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好进货检验
进货查验制度精选5篇
进货查验制度精选5篇进货查验制度篇一一、采购人员外出采购时,须做到按照有关规定索证、验证,严格查验食品质量和定型包装食品标签及卫生许可证或检验合格证。
二、每天有专人负责验收食品,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验收时,一看货源是否新鲜,有无异味;二看有无正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物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杜绝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无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厂商供应的食品进入食堂。
四、食品经验收合格后,再过磅、收货。
五、采购人员每天按制作的幼儿食谱进行采购,采购不到的'食品应经保健医生同意后方可更改。
进货查验制度篇二为了保证公司进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标准,保证公司利益,使公司的运行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而制定本规定:1、采购人员采购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向供方索取其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无需办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除外)和与该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并交于品质部做好记录。
对于不能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品质部通知化验室,对要采购的原辅料根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则采购,不合格则拒绝采购。
2、品质部负责对供方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进行验证,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和保管好相应的资质。
验证不合格或无生产许可证产品(无需办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除外)禁止采购。
3、品质部如实记录所采购原辅料的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信息并做好归档管理。
4、对于审查发现虚假信息的原辅料应立即停止采购。
5、对于资质齐全的供方,生技部按计划采购其提供的物资。
6、物品采购进厂后,按《检验管理制度》中原辅料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并由化验室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品质部负责做好进货查验记录。
进货查验制度篇三目的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实记录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验货查证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凡是本单位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简称为食品原辅材料)都需遵守本制度。
工程进货检验制度
工程进货检验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进货物资质量,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工程进货检验制度。
二、检验范围1. 进口原材料和设备2. 国内及外地原材料和设备3. 临时性物资及设备三、检验规定1. 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制定检验标准和要求。
2. 对各类进货物资进行抽样检验,实行合格产品进场,不合格产品退回原厂商或者报废处理。
3. 对检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查,追踪处理。
四、检验程序1. 报关及交货(1)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境外厂商在报关过程中要提供产品质量证明和相关材料,并由国内进口商按时交货。
(2)国内及外地原材料和设备:要做好货物运输保障措施,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2. 仓库验收(1)质检员在货物到达仓库时对货物进行验收,根据检验标准判定货物是否合格。
(2)不合格品及时退回原厂商,并根据情况要求厂商重新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
3. 检验抽样(1)在仓库验收后,对货物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所检测的产品符合标准。
(2)对于特殊物资或设备,要进行更严格的检验。
4. 检验结果处理(1)合格品可进场使用,不合格品要求原厂商处理。
(2)对于多次出现不合格情况的供应商,要进行严格处罚或停止合作。
五、技术支持1. 对于工程进货物资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争议,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支持。
2. 对于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及时更新技术知识,提高检验水平。
六、责任追究对于因检验不到位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2. 工程项目经理有权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对于因违反本制度而造成的损失,相关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为工程进货检验制度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并执行,共同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5篇)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2、管理要求2.1凡供应部门采购的A类关键物资,应由经分承包方能力评审后的定点单位供货,不得更改,否则,检验员可拒检,如需更改,应重新进行分承包方能力的评定,2.2进厂物资的检验,必须根据技术标准、图纸要求、订货合同、产品标准及国家标准等进行质量检验。
(1)凡进厂的关键A类物资、专检员必须根据工厂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如本厂无检测手段,必须定期取样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作为验收的依据。
(2)对B类重要物资,必须有质保书及相关质量文件报质量部验证。
(3)对C类一般物资,必须具备生产厂家的合格证,报质量部验证。
2.3经验收合格后,专检人员必须签发检验合格单通知入库,并将供货单位质保单及理化检测报告一并存档备案。
2.4经验收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入库,更不能用于生产,质检科应及时填写不合格通知单通知供应部门作退货处理。
2.5原辅材料的代用、因用均由生产部、技术部、全质办及技术副总签署意见,方可使用,如不能代用或回用,则不准在生产中使用,需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
2.6专检人员需监督仓库管理人员做好不合格物资的隔离与处理工作,其工作结果要有记录。
2.7负责进厂物资检验的专检人员有权阻止库存失效、变质、锈蚀或过期而未复验的物资用于生产。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在采购物资进货时,进行检验并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质量和规格要求,保障企业或组织的生产和运营安全。
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进货物资检验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进货物资检验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物资质量,提供合格的物资供应,防止次品和不合格物资进入生产环节,并规定检验的范围,包括物资的类别、规格、数量等。
2. 检验依据和方法:规定检验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并明确检验方法和流程,包括取样方式、检验设备和仪器等。
3. 检验责任和权限:明确检验的责任和权限,包括采购部门、质量部门和仓库管理人员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每个环节的检验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2024年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严把材料质量进货关,促进我公司产品质量更上一个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1、险部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材料进货的检验、试验的委托工作。
