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 》(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 》(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邓稼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名人的崇高人格和奉献精神,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奉献。

3、中招考点结合历届某某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散文类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1)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释义,作者简介。

(2)概括文章的内容,赏析重点句子。

(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学情分析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阅读理解难度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能介绍作家作品,并会正确书写、解释重点字词。

2、能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思路,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两个活动:(1)通过查找资料,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一。

(2)开展字词大闯关的活动,让学生准确掌握字词。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概括文章六个部分的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思路,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并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完成自学检测二。

四、教学过程五、限时训练1.补全下列成语。

锋 ()毕露妇 ()皆知两() 清风马革( ) 尸死而后( )( )出不穷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导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11邓稼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累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2、学习对照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预习自测】1、预习提示:识记字词;有感情的地朗诵课文,理清思路,掌握文章构造;评析人物形象。

2、文学知识:人物列传人物列传是经过对典型人物的平生、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点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应。

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拥有重要意义。

人物列传的特点有二个:其首要特点是真切,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生动。

( 即真切性和文学性 )3、走近作者: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

从前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 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

1957 年同李政道合作,创办“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取诺贝尔奖。

担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4、给以下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鞠()瘁()勋()氢()聘()垠()萦()凛()铤()撑()懒惰()癌()症开辟()孕育()日曛()鲜()为人知shǔ()名di àn()基5、在以下句子的空白处填上适合的词语: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久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④今日,一个世纪此后,中国人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千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很多多________的英豪人物创建出来的伟大成功。

⑤ 1949 年到 1966 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合作研究】阅读文本: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何先概括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2、文章第二部分详写了邓稼先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解难答疑】1、为何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照着写?【反应拓展】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

不为人知()任人宰割()至死不懈()截然相反()孕育()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何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照着写?3.依据本部分内容,概括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实质的差别是什么?【反省】第二课时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用案例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1)

《邓稼先》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2.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链接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曾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

自主探究1、理清全文思路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阅读文章四、五、六部分,说说这些部分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概括时请使用以下句式:时间+地点+人物+怎么样)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合作探究1、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2、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如何理解这句话?4、“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含义是什么?随堂测试第11课《邓稼先》综合练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 )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3.1邓稼先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3.1邓稼先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11课邓稼先一、目标定位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二、课前预习字词疏通: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河水萦.带(yíng)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 鲜(xiǎn)为人知妇孺(rú)皆知风悲日曛(xūn)彷(páng)徨(huáng)死而后已(yǐ)2、解词。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至死不懈:到死也不松懈。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晓。

截然不同:界线分明,完全不相同。

锋芒毕露:指才干充分地显露出来。

妇孺皆知:妇幼都知道。

形容名声很大。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大意疏通: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民族情节、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课中探究重点讲解: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

第六部分可以是说是全文的总结。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

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 11 课邓稼先(第 1 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一、快乐预习【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认识邓稼先的平生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学习要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预习内容】任务一:认识邓稼先的主要事迹: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

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沙漠沙漠艰辛创业,先后领导达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任务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解说以下词语2、 1,宰割:2,筹备:3,徘徊3、 4,敬慕:5,可歌可泣4、 6,不为人知:5、 7 ,当之无愧:6、 8 ,轩露头角7、 9,人人皆知:10,尽人皆知:8、 11 ,捐躯疆场:9、 12 ,鞠躬尽瘁,死尔后已:【共性问题】经过本节课的预习,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把你的想法和要求写在下边。

二、合作研究1、阳光展现:小组内沟通:解决上述疑问,检查上述答案2、导学点拨:朗诵课文,合作沟通( 1)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是由哪些内容构成?(3) 按小标题安排文章层次,能够以时间、空间为序,也能够以人物性格为序,本文的小标题以什么为序?( 4)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地点能够交换吗?为何?5、我的收获(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三、感恩达标(10分)1.以下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不为人知( xin )开辟者(tuò)B.鞠躬尽瘁( cuì)尴尬(kān)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C.热泪盈眶( kuàng)说服(shua)D.徬徨( huáng)好友(chì)2.在以下句子的空白处填上适合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久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邓稼先》《邓稼先》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也不是一般的写人记叙文,它记述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要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段落,字斟句酌,品味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在学习中要注意结合人物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主动积累文中的重要成语和词语;2.主动搜集资料,了解邓稼先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2.速读课文,搜集信息,合作交流,感受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作者、邓稼先的生平和所处时代,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3。

