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境外发行美元债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特点、问题及建议

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特点、问题及建议

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特点、问题及建议作者:孙境泽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9年第11期摘要: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境外发债的方式进行企业融资,所以我国企业境外发债的发展仍然需要完善。

本文首先浅谈了境外发债的概念以及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我国境外发债的特点;最后对我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改进措施。

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境外发债;企业;发行一、境外发债的概念境外发债指的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通过在境外的分支企业或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国际投资公司在日本市场发行了一百亿元的日币债券,属于公司的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境外发债,也就是我国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第一次,以及我国人民币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

从此之后,中国各企业开始调整自身的融资模式,开始向国际这一渠道进行融资,以及加入海外的债券市场。

二、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重要意义(一)推动资金回流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在境外发展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经济随着人民币向海外发展,呈现出了高度的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稳定的现象。

我国政府不断的对市场进行调整和开放,推动着我国金融市场向全球市场发展的进程,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加快。

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使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成为全球来往的世界货币,具备了我国对外发展的国际货币职能。

境外发债对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二)离岸人民币我国企业通过境外发债,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创造了条件。

离岸人民币指的是中国在境外存放的人民币,境外发债为离岸人民币在境外的投资提供了更多渠道。

企业的境外发债,使人民币在境外多处进行投资,推动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香港是我国离岸人民币业务最多的地区,因此具有较广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各类离岸人民币债券也出现在此,除此之外,我国的台湾和伦敦以及新加坡等地区,离岸人民币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人民币存款逐渐增长。

美国国债利率研究分析论文[5篇材料]

美国国债利率研究分析论文[5篇材料]

美国国债利率研究分析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美国国债利率研究分析论文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罗斯福新政遭遇滞胀难题后,美国奉行的“凯恩斯经济学派”逐渐被里根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所取代,财政干预开始淡出,货币政策则成为美国主要的调控手段。

本文从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和传导机制着手,简要梳理了美国国债利率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希望对今后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债;利率;分析一、美国的货币政策及传导机制(一)美国的基准利率及货币政策工具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在美联储缴纳存款准备金的美国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

FOMC每隔1.5个月左右会召开一次会议,设定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这个目标值就是所谓的“基准利率”。

美联储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使联邦基金利率向目标利率靠近,而美元的市场利率会自发地向联邦基金利率靠近。

金融危机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一直维持在超低的0-0.25%。

美联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为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实际上,准备金率相对比较稳定,调节贴现率的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公开市场操作则是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可以调节市场资金的供需关系,引导市场资金价格趋近目标值,改变市场资金成本和规模,进而影响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从历史规律看,美国对基准利率的调整确实与通胀和就业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

从历史走势图看,美联储往往会在经济显示出过热(冷)趋势的初期就采取行动。

具体来看,在失业率持续下降至7%左右,CPI显示出加速上行的趋势时,美联储往往会加息,反之亦然,加(降)息明显作用于通胀和就业的时滞大约是1-2年。

二、美国国债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一)美国国债的特征与其他国家的国债不同,美国国债具有多重特征:1.美元无风险资产若不考虑国别风险,美国国债是无风险的。

所以当美国市场信用风险上升时,美元风险资产的投资者会转向美国国债。

美元加息债务问题研究报告

美元加息债务问题研究报告

美元加息债务问题研究报告概论:本文将围绕着美元加息和债务问题展开详细研究。

首先,我们将分析美元加息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探讨全球债务问题的现状及其与美元加息的关系。

最后,我们将介绍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和对于应对债务问题的建议。

一、美元加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1 美元加息对全球市场的冲击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美元加息将会导致全球其他货币相对贬值,进而对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

此外,对外负债的国家将面临债务偿还压力加大的风险。

1.2 美元加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大部分以外债形式进行经济发展,美元加息将导致这些国家的债务成本上升,加剧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脆弱性,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二、全球债务问题的现状及其与美元加息的关系2.1 全球债务问题的规模和增长趋势全球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挑战,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这种债务增长与低利率时代、过度信贷和结构性经济问题紧密相关。

2.2 美元加息对全球债务问题的影响美元加息将导致全球债务偿还成本增加,可能使债务问题更加严重。

特别是那些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其偿还压力将显著增加。

三、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和应对债务问题的建议3.1 主要结论根据研究报告的结果,我们发现美元加息对全球经济和债务问题都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注意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有效的政策应对债务问题,并且需要建立稳定而可持续的全球金融体系。

3.2 应对债务问题的建议为了应对债务问题,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债务规模。

此外,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债务危机的发生,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

结论:美元加息和债务问题是当今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通过研究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元加息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债务问题的影响更为深远。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制定有效的政策来应对债务问题,并建立稳定和可持续的全球金融体系。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中资美元债境外发行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中资美元债境外发行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美元债发行问题近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境内诸多企业纷纷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境外证券交易场所发行美元债券,发行的目的各不相同,抑或融资,抑或对外展示自我等等。