二、工作程序1、质检员对公司产品所需材料按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进行进货查验,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当某些检验或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或试验,对委托单位能力、资质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评价记录。
3、检验结束后,质检员及时做好状态表标识,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作好记录,原则上按退货处理,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经公司经理和分管经理批准,也可做让步接受处理,具体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4、对无标准、又无明确指导性文件,也无生产厂合格证的,或采购商品不在合格厂评估范围内的,质检员有权拒绝验收。
5、质检员应做好验收记录,做到记录完整、及时、准确。
并有质检人员签名.6、质检员有质检部门负责人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质检工作。
三、检验规程1、原材料进场应按合同要求验收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进货材料按进货____%进行抽样,检查技术参数的准确性。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目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所有部门、车间和个人。
1、生产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定及研究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
制度:1、人员管理2、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
3、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整体工作情况,统一一进行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4、生产经理负责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合格上岗。
5、生产负责人员,每天生产结束填写生产工作日记,并于当天上报生产经理。
管理方法:1、生产经理和生产负责人在生产前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生产.2、车间主任应指导工人按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管理3、车间主任检查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及时反馈给生产经理进行处理.中间产品的检验:1、各二序工作人员按频率、项目工作方法进行自主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流程。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摘要:进货检验主要就是对供应商提供过来得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得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得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什么就是进货检验?进货检验,主要就是指企业购进得原材料、外购配套件与外协件入厂时得检验,这就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与确保产品质量得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外购物料得质量,入厂时得验收检验应配备专门得质检人员,按照规定得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得检验。
进货检验得目得ﻫ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得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得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进货检验得形式ﻫ进货检验包括首件(批)样品检验与成批进货检验两种。
ﻫ①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得目得,主要就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得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得衡量标准。
所以首件(批)检验得样品,必须对今后得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得比较基准、通常在以下3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进行首件(批)检验:a、首次交货;、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c.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方法,也可能就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②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B,C分类,A类就是关键得,必检;B类就是重要得,可以全检或抽检;C类就是一般得,可以实行抽检或免检。
这样,既要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检验工作量。
成批进货检验既可在供货单位进行,也可在购货单位进行,但为保证检验得工作质量, 防止漏检与错检,一般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其形式与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或规定、进货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或盖章,及时通知库房收货,做好保管工作、对于原材料、辅材料得入厂检验,往往要进行理化检验,如分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等工作, 验收时要着重材质、规格、炉批号等就是否符合规定。
进货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进货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1. 进货检验的重要性进货检验,这可真是个大事儿。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买了一箱苹果,但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烂苹果,那得多丧气啊?所以,进货检验就是为了防止这种尴尬情况的发生。
通过进货检验,我们能确保收到的货物符合要求,质量过硬。
这不仅关乎到我们能不能用得舒心,还直接影响到我们店里的声誉和顾客的满意度。
试想一下,若是每次进货都不仔细,顾客一来就发现问题,那肯定会有不少人对我们的产品心生疑虑。
所以,做好进货检验,简直是保障品质的“神盾”呀!2. 进货检验的步骤进货检验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分几个步骤走就行了。
让我们来详细聊聊吧。
2.1 初步检查首先,刚收到货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初步检查。
这个步骤就像是给包裹“验明正身”一样,看看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是否整洁。
你想啊,如果外包装都破破烂烂的,那里头的货物会不会也受了“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检查一下包装上的标签,看它们的生产日期、批号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不光是看包装是否完好,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货物的基本信息做一个核对。
2.2 质量检查接下来,咱们就要进入到更深入的质量检查了。
这一步就像是“医生”为货物做体检一样。
要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比如说,拿到水果的话,咱们可以一个个挨着检查,看看有没啥明显的瑕疵,像是烂斑、压伤之类的。
对于其他产品,咱们也得根据不同的特性来做相应的检查。
如果是电子产品,就得看功能是否正常,有没有损坏。
如果是衣物,那就得检查下是否有断线、褶皱等问题。
2.3 记录与报告质量检查完成后,别急着松口气,还得做记录和报告呢。
记录就是把每一步检查的结果写下来,尤其是发现问题的地方。
这样不仅方便以后查找,也能给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报告则是把检查结果整理成文档,交给相关负责人。
如果发现货物有问题,那就要立刻做出处理,比如联系供应商、更换货物等等。
总之,这一步就像是做总结,确保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3. 检验方法的实用技巧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检验方法的小技巧,掌握了这些,工作效率会更高,质量把控也会更精准哦!3.1 使用检验工具首先,工具可不能少。