领会作者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描写的用意,理解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表达作用;4.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描写的用意,理解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表达效果。

预习课文,阅览有关邓稼先的人物生平介绍。

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介绍杨振宁:美籍物理学家,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邓稼先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邓稼先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邓稼先教案新人教版《第11课邓稼先》教案学情分析:1、这是大科学家写大科学家的非一般的人物传记,内容选择很体现个性2、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在思想认识上超乎寻常,但在语言表达上则不甚适合初中生学习体会3、文章涉及“两弹一星”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背景知识,学生不太熟悉,较难理解依据《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为: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3 学习邓稼先爱国主义情感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XX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XX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XX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XX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XX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邓稼jià先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元勋:立大功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三、总体内容把握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 XX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四:处理课后练习 2 3 五:课后反思:《邓稼先》一文的作者也是科学家,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情他写邓稼先大气磅礴,始终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为背景,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来写,显示作者博大深远的视野,并且最大限度地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的形象邓稼先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因此,精心设计导语就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两弹元勋”的距离整个教学过程呈三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该课的教学流程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并将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可操作性较强,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从中感悟,受到熏陶,进而上升为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鲜明地突出了注重知识,注重过程,同时还十分注重方法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精神,这正是当前语文新课改革应大力倡导的一种做法第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难点:运笔的技法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总第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第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2、完成书写练习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3、练写“车”字旁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2、明确写法“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课后及时巩固,拓展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第课时课题:结构特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板书设计:结构特点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第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第课时课题:结构特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这些字是什么结构?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书写上有什么特点?二、教师示范小结三、指导要点盘: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皇:“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至: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竖: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板书设计:结构特点、盘至竖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第课时课题:结构特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哥: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竹: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羽: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吕、昌: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兢: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板书设计:结构特点、哥羽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第课时课题:结构特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峰:“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和、知: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催: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说: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板书设计:结构特点、峰催说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第课时课题:结构特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三、教师示范并小结: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四、范字指导提要仰:中间的竖提收缩做: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哪: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班: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街: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仰街哪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有些学生还要加强指导,引导仔细观察第课时课题:学习钢笔字的方法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重点: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教学过程: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在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下,在反复的书写训练中逐步提高,是学习写字的成功之路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激发动机,培弊意志人对练习写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实践的体验,靠教育者的引导,逐步形成的,并由此产生情感,形成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练字的动机否则,无意练字,勉强对付,定是笔力浮滑,结构松散,进步不快;这样又会反过来影响写字的兴趣意志,对练习写字的人尤为重要在人们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产生练字的欲望后,还要根据练字的要求,拟定计划,选择练习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种自觉确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锤炼意志的过程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话说“字无百日功”练字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和形成书写技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练习时间难以保证,效果不明显这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练字意志品质,就会出现弃笔停练、半途而废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练字意志品质的锻炼,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忙中抽闲,持之以恒要长计划、短安排,求质不求量,天天写、天天练如果每天能坚持写好两、三个字,两年后,就可把两干多个最常用字练好了总之,要做到进步不快不泄气,成绩显著不骄傲,只要马不停蹄,勤练不掇,终会达到理想的目的地二、循序渐进,规矩练字循序渐进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普遍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人的认识能力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从而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相基本技能这一原则是由学科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决定的,也是人们的认识及其能力发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序”可循的客观要求汉字结构以笔画为最小单位,由笔画组成独体字,由笔画和独体字演变为部首,再由部首组成合体字,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逻辑系统练习写字就应该遵循这个系统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练习但是,强调循序渐进,并非顺序唯一因为汉字笔画、部首、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字的笔画与字的结构,按顺序讲,应先练笔画,再练结构,因为笔画是结构的基础但是,在练习笔画时,单练笔画还不行,还必须结合字的结构一起练习,因为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将笔画与具体字的结构结合起来练习,才能逐步写出合格的笔画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应根据练习内容确定练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平分时间,不能盲目贪多贪快,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难写的字、难练的内容就要多下些工夫,以掌握书写要领、写好为原则,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邓稼先》(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十一、邓稼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了解邓稼先。

2、结合资料了解邓稼先、杨振宁生平。

3、掌握生字词。

1、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对民族的贡献。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1、作者简介。

《邓稼先》的作者是______,美籍华裔____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____学奖。