境内企业远赴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火爆热潮已经持续近两年,同时,2018年部分限制性行业如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境内融资将继续受阻,因此境外美元债发行的热潮仍可能继续保持。

笔者结合承办的美元债券发行的案例,欲从境内律师角度剖析境内企业美元债发行的一些重大关注点。

一、境外债券发行的前置程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管理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第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外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

同时,根据《通知》第一条第三项之规定,企业发行外债,须事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在每期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

2016年6月,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外债管理改革试点省市规模安排的批复》(发改外资【2016】1139号),将内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和境外发行债券的管控权限,下放给天津、上海、广东、福建、厦门和深圳等六个省市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核定外债控制规模内,其辖区内注册的地方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和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由其省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出具《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证明》。

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华融资产、信达资产、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工银租赁等、中信集团、中国石化、招商局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四川发展、华为投资控股和海航集团等21家企业开展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21家试点企业在年度外债规模内,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待发行完成后,及时报送发行信息。

政府融资平台境外发债现状与问题

政府融资平台境外发债现状与问题
(四)境外发债效率相对高,限制条件较少。一是境外发 债流程简便、效率较高。据了解,融资平台境外发债需要国 家发改委和外管局备案,包括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债券发行、 报送发行信息和外债登记四个环节,通常需要 2-3个月。
平台向省级发改部门提交申报材料一般五个工作日,国 家发改委通常于五个工作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七个工作 日出具《企业 发 行 外 债 备 案 登 记 证 明 》,再 进 行 债 券 定 价 发 行,以香港为例,发行外债不需监管部门审批,一般仅 4-6 周即可成功发债。而非上市融资平台境内发债从申报到审 批通常至少 3个月,上市融资平台发行公司债通常需要 3-6 月。二是境外发债限制较少。境内发债,监管部门对于公司 组织形式、发行人资产、经营情况、资金使用用途以及信息披 露等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如最近三年年均利润对债券一年 利息的覆盖超过 15倍;而境外发行美元债相对较为宽松, 只需遵循美国的证券法 Rule144A和 RegS条例,经营状况条 件分别为最近三年需盈利和盈利即可。
134
采取此种方式发行。目前仅青岛城投发行 4笔、规模 16亿 美元。
3维好协议及股权收购承诺协议。此构架下,通常是由 境内政府融资平台的境外控股公司直接发行,或成立离岸子 公司或 SPV作为发行主体,并由境外控股公司提供担保。同 时,境内母公司要对境外控股公司偿债能力进行增信,提供 维好协议及股权购买承诺协议等。维好协议是指境内母公 司承诺至少持有一定比例的境外发行人的股份,并为其提供 流动性支持,保证其能够保持适当的资产、权益及流动性资 金不会出现破产。股权收购承诺协议是指境内母公司承诺 当境外发行的债券出现或可能出现违约,若债券受托人提出 要求,母公司将收购该控股公司持有的资产,并且收购价格 不得低于债券到期应付的本金、利息及相关费用之和。该架 构可避开国 内 关 于 担 保 债 券 所 需 的 监 管 审 批,缩 短 发 行 时 间,节约融资成本,但维好协议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跨境担保, 偿债信用较弱,评级通常比担保架构低 1-2个子级。

境内企业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相关问题研究

境内企业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相关问题研究





A.对外担保的概念 根据《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对外担保,是指中国境内机构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除外,以下简称担保人)以保函、备用信用证、 本票、汇票等形式出具对外保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第 三十四条规定的财产对外抵押或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 章第一节规定的动产对外质押和第二节第七十五条规定的权利对外质 押,(无定金和留置的方式)向中国境外机构或者境内的外资金融机 构(债权人或者受益人,以下称债权人)承诺,当债务人(以下称被 担保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偿付债务时,由担保人履行偿付义务。


常设机构。


B.外债的分类 按照债务类型划分,外债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和国际商业贷款。 (一)外国政府贷款,是指中国政府向外国政府举借的官方信 贷; (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中国政府向世界银行、亚洲开 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和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机构 举借的非商业性信贷; (三)国际商业贷款,是指境内机构向非居民举借的商业性信 贷。包括: 1、向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2、向境外企业、其他机构和自然人借款; 3、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含可转换债券)和短期债券(含 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有关融资条件的审批手续,只需在签订借款合同后办理外债逐笔登记
手续。

(2)境内机构发行商业票据由国家外汇局审批,并占用国家外汇管
理局核定该机构的短期对外借款余额指标;发行前设定滚动连续发行
的,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会签国家发改委后审批。

