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医案》:由慈禧医案说脾胃病治验

合集下载

清宫经方医案:清代皇宫御用经方

清宫经方医案:清代皇宫御用经方

清宫经方医案:清代皇宫御用经方《伤寒杂病论》出自汉代张仲景之手,书中方剂经过千年流传至今,被尊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回顾清代,宫中御医潜心古训、擅用经方者亦不在少数。

纵观当时之医案,其遣方用药、辨证论治,法度严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清宫医案中用过之经方,方类甚为齐全,涉及《伤寒论》113方及《金匮要略》25个篇章中之大要者。

笔者通过记录分析宫廷中加减化裁应用经方的案例,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借鉴。

光绪遗精用桂枝汤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第一方,被誉为“仲景群方之魁”。

其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滋阴和阳。

宫中御医深谙医理,对应用桂枝汤的知识颇为丰富与精到。

如光绪皇帝曾患遗精病症,御医李锡璋认为与肝相关,所谓“厥阴脉客于阴器则梦接内,相火鼓之,致肾不闭藏则遗”,处以桂枝汤原方加牡蛎、蛤粉、芡实等固涩之品以治疗。

考桂枝汤虽为调和荣卫之剂,实亦有温肝之力。

《伤寒论》中桂枝汤有多达十八种加减变化之法,尚无治遗精治验。

可见彼时宫中御医对桂枝汤之应用确有独特认识,真正能领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的要妙。

老年慈禧用承气类通腑治法在清宫医案中甚为常见,承气汤类方于清宫医案中多可见到,即使是“至尊之体”亦不少用,起到了驱除积滞,通里攻下,化瘀清热,推陈致新的作用。

《内经》中就有“去菀陈莝”及“中满者泻之于内”等指导原则。

而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于通腑治则的论述,无论是法还是方都是非常完备的。

如峻下方大承气汤、轻下方小承气汤、缓下方调胃承气汤,以及清热攻瘀之桃仁承气汤、逐水化结之大陷胸汤和十枣汤、润燥通便之麻子仁丸等在清宫医案中均多有应用者。

据清宫之记载,承气汤类使用广泛,大黄则使用最多,不仅用于内伤杂病及外感时令病,亦常用于妇科月经病。

由于大黄可有助于调经,故宫中妃嫔亦多用之,在此不多举例。

有关验方著作中也称熟大黄可疗百疾,虽曰过誉,但亦有一定之理。

现代药理证实大黄在消炎、抗菌、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循环方面均有裨益。

揭秘!御医巧用经方治慈禧怪病

揭秘!御医巧用经方治慈禧怪病

揭秘!御医巧用经方治慈禧怪病经方主要是指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这些方剂大多用药简练、疗效显著,直到今天仍为临床医生所喜用。

清代御医在临床辨证论治、选方用药方面,具有说理透彻、认证准确、立法谨严、治病求本,宗经旨而述新意的特色。

其中运用经方的经验十分丰富。

这些对今天的临床来说,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下面仅将慈禧(那拉氏)病案中有关应用经方的案例选录数则,稻加评论,以见一斑。

•经方调胃承气汤之运用“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张仲元请得皇太后脉息左关沉弦,右关沉滑有力。

肝胃气道欠畅,蓄有积热,是以眼目不爽,食后嘈杂,谨拟古方调胃承气汤调治。

酒军八分元明粉六分甘草五分水放数沸,空心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出自《伤寒论》一书,为阳明泄下实热之轻剂。

方中酒军泄热通便,元明粉软坚导滞,甘草和中补脾,三药台用,具通便软坚、泄热和胃之功效。

本家用调胃承气汤,旨在治疗目赤不爽、食后嘈杂诸症。

目赤之发生,多由火毒热结、邪热上攻所致。

食后嘈杂,则有火、气、痰浊等不同病因。

慈禧平索胃火偏盛,常患积滞不畅之疾,胃热内蕴、波及于肝。

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通滞,冀热去滞通,而目赤、嘈杂诸症可平。

据次日脉案“脉象巳缓,诸症渐轻”可知药已收效。

本案主治者张仲元,当时任太医院院判(相当子副院长),医理精深,当时慈禧年事已高,院判仍能无所顾忌,为治病之根本,硝黄之属,亦辄投之。

可见宫中治病,实以疗效为上。

又如:“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酉刻,庄守和、张仲元、姚宝生请得皇太后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滑数。

肺气欠调,肝胃郁热未清,谨拟清肝化滞热法调理。

溏瓜蒌三钱研花粉三钱羚羊一钱酒芩一钱桔红八分酒军—钱后煎元明粉八分后煎灯芯一扎引用淡竹叶一钱”此为太医院院使(院长)庄守和、左院判张仲元、右院判姚宝生三人会诊脉案。

其脉象左关弦数是为肝热,右寸关滑数当属肺胃积滞蕴热,故治疗以清肺胃积热为重点。

处方中溏瓜蒌上清肺胃之积热而化痰,下润大肠之燥结而通便,天花粉化痰养胃而生津,酒芩清肺热而泻大肠火,桔红润肺化痰,诸药共奏消肺火而祛痰浊之功。

晚清宫廷秘方

晚清宫廷秘方

晚清宫廷秘方作者:戴宣来源:《祝您健康》1982年第03期清代宫廷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内秘方”向来是很吸引人的,能被封建王朝所赏用,或出自太医院的医方,一般说来,是有一定疗效的。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由国家科委中医学专业组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陈可冀副研究员等编著,精选收录治疗慈禧、光绪所惠疾病常用之医方,并加客观评议。

