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方法说明书(试行)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试行)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试行)陕教人(1991)67号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按每学年课内计划学时160学时计算(全学年42周,2周机动,教学工作按40周计,每周为4学时)。
一、承担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一个小班(30人)的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试;每周答疑一次,每次一个单元;每周批改作业一次。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一课内计划学时计算为一个学时。
对开新课的教师,按计划学时的10%增加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对新开课的教师,按计划学时的15%增加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对90人以上的大班课,按计划学时的10%增加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
二、承担研究生公共课、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考试或考查。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计算,一课内计划学时计算为一个学时。
面对5人以上的课,按课内计划学时计算;面对3~4人的课,按课内计划学时的40%计算;面对1~2人的课,按课内计划学时的30%计算。
三、承担公共外语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一个小班(30人)的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试;每周答疑一次,每次一个单元;每周批改作业一次。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每一课内计划学时按0.7个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即实计工作量为计划学时×0.7)。
每个授课班的学生人数为30人。
四、承担体育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课前准备、上课、课外辅导、测验、考试、考查。
2.学时计算:按课内计划学时,每一课内计划学时按0.6个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即实计工作量为计划学时×0.6)。
五、承担实验课教学的教师。
1.教学内容包括备课、上课、指导实验(每次15人),批改实验报告。
2.学时计算:按每一课内计划学时的0.5个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即实计工作量的计划学时×0.5)。
六、承担指导课程设计的教师。
1.工作内容包括准备、辅导、指导、装置实物、阅卷;每位教师每次指导20人。
工作量系统填报使用说明

工作量系统填报使用说明一、系统登陆登陆网址:http://211.68.189.65或登陆校园网主页“网络服务”进入后点击“工作量申报系统”进入工作量申报页面(在校园网范围内访问速度较快)。
登录账号为教师号,初始用户密码为123,登录后请修改密码。
如您使用过程中忘记密码,可联系学院教学秘书恢复初始密码。
二、工作量填写任课教师登录后,点击填报按钮,在输入框输入教师或课程关键字,在检索出的课程上单击,即可选中该课程。
点击确定,系统根据教学方式不同进入不同的填写页面。
下面以讲授工作量填写为例。
页面上部是课程基本信息,中部是其他老师填报的该课程的工作量参考数据,下部是老师要核实的讲课学时。
如果数据正确无误,点击“保存”即可。
如果您上了课程的一部分,如20学时,在讲课学时框内将“42”改为“20”后系统将自动计算出工作量值,点击“保存”即可。
如还需要填报其它课程,请点击“返回”按钮,继续按上述步骤填报。
三、工作量查询工作量填写过程中及由学院审核上报后教师可在“申报查询”中点击姓名链接查询本单位教师填报情况,也可在“课程信息”中点击“课程名称”查询全校课程的填报情况。
四、工作量审核学院秘书登录后,点击审核,即可查看本学院工作量填写情况。
填写好的工作量必需上报到教务处以后才有效。
在给定的填报时限到来前,应通过“生成报告”随时关注填报情况,报告中会显示自动审核的结果,如果有遗漏或错误,则显示与该课程相关的填报数据,方便通知相关老师及时填写或更正。
填报完毕,没有错误可以点击“全部上报”,上报数据。
上报后的数据会锁定不允许修改。
学院秘书上报数据后,学校管理员点击“审核”,即可查看各学院工作量填写或上报情况。
点击学院名称可以查看该学院各任课教师的填写明细,如果发现错误可以将该学院工作量退回,等待数据修改后再上报。
如果没有发现错误可以将该学院工作量置为审核通过。
五、工作量公示学校审核后进入公示阶段。
公示期为3天,公示查询方法同“工作量查询”,公示内容主要为教学方式、课程类别等课程基本信息,教师填报的授课学时、实习周数、实习人数等填报信息。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为搞好我校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工作,起草修订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包括:课程教学工作量和非课程教学工作量。
教师教学工作量按标准学时进行统计。
第一部分教师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一、课程教学工作量的界定1、本办法中的“课程教学工作量”指教师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辅导的工作量,包括:讲课、实验、习题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试、教学实习、指导课程论文(设计)、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依据是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是发放教师授课津贴的依据。
2、教师进修学习或到校外基地蹲点期间,若不直接授课,则不计教学工作量,其津贴发放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其实绩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3、实验室管理人员若不直接从事有关实践教学工作,则不计算教学工作量。
二、各类教学环节包含的工作内容1、理论教学:包括编制授课计划、习题和参考资料、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等。
