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独坐敬亭山》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平湖秋月
柳岸闻莺
雷峰夕照
三潭印月
和:和谐
秋月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艾青)
湖上春来似图图画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
一读:读正确, 读通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水光潋滟晴方好, yì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zhuānɡ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读: 读出节奏、韵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水光潋滟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方:(B)
A 正直 B 正当;恰好 C 一种形状
山色空蒙雨亦奇
云雾迷蒙的样子
水
山
光
色
潋
空
滟
蒙
晴
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独坐敬亭山 2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坐──这字义实在太寻常不过了,没什么可多说的。
但若加一“独”字,那就大不一样了,其内蕴就够人玩味咀嚼的了。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题目就用了“独坐”两字。
这里,让我们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看看它是怎样构思和写作的。
解读文本使我我也陷入了独坐苦思:是李白的独享清闲,还是他无奈的孤独,或者是他超脱万物在瞬间灵感激发下的绝妙情感的表达。
若是这样,岂不是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了,那又如何形成有条有理,有形有味的课呢虽说我选上了它,是因为对它有感触有兴趣,但这首诗该当如何化解教呢教参的所言人所共见,生的理解有所局限,时空的距离更是沧海桑田难以沟通。
独坐苦思中我搜索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我了解了李白壮志难酬的无奈。
李白一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
他恃才而傲,故终生未能得志;他蔑视权贵,鄙弃功名,又常抒悲愤,自然得罪了许多人。
这从杜甫的《不见》中可窥一斑:“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
”独坐冥想中,我对李白思乡的惆怅有所了解。
如《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我了解了李白遭贬流放的愁楚。
如作于公元759年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我在李白的身后找到了与他不谋而合之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我了解了《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据清人黄锡圭《李太白年谱》考证,《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距李白被罢官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十年了。
长期的飘泊不定,饱受了人间的苦辣酸辛,倍添了孤独的感情。
我找到了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姊妹篇《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两诗比照,我看到了李白的见与不见: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课件
◇她跳着轻快的舞蹈。
她像小鸟一样跳着轻快的舞蹈。
◇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那个小偷像一只出洞的老鼠盯着厨房里的奶酪一样远
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练一练,学运用。
请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小女孩在公园里蹦蹦跳跳,玩得可开心了。
小女孩在公园里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玩得可开心了。
◇他在集市上横冲直撞,人们纷纷躲避。
的 凶狠 ,表达了作者对鬼子的 憎恨 之情。
(2)照样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①小宝宝挥舞着小拳头。
小宝宝挥舞着白面馒头似的小拳头,可爱极了!
②敌人鬼鬼祟祟地摸黑前进。 敌人像胆小的老鼠一样鬼鬼祟祟地摸黑前进。
三、日积月累。
独坐敬亭山
众鸟 高飞尽 , 孤云 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他在集市上像野马一样横冲直撞,人们纷纷躲避。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 逸,想象丰富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被后人誉为 “诗仙”。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行路难》等。
二、词句段运用。 1.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 囊 )( 萤 )夜读( 悬 )梁( 刺 )股 凿壁( 偷 )( 光 )( 铁 )( 杵 )成针 程门( 立 )( 雪 )手不( 释 )( 卷 )
(1)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的成语是 程门立
雪 。(选词填空)
(2)请写出第一行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①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 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 爸让海娃把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送去,这是最紧急的 信啊!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独坐敬亭山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鉴赏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优质教学课件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 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祝 你 学 习 进 步!
通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析诗意
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诗句。独坐敬亭山
诗句理解: 一群群鸟儿冲向天空,向远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处飞走了;一片白云悠然地 飘走了,也没有了踪影。只 有敬亭山和诗人出神地凝望 着,互相看也看不厌。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日积月累
——赏析古诗《独坐敬亭山》
知诗人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他写了大量 歌颂祖国河山、揭露 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 的诗歌。他的诗对后 人有深远的影响。
解题意
独坐敬亭山
独自一【人唐】李白 众鸟山高名飞,尽位于,安徽省宣 孤云城亭独市山去。区闲北。郊,原名昭 相看两不厌,
想画面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悟诗情
感觉:孤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吟诗文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吟诗文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 )( )( ), 孤云( )( )( )。 相看( )( )( ), 只有( )( )( )。
吟诗文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 )( )( )( )( )。 相看两不厌, ( )( )( )( )(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优秀PPT课件
慰和寄托。
课 后 作 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阅读课外书籍时,摘抄并积累山水诗。
板
书
语文园地六
设
计
交流平台
列小标题的方法
修改符号
词句段运用
把人或物比作了动 物或动物的一部分
日积月累
山水诗
谢谢观看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小英雄雨来》用 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 的方式。
05
边读边思考: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 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条理等形式掌握文章。
词句段运用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 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 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 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 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初 读
独坐敬亭山
古
(唐)李白
诗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组讨论交流:从这首诗中你读懂
了什么?并交流不懂的地方。
精
读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古
拟人
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 悠闲自在的样子。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
物的词语画出来。
日积月累
《独坐敬亭山》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 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 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 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 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4课时)
必背古诗文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移:划动,移动;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 陆地; 客:指诗人自己; 旷:空阔远大; 天低 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 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 的马克思列宁主 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导人。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
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 的事情。武陵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 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 高耸入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跟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 栗。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理解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粹,在中国古代灿烂 的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理解诗词大意,了解作者 及其背景,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 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背诵 背诵古诗文是我们小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要 学会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点拨
第六单元 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部编版)
恭敬 勤勉 博学 家贫 每逢 卒业 苇絮 扭身 炕上 铅笔 姥姥 吧嗒 晌午 塞进 糠皮 枪栓 胳膊 一拧 捆绑 劫难 挑破 挣扎 鬼脸 戒指 枪毙 敌人 尸首 防备 慌忙 安徽 谜语 嘴唇 和尚 荤素 倔强 嘱咐 潦草 沮丧 嘹亮 仪式 蹬着 妨碍 搓进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一骨碌 攥着钱 囊萤夜读 心不在焉 铁杵成针 歪歪斜斜 呜哩哇啦
(二)理解重点句子,品味人物语言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 看见。”
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板块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三)关注三处“中国人”,感悟英雄精神
同学们,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雨来的勇气与力量来自哪里? 到文中找一找。
板块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3.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认识了雨来这位小英雄。并且我们还学习了阅读长 文章以及通过列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为什么雨来会被称为小英雄呢?
