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训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朗读对提升我们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
2、以一些经典的朗读作品为例,感受朗读经典的魅力,喜欢上朗读。
教学重点:掌握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对作品重点词句的品读及朗读处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这节课和同学们分享一个关键词:朗读。同学们可知道朗读的重要性吗?(发言)朗读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读。
我们再看看著名的现代作家、教育家,享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美称的叶圣陶先生怎么说,他说:“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有了语音,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有了跳跃着的生命。”(徐世荣,语言学家)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解读
阅读定义“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方法和技能之第一条:加强朗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从上可见,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
所谓“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读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
所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同语气,同时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朗读作为一种技能,以上这三个要求不能分割,它们是一体化的;当然,相对而言,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是一种基础要求,而“流利”和“有感情”则是进一步的要求。所以,从第一学段朗读的起始要求,就从这三方面提出。
二、了解并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
要求:了解朗读的含义、作用及要求;掌握重音、停连、语速、句调等基本朗读技巧。
1、朗读的含义:朗读是借助有声语言来准确鲜明地再现书面语言的思想内容或艺术形象的一种言语活动。
2、朗读的作用:
(1)是推广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
(2)更有利于深入的体味文字作品。
(3)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朗读还具有宣传教育和娱乐作用。
3、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朗读的基本技巧
(一)重音
1.语法重音,特点: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
位置比较固定
无特别强调色彩
例句朗读:⒈太阳出来了。⒉今天星期天。
⒊他学唱歌,我学跳舞。⒋他去北京了。
⒌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⒍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
⒎他飞快地跑着。⒏春天是多么美丽啊!
⒐坏透了。⒑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⒒他什么都知道了。⒓你到哪里去了?
⒔谁在喊?⒕这不关你事。⒖那是我的书。
2.逻辑重音,作用:突出强调语意重点
特点:无固定位置
随说话环境而变
由说话人的意愿而定
例如:读读下面句子,重音位置的变化对语意的影响:
我知道你会唱歌。(——不用问别人。)
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我了。)
我知道你会唱歌。(——不是别人。)
我知道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不会?)
我知道你会唱歌。(——别的会不会我不知道。)
3.感情重音,
例如: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运用对比强烈抒发出来!)(二)停连:停连,就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
例如:朗读下面语段你会怎么停顿?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盘青菜不可。
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
停顿的种类:
1.语法停顿:——为了表现语法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所作的停顿。
标点符号与停顿的关系: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段落、章节与停顿的关系:段落、章节、句号、问号、感叹号
2.逻辑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或突出某种语意所作的顿歇。
特点:没有固定的位置,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由说话人的意图而定。
但要自然、合理、恰当,不能破坏意群的完整。
例如: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快读)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慢读)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3.感情停顿——表达复杂而激动的感情时所作的停顿。不受语法逻辑的制约,而受感情的支配。
如:第二天寒冷的早晨,这个穷苦的女孩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三)语速,说话时吐字的快慢,也就是指语言外在的速度。语速与停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决定语速的因素:
a.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b.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c. 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d.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朗读下面片断,注意语速: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