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培训讲学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培训资料三篇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培训资料三篇篇一: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培训资料技术质量部××××年×月×日篇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该怎么做追溯系统的作用:A事后反馈找出质量问题所在,追责、持续改进;B监督预防因为有追溯体系的建立,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与记录,则事后可追查问责到人,使得坏人不敢肆意为所欲为,一定程度杜绝其坏念头;C售后服务有追溯体系则老百姓购买食品时可进行追溯查询,判断食品真假,既防伪防劣又让老百姓食得放心;D快速召回当食品出现质量缺陷时快速确定召回范围、影响大小,快速处理应对;E企业信誉建立追溯体系,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为企业赢得好口碑,提升企业信誊和竞争力!追溯:追踪溯源,根据某一线索(比如ID,现象)去分析追踪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找到事发的根源.产品质量追溯:目前,生产制造企业为提升产品质量及服务品质,提升企业形象,都在追求产品可追溯性,即产品品质追溯或产品质量追溯,主要关注可追溯性和质量的控制. 可追溯性:通过实施基于条码\RFID技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关键数据的收集,最后达到通过一个唯一的产品系列号或唯一条码能追溯每个产品生产过程的所有关键信息:用料批次、供应商、作业者、作业地点(车间、产线、工位等)、加工工艺(温度、电阻、电压、扭力等)加工设备信息、作业时间、不良处理过程等信息的目的,以此来分析产品质量缺陷的问题所在、快速召回、分清责任、改进生产、提供产品品质、提升企业竞争力.追溯属于事后控制,通过事后的反馈找出质量缺陷问题所在,进而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追溯可分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正向追溯:从产品系列号从上而下进行追溯,追溯其构成及生产过程信息;反向追溯:产品所用部件或原料批次自下而上追溯所有用到此批次部件或原料的产品,以便缩小召回范围!追溯又可分横向追溯和纵向追溯.横向追溯:从产品结构构成进行追溯,主要追溯其部件和原料构成;纵向追溯:从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追溯,主要追溯产品经过哪些工位、做了哪些加工、作业者、作业时间、返修处理过程等等!质量控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进行产品质量的控制,包括工艺控制、投料核对、不良品控制、作业顺序控制、质量报警、包装规格控制等等.质量的过程控制属于事中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避免质量缺陷问题发生.。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上课讲义

1.目的: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标识,达到正确区分、防止误用产品和可追溯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进料、生产制程至产品出厂全过程中的产品标识检验状态标识及追溯性管理。
3.定义:3.1 状态标识:用以表明产品所处状态特性的标识。
本程序规定主要标示产品所处的待检、合格、不合格等检验状态及机台、夹具等使用与完好状态。
3.2产品标识:用以说明产品特性的标识。
本程序规定主要标示产品之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检验状态等4.职责:4.1制造单位:4.1.1确保原材料、零件、半成品及成品在制程中及储存时皆有一明确制品标识,以利于掌握制程品质状况。
4.1.2确保制程所发现之不合格品及异常品、模夹具被正确标识,以防止误用或擅用。
4.1.3确保各制程段之品质状况均能被连贯追溯直至前工段或后工段。
4.1.4执行异常追溯处理及对疑虑品主导处理。
4.2品质单位:4.2.1确保制程合格品、不合格品及嫌疑品被有效标识、验证。
4.2.2主导制程中异常追溯处理及调查,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后工段或出货给客户。
4.2.3确保本文件之适当性,监督其是否有效地被执行及贯彻。
4.2.4监督各类标识的适宜性,实际使用情况等。
4.3仓库单位:4.3.1确保所有入库材料、产品皆有明确标识,以利追溯。
4.3.2确保制程中多余物料退回仓库后被正确标识,以防止误用或擅用。
4.3.3协助异常追溯处理及调查。
5.程序:5.1 工作流程:5.2 进料流程标识控制:5.2.1外购物料必须附有合格供方检验出厂的《合格证》,合格证上需注明:供方名称、产品代号、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
5.2.2产品入库时,仓管人员严格检查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的完整性、合理性。
保持其可追溯标识的完好。
5.2.3外协外购件及自制半成品按规定放在指定待检地点待检,做好“待检”标识。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产品,做好“合格”标识,并放入已检合格品区,粘贴“先进先出标识”。
经检验不合格但已特采的产品,由检验员做好黄色“特采”标识,并随产品附上《特采申请单》。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培训教材

一、可追溯性的定义
追溯:追什么?
