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
谭嗣同哲学主导思想的转变及其实践后果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仅次于康有为、 梁启超的第i号 领 袖人物 , 冲决网罗”思想解放的激进程度 , 其“ 、 其对于封建礼
教与封建专制的猛烈批判, 其对于满清王朝异族统治的强烈
思想熏陶, 自称“ 私淑船…”。 ‘ ‘ 迩为学专主《 ¨ 船山遗书》 ,
辅以广览博取” j 船 。立下“ _( 3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以
想精华, 是维系民族命脉与激发志士仁人“ 空绝千古” 的精神 量, 是结束异族统治、 预示“ 万物昭苏” 天将破晓的第一声
春雷 : “ 万物昭苏天地曙, 要凭南岳一声雷。 ” ¨
盾” ” f对其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 ,i E
及其相互间如何转化, 特别是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所产生 的实践后果, 涉及不多。‘ 由于谭嗣同是直接参与光绪帝新政 决策的枢要人物, 他所策划的依靠袁世凯发动兵变的密谋 , 直接导致了“ 1 百3 维新” 的失败, 并影响 r中国近代史的政治 走 。所以, 进一步深入研究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与政治实 践, 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仍然是很有现实启发意义的。
物主义思想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 , 因而能得到同样信奉 船山崽想的欧阳中鹊的高度赞赏。欧阳对谭嗣同此信作 r
长达数千 占的2 条批跋, 7 其中一条是:‘ “道不离器’ 之说, 精 确不磨。 ¨ 还有一条批道 :为今之计, ” ” “ 宜内急图自强 , 自 强之法 , 即信内所言‘ 广兴学校’ 以下二十四行是。此二十
、
Hale Waihona Puke “ 随器变” 道 的唯 物 主 义 思 想
谭嗣同早期主要是受中国孑孟儒家思想的教育, L 特别是 对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与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的著述进 行了长期认真的研读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 自幼从师于湖 南浏阳的著名学者欧阳中鹊, 青年时又求学于湖南浏阳另一 位著名学者刘人熙。这两位学者都是终身研究船山之学的
论谭嗣同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改良主义政治实践的矛盾
作者: 陈旭麓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页码: 59-68页主题词: 谭嗣同;民主主义思想;改良主义思想;潭嗣同;政治实践;梁启超;康有为;民主革命;政治社会思想;法国革命摘要: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重要回合,在知识界发生过较大的波动和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是这一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是代表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谭嗣同又是一直被誉为这派人中的左翼或急进分子,因为他既是主张流血变法的实践者,而他的政治社会思想又闪烁着民主革命的光辉。
梁启超在“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中说:“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由此可知谭嗣同的思想言论,为康、梁等人“所不能达”和“所不敢言”的。
那末他们“所不能达”和“所不敢言”的是什么?这非他,就是谭嗣同激烈地反抗封建传统的民主思想和革命愿望。
著名的“仁学”写成于一八九六至一八九七年间,不但没有象“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一样的印行,也没有在和谭嗣同有密切关系的“时务报”和“湘学报“发表。
不难想象,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固然是洋务派和顽固派所震骇和坚决反对的,也是改良派所不能完全同意的,所以“仁学”至一八九九年在国外才有出版的机会,当由“清议报”印行时,还遭到康有为的干涉,而康、梁又竟擅自删改了其中某些反满革命的言论。
今文经学大师、湖南维新派首领之一的皮锡瑞,至一九○一年看到“仁学”,尚惊为“骇俗之文”。
可是改良派震惊和害怕的谭嗣同思想,却为二十世纪初年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邹容、陈天华、吴越等人所继承和发扬,章太炎虽痛诋保皇党,而称道谭嗣同的“卓厉敢死”为革命道德。
不仅如此,即在五四运动后的二三十年中,他那冲决“与虚空而无极”的网罗的精神,仍没有丧失它的战斗意义,陈伯达同志在一九三四年写的“论谭嗣同”,就不止是为了写历史论文,而是因为他的反抗封建传统的思想仍是现实斗争的武器。
可是谭嗣同的思想,一般仅指出他的“革命倾向”或“革命因素,却忽略了他那曲折而显著的民主革命要求,当然由于他的政治实践,从在浏阳倡办新学开始,到喋血宫门,却没有跳出改良主义的圈子,这是他的矛盾,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已经存在着改良与革命两条路线的矛盾的反映。
简论谭嗣同唯心主义思想中的进步因素
斗争与哲学斗争等同划一 , 不应把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等
同划 一 。 谭嗣 同是一 位 兼 具 唯物 主义 与 唯心 主 义哲 学 世 界 观
的历 史人 物 。他 并 没 有 把早 期 的唯 物 主义 的世 界观 贯 彻 到底 。由于他在 救 亡 图 存 的道 路 上并 没 有 找 到 实现 变 革 的物 质力 量 , 此在 19 因 8 6年 “ 游 访学 ” 哲 学 思想 便 发 北 后 生 了根本 性 的转 变 。他 改变 了 固有 的唯 物 主 义哲 学 世 界 观 , 想 以 精神 解 脱来 摆 脱人 们 的苦 难 , 幻 以精 神 感化 来 推 动变 法维 新事业 的发 展 , 逐渐形 成 以主 观 唯心 主义 为主 要 特征的哲学体系, 其著名的代表作《 仁学》 正是他此方面思 想 的集 中体现 。从 此 唯 心 主义 的世 界观 便 成 为 了指 导 其 变革 的唯 一武器 , 但是 他 的这 种唯 心 主义 的仁 学世 界观 却 放射 出了颇为耀 眼 的光芒 。 著《 学》 仁 以唤 中国人 之平等 “ ” 中国古代 重 要 的意 识形 态 之 一 。从 政治 范 畴 仁 是 来看 ,仁 ” 先 是 维 护 奴 隶 社会 等级 制 度 的伦 理 道 德 观 “ 首 念 。在奴 隶制度 崩 溃 、 封建 制 度兴 起 之 后 , 仁 ” “ 又成 了地 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的伦理道德观念 。从哲学范畴 来看 , 国不少 唯心主 义哲 学家将 “ ” 为基本 的哲学 概 中 仁 作 念 , 以表示 精 神本体 。 用 而谭 嗣 同则 扬弃 了“ ” 护封 建君 主 专 制 和等 级 制 仁 维 度 的内容 , 它改 造为 资产 阶级 反对 封 建专 制 和等级 制 度 将 的武器 , 从而使从事进步事业——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仁 人志士们可以利用“ 来宣扬其主张 , 仁” 进而更为有利的为 民族 振 兴 、 家 富 强 昌 盛 寻 找 出 路 。正 如 梁 启 超 所 说 : 国 “ 仁学》 《 何为而作也?将 以会通世界圣哲之心法 , 以救全
