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诗词赏析集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九年级诗词赏析集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九年级诗词赏析集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九年级诗词赏析 (语文版九年级必修)一、使至塞上1、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暴豪放,和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塞诗中的力作。

2、首联交代出使的经过,写奉使出征,独当重任。

3、颔联描写边塞的情势,征蓬:远飞的蓬草,比喻漂泊的旅人,泛指远行的人。

4、颈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

“大”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的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狼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孤”是写其景物的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惟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5、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此行目的是慰边,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二、泊秦淮1、诗人夜泊秦淮河,借写眼前景,而抒现实忧。

2、首句写秦淮河美丽的夜景,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夜沙。

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写出了秦淮河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3、次句点明“夜泊”,交代写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4、三、四句是全诗意旨所在,诗人在此用了曲笔:商女所唱,是为了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所歌的这帮家伙。

“不知”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5、这首诗是杜牧的代表作,表达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

三、无题1、李商隐的诗大多以爱情为主题。

作品风格:凄婉迷离,优美动人。

2、这首《无题》诗大约以一个好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3、首句,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间一回,所以分别之时就更加难舍难分了。

两个“难”凸现两人情深意厚,“东风”句以景渲染,衬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一、望江南·温庭筠[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来说,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持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

[评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体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苍凉1、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并答题①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②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

2.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5、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①本词上片以叙述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使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学习初中的古我们不应该还停留在背诵阶段,我们应该学会赏析古诗。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一)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

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

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诗意盎然,诗味浓郁,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感情的起伏变化,呈现出开合跌宕、纵横翻腾的气势。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其远大志向。

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

“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

“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

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

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九年级---诗词赏析

九年级---诗词赏析

一.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博大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写。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个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这个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6.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洪波涌起”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一个“涌”字写出了大海波涛连天的气势,而且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波涛拍岸的声音。

7.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8.诗人对海水和山岛的描写十分注意动静结合,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二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这首诗极其出色地使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这首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有。

《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见”,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悠然恬静的心 境,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旷达的心胸,最具妙处。 •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方法指导:从蕴含的哲理角度探究) • 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嘈闹是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但只要心灵脱俗,便能够超 脱现实,闹中取静。
• 1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赏: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
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
• 20、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赏:“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
产生的担忧之情,为写送别做铺垫。
• 2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赏:白雪与红旗形成色彩鲜明的画面,象征戍边
作“冰塞川”和“雪满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 • 9、“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 方法指导:从练字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 • 赏: “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地 体想了作者人生道路被权臣阻挡时的内心苦闷。 •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赏:“破”“挂”二字极富动感,充满气势,充 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方法指导:从用典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 • 赏:李白借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
己希望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 ( 方法指导:从修辞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 • 赏:以象征手法,将人生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比
将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
பைடு நூலகம்
1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方法指导:从用典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 赏:借用宗典故,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执著追求理 想的坚定信念。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 追求理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名句赏析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名句赏析

一级目录:1.《观沧海》(近10年未考)赏析主旨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互文的修辞(角度②:“若”是“好像”之意,表明大海吞吐日月乃作者想象之景),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天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2.《钱塘湖春行》(近10年未考)⑴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角度①:运用对偶的修辞,写出了初春早莺争着飞向枝头,向阳欢歌和新燕争相啄泥筑巢的景象,生动形象写出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角度②:在遣词造句上,作者选用“几处”“谁家”,而非“处处”“家家”,抓住了早春的特点,既表明早春黄莺尚少,燕子不多,又展现了初春勃发的生机,流露出乍见的喜悦之情。

⑵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运用对偶的修辞,描绘出繁花似锦,东团西簇,迷乱人眼和小草青青,纤细低矮刚刚没过马蹄的景象,生动写出初春生机勃勃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⑶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三字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早春风光的喜爱,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3.《天净沙秋思》(近10年未考)⑴赏析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的孤寂愁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⑵赏析“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衬哀情,用小桥流水旁的村落里,人们准备晚饭,炊烟袅袅的乐景衬托作者的孤寂愁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⑶赏析“枯藤老树昏鸦”。

“枯”、“老”、“昏”三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描绘出枯藤缠绕的老树上乌鸦日暮归巢的萧索景象,衬托出作者的孤寂愁苦之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近10年未考)⑴赏析主旨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明月,想象奇特,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深切的关切、同情和思念之情。

⑵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零落、杜鹃啼血,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痛。

古诗词赏析(九年级重点句子)

古诗词赏析(九年级重点句子)

•••••••••••••••••古诗词赏析(九年级重点句子)古诗词赏析(九年级重点句子)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

“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

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2.肠断白蘋洲。

--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运用互文,情调悲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重内轻外,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5亲射虎,看孙郎。

--运用典故,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狂气。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重用自己。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句运用比喻,巧妙地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把愁搬上了船,是愁有了重量,不但随水而流,而且可以用船来载,极为为自然妥帖。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生动的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此句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九年级古诗汇总赏析