内容丰富,难能可贵,是为这批珍贵医学遗产的第一次披露。

现特从该书所辑之391首医方中,摘录刊登其中的36首,以飨读者。

摘录之医方,尽可能考虑到它的实用性,顾及简易、方便、价廉的原则,以利推广。

该书编著者对每方的“评议”,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方义,故亦编摘于每方之后。

补益方1,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渣,再熬似饴,少兑蜂蜜收膏。

(评议摘)五味子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

单用有收敛及补益作用,《本经》列为上品,谓其能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据近代药理研究,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调整作用。

北五味子与人参相似,还有助于心脏功能,对循环衰竭者合人参、麦冬有调节或升压作用。

现代用五味子酊、五味子糖浆等制剂,治神经衰弱失眠症颇有效。

西太后此方,制子六月,为补益和安神而用。

2,枇杷叶五、六十斤,干鲜具可,如不咳嗽不用。

大梨二个,要深脐、去皮心,切碎。

蜜半杯,先熬滴水成珠,如大便溏泻,不用。

大枣八两,或黑圆枣,或徽枣均可。

建莲肉四两,不去皮。

先将枇杷叶放锅内,用河水多煎几滚,取汤用绢淋消汁。

其煎过之枇杷叶弃之不用。

后将梨、枣、莲肉、蜜同放锅内、铺平,然后将枇杷叶煎的清汁淹满略高些,盖好,煮半枝线香翻转,再煮半枝线香,用瓷罐收好,随意温食。

其大枣煮熟时,乘热去皮。

此方专治气血两虚,身体赢疲,四肢酸软,精神倦怠,腰疼脊痛,饮食减少,一切不足弱症并皆治之。

(评议摘)本方组成与目前市面所售之枇杷膏多不相同,个别地区(如沈阳)所制者虽与本方药味相同,但制法则较本方为简。

清宫医案探秘 清宫医案推断慈禧的真实死因

清宫医案探秘 清宫医案推断慈禧的真实死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宫医案探秘清宫医案推断慈禧的真实死因导语:公元1908年11月15日,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在光绪皇帝归天的次日,清末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那拉氏,在操纵了清王朝政公元1908年11月15日,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在光绪皇帝归天的次日,清末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那拉氏,在操纵了清王朝政权近50年之后,终于“升遐”—死于中南海仪莺殿,时年74岁。

两人死亡时间如此相近,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内幕?外界对此一直存有疑窦。

有一种说法:慈禧自知将死,恐光绪亲政,遂加害光绪。

究竟史实如何,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近年,清宫医案研究小组研究了慈禧和光绪的救治医案后,考证光绪死于病,慈禧亦死于病,因而否定了“加害说”。

并认为,慈禧之病系慢性腹泻为诱因开始,病势逐渐加重,而病势在十月二十日前后,并无突然恶化的征象,故而难以说明慈禧预知即死而加害光绪这一传闻,这自然也是光绪病死而非害死之佐证。

查阅慈禧脉案可知,慈禧早年患月经不调,以后又患有咳嗽、痔疮、面风、腹泻诸疾。

至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主要患有消化不良症,御医多用“益气理脾之法”。

至同年十二月末,病仍如是。

延至三十四年九月,始见腹泻病症。

至此之后,慈禧之腹泻病一直未愈,且有加剧之势,至当年十月份,又请张仲元(太医院院使)等诊治。

十月二十日,即光绪临终的前一日,慈禧的病情虽较复杂,但仍无突然变化之势,如张仲元所书脉案:十月二十日,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左部弦而近躁,右寸关滑数鼓指。

咽燥舌干,口渴引饮,时作咳嗽,顿掣两胁作疼,连用甘寒化燥之法,胃热不减口渴愈甚。

谨拟加味白虎汤调理:洋参一钱石生活常识分享。

2021清宫医案的诊治及遣方用药规律总结范文1

2021清宫医案的诊治及遣方用药规律总结范文1

2021清宫医案的诊治及遣方用药规律总结范文 清宫医案是清代200 余年近千名太医临床经验的集中体现。

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清宫医案的诊治对象为至尊之躯,加之皇家数百年的生活环境相对固定,因而涉及的病证具有较明显的特征。

此外,清宫医案中的医者同为太医院太医,各自临床与研究的场所大致相同,因而清宫医学又具有类似学派的氛围。

清代宫廷医学以崇尚实效为首要特点。

御医治病,惟以疗效之良否作为诊治之关键,进而产生了一大批临床上疗效确切、历代延续使用的名方、名药。

这些都决定了清宫医派临床经验能够体现出相应的特色。

相对于元、明两代的宫廷医药档案,清宫医案保存相对完好,其医学价值、史学价值均不可轻视。

自1980 年开始,陈可冀院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同事开展了清宫医案的整理工作,目前已经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专着。

近年课题组通过构建清宫医案分析系统,开展清宫医案病证与方药的关联性数据挖掘,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发掘与总结清宫医案的诊治及遣方用药规律。

可以说,此工作是对既往清宫医案研究的延伸和继续。

对于清宫医派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清宫医案病证与方药关联性数据挖掘 为了进一步探讨清代宫廷医者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规律,由此发现一些临床较为适用的证治经验和方药,我们进行了病证与方药关联性研究。

基于病证方药相应的原理,构建清宫医案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相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对具备完整症—证—法—方药的医案进行病证与方药关联性的数据挖掘。