论谭嗣同“新仁学”的思维方法及其问题
作者简介:李训昌(1986— ),男,山东淄博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重庆渝北,401120。
2018年第6期论谭嗣同“新仁学”的思维方法及其问题李训昌摘 要:在西学东渐之初,谭嗣同力图融古今中外为一炉而建构起的“新仁学”体系,是近代中国学人会通中西文化而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次尝试与努力。
为建构其“新仁学”体系,谭嗣同分别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谭嗣同思维方法的反思,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谭嗣同“新仁学”体系建构的理论得失,准确定位其体系尚处于以中国传统文化“格义”西方文化的阶段。
因此,在研究与阐释谭嗣同“新仁学”体系时,应当从宋明理学的模式以及天人合一的范式去解析其对西学的借鉴与吸收,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日新;微生灭;破对待;断意识;心力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所著《仁学》是维新派第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作。
在《仁学》中,谭嗣同试图以“仁”为核心,将其接触到的西学(宗教和科学)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融为一炉,建构起一个“新仁学”体系,进而为清廷的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
为建构其“新仁学”体系,谭嗣同分别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
首先,在“器”的层面,谭嗣同讲一切皆变,尚动黜静,主张儒家的“日新”说。
这是他变法思想中求“变”以自新图强的根本主张。
其次,在“道”的层面,从道家的“方生方死”讲“以太”的“不生不灭”,是一种从相对中看出绝对的“微生灭”论。
这是他变法思想中“不变”的理论根基。
谭嗣同“变”与“不变”相统一的道器观,是其为维新变法而提出的本体论说明,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变法的问题。
最后,谭嗣同试图通过唯识学的“断意识”“破对待”,以慈悲大愿的“心力”工夫“冲决网罗”,进而达到万物齐一、天人一体的“以太—平等”、“仁—通”境界。
谭嗣同慈悲大愿的“心力”说,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工夫论的支撑,解决了进行维新变法的主观态度与精神动力问题。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童舜尧(),男,江西德兴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8年6月第30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Jun .2008Vol 130 Spec ial sec .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中剖析他舍生取义的历史动机童舜尧(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 要: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中一个主动放弃逃生机会而去选择慷慨赴死的维新志士。
在历史上能这样为自己选择归宿的人物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认为促使他选择慷慨赴死的动机有三:其一,爱国忧民;其二,为实现自己心中资本主义的那幅完美蓝图而死(抑或说是为心中的信仰而死);其三,忠君酬主。
而这三个动机的形成和他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生都处在矛盾中是谭嗣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戊戌变法; 西学; 冲决网罗; 万国公法; 仁学; 忠君酬主中图分类号:K 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082-03 十九世纪末期的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发动的改良运动。
他们企图将君主专制制度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结果惨遭失败。
在这场运动中作为核心人物的谭嗣同却是个为后人所景仰而又充满着多种矛盾色彩的人。
作为激进的维新志士左派的代表,他的思想明显地含有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但其所作所为却是在为实现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痛骂专制帝王,却又甘心为光绪皇帝效命;他在痛斥纲常明教,呼吁民主平等的同时却又在赞扬孔子,要求仿效西方光大基督教那样来尊孔崇教。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出身与湖南浏阳官僚地主家庭,其父为湖南巡抚谭继洵。
谭嗣同10岁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
中国哲学史4-4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 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 廖天一阁主等.湖南长沙浏阳人,清末 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 于剑术.著名维新人物.1898年参加戊 于剑术.著名维新人物.1898年参加戊 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 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 28日 英勇就义.著有《仁学》 英勇就义.著有《仁学》等.