进货检验简短工作总结
进货检验简短工作总结
进货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关键步骤。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进货检验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现就此进行简要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供应商的筛选和审核工作,确保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供货能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产品质量问题,促使其进行改进和提升。
其次,我们严格执行进货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批货物都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
我们注重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的检测,确保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进货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我们注重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以确保每一次检验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进货检验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次检验的结果都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和归档。
这不仅有利于日后的追溯和分析,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说,我们在进货检验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进货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公司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断努力。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要求,进货检验是公司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就公司进货检验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检验准备、检验方法、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
一、检验准备1.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商的合格标准和资质要求。
2.制定并完善进货检验计划和程序,明确检验的范围和内容、检验员和过程,确保检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检验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检验方法、仪器设备使用和产品质量标准。
4.准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和样品,确保检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应按照产品的外观特点和要求进行检验,一般包括尺寸、纹理、色彩、光泽度、表面质量等方面。
要求检验员对产品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保证产品外观符合合同或规格要求。
2.化验检验:应根据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检验,一般包括重量、含水率、PH值、外观、硬度、强度、拉伸、抗压等方面。
要求检验员掌握相应的化验方法和技能,确保化验结果准确可靠。
3.机械性能试验:应根据产品的性能特点,选择适当的测试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一般包括冷热冲击试验、高低温试验、耐磨试验、抗压试验等方面。
要求检验员掌握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技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三、检验记录1.完整记录检验过程,包括样品编号、规格、材质、数量、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并注明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2.对于合格品,应装订成册,备案存档;对于不合格品,应详细记录,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四、不合格品处理1.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收货,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2.对于不合格品,供应商应进行返工或重新供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同时要求供应商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对于连续提供不合格品或无法解决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公司应暂停或终止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
公司进货检验规范1.引言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原材料和成品的进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避免低质量的原材料和产品进入市场,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进货检验规范。
本文介绍了一些公司进货检验的基本规范和步骤,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进货检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2.进货检验的目的进货检验主要是为了确保所进购的原材料和成品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能够达到所需的质量水平。
进货检验也有助于保护公司的声誉和利润,避免低质量产品的投入使用和销售。
进货检验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所进购的原材料和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2.防止公司由于使用低质量原材料和产品而降低产品质量,损害企业业务形象。
3.避免进货原材料浪费费用。
4.监控供应商的质量表现,以便在未来的合作中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3.进货检验流程进货检验应该在原材料或成品到达企业仓库之前进行,以便及时的发现和退回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下面是进货检验的基本流程:1.接收原材料或成品时,应该检查到货单或采购订单,确认所订购的物品和数量。
2.检查原材料或成品的易损性,如果存储条件有问题,应该立即联系供应商的相关人员。
3.按照企业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样品数量,并确保样品的随机性。
4.进行可比较的质量测试和检查,以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要求。
5.如果货品符合规格要求,用内部质量编号标识并移交到相应的区域。
如果检测未通过,应该向供应商发出退货要求。
4.进货检验的要点为了确保进货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企业需要遵循以下要求:1.明确商品的标准和规格在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之前,应该明确物品的相关规格和标准,并与供应商确认。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标准和规格。
2.定期更新检验设备和技术企业应该定期更新监测设备和技术,以确保进货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监测设备的应用和精度,需要做好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3.充分记录检验结果企业需要将所有的检验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于追溯检验过程,跟踪检验结果,并为未来的检验提供依据。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范文(4篇)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范文是指在企业或组织进行物资进货时,通过对进货物资进行检验,确保所进的物资质量符合要求,并对不合格的物资进行处理的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或组织采购的物资符合质量要求,并通过合理的检验管理手段减少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包括企业或组织所有进货物资。
