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儿童心理辅导

合集下载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震后心理疏导班会课教案【疏导目的】这次前郭地震是一起严重的灾难性应激事件。

我们的学生亲身经历了此次地震的各种逃离场面,再加上整个社会人群处于紧张、焦虑、恐慌的状态,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此次利用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疏导情绪,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度过这一时期。

【指导人员】高爽【疏导对象】6年2班学生【班会课题目】震后心理疏导班会课【教学过程】一、合理宣泄:1 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谈谈在这几天自己看到了什么,知道些什么?2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是什么,让情绪表露出来?3 要求学生回顾在这个事件中,自己的情感,行为,看法甚至是躯体体验?这个时候刻意的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在这个事件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充分宣泄、交流,营造相互安慰和鼓励的气氛。

强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状态是一种灾难发生后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可理解的行为。

二、面对危难我们怎么办?●转换思维分辨曲直提问: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是否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有过自责?比如:事件后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在事故中过度紧张、没有帮助到他人而感到羞愧,得出自己不够坚强的负性评价。

如果有类似的对危机事件的解释,当事人应该学会做自己的辩护律师,挑战这些观点。

转换一下思维,对上述信念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观点。

如:我因为吓坏了没能帮助别人,但吓坏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遇到如此恐怖的事情我一点反应都没有,有可能给我的心理带来更大的危害,以至于影响到更多人的生活。

●放松训练整理心情: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或呼吸调节减轻不良情绪。

静心训练:既是放松练习(目的:放松技术经常用于对抗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和一种自我训练技能,通过学习放松能逐步增强个体抵抗紧张状态的能力,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放松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深度放松状态与情绪紧张状态是一对互相抑制的状态,即在同一时刻、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两种状态,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消除或减弱。

灾后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

灾后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

灾后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当灾难降临,无论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还是人为事故如火灾、爆炸等,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然而,除了物质上的破坏,灾难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创伤同样不容忽视。

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灾难过后,许多人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

常见的包括恐惧、焦虑、悲伤、愤怒、无助感、失眠、噩梦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也有可能长期困扰着幸存者。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心理创伤可能更为严重。

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倒退,如尿床、依恋父母等;老年人则可能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减弱,而陷入深度的抑郁和绝望之中。

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和安全的环境。

在灾难发生后的初期,救援人员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应该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幸存者接触,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和住所保障,是稳定幸存者情绪的基础。

同时,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独自面对这一切。

评估幸存者的心理状态是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和面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创伤程度、应对方式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

对于症状较轻的幸存者,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适度运动等。

而对于症状严重的,如出现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等,则需要及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可以相结合。

团体辅导可以让幸存者们相互交流、分享感受,从彼此的经历中获得支持和力量。

个体辅导则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人独特的心理问题。

例如,对于失去亲人的幸存者,辅导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处理悲痛情绪,引导他们逐步接受现实,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心理恢复工作不仅仅是针对幸存者个体,还需要关注整个社区的氛围和环境。

组织社区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逐渐摆脱灾难的阴影。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幼儿园心理疏导

一、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灾难事件对幼儿园的师生以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特别是对幼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调节能力,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

幼儿园在灾后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

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以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阴影,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二、常见的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1. 情绪表达和交流在灾难发生后,幼儿园通常会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或老师为孩子们提供情绪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让孩子们有机会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进行有效的宣泄。

2. 儿童游戏疗法游戏是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理上的疏导和慰藉。

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安全的氛围,缓解内心的不安情绪。

3. 情感疏导和关爱在灾难过后,幼儿园需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情感关怀和疏导。

老师需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关爱和鼓励。

家长和老师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关心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得到持续的情感支持。

4. 合理的信息披露和解释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往往缺乏对灾难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幼儿园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信息,解释事件的原因和后续的处理措施,让他们在了解真相的同时避免过度恐慌和焦虑。

5. 心理沟通和支持在灾难发生后,一些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这时,心理沟通师的介入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沟通师为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沟通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理顺情绪、化解心理困扰,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三、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的注意事项1. 个性化关怀在灾后心理疏导中,幼儿园需注意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芳龄段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

有些孩子可能表现出比较内向和敏感的性格,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而有些孩子则较为乐观和开朗,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引导。

儿童火灾逃生心理辅导

儿童火灾逃生心理辅导

儿童火灾逃生心理辅导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难事故,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适当的心理辅导对于帮助儿童应对火灾逃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儿童火灾逃生心理辅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火灾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经历。

因此,当儿童面临火灾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首先保持冷静,扮演起冷静、坚强的角色。

他们需要给予儿童安全感,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有成年人在身边保护他们。

其次,儿童应该在平时进行火灾逃生的演练。

通过模拟火灾逃生的情景,儿童可以提前了解并熟悉逃生的程序和技巧,从而在真正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冷静地做出反应。

这种逃生演练对于减轻儿童在火灾中的恐惧感和压力非常有效。

另外,儿童在经历火灾后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恐惧、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

要及时帮助儿童释放情绪,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知道任何情绪都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儿童长时间无法自行调整情绪,家长和老师要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最后,儿童在火灾中可能会受到身体上的伤害,这也会给他们带来阴影。