作业设计
A类: 1.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类: 推荐阅读:《小英雄雨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敌人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一滴一滴的 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 己的祖国。”
板块三:研读事迹,提炼品质
(一)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1.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的美丽景色? 2.课文为什么描述雨来上夜校读书? 3.课文描写鬼子的阴险狡诈和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4.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有死,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ppt课件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宿:住宿,过夜。
宿
寺(
)
诗(
)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危: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指天上的星星。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谁能用这些字组个词?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sù sì wēi
宿寺危
chén kŏng jīng
辰恐惊
恐:恐怕、惊恐 惊= 忄+京 ……
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1.想一想:李白登上了一座怎样的楼呢? 看到了什么?可能还做了什么动作? 2.画一画:用图画的形式把你的想法表达 出来。 3.说一说: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
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夜 景物 宿 山 寺 感受
楼高 高 百尺
星辰 手 可摘 不敢大声说话 害怕惊动天上人
心情愉悦 豪爽率直
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笼盖:笼罩。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苍苍:青色。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谁能用这些字组个词?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sì
lú lŏng gài cāng máng
似 庐 笼 盖苍茫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把握特点,朗读古诗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了北 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敕勒人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①听一听:欣赏音乐《美丽草原我的 家》。 ②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草原怎样的景 色? ③说一说:小组内交流,把你想到的草原 美景说给大家听。
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敕 位置: 阴山下
【人教部编版】(1-6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132首精美图文ppt课件(133页)
秋思
(唐 ) 张籍
洛阳城里见 秋风 ,
欲作家书意 万重 .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 , 水 一程 . 身向榆关 那畔行 ,夜深千
帐灯 .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 归 , 飞雪迎春 到 .已是悬崖 百丈冰 , 犹有
惠崇 ?春江晚景?
(北宋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 成峰 ,
远近上下各
夏日绝||句
示儿 (南宋 )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 空,
但悲不见九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小池
(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
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
小学生 必背古诗词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 葵, 朝露待日 晞. 阳春布德 泽, 万物生光 辉.
七步诗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燃豆 萁,
豆在釜中
七步诗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持作 羹,
漉菽以为 汁 . 羹gēng 漉lù 菽shū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 山下 ,
天似穹庐 , 笼盖四野
(yǎ) . 天苍苍 ,野
登鹳雀楼 (唐 )||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唐 ) 孟 浩然 移舟泊烟 渚, 日暮客愁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17课 古诗三首 重点习题课件
4. 看到右图,我想到的两句诗是: _______两__岸__青__山__相__对__出_________, _______孤__帆__一__片__日__边__来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浓淡相宜之美 5. 读“潋滟”一词,我仿佛看到了( A )的景象,读
“空蒙”一词,我仿佛看到了( B)的景象。
归纳小结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第一句中的“和”字用得非常巧妙,形 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 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诗的后两句:作者从“望”字入手,近望到“水月交 融”、“湖平如镜”;远望到“洞庭山水”、“犹如青 螺”。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蒙、奇丽。
写法借鉴
语文要素
描写景物时写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学方法:写景文章,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要写 出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放着一只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 青螺,贴切地表现了洞庭湖的美。
积累练笔:
古人写山水的诗句还有很多,试着写出几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山.雨欲来风满楼。
()
. 2. 欲把西湖比西子。
()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 小红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
③ ④ ② )①
四、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C是( )
A. 水光潋. 滟. 晴方好(波光闪动的样子) B. 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谐) C. 潭面无风镜未磨. (摩擦) D.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完整版)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读古诗,
~~~~~~~~~~~~~~~~~~~~~~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 ~~~~~~~~~~~~~~
记忆默写《望天门山》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 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时,重点品读 比喻修辞的运用。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第一句中的“和”字用得非常巧妙,形 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 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诗的后两句:作者从“望”字入手,近望到“水月交 融”、“湖平如镜”;远望到“洞庭山水”、“犹如青 螺”。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蒙、奇丽。
语文要素
描写景物时写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学方法:写景文章,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要写 出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 mā mò )总相宜。 √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mó mò ) 。
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李白
[宋]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光/潋滟/晴方好,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
欲把/西湖/比西子,
悦之情。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个“来”字使画面顿显活跃,在浩 瀚茫茫的长江之上,一叶小舟正乘风 破浪向天门山驶来。“来”字既给画 面增添了动感,也蕴含了诗人的喜悦
之情。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前两句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优秀课件
修改病句可按照以下步骤: 一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二查。查出病因。 三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四检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是否通顺,是否还有其它语 病,是否改了句子原意。
练一练,学运用。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秋天,校园里的花都开
赏 析:
这首五绝作于诗人天宝十二年(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 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 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 增添了孤寂之情。此诗通过写诗人独坐敬亭山的情趣及敬亭山的景 象,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也是诗人 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交流范例
我在读《小英雄雨来》的时候,因为文章太长了, 读了后边的内容就忘了前边的内容,后来我就一部分 一部分地读,读完一部分就把主要意思总结一下,几 部分的主要意思合起来就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芦花鞋》采取空行的方式把几部分内容分开来。读完 一部分,我就给这部分列出小标题,这样就能很快掌握 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习作:我学会了_____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 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 体会和同学分享。
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本次习作要求写一篇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 _______ 2.要写清楚自己学会了什么,把学做这件事情的经历和体会 与同学分享。