(3)境内机构为其海外、分支机构境外发债进行融资担保,发债所 筹资金不调入境内使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现行有关规定(主要指对 外担保规定)审批。 (4)境内机构对外发债后,要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办理外债 登记。

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的机遇、挑战及相关建议

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的机遇、挑战及相关建议

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的机遇、挑战及相关建议韩羽来1982年1月,中信公司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在境外融资的发行体。

1985年6月,中国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1.5亿马克债券,自此开启了中资商业银行1境外发债历程。

至2020年1月,共有20余家中资商业银行累计发行了等值超过2100亿美元(以发行时汇率计,下同)的境外债券,涵盖美元、欧元、人民币、港元等十余个币种。

中资商业银行从国际债券市场上筹集长期资金,既对我国有效利用外资拓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自身融入国际金融规则,巩固和提升了中资商业银行在国际债券市场的影响力。

下文将总结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的现状,分析当前发行境外债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的现状1985—2019年,中资商业银行境外债券年发行规模由等值0.49亿美元增长到等值273.62亿美元(见图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1%。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资商业银行进入境外债券市场,这与服务实体经济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促进中资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和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乃至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金融规则接轨等众多因素都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85—1997年的探索发行阶段、2000—2013年的持续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的常态化快速发展阶段。

(一)1985—1997年:探索发行阶段1985—1997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嘉华银行2等6家中资商业银行(或中资控股银行)发行了马克、美元、日元、港元四个币种的境外债券,年发行规模从等值4887万美元增长到等值8.80亿美元。

在此阶段,中资商业银行共发行境外债券21笔,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是境外发债的主体,占累计发行总量31.26亿美元的94%(见图2)。

这一阶段中资商业银行发行境外债券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外资,境外发债境内使用,弥补国家建设及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资金不足,促进外向型经济增长。

以美元债视角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境外发债利弊及路径选择

以美元债视角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境外发债利弊及路径选择

前 言境外美元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投资者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

境内企业在境外发债普遍以美元债为首选,其发行规模在所有币种境外债券中占比最大。

同时,境外投资者主要为国内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对境内企业于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认可度较高。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指作为地铁、有轨、磁浮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项目业主,承担相应建设运营职能的企业,多为地方国有企业。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总额大且建设期和回报期均较长,对资金保障和融资成本要求高。

自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以下简称“2044号文”)以来,为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也为借助国际债券市场降低资金成本,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相继亮相于境外美元债市场,均表现不俗。

截至2019年末,京投公司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境外发债融资的领头羊,发行额度最多、频次最高,累计发行5期,筹集资金17亿美元;广州地铁次之,累计发行5期,筹集资金16.3亿美元;武汉地铁位居第三,累计发行3期,筹集资金10亿美元;其余三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仅有首次发行,暂无新增。

表1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境外美元债发行情况序号公司名称时间额度(亿美元)期限(年)票息(%)方式1京投公司2014.335 3.625维好协议2017.973 2.75直接发行2018.1143 4.15直接发行2019.723-直接发行2019.713-直接发行2天津轨道2016.535 2.875维好发行2016.523 2.5维好发行3武汉地铁2016.1133 2.375直接发行2018.1143+N 5.98直接发行2019.935 2.96直接发行4广州地铁2015.1243 2.875担保发行2015.1225 3.375担保发行2018.8 6.32 4.4维好协议2018.1223 4.3维好协议2019.1125 2.609维好协议5郑州地铁2018.12535直接发行6昆明地铁2019.1233 3.5直接发行2019.12253.9直接发行调研相关数据显示,除京投公司外,其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均在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将境外发债由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之后发行境外美元债。

中国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全解读

中国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全解读

中国企业境外发⾏债券全解读⽬录- - - - -1.境外债券发⾏简介2.境内机构境外发⾏债券的现状3.境内企业境外发债融资成本分析4.境内企业境外发⾏债券的⽅式5.境内企业境外发⾏债券的优点6.境外发⾏债券存在的问题7.完善境内企业境外发债的政策建议随着我国改⾰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励有实⼒的企业⾛出国门,国内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投融资“⾛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境外发⾏债券是企业⾛出去融资的重要途径,与境内发⾏债券、境内发⾏股票、境内贷款等融资⽅式相⽐,具有吸引外国投资、锁定汇率风险以及建⽴国际信誉等重要的作⽤。

2016年10⽉1⽇,⼈民币正式纳⼊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这是⼈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程碑。

随着⼈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及资本项⽬的开放,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国内的跨境政策在资⾦“扩流⼊”⽅⾯已作出了⼀系列的重⼤突破,其中尤其对于境内企业借⽤外债政策⽅⾯的放宽来的最为重磅:⾸先是2015年9⽉14⽇国家发展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发⾏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松绑”企业海外发债的条件,⿎励境内企业发⾏外币债券,取消发⾏外债的额度审批,实⾏备案登记制管理。