因此,在火灾中幸存的儿童需要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和照顾。

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在儿童受伤后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的火灾逃生心理辅导,我们需要重视平时的预
防教育、逃生演练,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心理疏导和医疗照顾。

家长、
老师和社会都需要为此做出努力,帮助儿童在火灾中保持冷静和安全,尽可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创伤。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案例分享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案例分享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案例共享近年来,灾难对幼儿园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的案例,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

1. 情景再现法情景再现法是一种常用的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在一次地震灾害后,一所幼儿园老师使用了情景再现法来帮助幼儿渡过心理难关。

她设计了一个模拟地震的游戏,让幼儿们在游戏中体验地震的情景。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可以在体验中释放并理解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幼儿们释放情绪,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地震的危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情感表达法情感表达法是另一种有效的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一位心理沟通师在一次台风灾害后,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帮助幼儿们表达他们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找到释放情感的出口,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塑造更积极的情绪。

3. 游戏治疗法游戏治疗法在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位心理治疗师在一次洪灾后,利用各种游戏来帮助幼儿们释放情感。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方式,幼儿们可以在游戏中尽情发泄、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游戏可以让幼儿们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从而更好地适应灾后的生活。

在面对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幼儿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干预。

情景再现法、情感表达法和游戏治疗法都是有效的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幼儿们释放情感、理解情感并逐渐走出心理阴影。

在实施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时,我们应该注重情感表达、创造放松的氛围、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心理疏导给他们带来的帮助和关爱。

汶川地震心理辅导方案

汶川地震心理辅导方案

汶川地震心理辅导方案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这场灾难中,许多人不仅身体受到了伤害,心理也承受了极大的创伤。

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尽快走出地震的阴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辅导的目标1、帮助受灾群众缓解焦虑、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2、增强受灾群众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

3、促进受灾群众的心理康复,预防和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辅导的对象1、直接受灾群众:包括在地震中失去亲人、身体受伤、房屋倒塌的人员。

2、救援人员:参与抗震救灾的军人、武警、消防队员、医护人员等,他们在救援过程中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3、灾区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三、心理辅导的团队1、专业心理咨询师: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2、志愿者:经过一定的心理培训,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心理支持和陪伴。

3、当地社区工作者:熟悉当地情况,能够更好地与受灾群众沟通和交流。

四、心理辅导的方法1、个体心理咨询为受灾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困惑,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指导。

咨询过程中,要尊重受灾群众的隐私,创造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

2、团体心理辅导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团体活动,通过互动、分享和支持,帮助他们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支持。

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采用主题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

3、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向受灾群众普及心理应激反应、情绪调节、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

4、艺术治疗利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帮助受灾群众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释放压力,促进心理的康复。

困境儿童心理保护策略与方法

困境儿童心理保护策略与方法

困境儿童心理保护策略与方法困境儿童就像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他们的心理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给困境儿童心理保护,第一步要建立信任关系。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你想想,一个孩子在困境中,多渴望有个可以信任的人啊!可以通过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不打断、不批评,让他们尽情倾诉。

第二步是提供情感支持。

就像给干涸的花朵浇水一样,给孩子满满的爱和鼓励。

告诉他们他们并不孤单,有很多人关心他们。

“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哦!”第三步是培养积极心态。

带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哪怕是一朵小花、一只小鸟。

让他们明白,生活虽然有困难,但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就像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我们的保护措施也要稳稳当当。

要确保孩子的隐私得到保护,不被外界打扰。

同时,我们的行动要持续稳定,不能今天关心一下,明天就没了踪影。

这种心理保护的方法应用场景可多啦!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多关注困境儿童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特别的照顾。

在社区里,志愿者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比如说有个叫小明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

一开始他很自卑,不爱说话。

后来,志愿者们通过和他建立信任关系,给他提供情感支持,带他参加各种活动,慢慢地,小明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重视困境儿童的心理保护,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是吗?。

地震救援灾后儿童心理健康

地震救援灾后儿童心理健康

地震救援灾后儿童心理健康地震灾害往往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破坏和损失,而儿童是这些自然灾害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

他们常常面对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等巨大的创伤,因此,地震救援行动不仅仅需要关注儿童的物质需求,还迫切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地震救援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地震灾害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创伤非常严重,他们可能面临以下问题:1. 创伤体验的后遗症:儿童经历地震可能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如失眠、噩梦、回忆性幻觉等。

2. 情绪问题:儿童可能会经历情绪的变化,包括焦虑、害怕、沮丧等,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3. 孤独与分离:地震可能导致儿童与家人分离,他们会感到孤立和无助。

4. 社交困难:受灾地区的家庭重建需要时间,儿童可能无法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产生情感上的困扰。

二、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重建失去的家园,为儿童提供舒适、安全的住所,并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2.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派遣专业心理援助人员对受灾儿童进行个体或集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处理创伤经历和情绪问题。

3. 恢复日常生活:尽早恢复儿童的日常生活,包括学校、娱乐和社交活动。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适应能力。

4. 加强家庭支持:提供家庭辅导和家长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5. 加强校园支持: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课程,并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师,为受灾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三、地震救援灾后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地震救援灾后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够确保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成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他们成长为积极、健康的成年人。