三,冲决网罗又自陷网罗 1,网罗是虚幻的 2,把平等的实现归之于精神世界 3,振兴孔教的愿望
第二节 "以太即仁"的自然观 以太即仁" 一,谭嗣同早期的哲学立场及其转变 1,以元气为本的本体论 2,对佛教以及封建迷信的批判 3,"道用器体"的道器观 道用器体" 4,谭嗣同哲学立场的转变
二,"以太" 二,"以太"说 1,基本内容 2,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
二,由相对主义走向独断论 1,相对主义与独断论的逻辑关联 2,理论变化的的历史轨迹
三,以相对主义为特征的不可知论 1,否认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2,否认感觉的真实性 3,否认认识客体的差异性 4,对一切认识活动的否定
思考题
1,谭嗣同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总体批判 2,谭嗣同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 3,解释:冲决网罗,以太,仁以通为第一 义,以心挽劫.
第一节 "冲决网罗"的反封建思想 冲决网罗" 一,对清朝政府的批判 1,清朝政权的罪恶,清朝统治的反动甚于 前代. 2,清朝统治者始终站在与人民对立的立场, 以愚民,弱民为国策.
二,对封建纲常的名教批判 1,总体批判 2,对"君为臣纲"的批判 ,对"君为臣纲" 3,对"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批判 ,对"父为子纲" 夫为妇纲" 4,对朋友关系的肯定
谭嗣同与戊戌变法
谭嗣同与戊戌变法作者:文雪梅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1期摘要:了解谭嗣同思想变化的轨迹,才能找到解开谭嗣同之死的钥匙。
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不成熟的阶级和社会政治力量,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自由与解放,而又缺乏和找不到现实斗争的力量,最终陷入了无可解脱的矛盾和悲剧的结局。
关键词:谭嗣同哲学思想仁以太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主义民主主义。
谭嗣同,生于1865年,卒于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1898年夏,清光绪帝下诏变法,谭嗣同被召以“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
他喜出望外,天真地以为“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
然而,变法犹如昙花一现,仅103天即告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
其实,早在被捕前,谭嗣同就已得知清政府要逮捕他的消息。
但在“去”与“留”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最后慷慨就义。
每当讲到这段悲壮的历史,学生总是不理解谭嗣同为何要留下来,何不象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作为教师,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懂并讲清这个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谭嗣同。
谭嗣同不只是思想家,从他多年浪游南北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看,他并不甘心于书斋思辩,称得上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组织家。
他慷慨地以自己的鲜血贡献给他的事业的戏剧性的光辉结局,乃是他思想悲剧性地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了解谭嗣同思想变化的轨迹,才能找到解开谭嗣同之死的钥匙。
谭嗣同的哲学、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仁学》一书中。
该书写于1896—1897年间,正是中国经甲午战争后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更是谭嗣同摆脱旧学羁绊的时期。
他在《仁学》一书中指出:“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富”、“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以此来论证变法的必要性;又从圣教之旨、自然之理、孔子改制之道、《春秋》“三世”之义,来论证变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变化、日新则存,反之则亡。
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矛盾及实践上的失败
作者: 耿相魁
作者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出版物刊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94-96页
主题词: 谭嗣同 哲学思想 矛盾
摘要: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青年斗士。
在哲学上杂糅东西,用“以太”说解释物质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力图调和唯物论和唯心论;在认识论上,通过批判宋明道学宣扬的封建名教,把唯物主义和神秘主义、感觉论和顿悟论杂糅在一起,最后由相对主义的怀疑论走向了神秘主义的顿悟论;在历史观方面,强调了“新之又新”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法则,论证了社会法制的不断变革发展,把“日新”变化观同辩证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最终陷入了“异同攻取”辩证法与“相爱相成”中庸观的矛盾。
浅析谭嗣同_仁学_思想的主要特点
!"在大厦将倾,人物辈出的晚清,谭嗣同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追思和仰慕的。
谭嗣同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其以身殉道的生命实践,亦在于其思想的超前性和锋利性。
集其思想于大成的《仁学》,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潮流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思想来源的广泛性谭嗣同身处晚清新旧中西混杂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师友众多,强调兼收并蓄,加之刚过而立之年即罹难,未及对《仁学》书稿及其思想进行打磨和拓展,因而“仁学”还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
谭嗣同在《仁学》序言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源中包括了经学、理学、佛学、诸子学和西学。