同一材料批号、同一工艺及生产状态
质量成本的概念,影响产品质量的是5M1E, 但切记不是5M1E都要追,根据零件容易出现的缺陷种类、重 要程度以及追溯成本综合考虑(如外观、尺寸后期可识别的 特性不是重点)
职责分配 • 生产部门负责记录和实施生产批次号的控制,产品使用的材料
批号,及保存相关追溯记录。 • 采购部门负责督促供方按批次管理原则组织生产并交付。 • 仓库负责来料、出\入库及仓储物料的批次号管理,及保存相关 追溯记录。
• 品管部负责监督生产批次号的执行。
为什么要实行产 品可追溯性
ISO要求
二、为什么要实行产品可追溯性
意义
当发生缺陷产品溢出(召回)时,追溯不合格的源头并且判断受影响批 次中剩余产品所处的位置(减少召回、索赔损失),精确的确定或 缩小问题、可疑产品的范围。围堵有问题的产品以满足质量法律法 规或者客户的要求,对问题产品实施召回。
基本 概念
标识的定义: 可理解为产品的标识和产品状态的标识。标识 应醒目、唯一、不易消失并予以记录,确保产 品的可追溯性。标识的方式有书写标记、标牌 、标签、规定产品所处位置(区域标识)、批 次号、印章、条码、激光二维码、流程卡、有 关记录等。
追溯的范围:
整个产品链。包 括成品、半成品 、原材料。 场所上分:包括 客户端(市场) 、内部、供应商 (2级供应商)
WPS Office
标识的制定与实施
如何实行产品可追溯性
民用保 险丝生 产批号
静电抑制器 生产批号 (0603及以 上规格)
静电抑制器生产批号(0402及以下规格)
ESDC生产批号
LED 支架生产批号
THE END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培训资料

一、目的 二、术语 三、标识的记录 四、扫描要求 五、注意事项 六、漏扫和错扫的后果
统一公司产品标识系统,通过对标 识的记录,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目录
一、目的 二、术语 三、标识的记录 四、扫描要求 五、注意事项 六、漏扫和错扫的后果
1、标识:对材料、零件、组件和产品 作标记,加以识别。标记可作在产品上,及 采取跟踪卡、随车检验卡等方法。 2、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 某产品的历史、应用和场所的能力。
目录
一、目的 二、术语 三、标识的记录 四、扫描要求 五、注意事项 六、漏扫和错扫的后果
1、整车的标识记录由FLEX系统根据 SAP-PP系统信息排定,标识记录在“总装 检验流程卡”中,“总装检验流程卡”由 质量部保存。 2、在总装区域,由操作工用扫描枪 将锁、安全气囊、发动机、变速箱和动力 总成模块等产品匹配信息输入FLEX系统中。 整车匹配的记录由信息系统部保存。
目录
一、目的 二、术语 三、标识的记录 四、扫描要求 五、注意事项 六、漏扫和错扫的后果
1、产品要求:精确追溯,要求零件有 条形码,装配时需扫描该条形码,以和车辆 识别号(VIN)一一对应。 2、总装操作要求 ① 首先检查光标是否在PVI后; ② 扫描主装车单左上角的条码; ③ 检查屏幕上的CSN号和装车单上的是否一 致; ④ 确认一致后扫描零件的条形码;
前悬架总成 FRT Suspension Asm(Right)
仪表板总成 气囊线索 乘客座安全汽囊Passenger Airbag 真空助力器 Vacuum Booster 转向柱总成 Steering Column Asm
705R
008L IP01L IP03L IP03L IP04L 外包 外包 外包 外包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1应标识的范围及方法1.1对进场的材料在接受和储存的标识根据材质证明、试验报告和合格证,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分区存放。
12产品(物资)以贴/挂标签、用油漆书写、打钢印的方法进行标识,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用。
1.3钢材及半成品按不同的规格、材质分别堆放,在堆前立上牌,上面写明钢材的规格、材质、数量及编号。
1.4各种构件根据图纸进行编号,写明制作日期、出厂日期、制作人。
1.5物资检验、试验及工程实体半成品、成品状态标识采用记录形式予以反映。
1.6对较为重要的焊缝都应打上焊工钢印作为标识,也可以用记录方式标识,钢印号由焊工在离开焊缝30-6On1m立焊在焊缝左侧,水平环缝在焊缝上侧。
2.7无损检测采用记录方法标识。
2.8机械科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做标牌标识。
2确定可追溯的产品和方法2.1对不易标识施工过程(工序)及规定有可追溯性要求时,由技术人员以记录或施工日志的方式进行标识。
3.2具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的标识必须是唯一性的。
3.顾客财产3.1顾客财产包括提供的原材料、安装设备、检测设备、随机文件、施工图纸等。
3.2根据合同规定的业主供货范围编制供货清单,经业主批准后由项目材料员报送业主供货单位。
3.3在接收业主提供产品时,由项目材料员组织有关人员按照供货清单及装箱单核对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等,并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同时验证随机的有关技术资料(产品说明书及合格证材质合格证等)3.4经检验合格的物资,由项目保管员标识“业主供货合格”标志,并办理入库验收手续,建立台帐。
3.5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损坏或不适用)的物资,项目保管员应对其标识“业主供货不合格(损坏或不适用)标志,并填表做好记录,由项目材料员书面报告业主,将不合格品退回。
3.6如业主提供的产品发生丢失情况,保管员应做好丢失记录,由项目材料员报告业主。
