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的界定
怎样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
怎样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对于不良资产这个概念,相信⼤家并不陌⽣,这也成了⼀些企业单位或者银⾏最头疼的事,处理起来⼗分⿇烦。
那么,怎样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由店铺⼩编为⼤家进⾏相应的解答,以供⼤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怎样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包括已经从企业账⾯核销资产以及企业未核销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类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实物类不良资产。
实物类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因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额低于账⾯价值的设备、房屋建筑物以及成本⾼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在建⼯程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不良资产。
回(⼆)债权类不良资产。
债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难以回收的、预计可能产⽣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担保损失及其他不良债权。
(三)股权类不良资产。
股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额低于其账⾯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不良资产收购中的法律要点有哪些1、资料审查所审查的资料,是指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资产所有权的有关法律⽂书,包括:⼀般贷款类资产,如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证明担保或抵押权利存在的其它法律⽂书等。
以物抵贷类资产。
如抵贷协议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仲裁书、以物抵贷资产清单等。
涉诉贷款及相应法律⽂件,如起诉状、上诉状、撤诉申请书、财产保全申请书、⽀付令申请书以及破产还贷申请书、判决书、调解书和申请执⾏书、执⾏证明等相关法律⽂书。
2、债务⼈资信调查及现场检查对债务⼈的资信调查主要应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即:债务⼈的主体资格、组织形态、股本结构、分⽀机构情况等;债务⼈的历史经营情况、对债务的态度、是否有逃废债的倾向等;现实经营状况、主要经营业务、产品的市场情况、债务⼈的总体负债情况、对外担保情况、对外投资情况,以及债权情况等。
现场核查要求资产管理公司有关⼈员及法律顾问⼈员,要结合已有资料所⽰情况,对企业的住所、⼈员、资产实物状态、抵押或质押资产的存在状态及管理现状等进⾏实物和资料对照核查。
不良资产是什么意思
不良资产是什么意思不良资产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或企业所持有的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的资产。
这些资产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变得不良,如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企业经营不善等。
不良资产对金融机构和经济体系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
对于银行而言,不良资产会导致其资产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和信誉。
金融机构若持有大量不良资产,将面临更多的违约风险,同时也难以为经济体系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
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借款人违约、经营不善、市场冲击等。
借款人违约是导致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借款人无法按时或按合约履约,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时,银行贷款就会变成不良资产。
经营不善也是导致不良资产形成的常见原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如果管理不善或经营策略出现失误,企业就有可能出现不良资产。
此外,市场冲击也是引发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市场行情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盈利带来影响,进而导致其不良资产的增加。
不良资产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了较大威胁。
过多的不良资产会导致金融机构的负债水平上升,可能引发信用紧缩和资本的流失。
为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风险管理、加强资产质量审查、加强监管等。
此外,政府也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如设立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通过处置不良资产来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不良资产的处理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处理不良资产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债权人之间的紧密合作。
金融机构需要制定合理的处置计划,将不良资产转变为正常资产。
政府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提供财政支持、改革监管政策等。
债权人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如延长贷款期限、减免利息等,以帮助借款人恢复偿债能力。
总之,不良资产是对金融机构和经济体系产生不良影响的资产。
对于金融机构和经济而言,不良资产会带来风险和压力,影响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处理不良资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债权人的合作。
不良资产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不良资产和风险掌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企业的良好经营和健康发展,规范不良资产和风险掌控管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本领,订立本制度。
二、不良资产管理2.1 不良资产的定义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因客户违约、债务违约或其他原因,导致资产无法收回、价值减损或资产质量下降的资产。
2.2 不良资产分类不良资产依照风险程度和处理难度可分为四类:1.逾期资产:借款人未依照商定时间履行还款义务的资产。
2.关注资产:存在肯定风险但尚未具备不良资产的特征的资产。
3.次级资产:存在较大风险,但有肯定的处理机会的资产。
4.已经不良资产:基本无法归还或难以处理的资产。