九年级古诗汇总赏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汇总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赏析: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

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汇总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汇总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行路难(其一)》既抒写了诗人出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苦闷彷徨和抑郁愤懑之情,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仕途的阻塞,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慨。

3.该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在苦闷彷徨中奋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诗中曲折地表达出诗人遭受政敌打击而长期被贬异地的抑郁不平的心情,但诗人并未沉沦于此,而是笔锋一转,表现出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变式提问: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景、情、理相结合。

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

)示例:“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和“万木”比喻在诗人谪居他乡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在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3.“怀旧空吟闻笛赋”和崔颢的《黄鹤楼》中“此地空余黄鹤楼”都运用了“空”字,请简要分析两个“空”字情感表达有何不同。

“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空”字是“徒然”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第一篇: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1、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

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2、解析《黄鹤楼》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所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颔联紧承首联,是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仙人一去都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颈联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

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尾联写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诗作以一“愁”收(合)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3、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所以莺鸟们争着落向向阳的树枝,为的是一展春天的歌喉;“新燕啄春泥”刚刚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一只只莺鸟落上枝头,一群群燕子飞来飞去,一幅多么美好的春景图啊!4、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此联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特色。

“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

“迷人眼”则写出了春天的鲜艳美丽。

写初长的野草,作者不是直接去写草的碧绿,而是用“浅草才能没马蹄”,以形象的笔墨写出了春草刚刚高过马蹄,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是不是人们纷纷骑马踏春来了?5、赏析“无言独上西楼”此句自画形象,“无言独上”,隐寓心中愁思郁积,摄尽凄婉之神。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收藏保存。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哦!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九年级上册诗词名句赏析(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诗词名句赏析(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诗词名句赏析(语文版)九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之“诗中有画”特色。

“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熄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显格外醒目,称之“孤”字极言景物单调。

“长河”指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圆”,落日,又加是“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直”一“长”一“圆”,似几何图形展现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叹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首句互文见义。

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

给人地种深邃的朦胧之美。

“夜”点明时间。

“秦淮”指明地点。

“近酒家”指灯红酒绿之地。

此句是叙事,交代第一句的景色是夜泊秦淮之所见,并点明诗题“泊秦淮”、“酒家”则开启下句,因为酒家多商女。

前两句写景,叙事,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前句一语双关,既是咏叹历史上南朝的覆亡,也胡其现实的针对性。

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后句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借用典故,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融比兴与象征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作不已的追求的殉情精神。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在极端伤感中透出热烈和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九年级诗词名句赏析

九年级诗词名句赏析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翻译】: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赏析】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翻译】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赏析】黄鸡催晓、白发催年都是催人老的意思,作者对白居易的《醉歌》中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是说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豁达的心境。

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眺》)【翻译】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借地理位置勾勒出汉江雄浑辽阔的声势。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利用人们的错觉,以动写静,反映汉江的波澜壮阔气势。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

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翻译】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

【赏析】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初三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语文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积累,只有长期的知识积累才能学习好这门课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5.“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九年级诗词名句赏析

九年级诗词名句赏析

九年级诗词名句赏析《渔家傲秋思》通过描写边塞秋天奇异的景色,抒发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感。

1、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也暗示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两句揭示了征人思乡之情与建功之志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戍边将士爱国、卫国的精神。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盛大场景,抒发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亲射虎,看孙郎。

”词人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自己的少年狂气以及过人的胆识和谋略。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谢天狼。

”“天狼”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描写军旅生活以及激烈的战斗场景,抒发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1、“八百里分麾下,五十弦翻塞外声。

”军营里到处分食熟牛肉,各种乐器弹奏悲壮粗犷的战歌。

这两句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

2、“沙场秋点兵”这五个字紧凑有力,既点明了季节,也渲染了肃杀、萧瑟的气氛。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拉开强弓,声如雷鸣。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4、“可怜白发生”理想与现实对照,希望与失望交织,写出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成了君王收复天下的大事,我也赢得了生前的功勋和身后的美名。

这两句点明了词人的最高理想,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和爱国豪情。

《观刈麦》通过记叙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揭示了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学年度九(上)古诗词赏析一.《相见欢》[南唐]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后来的鉴赏家都以为上阕中的“锁清秋”的“锁”字最是绝妙。

请简析这一“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绝妙之处。

答: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

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靖冷的秋天相对,怎不感到寂寞。

2.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答:运用比喻。

“剪不断,理还乱”,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

3.这首词如泣如诉,凄惋感人。

请你根据你了解的作者经历,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准确的语言把上阙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答:诗人无言地独上西楼,天上寒月残缺如钩。

梧桐树遮蔽的幽深小院,更加寂寞,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

4.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比喻,作者把“离愁”比成“丝缕”;(2)写出了作者难以排解的愁思,表达了作者孤寂忧愁之感。