4.7对业主提供的产品设立单独的库区,分类储存,对于业主提供的材料应单独建帐,并按材质,规格等分类存放,单做出明显识,应特别注意,不锈钢管与碳钢管严禁混放。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操作程序培训内容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操作程序培训内容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操作程序培训内容一何为表示和可追溯性?标识是指对某一个事物使用文字、图案、符号等方式加以注明该事物的名称、数量、所处状态等。
可追溯性指对一项产品从其原材料选择到交货的过程进行追踪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查到已经生产或已经出了货的产品具体工序是谁做的,所用材料有无问题,生产日期和出厂日期等等基础信息。
二为什么需要标识和可追溯性?首先我们来举几个列子:1 37环旧版彩卡和新版彩卡因无明确标识,操作员将需要打旧卡的货物打了新卡,导致新卡欠数3000张;2 员工将不良品分类后,退料员因不良品没有标识而将多种不良品混放,导致料件到仓库后仓管员拒收;3 我们车间有2个24格的工具柜,存放了许多种类的生产用条码,假如没有进行标识,谁能在最快的时间找到对应的条码?同样,当工具柜上标明是大封口机,而我们打开却见到的是电批时,请问你下一个会打开哪一个柜子去寻找大封口机呢?4 一个最贴近生活的列子,假如你在逛街的时候需要上洗手间,而整座商场虽然有大量的洗手间但都无标识指引时,请问你怎么办?5 A8042-2单大树漏夹子事件总共有9人被处罚,但人人都会觉得被冤枉,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理直气壮的说我做的绝对没有问题;在生产工作中还有许多的实列可以证明没有完善的标识可能引发诸多的管理问题和质量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日常的标识工作,有了标识等基础信息,产品自然就有了可追溯性。
产品的可追溯性有以下几个优点:1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来料不合格,就可以根据批次信息将同批次的隔离,包括用了的(成品和半成品)和还没有用的(零部件),等对其全部确认了之后才可以解除其隔离状态;例如:A8042-2单夹子生锈由于此质量问题不属于操作问题,应该从来料信息开始追溯,核查领料单证实此批大树夹子是兴达供货,领出时间是5月5、6、9、16日。
然后采取措施对当时所送回的夹子抽样测试,不合格的整批退回。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确保货物和产品持续追踪和识别的一种管理体系。
该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公司能够对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追踪和控制,以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一)基本原则1.标识唯一性原则:对于所有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应当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号,以便进行追溯与管理。
2.标识可追溯原则:对于所有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必须能够追踪它们的来源、制造过程和分销渠道等相关信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标识可靠性原则:标识必须要充分明确,易于识别,而且持久性良好,能够在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中不受影响地存在。
4.标识实时性原则: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标识,必须保证其与产品实时联系,并且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能够保存相关的数据信息,以便产品追溯。
(二)管理流程1.标识分类:对于要进行管理的产品,需要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产品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编号,以方便其在生产、运输及出售过程中的管理。
2.标识应用:对于每一个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应该加入相应的标识,以保证产品的唯一性以及供应链中的可追溯性。
同时标识应该在生产结束后及时记录相应的数据信息。
3.标识管理:对于所有的标识,必须要进行管理和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标识错误或管理不当等原因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对于标识错误或非法操作应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处罚。
4.标识追踪:对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可以通过识别标识实现产品的追踪,包括产品的来源、生产厂家,生产时间、生产地点,运输过程、销售过程等。
(三)管理要求1.明确责任:对于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需要设定相应的责任人,明确其职责和权利,并确保管理流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2.进行培训:为了确保员工对于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体系的操作准确性,必须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健全管理体制: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确保全面有效地检查和测试标识、标牌的标记和可追溯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不合格品控制、标识与可追溯性培训资料.PPT