2、实验实训课:包括备课、上课、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实验实训预做、指导实验实训、批改实验实训报告、课外辅导和技训考核。
3、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包括编写实习计划、实习准备、实习指导、实习总结。
4、毕业实习:包括编写毕业实习计划、编制毕业实习课题、毕业实习联系及安排、毕业实习巡视指导。
5、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论文交流答辩。
6、考试:包括命题、监考、阅卷等。
三、课程教学工作量统计、核算的依据和原则1、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审核、分管院长批准的每学期教学任务为根本依据,以实际工作量为核算依据。
教学任务包括期初下达的及期末下达的(如监考、毕业生补考辅导等)。
2、教学工作量统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为:依据正确、实事求是、规范准确。
四、课程教学工作量的具体计算(一)授课工作量:标准学时=实际教学时数×折算系数K说明:1、学生数40为一标准班(≤40人按一个班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暂行办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暂行办法教学工作量是教师为教学工作付出劳动的量化反映。
为合理计算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搞好内部分配体制改革,促进我校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统计原则1.教学工作量统计是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其基本依据为教务处核准的每学期教学执行计划,最终以教师每学期按规定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量为准。
2.本教学工作量统计办法以每节课为标准进行计算,结算单位为标准学时。
3、二级教学单位负责所属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核算,教务处负责审核。
4.根据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性质,教学工作量分为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及考核补贴工作量三大类。
一门课中如包含理论和实践教学者按规定只能视为一门课计。
5.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等教学环节,以计划课堂教学时数为计算依据,合班系数按学校《岗位津贴分配暂行方案》规定执行。
6.实践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工作量包括先期准备、实验及实践环节的指导、实验实习报告批改、总结、答辩考核等教学环节,以计划实践教学时数为计算依据;实验、实训课按我校实验、实训条件确定批次并计算工作量(以实验记录等为依据)。
7.考核补贴工作量按考核形式(考试或考查)分别计算补贴学时。
8.教学任务确定后(指已排进《教师任课表》、《课程表》及相关教学计划),原则上不予变更统计标准。
9、公选课、教师口语技能课由教务处负责教学工作量统计。
二、统计方法见附件1: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2:主要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单位归属附件3:教学工作量统计表附件4:教学工作量统计表(样表)三、统计流程1.新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二级教学单位报送本学期教学工作量表至教务处。
2.开学后第三周,教务处按规定审核上述教学工作量后送人事处。
3.学期结束前三周,二级教学单位将本学期教学工作量变动情况报送教务处,教务处按规定审核,于学期结束前两周交送人事处。
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方法说明书(试行)

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方法说明书〔试行〕【意义作用】公平、公正、公开、客观高效地统计出教师实际工作量,为教师津贴发放、职称晋升提供准确依据,促进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科学标准。
【统计依据】依据《安康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院发〔2008〕43号文件,统计核算学期初下达执行的教学任务工作量,院系和教务处两级审核教师网页申报的系统不能自动统计的教学工作量。
【统计方法】教务管理系统统计与教师个人网上申报相结合、院系和教务处两级审核与教师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统计教学工作量。
其目的是能由教务管理系统客观统计的工作量由系统直接统计,得出结果,减少人为的主观操作因素;对不能或不便由系统准确统计的其他教学工作量采取教师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统计。
【统计流程】①先由教务处设置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参数,利用系统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初步统计;②教师本人严格按照《安康学院工作量计算方法》文件规定,核算本人实际工作量,并与网上系统统计得出的工作量比对,正确无误,提交确认;③假设有错误由本人在网页上填报修正意见,院系审核,教务处复核;④对于系统未能统计的其他教学工作量和考试工作量由教师本人在网上填报,教务管理系统汇总;⑤各院系教研室主任在网上初审,院系主管领导复审并在网上和线下公示,学院工作量审核小组在网上审定并统计汇总。
【工作量网上核对申报操作步骤】1.教师登录教务管理系统WEB服务管理子系统〔://61.134.47.194/〕,每个任课教师首先在网页【个人信息修改】栏更新个人职称信息,新进研究生职称暂定为讲师,博士职称为副教授。
2.为保证统计工作量的数据安全,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个人信息】栏中修改登录名和密码。
未修改而造成数据被他人修改的,责任自负。
3.在【个人信息栏】--教师工作量查询页面〔图一〕,认图一真核对学年学期个人教学工作量。
单击“选择”可在总记录的下方显示工作量的详细清单,合班课程按照合班的个数显示多条记录,公共选修课按照选课学生分布的院系个数,显示多条记录,实际合计仅取一项求和。
铜陵学院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试行)