2.3 不良资产整体掌控策略1.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包含不良资产申报、评估、处理流程等。
2.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评估和分类不良资产。
3.健全不良资产风险准备金制度,保证企业资本的充分性。
4.加强与外部中介机构的合作,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本领。
5.定期进行不良资产的审查和监测,及时调整风险掌控策略。
2.4 不良资产处理流程1.不良资产申报:相关部门发现不良资产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交不良资产申报表。
2.不良资产评估:申报后,由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不良资产评估,确定资产价值和处理难度。
3.不良资产分类:依据评估结果,将不良资产进行分类,依照风险程度和处理难度进行分类管理。
4.不良资产处理决策:由资产处理委员会依据评估结果和风险规避策略,订立不良资产的处理决策。
5.不良资产处理执行:执行处理决策,包含催收、拍卖、转让、重组等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
6.处理结果反馈:对每笔不良资产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反馈,及时修正风险掌控策略。
三、风险掌控管理3.1 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含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流程和制度等。
3.2 风险评估和监测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量化,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
2.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定期对企业的风险情形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风险策略。
不良资产有关法律知识
一、不良资产的定义从我国立法实践看,对何谓“良性”资产、何谓“不良”资产划分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从总体上看,主要采用以风险、营利能力和变现能力为基础的方法对资产进行分类。
对于权属明确、权利未受严重限制和侵害、具有营利能力和较强变现能力的资产作为优质资产,反之则为“不良资产”。
我们曾经把不良资产比喻成冰棍,意思是说不良资产要尽早出手,否则拿在手里的时间越长就会像冰棍一样化得越多,因此,我们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处置不良资产。
当然,不良资产的处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资产本身的处置层面,笔者认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绝不仅仅是如何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
最终消除不良资产的风险,必须消除产生不良资产的体制风险。
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案例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
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
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等方式。
案例:某有限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案例某有限公司(简称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隶属于某国有授权经营单位的中外合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工业设备。
该企业作为债务人对债权人拖欠金额为500万元。
债权人委托本所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查封了该公司厂房及办公楼,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因该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无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迟迟无法处理。
该企业已停产多年,厂房处于闲置状态,房产未办两证和欠缴土地使用费一百余万元。
债权人一致拟通过公开拍卖或寻找买主转让来处置其资产,有意购买者了解债务人的欠费问题和补办两证手续的复杂程度及难度,都放弃了购买意向。
为解决上述问题,经办人员把目光聚焦到有经济实力和有办事能力的大户上。
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
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
企业不良资产通常指的是已经过期、无效或失去价值的资产,
可以包括不良贷款、坏账、存货滞销、长时间闲置的固定资产等。
不良资产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不良资产。
1. 确定不良资产:企业需要对自身资产进行审查和评估,确定
哪些资产已经过期、无效或失去了价值。
2. 应对措施:根据不良资产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出应对措施,例
如清理存货、催收账款、出售闲置固定资产等。
3. 改进内部流程:企业需要审查和改进其内部流程和风险管理
措施,降低不良资产的发生率。
4. 处理不良资产: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处理不良资产,包
括出售、转让、租赁、写-off等。
5. 联系信贷机构:对于不良贷款和坏账,企业应该积极与信贷
机构联系,协商解决方案,避免进一步恶化财务状况。
总之,企业应该制定出不良资产管理计划,积极面对不良资产
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不良资产的分类
不良资产的分类银行虽然可以通过催收、诉讼等方式追讨债权,但是往往其中还是会有不少的不良资产无法处理的,那么不良资产的分类是什么?接下来将由我为您介绍关于不良资产的分类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不良资产的分类(一)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俗称呆坏账。
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帐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二)企业的不良资产: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包括已经从企业账面核销资产以及企业未核销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类资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实物类不良资产。
实物类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因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设备、房屋建筑物以及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在建工程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不良资产。
2、债权类不良资产。
债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难以回收的、预计可能产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担保损失及其他不良债权。
