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病毒及发病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脑病毒及发病机理

乙脑病毒结构

乙脑病毒于1935年首先在日本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为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直径20~30nm,内有衣壳蛋白与核酸构成的核心,外披以含脂质的囊膜,表面有囊膜糖蛋白刺突,即病毒血凝素,囊膜内尚有内膜蛋白,参与病毒的装配,乙脑病毒基因组全长11kb,自5′至3′端依次编码结构蛋白C、M、E以及非结构蛋白NS1—NS5。

乙脑病毒外观

乙脑病毒分型

根据乙脑病毒株E基因序列分析可将乙脑病毒分为5种基因型,即Ⅰ~Ⅴ型,其中Ⅲ型乙脑病毒是分布最广的病毒株,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广大亚洲地区,我国流行的乙脑病毒也属于Ⅲ型乙脑病毒。

乙脑病毒基因结构

乙脑病毒的免疫原性

乙脑病毒蛋白的合成主要是在宿主细胞的多聚核糖体的粗面内质网上进行,翻译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 也是维持形态结构的主要物质,结构蛋白包括衣壳蛋白C、毒粒包膜蛋白M (由P reM 切割而来) 和包膜蛋白E;非结构蛋白则有N S1、N S2a、N S2b、N S3、N S4a、ns4b 和N S5 等。其中M 蛋白、E 蛋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N S1蛋白能诱生非中和性的保护力,是疫苗产生免疫原性的主要成分。

据报道,将含有E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蛋白经皮内或肌肉注射免疫鼠后,再用乙脑攻击,可分别获91%和89%的保护率,而JEVprM_E蛋白基因重组质粒免疫鼠后,可获100%的保护率。乙脑病毒免疫除产生体液免疫外,还产生以CTL效应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除prM_E 与NS3蛋白编码基因外,C、NS1、NS2A、NS2B、NS5等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有效CTL,而且此种CTL对JEV感染靶细胞均有明确杀伤作用。

因此,乙脑病毒可同时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从而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乙脑发病原理

当人体被带病毒的蚊虫叮蛟后,病毒即进入血液循环中。发病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与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及防御机能。如果已经接种过乙脑疫苗,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抗体,此时人体抗体病能力较强,病毒即被消灭,不发病或不表现临床症状。当人体抵抗力较弱,而感染病毒量大,毒力强时,病毒经血循环即可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不同的神经细胞对病毒感受不同,以及脑组织在高度炎症时引起的缺氧、缺血、营养障碍等,造成中枢病变部位不平衡,如脑膜病变较轻,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脊髓病变轻。

乙脑病毒引起病变过程

乙脑病毒引起的血管病变

脑内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血管周围环状出血,重者有小动脉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着。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

乙脑病毒引起的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

神经细胞变性,胞核溶解,细胞浆虎斑消失,重者呈大小不等点、片状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软化灶。坏死细胞周围常有小胶质细胞围绕并有中性粒细胞0浸润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脑实质肿胀。软化灶形成后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

乙脑病毒引起的胶质细胞增生

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存在血管旁或坏死崩解的神经细胞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