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生物考点扫描章末测试(十五)种群和群落综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测试(十五)种群和群落综合

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满分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

C.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答案】D

【解析】种群无水平结构,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A错误;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是由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的,B错误;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正确,

2.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

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C

【解析】

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A正确;

B、较低光照条件有利于耐阴植物的生长,故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B正确;

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森林在调节生态系统方面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

3.稻田生态系统是某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A

【解析】

A、防治稻田害虫,减少了稻田能量向害虫的流动,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而不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调节了生物群落直接的中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精耕稻田的群落演替有人类的影响,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失去了人类的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C正确;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改变了卷叶螟种群的性别比例,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D正确。4.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

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2008,2009年龙葵的数量消失,说明物种的丰富度在减少,A错误。

调查豚草等植物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随着豚草种群数量的增加,狗尾草种群密度减少,龙葵消失,所以改变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C错误。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不会保持J型增长,因为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生存压力增大,增长率下降,最终可能达到稳定,D错误,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迁入率或降低迁出率可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C.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

D.只有人类活动才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C

【解析】

A、增加迁入率或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种群密度,但不能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

B、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

C、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C正确;

D、自然因素,如火灾、洪水、严寒等也可以改变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错误。

6.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种植植物的边坡物种数较多,营养结构复杂,群落结构稳定,A错误;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B正确;边坡甲可能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趋于稳定,D错误。

7.下列有关群落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演替经历的阶段不完全相同

B.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快

C.两种演替一般都朝向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进行

D.两种演替总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

【答案】D

【解析】初生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次生演替会经历哪些阶段,决定于外界因素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与初生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阶段不完全相同,A正确;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速度快,B正确;两种演替一般都朝向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进行,C正确;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两种演替也不一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D错误。

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B.—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某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A

【解析】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因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繁殖、迁徙等因素的影响,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有变化,A错误;

B、“喜鹊巢”不属于生物,因此,—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

C、种群的年龄组成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某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D正确。

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一个新地区的物种,其种群数量一定呈“J”型增长

B.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稳定

C.人类活动一定会同时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取样一定要随机

【答案】D

【解析】

A、进入一个新地区的物种,也可能由于环境阻力,种群数量增长较慢或不增长甚至消亡,A错误;

B、即使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数量也可能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等,发生变化,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