1. 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言简意赅。 2. 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小标题与作文题目之间要
有内在联系。
3. 小标题的语言最好富有文采,富有节奏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绵州(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等。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在山间寺庙写的一首诗。 然后再到茫无天际的大草原看一看!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语:说话。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天 上的神仙。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危”“高”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山寺高楼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运用夸张的手法来烘托山寺高楼的高。“摘 星辰” 通过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
云的“危楼”的向往。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敕勒:我国古代 北方少数民族名。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川:平地;平原。 这里指草原。
穹庐:游牧民族居 敕勒川,阴山下。
住的圆顶帐篷,用 毡子做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笼:笼罩。
敕勒族人民,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 顶的帐篷,笼罩在四面的原野。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 的高远辽阔。
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敢”字容易与“取”字混淆,可通过口诀“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 不是又” 来区别。剩下的生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如:观察“惊、阴 、似、野”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根据之前学习的经验先看宽窄,再看长短,关注关键笔画进行学习。 关注词语:教学本课生字,建议在学生读通古诗,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语境分散识记。如“危 ”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还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 生活、看图说话的方式来理解词语,如理解“笼盖、苍苍、茫茫”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独坐敬亭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独坐敬亭山体裁:诗题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名字:李白年代:唐代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翻译: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原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你看我、我看你却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
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
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
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
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
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
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赏析二:思想内容《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完美课件
理解诗意
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指导停顿(注意节奏停顿)。 2.指名试读,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3.学生按节奏自由朗读,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
理解诗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理解诗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目解读
远远地看
望天门山
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 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 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 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 作的一首七绝。
断 楚江开 回
出 来
望天门山
“潋滟”是什么意思?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湖水荡漾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波光闪动 浮光跃金
波光粼粼
理解诗意
想象一下,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放眼望去, 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
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 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 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 荷叶更加鲜艳了……
理解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 月夜图,语言凝练,构想新奇,意境静 美。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 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美妙的秋月风光, 表达了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理解诗意
拓展积累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宋·张孝祥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唐·李白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唐·李白
一个“回”字,把江 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 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 势衬出山的奇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 亭 山 远 景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请小组相互检查。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 游宣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 迫辞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 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 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 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 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 的生活写照。
独坐敬亭山
\
•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在安 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 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 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 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 存。诸胜迹中仅有山南麓之 双塔与古昭亭石坊。唐代诗 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 于天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纵情诗酒,以诗著称 于世。与诗人杜甫合 称“李杜”,后人言 其书得自张旭,飘然 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 有《李太白集》。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没有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哪一个字词的意思不理解? 看看课本的注释, 查查字典, 问问老师。 小组能解决吗?
你能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先自己说,这是很重要的自我锻炼。
小组成员按顺序说一说。
孤 众 慢 却 寂
慢也寥
直天 至上
云 鸟 地 不 的
“尽”“孤”“独”“闲”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 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 诗人心中,此时的敬亭山就像诗 人的什么人?它会对李白说些什 么呢?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 孤寂,但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
越肯长
无的 影鸟
独 高 飘 停 空
越留有
无儿 踪高
去 飞 远 ’ 一 片
。飞 远
闲 尽 白
去
云
’
‘。 ,
相看两不厌,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 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 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只有敬亭山。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 敬亭山了。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五绝作于天宝 十二载(753)秋游 宣州时,距他被迫于 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 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 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 味,看透了世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 不满,增添了孤寂之 感。此诗写独坐敬亭 山时的情趣,正是诗 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 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 情,到大自然怀抱中 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多诵读、悟诗情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辛弃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