3、股权类不良资产。
股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二)投融资体制约束了银行自主经营;(三)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四)会计核算处理上的弊漏;(五)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税,影响资金周转;(六)囿于财务制度的限定,使积聚的不良贷款未能及时冲销;(七)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八)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借机逃废银行债务;(九)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十)利率调整,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大。
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及化解措施
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及化解措施
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管理的资产中,因贷款、投资等
业务活动发生了违约、担保不良或市场价值严重下跌等原因,已经
或可能造成损失、风险的资产。
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即因经营活
动发生的资产负债风险、业务风险等而造成的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的界定:通常根据是否违约、是否有抵押担保等因素
来判断,如已经违约且无法通过催收、仲裁等手段实现变现的资产、价值已大幅下跌的资产、抵押物价值严重不足的资产等。
不良资产的化解措施:要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控制和强化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配置资产: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合理配置资产,
避免出现重资产轻流动性、重债务轻资产等情况。
2.定期风险评估: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期风险评估,及早发现不
良资产,采用妥善措施加以化解。
3.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实行
风险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4.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投资、业务拓
展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化解不良资产。
5.通过转让等方式化解资产:当不良资产已经形成,企业可以
通过转让、剥离等方式加以化解,减少风险。
不良资产的名词解释
不良资产的名词解释一、概述在金融领域中,不良资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不良资产一般指的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无法按时收回本金或利息的资产,通常在逾期90天以上。
这些资产包括贷款、债券、房地产和其他金融产品等。
不良资产的存在对金融机构和整体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理解不良资产的内涵和影响非常必要。
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不良资产的形成往往与借款人的违约或恶意行为有关。
例如,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借款本息时,贷款会逐渐成为不良资产。
此外,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经济衰退也是不良资产增加的原因之一。
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管理不善,也会导致不良资产的积累。
三、不良资产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性质,不良资产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 逾期贷款:即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2. 正式违约债务:指借款人明确表示不再履行贷款协议,明显违约。
3. 非正式违约债务:指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但尚未明确表示违约。
4. 拖欠利息:指借款人未能按时支付贷款利息。
5. 不良债券:指价值下降并有违约风险的债券。
6. 不良房地产:指市场价值下跌且难以出售的房地产。
四、不良资产的影响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和整个经济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不良资产会降低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
当不良资产增加时,银行将面临损失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导致银行破产。
其次,金融机构被迫分摊和转移不良资产的风险,这将对整体金融市场产生不稳定性。
此外,不良资产也对整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阻碍正常的投资和消费活动。
面对不良资产带来的问题,金融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
一方面,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贷款审查和贷后管理的能力,并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部门。
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机制,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总结而言,不良资产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无法按时回收本金和利息的资产。
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包括借款人违约和经济不稳定等多个因素。
企业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
企业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企业不良资产的存在导致了企业资产质量下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如何界定和分解不良资产成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企业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按资产类别进行了阐述。
标签:不良资产界定资产经营效益一、企业不良资产的定义与特征企业不良资产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账,以及按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相比较,不良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由此引申企业不良资产的特征如下:一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既不能投入生产转化为其他商品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也不能经变现处理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二是可流动性小,不良资产游离于企业资金循环过程外,成为呆滞资产。