二、责任和权限1. 采购部门- 负责制定进货物资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负责采购物资的供应商评估和审核;- 负责制定物资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2. 仓库管理部门- 负责对进货物资进行检验;- 负责对检验合格的物资进行接收和入库。
三、检验标准和方法1. 进货物资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定,包括物资的质量、技术要求、外观要求等。
2. 进货物资的检验方法应根据物资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抽样检验、实验室测试等。
四、供应商评估和审核1. 采购部门应制定供应商评估和审核的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和信誉评估。
2. 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的评估结果,确定是否与供应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五、物资的验收和处理1.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对进货物资进行验收,根据进货物资的检验结果,判断物资的合格性。
2. 如发现进货物资不合格,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处理措施,如退货、换货等。
六、记录和报告1. 仓库管理部门应对每批进货物资进行记录,包括进货日期、物资名称、供应商、检验结果等。
2.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进货物资的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七、改进措施根据进货物资检验的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进货物资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八、制度的实施和监督1. 采购部门和仓库管理部门应组织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
2. 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该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
以上是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具体的制度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
进货物资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为保证企业生产和运营安全,保证从供应商处购买的物资和零部件质量符合企业要求,进行物资进货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进货物资检验是企业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贯穿于供应商选择、采购、物流、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对企业生产、储运、仓储等各个方面的运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进货物资检验管理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对企业的稳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制度目的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进货物资检验工作流程,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提高物资质量的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正常运营。
3.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所有进货物资的检验工作。
4. 工作流程进货物资检验工作流程如下:4.1 采购准备阶段1.采购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和进货数量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2.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物资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期等细节要求;3.与供应商确定检验标准,明确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4.向供应商提供检验文件,包括产品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标准等。
4.2 物资到达阶段1.物资到货后,接收人员进行验收,并对物资进行初步检验,初步检验合格后进行入库;2.对初步检验不合格的物资进行退货,对于不确定的物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入库;3.入库后进行标识、包装、分类等操作。
4.3 检验阶段1.检验员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2.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3.记录合格的物资进行入库,记录不合格的物资进行退货或者返工,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4.4 后续处理阶段1.已入库的物资进行跟踪和管理;2.不合格物资需要进行返工,返工合格后方可重新入库;3.如果供应商的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冻结该供应商,同时通知采购部门对其采取处罚措施。
5. 质量管理要求5.1 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制度在物资进货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的制度,坚决禁止任何不合格的物资进入生产环节,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工作监督。
进货检验制度管理制度
进货检验制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进货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进货检验工作。
三、进货检验责任1. 企业领导应对进货检验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求各部门和人员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 采购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资质调查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供应商。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进货检验的具体流程和规范,监督各部门执行进货检验制度。
四、进货检验流程1. 接收货物:当货物送达公司时,接货人员应立即对货物的包装、数量和外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2. 样品抽检: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供应商的信誉,采购部门应合理抽取货物进行样品检验。
3. 检验报告:对抽检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包括产品规格、外观、包装及相关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
4. 报告审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检验报告,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进行处置,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
5. 合格入库:经过检验合格的货物,由质量管理部门签发入库通知单,完成入库手续。
6. 不合格处置:对于不合格的货物,采购部门要及时与供应商协商退换货或进行索赔,并责令供应商进行整改,确保消费者权益。
五、进货检验标准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对货物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质量要求。
2. 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货物进行更严格的检验。
3. 采购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特殊产品或关键零部件,制定更加严格的检验标准。
六、记录与归档1. 对于每一批入库的货物,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记录,并按规定归档保存检验报告、入库通知单等相关文件。
2. 对于不合格的货物,要及时记录并督促供应商进行整改,并保存相关协商和处置的文件。
