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表达特色1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情感真挚的文学体裁,常常借助丰富多样的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意象,宛如散文世界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画卷。
那么,散文中的意象表达究竟有何特色呢?首先,散文中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独特性。
每一位作者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审美取向,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他们在散文创作中所选取和运用的意象。
比如,有的作者钟情于大自然中的山川湖泊,将其视为内心宁静与力量的象征;有的作者则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物件情有独钟,如一把旧椅子、一只生锈的钢笔,通过对这些物件的描绘来抒发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个体性和独特性使得每一篇散文都如同作者的指纹一般,独一无二,充满了个性色彩。
其次,散文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个简单的意象,在作者的笔下可能承载着深沉的爱、无尽的思念、痛苦的挣扎或者由衷的喜悦。
例如,一轮明月,在李白的诗中是思乡的寄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则成为了他在烦闷中寻求宁静的精神伴侣。
同样的意象,因作者情感的注入而拥有了不同的韵味和价值。
再者,散文中的意象常常具有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对意象的描绘,隐喻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
比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通过对白杨挺拔、坚强的形象描写,象征了北方农民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这种象征手法,不仅使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变得具体可感,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在欣赏散文的同时,能够深入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另外,散文意象的表现形式多样。
它可以是具体的实物,如一朵花、一棵树;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希望、梦想;还可以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如冬日的寒冷、夏日的热烈。
这种多样性使得散文的意象世界无比丰富,能够满足作者各种不同的表达需求。
同时,散文中的意象还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随着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思绪的流转,意象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散文中的叙事手法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叙事手法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表现力的文学体裁,叙事手法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展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社会的万象百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散文中的叙事手法究竟有何特色呢?首先,散文叙事具有真实性。
与小说不同,散文往往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和观察所得。
这种真实并非是对生活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经过作者内心的过滤和提炼,以一种真诚、坦率的方式呈现出来。
作者通过真实的叙事,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原汁原味,产生共鸣和共情。
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其中的诸多篇章都是对他童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读者能够从中深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特点。
其次,散文叙事的灵活性是其一大特色。
它不受时间、空间和情节发展的严格限制,可以自由跳跃、穿插。
作者可以在回忆过去的同时,穿插对当下的思考;可以在描述一个场景时,突然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件事。
这种灵活的叙事方式,使得散文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绪和情感。
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在叙述自己在地坛的经历时,思绪不断飘飞,时而回忆过去,时而展望未来,将内心深处的痛苦、迷茫与对生命的感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再者,散文叙事注重细节描写。
一个生动的细节往往能胜过千言万语,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环境的细微之处进行刻画,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情境和氛围。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此外,散文叙事常常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
这种情感的融入,使得散文不仅仅是对事件的陈述,更是作者心灵的倾诉。
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描述历史文化遗迹的过程中,融入了他对历史沧桑、文化传承的深沉感慨和思考,让读者在领略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情感表达宛如一条流淌的溪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感受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那么,散文中的情感表达究竟有何特色呢?首先,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真实性。
散文往往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做作、不虚假。
作者以坦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内心,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
这种真实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相似的情感波动。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在文中讲述了自己与命运抗争的经历,对母亲的愧疚以及对生命的思考,那份真挚深沉的情感令人动容。
读者能够从他的文字中深切地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挣扎与希望,这种真实的力量是散文情感表达的核心所在。
其次,散文的情感表达具有多样性。
它可以是激昂奔放的,如高尔基在《海燕》中对革命风暴的热烈呼唤;也可以是细腻婉约的,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宁静夜晚的轻柔描绘;还可以是深沉凝重的,例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历史文化的凝重反思。
无论是何种情感,都能在散文中找到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种多样性使得散文能够涵盖丰富的情感世界,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
再者,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含蓄性。
很多时候,作者不会直接喊出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景物、人物、事件的细致描写,让情感在字里行间慢慢渗透出来。