经过统计,清宫医案中最常见的病是外感病,内科病中依次以胸痹、胁痛、眩晕、痹病、腹痛、咳嗽、头痛、心悸、呕吐、泄泻、痉病等为常见。

清宫医案症状体征的分布基本与疾病的分析一致,头痛、头晕、发热、咳嗽、口渴、胸满、恶寒、咽痛等症状依次最多见。

清宫医案中的脉象以弦数、滑数为最多见,结合多发病,可以推测清宫人群外感病常在里证的基础上再得,而里证以热证、气滞、痰饮居多。

清宫医案中的证候以外受风凉和气道不畅居首。

有关慈禧脉案的记载

有关慈禧脉案的记载

有关慈禧脉案的记载
据太医院脉案记载,慈禧年轻时患痛经、带下等症。

咸丰年间,曾服用“调经丸”。

中年以后也可见有关记述:如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初一日脉案载:“心脾气血不足,肝郁不畅,也致荣行之际指行经时),腰胯腿膝沉,膳后身倦”等。

光绪七年五月间,还曾在腰间及脐部贴用“益寿膏”。

此膏之名,“为慈禧所賜,可治经带病及腰腹痛。

慈禧喜食京鸭等油荤之品,因此多年患有脾胃病。

光绪元年(1876年年)十一月的脉案载有:“心脾不足”,形体仍瘦”,“神虚未易安眠”等症状;光绪六年的脉案中还屡见“饮食运化不利大便微溏而粘”,“精神不振”,“心脾久弱”等记述。

光绪八年(1882年)的脉案则载有“夜间倒饱,嘈杂作呕”等病情。

从光绪元年至三十二年(1875年—1908年)的片断脉案及处方可以看出,慈禧曾先后服用过各种调理脾胃的方药,如“和肝醒脾化湿丸”、“益脾养阴除湿丸”、“益气理脾枳术丸”、“加味保和丸”、“御制参苓白术丸”,“香砂养胃丸”等。

可见慈禧贪口福,嗜滋膩,即便经过许多太医名手精心调理,仍是时常发作。

慈祺晚年,曾长期为面风、消渴和痔疮便血等病症折磨。

面风,即面神经痉挛;消渴,即糖尿病。

据脉案裆记载。

慈禧,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五月,五十岁时,便已患有面风症状是:“左眼下连颧”时作跳动,视物不爽”等,尚未发展到口眼斜的程度。

为此,曾先后服用过“十香返魂丹”,“牵正丸”等,并外施“殭蚕全蝎敷治方”、“祛风活络方”等治疗。

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慈禧的面风才有所好转。

清代宫廷医案

清代宫廷医案

清代宫廷医案清代宫廷医案对御医的治疗经验进行了完备的记录,高度体现了清代宫廷医学的水平。

其中对于危急重症的治疗,亦值得我们学习。

治厥证强调益气健脾中医学认为,厥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气血阴阳不相接续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症。

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二日,张肇基、李德宣请得禄贵人脉息细涩,系气虚痰厥之症,以致昏迷不省人事,服苏和丸神识渐清,惟气弱身软,时或迷晕,痰热犹盛,议用育神化痰汤调理。

茯神三钱,远志一钱五分,白术二钱,橘红一钱五分,半夏二钱,白芍一钱五分,扁豆四钱,泽泻一钱五分,枣仁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

引用建莲肉三钱,生姜二片,晚服。

纵观全方,以二陈汤化痰,建莲、枣仁、远志、茯神养心育神,白术、扁豆、泽泻、甘草健脾。

与一般治疗痰厥之方法不同,清宫治疗厥证,强调益气健脾。

对于厥证的病机,普遍认为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正如《景岳全书·厥逆》所述:“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

”然而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运化。

脾气健运,则中焦之气机畅达,进而一身之气机顺接,则厥证可渐愈。

另外,纵观清宫中关于厥证的记载,不难发现,清宫之人体质柔弱多虚,多患痰厥;而脾为生痰之源,因此,从健脾入手,更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开闭法解神昏闭脱证神昏是以神志不清为特征,多由心脑受邪、窍络不通,神明被蒙所致。

多种疾病如惊厥、时行热病、痰证、痫证、暑病,以及中风、癃闭、疫毒痢、臌胀等,在其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皆可出现神昏之危候。

根据病机、症状的不同,神昏常见内闭、外脱两种。

脱证属虚,急当温补固脱,闭证属实,因邪气壅盛,蒙蔽清窍,导致神机闭塞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故当用芳香开窍之法,本法辛香走窜,具有开窍通关,启闭醒神之功。

观历代医家治疗神昏闭脱的治法大体如上,清宫御医之治疗也与一般常法相一致。

但是通过对清宫医案的研究,笔者发现,清宫中尚有独特之方药。

《清宫医案研究》之宫廷秘方

《清宫医案研究》之宫廷秘方

《清宫医案研究》之宫廷秘方四磨五汁饮《清宫医案研究》中载有“四磨五汁饮”。

配方中选用水磨人参汁1克、水磨沉香汁0.3克,水磨槟榔汁0.6克,水磨乌药汁1克,麦门冬汁30克、秋白梨30克,鲜石斛汁24克,鲜荸荠汁30克,鲜藕汁30克。

本方具有回阳固脱、滋阴润燥之功效,可用于阴阳虚极欲脱、汗出、气短、喘促息微、口干唇焦等危重症。

用法为将四味干品捣碎,加水研磨取汁,将四味水磨汁用文火煎煮3~5分钟;将五味鲜品捣碎,榨取药汁,和入煎好的水磨汁中即成。

不拘时频频饮用。

据该史料记载,光绪皇帝临终前曾用此方急救,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炖狍子肉《清宫医案研究》中载有“炖狍子肉”方,配方中以狍子肉为主料,配以葱、生姜、绍酒、酱油、花椒、八角、桂皮、食盐为调料。