经学提倡今文经学,理学提倡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佛学提倡禅宗、华严宗、唯识宗;诸子学提倡庄子、墨子以及明末遗民王船山、黄宗羲等的思想;西学攻格致、算学、社会学。
既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既有宗教、哲学又有政治思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融中西古今之学于一体的庞杂体系。
二、思想形式的神秘性“仁学”思想带有神秘和虚无的色彩,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以太”解释世界的本原;二是用佛法作为理想的归宿。
所谓“以太”,即物理学中的#$%#&的音译。
当时西方的物理学家认为光的传播必须有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即是“以太”,它弥漫在宇宙之中,太阳和其他星球的光依靠这种媒介才传到地球上来。
因此,“以太”是一个物质概念。
谭嗣同取借和扩延了这个概念,来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洽、不管络而充满之一物焉,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无以名之,名之曰以太”。
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
参考书目:1.罗炳良.《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2.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3.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4.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摘要】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抨击旧政、宣传变法的激进派人物,为反对清朝封建专制,要求变法而贡献出宝贵生命。
他所著的《仁学》一书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批判封建制度,要求进行变法。
本文试图从《仁学》的哲学思想入手,分析谭嗣同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进行变法的原因。
正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站在救亡图存前列的,正是要求维新变法的知识分子。
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中最激进的人物,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在《仁学》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进行政治变革。
一.谭嗣同哲学思想来源谭嗣同思想来源十分广泛,谭嗣同在《仁学·界说》中提到:“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①由此可知,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杂糅各家,从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思想中汲取所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完整的哲学体系。
二.谭嗣同哲学思想体系在综合借鉴了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谭嗣同构建出“以太—仁—通”这样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三个概念侧重不同,但紧密联系。
在《仁学·界说》中,谭嗣同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①他将“仁”作为世界的本原,确立了自己的唯心主义思想。
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太”的概念:“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
关于“谭卞之争”里若干分歧观点的理解和启示
关于“谭卞之争”里若干分歧观点的理解和启示“谭卞之争”是指公元5世纪时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两位名士谭嗣同和卞壼之间的争论。
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道家”与“佛家”的哲学观点。
谭嗣同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主张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而卞壼则倾向于佛家的思想,认为个体的修行和觉悟对人生的意义更为重要。
这场争论涉及了一系列问题,如人性本善与本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
以下是对于该争论中一些分歧观点的理解和启示:1.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谭嗣同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卞壼则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修行才能摆脱贪嗔痴的困扰。
这一分歧观点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既有天生的善良和道德潜能,也有受到欲望和世俗诱惑的恶劣倾向。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塑造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塑造。
2.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谭嗣同强调儒家伦理观念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的修养和道德行为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至关重要。
卞壼则认为个体的修行和觉悟对于个人的生命意义更为重要,并主张脱离社会束缚追求自我实现。
这一分歧观点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个体既需要社会的支持与认同,也需要自主的发展和实现。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兼顾个体的需求和整体的利益。
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谭嗣同认为个体应该追求道德和伦理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卞壼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个体的觉悟和超越。
这一分歧观点揭示了人生意义的多样性。
每个人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注重功利和物质追求,有的人追求自我超越和灵魂的满足。