这种含蓄的表达犹如一杯香茗,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韵味。
比如,鲁迅的《秋夜》,通过对枣树、天空、小青虫等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抗争的决心。
读者在阅读时需要用心去感受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另外,散文中的情感表达还常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这使得散文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
比如,张爱玲的散文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她以细腻敏感的笔触描绘出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而汪曾祺的散文则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烟火的温情,他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展现出生活中的小美好。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情感真挚的文学体裁,常常通过丰富多样的意象来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意象,犹如散文中的璀璨明珠,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度。
那么,散文中的意象表达究竟有何特色呢?意象在散文中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
作者往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细致描绘,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相应的画面。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里作者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生动直观地展现了荷叶的形态之美,让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一片片在微风中摇曳的荷叶。
这种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得散文更具感染力,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领他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散文中的意象具有象征性。
很多时候,作者选取的意象并非仅仅是表面的描绘,而是承载着某种深层的象征意义。
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通过对白杨挺拔、坚强的形象描写,象征了北方农民以及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广大民众。
这种象征性使得散文能够在有限的文字中传达更为深远和宏大的主题,让读者在领略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到更深层次的社会、人生等问题。
意象在散文中还常常具有情感性。
作者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意象之中,使意象成为情感的载体。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地坛这个意象就承载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命运的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读者通过作者对地坛的描写和叙述,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那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这种情感性让散文充满了人性的温度,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散文中的意象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山川湖泊,可以是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作者心中的某种想象或幻觉。
这种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创作意图,自由地选择和运用意象。
同时,散文中的意象还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不同的作者由于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在选择和运用意象时往往会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一、语言艺术自然流畅的语言:散文的语言通常追求自然流畅,以贴近口语的方式呈现。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散文更具亲切感和可读性。
作家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营造出一种自然、真实的阅读体验。
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使用了朴实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父子情感。
修辞手法:尽管散文语言趋向自然,但修辞手法的运用仍然十分重要。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散文的表现力。
例如,冰心在《小橘灯》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赋予了深刻的情感意义。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使散文更加生动有趣,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二、结构艺术自由结构:散文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连续的叙述,也可以是断续的片段。
作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来表达主题。
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采用了回忆录的结构,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情感铺陈:散文中的情感铺陈通常是循序渐进的,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使读者能够逐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王安忆的散文作品,如《长恨歌》,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铺陈,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三、内容主题个人体验:散文常常以个人的体验为中心,展现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这种个人化的表达使得散文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主观性。
作家通过描述个人的生活经历、内心感受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将个人的思考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社会观察:除了个人体验,散文也常常涉及社会观察和批判。
现代散文作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例如,鲁迅的散文不仅对个人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四、散文的创作与影响1、散文创作的挑战与技巧表达真实的自我:散文创作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真实地表达自我。
作家需要深入挖掘内心的真实感受,将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要求作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反思能力。
平衡个性与普遍性:散文创作中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如何平衡个性与普遍性。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多样的,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答题:
1. 简洁自然:散文的语言追求简洁明了,避免繁复累赘。
它接近口语,表达自然流畅,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轻松。
2. 形象生动:散文语言注重形象性,通过具体、直观的描述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3. 抒情性强:散文往往包含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语言充满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富有节奏和韵律:散文的语言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句子的长短搭配、停顿和重复等手法,形成音乐般的效果。
5. 精炼有力:散文的语言经过精心雕琢,每个词都选得恰到好处,既准确又有力,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6. 含蓄蕴藉:散文的语言往往不直露其意,而是通过暗示、象征等方式,让读者在品味中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
7. 个性化特征:每位散文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种个性化
的特征使得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8. 文化内涵丰富:散文的语言常常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厚度和教育意义。
在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时,可以从上述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深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构建意境、传达情感、表现主题等。
散文 构思特色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不像诗歌、小说或戏剧那样有固定的形式或结构。
散文的构思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由性:散文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这种自由性使得散文的构思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2. 真实性:散文通常基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作者通过个人视角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的人物、事件和环境。
3. 抒情性:散文往往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深情的叙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4. 寓意性:散文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反思,作者传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5. 叙事性:散文在叙述方式上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讲述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描绘场景、抒发情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连续性的体验。
6. 语言美:散文注重语言的运用和美感,通过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7. 多样性:散文的题材广泛,可以是旅行见闻、人物传记、社会现象、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等,因此在构思上具有很大的多样性。
8. 深度思考:散文作者常常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对生活、人性、文化等深层次的思考,使散文具有较深的内涵和思考价值。
散文的构思特色使得它在文学创作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受形式的限制,能够灵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
散文的写作特点

散文的写作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与诗歌和戏剧相比,散文更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它不受特定的格式和结构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展现作者的个性和观点。
散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散文注重真实和生活。
与虚构的小说不同,散文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物。
散文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反映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散文可以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等各种各样的主题,但无论写什么,都要求真实而生动。
其次,散文强调个性和独立思考。
散文是作者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的一种方式。
在散文中,作者可以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特点。
散文的写作风格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抒情的、议论的、叙事的等等,但无论哪种风格,都要表达出作者的个人特色和思考方式。
再次,散文追求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艺术。
散文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因此,它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艺术性。
散文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丰富表达的方式,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同时,散文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力求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散文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共鸣。
散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交流方式。
通过对情感的真实表达,散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散文可以通过描写细腻的情感来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散文的写作需要注重情感的真实和深度,以及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
最后,散文追求思想的深度和启发。
散文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散文能够启发读者的思考和理解。
散文可以通过对社会、人性、生活等问题的思考,为读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因此,散文的写作需要注重思想的深度和独特性,以及对读者思维的启发和引导。
总之,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具有真实、个性、艺术性、情感和思想的特点。
散文的写作需要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追求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启发。
散文的文体特点

散文的文体特点
写散文,特别是记叙性散文,具有如下特点:
1、叙述风格抒情:散文体现出作者抒发情思、抒发心境的情怀,叙述往往比较抒情优美,充满歌颂的美感。
2、语言典雅:散文以典雅的文字和精妙的结构表达情思,具有文采神韵,对读者来说,不仅拓宽视野,还能增强欣赏能力。
3、寓思想于文:散文在朴素的言语间蕴藏着思想,是一种有思想性的文章,读者往往在深刻的思考中去领略作者藉由文字所传达出来的内涵意义。