其次是2016年5⽉⼈民银⾏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132号),统⼀了国内企业的本外币外债管理,将原先在⾃贸区试点的全⼝径跨境融资推⼴到全国范围内执⾏,现在所有的国内企业(房地产企业与政府融资平台除外)都可以通过“全⼝径”模式从境外融资。

以下为现⾏的外债监管原则:再者是外管局的“统⼀资本项⽬结汇管理”放开了外债资⾦的意愿结汇,并⼤幅放宽了资本项⽬资⾦的使⽤条件,不再区分资本⾦及外债资⾦的使⽤,对资本项⽬收⼊的使⽤实施统⼀的负⾯清单管理模式。

多年来,企业境外发债融资是我国引进外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段之⼀,也是推动⼈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经济⾏为,同时对于发债企业的⾃⾝发展意义重⼤。

海外债券案例研究

海外债券案例研究

海外债券案例研究一、引言在全球经济日益全球化与开放的背景下,海外债券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债券发行公司或国家通过发行海外债券来融资,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海外债券案例的研究,探讨其背景、发行过程、风险和效益。

二、海外债券案例研究一:中国政府发行的主权债券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府发行海外债券的案例备受关注。

从2017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发行主权债券,并逐渐成为国际债市重要的参与者。

这一举措不仅为中国政府筹集了大量资金,也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国政府发行的主权债券案例中,可以看到其发行过程严谨规范。

中国政府会在境外选择一家或多家债券承销商,根据市场需求和发行规模确定债券额度和利率。

随后,通过国际机构评级与监管部门认证,确保债券发行符合相关法规与合规要求。

然而,中国政府发行海外债券也存在风险。

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地缘政治风险都可能对债券的兑付与利息支付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在发行前需谨慎评估并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债券发行的安全与可行性。

三、海外债券案例研究二:阿根廷主权债券违约事件阿根廷主权债券违约事件是国际债券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案例之一。

1990年代至2001年期间,阿根廷政府通过大规模发行主权债券筹集资金,但由于经济衰退与外债负担过重,阿根廷政府在2001年宣布违约。

这一事件暴露了海外债券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投资者对阿根廷政府的信心受到严重削弱,市场流动性降低,使得国际债券市场遭受不小的冲击。

阿根廷政府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包括被排除在国际资本市场和丧失投资者信任等。

四、海外债券案例研究三:美国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美国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是海外债券市场中的典型案例。

美国企业借助海外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支持其业务扩展和发展战略。

这些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庞大,投资者种类广泛,市场参与度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美国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案例中,常见的发行方式有公开招标和私下发行。

境外美元债发行方案及发行成本比较分析

境外美元债发行方案及发行成本比较分析

境外美元债发行方案及发行成本比较分析作者:李忻忆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7期摘要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模式的不断推进,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走向海外,并对境外资本市场融资进行不断开拓,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美元债成为现今最直接且最流行的融资模式之一。

本文主要对境外美元债发行方案及发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境外美元债发行方案发行成本一、引言自2015年发改委松绑境外融资模式以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到境外发债融资,加之央行2016年132号文、外管16号文放宽了部分监管要求,中资企业境外发债体系正在形成。

那么,境外美元债券的发行方式如何选择,本文通过不同发行架构的介绍,分析同一企业不同发行架构的方案选择。

二、中资美元债的发行架构目前,中资美元债的发行架构主要有3类:红筹结构发行、境内公司海外直接发行、境内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提供跨境担保或承诺间接发行。

这3种方式各有特点。

(一)红筹结构发行红筹结构发行是指控股公司在境外,实际资产和业务运行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由于控股公司在境外注册,中国法律对其无管辖权,因此发债不需要境内机构审批,可以直接采取该境外控股公司作为发行主体,或者专门成立一家发债SPV公司,由境外控股公司对债券进行担保,从而成为实际发行人。

优点:一是事前审批简便,不需要国内审批,发行时间较快;二是控股公司海外注册,一般适用法律体系为英美法系,更容易被国际投资人所接受。

缺点:具备此种结构的中资企业并不多,且募集资金进入境内与外商投资和贸易相同。

(二)境内公司海外直接发行该结构发行主体为境内公司,不需要担保等增信方式,直接在境外市场面向投资者发行债,其是所有发债架构中最简单但门槛最高的方式。

自2014年发改委2044号文件公布,取消了企业海外发债的审批额度,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按年度一次性核定外债规模,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期分批发行。

优点:一是结构简单,不需要搭建境外子公司,避免跨境担保,信用度最高;资金回流的监管最少;能够展现企业国际形象。

外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外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外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浅析
1. 引言
外资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发行美元债券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本文旨在对外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几种主要方式进行概述和分析。