本方具有补虚止痢之功效,可用于痢疾、泄泻等症。

用法为将狍子肉洗净,切成3厘米方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将锅置火上,放入少量植物油,待油热时加入切好的葱、姜煸出香味时,投入狍子肉,加入适量绍酒、酱油、食盐、桂皮、花椒、八角、水,用武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肉熟烂即成。

佐餐食。

书中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大臣赫世亨患痢疾,腹痛,泄下赤白相间、色如鱼脑,御医多方医治仍不见好转。

康熙皇帝得知此事,立刻传旨,停用一切药物,改用“炖狍子肉”方调治。

赫世亨按皇帝的旨意,只服用了一顿,下痢即止。

一时间,朝庭上下无不为之惊奇。

粳米锅巴羹《清宫医案研究》中载有“粳米锅巴羹”,配方中选用粳米锅巴适量,陈年火腿骨一条,红、白糖各适量,乌梅15克,甘草3克。

本方具有复养胃气之功效,可用于危重病人饮食不入症。

用法为:将锅巴用慢火焙至焦黄后研成细末,火腿骨煅烧存性后研成细末,用二味细未加入红、白糖适量,共同研匀。

桔红泡水,取淡桔红水冲调细末,调匀成羹状。

乌梅与甘草共同放入砂锅,用文火煎煮取汁,将羹与汤交替喂服,让患者慢慢咽下。

书中记载,慈禧太后临终前生命垂危、饮食难下,即用此方维持生命。

清宫脾胃病医案赏析(上)

清宫脾胃病医案赏析(上)
腹 痛渐 止 , 寒 气 已开 , 大便连行 数 次 , 积 滞渐 畅 。 今 议
治, 腹痛 渐止 , 下痢稍 减 。 惟 身软食 少。 今 议 用香连 胃
煨木 香八 分 , 姜 连 一钱 , 酒 军一钱 。 枳 实二钱 , 槟
八 月二 十 日请 得 : 三 阿哥脉 息 弦滑 , 用药调 治 . 苓汤. 午 晚二 帖调理 。 用温 中平 胃汤 , 晚服 一 帖调理
方 面的 医案 , 潜 心揣 摩 研 析 , 撰 写 读 案心 得 如 下 , 期 为 主略作 加减 而收 功 。 胃苓汤 系 由五苓 散与平 胃散 与 同道 分享 。 1 寒湿 腹 痛治 案 ( 御 医商 景雳 、 舒岱、 孙奉 廷诊 )
组合而成 , 功能祛湿温 中、 行 气 利水 , 对夏秋之季 ,

清 宫脾 胃病 医案赏析 ( 上)
刘 沈 林
( 南京 中 医药大 学附属 医院 , 江 苏南京 2 1 0 0 2 9 )
摘 要 《 清 官 医案研 究 》 一 书保 存 了 清朝 顺 治 至光 绪 年 间现 存 的 清代 宫廷 医 药 档案 , 内容 涉及 中 医 内外 妇 儿 各 科
寒 湿 困脾 , 二便不调 , 腹 痛苔 白 者 , 用之多效 , 其中
嘉庆年 八 月十 九 日请得 : 三阿哥 脉 息沉弦 , 系饮 桂 枝 一 味 , 温 阳 化气 , 不 可 或 缺 。名 医善 用 占方 化
滞 受寒之症 , . 以致肚 腹疼 痛 , 二便 不利 , 头 闷 干 呕 今 裁 , 遣 方用 药 平 中见奇 , 故 药后 收 效殊 佳 , 此 于 后 学 议 用厚朴 温 中汤 , 午 晚 二 帖 调 理
苓汤 . 晚服 一帖调 理 。
炒苍 术 一钱 五分 , 炒 白术 一钱 五 分 , 木香八分 ,

清宫御医为慈禧太后调经所用之医方集

清宫御医为慈禧太后调经所用之医方集

清宫御医为慈禧太后调经所用之医方集慈禧,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的健康一直备受关注,每日均有太医随侍诊脉,调理用药。

看名家选议的几则调经医方,可见宫廷医家伍药处方之匠心独运,或可为今之医者借鉴。

1 调经丸咸丰年间·懿嫔·调经丸香附一两(童便制),苍术一两,赤苓一两,川芎三钱,乌药一两,黄柏三钱(酒炒),泽兰一两,丹皮八钱,当归八钱,共为细末,水迭为丸,绿豆大。

每服二钱,白开水空心送服。

”评议:本方具调经养血、理气散瘀、止痛除湿作用。

方中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为主药。

《本草纲目》谓其可“利三焦,散瘀结”,“兼通十二经气分”,并称:“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

方中以之配乌药,即《慎斋遗书》之香附散,可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其得川芎、苍术为伍,则总解诸郁,故李时珍誉本药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乌药辛温,功能顺气散寒止痛,《本草切要》以其配香附、当归、川芎,用治胎前产后之气血不和;《本草通玄》谓其“理七情郁结”,此药用放调经,大旨在此。

川芎、泽兰、当归三者入方,重在调经活血,其中川芎尚可理气开郁,泽兰更能行水破结,当归用之养血和血。

苍术辛温发散,功专健脾燥湿,丹溪谓可“散风益气,总解诸郁”,方中与黄柏相伍为二妙散,有清热除湿之功。

可治湿热下注。

赤苓,《本草经疏》称:“专除湿热”,用之可助二妙之力。

丹皮能清热凉血消瘀,治“女子经脉不通”(《药性论》),与香附、当归、川芍配合,气血双调,以达“调气而活血”之目的。

以药测证,可知本方主要在于治疗月经不调,结合方中以活血行气药物为主,及现存之慈禧脉案,可推知懿嫔(慈禧)之病主要为月经不调及痛经;又因方中有清热除湿之品,则亦可能兼见带下诸症。