4、加重艺术感:散文强调艺术性,格调统一,文思流转,句式变化,有意沉淀,独特之处在于注重句法结构,大体上构成具有一定的美感的工整结构。
5、体表情象:散文多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景物的感受,把作者的心理主观感受放大至对世界的关注,使客观事物的自然形态真实地浮现出来。
有了这些特点,就可以将散文的文体特点完整地把握住,在作品中运
用其特色,表达自我思考,体现艺术感,以此吸引读者,为欣赏者留下深刻印象。
散文中的叙事手法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叙事手法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魅力的文学体裁,其叙事手法独具特色。
它不像小说那样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也不像诗歌那样注重韵律和意象的营造。
散文的叙事,更像是作者在与读者娓娓道来,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内心的感悟和思考。
散文中的叙事往往具有真实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作者所讲述的故事、经历,通常是亲身感受或亲眼所见,这使得叙事具有很强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那些事情。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讲述自己在地坛的所见所感,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那种真实而深沉的情感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个性化则体现在作者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这些都会反映在散文的叙事中。
同样是描写春天,不同的作者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描述。
有的可能会侧重于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大自然的美好;而有的则可能会从春天的短暂中感慨时光的流逝,抒发人生的无常。
在叙事的结构上,散文表现出一种自由灵活的特点。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也可以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思绪流动来组织叙事。
有的散文以时间为线索,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从春夏秋冬的更迭中展现乡村生活的变迁;有的则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不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中穿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散文的叙事节奏也颇具特色。
它可以是舒缓的,如涓涓细流,慢慢道来;也可以是急促的,如疾风骤雨,瞬间将读者带入紧张的氛围。
这种节奏的变化,往往取决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当作者想要营造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时,叙事节奏会变得缓慢,让读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和思考;而当作者想要强调某个重要的观点或情感时,节奏会加快,增强文章的冲击力。
在叙事的细节描写方面,散文往往能够做到细腻入微。
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处细微的景物变化,都可能成为散文叙事中的亮点。
散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

散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自由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而散文的语言风格,更是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颗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散文的语言风格首先体现为自然质朴。
这种风格就像是一位老友在与你促膝谈心,没有丝毫的做作与修饰。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近和真实。
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生动地描绘出百草园的美景和趣味,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清新明快是散文语言风格的又一特点。
它如同一阵春风,吹走读者心头的阴霾,带来清新愉悦的感受。
作者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朱自清的《春》便是典型的例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作者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读来心情舒畅。
深沉凝重的语言风格在散文中也较为常见。
这种风格往往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它像是一位智者在深沉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厚重。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写,抒发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语言深沉而有力。
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能给读者带来轻松和欢乐。
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展现生活中的趣事和人性的弱点,让人在欢笑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散文是一种以散述、抒发个人感情、思想和观点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体裁。
它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首先,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是真实性。
散文以真实为基础,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感悟和思考,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散文作品往往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考。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真实的社会现象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独白,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扭曲。
其次,散文的艺术特色还包括抒情性。
散文作品通常以个人的情感和感受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情感。
散文作品往往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素材,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余秋雨的《丰乳肥臀》通过对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此外,散文的艺术特色还包括思辨性。
散文作品往往以作者的思考和观点为核心,通过对问题的思辨和探索,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散文作品往往以作者的观察和思考为素材,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思考和反思。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对人性、社会和婚姻的思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困境和人性的扭曲。
在表现手法方面,散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首先是描写。
散文通过对事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描写可以是对外部事物的描写,也可以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