铜陵学院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试行)为科学考核和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构成与计算范围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构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训)、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
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围:我院在籍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实践性教学各环节。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依据以我院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量为基础,以各系对实践教学实际安排和执行情况汇总表为依据,经教研室、系部和教务处三级审核后,按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和标准计算实践教学工作量。
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实践教学课程必须提前两周向教务处申请并备案,经批准后方可计算工作量。
三、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实践教学工作总量=各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量之和1、实验教学工作内容:实验准备、实验指导、管理、实验报告批改、核定成绩等。
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学时数×实验类型系数k1×重复系数K2×学生人数实验类型系数k1:按实验难易程度不同,将实验类型系数k1分为两类:①各专业上机实验: k1=0.033②工科类课程实验: k1=0.040实验重复系数K2:考虑到设备套数的差异,当设备台套数不能满足一个班同时做实验时,可进行重复实验。
实验重复系数K2分别为:重复次数0次: K2=1.0重复次数1次: K2=1.5重复次数2次: K2=2.0重复次数2次以上:K2=2.5在编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承担实验或实验指导任务,其工作量由承担实验或指导实验的工作量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量两部分构成。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保证实验室干净整洁,保持实验室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且无安全责任事故的前提下,按30学时/学年/实验室的标准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量。
对场地面积大、实验(训)设备多的实习(训)车间,按50学时/学年/车间的标准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量。
教务管理系统在统计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中的应用

教务管理系统在统计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中的应用作者:张晓利李玉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7期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利用教务管理系统计算工作量的思路,准备工作,实施步骤,同时对教务管理系统计算工作量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教学工作量中图分类号:TU244.5 文献标识码:A高校教师的工作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如绩效工资与职称评定,而且关系到高校的教务安排和各级领导的工作决策等。
教学工作量的统计是教学管理部门一项繁杂而又重要的工作,统计一般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诸多方面的大量数据,如果沿用传统的手工统计、核算和反馈,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借助教务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统计和分析,使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本文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量计算为例,结合教务管理系统阐述了统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计算工作量的思路根据济源职业学院绩效工资分配的暂行办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在标准学时核算方法中共计五类:理论和课内实践教学类工作量;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学类工作量;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教学类工作量;考试环节类工作量;调课类工作量。
对2、3、4、5类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只是针对个别教师,按照学院的文件折合为标准学时即可,但对1类教学工作量涉及的教师范围广,面积大,用教务管理系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本文重点介绍如何用教务管理系统计算1类教学工作量。
2 计算工作量的准备工作在计算工作量前,要保证课表的准确无误,尤其要审核好教学任务,保证课表中的任课教师和实际授课教师的一致性,以免出现后续的麻烦,同时要把教学进程表和停课调课等通知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进行体现,具体的处理办法介绍如下:2.1 对教学进程表进行处理教学进程表就是对学院有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军训、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的班级所做的汇总表,当班级进行集中性实践时,理论性的课程要停上。
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量计算方法与说明

兼任教学工作的校党政领导、行政处领导:(1)校领导可按全年相应教师职务要求的教师工作量的60%予以减免;(2)行政处领导可按全年相应教师职务要求的教师工作量的50%予以减免
若多名教师合作指导时,按每位教师承担任务的多少分配工作量
8
教材编写
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材:每编写1千字计1标准学时;