2. 直接发行
直接发行是外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一种常见方式。

其过程包括与投资者直接洽谈和协商债券的发行细节,例如债券面值、利率和债券期限。

直接发行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精确地满足企业自身的融资需求,但其缺点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与投资者进行洽谈。

3. 公开招标发行
公开招标发行是外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企业通过公开邀请投标人参与竞标,以确定债券发行的具体细节。

公开招标发行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但其劣势在于可能会增加发行债券的成本。

4. 中介机构发行
中介机构发行是一种将外部金融机构作为发行债券的中介的方式。

外资企业委托中介机构代表其发行美元债券,并负责协商和确定债券的发行细节。

中介机构发行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机构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渠道,但其劣势在于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中介费用。

5. 总结
以上提及的几种外资企业美元债券发行方式仅是对常见方式的浅析。

实际情况可能因企业的具体需求和市场环境而有所不同。

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需要综合考虑融资需求、成本效益、流动性等多个因素。

因此,外资企业在发行美元债券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独立决策。

6. 参考文献
- 张三. (2020). 外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方式研究.《经济评论》, 25(3), 45-58.。

央企境外发债的调研报告

央企境外发债的调研报告

央企境外发债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央企,即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央政府控股或管理的企业。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央企境外发债成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本调研报告将对央企境外发债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发债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利益主体等。

二、央企境外发债的方式央企境外发债的方式多样。

一般而言,央企可以通过发行美元债、欧元债、人民币债等不同货币的债券来实现境外融资。

此外,央企还可以选择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工具进行债务融资。

根据央企的资金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发债方式至关重要。

三、央企境外发债的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央企境外发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各国货币政策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央企的发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在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央企选择境外发债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2. 央企自身情况央企自身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评级也是影响境外发债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评级将有助于央企获得更好的发债条件和利率。

此外,央企的业务范围和发展前景也会影响投资者对其债券的认可度,从而影响央企境外发债。

3.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支持是央企境外发债的重要保障。

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将有助于央企降低融资成本并提高融资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来引导央企发行债券的市场行为,从而增强境外发债的可持续性。

四、央企境外发债的利益主体央企境外发债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央企央企通过境外发债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从而满足资金需求,支持企业发展。

同时,境外发债可以提升央企的知名度和国际化形象,为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2. 投资者境外债券投资者可以通过央企债券获得稳定收益,同时也能够分散投资风险。

央企作为国家支持的企业,其债券通常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和较低的违约风险,这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吸引力。

3. 国家经济央企境外发债有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金融地位。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中资美元债境外发行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中资美元债境外发行

从境律师视角剖析美元债发行问题近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境诸多企业纷纷赴中国和新加坡等境外证券交易场所发行美元债券,发行的目的各不相同,抑或融资,抑或对外展示自我等等。

境企业远赴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火爆热潮已经持续近两年,同时,2018年部分限制性行业如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境融资将继续受阻,因此境外美元债发行的热潮仍可能继续保持。

笔者结合承办的美元债券发行的案例,欲从境律师角度剖析境企业美元债发行的一些重大关注点。

一、境外债券发行的前置程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管理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第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外债是指境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

同时,根据《通知》第一条第三项之规定,企业发行外债,须事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在每期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

2016年6月,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外债管理改革试点省市规模安排的批复》(发改外资【2016】1139号),将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和境外发行债券的管控权限,下放给、、、、和等六个省市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核定外债控制规模,其辖区注册的地方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和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由其省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出具《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证明》。

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华融资产、信达资产、中金公司、证券、工银租赁等、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发展、华为投资控股和海航集团等21家企业开展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21家试点企业在年度外债规模,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待发行完成后,及时报送发行信息。

美元置换债务(3篇)

美元置换债务(3篇)

第1篇导语:在全球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的今天,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可替代。

然而,随着各国债务水平的不断攀升,如何有效管理债务风险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美元置换债务这一金融创新手段,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实施过程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美元置换债务的背景1. 全球债务危机近年来,全球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许多国家面临着债务危机的威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债务总额已达到263万亿美元,其中政府债务占比最高。

2. 美元地位稳固在全球金融市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依然稳固。

各国政府和企业倾向于持有美元资产,以规避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3. 美元置换债务的需求面对债务压力,一些国家开始寻求美元置换债务的方式,以降低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同时保持美元资产的持有比例。

二、美元置换债务的原理1. 原理概述美元置换债务是指债务国将部分或全部外币债务置换为美元债务。

通过这种方式,债务国可以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债务流动性,同时保持美元资产的持有比例。

2. 置换方式(1)债务互换:债务国与债权人签订协议,将原有债务转换为美元债务,并调整利率和期限。

(2)债务重组:债务国与债权人协商,对原有债务进行重组,降低利率、延长期限或减免部分债务。

(3)发行美元债券:债务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美元债券,以置换外币债务。

三、美元置换债务的实施过程1. 债务评估债务国需对自身债务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债务规模、利率、期限、债务结构等,以确定置换债务的必要性。