其次是对比。
散文通过对比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对比可以是对事物的对比,也可以是对情感的对比。
再次是象征。
散文通过象征的手法,使读者能够从一个具体的事物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
象征可以是对自然界的象征,也可以是对人性的象征。
最后是对话。
散文通过对话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意象表达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常常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来传达情感、描绘景象、展现哲理。
意象,犹如散文世界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赋予作品深邃的内涵和动人的力量。
那么,散文中的意象表达究竟有何特色呢?意象在散文中首先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它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复杂的思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能够直接触摸到作者内心的世界。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里,作者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荷叶的优美姿态,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那片静谧而美丽的荷塘。
这种直观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还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
它往往不仅仅是表面所呈现的事物,更是承载着作者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白杨这一意象象征着坚韧、挺拔、不屈不挠的北方农民和抗日军民的精神品质。
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隐喻了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抗争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这种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表达,使得散文的内涵更加丰富,让读者在领略表面文字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散文中的意象常常具有情感性和主观性。
它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和抒发的载体。
作者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倾向和主观感受来选择和描绘意象,从而使意象染上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地坛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园子,更是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和人生思考的精神家园。
作者对地坛的描绘和感悟,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命运的思索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的融入使得地坛这个意象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希望与坚强。
此外,意象在散文中还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作者可以选取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物品等各种元素作为意象,并且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和转换意象。
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写景抒情、体现思想感悟的文学体裁。
它以其质朴而深情的语言、天赋的心理洞察力以及丰富细腻的文字色彩,使文章以弥漫阳光般的内涵照耀着读者的心灵。
一、特点:
1. 语言质朴,抒发情感深切,表达心理洞察力强;
2. 文字有着深邃而富于文采的内涵;
3. 藉由细腻的文笔,描述芬芳的景致;
4. 通过散文,不仅可以表达大自然的美,也可以表达社会生活的真实及个人情感。
二、特色:
1. 开门见山:散文简洁、简练,从第一句就迅速引出主题,吸引住读者;
2. 内涵密集:散文用相对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而丰富的情感,节奏优美自然;
3. 形象生动:在散文里,通过比喻、拟人等文字手法,可以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增添表达的内涵;
4. 小品的精髓: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短小精悍,让人受益匪浅;
5. 心理洞察:不经意间,往往一句话就洞察到心底最深处,时时使读者反思其自身情感,让散文变得别致。
散文是“心灵之窗”,它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极为质朴而优雅的情感和思想。
如果当你遇到困境无法解决时,不妨用泛音文字思考一下,它会帮助你自我意识,从而对社会有一种觉醒。
未来的散文,更多的需要更新的思想,才能让它活在我们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生活的理解和真知灼见。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笔触表达思想与感情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随性:散文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自由随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韵律和格律,也不受限于严格的逻辑结构。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随意地流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 生动形象:散文的语言追求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景象和情感。
散文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情感倾诉:散文是作者倾诉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因此语言中常常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和情感色彩。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4. 抒情抒怀:散文的语言常常具有抒情抒怀的特点,通过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直接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5. 文字游戏:散文中常常运用一些文字游戏,如谐音、反语、夸张等,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这些文字游戏可以使散文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6. 叙述性强:散文的语言通常较为叙述性强,以叙述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详细地描述事物的细节和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散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7. 反思思辨:散文的语言通常带有一定的思辨性,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作者对现实、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散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由随性、生动形象、情感倾诉、抒情抒怀、文字游戏、叙述性强、反思思辨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散文的语言更加自由灵活、真实生动,并能够深入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语言特色知识点总结