这使得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个体化的问题,需要个体自主去探索和选择。
这场争论给我们启示:1. 价值观的多样性:人们对于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
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并学会倾听和理解。
这有助于增进沟通和理解,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2. 抱有开放思维:从谭卞之争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都有其道理。
浅谈谭嗣同仁学中的平等思想
浅谈谭嗣同仁学中的平等思想《仁学》的核心思想“仁——通——平等”最后一个立脚点是“平等”,谭嗣同的“平等”观念,主要来源于西方文化,其源头是在基督教思想之中。
本文是,欢迎阅读。
《仁学》是谭嗣同“冲决网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著名作品,也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哲学作品。
本书共二卷,五万多字。
撰写于1896年至1897年之间。
它的出版在谭嗣同死难之后。
首先刊登《仁学》的是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发行的《清议报》,略后发行的是上海的《亚东时报》。
在五光十色的闻见博杂之学掩盖下面,《仁学》的内容,就是用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冲决民族压迫,冲决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用科学来反对追求利禄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俗学,替早期《新青年》提出的科学和民主开了先声。
由于他对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顽固腐朽有深刻的认识,对封建伦常的毒害有深切的感受,所以在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抨击封建伦理方面,极为深刻,比早期《新青年》上的批孔深刻得多。
从《仁学》中能看出谭嗣同对平等极为关注和推崇,谭嗣同身处晚清新旧中西混杂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师友众多,强调兼收并蓄,加之刚过而立之年即罹难,未及对《仁学》书稿及其思想进行打磨和拓展,因而“仁学”还是一个庞杂而尚未完成的思想体系。
谭嗣同在《仁学》序言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源中包括了经学、理学、佛学、诸子学和西学。
经学提倡今文经学,理学提倡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佛学提倡禅宗、华严宗、唯识宗;诸子学提倡庄子、墨子以及明末遗民王船山、黄宗羲等的思想;西学攻格致、算学、社会学。
既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既有宗教、哲学又有政治思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融中西古今之学于一体的庞杂体系。
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
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作者:杜莹莹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
这是谭嗣同留给后人的奉献精神,在他34年的生命里,让后人值得缅怀的不仅是他慷慨赴死,还有他的思想。
谭嗣同生命虽短,但他身处在中西相冲突相交时代,他的思想涉及范围又广又杂,杂糅各家学派创立了“仁学”,一直影响后世。
关键词:谭嗣同;思想;仁学“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谭嗣同始。
”[1]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牺牲也预示着改良运动失败。
虽说他生命短暂,但他的思想广而杂,所以研究他的学者分别从思想的构成,理论特征,思想渊源,思想史,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历史地位,现代价值等进行专题研究。
关于谭嗣同思想研究,大部分从他的奉献、佛教、狭义精神,其中“仁学”研究为重中之重,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讨论,学者们力求更详细,更全面地呈现谭四同的想法。
本文通过他的经历来探讨关于他的仁学思想。
一、谭嗣同人生经历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谭嗣同父继洵,官做到湖北巡抚,在他童年时期他的姐姐、大哥、母亲因患白喉症,先后病逝。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是江苏候补知府,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
34年短暂的生命里,正是资产阶级革命酝酿时期,在这样的时代的刺激下,他提倡新学,同时,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又给予他若干影响,又加上王船山、黄梨洲诸人的思想给予的熏陶,尤其是王船山的“道器论思想”影响特别大,其中欧阳中鹤、涂启先、刘人熙三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深远。
这三位老师对于谭嗣同前期思想构成具有重要影响,为后期仁学思想观点产生奠定基础。
谭嗣同不仅仅是口头说,他还通过做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他的一生里,创建过报刊、学校、组织工会等,通过实业来救国。
谭嗣同与老师欧阳中鹤集绅士建学会,兴算学格致馆,形成学习之风,养成栋梁之才。
他与希望变法的湖南巡抚陈空箴、黄遵宪等官员一起,进行湖南新政。
对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几点看法
作者: 张豈之
出版物刊名: 人文杂志
页码: 39-46页
主题词: 哲学思想;唯心主义者;自然科学;世界观;康有为;谭嗣同思想;唯物主义者;仁学;政治思想;封建君主制
摘要: <正> 近年来,在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方面的文章,就拿分析谭嗣同思想的文章来说,我所看到的,就已有三四篇之多了。
在谭嗣同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说谭嗣同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有的说谭嗣同是唯心主义者。
孙长江同志认为谭嗣同的世界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我认为,是妥当的。
但是,谭嗣同的唯心主义世界观与其政治思想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在变法维新运动中最激进的,而且发表过反封建君主制度激烈言论的谭嗣同在世界视上竟是唯心主义呢?孙长江同志对于这些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分析。