5.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其感情基调是凄婉的。

6.“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答:以“丝缕”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现在人们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7.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地比喻写“愁”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答: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9.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西楼,时间是夜晚,季节是秋季。

10.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月如钩”一句是写仰视之景;“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一句是写俯视之景。

二.《浣溪沙》[北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1、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

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2、解析《黄鹤楼》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所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颔联紧承首联,是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仙人一去都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颈联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

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尾联写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诗作以一“愁”收(合)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3、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所以莺鸟们争着落向向阳的树枝,为的是一展春天的歌喉;“新燕啄春泥”刚刚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一只只莺鸟落上枝头,一群群燕子飞来飞去,一幅多么美好的春景图啊!4、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此联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特色。

“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

“迷人眼”则写出了春天的鲜艳美丽。

写初长的野草,作者不是直接去写草的碧绿,而是用“浅草才能没马蹄”,以形象的笔墨写出了春草刚刚高过马蹄,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是不是人们纷纷骑马踏春来了?5、赏析“无言独上西楼”此句自画形象,“无言独上”,隐寓心中愁思郁积,摄尽凄婉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更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6、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句对离愁作形容、限定,以见胸中有种与别人不同的愁情在扰乱着无法解脱。

前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结句以味觉写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之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7、苏轼《江城子》中“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之意:“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8、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两句的两个细节,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惨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9、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从中看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感受到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赏析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

“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

本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1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赏析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

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

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

“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12、赏析“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由煤炭进一步生发而来,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心迹。

煤炭虽然深深地埋藏在大地之下,却蓄积着太阳般无限的热能。

在严寒的日子,它给人们带来温暖的春意;在阴森的夜晚,它为人们驱散沉沉的黑暗;为了百姓的温饱,它不惜烧尽自己来加热鼎彝。

这勇于牺牲的煤炭,恰是于谦一生最好的写照。

13、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两句以“一江春水”为喻,使抽象无形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写出了胸中忧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14、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首句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

词人悲愤焦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杀敌前方的心态便跃然纸上。

宝剑的寒光闪耀在醉后的灯下,军营的号角吹响在梦中。

绵延的兵营中响起了号角声、军乐声,战旗飘扬、兵士饱餐,这一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盛军容。

词人选取前方将士宴饮和阅兵这两个场景,出语雄壮悲凉。

15、赏析“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我们仿佛看到,威严的将帅正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披坚执锐的战士神情肃穆,随时准备去各敌人撕杀,一个“秋”字,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

16、赏析“可怜白发生”词意急转。

“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示出极大的愤慨。

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反衬了这一句的分量,这也正是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有力批判。

以这五字作结,词尽而意不尽,正是大家手笔九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之“诗中有画”特色。

“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烽火台燃起的那股狼烟显格外醒目,称之“孤”字极言景物单调。

“长河”指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渺无尽头的黄河,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圆”,落日,又加是“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直”一“长”一“圆”,似几何图形展现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所以叹之为“千古壮观”名句。

2、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首句互文见义。

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

给人地种深邃的朦胧之美。

“夜”点明时间。

“秦淮”指明地点。

“近酒家”指灯红酒绿之地。

此句是叙事,交代第一句的景色是夜泊秦淮之所见,并点明诗题“泊秦淮”、“酒家”则开启下句,因为酒家多商女。

前两句写景,叙事,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前句一语双关,既是咏叹历史上南朝的覆亡,也胡其现实的针对性。

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之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后句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借用典故,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融比兴与象征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作不已的追求的殉情精神。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在极端伤感中透出热烈和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这两句一说内心感受,一说外部表情,并运用谐音、成功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两相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5、李商隐《无题》的诗眼是什么?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的“诗眼”,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久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女子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6、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前句写出无力挽回逝去的春天,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惆怅情怀;后句表明燕又归来,似曾相识,但这一“归来”表明又过一年,照应上阕的“去年”,是以燕又归来,表达了对时光已逝的伤感。

7、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8、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

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9、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此联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

流亡到剑门关以外的四川,生活极为艰辛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已经收复了叛军的老巢河北东北部地区能不惊喜吗?刚一听到消息,就老泪纵横,洒满了衣衫。

一个“满”字跟“初”照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极大喜悦,突出诗人的爱国情感之深。

这里的“泪”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八年来诗人忍受千辛万苦的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是惊喜交加,百感交集之泪。

“剑外”“蓟北”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遥,“忽传”表现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

“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涕泪满衣裳”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

10、赏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即”、“便”二字都表示短时间,重复使用,就更准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渴望还乡的急迫心情和想象之中归途的神速。

而且,同义词复用又起着错综变化的美感作用。

一个“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巫峡地势的险窄和水流的急速。

一个“下”字具体地反映了我国从西向东,由高而低的地形。

一个“向”字直接点明了洛阳是诗人的最终目的地。

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

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11、《滁州西涧》之景?之寄托?景(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鹂啼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