此外,儿童是社会的薄弱群体,由于他们在灾害中的特殊性,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帮助受灾儿童的四大建议

帮助受灾儿童的四大建议

帮助受灾儿童的四大建议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许多儿童被迫经历了身心上的创伤。

在这些困难时刻,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

以下是帮助受灾儿童的四大建议:1. 提供心理支持:灾难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了帮助他们摆脱创伤,我们应该提供心理支持。

这可以包括为他们建立安全、稳定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与家人、朋友和心理专家交流,尽可能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提供安全感和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2. 维护身体健康:灾难可能导致儿童饮食不良、睡眠不足和缺乏常规的医疗和卫生设施。

因此,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提供营养饮食和医疗保健服务至关重要。

此外,提供防疫措施和教育促进个人卫生习惯,以保护儿童免受疾病的侵害,有助于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3. 恢复教育环境:由于灾害的破坏,儿童可能失去了他们的学校和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受灾儿童重新恢复正常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尽快修复或重新建设学校。

提供临时教室、教师培训和学习资源,以确保他们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通过恢复学校和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为受灾儿童提供稳定和有益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4. 促进社区的支持和团结:受灾儿童需要社区的支持和团结。

由于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单凭个人的力量通常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在帮助受灾儿童方面,我们应该鼓励社区团结起来,通过组织志愿者、筹集资源和提供支持服务,共同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

总之,帮助受灾儿童需要综合的措施和持久的努力。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维护身体健康、恢复教育环境和促进社区的支持和团结,我们可以为受灾儿童创造一个更美好、更稳定的未来。

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帮助他们重建他们的生活。

帮助受灾儿童渡过困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却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进一步探讨帮助受灾儿童的四个重要建议,并提供在实施这些建议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首先,提供心理支持对于受灾儿童而言至关重要。

灾后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

灾后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

灾后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灾难,是人类生活中难以预料和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还是人为灾害如火灾、爆炸、事故等,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创伤。

在灾难过后,除了物质上的重建和救援,心理辅导与恢复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受灾群众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重建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灾后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

在灾难刚刚发生后,人们往往会处于一种震惊和恐惧的状态,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颤抖等生理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噩梦、闪回等症状。

有些人会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或者哭泣;有些人则会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感到无助和绝望;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逃避现实、不愿与人交流等行为。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灾后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呢?一方面,灾难本身的巨大破坏力和不确定性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应激。

失去亲人和家园、目睹惨烈的场景、面临生命的威胁,这些都会让人产生极度的恐惧和悲伤。

另一方面,灾后的生活环境变化、经济压力、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也会加重心理负担。

例如,受灾群众可能需要在临时安置点生活一段时间,生活条件艰苦,与外界联系不便,这些都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灾后的心理问题,专业的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辅导工作者可以通过倾听、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释放内心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他们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帮助受灾群众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重新建立积极的心态。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辅导工作者要以真诚、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受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除了专业的心理辅导,社会支持也是灾后心理恢复的重要力量。

家人、朋友、邻居的关心和陪伴能够给受灾群众带来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社区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受灾群众有机会相互交流、分享经历,增强彼此的支持和理解。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幼儿园的儿童受到了心理创伤。

某市某幼儿园内的学生在地震中经历了恐怖的场面,造成了许多孩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焦虑、情绪不稳定等。

二、心理疏导工作展开1. 感知问题地震后,幼儿园的老师们迅速意识到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观察学生行为变化、进行心理测试等,尝试对受影响的儿童进行初步诊断。

2. 专业团队介入随后,幼儿园邀请了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专业团队,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工作。

专业团队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心理咨询、游戏疗法、艺术治疗等,针对不同年龄和个性的孩子采取了个性化的疏导方法。

3. 家长参与学校积极邀请了受影响学生的家长参与心理疏导工作,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调节心理状态。

4.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对受影响学生进行了长期的心理辅导工作,包括常规的心理课程、心理等,确保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持续的心理支持。

三、心理疏导效果分析1. 专业团队的介入为幼儿园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效地缓解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学生在专业疏导下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心理状态。

2. 家长的积极参与加速了学生的心理康复过程,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

3. 学校的长期心理辅导工作有效地巩固了学生的心理康复效果,帮助学生逐渐适应了地震后的生活状态。

四、启示1. 灾害发生后,幼儿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

2. 专业团队的介入是十分关键的,能够为学校提供更深入、系统的心理疏导支持。

3. 家长的参与是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疏导过程中。

4. 学校要在平时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不仅限于灾害发生时,要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

五、合理建议1. 幼儿园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包括专门的心理辅导师队伍、灾害心理疏导预案等。

地震后青少年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地震后青少年学生心理辅导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地震后青少年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表明,在地震后的 3~4 周,灾民的社会接触、焦虑和 有关地震的强迫观念有所上升, 在 3~8 周关于地震的谈论和想法 突然减少,但间接的、与应激相关的反应却有所增加,灾民可能 会在情绪上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比如,总是记起灾难场景,强 烈的恐惧感、经常做恶梦,对日常生活事件感情麻木,对环境的 反应持续处在高度警戒状态,变得沉默寡言,闭门不出,不愿意 与亲友交谈, 过度保护自己。