列入学校教材建设计划的自编教材:每编写1.5千字计1标准学时;
列入学校教材建设计划的实验指导书:每编写2千字计1标准学时
9
科研工作量
科研项目工作量:
教分=本人当年使用的项目科研经费
发表科技论文工作量:
教分 = 千人/年
参加各类学术会议:1标准学时/天
实验室建设:完成所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运转的人员计40标准学时/人/年
11
工作量减免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院(系、部)工会主席根据当年完成工作情况,可减免非教学工作量20-40标准学时
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量计算方法与说明
序号
名称
标准/系数
备注
1
理论学时
标准学时=实际教学时数×K1×K2
K1为学时系数,K2为人数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学时系数K1
1.5
具有蒙汉双语授课资格且采用蒙语或者蒙汉双语为民族教育专业班级授课
1.2
为民族教育专业班级授课
1.5
校级示范课程
人数系数K2
1.0--1.8
人数系数小于90人为1,大于90人,每增加15人系数加0.1,最多为1.8
2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统计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统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统计范围为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
教学工作量包括:1.课堂讲授教学工作量;2.集中实践教学工作量。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条课程安排原则1.专任教师应胜任所教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2.课程安排优先考虑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兼课一般每周不超过6节。
3.外聘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专业技能课程、实习实训指导课程。
4.教学系(部、二级学院)的主任(院长)、书记每周授课不低于 2 学时,副职(含助理)每周授课不低于 4 学时。
第四条计算统计原则— 1 —1.教学工作量统计以学期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学期执行计划没有列出或未经学院批准开设的课程,不予统计,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学院研究决定。
2.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所任课程的教学时数进行教学,增减教学时数须经教务处审核,报学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计算办法第五条教学工作量以标准学时为计算单位,各种教学工作原始数量按不同计算办法乘以相应系数得标准学时。
各项工作获得的标准学时累计形成教师教学工作总量。
第六条工作量系数1.学生系数S。
根据上课人数确定。
一个教学标准班(40-60人),以40-59人系数S=1为基准,上课人数每增加10人系数S 相应增加0.05,S最大值为1.4;少于40人的教学班,39—30人系数S=0.9,29—20人系数S=0.8,19-15人系数S=0.7,15人以下不设置教学班,教学班人数原则上不少于40人,确实因为课程等原因无法合班上课,需由系部主任签字说明报教务处审核批准,系数仍按照规定执行。
极其特殊情况的课程系数由教务委员会研究决定。
2.课程门数系数C。
一学期担任一门课程C=1.0;同时担任两门课程的,其周课时数多的课程系数 C=1.0,第二门课程系数C=1.1,系数仅对单循环课时有效,重复课时系数C=1.0。
教务管理系统说明书

教务管理系统说明书目录一、系统概述 (1)1.1需求概述 (1)1.2功能概述 (1)1.3系统软件结构 (2)二、系统功能模块与模块功能划分 (3)2.1模块描述 (3)2.2用户登录界面模块 (3)2.3教师管理模块 (4)2.4教师资料更新模块 (4)2.5学生管理模块 (4)2.6学生资料更新模块 (4)2.7课程管理模块 (4)2.8课程信息更新模块 (4)2.9学生退改选课程模块 (4)2.10成绩管理模块 (5)2.11考试安排模块 (5)2.12社会等级考试报名模块 (5)三、系统评价与功能补充 (5)四、审核说明书(静态测试) (5)一、系统概述1.1需求概述教务管理系统是完成学生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和教师管理,由教务工作人员系统给管理员、教师以及学生多用户角色,各用户依据自己角色的不同而操作不同的功能模块。
教务工作人员分别通过学生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和教师管理来进行这些模块的管理。
包括这些模块的添加、修改、删除以及对课程的选择、学生信息的查询等,教务工作人员同时通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管理,提供教学的跟踪功能。
总的来说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在线管理平台,帮助学校管理教务系统,用一个账号解决学校教务教学管理,灵活的定制符合学校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务系统。
1.2功能概述本系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浏览功能: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全部记录。
查看详细资料功能:点击某条记录,能显示其全部信息。
条件查询功能:用户可任意选择字段,进行查询功能增加及删除功能:增加或者删除一条或多条记录。
修改功能:修改全部字段。
导入或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入或者到处其他软件(如今日校园、奕报告)。
身份验证:进入系统时,对用户的身份进行核查,只允许合法用户登录系统。
帮助:为用户的使用提供帮助1.3系统软件结构图1-1.顶层数据流图图1-2教务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二、系统功能模块与模块功能划分2.1模块描述详细功能模块图如图:图2-1教务管理系统详细功能模块图2.2用户登录界面模块功能:此页为登录页面,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称和密码进入相应的页面。
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试行)