[关于进货检验员岗位职责] 检验员岗位职责
[关于进货检验员岗位职责] 检验员岗位职责
1进货检验员岗位职责
一、对进货的物料进行综合性检验;
二、做好检验记录,及时作出检验报告;
三、作好本系统的清洁卫生工作。
2进货检验员岗位职责
1、为了确保进入公司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进货检验员负责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外购件(分包件)等进行检验和验证。
2、检验员应坚守岗位,大公无私;认真行使鉴别、把关和报告的职能。
3、物资进入公司后,检验员根据采购部提供的图样、技术标准和供方物资合格证明文件对其规格、数量、质量等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验证。
4、对供货方提供的材质证明书、无损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与实物有疑问时,检验员应上报品管部处理。
物资外型尺寸、证书验证合格后按规定通知理化分析人员取样。
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5、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检验员有权拒绝入库,作好标识单独存放,并通知采购部处理。
6、对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检验的物资,必须经品管部长签字同意并作好标记,作紧急放行同意使用处理,同时按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若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检验员应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追回已使用物资交采购部处理。
7、检验员必须按规定填写正确、完整、清晰的进货验收记录并确认签字后报品管部存档,采购员凭进货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8、对因错检、漏检而造成的损失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
感谢您的阅读!。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一、进货检验的目的1.确保进货物资质量: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标准,确保所进货物资达到企业的质量要求。
2.减少质量风险:避免因进货物资质量问题引发的后续生产问题和客户投诉等质量风险。
3.规范进货流程:确立统一的进货流程,减少因流程不规范而带来的问题和纠纷。
二、管理要点1.制定进货标准:明确进货物资应具备的质量要求,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或制定企业内部标准。
2.设立检验岗位:指定专人负责进货检验,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3.编制检验操作规程:明确进货检验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方法。
4.选择合格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确保选择的供应商质量可靠、供货稳定。
5.出具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出具检验报告,记录进货物资的质量情况。
6.质量问题处理:对于检验不合格的进货物资,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要求退换货或进行返工。
三、操作流程1.收货确认:验收员收到进货物资后,与供应商确认物资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并记录相关信息。
2.抽样检验:根据抽样方案和检验标准对进货物资进行检验。
可采用常规抽样或抽样计划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检验记录: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物资名称、批次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等指标。
4.检验合格:如果进货物资符合进货标准,则进行接收,进入库房进行存储。
5.检验不合格:如果进货物资不符合标准,需要与供应商沟通,要求退换货或进行返工。
四、执行效果1.提高进货物资质量: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标准可以防止低质量、不合格的物资进入生产流程,保证产品质量。
2.减少质量风险: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进货物资的质量问题,减少质量风险和事后的处理成本。
3.整合进货流程:规范的进货检验流程可以减少流程中的问题和纠纷,提高进货流程的效率。
4.建立供应商信用度:通过检验结果可以了解供应商质量稳定性,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建立供应商信用度。
总之,进货检验管理制度是企业确保进货物资质量、减少质量风险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制定明确的检验流程和标准,可以提高进货物资的质量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
进货检验工作总结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进货检验工作总结篇一:机械检验员工作总结这三个月,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不但勤奋踏实的完成了本职工作,而且还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种任务,自身在各方面呢都有所提升。
为更好地做好今后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三个月的实习工作做如下总结一、作为一名合格的进货检验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一次来指导自己,促使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1、对所负责产品进行进货检验,并对产品最终质量状况给予判定。
2、根据检验情况对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处理,对样品检验出具样品检验报告单。
3、负责对零部件报检单的填写、自检记录填写4、对负责的检验区5S工作进行清理二、要认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为了能尽快适应环境,更好的开展工作,本人努力坚持“向人学、向书本学”的学习型适应思路:一方面,虚心向老员工请教,通过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来规范自己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认真学习部门的各种检验规范等,如不合格品控制制度、部品检验控制要领(部品检验流程)、部品进货抽样检验规定、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规定、常用量具使用及维护、结构焊接件外观检验标准、镀锌质量检验规范、样品试制品检查要领等。
从中汲取营养,努力掌握有关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检查员三、结合我实习阶段的感受谈谈怎么才能做好检验员1、检验员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2、检验员必须要有较高的质量意识3、检验员应养成好学的习惯,善于分析总结,持续改进4、检验员要具备现场发现你问题的敏锐眼力5、检验员要有管理质量的手段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检验员对质量管理要有预控手段、过程控制手段,这是做检验员的关键6、检验员必须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很强的执行力7、检验员要坚持原则,要有勤恳的共作态度8、检验员要善于团结同志,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上八条是个人呢在这一段时间从事检验工作的一些总结和思考,检验员决定不了一个公司产品的最终质量,各人有各人的质量责任,但在很大程度上,检验员的素质影响了一个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后我想就这实习这三个月以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1、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仔细认真。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货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更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
为了规范进货检验流程,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特制定本进货检验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及包装材料等的进货检验。
二、检验依据1、采购合同或订单中明确规定的质量要求。
2、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3、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工艺规范。