二、企业流动性资产中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1.货币资产中的不良资产企业货币资金的不良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中已经很难收回的未达账项以及以借据抵库的现金。
企业就通过定期盘点现金、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了解未达账款的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其中的不良资产。
企业尤其要核查以采购名义存入外埠账号中的存款,定期检查外埠存款使用状况,及时注销不使用的外埠账号,查明正在使用外埠账号存款的真实性,如有挪用或者因其他原因形成呆账的现象,应查清资金去向,确定可收回性,若为损失的,查明原因。
2.应收款项中的不良资产应收款项不良资产可能存在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项目中。
企业应收款项的产生主要是生产经营中会为提升营业额、占领市场进行赊销,或为及时取得原材料、商品等而进行赊购。
对于应收款项企业应建立账龄分析表并按合同或其他相关协议及时跟进收款,定期与客户对账,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不同信用等级客户采取不同收账政策。
对于长期未发生业务仍有应收款项的挂账的客户应重点关注,催收欠款未果且变现能力差的应收款项也应确认相应的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注意事项
不良资产注意事项一、不良资产的界定与识别。
1. 明确不良资产的范围。
- 不良资产通常包括银行的不良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坏账、存货积压等。
在金融机构中,不良贷款是最为常见的不良资产类型。
根据中国银行业的规定,贷款按照风险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被视为不良贷款。
例如,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如果账龄过长,超过了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且存在客户经营困难、破产等风险迹象,就可能成为不良资产。
存货积压,如产品过时、市场需求消失或者生产过剩导致的库存积压,这些存货无法按照正常价格销售,也属于不良资产范畴。
2. 识别不良资产的方法。
- 财务分析: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存货周转率低,资产负债率过高且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同时现金流量紧张,那么很可能存在不良资产。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每年5次下降到2次,存货周转率从每年4次下降到1.5次,同时利润连续两年为负,这表明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应收账款和存货有不良资产的风险。
- 市场调研: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状况。
如果整个行业产能过剩,那么企业的存货就可能面临减值风险。
例如,在光伏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大量企业涌入,产能迅速扩张,后来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导致很多企业的光伏组件库存积压,成为不良资产。
对于应收账款,调查欠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如果欠款企业所在行业不景气,或者欠款企业自身存在法律纠纷、经营不善等问题,那么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就较低。
二、不良资产的评估。
1. 评估价值的重要性。
- 准确评估不良资产的价值是处理不良资产的关键。
怎样定义“不良资产”
怎样定义“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
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政府债务中国银行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系统的坏债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很高,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的数字,只能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计。
为了最大程度地估计风险,避免低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见到的各种估计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即估计不良资产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5%。
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
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
二、外债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外债.中国政府所借外债并不多,不构成问题,在讨论中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尽管许多外债是私人部门借的商业贷款,但到头来也都变成国家负债,也要由国家或全体国民来承担其后果。
对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一点。
因为中国的外债,即使不是政府借的,至少也是国有企业、国有金融公司借的,出了问题都要政府负责,都要全体国民承担。
不良资产业务介绍
不良资产业务介绍1.不良资产的定义不良资产指的是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或债权经过一定时期的逾期未还或无法正常收回的贷款或债权。
这些不良资产对于银行来说是无效的和丧失了收回本息的价值,需要进行处置以减少银行的风险敞口。
2.不良资产的分类不良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不良贷款和不良债权。
不良贷款是指尚未转换为债权的贷款,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等。
不良债权是指已经转换为债权的贷款,包括企业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
3.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主要有:出售、转让和清收。
出售是指银行将不良资产以一定价格售出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人。
转让是指银行将不良资产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人管理和处置。
清收是指银行通过法律手段直接追缴债权。
4.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主要包括:资产评估、定价、选择处置方式、与买方或投资人协商、签署处置协议、过户和付款等。
其中,资产评估是决定处置价格的重要环节,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处置价格。
5.不良资产处置的风险与挑战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到众多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处置价格的确定需要准确评估不良资产的价值,以避免处置价格过低或过高。