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教学工作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为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充分调研、缜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用以计算教师实际教学工作量。
一、制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
设计的工作量计算办法既基本体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差异性,又与教学工作现状基本吻合,各类系数设置相对公平合理,系数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2.导向性原则。
确保工作量计算方法既能起到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的目的,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又能适当抑制明显不合理的教学安排。
3.结合实际原则。
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兼顾课程授课和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
4.计算简便、易于操作的原则。
在保证教学工作量计算基本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精简工作量计算所需信息,计算算法简单。
二、教师工作量计算的依据5.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暂行规定》为标准学时计算的基本依据。
6.教学工作量以标准学时为计量单位,其定义为:给1个标准班上课,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质量考核合格,1个课内学时为1个标准学时。
不同课程类型、不同规模的编班人数,设定不同的系数,以积的方式折算标准学时。
标准班人数暂定为40人。
7.教学工作量分为基本工作量和附加工作量。
基本工作量指教师直接从事课程(含实践性课程)授课工作所产生的工作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验教学工作量,指导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设计)工作量。
附加工作量指从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研究、辅导群体性活动(辅导竞赛、训练运动队、指导第二课堂)、教师出差、培训或下企业锻炼等间接性教学工作量。
8.教学工作任务是指教师在各类教学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1)理论教学工作任务:编写学期授课计划、编写单元或课时授课计划(教案)、编写学习材料、讲课、辅导答疑(每2周答疑1次)、批改作业(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或学期授课计划的要求布置作业,一般要求全批全改)、考核(包括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试卷分析、成绩登录与上报)等。
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试行)-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教务处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试行)河海文天校政〔2012〕6号为加强教学管理,科学、公平、合理地量化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完成,参照教育部和民办高校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内容凡列入我院教学计划的教学任务均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和实践(实验、实习)教学工作量。
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考试命题、试卷印刷及发放、监考、阅卷、成绩录入、试卷分析、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周历、教学研讨等教学环节。
实践(实验、实习)教学工作量包括实践(实验、实习)大纲制定、实践(实验、实习)准备、实践(实验、实习)指导与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答辩、考核评价等实践教学环节。
二、额定工作量标准参照教育部的标准,专职教师全年的额定工作量为1680工作时。
结合我院实际,规定专职教师的额定工作量为:每人每周至少承担12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
具体根据教学岗各级别所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确定。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1.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课堂教学工作量=计划课时数×课程类别系数×授课班级系数2.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1)指导实验及指导计算机上机实习的工作量计算指导工作量=K·计划学分数·16·学生人数其中,指导计算机上机实习时K=0.01;指导仪器实验时K=0.025。
由2名以上教师共同指导同一实验(或上机实习)时,其工作量按上式计算后,再按主次分配,或平均分配。
指导仪器实验单次指导人数少于40人的,按40人计算。
(2)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量计算a.指导课程设计工作量的计算指导工作量=计划学分数·学生人数·12/35每位教师每周每班至少指导2小时。
b.指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每指导一名工科学生按10课时计算工作量,每指导一名经、管、文科学生按8课时计算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方案

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方案引言: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是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教师的各项工作量进行准确统计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工作量统计方法、数据分析和管理措施共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的有效方案。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统计工作的准确和顺利进行。