这些反应带来的情绪上的伤痛将导 致各种症状的出现,比如睡眠问题,对于幸存的内疚感,注意力 集中困难, 以及极端的惊恐反应。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 预,创伤后的情绪反应可能会一直持续,变成慢性综合征。

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学校并担负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辅 导的任务。

、改变认知,鼓励理性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理性情绪疗法”, 帮助学生 调整情绪状态。

人都有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 会引起人们对事件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 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决 定了他们容易比成年人有更多的不合理信念, 而遭遇了地震灾难的青少年学生更容易产生一些与灾难有关的不合理信念。

情绪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 建立合理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 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再 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把握青少年学生震后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和产生这些情绪反应的想法, 他们了解自己的非理性认知, 改变他们对地震的不合理评价及认 知方式。

用理性的思考对境遇进行分析, 找到解决问题的积极方 式和途径。

比如,地震发生后,有些学生身体残疾或失去了亲人, 就会有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不合理认知方式的表现, 认为“我的一切都完了”、 “我不如死了算了”、 “自己太渺小了”、 “我 是没用的人”。

他们以自己目前的状况来评价自己整个人及一生 的发展,其结果导致自责以及焦虑、抑郁情绪。

应急预案中的灾后心理疏导

应急预案中的灾后心理疏导
提高其专业水平。
资质认证
建立心理疏导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 ,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才 能从事灾后心理疏导工作。
人员配备
根据灾区需求,合理配备心理疏导 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 等专业人士,确保灾区心理疏导工 作的全面覆盖。
心理疏导资源的整合与调度
资源整合
整合各类心理疏导资源, 包括专业机构、志愿者组 织等,形成多元化的心理 疏导力量。
03
灾后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巧
倾听与共情
倾听
耐心倾听受灾者的感受和经历,给予 他们表达和倾诉的机会,有助于缓解 心理压力。
共情
站在受灾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 表达同情和支持,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
积极引导与暗示
积极引导
鼓励受灾者积极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乐观的心态。
暗示
通过积极的暗示,帮助受灾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措施
在地震灾区,实施了以下心理疏导措施,包括设立心理疏 导站点、派遣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现场疏导、开展团体辅 导和个体咨询等。
实践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灾区居民的情绪逐渐稳定,重 建家园的信心得到增强,社会秩序逐渐恢复。
某洪水灾区的心理疏导实践
灾后心理影响
洪水灾害可能导致人们的房屋、财产受损,甚至失去亲人,这些创 伤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提高应对能力
通过心理疏导,可以提高 受灾者的应对能力和自我 调节能力,更好地应对各 种困难和挑战。
心理疏导与生理救援的协同作用
相互促进
促进社会支持系统建设
心理疏导与生理救援是相辅相成的, 二者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受灾者 的全面恢复。
心理疏导可以促进社会支持系统的建 设,增强受灾者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归 属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内容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内容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内容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重建生活信心。

以下是一些地震后心理疏导的内容:
1. 情绪支持:地震后,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恐惧、无助、悲伤、内疚等负面情绪。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释放这些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2. 认知调整:地震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消极的思维模式,比如灾难化思维、无助感等。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调整认知,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3. 生活重建:地震后,一些人可能会失去家园、工作等生活必需品,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信心,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4. 社会支持:地震后,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缺乏社会支持。

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会联系,提供情感支持。

5. 创伤治疗:对于地震中受到严重创伤的人,心理疏导需要进行创伤治疗,帮助他们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总之,地震后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重建生活信心。

对于受到创伤的人,需要进行创伤治疗,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幼儿园心理疏导大作战:应对灾后心理困扰方案

幼儿园心理疏导大作战:应对灾后心理困扰方案

幼儿园心理疏导大作战:应对灾后心理困扰方案一、灾后心理困扰的特点灾难往往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

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不安、焦虑、甚至惊恐。

这些心理困扰可能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激动、退缩、恶梦等。

急需在幼儿园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幼儿度过灾难后的心理困扰期。

二、心理疏导的原则和方法1. 关注和倾听营造安全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倾听幼儿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

2. 情绪表达和释放通过绘画、游戏、表演等活动,引导幼儿表达内心的情感,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困扰。

3. 情感教育启发幼儿正确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观念。

4. 家园合作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灾后家庭情况,协助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形成家园合作的良好态势。

三、实施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案1. 组织心理疏导活动制定针对灾后心理困扰的心理疏导活动方案,包括情绪疏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绪管理游戏等。

2. 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安排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沟通和心理辅导,针对每位幼儿的心理困扰,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

3.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之间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到被理解和被关心。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灾难面前,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教师承担着重要的心理疏导责任。

我认为,心理疏导工作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细心的关怀,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才能有效地应对幼儿的心理困扰。

在心理疏导中,家园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促进幼儿走出心理困扰的关键。

总结回顾幼儿园心理疏导大作战,主要是为了应对灾后幼儿的心理困扰,通过倾听、情绪释放、情感教育和家园合作,帮助幼儿走出心理困扰。

对此,教师需要保持关注和倾听,组织心理疏导活动,提供专业支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而我个人认为,专业技能、细心关怀和家园合作是成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