其次,找到适合的买方或投资人,需要广泛的市场渠道和专业的处置团队。
此外,法律环境和政策支持也是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因素。
6.不良资产处置的意义与价值不良资产处置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通过不良资产处置,银行可以解除不良贷款和不良债权对于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降低风险敞口。
其次,通过不良资产处置,银行可以获得资本回笼,提高资本利润率,增强经营能力。
综上所述,不良资产业务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减少风险和提高资产质量而进行的一种业务。
通过不同的处置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提高经营能力。
不良资产业务对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什么是企业不良资产
什么是企业不良资产企业不良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持有的无法按时兑付本息或无法变现的资产。
这些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拖欠债务、无法偿还债务、财务状况恶化或经营不善导致的债务违约、破产或资不抵债等情况下产生的资产。
企业不良资产的种类多样,包括坏账、逾期贷款、应收账款、无法变现的固定资产、无效的股权投资、无法变现的存货等。
这些资产的特点是无法产生正常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下行周期中,市场需求减少,企业销售收入下降,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产生不良资产。
2. 财务管理不善:企业财务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产生不良资产。
3. 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如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债务,产生不良资产。
4. 内外部环境变化:政策调整、法律法规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产生不良资产。
企业不良资产对企业和整个经济系统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1. 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不良资产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无法正常运营和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2. 资金链断裂:企业不良资产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困难。
3. 银行风险增加:企业不良资产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4. 经济不稳定:企业不良资产的增加会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不稳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企业不良资产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不良资产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约成本,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
2. 支持企业重组和破产清算:为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提供重组和破产清算的支持,有序处置不良资产,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3.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降低金融风险。
做账实操不良资产包括哪些
做账实操-不良资产包括哪些不良资产是指不能正常参与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次笆贝守.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主要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政府、证券、保险、资金、企业的不良资产.其中,最常见的是企业和银行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而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即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此外,银行的不良资产还可能包括不良债券等.自1998年起,我国引进了西方的风控机制,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分类.其中「正常”和"关注”类资产被视为银行的存量资产,而"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资产则被视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在处理不良资产时,金融机构可能会采用各种方式,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以变通地参与到企业的股权和生产经营中,并赋予相应的监事职能.什么叫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包括什么?1.实物类不良资产所谓实物类不良资产指的是以物抵贷类资产,这种资产指的是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由法院判定或者是双方相互协商,由债务人将其具有处分权的财产转让给债权人,用来抵偿其全部或者一部分的债务.实物资产一般包括房地产、机械设备、商品物资等实物形态的东西.但这种不良资产的价值由评估机构或者双方协商来定价的,往往存在高估的情况.所以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时候往往会要求接受重新评估,而且这种不良资产的权属很多情况不明确,形态不完整,基础资料缺乏等特点,且评估时需要考虑的特殊因素比较多,使整个过程困难重重.不良资产投资2.股权类不良资产股权类不良资产主要指的是把债转成股份的形式进行,资产处置公司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用评估结果作为计算资产管理公司所占股份及相关分红的依据.也就是说股权类资产是由债券类的不良资产转化而来的,所以在评估时会加入很多的政策性特征.不过财政部曾发文规定债转股的公司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长期投资彳寺摊费用等客户的科目有其特定的评估原则.股权类不良资产的占股比例影响着利益的再分配,所以整个评估范围的确定在资产的评估中就凸显的更加重要.3.债权类不良资产债权类的不良资产在不良资产处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初步统计显示其占运作资产的70%以上.处置这类资产时存在着财产直接支配权小、市场操作性差、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现实状况.所以一般来说债权类的不良资产适用于非公开市场价值基础的资产评估特性.这种不良资产表现为特定、无可比较、不能完全替代、不存在市场、不能假定其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及处于最佳使用状态等特点.这种内在的风险性与紧迫的时效性对评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银行法对不良资产的认定