按月经不调之由,主要因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其有气滞见证者,则因思忧过度,抑郁不畅,以致血结且滞,血海失于满盈,出现月经不调。

而痛经之机理亦因于血行不畅,其由肝气不舒或寒凝胞宫引起者,则经行涩滞而少腹胀痛。

从慈禧之死说痢疾

从慈禧之死说痢疾
下 赤 白黏 冻 , 白多 赤 少 ,或纯 为 白冻 ,里
急 后 重 ,脘腹 胀 满 ,头 身 困重 ,舌苔 白 腻 ,脉 濡 缓 等 。 当以 温 中燥 湿 ,调气 和 血
为 治 ,方 用 不 换 金 正 气 散 加 减 ,药 取 藿
香 、苍 术 、厚 朴 、法 半 夏 、陈 皮 、木 香 、
以清热宁神 ,益气固脱 ,或 白头翁汤加大 黄 ,煎水中药直肠灌 人配合治疗 ,以增强 涤邪祛毒之功。若 厥脱 、神昏 、惊厥 同时
出现 者 ,则病 势 凶 险 ,必 须 采用 综 合性 抢
救措 施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以挽救危急于
万一 。
寒 湿 痢 主要 表现 为腹痛拘急 ,痢
阵 ,痛 而拒 按 ,便 后腹痛 暂缓 ,痢 下 赤 白脓 血 ,黏 桐如 胶 冻 ,腥 臭 , 肌1 、 - j 灼 热 ,小便 短 赤 ,舌苔 黄 腻 ,
睡 不起 ,驾鹤 归两 。 痢 ຫໍສະໝຸດ 是 由痢 疾 杆 菌 引起 的
种常见肠 道传染病 ,多见于 夏 秋 季 节 ,以腹 痛 、里 急 后
了 几杯 白酒 ,然 后 又吃 了不 少
腹泻 ,尤其是伴有脓血便时 ,应立即到医院就
诊。
菜 。 第 二 天 ,慈 禧 即 感 腹 痛 ,
大 便 次 数 明 显增 加 ,每 天 达 几
中医认 为 ,本 病 是 因外感 时 行疫 毒 ,内 伤
十 次 , 并 带 有 脓 血 。 一 星 期 岳 ,她 变得 骨瘦 如 柴 ,虽然 请 了 太 医 院 的 医 生切 脉 诊 治 ,但
这 时 可 破 胃内 的 胃酸 杀 死 ,少 数 “ 漏 网 分子 ” 烈 ,里急后重频 繁 ,痢 下鲜紫脓 血 。呕 吐频 进 人肠 道 后 ,又被 肠 腔 内 的 正常 菌群 “ 消 繁 ,寒战壮热 ,头痛烦躁 ,精神萎靡 ,甚至四

《大清皇室的延寿经》:八珍糕

《大清皇室的延寿经》:八珍糕

《大清皇室的延寿经》:八珍糕清宫中药膳糕点最著名者当属八珍糕,尤其受到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赏识。

八珍糕,创制于明代,参照档案及医书记载,学者们认为八珍糕本为陈实功的家传密方。

陈氏所著的《外科正宗》中有详细的的配方介绍,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易吐易泻,把该药方加工成糕条,每日清晨服数条,百日后渐觉体健,久服则培养脾胃,壮助元阳,轻身耐老,效果甚妙。

乾隆四十年(1775年),参照陈氏的八珍糕配方和明代吴旻《扶寿精方》中二仙糕的配方,清宫太医院的御医又增减药味,调整分量,最终用人参、茯苓、莲子、白术、芡实、扁豆、薏米仁、藕粉、白糖、白米粉、制成糕剂,呈送给皇帝服用,从而得到乾隆帝的喜爱。

根据乾隆朝《上用有参底薄》中显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皇上共用八珍糕四次,共用过二等人参八钱;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十二月初九日起至五十三年(1788年)十二月初三日,皇上共用过八珍糕九次,共用过四等人参四两五钱。

再由清宫脉案及《用药底薄》获悉,此后到80多岁时,乾隆帝一直坚持服用八珍糕。

也就是说,自乾隆帝50多岁始,药膳养生中就几乎没有离开过八珍糕,并嘱咐身边的太监,要“每日随着熬茶时送八珍糕”,足见其对八珍糕的重视和钟爱。

根据现存医案分析,慈禧太后进入中年之后,脾胃不调,心脾不足,从光绪元年至光绪六年(1875-1880年),御医诊断的脉案中常出现老佛爷“饮食运化不利,大便微溏而黏”、“胃口不旺”,“心脾久弱”这一类的记载,说明这段时间慈禧太后脾虚之症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

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御医李德立主张慈禧太后服用八珍糕,果然效验明显。

所以,此后一直到晚年,慈禧太后从未间断用八珍糕进补。

清代御医们评述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当今的中医专家分析八珍糕的配方,认为治小儿肠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面黄肌瘦,脾虚便溏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功效。

慈禧、光绪身边史官的宦场沉浮——庶吉士的生活

慈禧、光绪身边史官的宦场沉浮——庶吉士的生活

慈禧、光绪身边史官的宦场沉浮——庶吉士的生活
王学泰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翰林们都很俭朴,难得有饭局的应酬,更绝对不到戏园子去看戏,仅从穿戴衣服及举止行动来说,就与所有京官完全两样。