标识及可追溯性
3、定义
原物料:经过加工能改变加工对象之形状或性质的材 料。本文件之原物料包括包装材料。 辅物料(简称辅料):加工过程需要但不能改变加工 对象形状或性质的材料。本文件管控的部分辅料为生产 制程中与产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物料。 供应商批次号:原料号+供应商别+生产日期 HSF:无危害物质 HS:危害物质
10
标识及可追溯性
1、目的/范围
a.目的: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明确产品的标识方法, 识别不同种类、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同时为避免非 HSF的混入,及出现非HSF混入后能有效追溯问题批产 品的根源
b.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所有的物料、
半成品、成品标识及其追溯作业。
2013-05-27
11
2013-05-27 14
标识和可追溯性
4、标识管理(供应商来料物料标识)
月份标识
温馨提示: 来料贴有RoHS 标识,不代表来 料就符合 RoHS 要求,要经过 IQC检验验证后 才能生效
插入图片 说明
RoHS标识 物料标识
2013-05-27
15
标识和可追溯性
4、标识管理(IQC检验后合格品物料标识)
月份标识
插入图片说明
物料标识 RoHS标识 IQC PASS标识
2013-05-27
16
标识和可追溯性
4、标识管理(IQC检验后不合格物料标识)
IQC检验后不合格标识 IQC检验后挑选标识 IQC检验后特采标识
插入图片说明
2013-05-27
17
标识和可追溯性
4、标识管理(注塑物料标识)
物料1 物料2
不合格品控制/ 标识及可追溯性培训资料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讲课教案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受控状态:发放号:1.0 目的在生产、存储、交付等产品实现过程中,以适当方式对生产的产品、所需原材料进行标识,以防止混用或误用,并表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
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由于法律、法规的要求而进行产品追溯时,能够追溯到产品的所有信息,便于采取后续的纠正/预防措施。
2.0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本公司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不包括设计开发阶段)产品标识及其状态标识、可追溯性标识及记录的控制。
3.0 职责3.1 质量保证部3.1.1负责组织制定标识控制要求,并对其实施有效性进行监控。
3.1.2负责对检验记录中的可追溯信息进行确认,并记录检验结果。
3.1.3负责监督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的实施。
3.2 采购管理部3.2.1负责对仓库内物品的标识。
3.2.2负责根据各产品的可追溯范围,在采购合同中要求供方提供必要的追溯信息。
3.2.3负责物资出入库、产品交付环节的追溯记录,并将产品交付的追溯信息传递给市场销售部。
3.3 生产计划部3.3.1负责生产过程中各产品的状态标识。
3.3.2负责根据产品追溯要求,在成品、半成品上粘贴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
3.3.3负责对质量判定后的物资进行状态标识。
3.3.4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物资进行标识和记录。
3.4 市场部3.4.1市场部负责根据销售合同的要求,收集保存初始分销商、用户以及购买的产品的可追溯性信息。
3.4.2市场部负责产品交付后的服务维修备件的可追溯性信息的记录。
4.0 工作程序4.1 标识的设定4.1.1标识分类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对采购进货产品、中间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标识的形式有三种:a.产品标识:区别产品,防止混用错用,如:采购件或整机成品上的标签或铭牌;b.状态标识:表示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如:合格、不合格、待检状态;c.可追溯性标识:为实现产品可追溯性目的的标识。
4.1.2产品标识4.1.2.1产品标识的范围:a.进货产品;b.在制品;c.最终产品;d.可销售或维修备件。
标识和可追溯性知识讲解

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编制人:周传审核人:汪海批准人:李明仕编制日期:2011年10月22日武汉康思坦船舶电器有限公司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目的在接收、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使用适合的方式标识产品和原材料,防止不同类型及规格的产品或原材料混用或错用,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实现追溯,并能有效的对产品和原料进行识别、隔离等。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原材料接收,产品生产接收、制造、出厂、服务过程的标识和追溯。