以上是我的文章草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在数十年来一直是重要的领域。

在发现一个地区发生地震后,儿童们会有许多心理问题,需要特殊关注和心理疏导才能应对,帮助他们修复心理损伤,减少恐慌反应以及其他延伸影响,从而避免心理历史的传承。

一、儿童震后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当突发灾难发生时,如地震,受影响的孩子和家庭会经历一系列问题,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安全感、分离焦虑、失眠、焦虑、灾后抑郁症、灾后复原反应以及未来焦虑等。

儿童特别容易受到这些灾害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重要的阶段,而且他们也没有像大人那样的能力来很好地应对这些震后心理问题。

二、震后儿童心理辅导的重要性由于儿童的心理障碍可能会影响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震后儿童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自身情绪,并为儿童设计适合他们的应对策略,帮助他们确定心理发展的方向。

此外,心理辅导还有助于减轻儿童的灾后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让他们应付震后灾害的心理影响,并快速恢复正常。

三、震后儿童心理辅导的技巧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首先准确诊断儿童的心理状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专业人士应尊重儿童的情绪和感受,并尽力让儿童放松,帮助他们理解分析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心理状态,在他们遇到紧张困惑时,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和信任,说明他们的心理不是什么异常,这是正常的反应,这样他们就有动力主动面对挑战,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获取心理修复力和调节力。

四、儿童心理辅导的未来发展未来震后儿童心理辅导的发展方向应更多特别针对性,运用更专业的技术,结合儿童心理状况,以及家庭和社会失衡等因素,对儿童进行更加精确的心理辅导。

此外,儿童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不同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未来应培养更多相关方向的专业人员,加强儿童心理辅导的国家建设。

总结:随着灾害不断发展,震后儿童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在诊断儿童的心理状况后,可以聆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和信任,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改善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和身体的健康。

火灾事故后的心理疏导方法

火灾事故后的心理疏导方法

火灾事故后的心理疏导方法火灾事故是一种突发的灾难,对受灾者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他们可能经历恐惧、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因此,心理疏导在火灾事故后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受灾者缓解心理压力,重新找回平衡与安宁。

1. 接受情感火灾事故后,受灾者常常会感到愤怒、悲伤和恐惧。

这些负面情绪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需要得到接受。

心理疏导师应当鼓励受灾者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知道这是正常的反应。

有效的沟通和倾听是关键,可以通过提问和积极回应来建立互信关系。

2. 倾诉与分享倾听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为了帮助受灾者缓解内心的压力,心理疏导师需要提供一个安全、支持和保密的环境。

受灾者可以通过倾诉来释放内心的不安情绪。

心理疏导师可以通过鼓励他们讲述火灾经历、表达内心感受来帮助他们开启疏导过程。

同时,受灾者之间的分享和支持也可以带来治愈和复原。

3. 重建安全感火灾事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受灾者的安全感。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重建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疏导师可以与受灾者一起探讨如何增加身体和心理的安全感。

这包括建议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避免孤独感的产生;指导他们制定应急计划,如何在可能的灾难中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4. 解决焦虑与恐惧火灾事故会给受灾者带来焦虑和恐惧感。

心理疏导师可以通过正面的心理干预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

例如,提供冷静下来的方法,如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教授应对焦虑的技巧,如积极思考和放松身体等。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解决焦虑和恐惧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5. 建立未来目标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对于心理和情绪的恢复非常重要。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心理疏导师可以与受灾者一起制定个人目标,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现实,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目标的设定不一定要非常大,可以是小而切实可行的,如学习一项新技能,重新找到工作或者与家人朋友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6. 建立支持网络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建立支持网络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幼儿园心理

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幼儿园心理

疏导方法是指在幼儿园学生面临灾后创伤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技巧和措施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心理阴影期,恢复平静的心理状态。

灾后心理疏导对于幼儿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方法。

一、灾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后,幼儿园学生常常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创伤。

他们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沮丧、甚至恐惧,同时也会出现行为上的异常表现。

及时有效的灾后心理疏导对于保障幼儿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二、灾后心理疏导的原则1. 适时性原则在灾后心理疏导中,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和家长需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并进行干预。

只有及时发现和干预,才能避免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2. 客观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疏导时,教师和家长要保持客观,不要过多地附加自己的感情色彩和判断。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沟通。

3. 温暖性原则在进行灾后心理疏导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温暖和关怀。

只有让幼儿感受到温暖,他们才能感到安全和放心。

三、灾后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1. 心理疏导的初步评估在灾后心理疏导中,首先要进行幼儿的初步评估,了解到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他们进行谈心等来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

2. 情绪释放的途径对于那些心理受创较为严重的幼儿,可以通过情绪释放的途径来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情感,比如可以让他们进行绘画、手工制作、体育锻炼等活动。

3. 听倾诉在灾后心理疏导中,教师和家长要倾听幼儿的心声,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发言,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怀。

4. 情感安抚在灾后心理疏导中,情感安抚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温柔的话语、抚摸等来安抚幼儿的情感。