2. 选择合适的债权人债务国需选择信誉良好、资金实力雄厚的债权人,以确保置换债务的顺利进行。

3. 协商置换条件债务国与债权人协商置换条件,包括利率、期限、债务减免等,达成共识。

4. 签订协议债务国与债权人签订置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 实施置换债务国按照协议内容,将原有债务置换为美元债务。

四、美元置换债务的挑战1. 债务成本上升美元置换债务可能导致债务成本上升,因为美元利率可能高于其他货币。

美元债备证适用法律(2篇)

美元债备证适用法律(2篇)

第1篇摘要:美元债备证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旨在探讨美元债备证的法律适用问题,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并就其适用性提出建议。

一、引言美元债备证(USD Bond Certificate)是一种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凭证,具有信用增强、期限灵活、流动性高等特点。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美元债备证在规避风险、提高资产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美元债备证涉及跨境交易,法律适用问题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二、美元债备证的法律适用概述1. 法律渊源美元债备证的法律适用主要涉及以下法律渊源:(1)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国际银行贷款合同通则》(IBLR)等。

(2)国内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

(3)行业自律规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发布的债券市场相关规则。

2. 法律适用原则(1)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适用的法律,但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2)最密切联系原则:以与交易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为准。

(3)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原则:在适用法律时,应充分考虑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美元债备证法律适用分析1. 合同法适用美元债备证作为一种合同,其法律适用应遵循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则,为美元债备证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基础。

2. 证券法适用美元债备证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其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受到证券法的规定。

证券法要求发行人披露相关信息,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

3. 外汇管理条例适用美元债备证涉及跨境交易,其外汇管理问题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调整。

外汇管理条例对美元债备证的跨境资金流动、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4. 行业自律规则适用美元债备证在发行、交易过程中,应遵循行业自律规则。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中资美元债境外发行知识讲解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中资美元债境外发行知识讲解

从境内律师视角剖析美元债发行问题近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境内诸多企业纷纷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境外证券交易场所发行美元债券,发行的目的各不相同,抑或融资,抑或对外展示自我等等。

境内企业远赴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火爆热潮已经持续近两年,同时,2018年部分限制性行业如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境内融资将继续受阻,因此境外美元债发行的热潮仍可能继续保持。

笔者结合承办的美元债券发行的案例,欲从境内律师角度剖析境内企业美元债发行的一些重大关注点。

一、境外债券发行的前置程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管理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第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外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

同时,根据《通知》第一条第三项之规定,企业发行外债,须事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在每期发行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

2016年6月,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外债管理改革试点省市规模安排的批复》(发改外资【2016】1139号),将内资企业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和境外发行债券的管控权限,下放给天津、上海、广东、福建、厦门和深圳等六个省市发改委,在国家发改委核定外债控制规模内,其辖区内注册的地方企业境外发行债券和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由其省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出具《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证明》。

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华融资产、信达资产、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工银租赁等、中信集团、中国石化、招商局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四川发展、华为投资控股和海航集团等21家企业开展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21家试点企业在年度外债规模内,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待发行完成后,及时报送发行信息。

我国境内机构境外发债研究【范本模板】

我国境内机构境外发债研究【范本模板】

我國境內機構境外發債研究2013年07月03日 11:45 來源:金融界網站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李丹宿夏荻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我國境內機構到境外融資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對中國企業而言,通過境外發債進行融資是順應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證券化及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債券化趨勢,利用外資的渠道之一.發行國際債券進行融資具有拓寬融資渠道、對衝匯率風險、為其海外擴張和並購提供外匯儲備、建立國際信譽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發行環境和發行程式複雜等特點。

目前,我國的境內機構,包括國家機關、中資機構(含金融機構)及境內其他企事業單位和外商投資企業等,在境外金融市場上發行的債券有兩類:一是以外幣表示的有價證券;二是以人民幣計價,期限在1年(含)以上的有價證券,該類債券主要在香港金融市場發行.一、境內機構境外發行外幣債券概況我國早期的外幣債券主要以政府機構發行的主權債券、金融和信託投資機構發行的金融債券為主。

1982年1月,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率先在日本東京市場發行了100億日元的私募債;1984年11月,中國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在東京發行200億日元公募債,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國際債券市場。

1993年,隨著中國企業海外股權融資的實現,以海外上市公司作為窗口,國內企業在境外發行了企業債券及可轉換債券,境內機構境外發行外幣債券取得了一定突破。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改委同中國證監會及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始進行國有企業境外發行可轉換債券的試點工作,並逐漸放寬大型國有企業海外發行外幣債券的審批條件.如200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取消對境內中資機構中長期外債融資條件的審批,中資機構對外發行中長期外幣債券,不再要求到外匯局辦理融資條件審批手續,只需在簽訂借款合同後辦理外債逐筆登記手續。