3.术语及定义3.1标识:以指定的方式提供用以区别产品状态的标记。
3.2可追溯性:为溯源,根据产品标识,对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的场所的判断。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有效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4.2仓库负责产品和原材料的接收、贮存、出厂及服务过程的有效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4.3质管部负责过程标识和可追溯性的能力检查。
5.工作程序和要求5.1标识的手段和方法5.1.1印章:“合格”与“不合格”章;5.1.2检、试验区域:“待检区”、“合格品区”、“退货区”;5.1.3产品区域:“成品区”、“半成品区”、“原、辅材料区”、“发货区”、“不合格品区”;5.1.4标识卡:“物料管制/标识卡”;5.1.5检验状态标识牌:“待(重)检”、“合格”、“不合格”注:当客户有对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有要求时,严格执行客户规定;无要求时按此程序规定执行。
5.2标识的类别5.2.1产品标识为永久性标识,即从投入到产出标识不变(不因生产过程改变而改变),通常以产品型号、规格、产地、数量、日期、批次号等进行标识。
5.2.2状态标识按照产品所处的检验或使用状态进行标识,状态标识是可以改变的,通常采用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定为标识,也包括返工、返修、降级、让步接收、拒收、报废等,采取分区管理;设备的状态标识采用报废、停用、闲置作为标识。
5.3入库过程标识5.3.1采购、外加工品入库过程标识5.3.1.1供方送交原材料或外加工时,置于“待检区”并由仓管员在待检品上放置“待检标识牌”,或由仓库管理员在待检品上直接放置“待检标识牌”。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标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规范,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管理。
一、标识管理的重要性标识是企业在市场上宣传和展示自己形象的一个窗口,也是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
良好的标识管理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首先,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一个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标识可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产品的辨识度和美誉度。
其次,标识也可以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和认同企业。
最后,标识还能帮助企业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和口碑效应,提高用户的再购买率和推荐率。
二、标识管理的要求为了确保标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企业应该建立标识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标识的设计原则和要求,确保标识的风格和形象与企业的定位和市场需求相匹配。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标识的使用规范,包括标识的尺寸、位置、颜色等要素的具体要求,以及标识的使用范围和场所的限制。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标识设计和使用的流程,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标识的管理过程规范和高效。
三、可追溯性管理的重要性可追溯性管理是指企业能够追溯到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在现代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可追溯性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管理要求。
首先,可追溯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定位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追溯产品的生产、领料和配料等数据,找到问题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可追溯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合规性和法律责任意识。
当政府或监管机构要求企业提供产品相关的信息时,企业可以通过可追溯性管理系统,快速、准确地提供所需的信息。
公司内部体系培训-标识和可追溯性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标识目的
正确的标识是避免不良品无意间流入 正常生产的前提,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不 良率的降低。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什么是可追溯性?
