿死亡率、医疗卫生与营养、人民大众教育程度等普遍的 到改善,有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特点
各国的独立发展模式
经济转型的代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 香港先后三次承接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的产业 转移,成功使其自身产业结构递次向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从而步入或接近 了发达经济的行列。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之高、持续时间 之长,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 亚洲四小龙的地域面积都不大,人口稠密,经济底子较薄 弱,自然资源也不丰富,科技也不十分发达。它们的经 济腾飞在过程和手段上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做法和经验。 全面参与国际分工,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是它们 的共同特征。
台湾经济转型成功的要点有两个: 1、技术
2、优先发展“战略产业”
1972-1979年,韩国的产业政策倾向于重工业。20世纪80年代后,韩 国提出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进入21世纪,又把信息技术 产业作为韩国的重点发展产业,并出台了“促进信息化基本计划”、 “网络韩国21世纪”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半导体、液晶显示器、 移动通信终端已成为韩国的主力出口商品。韩国还计划在今后5年 集中投资开发第四代移动通信、信息保护系统等核心技术,促使信 息技术产业继续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创造就业Hale Waihona Puke Baidu会的主要动力。
2、引进并利用外资
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据了解,目前,有来自欧美 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其中60%的投资者在新加坡设立了其区域总部。政府最新统计表明, 在新加坡的GDP中,有42%由跨国公司创造。 引进外资,新加坡有自己一套做法。它有一个经济发展局,负责向全 球推销新加坡,招商引资。还在美欧等世界各地常设招商引资机构, 派驻“精英”,像间谍一样长年累月搜索思考各类信息,走访著名 企业高层主管,说服投资者到新加坡投资。同时,它也非常注重修 内功,引进外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基本条件。它针对不同行业 制定不同引资政策,并且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政策,从而帮助本国 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新加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台湾模式”
台湾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经济转型。第一 次转型在1952年至1960年之间,由殖民经济形态转为进口替代工 业发展阶段,初步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第二次转型在 1961年至1985年,重点是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经济,形成外向经济 体系。第三次转型是从1986年以来,着力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 资本技术密集型,建立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20世纪80年代 中期台湾提出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为主导的转型理念,出台了 一系列推动经济转型的政策措施。
二、“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匮乏、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 人口500多万的城市型岛国。1965年刚刚建国 时,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整个国民经 济水平非常低。但在短短几十年里,经历多次 经济转型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转型成功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1、政府主导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的成功可归功于三点:第一,它采取的干预和调 控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比如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 它一般会出台一系列税收、补贴政策,而不会以指令性规定直接干 预。第二,对于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 之一,也是政府的重要工作重心。政府非常注重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每个公民都有一个获取公平待遇的机会,在新加坡,凡满18周 岁的公民只要踏入社会,政府就会提供一套舒适的公家住房。第三, 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世界公认。据2009年透明国际调查结果, 新加坡政府在廉洁程度上排世界第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