1.明确目标:明确统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统计内容和统计期限,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2.制定统计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量统计标准,包括教学任务、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等各项指标,以便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
3.建立工作档案:建立教师工作档案,包括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效果评估、科研成果等,以便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综合评估和统计。
二、工作量统计方法教师工作量统计主要依靠有效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统计。
1.定性统计:通过对教师工作进行观察和评价,将教师工作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级,以定性的方式进行统计。
2.定量统计:通过对教师工作的具体量化指标进行统计,例如教学课时、科研项目量、论文数量等,以定量化的方式进行统计。
3.调查问卷统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量,了解教师在不同方面的工作情况,以便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教师工作量统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建议,为进一步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1.对比分析:将各个教师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教师之间的工作量差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教师工作量的变化趋势,以便对未来的工作量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3.问题诊断:对教师工作量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四、管理措施在进行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时,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1.信息化管理:建立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教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方案

教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内部积累了大量关于学生和教职工的数据。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并且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教务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教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方案,以便对学校的教务事务进行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二、数据收集1. 学生数据学生数据是教务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数据,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学籍信息等。
学生在校期间会不断产生新的数据,因此需要及时地从教务管理系统中收集这些数据。
2. 教职工数据与学生数据类似,教职工数据也是重要的数据源之一。
教职工数据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教学经历、职称等。
这些数据对于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制定教学计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课程数据课程数据包括课程信息、选课信息、考试信息等。
通过统计课程数据,可以了解学生对于不同课程的选课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学校提供合理的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质量。
三、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和教职工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关于人数、比例、平均值等方面的统计指标。
利用此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教职工的教学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教务管理数据中,可以对学生成绩与学生个人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选课情况等因素与学生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找到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进策略。
3.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对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和教职工在不同时间段的演变情况。
例如,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趋势分析,以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干预和提供帮助。
四、数据分析工具1. 数据挖掘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长江大学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教务说明书