简单的说就是一件事发生的来龙去脉要清楚, 方便核查。比方说一瓶酒,从下料生产、包装、出 厂、运输、销售等整个过程都应该有记录,万一消 费者饮用时出了事,那就要进行调查,这时候所有 记录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记录做好了就说明这瓶存 在可追溯性。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2.3.2可追溯性的实施 a.当需要追溯性时,由品质部组织进行追 溯。 b.追溯方式可通过产品上的唯一性标识, 及其生产过程中的记录逐项进行,即从成 品追溯、生产过程及原材料。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2.1.3.3装配质量检验状态的标识 检验员对装配质量监视(一次母线装配、 二次接线装配、元件装配)后的监视状态 采用将结果记录在《产品质量记录及溯源 表》中的方式作为标识。 注:
上海大华
程序文件培训资料
2.1.3.4成品检验状态标识 成品经测量后的结果由成品检验员填写在 《产品质量记录及溯源表》中,如判为合 格的,当即挂上“合格”标识,并由品质 部签发《产品合格证》。“合格”标识由 成品管理员负责保护,直到产品实行包装 或出厂之前。《产品合格证》由交付人员 负责保护,直到交于用户为止。 注:品质部应将检验合格的产品当即挂上 “合格”标识。
上海大华程序文件培训资料bb车间管理员接生产任务后将图纸和车间管理员接生产任务后将图纸和成品质成品质量记录及溯源表量记录及溯源表一式二份同时交给装配工一式二份同时交给装配工操作工及检验员必须在操作工及检验员必须在成品质量记录及溯源表成品质量记录及溯源表上作好相应的记录装配结束时末道工序检验上作好相应的记录装配结束时末道工序检验员应将图样和相应的员应将图样和相应的成品质量记录及溯源表成品质量记录及溯源表二份都交给车间管理员车间管理员再交给品质二份都交给车间管理员车间管理员再交给品质部检验员检验员作好试验后即在该表上做好部检验员检验员作好试验后即在该表上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将该表一份存档另一份交技术相应的记录并将该表一份存档另一份交技术部同时附上该产品的合格证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标识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上标明其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等相关信息的行为。
标识可以帮助用户准确识别产品或服务,避免识别错误带来的风险。
标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和信息传递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的目的、内容、流程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的目的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准确的标识和可追溯的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2.增强用户信任:准确的标识和可追溯的管理可以让用户更加信任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3.合规管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合规管理,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明确的合规证据。
二、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的内容1.标识规定:明确产品或服务的标识要求,包括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等标识项目,并确定标识的位置、尺寸、方式等要求。
2.标识过程控制:制定标识和标识过程的控制措施,包括标识的编码、记录、检验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标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追溯流程设计:建立产品或服务追溯的管理流程,明确追溯的范围、目的、责任和要求,确保追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追溯记录管理:建立追溯记录的管理规定,包括记录的内容、格式、保存期限以及记录的查阅和使用权限等要求。
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的流程1.标识设计和制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标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标识的制定和审批。
2.标识过程控制:制定标识的过程控制规范,明确标识的编码、记录和检验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标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追溯流程设计:设计产品或服务的追溯流程,明确追溯的范围、目的、责任和要求,确保追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追溯记录管理:建立追溯记录的管理规定,包括记录的内容、格式、保存期限以及记录的查阅和使用权限等要求。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培训