我想围绕着这个问题说明我对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几点看法。
谭嗣同心学思想探析
谭嗣同心学思想探析作者:段澜涛来源:《学理论·下》2020年第07期摘要: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集中阐释了他的心学思想。
从其理论渊源来看,是对儒、释、道、墨、耶以及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念的比附。
从其思想内容来看,涉及心的本源性、创生性等问题。
探讨谭嗣同的心学思想对于我们深入把握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特点,了解中国近代心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谭嗣同;心学;《仁学》中图分类号:B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48-02与中国近代多数启蒙思想家重视“心”一样,谭嗣同也提出了自己的心学思想。
一、谭嗣同心学思想的提出谭嗣同心學思想的提出,一方面与他的整个仁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他救亡图存的政治目标密切相关。
谭嗣同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仁学》一书中。
《仁学》是谭嗣同思想的代表作,其基本倾向就是杂糅中西,包括儒、释、道、墨、耶以及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理念。
他认为“通”是仁的第一义,“以太”是通的器具,“平等”是通的表象。
谭嗣同通过对《春秋》《易》、佛经等的理解,认为“道通为一”最能表达出“通”所具有的含义,而“通”又包括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
他认为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都是由“以太”而组成,而孔子的“仁”“元”“性”,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性海”“慈悲”,耶教的“灵魂”“爱人如己”“视敌如友”都是以太的具体显现。
谭嗣同认为“日新”是以太的动机,也可以说是仁的开端。
他说过“以太之动机,以成乎日新之变化,夫固未有能遏之者也”[1]321。
在谭嗣同那里,新就是孔子所说的“改过”,佛说的“忏悔”,耶稣的“认罪”。
谭嗣同认为西方因为喜动而称霸世界,而中国学术上追求“宁静”,治术上追求“安静”,所以才百端废弛。
他认为道家的思想主柔静,导致了当时中国的混乱状态。
他曾说:“惟静故惰,惰则愚;惟俭故陋,陋又愚。
兼此两愚,固将杀尽含生之类,而无不足。
谭嗣同《仁学》中的“公理”思想
第33卷第6期2020年11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ta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Vol.33 No.6Nov.2020谭嗣同《仁学》中的“公理”思想刘修志(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此书中西结合、古今会通。
对于“公理”相关研究与阐释是谭嗣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理”作为近代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公正、平等、正义等对于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理念的倡导、普及与遵循。
对此,谭嗣同也认为,不管中外各思想流派有着怎样理论上的精微或者存在多大的区别,它们都具有两个共同点,那就是慈悲和灵魂,此即是“公理”。
《仁学》中关于公理的阐述有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就是“以太”“仁”“平等”等。
同时,谭嗣同视“公理”为重要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成果,主张以天地万物之本的“公理”作为切入点,通过革新、发展、衍生和冲破罗网,破除守旧观念,积极倡导“孔教”改革。
[关键词]谭嗣同;《仁学》;公理[中图分类号]K82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3194(2020)06 0114 08[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3951/j.cnki.issn1002 3194.2020.06.013 《仁学》是近代思想家谭嗣同所著的哲学书籍,也是维新派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谭嗣同作为维新派的重要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其思想特色表现为中西结合、古今会通,他既有很强的中国学问修养,又对西方学问积极吸收;既沉浸于传统旧学,又致力于变革各种社会现状。
《仁学》是“新子学”的经典文本,主要从“仁”观念里的“社会”视角抨击晚清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制度,提出民主政治及平等思想等,倡导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期望政府维新改革,对晚清顽固保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进行全面的批判,被视为晚清思想界的“暴风骤雨”,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震动。
谭嗣同哲学主导思想的转变及其实践后果
谭嗣同哲学主导思想的转变及其实践后果
彭大成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6(035)006
【摘要】谭嗣同早期受王船山唯物主义思想影响,故其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后来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其哲学主导思想转向了主观唯心主义.这种哲学主导思想使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陷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的迷误,并直接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但是,谭嗣同的血并没有白流,他"冲决网罗"、思想解放的伟大精神与自我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对中国近、现代的伟大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彭大成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60年哲学主导思想的转变及新探索 [J], 余灵灵
2.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矛盾及实践上的失败 [J], 耿相魁