比方寒冷的时季,他们总是灰布棉袍或皮袄,青洋绉瘦袖马褂,红疙瘩青缎小帽,青缎子棉鞋,看着很谦和,可是那种不大言语的情形,使人不敢亲近,进了翰林院,大多数都是如此。

【总页数】6页(P208-213)
【作者】王学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慈禧、光绪身边的史官——从《澄斋日记》看恽毓鼎的一生 [J], 王学泰;
2.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上) [J], 白兴华;郭盛楠;周娟;唐秋双
3.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中) [J], 白兴华;郭盛楠;周娟;唐秋双
4.《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运用膏方调治脾胃病特色探析 [J], 陈一凡;温雅璐;蒋萍;张清怡
5.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下) [J], 白兴华;郭盛楠;周娟;唐秋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平胃健脾饮_慈禧光绪医方选议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益气平胃健脾饮_慈禧光绪医方选议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益气平胃健脾饮_慈禧光绪医方选议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益气平胃健脾饮_慈禧光绪医方选议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西洋参3钱(研),茅术2钱,山药4钱,扁豆4钱,朱茯神4钱,远志1钱半(肉),杭芍3钱,炒栀2钱,净蝉衣2钱,厚朴1钱,陈皮1钱半,生草1钱,鲜荷叶半张。

(2)1.2.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2)1.3.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62%:益气滋阴健脾饮 (2)2.1.组成:西洋参3钱(研),于术3钱(土炒),山药4钱(炒),扁豆4钱(炒),朱茯神4钱,远志1钱半(肉),杭芍3钱(炒),花粉3钱,净蝉衣2钱,陈皮2钱,杜仲4钱(炒),木瓜4钱。

(2)2.2.原方对照:西洋参3钱(研),茅术2钱,山药4钱,扁豆4钱,朱茯神4钱,远志1钱半(肉),杭芍3钱,炒栀2钱,净蝉衣2钱,厚朴1钱,陈皮1钱半,生草1钱,鲜荷叶半张。

(2)2.3.加:于术、花粉、杜仲、木瓜 (2)2.4.减:茅术、炒栀、厚朴、生草、鲜荷叶 (2)2.5.功效:脾胃气阴两虚,怔忡不宁,腰腿疼痛。

(2)2.6.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3)1.原方1.1.组成:西洋参3钱(研),茅术2钱,山药4钱,扁豆4钱,朱茯神4钱,远志1钱半(肉),杭芍3钱,炒栀2钱,净蝉衣2钱,厚朴1钱,陈皮1钱半,生草1钱,鲜荷叶半张。

1.2.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1.3.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相似度62%:益气滋阴健脾饮2.1.组成:西洋参3钱(研),于术3钱(土炒),山药4钱(炒),扁豆4钱(炒),朱茯神4钱,远志1钱半(肉),杭芍3钱(炒),花粉3钱,净蝉衣2钱,陈皮2钱,杜仲4钱(炒),木瓜4钱。

2.2.原方对照:西洋参3钱(研),茅术2钱,山药4钱,扁豆4钱,朱茯神4钱,远志1钱半(肉),杭芍3钱,炒栀2钱,净蝉衣2钱,厚朴1钱,陈皮1钱半,生草1钱,鲜荷叶半张。

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中)

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中)

种全身表现,脾胃 失 调 则 影 响 周 身,真 正 体 现 出 “脾 胃
“交申后大便通 调,热 势 觉 减”(二 月 十 九). 慈 禧 脊 背
2 慈禧之病的治疗结果分析
通有关.
六月经 5 位太医 治 疗 仍 无 效 果,光 绪 帝 采 纳 礼 部 侍 郎
部表现加重或舒 缓 的 原 因 均 与 中 焦 气 机 不 畅、郁 阻 不
脊背热最为 多 见,还 有 脊 背 忽 凉 忽 热,或 仅 为 脊 背 寒
凉.前 文 已 经 提 及,这 些 症 状 多 出 现 在 夜 间,膳 后 加
重,饮食清淡或 运 动 后 减 轻,均 说 明 与 胃 有 关. 此 外,
个方面看,如果胃失和降,脾气升清受阻,则形神失养,
几乎是慈 禧 的 常 态,主 要 包 括 “形 神 倦 怠 ”(
(
2)睡眠障 碍 «素 问 逆 调 论»载:“胃 者 六 腑 之
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
”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体位有 3 种,即 卧 位、立 位 及 两 者 兼 有,其 中 以 卧 位 多
光绪六年(
1880 年)正 月 太 医 开 始 为 慈 禧 请 脉,至
【摘要】 该文在«
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上)»的 基 础 上,重 点 探 讨 慈 禧 病 案
的中医病机,并总结、分析其治疗结果.该文认为慈禧反 流 病 案 的 核 心 病 机 为 脾 胃 气 机 升 降 失 调,所 现 症 状 都 可
从胃气上逆、气结中焦和脾失健运 3 个方面解释,治疗效 果 不 佳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辨 证 错 误 和 长 期 不 当 用 药,并 且 和