(2)产品状态标识,是指产品在实现过程中显示其状态,如检验和试验状态(待检、 已检待定、合格、不合格);加工状态(已加工、待加工);服务状态(服务项目已完成、 正在完成、未完成)。其标识方法可用标签、标牌、分区存放及流程卡等。 d、作用: (1)标识可避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不同检验和试验状态、不同加工状态、不同 服务状态的产品发生混淆。 (2)出现质量问题时可追溯产品实现的历史,便于分析其原因和责任。 e、应保存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完整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唯一性。
• 追溯内容和要求
• 追溯管理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理论基础
• ISO-9000中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 • • • 适当时,组织应在பைடு நூலகம்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 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 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 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 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见4、2、4)。 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 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
• 5、生产部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分批使用, 并作好生产车身、车架与原材料批次对应的记 录。 • 6、车身总成、车架总成生产完成后由焊装部 按工艺要求打刻车身号、车架号或整车VIN号。 • 7、总装部制定整车生产装配追溯记录卡。有 车辆VIN号、车身/车架号的记录卡随车移动, 相应工位装配人员负责将记录卡中要求的追溯 零部件的追溯标识从零部件上撕下,整齐粘贴 在装配追溯记录卡对应的零部件栏里;或者将 零部件上的追溯信息(如发动机号等)记录在 装配追溯记录卡对应的零部件栏里。总装部员 工在装配时发现追溯零部件标识不清或脱落时 报告物管部门,由物管部门追溯相关记录并恢 复其标识后才允许装配。
追溯零部件清单
公司部门职责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公司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材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直至出货,都保持相应的标识,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合格的原材料才能使用,合格的半成品才能转序、合格的成品才能发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进料、仓储、生产、交货各阶段期间的识别、追溯。
3.职责
a.生产管理部负责半成品、成品流转过程中的标识。
b.
c.
d.质检部负责半成品、成品的检验状态标识及成品的包装与标
识。
e.
f.仓库管理员负责库存物品状态、领用情况的标识。
g.
h.
i.成品库管理员负责成品的标识。
4.程序
4.1进货物料标识
4.1.1 仓库管理员依据原材料检验结论办理入库手续后进行标识;对于不合格材料,将不合格材料隔离至不合格区并进行不合格标识。
4.1.2 仓库管理员对入库的原材料划区存放,分类标识。
4.1.3 仓库管理员应在仓库保管帐上,将生产厂家、进货日期、型号、规格、数量(重量)等登记清楚,做到帐、物、卡相符。
4.1.4 仓库保管帐、入库单和领料单,作为可追溯性的依据,由仓库保管员存档,企业管理中心定期监督检查。
4.2 过程标识
4.2.1拉丝工序用《裸铜线合格证》对单丝进行标识。
其他工序一律用《工序流转卡》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标识。
《工序流转卡》应记录清楚,标签仅做转序时使用,要牢固地挂在电缆盘的明显部位,防止搬运中丢失、损坏。
4.2.2生产人员应在本班台班记录上做如下记录:本班生产情况、用料情况及上道工序的半成品标识情况(制造人、长度、日期、盘批号等)。
4.2.3生产人员发现的不合格半成品在工序流转卡上进行文字标识,
检验员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检验状态标识,如不合格,将其隔离至不合格区域。
4.3 成品标识
4.3.1 成品检验员要根据工序流转卡按要求填写本工序的测试记录,并对成品进行检验状态标识。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4.3.2 对于合格产品,将合格证和产品试验证明(检验报告)牢固装订在电缆盘上,具体可按相关成品包装/标识规定执行。
4.4 产品状态标识
4.4.1 产品的放置区域分为: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待判定区域;产品的状态标识包括:合格、不合格和待判定三种状态。
4.4.2 专检员采用在工序流转卡上/标签盖“不合格”、“合格”的检章后,区别产品的检验状态。
成品采用专用合格证表示合格状态。
4.4.3 对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产品,车间生产人员不得动用,须查明情况后,标识清楚后可流入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