3.解放:从实践到哲学探寻与追问的转变——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 [J], 王秀莲
4.人类解放与实践批判——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哲学主题 [J],
刘凯;朱宗友
5.否定事物本质会带来严重后果——体育实践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一个主要论点是错误的 [J], 毕世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谭嗣同认识哲学的过程和旨归
作者: 魏义霞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6-3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谭嗣同;认识哲学;认识过程;认识旨归;近代哲学
摘要:谭嗣同是最早对脑进行系统诠释的近代哲学家,并基于对脑的理解而探究人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
基于对认识过程和途径的考察,他肯定认识起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与外物的接触,呈现出经验论、反映论的特征。
在此过程中,谭嗣同一面夸大人之感觉器官的有限与外部世界无限之间的矛盾,一面突出认识对象的瞬息万变、不可捕捉。
在否定人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认识世界的前提下,他放弃感觉器官而寻求新的认识途径,试图信凭佛教的“一多相容”、“三世一时”洞彻真理,致使“转业识而成智慧”成为其认识哲学的最后归宿。
至此,谭嗣同的认识哲学既包括由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而来的经验论、反映论,又包括由佛教而来的玄想、顿悟,由此构成了一道独特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是清朝末年激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
他为了探寻救国救世的良方,十分重视哲学的研究,并特别探讨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他深知讲究学问、掌握知识对于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
他所谓学问、知识,已经超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范围,特别表现了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政法理论的重视。
他强调:“鄙人深愿诸君都讲究学问,则我国亦必赖以不亡。
所谓学问者,政治、法律、农、矿、工、商、医、兵、声、光、化、电、图、算皆是也。
”(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他认为没有学问,没有知识,必受制于人,有学问、有知识才能保国。
在谭嗣同看来,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是相通的,甚至认为“近来所谓新学新理”,都是“萌芽”于中国古学。
“如商学,则有《管子》、《盐铁论》之类;兵学,则有孙、吴、司马禳苴之类;农学,则有商鞅之类;工学,则有公输子之类;刑名学,则有邓析之类;任侠而兼格致,则有墨子之类;性理,则有庄、列、淮南之类;交涉,则有苏、张之类;法律,则有申、韩之类;辨学,则有公孙龙、惠施之类。
”(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但是“祖国遗产,子孙弃之,外人业之,迨其业之日新月盛,反诧异以为奇技淫巧,机钤诡谲之秘术”。
他反对“数典忘祖”,也反对“夜郎吾国而禽兽他人”,强调“不论何人何物,惟知学以取其长”(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主张学习西方之长,认为只有“师人之长”以增长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国家才可以不亡(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
那么,学问应该从何处讲起,知识应该以何者为要呢?谭嗣同认为,首要地是从天地讲起,“夫人生天地之中,不知天何以为天,地何以为地,且地是实物,尚可目见,天是空物,不可窥测,于不可窥测者,遂置之不讲,则人为万物之灵之谓何矣?”(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关于天地的学问,谭嗣同特别重视太阳中心说和地球绕日而转的地动说。
他认为“讲明此理”的目的在于“知吾身所附丽之地球,本变动不居,而凡泥不变之说者为逆天矣。
又以知吾身所处之地球,原天空中不大之物,则凡附丽斯球者,可作同里同閈同性命观,而不必惊疑骇异,夜郎吾国而禽兽他人矣。
”(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可见,谭嗣同主张讲究天地的学问,是为他的变法主张服务的,同时也表现了他要求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
谭嗣同又说:“人在世界上,有几件事不可不知:一曰天,二曰地,斯二者前次已言之详矣。
今日所讲,更有切要者,则为全体学。
在天地间不知天地,已为可耻;若并自己之身体不知,不更可笑乎!”(谭嗣同:《论全体学》。
)谭嗣同所讲的“全体学”,是指关于人的身体的生理组织及其机能的学问。
在谭嗣同看来,“大抵全体竟是一幅绝精巧之机器。
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与天地之大机器相似。
”(谭嗣同:《论全体学》。
)那么,认识人之全体是一幅“精巧机器”,有什么意义呢?谭嗣同说:“独是天必造此一种全体之精巧机器,果何为也哉?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所谓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也。
诸君当知此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做牛马的。
”(谭嗣同:《论全体学》。
)可见,谭嗣同强调认识人自身之全体,是为了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并做出一番与人的主体地位相称的事业,而不要自卑自贱,甘心与人做奴隶。
实际上,谭嗣同的这种观点,是为反对因循苟且,力求民族的自保自强服务的。
还应该指出,谭嗣同讲究天地的学问,讲究人身之全体的学问,最后认为天地是大机器,人身之全体是与天地大机器相似的精巧机器,说明他在哲学上深受近代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
谭嗣同虽然十分重视天地的学问,重视人身之全体的学问,并接受了近代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但他在哲学上所遵循的基本路线,却不是机械唯物主义。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的来源非常广泛而杂博,既有中国的传统哲学,又有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更有佛教学说,而佛教学说则成了建构他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基础。