------------------------------------------------------- 教务用户使用手册(Office User’s Guide)二〇一〇年五月一日目录(CONTENTS)一、系统概览 (3)1.系统说明 (3)2.系统目标 (3)3.系统设计开发说明 (3)二、系统的登录及使用 (4)1.地址说明 (4)2.用户登录 (4)三、退出系统 (5)四、系统模块功能简介 (5)1.课表管理模块 (5)2.考勤管理模块 (8)3、上课查询模块 (11)4、工作量统计模块 (13)5.用户管理模块 (15)6.预约管理模块 (19)7.密码修改模块 (20)8.数据备份模块 (21)9.退出登录模块 (21)五、常见问题解答 (22)1.登录时为什么显示为找不到服务器? (22)2.用户名、密码错误怎么办? (22)4.有问题该找谁来解决? (22)一、系统概览1.系统说明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
在实践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设计实验、分析结果,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实验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来自下而上所必须的诸多能力。
以前的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时主要是通过填制实验登记表或计算机辅助打印完成的。
这种手工管理方式非常低效,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许多老师与教学管理人员迫切需要一个实用的性能稳定的实验教学管理软件,来完成实验预约、实验时间安排、实验考勤登记、实验内容查询、统计等工作。
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

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为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考核教师的教学投入,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范围及计算原则1、本科教学工作量范围(1)课程教学工作主要包含:培养方案中有学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
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制定与修订、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登录成绩等。
(2)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主要包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建设项目等。
(3)其他类型教学工作主要包含:承担本科生导师、对大学生开展的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
2、计算教学工作量的原则(1)以培养方案为依据,尽力简化,方便操作。
(2)根据不同课程或教学环节的教学特点、劳动付出等,以“大系数”的形式折算为教师教学工作量。
二、教学工作的计算1、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理论教学工作主要包含:教材选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答疑、习题辅导、考核、成绩评定上报以及教学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档等环节。
(1)计算公式:S=P×K1×K2×K3S——教学工作量;P——理论讲课计划学时数;K1——课程类型系数;K2——班级规模系数;K3——班级重复系数;(2)各类系数的确定●K1——课程类型系数的确定●K2——班级规模系数●K3——班级重复系数(3)注意事项同一门课程若配备专职辅导教师,其教学工作量按照《贵州大学助教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2、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实践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1)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实验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备课、实验准备、指导实验、批改实验报告、实验考核、成绩评定上报以及教学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档等环节。
①计算公式:S=H×J×C1×C2×C3×C4S——实验教学工作量;H——实验项目计划学时数,以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J——实验标准班数,J=总人数/40;总人数以实验计划安排和记录为依据,不足40人按40人计;C1——实验批次调整系数;C2——开放系数;C3——课程类型系数C4——实验类型系数②各类系数的确定及注意事项● C1——实验批次调整系数的确定注:不分批次时C1=1,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必须分批次实验时,按下表取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方法说明书(试行)
【意义作用】公平、公正、公开、客观高效地统计出教师实际工作量,为教师津贴发放、职称晋升提供准确依据,促进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科学规范。
【统计依据】依据《安康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院发〔2008〕43号文件,统计核算学期初下达执行的教学任务工作量,院系和教务处两级审核教师网页申报的系统不能自动统计的教学工作量。
【统计方法】教务管理系统统计与教师个人网上申报相结合、院系和教务处两级审核与教师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统计教学工作量。
其目的是能由教务管理系统客观统计的工作量由系统直接统计,得出结果,减少人为的主观操作因素;对不能或不便由系统准确统计的其他教学工作量采取教师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统计。
【统计流程】①先由教务处设置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参数,利用系统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初步统计;②教师本人严格按照《安康学院工作量计算办法》文件规定,核算本人实际工作量,并与网上系统统计得出的工作量比对,正确无误,提交确认;③若有错误由本人在网页上填报修正意见,院系审核,教务处复核;④对于系统未能统计的其他教学工作量和考试工作量由教师本人在网上填报,教务管理系统汇总;⑤各院系教研室主任在网上初审,院系主管领导复审并在网上和线下公示,学院工作
量审核小组在网上审定并统计汇总。
【工作量网上核对申报操作步骤】