《养生堂》清宫医案里的养生经

《养生堂》清宫医案里的养生经

《养生堂》清宫医案里的养生经《清宫医案里的养生经》关键词:清宫医案、乾隆、养心、人参、党参、八珍糕、慈禧、疏肝、薄荷、三花三叶茶专家:陈嘉兴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在清代历史中,有两个人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是在位60年、寿活89岁、被称作古稀天子的乾隆皇帝,还有一个就是历经各种波折,最终活到了73岁的慈禧太后,他们在当时都可以说是非常高寿,而在《清宫医案》中,也记录下了他们日常治病以及调理的方法,这对我们日常养生也可以起到非常多的借鉴作用。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嘉兴做客《养生堂》,为您解读《清宫医案里的养生经》。

针对乾隆皇帝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医案,专家告诉我们,这些内容说明乾隆皇帝的身体还是非常好的,所以御医开的方子主要是调理,其核心就是养心。

中医所说的心,其重要性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心出现了问题,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络都会出现问题,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养好我们的心,是养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本期节目。

养心重在补气,在乾隆皇帝临终前的最后一个医案当中,御医将人参的用量从一钱一下加到了六钱,看重的就是人参大补元气的功效,希望能够挽回乾隆皇帝的命。

而历代医家也留下很多使用人参的经典案例。

陈主任的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徐心如就总结出了用养阴益气活血通脉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其中就包括使用人参来针对“气虚”这个基本病机。

但是,人参的价格确实非常昂贵,所以,专家推荐了党参作为人参的替代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本期节目。

在日常饮食当中,清宫医案里面有一篇《服用八珍糕的实录》,记载了乾隆皇帝经常食用八珍糕来养生,《本草从新》中描述八珍糕:“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那么,这种宫廷里的美食都有哪八珍呢?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呢?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本期节目。

在慈禧太后的医案当中,更多都是关于疏肝解郁的的内容,这和慈禧太后本人急躁易怒、经常心情烦闷有关。

慈禧侍医王连清治病特效秘方

慈禧侍医王连清治病特效秘方

慈禧侍医王连清治病特效秘方馆友“诚交天下675”:您好!您的文章“慈禧侍医王连清治病特效秘方”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1年12月24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常见疾病”类别的精华区。

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王连清,女,慈禧的侍医,陈賡大将的保健医生。

已经是80岁高龄,但在现场看来,王老师的气色特别好,王老师首先分享和观众她保持年轻的秘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用小锤子敲打经络。

在床上做一套王氏八段锦,神清气爽。

80岁依然一头黑亮的头发,全都得益于王老师经常吃自制的益血养颜膏。

1、治疗失眠的方法:安睡灵做法:炒枣仁30克,灸远志10克,莲子心5克,失眠症状严重者加入4克琥珀粉,研磨成粉后,用蜂蜜调服,早晚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不和的患者,需要加服调理脾胃的药物,如保和丸等。

食用方法:失眠症状严重者,每日午饭前,晚饭前和睡前服用每次6克。

症状较轻者,每天早晚两次,每次6克。

2、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特效方—芥末敷做法:(1)先将芥末粉和白面按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用60度的温水调成糊状。

(2)取一张宣纸,24*20厘米对折,把和好的面糊摊在一面上,然后把宣纸对折。

贴在左右背颊骨上,用毛巾盖着,等贴药的背颊骨有热辣的感觉,约3—5分钟取下,可发现贴药处发红。

将寒气拔出后,一般3—5次痊愈。

此方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有特效。

3、健儿粉治疗小儿偏食、厌食,喂养不当。

造成便秘,容易感冒,身体虚弱。

鸡内金、炒山楂、炒麦芽,焦神曲、熟大黄各100克,按1:1比例打成粉越细越好。

用温水冲服,大便干燥者可以加蜂蜜冲水调成糊状,一天3次,饭前20分钟冲服。

(据湖南卫视《百科全说》20111220 视频编)。

他曾给慈禧太后治病,用养心调脾方治好慈禧太后顽疾,一介布衣为何有如此之功?

他曾给慈禧太后治病,用养心调脾方治好慈禧太后顽疾,一介布衣为何有如此之功?

他曾给慈禧太后治病,用养心调脾方治好慈禧太后顽疾,一介布衣为何有如此之功?↓↓↓下视频版↓↓↓弘扬中药文化,科普中药知识,让我们一起践行吧!↑↑↑上视频版↑↑↑↓↓↓下文字版↓↓↓光绪六年,即1880年春,慈禧太后病了,病得不能垂帘听政,翁同龢在日记中特别记录,自初二起召见办事,接慈安太后御帘内,十余年来,此为创见也。

·太医连续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朝廷大臣们觉得太医院靠不住,开始酝酿请外省医生来为慈禧治病,京城的清流派干将张之洞在写给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的密信中,首先推荐的费伯雄、马佩芝(马培之),说他俩都是常州人,江南人人知名,虽然他把名字写错,但显然指的就是孟河镇的两位名医。

张之洞私下推荐费伯雄马培之时,他有所不知,费伯雄这位一代名医已于年前去世了。

因此,当慈禧太后同意大臣奏议,欲令各地总督、巡抚、博访名医时,江苏巡抚吴元炳保荐,并获得恩准的就是马培之。

后来,马培之将父亲给慈禧太后诊治的日记汇编成册,名为《纪恩录》。

开篇之前就是吴元炳的荐举奏章,其中称马培之“素精医道、遐迩知名,各处就诊之人往往目不暇接”。

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孟河名医马培之应诏赴京,为慈禧治病,7月初六离开孟河镇,21日进入北京,第一次入宫诊脉是在26日早晨,民间历来津津乐道:宫中为皇后,公主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而必须用丝线的一端系在病人手腕上,御医凭借丝线的另一端得到脉象,俗称悬丝诊脉。