5. 心理辅导对于一些心理创伤严重的幼儿,可以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四、幼儿园灾后心理疏导工作的注意事项1. 注意避免二次创伤在灾后心理疏导中,教师和家长要注意避免给幼儿带来二次创伤。

避免重复询问灾后的情况和让他们过多地接触灾后的信息。

地震后孤儿的心理疏导-精选文档

地震后孤儿的心理疏导-精选文档

兰----- 说: 让大家多参加集体生活, tao_5jfhotmailchina 说: 恩 兰----- 说: 其实现在他们还都在混乱当中,都不知道真正失去亲人的 痛,真正遇到困难时,得不到鼓励,感觉身边很孤单,那时候 他们才会最痛心 兰----- 说: 现在去灾区的人太多,都很混乱,现在首要的是把他们安排 起来,赶紧进入学习状态 兰----- 说: 现在心理干预也没用,只是说几句口号的话 tao_5jfhotmailchina 说: 我也觉得是这样得

tao_5jfhotmailchina 说: 你认为他们换个生活环境好点吗 兰----- 说: 是的 tao_5jfhotmailchina 说: 到多少岁独自生活好 兰----- 说: 每次回唐山只要听到重型卡车的声音,会迅速冲到外面 tao_5jfhotmailchina 说: 是躲避还是怎么样 兰----- 说: 这个没有什么界定吧 兰----- 说: 这是对地震的第六感觉

5.12后与唐山孤儿的一段对话
2019年5月24日星期六22:00与唐山孤儿的一段对 话 (此名孤儿37岁,女性,大学学历,现在是上海某公司的 白领) tao_5jfhotmailchina 说: 我马上到灾区去了,你想去吗?做心理咨询.或者带去 什么给他们 兰----- 说: 我刚做完手术,去不了的 兰----- 说: 不错
地震后孤儿的心理疏导
主讲:中华寻亲信息库 (www.chinaxunqin)
序言
在所有人群中,这场地震对孤儿的影响最大, 虽然没有受到多大的身体伤害,但他们的 内心已经被永远地改变了. 他们将是我们人群中特殊的一个群体.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重建内心,以摆脱地震所 带来的永久心理阴影,是我们心理学者的毕 生努力.

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工作

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工作

综合应急救援中的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工作灾害带来的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理上的创伤。

在综合应急救援中,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

一、灾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灾后心理辅导是针对在灾害中受到创伤的个体开展的一种心理援助活动。

灾难带来的创伤,无论是生命上的损失还是物质上的损失,都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持久的影响。

而正是灾后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灾民重新建立起心理平衡,减少灾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首先,灾后心理辅导有助于减轻灾民的心理压力。

在灾难中,灾民可能经历了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等重大打击,这些创伤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辅导可以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让灾民能够将内心的痛苦和忧虑释放出来,减轻其心理负担。

其次,灾后心理辅导有助于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

灾后心理创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演变成各种心理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

而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灾民理解并处理所经历的创伤,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

最后,灾后心理辅导有助于促进康复和重建。

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心理状态的稳定对于个体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辅导的帮助,灾民可以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

二、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的具体工作内容灾后心理辅导与康复工作需要进行全面、针对性的干预,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首先,对于受创伤的灾民,应提供个体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灾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倾听他们的内心痛苦,帮助他们梳理思绪,减轻情绪上的困扰。

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通过心理评估,为灾民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心理创伤的困境。

其次,对于受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应提供特殊的心理辅导。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于其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灾后心理辅导中,应采用有趣、具体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互动,帮助他们理解发生的事件,并为他们提供情感的支持和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建议书(一)孙瑞雪地震后的平稳期,会有很多父母和志愿者想要帮助创伤后的孩子。

我们所从事的十几年的教育科研经验,以及所处理过的一些孩子的可类比的经验,可能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先简单总结一些提供给大家,期望我们手拉手,爱连接着爱,和我们的孩子共渡难关。

我们的建议是针对9岁以前的孩子的,所以,这里提供的方案和办法的建议也是给广大的父母和心理志愿者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所使用的。

了解儿童的基本需求并通过提供这些需求帮助孩子我们首先要知道儿童的基本需求:1、儿童是依靠感觉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儿童对外界的所有事物的认识都是用感受来完成的,尤其是心灵感受。

因此儿童不会听别人说太多的话,而是用心灵直达对方的内心。

在一般情况下,创伤之后的孩子会拒绝成人,对儿童来说,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你是否真的关注他和爱护他。

心理志愿者情绪是否稳定,内在是否专注,是否在内心爱孩子,这些状态都会被儿童直接感受到。

因此,这决定了儿童是否接纳心理志愿者。

2、儿童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被关注,需要安全感,需要被接纳,需要被认可。

儿童的这种需要与成人相比更直接、更当下。

3、儿童需要陪伴者。

和成人的不同是,儿童需要陪伴是肯定地和绝对的,而且陪伴的人尽可能是家人,如果在无家人的情况下,陪伴者要相对固定,6岁以前尤其如此。

陪伴的时间也要相对稳定,并且秩序化。

4、儿童都是在他们喜欢的事项的不断的重复中获得安全感的,例如:儿童喜欢重复听同一首音乐,重复听同一个童话故事,重复看同一个动画片,重复进行同样的游戏……志愿者要把握这个原则,儿童只有在重复中才能获得安全感。