1.教师登录教务管理系统WEB服务管理子系统(网址:http://61.134.47.194/),每个任课教师首先在网页【个人信息修改】栏更新个人职称信息,新进研究生职称暂定为讲师,博士职称为副教授。
2.为保证统计工作量的数据安全,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个人信息】栏中修改登录名和密码。
未修改而造成数据被他人修改的,责任自负。
3.在【个人信息栏】--教师工作量查询页面(图一),认
图一
真核对学年学期个人教学工作量。
单击“选择”可在总记录的下方显示工作量的详细清单,合班课程按照合班的个数显示多条记录,公共选修课按照选课学生分布的院系个数,显示多条记录,实际合计仅取一项求和。
系统统计正确,必须单击确认;系统统计遗漏或少算的,也需先单击“确认”提交系统已经统计的工作量,遗漏部分请仔细核算后再在“教师工作量申报”页面按要求仔细填报。
特别强调:由于系统工作量统计报表的功能还未完备,
因此本次统计查询,即使正确,暂时不要确认,待系统报表功能完善后教务处再通知教师确认,否在会出现错误。
4.系统统计遗漏的或计算错误的教学工作量的填报:A.请在每学期期末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工作量申报”页面上(图二),选择学年学期,仔细准确地填报每一项工作任务
图二
的各项信息。
项目名称栏目准确填写承担教学任务的“班级名称+课程(工作任务)名称”,如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可根据教学任务下达情况,该项目名称可填写为:“汉本06级1班毕业论文写作”工作量(课时)填写根据指导人数填写折算后的工作任务的总工作量,上课人数是指该工作任务涉及的学生数,上课天数是指工作任务的时间如“5天”或计划课时数如“20课时”请填写数字和单位。
在项目说明栏目中必须简明地填写增加工作量的理由或说明文字,能够用公式表示的尽可能写出计算公式,以便于院系和教务处审核。
不写申报理由或说明文字的不予以审核。
B.填报后,请仔细检查填报项目,确认正确无误后请单击
“提交”按钮,页面下方详细显示提交的记录,单项工作任务填报完成。
然后再逐项填报其他遗漏的工作任务(每次只能填写一项任务,请勿将多项任务混合填写)。
C.教师网页填报的工作量,需经过院系初审,教务处复核后,才能生效计入。
教师网页填报页面所申报的工作量审核状态显示“教务处已经审核”,教师个人工作量申报完成。
5.考试工作量的填报。
教师根据本学期完成考试工作情况,
图三
在“教师考试工作量申报”网页(图三)上选择学年学期,选择考试类别详细填写每次考试的命题份数、阅卷份数、监考次数,确认无误提交,系统将按照命题1份计2,阅卷计0.1,监考1场计1的标准核算,院系审核,教务处复核生效。
6.网上填报的工作量,在未审核前都可以进行修改和删除。
本学期部分教师已在网页上申报了工作量,请按照本说明书,仔细检查所填报的项目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修改,错误的请自行删除;院系审核后将不能修改和删除。
【工作量审核】
1.院系通过在后台的【师资管理】--【网上填报工作量审核】界面,选择学年学期先查询,然后在申报的记录上单击右
图四
键初步审核教师网上申报的工作量。
2.教务处在院系审核后,再次审核教师网页填报的工作量,复核通过,教师所填报的工作量生效计入。
3.网上填报的工作量教务处复核后,院系在【师资管理】--【统计工作量】界面上(图五),审核教师工作量总数,错误的可单击右键予以修改,多出的工作量记录请单击右键予以删除,遗漏的可单击右键予以增加。
双击某一记录,可在总记录下方页面详细显示教师工作量统计表。
图五
【统计表报送】请各院系于教务处规定时间后从教务管理系统打印输出本学期教师个人工作量统计表(附件1)、院系教师工作量汇总表(附件2)和考试工作量汇总表(附件3),按照填表要求,签字(签章)后报教务处教务科。
报送时间另行通知。
[重要问题说明]
1.首次试行教务管理系统统计工作量,请各学院系要加强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严格按照院发[2008]43号文件规定,对照学期初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和课程表,以及调(停)课等情况,审核每个教师的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量。
2.系统核算工作量方法的说明:按照学院[2008]43号文件规定办法,设置课程系数、重复班系数、班级人数系数,系统根据课程表、调(停)课数据统计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工作量,然后再提取教学评价的质量系数,系统自动折算出教师学年学期的工作量(实际工作量)。
3.教师授课中途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被调整更换的,本学期该门课程教学工作量的统计由院系核算,报教务处核计。
从下学期起,调停课以及课程教学中途需要更换教师的必须在“调(停)课申请”模块进行操作,这样系统会准确统计授课中途课表临时调整而导致教学工作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场地调度”模块仅仅用于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等临时安排的
教学活动需要借用场地的情况,今后正常的调(停)课一律禁止在此操作。
4.系统内运行的实践①(实验)教学任务和系统外运行的其他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工作量,由于各种数据差别较大导致计算的复杂性,不便于使用系统准确统计,这部分工作量由教师在网页上填报,院系在后台初审,教务处复核,审核通过计入教师个人工作量。
5.系统统计的工作量打印输出后,教师发现其工作量依然有误的,请向院系递交书面申请,院系审核后报教务处再在系统中予以更正。
6.每学期工作量的统计填报工作,安排在学期末的一段时间进行,本学期统计时间从7月7日起至7月18日止。
逾期未填报或确认的,系统自行关闭。
请各院系督查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填报工作。
7.统计中所涉及的重复班系数按0.9计入,首班是由系统自动判断选择人数系数最大的班级,班级人数系数按1核计工作量但显示的依然是0.9,不影响其计算结果;教学质量评价系数默认值为1。
本学期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数待评价结果确定后由教务处手工添加应增加或减少的工作量。
8.课表中单双周上课系统统计的工作量会有差别,这是系统准确统计的结果,有这种情况的老师请仔细核查。
①指的是实验、实习、见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论文指导、训练指导、采风、写生、组织比赛、演出等
9.专职教师教研6个工作量,每学期6个(行政人员兼课的,不计教研工作量)不需要教师网上填报,待系统统计后教务处批量予以添加。
10.系统统计,网上填报的工作量经过两级审核生效后,所有教师的工作量在网页查询页面公示,教师可在“教师工作
图六
量查询”页面(图六)输入工号或姓名查询每个教师的工作量。
如发现某位教师的工作量不实,请向院系、教务处、学院监察处反映,查实后予以更正。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