银行法对不良资产的认定要说银行法对不良资产的认定,这事儿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你要知道,不良资产听着很“高大上”,其实它说的就是那些已经变成“烂摊子”的贷款,或者是银行那些拿不回来的钱。
是不是有点“耳熟能详”?想象一下,银行借了钱出去,但借钱的人不是没钱还就是干脆不还了。
这不就成了不良资产吗?对,银行那头一想,头痛得像被锤子砸了一下似的——这可怎么办?但是,别急,银行法有办法,一套“认定”规则下来,没准就能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得妥妥的。
说实话,银行法要真是把所有的贷款都当作不良资产,那银行也不用干别的事儿了,直接关门歇菜了。
就像一家公司,天天亏钱,资金链断裂,老板连饭都吃不上,这还能叫公司吗?当然不行。
所以,银行法有明确的标准,帮助银行认定到底哪些贷款可以算是“有问题”的,哪些还是“可以挽回”的。
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按时按量还款”这事儿。
简单点说,就是那些贷款本来是打算按期还上,但是出了问题,导致无力还款,甚至开始拖延、跑路的,基本就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了。
听着是不是挺简单?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因为银行要细心甄别,搞清楚这笔钱到底能不能回来,不能随便认定它为不良资产,要不然,银行自身的账目也得出大问题。
你想,银行的日常工作就是“借钱”这事儿,但借出去的钱能不能回得来,可不仅仅是靠运气的。
很多时候,要看看借钱那个人的信用、收入、资产啥的。
如果这都没问题,贷款本该按时还,但有些人就是一拖再拖。
你说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撒谎”吗?更有甚者,有些人根本就不打算还了,给你“空手套白狼”了,银行这边就得眼睁睁看着钱一点点地打水漂。
好在银行法也没傻,给了个标准,帮助银行分清楚,这笔钱到底能不能回,也帮助银行在这时候能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
接下来说说银行法在认定不良资产时,还是有些细节的。
比如,贷款如果三个月都没有按期还款,银行得当心了,开始注意了。
这时候贷款可能就已经进入了“危险区”,不再是正常的良性贷款了。
银行就得开始“关注”这笔贷款,甚至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跟借款人联系,看看他能不能还款。
关于不良资产的调研报告
关于不良资产的调研报告不良资产是指银行等机构的贷款、债券等资产由于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或到期无法兑付而形成的坏账或不良贷款。
这些资产对金融机构和市场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影响。
本文通过调研不良资产的定义、分类、原因和对策等方面,探讨了不良资产的问题,并对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不良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不良资产是指在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评估中,无法如期收回本金和应收利息的贷款、债权等资产。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不良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根据时间可以分为逾期资产和违约资产;根据风险特征可以分为风险暴露资产和风险高度暴露资产。
二、不良资产的原因1.经济周期变动:经济低迷期间,企业经营困难,还款能力下降,导致不良资产增加。
2.政策环境变化:政府调整相关政策,如加大监管力度、降低利率等,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
3.风险管理不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措施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导致不良资产增加。
三、不良资产的影响1.金融机构风险加大:不良资产会削弱金融机构的偿债能力,增加其倒闭和破产的风险。
2.金融市场不稳定: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扰乱市场秩序。
3.经济增长受阻:不良资产会导致金融机构融资困难,企业借款成本上升,从而阻碍经济的正常增长。
四、不良资产的解决办法1.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
2.提高透明度: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披露,增加资产质量的透明度,提高市场对其信任度。
3.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大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防范不良资产风险。
五、结语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金融风险,对金融机构和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
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加强监管力度。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才能减少不良资产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的界定和化解----孙敏【论文摘要】企业不良资产是指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技益,而且无法实现其账面价值和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主要存在于应收账款,存货和各种投资以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相应增加,企业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沉重包袱和桎梏。
一、企业不良资产的定义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不良资产的定义有很多,笔者在此概括为下列两种不同的观点。
淤不良资产是无法收回账面价值的差额。
李华明、张永进、崔贤品等人对不良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资产中不合理占用预计可能形成损失的部分。
我国政府部门和审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持这种观点,认为不良资产价值等于按新会计准则计提的各种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于不良资产是无法收回账面价值的资产。
郑永泉认为凡未来经济利益不能够完整流入企业的资产就是不良资产。
其界定的标准,是看该资产预期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否会减值,既定的现金收入计划能否完整实现。
王玉江、张成斌认为不良资产的含义是,指那些已被企业列入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但由于技术、市场、经济等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其实际价值已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
徐建文把不良资产的“不良”解释为资产的质量差,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应有的价值或使用价值,虽以一定形态存在,但不能在企业运营中正常参加运转并带来应有的经济利益。