5、未经儿童允许不要触摸他的身体,尽管触摸是儿童获得爱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必须在儿童允许的情况下,在儿童逐渐接纳的情况下,再靠近儿童。

透过逐渐地缩短身体之间的距离,来完成这一过程。

6、儿童需要持续性地关注和爱;心理志愿者与一个孩子的相处必须是持续性的,探望的时间也需要是有规律的,因为儿童是透过重复性的体验和秩序的生活来认识世界的。

志愿者调换时,需要提前跟孩子说明,并且,需要下一任的志愿者同前任志愿者有同时陪伴孩子的经历,让孩子有一个预热和过渡的过程。

如果孩子坚决拒绝继任者,就必须调换人员。

孩子喜欢选择与过去照顾者有相似特质的人。

对于幼儿来说,频繁地调换志愿者,并且让孩子接纳不愿意接纳的人,这本身会造成二次伤害。

一般情况需要持续不断地、恒定地关注,并且使用短小的语言表达,如:“我爱你,我要在这儿陪伴你”或者“你现在已经很安全,没有危险,我会陪伴你”。

7、儿童需要慰藉物、玩具;让儿童选择他喜欢的东西,大部分的东西是棉茸茸的小被子,棉茸茸的小毯子,小枕头,奶瓶,小布偶……一般都以手感比较柔软的,色彩比较平静和柔和的为主,可以让孩子自己挑选。

对9岁的孩子,或更大的孩子,他们也对毛茸茸的东西很感兴趣。

只不过东西大一些而已。

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某些玩具会满足孩子的一些内心需求,一般女孩儿喜欢布娃娃、音乐盒,男孩儿喜欢车、枪等。

提供这些东西的时候也不宜一次太多,一股脑地都给了孩子也不好。

给予者本身要表现出对东西的喜好,这个东西才会更有意义。

8、儿童需要“好吃的”;“好吃的”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满足口,“好吃的”是把这个世界与孩子连接在一起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和世界交流的方式,所以,成人带着“好吃的”进行自我介绍,更容易接近孩子。

不能一次特别多,一股脑地给了孩子,这样意义就不大了,一定要把带去的东西作为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好吃的”才会有意义。

为孩子提供的“好吃的”,包装也要好看,这样可以增进亲密关系,同时,这些好吃的好看的东西在提供给孩子的时候,本身就有慰藉和治疗作用。

9、孩子需要“摇篮曲”(柔软的、催眠的歌)。

有些孩子是在身体受伤的恢复期间,他们在半睡的时候由于身体的疼痛,仿佛处在噩梦中一样。

催眠似的摇篮曲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抚慰孩子的心灵。

某一首孩子特别喜欢的摇篮曲,需要接任的志愿者也要学会唱,以便延续这种入睡时的安全感。

唱的时候声调要轻柔、舒缓、带着爱意,音调要低。

10、儿童需要拥抱和肌肤的触摸;刚开始,孩子会拒绝身体的接触,但是孩子一旦信任起志愿者,拥抱和身体的触摸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儿童是透过肌肤的触摸获得爱的。

11、儿童需要绘画;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儿童会透过绘画释放创伤。

准备纸张和笔放在儿童可看到的地方,让儿童自发地去取用,去画。

画完后,让孩子讲给你听,你把孩子的话记录下来,请不要帮孩子理逻辑,不要试图引导孩子,你所做的事情就是询问:“这是什么?”回应孩子“非常特别。

”或者重复孩子后面的几个词,以引发孩子继续说下去。

如果你能在最后捕捉到儿童绘画后面所表达的情绪,并且试着给他命名,例如:“哦,你想妈妈了。

”“你害怕了”,“你很恐惧”,那将是最好的,绘画这一过程也就完成了。

12、儿童需要音乐;儿童需要柔软的、抒情的、配之以动作的音乐。

由于儿童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所以,志愿者要予以配合。

在特定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起舞,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只需要你跟孩子寻找一样的感觉。

你可以怀抱着孩子,来回走动或者旋转,你也可以和孩子手拉着手一起进行。

你也可以站在地上,孩子站在床上,你甚至可以让孩子站在你的脚背上起舞。

你可以给孩子听你的MP3,只要那音乐是柔软的、快乐的、或者有节奏感的都可以。

越小的孩子越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

即使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也要以快乐的、柔和的为主。

13、孩子需要看动画片。

品质高的动画片可以把孩子从创伤中带出来。

14、孩子需要童话故事。

优秀的童话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15、对残疾儿童,他们可能会有很多关于伤残的问题需要解答,回答时如果能配以图片或者影像会更好。

16、儿童比成人更关心一些类哲学问题,比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死亡是什么?为什么会地震?等等。