三、检验流程1、到货通知当货物到达企业时,仓库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进货检验部门,并提供货物的相关信息,如供应商名称、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
2、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在接到检验任务后,应收集相关的检验依据和资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量具、测试仪器等。
3、抽样检验(1)根据货物的特点和检验要求,确定抽样方案。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
(2)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性能、化学成分等。
4、检验记录检验人员应如实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数据、判定结论等。
检验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具有可追溯性。
5、判定与处理(1)根据检验结果,对货物进行判定。
判定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三种。
(2)对于合格的货物,仓库管理人员应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3)对于不合格的货物,应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换货、返工、报废等。
(4)对于待定的货物,应进一步检验或等待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
四、检验项目及标准1、原材料检验(1)金属材料:检验外观是否有锈蚀、裂纹、变形等缺陷;测量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
(2)塑料材料:检验外观是否有气泡、划痕、色差等缺陷;测量尺寸和重量;测试硬度、拉伸强度等性能。
(3)化工材料:检验外观是否有浑浊、沉淀、变色等现象;检测纯度、浓度等指标。
2、零部件检验(1)机械零部件:检验外观是否有毛刺、划伤、磕碰等缺陷;测量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检查配合面的粗糙度和配合精度。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进货检验是指企业在采购到来料之前,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质量要求。
进货检验管理制度是企业建立的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程序和标准,旨在规范进货检验活动,确保所采购的物料质量可靠,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一、进货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目的: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物料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提高原材料和物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关系。
2.基本原则:准确、细致、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有效、可靠、合规的原则;全面、科学、系统、规范的原则;注重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进货检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进货检验计划:设立进货检验计划,明确各类物料的检验批次、检验频次和检验方法;根据供应商的信用、过去的质量记录和物料的重要性,确定不同物料的进货检验级别。
2.进货检验流程:明确进货检验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规定物料送检、接收、分析、判定和处理的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相应的文件记录。
3.进货检验标准:制定统一的进货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指标;依据产品需求和供应商能力,合理设定进货检验标准的上下限。
4.进货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定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校准和维护方式;建立检验设备和工具的档案和追溯体系。
5.进货检验记录和报告:要求对每一次进货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检验员、检验方法、结果等;及时报告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不合格品等信息;建立进货检验记录和报告的档案体系,方便查询和追溯。
6.不合格品处理:明确不合格品的判定标准和分类,如严重不合格品、轻微不合格品等;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如退货、返工等;追溯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7.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包括进货检验结果、供应商质量记录等;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进货检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质量检验科普之“进货、生产、生产过程、成品、出货”检验
质量检验科普之“进货、生产、生产过程、成品、出货”检验进货检验(Incoming Quality Control)一、什么是进货检验进货检验,主要是指企业购进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和外协件入厂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外购物料的质量,入厂时的验收检验应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的检验。
从原则上说,供应厂所供应的物料应该是“件件合格、台台合格、批批合格”。
如果不能使用全检,而只能使用抽样检验时,也必须预先规定有科学可靠的抽检方案和验收制度。
二、进货检验的形式进货检验包括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
①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的衡量标准。
所以首件(批)检验的样品,必须对今后的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的比较基准。
通常在以下3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进行首件(批)检验:a.首次交货;.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c.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方法,也可能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②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C分类,A类是关键的,必检;类是重要的,可以全检或抽检;C类是一般的,可以实行抽检或免检。
这样,既要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检验工作量。
成批进货检验既可在供货单位进行,也可在购货单位进行,但为保证检验的工作质量,防止漏检和错检,一般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其形式和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或规定。
进货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或盖章,及时通知库房收货,做好保管工作。
对于原材料、辅材料的入厂检验,往往要进行理化检验,如分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等工作,验收时要着重材质、规格、炉批号等是否符合规定。
生产检验(Production Testing)一、什么是生产检验生产检验是指生产者为了维护企业的经营,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而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进行的检验活动。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1. 引言进货检验是指在进行物料或商品进货时,对所购买的物料或商品进行检验和验证的过程。
进货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购买的物料或商品符合质量要求和规格,并且能够满足自身生产或销售的需求。