在《纪恩录》中,马培之记叙了给慈禧太后诊治的情形,破除了悬丝诊脉这一传言。

只是他不能站起来走上前去,而是“膝行至几前”;也不能抬头看,并且慈禧太后的手腕上还搭着一块黄帕。

马培之一边切脉,一边报出脉象,临了一句是“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起训示”。

慈禧太后命马培之下去,薛福辰、汪守正两人先后进前,照样切脉,然后三人一起随太监到东配殿各开出一道洋洋洒洒的处方。

马培之由脉象论证病理,最终谨拟一方养心调脾之剂进呈,处方呈内大臣请侍医看过,嘱医士用黄签恭楷进呈皇太后御览,太医将所用之药在《本草丛新》书上用黄笺标记,由总管李莲英递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宫医案》:由慈禧医案说脾胃病治验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清宫御医也颇为重视,潜心研究脾胃理论,透过众多医案,可以发现其学术思想在此方面的诸多体现。

清宫之中,皇家养尊处优,恣食肥甘厚味,加之受饮食习惯影响,患脾胃病者较多;其中,慈禧医案的记载可谓现存最全者。

慈禧一生,常患气滞、食积、泄泻等症。

笔者以慈禧医案为例,浅述对宫廷脾胃病遣方用药理论之理解。

重调脾胃气机升降
脾胃居于中焦,是全身气机的枢纽,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脾阳不主运化,胃腑不能宣达”。

胃为六腑之一,六腑者,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气滞逆则致胃脘、腹部痞闷胀满、疼痛不适等诸多症状。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宫廷御医亦很注重脾胃气机升降的调和。

如光绪32年2月23日,慈禧脉案载:
“庄守和、张仲元请得皇太后脉息,左关稍弦,右寸关沉滑。

胃气壅滞,头目不爽,谨拟升清降浊之法调理。

枳壳一钱五分,厚朴一钱五分,元明粉一钱,甘草五分。

引用一捻金(人参、牛黄、二丑、槟榔、生军、朱砂)八分,水煎服。

以方测证,慈禧头目不爽之患,主要责之中州阻滞,气机不得升降所致。

故用此方理气宽中,煎汤送服一捻金清热通滞,共达通下除积之目的,俾胃气得降,而脾气自升,诸症遂愈。

益气补脾甘润养胃
在整理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清代宫廷御医在治疗脾胃病的过程中继承了李东垣甘温升阳、益气补脾的思想;临证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喜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

光绪脉案中所载脾胃虚弱、阴液不足之证,用四君子汤加砂仁、石斛治疗。

调理脾胃的方子中配伍沙参、麦冬、石斛等甘润养胃之品。

这样的方剂不胜枚举,正如清宫医案所述“操东垣论脾胃之意,而不用其方,正欲脾胃阴阳之适当耳。

”盖东垣治脾胃,着重升脾阳而忽视养胃阴,清宫御医不仅注重养胃阴,而且脾阳胃阴兼顾。

症分轻重善用消导
消食导滞法属于八法中消法的范畴,主要用于因伤食而出现食欲减退,嗳腐吞酸,胸脘痞闷等症。

根据食滞之程度,患者体质之异同,其治疗又有轻重之分。

通常轻症以“进食不香,纳运不畅”为特点,则宫廷常用三仙饮(即以焦三仙为基础加减)、加减思食丸(由神曲、麦芽、佛手、乌梅、宣木瓜、云苓、甘草组成,对于食滞所致纳食不香,口干不渴,兼有嘈逆者疗效好)等。

重症临床以恶食,嗳腐吞酸,腹胀时痛,大便秘结为特点,舌苔多黄厚腻,脉象沉滑。

清宫常用方包括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广术(烧)、黄连、商枳壳(麸炒去瓤)、黄柏、大黄、香附子(炒)、牵牛。

温中化饮汤:香附、郁金、厚朴、赤苓、杜仲、续断、五灵脂、炮姜、猪苓、焦三仙。

清热化滞汤:苏梗、厚朴、葛根、黄芩、川连、炒栀、陈皮、枳壳、炒神曲、天花粉、制半夏、甘草。

攻补兼施以攻为主
“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因此,攻邪药和补益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不能截然割裂。

攻邪之余,须记脾胃正气易损,应辅以健脾补气之品;补益之时,须知胃府“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应佐以消导之类。

宫廷御医立法处方严谨,以善用通腑法著称,纵观清宫医案,不难发现承气汤等峻猛之剂,但也常于方中配伍人参、白术等健脾益气。

如光绪30年后,慈禧年近古稀,体质渐弱,虽为胃肠蓄有滞热之症,但其治疗用补中兼化之法调理:人参、枳实、广陈皮、焦三仙、厚朴。

虽有承气之意,但加用人参补中扶正,以防虚虚实实之虞,确实得当。

宫中之人,平素恣食膏粱厚味,停饮积滞较多,故无论是临证之时,还是家常防病均以消导通利为主。

古人谓“六腑以通为补”,清宫对于脾胃病的治疗以及平素调理方中,常用消导通利之剂,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急危重症顾护胃气
中医认为,人以胃气为本。

年老体弱之人、久病之后,医药交相攻伐,胃气告匮,若苏其胃气,对于危重症之恢复大有裨益。

慈禧临终前就曾以饮食疗法和养胃气。

御医施焕于光绪34年10月21日拟方为:“粳米饭锅巴培焦研极细末,陈年火腿骨煅研极细末,二味等分共研匀,以红白糖和淡橘红水调羹,另用乌梅五钱,甘草一钱煮水徐徐咽之。


此方效否姑不置论,但是危急重症之时仍注意顾护胃气的思想,确属难能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