儘管在政策上有一定程度的放寬,但我國對於境內機構發行外幣債券依然實行較為嚴格的審核批准制.一是對發債資格的審核:境內機構(財政部除外)對外發債資格由國家發改委同人民銀行及有關主管部門,借鑒國際評級方法,對擬發債機構進行資格評審後報國務院批准,發債資格每兩年評審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目前市场上已发行的案例来看,发行主体一般要符合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盈利性:目前绝大多数的已发行案例都是遵照 Regs 的标准进行的,在美国
境外向投资者提呈和发售的,发行主体需要符合 Regs 条例盈利性要求。 根据具体操作的实务,美元债发行对象一般为(i)依据美国《1933 年证券法》 144A 条例,只在美国境内向合资格机构买家提呈和发售,以及(ii)依据美国 《1933 年证券法》S 条例即 RegS 条例,在美国境外向若干人士提呈和发售。所 以,美元债的发行必须符合上述条例的要求。根据 Reg S 的发行标准,于发行通 函最少要有两年的业绩披露,而市场一般要求发行企业两年的业绩均有盈利记录, 并且没有出现盈利倒退的情况,而面向美国本土机构投资者的 144A 发行标准, 则需要三年业绩及详尽披露,另一方面,路演时也可能向投资者发放近 3 年财务 数据,故此,就一般情况而言,录得亏损或最近曾发出盈利预警的企业并不具备 发债条件。 REGS 与 144A 条例对比:
在募集资金通过增资等方式回到国内后,如果无法完成结汇,企业将只能以
外汇形式存在银行,而根据外管局下发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的相关规 定,企业申请结汇是实行支付结汇制的,需要企业提供使用用途证明,根据用途 需要分批结汇,并且要求加强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结汇的真实性审核,对超募 部分或超出招股说明书用途的部分,须提交与其结汇用途相关的董事会决议。而 一些募集用途注明是支付给交易对手的,对结汇资金存留在人民币账户的时间还 有限制,另外非专门性的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和股权投资企业,还禁止将结汇资 金投资到房地产、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等领域。严格审核流程,同样体现在境外 募资资金分期结汇方面。如果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或收购新的项目,其所需结汇资 金及具体用途都需要在申请结汇时解释清楚,到了第二次申请境外募集结汇资金 用于其他新项目投资或收购时,则需要再提交前一笔结汇资金的使用情况,且需 外管局等部门核实无误,才能审批下一笔结汇资金。前一笔结汇资金使用用途汇 总的任何一点疏漏,都会影响到下一笔结汇资金的审批流程。
美元债发行问题研究
㈠、境内企业美元债发行方式
按照目前实务操作的案例,境外发行债券的情形包括在境内注册的公司在境 外发行债券,以及在境外注册的公司在境外发行债券但涉及相关中国境内权益 (如红筹公司在境外发行债券)。发行标的还包括可转换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 商业票据等。发行方式为以下两种: 境内企业作为发债主体,直接在香港市场发行债券。此方式审批程序复杂、
有些境外上市的企业只能采用集团内部贷款方式,即境外母公司给境内关联 公司提供委托“贷款资金”,将相应募集美元资金交给境内子公司,或者根据项 目投资开工状况,向当地外管局申请结汇。上述模式操作过程与外保内贷有点相 似,但资金结汇速度相对更快。最直接的资金结汇方式,则是境外母公司直接收 购国内相关上下游企业股权或经营资产,以此能快速结汇募集资金,跨境并购方 式,除了考虑避税以降低收购成本,还对交易时间点有讲究。很多境外公司都要 求被收购的公司或资产经营利润能及时计入当季财务报表,以提高经营收入与利 润。
(一)发债资格的认定。 对外发债实行资格审核批准制。境内机构对外发债资格,由国家发改委同人 民银行和有关主管部门,借鉴同际惯例进行评审后报国务院批准。发债资格每两 年评审一次。 (二)对外发债的审批。 1、境内机构(财政部除外)对外发债,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并会签国家外汇管 理局后报国务院审批。国务院批准后,市场选择、入市时机等由国家外汇管理局 审批。地方政府不得对外举债。 2、境内机构发行商业票据由国家外汇局审批,并占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 该机构的短期对外借款余额指标;发行前设定滚动连续发行的,由国家外汇管理 局会签国家发改委后审批。 3、境内机构为其海外、分支机构境外发债进行融资担保,发债所筹资金不 调入境内使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现行有关规定(主要指对外担保规定)审批。 4、境内机构对外发债后,要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办理外债登记。 (三)申请对外发债需报送的材料。 境内机构申请对外发债应向主管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各种发行方式下审批比较表:
融资主体
担保
资金流向
审批方式
境内公司作为 发行主体直接 在香港发债
不明确,监管机构倾向 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
于资金留在境外
境外投资司个案审批。
不涉及境内公 司对外担保
境外公司作为 发行主体
涉及境内公司 对外担保
募集资金留存境外 募集资金回流境内 募集资金留存境外
募集资金回流境内
3-5 天;在亚洲和欧洲进行
评级要求:债券在经过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之后所获评级应不低于 BBB-,
否则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同。
香港市场债券发行人以企业为主,且公开发行的债券发行人通常需取得国
际评级机构的评级。根据评级,发行人分为投资级与非投资级,而这对于发行人
的融资成本以及投资者认可度有着极大的关系。S&P 评级 BBB-一下即为非投资级。
BB
C
件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冲击,
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清偿能力弱,风险相对越来越大,
对经营环境和其它内外部条件变
B
D
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冲击,具
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清偿能力较弱,风险相对越来越
大,对经营环境和其它内外部条
CCC
-
件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冲击,
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清偿能力很弱,风险相对越来越
故债券在经过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之后所获评级应不低于 BBB-,否则难以得到
投资者的认同,或者导致较高的融资成本。
国际评级机构评级标准(以标普为例):
长期信用等级 AAA AA
A
评述
清偿能力很强,风险很小
清偿能力较强, 风险小
清偿能力强,有时会受经营环境 和其它内外部条件不良变化的影
短期信用等级
A-1 A-2
1、最近 3 年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相关财务报表;
2、发债所筹资金的投向、用途;
3、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利用外资方案,以及纳入国
家利用外资计划的证明文件;
4、主管管部要求的其他文件。
⑵境内企业在境外设立子公司,由子公司作为发债主体发行债券。
目前看到的境内民营企业在香港发行债券的案例,大多采用间接方式。此种
144A
REGS
评级 最好2 个评级机构给予评级
最好1-2 个评级机构给予评级
交易时间 信用研究 交易规模 发行期限
目标投资者
信息披露要 求
会计报告要 求
路演
6-10 周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进行交易前
研究 一般大于5 亿美元 大于5 亿的发行需要运用 长期融资;10 年或以上融资期
限 美国与亚洲机构投资者起主导
作用 具体为:美国机构投资者 (QIBS),欧洲和亚洲(基金管理 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养老金、保险公司及散
户)
比Reg S 更为严格 需要10b-5 法律意见
需要SAS 72 式的有反面保证 的安慰函
5-7 天;在美国,亚洲和欧洲 进行
5-7 周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进行交易
前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指标
指标
AAA
AA
A
BBB
BB
B
CCC
税前及利息前利润 21.4
10.1
6.1
3.7
2.1
0.8
0.1
的利息偿付率
扣除利息、税金及 26.5
12.9
9.1
5.8
3.4
1.8
1.3
折旧费前的利润的
利息偿付率
运营资金量/总负 84.2
25.2
15
8.5
2.6
(3.2)
(12.9)