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氢弹()懈怠()癌症()署名()交瘁()元勋()孕育()选聘()无垠()难堪( ) 夐( ) 黯兮( )鲜为人知( ) 日曛( ) 挚友( ) 妇孺皆知( ) 3、解释下列词语。

【可歌可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知人之明】【马革裹尸】【元勋】【彷徨】【至死不懈】【仰慕】【难堪】【孕育】【阔别】【层出不穷】【截然不同】【庆幸】【预习或二次备课区域】【预习或二次备课区域】【任人宰割】4、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问题一、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明确:问题二、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明确:问题三、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明确:问题四、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明确:问题五、文章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明确:资料助读: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预习或二次备课区域】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设计(通用16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设计(通用16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设计(通用16篇)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设计篇1[学生分析]人物传记,是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人们所景仰。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名人。

《邓稼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名人传记,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导:①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

②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深沉的情感。

③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教学建议]叶圣陶曾经说过,国文教学的目的,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呼唤教育回归生活,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不难看出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仍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

何谓“发展为本”?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因此对于本文的教学,笔者认为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可拟设为问题讨论课,同时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为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

其具体目标如下: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小标题,复述并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通过默读与精读,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导语由“我心中的邓稼先”这一话题导入。

学生交流资料,谈自己心目中的邓稼先,,老师适时点出“常人眼中的邓稼先”特点所在,那么科学家眼中的邓稼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杨振宁的《邓稼先》,共同揭开这个谜底。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 邓稼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易错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易漏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

民族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突出事迹,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二、学习课文的重要生字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明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明确:(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试阐释这两句话。

明确:(.“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1.《邓稼先》学案新课标人教版11、课题:《邓稼先》学习目标1、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2、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关于作者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生字学习1)。

字音元勋(xūn)鲜(xiǎn)为人知鞠(jū)躬尽瘁(cuì)孕(yùn)育罗布泊(pō)(xiòng)黯(àn)曛(xūn)铤(tǐng)2).形近字2.词语积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一般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鲜,少。

元勋:立大功的人。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

形容坚持到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瘁,过度劳累。

已停止。

当之无愧:指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喻,明白;晓,知道,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自主学习:1、结构特点(1)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

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部分:“艰苦创业的年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邓稼先学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1 邓稼先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

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

瘁,辛劳。

已,止。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

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

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层,重迭,重复。

穷,穷尽。

(二)阅读课文注解①,了解邓稼先和杨振宁;查阅资料,广泛收集他们俩的故事。

关于邓稼先:关于杨振宁:课堂活动第一课时(一)积累知识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

(1)听一听:教师X读第一部分,注意字音、节奏、语调和感情。

(2)读一读:同学自由朗读其余部分,初步感知课文。

(3)说一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4)写一写: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

请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5)做一做: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2.研读课文,深入内容。

(小组讨论并解答下列问题)(1)第一部分写邓稼先,为什么先从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写起?答:(2)第三部分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呢?答:(3)第四部分并不是直接写邓稼先事迹的,可否删去?为什么?答:第二课时(一)发现好词1.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邓稼先课题名称邓稼先三维目标1、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2、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重点目标 2 难点目标 3导入示标教师寄语: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目标三导学做思一: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导学:1、听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并掌握以下字词: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河水萦.带()至死不懈.()鞠.()躬尽瘁.( )鲜.()为人知妇孺.()皆知风悲日曛.()彷.()徨.()死而后已.()(1)集体朗读。

(2)老师点评,师范朗读。

学生再读。

导思: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学做思二: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导学: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导做:请你概括主要内容。

并划分层次。

导思: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学做思三: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导学:再读课文,思考描绘一下画面。

导做:挑战思维极限,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明确:学生自由发挥,言之合理即可。

导思:达标检测 1.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25个字)2.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答: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反思总结 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课后练习1,抄写课后生字词,一词两遍,并注音。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邓稼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邓稼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邓稼先》学习目标:1、理解写人的文章中事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2、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文章层次,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教法,学法: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明白晓畅,几乎没有难理解的语句,因此,学习这篇文章时应在朗读的基础上积极讨论,理清文章内容,品味感情,领会主旨。

预习导航:1、自学提示:学习这篇课文采用了发现阅读法,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

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2、查阅资料:收集邓稼先的事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3、给下面的字注音邓稼先元勋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无垠殷红你觉得还有哪些字需要注音的请按上面的格式写下来。

4、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可歌可泣:元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当之无愧:马革裹尸:层出不穷: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需要理解的?请写下来。