上述两种观点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良资产是一种损失,这样计算出来的不良资产无法反映企业呆滞的资产总额,不利于管理者及时处置这些呆滞资产;第二种观点涵盖了企业现实存在着的大部分不良资产,但对于那些呆滞但又没有贬值的资产则不适用。
例如,企业购置了一批钢材,但由于更改了产品设计,企业一直无法利用该批材料,在企业呆滞一年以上,但该种钢材的市场价格不低于企业的账面价格,则该批钢材应视为不良流动资产。
财务管理xx企业不良资产评价与操作
X
X为不填列不良资产
20=21+22
X
22
自-6
23
自-5
24 25
单位: 欠款单位名称
应收帐款金额
应收帐款明细及帐龄分析(自 -1)
委托代销金额
年月 合计金额
0--90天
帐龄分析 90天以上
单位:万元 对帐情况
合计
单位名称: 债务单位名称
其他应收款明细表(自 -2)
金额
不良资产 小计
其中:
坏帐
一、不良资产与评价
〔四〕我们对不良资产的的分布界定
1、流动资产中不良资产界定:
不良资产是将已经退出企业的正常运营, 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确认为损失的帐面流 动资产,或虽参与企业运营已很难给企 业带来效益,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的 流动资产。
一、不良资产与评价
2、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内不良资产的界 定
凡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界定为不良资产。 凡机构迁移后未摊销完的开办费、装修 费界定为不良资产。
二、不良资产具体工程界定
〔三〕存货 A、 期末的坏机,按帐面本钱全额计入
不良资产; B、根据现行价格对库存商品进行变现,
变现损失全额计入不良资产。
二、不良资产具体工程界定
〔三〕存货
C、商品期末变现的现行价格表由总部 审计部统一提供并按其执行。价格表没 有的机型,变现价按同类规格最低价变 现。变现后为存货赢余金额时,填表为 “零〞。
3、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认定的 不良资产不做会计处理。
一、不良资产与评价
〔 五〕、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
历史的资产沉淀、局部公司经营管理不 善、决策失误、降价风险、报表反映失 实等原因都可能使企业的货币资金、应 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发生质的变 化,产生不良资产,从而形成会计信息 失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企业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资产称为“良性资产”,反之处于结构不合理状态或企业一旦关停债权人无法真正实现补偿的资产称为“不良资产”。
如何识别和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
朱雪明
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10:13:29
1.货币资金。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一些收回难度较大的抵库“白条”。
由于目前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库存现金中“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凡不能入账的借支、拖支、垫支都塞在“库存现金”里,有些“白条”早已成为“陈年呆账”。
2.应收账款。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
在国外,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很强的,有时甚至可以作为抵押物,从“资产负债表”中其所处的位置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在我国目前企业商业信誉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我们应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明细账进行详实的了解,分析欠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分析有问题的应收账款的数额,由此测算出账面应收账款净值与实际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是否平衡,其存在的“窟窿”就是企业的“不良资产”。
3.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这里的“不良资产”是指难以收回的有争议的或有虚假因素的款项。
值得指出的是,有的企业为增加“资本金”,增加所谓的“所有者权益”,资产类反映的是“其他应收款”,而所有者权益则反映的是“实收资本”。
4.存货。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难以实现销售价值的各种存货。
存货的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从信贷管理的角度看,我们不仅要注意存货的周转速度,更要注意存货的变现能力。
如库存的原辅材料是否适用;将其账面价格与市场现行价进行比较;库存产成品的账面销售成本与市场产品销售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存货中潜盈、潜亏的数额,其潜亏的数额即是“不良资产”的反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项目也是某些企业制造或匿藏利润的“好去处”。
5.待摊费用。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需要分期摊销而没有按规定进行处理的待摊费用。
6.固定资产。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差额。
我们应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逐项分析:其固定资产如变卖在市场上是否适销;账面价值与市场现行价值是否相吻合;是否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其价值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是否按月按标准提取折旧;在建工程峻工投产后是否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等。
除此之外,还应查明固定资产中有多少是企业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而取得的,因为在没有付清全部价款和租金之前,企业对其并不拥有产权,而只拥有控制权。
7.在建工程。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在建工程账面价值超过其实际价值的差额。
个别企业把“在建工程”这个项目当成了“垃圾箱”,把一些费用开支和低值易耗品等直接进入“在建工程”列支。
因此,个别企业的财务报表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企业明明没有“在
建工程”,却长期有“在建工程”费用。
8.无形资产。
本项目的“不良资产”是指其实际的“含金量”不足账面价值的部分。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它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注册资金的20%。
目前,大多数乡镇企业中无形资产的占比较低,我们应主要考察其专利权是否过时;商标是否注册;土地是否属于划拨,如不是划拨是否已交足土地出让金等。
9.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没有真正发生前并非是现实的负债,但其一旦发生,将使原有的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因此也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