这些问题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于死亡的问题的回答,我们将在下一阶段跟您分享。

)17、儿童需要游戏。

修复中的儿童,在获得了足够的爱,满足了当天的生活状态后,多余出来的那部分精力和能量,用于帮助过去造成的创伤,这个过程是自动产生的,自动治疗就开始了。

因此,需要设计能让儿童在游戏中大笑的游戏,例如:孩子把球传给你时,你摔了一跤,孩子会大笑,每一次你摔倒,他都会大笑,你需要摔倒很多次,可能你会很辛苦,但是20分钟后,笑后的某一个行为、细节会引发一个事端,倾听就开始了,治疗也就开始了。

这个工作可能在灾后平稳的生活开始时才进行。

孩子也需要在游戏中重现当时的情形,甚至有的孩子会自发地设计类似的游戏,这实际是儿童内在自我治愈的内驱力。

成人要陪伴、关注孩子或是假装对发生的某一事情表现恐惧,根据当时当地所发生的情况,帮助孩子恢复。

了解儿童的创伤并通过治疗帮助孩子我们的研究尚未经历过类似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中的儿童,所以我们一般所说的创伤,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基本上是因为出生时的创伤,身体或者情绪上的虐待,另人感觉害怕、恐惧、无助或感觉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或者意外事件而导致的恐惧,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伤后的三种儿童的状态:1、重现当时的情境,情绪处于激烈之中。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孩子放松时或某个事件引发时出现;2、自闭。

经历创伤后,完全地封闭了自己:不言不语、不笑、无表情、不和外面的世界交流;3、正常生活和活动,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

表面的似乎正常,实际上是对已发生事情的逃避。

可以观察到孩子精神状态低落,低落的背后可以感觉到潜伏着危险,看上去孩子生命力很弱。

创伤的治疗:推荐一个简单有效容易学习的治疗模式:倾听孩子。

一、为什么需要倾听?1、倾听会很快拉近你和孩子的关系,而让孩子对你建立信任感;2、孩子会反复地试探你,看你是否真的爱他,你是否真的可被信任;3、你一旦获得信任,在你的关注下,孩子会从他原有的空间中走出来,探索新的天地,也就走出了过去生活给他的创伤;4、孩子会把重要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会给你提出各种问题,你才能借此帮助他解决问题;5、孩子会释放紧张的情绪;6、孩子会表现得越来越依恋你,依恋的过程实际就是建立安全感的过程;7、孩子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你对他的关注;8、倾听可以让你越来越深地走向孩子深层的感受;9、孩子会越来越容易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这是解除潜在危机,走向身心一致的过程。

二、倾听的原则:1、专门的时间。

①你可以安排游戏治疗的时间,保证在这个时间内不受打扰,没有电话、门铃和他人干扰,时间只属于你们两个人;②你无法选择的时间。

有时候倾听的时间往往容易发生在睡觉前后或吃饭的前后,这两个时间儿童很容易需要倾听,所以需要你观察孩子,以便你确定自己是否可以选择倾听治疗,有一个心理准备;2、在倾听的整个时间段里,让孩子有支配你的权利;3、选择合适的地点,这个地点是安全的,在孩子情绪的暴风骤雨到来时有一个安全的释放空间,跳动的时候也没有危险物的存在。

4、足够的心理准备,你要清楚地确定你是有这个精力和生命能量来完成这个倾听的过程的。

5、你要给自己一个生命的承诺:无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情绪和行为,你的情绪和意识都要基于爱。

不要闪现要教导他,要急于改变他,要给他指明方向,要教给他怎样解脱的办法,或是闪现不欣赏他的做法、想法的念头,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倾听的效果。

6、你要抓住时机,明确地知道你现在是否要倾听。

这是因为儿童与成人不同,这取决于儿童特殊的状态:他不能表达自己需要倾听,你必须透过儿童的情绪来把握治疗的时机,儿童的情绪不出来,治疗不能开始,这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

7、不要自己猜测和设想孩子的问题,要跟随孩子的所有情绪和问题,直到你觉察到孩子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三、倾听的三步:1、所有的孩子都是透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最严重的情况是孩子会大哭、大叫,会咬你、打你、掐你,会无比愤怒,会满身大汗,会满面通红,会边哭、边打、边诉说,有时候这种情况会持续1个小时,你不能完全抓住孩子的手不让孩子释放,只要你保护好自己的关键部位不受伤害,你可以把背部、胳膊朝向孩子,躲过面部和头部,这期间有的孩子会剧烈地咳嗽、喘不上气、还会腹痛,但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暴风骤雨后,就是平静和顺从:有的孩子会坐在你的怀抱里,抱着你;有的孩子释放后太累了,就会睡着。

2、成人必须有目的地倾听,要知道情绪背后是什么;一般在孩子哭诉和打闹之后,成人必须仔细地听取并清晰地知道,这场暴风雨后面潜藏着的是什么情绪。

3、请倾听者在倾听结束后给孩子的情绪命名,并用一句简短的话给孩子安全感。

这个时候,孩子往往可能已经坐在你的怀抱中,你可以对他说:“我看到了你很害怕(很愤怒、很恐惧……)。

”给孩子的情绪命名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倾听的目的是想知道孩子情绪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这一过程实际是将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过程,给孩子命名是帮助孩子整合,然后再使用解决孩子情绪背后隐藏问题的话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