因而谭嗣同的哲学思想充满着矛盾,既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又有物活论、泛灵论的色彩,而就其本质来说则是唯心主义的。
谭嗣同采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家用来解释传播光的媒质的“以太”概念,把它看作是天地万物的物质始原,天地万物以至人类都来源于“以太”。
他写道:“徧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无以名之,名之曰‘以太’。
”(谭嗣同:《仁学》。
)谭嗣同还根据当时的化学知识,认为构成各种化合物的质点的“原质之原,则一以太而已矣。
”(谭嗣同:《仁学》。
)因此,在谭嗣同看来,“以太”是最基本的、最原初的物质。
这似乎是把“以太”看作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
尽管到20世纪初,科学实验已证明“以太”并不存在,但谭嗣同用它来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不能不说是他的哲学体系中的唯物主义因素。
而且,他毕竟是引进当时西方自然科学相当流行的概念作为他的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连同他把天地和人都看作是机器的观点,就使他的哲学体系中的唯物主义因素超出了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水平,而具有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但是,当谭嗣同解释“以太之用”的时候,他的哲学又具有明显的物活论、泛灵论的性质。
比如他说:“其显于用也:孔谓之‘仁’,谓之‘元’,谓之‘性’;墨谓之‘兼爱’;佛谓之‘性海’,谓之‘慈悲’;耶谓之‘灵魂’,谓之‘爱人如己’、‘视敌如友’;格致家谓之‘爱力’、‘吸力’;咸是物也。
法界由是生,虚空由是立,众生由是出。
”“夫仁,以太之用,而天地万物由之以生,由之以通。
”(谭嗣同:《仁学》。
)在这里,谭嗣同把儒家所说的“仁”,墨家所说的“兼爱”,佛教所说的“性海”、“慈悲”,耶稣所说的“灵魂”等等,都说成是“以太之用”,并又把这些所谓“以太之用”归结为“仁”。
这显然是把精神、道德的属性赋予了“以太”。
谭嗣同还明确肯定“以太”有知,并由“以太”有知推出万物有知、万物有灵。
他写道:“同一大圆性海,各得一小分,禀之以为人,为动物,为植物,为金石,为沙砾水土,为屎溺,乃谓惟人有灵魂,物皆无之,此固不然矣。
……动物与人,食息不能或异,岂独无灵魂哉?至若植物,似于人远矣。
然亦食渊泉雨露,息炭养二气也。
……至若金石沙砾水土屎溺之属,竟无食息矣,然而不得谓之无知也。
……而世咸目植物以下者为无知,直不当以人所知之数例之;所以疑莫能明。
人之知为繁,动物次之;植物以下,惟得其一端,如葵之倾日,铁之吸电,火之炎上,水之流下。
知非一端,要非人所不能有也。
在人则谓之知,在物乃不谓之知,可乎?……人亦一物耳,是物不惟有知,抑竟同于人之知,惟数多寡异耳。
……今既有知之谓矣,知则出于以太,不生不灭同焉;灵魂者,即其不生不灭之知也。
而谓物无灵魂,是物无以太矣,可乎哉?”(谭嗣同:《仁学》。
)应该说,在谭嗣同的这些论述中,包含着关于物质普遍地具有与感觉相近的能力即感受的特性、反映的特性的可贵猜测。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
早在谭嗣同之前,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就曾肯定在广延和运动力之外,有第三种属性即感觉能力存在于物质具体中。
狄德罗也明确肯定感觉性是物质的一种普遍的、基本的性质。
到20世纪初,列宁曾指出:“明显的感觉只和物质的高级形式(有机物质)有联系,而在物质大厦本身的基础中,只能假定有一种和感觉相似的能力”;并肯定“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40、89页。
)。
谭嗣同认为除人有知以外,动植物、无机物也都有“知”,的确包含着关于一切物质都具有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的猜测。
但是,他没有看到物质的反映特性在进化中的质的飞跃,抹杀了人的、动物的、植物的、无机物的反映形式的质的区别,把它们通通称为“知”,并认为物的“知”“同于人之知”,只有数量多少的不同,这就陷入了物活论。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一切物都有灵魂,走向了万物有灵的泛灵论。
万物有知有灵魂的根源是“以太”。
万物由“以太”构成,所以万物有灵魂。
这说明,在谭嗣同那里,“以太”是一种有知有灵魂的实体。
然而,物活论、泛灵论还不是谭嗣同哲学的归结。
他的哲学的归结是主观唯心主义。
这种归结的逻辑首先在于他把“以太”归结为“仁”。
他说:“其显于用也,为浪、为力、为质点、为脑气。
法界由是生,虚空由是立,众生由是出。
无形焉,而为万形之所丽;无心焉,而为万心之所感;精而言之,夫亦曰‘仁’而已矣。
”(谭嗣同:《以太说》。
)在这里,“仁”就不只是“以太”的属性和作用了,而是“以太”本身。
就是说,“以太”是“仁”,“仁”是“以太”。
这就把物质性的“以太”归结为精神性的东西了。
由于谭嗣同把“以太”归结为“仁”,于是又把“以太”为天地万物之源归结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
他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谭嗣同:《仁学界说》。
)在谭嗣同看来,“仁”是“心”、“识”的作用。
把天地万物的本源归结为“仁”,也就是归结为“心”、“识”;“心”、“识”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源。
所以他又说:“以太者,亦唯识之相分,谓无以太可也。
”(谭嗣同:《仁学》。
)“以太”是“心”、“识”变现的“相分”,说明“以太”不过是“心”、“识”的自我对置。
因此,根源于“以太”、“仁”的天地万物归根到底是由“心”、“识”所派生的。
谭嗣同完全赞同佛教的说法,宣称“佛教说‘三界惟心’,又说‘一切惟心所造’”;“三界惟心,万法惟识(谭嗣同:《仁学》。
)。
这充分表明,谭嗣同在佛教学说的深刻影响之下,完全陷入了佛教式的主观唯心主义。
谭嗣同在30岁以前,本来是反对佛教的空寂说的。
他曾指出:“释氏之末流,灭裂天地,等诸声光之幻,以求合所谓空寂。
此不惟自绝于天地,乃并不知有声光。
夫天地非幻,即声光亦至实。
声光虽无体,而以所凭之气为体。
”(谭嗣同:《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
)这里明确批判了佛教以天地声光等为幻的空寂说,而肯定天地声光等的客观实在性。
但他在信仰佛教以后,却完全陷入了“三界惟心,万法惟识”的佛教唯心主义。
谭嗣同认为,人也是由“以太”化生的;人之所以有知,也根源于“以太”。
所以他说:“知则出于以太”。
他运用他的“以太”说,并根据当时的生理学知识,分析过认识的生理基础。
他写道:“身之分为眼耳鼻舌身,眼何以能视,耳何以能闻,鼻何以能嗅,舌何以能尝,身何以能触,曰惟以太。
”“以太之用之至灵而可征者,于人身为脑。
”(谭嗣同:《仁学》。
)他把感觉器官同脑看作是一个由“脑气筋”(神经通路)联系起来的整体,脑是神经通路的总汇。
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将所受的刺激经过神经通路“传信于脑”而产生感知觉;而脑又是思维的器官。
脑之所以能思维,又依赖于“心能变血以养脑”。
谭嗣同运用他所了解的一些近代生理学知识,来说明人的认识的生理基础,从而对认识主体的理解方具有了一些近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