本文档旨在制定进货检验的具体规范,以确保进货质量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2. 进货检验流程进货检验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2.1 进货准备在进行进货检验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定进货物料或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准备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检测仪器、量具等;•制定进货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2.2 进货检验进货检验的目标是验证所购买的物料或商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规格。
检验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2.2.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指对所购买的物料或商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应参考标准或规范,检查外观缺陷和损坏情况,如破损、划痕、变色等。
2.2.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指对所购买的物料或商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和验证。
应根据规格要求,使用相应的量具进行尺寸检测,以确定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2.3 包装检验包装检验是指对所购买的物料或商品的包装质量进行检查。
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规定的包装要求,如标识齐全、密封性好等。
2.2.4 样品抽检对于大批量进货的情况,可以采取样品抽检的方式进行检验。
抽样应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3 检验结果记录在进行进货检验过程中,应记录检验结果,并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数据分析。
检验结果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检验日期和时间;•检验人员信息;•物料或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检验结果和判定。
3. 进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货检验标准和方法是制定进货检验规范的基础,应根据不同物料或商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制定。
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应符合以下原则:3.1 参考行业标准或规范进货检验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应参考行业标准或规范,确保制定出的标准和方法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3.2 客观且可靠进货检验标准和方法应客观且可靠,能够使不同检验人员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进行的检验结果一致。
进货查验制度(8篇)
进货查验制度(8篇)进货查验制度篇一一、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订立本制度。
二、索证索要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需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三、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
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四、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1、食品质量合格证明;2、检验(检疫)证明;3、销售票据;4、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5、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6、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五、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需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3、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六、对购进的食品依照工商部门的要求作号食品进货台帐。
七、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进货查验制度篇二一、采购人员外出采购时,必需做到依照有关规定索证、验证,严格查验食品质量和定型包装食品标签及卫生许可证或检验合格证。
二、每天有专人负责验收食品,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验收时,一看货源是否新鲜,有无异味;二看有无正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物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杜绝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无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厂商供应的食品进入食堂。
四、食品阅历收合格后,再过磅、收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产品形成特点认真作好进货检验陈周正10.7.141 前言ISO 9001:2000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GB/T19001-2008/ISO 9001:2008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全部保留了这些要求。
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是进货,进货是产品实物质量形成的源头。
而进货检验恰恰是控制这个源头质量的关键。
特别对制造业而言,进货质量往往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和水平,诸多质量成本的增加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和进货质量不无联系。
因此就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来讲,首先必须作好进货检验,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
但是在质量体系咨询和审核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组织的进货检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实物质量。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按照标准的要求,结合案例和不同产品形成过程的特点,对如何作好进货检验,做一番深入的探讨,以促进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 进货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在组建体系的咨询过程中,在体系运行之后的审核过程中,通常会发现,进货检验往往是问题的多发区,在审核员开具的不合格报告中,关于进货检验的内容,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我们习惯的传统管理。
对进货检验的误解和疏忽,往往认为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控制制造过程,这种疏忽,造成了进货检验的自流和失控,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1)无规定无记录进货检验没有书面规定,检验员或者负责进货查验的库管员,往往是对各种进货照单点货,草草过目了事,虽然有相关的合格证件,但不进行收集、整理和登记存档,随处乱放,到需要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事实上等于没有记录。
建立体系进行咨询和初审时,这种情况所见多有。
(2)无规定但是只保存了部分证据有些组织的检验人员素质比较高,例如从国营大企业退休又返聘到民营小企业的,从传统管理的角度,他习惯于保存对进货进行检验相关证件的做法,但是由于经营者不重视,对供方的要求不能落实,供方提供什么证件就保存什么,该提供未提供也不追索,处于一种自流的状态。
进货检验的证据,甚至关键的证据不完整。
传统管理较好的组织,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有规定但是没有保存支持的证据一些组织对进货检验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执行不力。
有的供方未提供或提供的合格证件不完整;有的合格证件就在进货产品或其包装箱上,随着产品的交付而流失掉;有的合格证件没有保存好等,致使在审核时,可以提供进货检验的记录,但是不能提供相关的证件支持。
例如生产氮气发生器的气罐,是受压容器,其板材的进货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审核时,不仅要验看进货检验记录,还必须查看板材的材质合格证明书,检查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或相关的技术标准。