散文语言特色知识点总结1. 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散文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为主要特色。
在散文中,作者通常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事物、抒发情感,这样读者容易理解、接受,形成了散文独有的口头语言特色。
2. 形象生动的描写散文在描写事物时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作者常常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使人物、场景等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3. 情感真挚的抒发散文以情感真挚的抒发为主要特色,作者常常通过述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散文以真情实感为基调,给人一种亲切、亲和的感觉。
4. 文学性与生活性相结合散文在语言特色上既有文学性,又有生活性。
它既具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又贴近生活,富有真实感。
这种文学性与生活性的结合,使散文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5. 增强语言的灵活性散文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散文的语言特色体现在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上,让文字更加生动、优美。
6. 想象力丰富的表达散文在语言特色上还具有想象力丰富的表达。
作者常常通过联想、想象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悟,使读者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感受。
7. 易于传播和理解散文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易于传播和理解上。
由于其自然流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真挚的抒发以及文学性与生活性的结合,使散文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为人们所传播。
8. 对语言的精雕细琢散文在语言特色上注重对语言的精雕细琢。
作者选词用句精准、考究,追求语言的深邃和精练,力求使语言更加丰富、充实。
总而言之,散文的语言特色包括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的描写、情感真挚的抒发、文学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增强语言的灵活性、想象力丰富的表达、易于传播和理解以及对语言的精雕细琢。
散文语言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形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议论、抒发情感为主要手法的文学体裁,它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散文以字字铺陈、句句精巧的语言构筑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文字的表达将作者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读者。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一、写作风格1. 真实感与亲和力散文以真实为基础,通过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观察,展现生活中的琐碎与伟大,呈现人们的喜怒哀乐。
散文作者常常以自己的视角去描绘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和文字之间的情感纽带,产生共鸣。
2. 抒发情感与表达思想散文是作者用文字来传达情感与思想的载体。
散文可以是欢快的、伤感的、思考的、抗争的,通过文字的形式倾诉内心的感受,表达思考的深度。
而且,散文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联想,以及警句和寓言等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主题。
3. 主观性与个人化相比其他文学形式,散文更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
散文作者常常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写作,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
这种个人化的风格和语言使得散文更具有亲切感和可读性,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二、语言特色1.优美的语言散文以优美的语言著称,作者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多样化的句式和华丽的词汇,给作品增添了艺术的光彩。
散文的语言往往博采众长,追求音韵的和谐、句式的变化和用词的巧妙,以营造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2.生动的描写散文常常以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展示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作者通过详实的描绘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赋予作品真实感和鲜活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所描述的事物的存在与活力。
3.情感的抒发散文以情感的抒发为核心,通过独特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深入的内心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将情感与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认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4.富有哲理散文常常包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哲学的意蕴。
作者通过文字的表达,传递对生活、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平实文字表达作者感情、思想和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的特点在于表达自由、语言简练、内容多样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维。
以下是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的相关论述。
一、散文的特点1.自由表达:相比于其他文学形式,散文更加注重作者对自己情感和思考的真实表达。
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和要求,作者在写作中可以自由运用各种手法和语言风格,使作品更有个性和独特性。
2.语言简练:散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为特点。
作者通过准确的词语和简练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内容多样化: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人物、生活、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它可以是一种写景的描写,也可以是对于人物命运的思考,或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
无论是哲理抒情还是实际生活,都可以成为散文的表达对象。
二、欣赏散文的方法1.深入理解主题:在阅读散文时,重要的是要把握其中的主题和思想。
通观全文,挖掘作者的意图和情感,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要传递的信息。
只有深入理解散文的主题,才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与感受。
2.注重语言的细节:散文的语言是其特色之一,仔细欣赏和品味其中的语言细节,能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表达能力。