课堂导学:1、整体感悟:①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②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大意。

③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合作探究: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可否去掉?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研读赏析: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并赏析其作用。

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教学目标: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2.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链接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曾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

自主探究1、理清全文思路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阅读文章四、五、六部分,说说这些部分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概括时请使用以下句式:时间+地点+人物+怎么样)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合作探究1、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2、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如何理解这句话?4、“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含义是什么?随堂测试第11课《邓稼先》综合练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 )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 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 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鲜为人知(新鲜)B.家喻户晓(说明)至死不懈(松懈)死而后已(停止)C.当之无愧(愧疚)截然不同(截止)锋芒毕露(全、都)D.马革裹尸(皮)知人之明(眼力)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邓稼先去了,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可就 B.如果而竟C.如果可就 D.假使而竟5.对下列句中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事后我追想为什么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 D.表示意思的递进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4分)(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7.文学常识填空。

(6分)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作者美籍华裔家,获1957年物理学奖。

二.整体感悟1.相比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本文是一个大手笔,这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

这种多变的句式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我不能走”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一种的气氛,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是(2分)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测邓稼先此时的心情。

(3分)3.“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3分)4.“我不能走。

”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2分)四.拓展阅读题(15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西藏日报记者大众日报记者①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

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②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③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

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

④令人痛惜的意外事情发生了。

⑤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在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

噩耗传到阿里,传到拉萨,传到山东,人们简直不敢相信。

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⑦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八元六角;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⑧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⑨雪山含悲,江河鸣咽。

⑩许多人站在孔繁森的遗像前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数不清的哈达敬献在他的灵前,堆得像洁白的雪山。

11在阿里,在拉萨,在聊城……成千上万的人在呼唤着同一个名字——孔繁森。

12 “波拉,波拉(爷爷)!您不能走,我们舍不得您哪!”孔繁森收养的两个藏族孤儿,捧着他的遗像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咙。

13“孔书记,我的好书记,让我替您去死吧!”孔繁森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双膝跪地,两手深深插进墓穴的黄土,号啕大哭,悲痛欲绝。

14一位藏族老人匍匐在孔繁森的灵前,大声哭喊:“孔书记,您不该去呀!您对阿里恩重如山,我们不能没有您啊!”15阿里的一个画家虔诚地跪在孔繁森的遗像前,一边落泪,一边为他画像。

画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当画稿完成后,他将画笔折成两截……16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梓,独恋雪城,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17——副副低垂的挽联,诉说着人们的巨大悲痛,倾吐着人们的无限哀思和崇敬之情。

18就像那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西藏高原的先辈那样,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也把他那高大的身躯融入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在无数人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1995年4月7日1.本节选自《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请你尽量用选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孔繁森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2.选文第①②段写到“岁月能改变山河”,“时间会冲淡记忆”,这两句话对表现孔繁森的精神有什么作用?(4分)3.选文第⑦段写的“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能让人看出孔繁森的什么品行?(4分)4.本文写人物与《邓稼先》中写人物的方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各写出一条。

(4分)相同处:不同处:五.中考题(8分)(见《点拨》七下P121第四题的“1”)2.(2020,天津,2分)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沙漠是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最数除夕了。

B.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C.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一到海里就会自然飘起来。

六.探究性学习(5分)温家宝总理在2020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请你结合“两弹一星”制造背景,谈一谈对“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的认识。

(5分)七.综合性学习(7分)本文的形式是“散”的,但主题是集中的。

请探究并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说文章的形式是“散”的?(2分)2.文章集中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2分)3.全文的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3分)八.写作练习(30分)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使你感动的人,他们或是名人,或是普通人,但他们的精神使你难忘、感动。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十一课邓稼先Ⅴ.一.1.A 点拨:B项“鲜”应读xiǎn;C项“燕”应读yān ; D 项“泊”应读pō2.C 点拨:A 项应为“锋芒毕露”;B 项应为“家喻户晓”;D 项应为“死而后已”3.D 点拨:A 项“鲜”应释为“少”;B项“喻”应释为“明白、知晓”;C 项“截”应释为“割断”。

4.B 点拨:注意前后分句之间的内在关系。

5.C 点拨: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句子分析即可。

6.(1)引用(2)排比7.核武器原子弹氢弹杨振宇物理学家诺贝尔二.1.提示:①传统眼光②历史眼光③全球视野点拨:参看“写作特点1”2.提示: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

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种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

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

长句便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

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