自有经营现金/总 128.8
一般低于5 亿美元或以下
中期融资;10 年或以下
亚洲投资者扮演定单的关键 角色,欧洲投资者角色其次 具体为:欧洲和亚洲(基金管 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 行、中央银行、养老金、保险公
司及散户)
较144A 宽松 较容易的披露要求 和法律意见要求 是否需SAS 72 式的有反面保 证的安慰函可以选择
1.0 11.9 68.8 87.7
㈢、境外发行美元债券的主要程序及审批
⑴境内企业作为发债主体,直接在香港市场发行债券 按照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境内注册的公司在境外发行债券履行的审
批备案程序相对较为繁杂。目前此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证券法》、《国家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发债管理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外发 行外币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归口管理的通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债风险管 理及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附 1:案例:中联重科香港发行美元债
(1) 发行方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16日召开2012年度第一次 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境外子公司在境外发行债券的议案》, 其内容包括批准中联重科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发行美元债券,并 由中联重科为债券提供担保。
(2) 发行人: 本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Zoomlion H.K. SPV Co., Limited( “中 联香港”)
无需审批
商务部门、外汇管理局审 批
商业银行受理,但 2011 年的对外担保额度已经 基本用完;外管局核准对
外担保登记。 不予批准。汇发【2011】 30 号文明确规定,融资性 对外担保项下的募集资 金不得回流境内使用。
㈣、境外发行债券资金回流障碍
目前,境外企业募集资金要调回国内,一般的方式是通过给境内公司增资或 者借取外债,再通过有资本金结汇资格的银行风险最小 清偿能力较强,尽管有时 会受内部条件和外部环 境影响,但是风险较小 清偿能力一般,比较容易 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
响,但是风险较小。
有一定的清偿能力,但易受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