注意作者在描写人物、景物或者思想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等,这些细节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3.追寻情感内涵:散文的特点是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通过作者的情感共鸣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欣赏散文时,要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会作品的内涵。
4.把握散文的结构:散文虽然没有严格的结构,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篇章布局。
通读全文,注意散文的起承转合,理解散文中的转折点和结尾,体会散文的情节和情感变化。
掌握散文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总之,散文的特点在于自由表达、语言简练和内容多样化。
欣赏散文需要深入理解主题、注重语言细节、追寻情感内涵和把握散文的结构。
通过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并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启发。
简述散文的特点

简述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以散述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文学形式。
以下是散文的几个主要特点:
1. 自由性:相对于诗歌和戏剧等具有严格的韵律和结构限制的文学形式,散文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散文的结构和形式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化。
2. 真实性:散文常以真实的生活经验、观察和感受为素材,力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
散文作品通常富有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传达作者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真实认知。
3. 叙述性:散文常以叙述的方式展示故事、事件或观点。
通过描写和叙述,作者可以展现细腻的情感、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思考。
4. 讲究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艺术性:散文注重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追求文字的音韵、节奏和意境的协调统一。
作者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感染力和富有艺术性。
5. 主题广泛多样:散文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生活、自然、人物、社会、历史、哲理等各个领域。
作者可以通过散文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也可以通过散文探讨社会问题、传递价值观念。
总的来说,散文是一种以自由、真实、叙述性强、语言优美和主题广泛的文学形式,通过文字的表达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有何特色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有何特色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情感表达是其灵魂所在,它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字里行间,润泽着读者的心灵。
那么,散文中的情感表达究竟有何特色呢?首先,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真实性。
散文往往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做作、不虚假。
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坦诚的态度呈现给读者。
这种真实的情感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了那些情感的起伏。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以真挚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在地坛的岁月,对命运的思考、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无一不是从心底最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情,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沉重与坚韧。
其次,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细腻性。
散文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来传达情感。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片落叶、一缕阳光,都可能成为情感的触发点。
在这种细腻的描绘中,情感逐渐渗透出来,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像朱自清的《背影》,作者没有用过多的华丽辞藻,而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细致描写,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动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份细腻的亲情令人动容。
再者,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具有含蓄性。
散文作者常常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于景、物、事等载体来委婉地传达。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让他们在品味中领悟情感的真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让读者在欣赏白杨的坚韧之美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的深厚情感。
此外,散文中的情感表达还具有多样性。
散文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因此情感也丰富多彩。
有欢乐、悲伤、愤怒、宁静、思念等等。
而且,这些情感常常相互交织,形成复杂而又动人的情感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之“表达特色”“表达技巧”专题复习学习目标:1、熟记散文表达特色相关知识内容。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散文表达特色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课前预习: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常见的表现手法(1)记叙顺序(附带基本作用)①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②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开始写起。
造成悬念,引人人胜;【有条不紊,清晰】;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往往是人物的背景资料)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⑤平叙:也称“分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记叙的角度(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有时起到拟人化作用;指责的语气,面对面的质问。
第三人称: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2.描写的常见手法(1)描写的类别: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环境、场面描写;(2)不同描写对应的不同的表现手法A.人物描写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
【特别提醒】:白描,工笔。
B.景物、场面描写(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描写的类别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特别提醒】: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也是一种艺术特色)。