如果没有提供这些证件,那就是一起比较严重的不合格。
这种情况在体系建立的初审阶段,往往容易发生。
(4)明确的规定未执行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型组织,相对复杂产品,没有作好进货检验的抽检、复验和外检。
有一些大型组织,生产的产品比较复杂,因此进货检验规定得也比较严格。
例如造船厂和锅炉厂,他们不仅要求供方提供板材和型材等金属材料的材质合格证明书,还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抽检和复验,其时机是在产品投产之前。
有些组织为了赶进度,忽视了明确的规定,先行投产,当检验机构或第三方监督部门发现时,不得不补做抽检和复验,形成了现在标准没有覆盖的事实上的“紧急放行”,这种做法往往埋下了质量隐患,甚至造成了重大的质量损失,也影响了顾客的质量信誉。
有些复杂产品的配套产品,文件规定要到采购现场进行检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派员到场,不能在第一现场和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甚至由此造成装配调试时的返工延误。
(5)某些服务行业忽视了进货检验进货检验是制造业产品形成的源头检验,比较规范和清晰。
服务行业提供的特点与硬件产品的形成过程不同,但是影响服务提供质量的因素中,也涉及到进货检验。
例如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货物快件快运组织,需要为顾客提供运输工具,打印单证,防护条件,包装的箱、盒、袋以及捆扎的绳索等,这些采购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对顾客的交付质量,因此必须对其实施检验控制。
水陆空的客运组织,餐饮和住宿的服务组织,同样需要对形成服务内容的采购产品,实施检验控制,如果发生餐饮中毒事件,必须能够查出采购食品的时间、地点、发货人和采购人等详细的记录,而这些恰恰是进货检验的基本要求。
有些服务组织往往对这些要求不以为然,认为无关大局,所以执行不力,致使出了问题无法追索,有的甚至严重地影响了服务质量。
3 新标准涉及对进货检验要求的注释新标准对比标准在框架和基础上,没有更多的原则修改,主要是针对标准不易正确理解的条款,采取“注”的方式,进行注释,以便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正确掌握标准中的要点和难点。
通常我们认为采购的器材,是供方提供的产品。
而散装的采购物品,我们认为它是形成产品的一部分,叫它做原材料、元器件,其本身并不是产品,这种认识的潜在危险是没有把它当作产品来进行控制,容易对其忽视和掉以轻心。
新标准恰恰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明确的注释。
涉及进货检验,新标准有两处相关的注释。
1.1总则的注1中,明确提出“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适用于:a)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b)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这条注解,扩大了通常的产品的范围,任何预期的输出它包括了原材料、元器件和半成品。
也就是说,我们从认识上,必须把采购的原材料、元器件和半成品等与形成产品有关的物品,纳入产品的范畴,像控制产品质量那样去控制它。
这就是说,包括采购的原材料、元器件和半成品等,既然属于产品的范畴,当然要对其进行监视和测量,即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必须保留符合要求的证据,这个证据可以是一份检验记录,也可以是样品对照、调试报告、匹配结果、试验试用等方式。
这是由形成产品的特点来决定的。
4 针对产品和服务的形成特点认真作好进货检验根据上述分析所提及的进货检验存在的问题,按照标准和新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提示,我们应当针对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特点,根据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不同,进货的渠道和种类不同,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作好进货检验。
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论组织大小,也不管产品的复杂程度高低如何,都必须保留进货检验的相关证据,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并且还要保留相关的支持性证件,如合格证,材质单,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台架试验报告等,作到有据可查,可追溯。
如何针对产品形成特点,从实际出发作好进货检验,分以下五种情况进行探讨。
(1)产品简单进货检验不一定简单小型组织生产的产品,通常是生产链条短,采购的产品比较少,进货也比较明确。
但是往往单一的进货质量,却恰恰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把关,甚至将进货检验延伸到生产过程。
例如生产船用尼龙轴套的组织,其产品就是一个简单的尼龙桶套,而尼龙桶套即是用己内酰胺原料,融化浇注和离心成型而成。
每次进货不仅要检查其包装、重量、干湿度、色泽,更要其提供化学成分分析报告,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否则,即便制造过程完美无缺,产品的最终质量也会功亏一篑。
有些简单的产品,其进货检验反而比较复杂,甚至延伸到生产过程。
例如生产绿化喷枪产品,采购产品主要是铝管,进货时要检查外观、尺寸、重量、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报告,至于这个铝管是否真正满足要求,必须经过组装后的水压试验,压力和时间满足要求之后,才最后完成了进货检验。
(2)销售组织的产品质量就是进货检验的质量销售组织的特点是买来就卖,不存在加工制造,这一点服务业看得比较清楚。
机械、家电等部件和产成品的销售也是如此。
进货检验的质量就是销售产品的质量,进货检验是它的产品的全部检验。
因此它就是保证销售质量的唯一的关键。
例如销售钢丝绳产品,其供方为钢丝绳制造厂,订货前一定要严格进行供方评审,制造厂应有相应的资质证书、技术监督部门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大多数制造厂还提供覆盖钢丝绳制造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钢丝绳是国家生产安全部门重点控制的起重设备,进货检验相当复杂,首先要检查尺寸、规格和重量,然后要验证对应批量的机械性能拉伸报告,同时按照相关规定,每销售50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后,要做一次拉伸试验,必须保证合格。
每年还要由技术监督部门等第三方抽样检验,并出据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检测报告。
这一套过程完结后,才算完成了进货检验,才能保证产品的销售质量。
(3)相对复杂的产成品,应保存完整的进货检验证据相对复杂的产品,生产链条较长,进货也相对复杂。
例如生产船用设备和环保设备的机械制造厂,他们生产船用舵机、锚机和污水处理器等产品,采购产品比较复杂,有电机、控制元件、阀门、泵机、板材、型材、焊材、齿轮、铸件、焊接件和标准件等。
这些采购产品的进货检验质量,直接形成了最终的成品质量。
所以必须严格进行进货检验,并保存完整的检验证据。
关键的采购产品一定要有原始的合格证据做进货检验记录的支持。
例如电机、控制元件、阀门和泵机的进货检验记录一定要附有供方提供的合格证件和检测记录,板材、型材、焊材的进货检验记录也要附有材质合格证明书,铸件和焊接件的检验记录要附有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探伤报告等合格证据。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有据可查,提供给顾客或检验机构等第三方进行追索,发生质量事故时,也便于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
(4)复杂产品的进货检验品种多数量大,必要时要派出外检人员诸如船舶、汽车和柴油机等复杂的大型机电产品,其采购的数量按照成本计算,达到60%到80%,船舶总装厂的采购量甚至接近90%,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就落在进货检验的节点上,因此应当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除了必须保证按照规定,进行入厂产品的抽检和复验以外,还要抓好在供方现场进行的检验。
标准提出的“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复杂产品和总装厂的。
例如船厂和船东对订购的船用柴油机,通常要规定出检验规范和报验项目,还要审定和签署最终检验的台架试验大纲,并到供方亲临现场参加台架试验,全部检验合格后,当场在台架实验报告上签字确认。
船用柴油机的大型配套件,例如机座、机架排烟管等,通常由供方提供。
开始时都由总装厂派出检验人员到现场检验,后来随着产品的扩大和产品检验的增多,又培训采购人员,掌握技术要求,到现场结合采购事宜一并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到达总装厂的产品都是合格品。
按照新标准要求和TC/176专家最近对新标准的解释,明确这种现场检验不必保存检验记录,因为组织到现场检验只是对供方生产产品的最终检验的补充和附加条件,以确保复杂产品的进货检验的可靠性,并不分担供方质量保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