(二)①描写的角度:1.器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内心感受;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远近,高低,左右,上下,俯视,仰视和平视;(移步换景)3. 时间角度(要体现时间的变化性,否则不必考虑这一条);②描写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面,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具体与概括结合,多种描写角度结合,色彩的渲染和修辞手法。
C.细节描写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3、抒情常见的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借景抒情) 借物(托物言志)借史[借古讽(喻)今] 乐景哀情(哀景乐情)4.议论。
(略)(二) 修辞手法它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重要方面。
因为技巧、特色均依附于语言,鉴赏时特别要与揣摩、品析语言相结合。
平时应储备考纲规定的七种修辞方法方面的知识。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特别提醒】: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不一定非要是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在描写上不分主次),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的某一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某种感情。
(四)语言角度(1)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
如用词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选用、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引用诗文:增强文学韵味。
◎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2)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3)语言表达效果:准确、形象、生动、清新、绚丽、质朴、明快、简洁、洗练、精当、含蓄有力、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上述几个角度在具体题目切入时,一般先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考虑,其次是表达方式。
而从“结构技巧”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切入时一般会在题干中有提示。
二、课前阅读1、(2007江苏)《麦天》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1、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4分)2、(2014徐州一检)《打猴儿》鞭杆是用红柳枝做的,颜色暗红,木质坚韧而圆润,很有手感,抓在手里就有攻击的欲望,如同手里有一副弓箭,一支枪,不瞄准个什么,不击落个什么,由不得人。
鞭梢是用麻坯搓的,搓成三棱棒,抽在猴儿身上,能听见碎裂声,可以让人获得热血沸腾的快感。
一只猴儿从刻成到交付使用,到老迈转而不灵,身上到处都是森森鞭痕。
一鞭一痕,直到身体失去平衡,被主人随便遗弃在哪个荒凉的角落。
碰到会过日子的主人,还会将它扔进火塘,发挥余热。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⑦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两条腿是僵硬和平衡的;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嘴里得叨念着“呛呛呛,七呛七……”;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
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
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
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节选自铁凝《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3、请多角度赏析第⑦段的表达特色。
(6分)课堂活动一、展示交流自主预习题1、2、3二、讨论归纳方法技巧三、点拨探究表达特色题答题思考点:1、观察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描写性、记叙性还是议论性),一般多为描写性文字。
应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2、有修辞首先答修辞,再考虑其他技巧(衬托,渲染等)3、描写的角度(多角度描写):感官、动静、虚(想像)实、时空、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4、语言特色。
(生动、形象、气势、韵味等)5、选取……代表性事物(描写对象)总之,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都要考虑到。
写景特色题答题模式构建(语言组织顺序)①选取……等特征性景物②分析修辞手法③分析描写手法④概括语段主要内容⑤品味语段所包含的情感⑥分析语言上的特色小结:1、如果语段的修辞比较单一,就对修辞进行具体分析。
2、修辞手法和其他艺术手法兼用时,不需一一展开,而要对文段进行整体分析。
3、注意审题要细致。
除非明确指出某种手法,如修辞、描写、抒情等,否则,需多角度组织答案,并且同一类型的归属一条,如:修辞范围的归属一条,感觉范围的归属另一条等。
4、以上手法也适用于诗歌鉴赏题。
四、检测反馈(当堂训练)水乡的日子史良高只有把小船撑到蓬蓬勃勃的茭草深处,头顶只剩巴掌大的一方天空,而你一伸手就可以随意地采菱摘莲时,你才有资格说你到了真正的水乡。
水乡的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座小小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与绿荫之中,周围都被一汪绿水紧紧地包围着,泱泱漾漾的河水就从一家家的门前窗下流过。
早起盥洗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一面清澈的镜子。
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夏天的许多日子,我都是静静地坐在河边看太阳从水中升起,躺在水边的竹榻上数天上的点点繁星。
我和伙伴们从水边摸来螺蛳,砸碎坚壳,放在竹篮里钓虾,那些贪吃的大虾便一个个成了我们盘中的美味。
有了兴致的时候,祖父就划着小船,穿过一片清悠悠的河面,去不远处的一个河湾。
那时,我便和大人一起兴高采烈地采摘青乎乎的莲蓬和水淋淋的菱角。
有时也打荷叶,然后和大人一起运到岸上晒干打捆。
偶尔一阵狂风吹来,荷叶们便快活地飞到天空中跳起了迪斯科,我们这些伢们便纷纷去追,跑着、跳着、抓着,把笑声抛撒得满满一河。
荷叶们后来都到了镇上的供销社,成为包装红糖与咸盐的“包装纸”。
河里有一种叫“高苗”的东西,其实就是茭白开花后结成的米,细细长长,形状如梭,颜色像红红的玫瑰。
将“高苗”捋回晒干,磨成粉,粉是红的,做成粑,锅里便是一朵朵盛开的玫瑰。
揭开锅盖,那水乡植物特有的清香由不得你不口水四溢。
以至我后来走遍大江南北,再也没有寻到过这种东西。
祖父把船停在河心的那一刻便开始钓鱼。
祖父钓鱼很特别,他将竹篙在水中击打几下,就有鳊鱼、鲫鱼、草鱼黑压压地来了,祖父从茭草上捋下一把“高苗”撒向鱼群,接着将一粒“高苗”迅速地穿到钩上,刚一下钩,就被一尾大鳊鱼死死咬住。
不上一袋烟工夫,准能钓上三条五条。
水乡的孩子没有不玩水的,也没有不会水的。
白天摸鱼捉蟹,扎猛子,玩狗刨,把黝黑的肚皮漂在水面,一个个没命地疯,回到家里就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
于是在夜幕四合的时候,就有踮着小脚的奶奶手里拿着一件小孩的衣物什么的来到河边喊骇。
喊骇一般叫的是乳名:“伢子耶,莫骇噢,快些回家去吧——”那拖得长长的尾音时常从沉寂的河面一直弥漫到村庄的角落。
也许因了水的滋润,岸边那一丛丛芦苇总是显得特别的茂密鲜活。
我常常与小伙伴们钻进苇丛挖甜甜的芦根,打鲜嫩的芦叶,用自制的芦枪打“游击战”,有时也用芦笛吹起一支支跑调的歌曲。
秋风中的苇花如絮似雪很有诗意,软软的,柔柔的,四处飘荡。
水乡人说那是一位痴情女子的魂。
那时节,村庄的屋顶、树梢、田野和河面上,到处游荡着那痴情女子洁白洁白的魂,不过,没有人感到害怕与讨厌。
不经意间,一年的秋天就这样地过去了。
水乡还是水鸟的天堂,水乡人也离不开水鸟。
河边的水草里、稻田里时常见到水鸟的窝,水鸟的蛋,有时还有刚出壳的雏鸟。
没有人捡它、碰它,谁家不懂事的孩子要是招它惹它,准会遭到大人一顿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