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题型:单选:20*1分;多选5*2分;填空40*0.5分;名解5*3分;简答6*5分;病案20分(包括中医诊断分型、病因病机、西医诊断、代表方及药物剂量、中西医治则、西医诊断思路,在月经病里面考)
绪论
1、《黄帝内经》提出关于妇科的解剖特点,月经生理,妊娠诊断
2、《素闻。
上古天真论》明确阐述了女子一生中生长的,发育,性成熟与衰老的规律
3、第一首妇科古方——《内经》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4、《神农本草经》--在“紫石英”条最早提出“子宫”这一解剖名称
5、宋代我国的产科已形成单独分科的雏形
6、《女科百问》首次提出“胞宫”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外生殖器:阴阜、大小阴唇、前庭大腺、会阴
大阴唇:内部有丰富的血管,当局部受伤时,易发生出血,形成血肿
阴蒂:富有神经末梢和海绵状勃起组织,故感觉非常明锐
2、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阴道:是性交的器官,月经血排出与胎儿娩出的通道,前壁与膀胱和尿道领接,后壁与直肠贴近。
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构成。
阴道后穹窿较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引流。
子宫:古人称之为女子胞,又称胞宫,胞脏,子脏,子处,子宫,血室。
宫颈: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因分娩影响形成大小不等的横裂。
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峡部:子宫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
上端在解剖上较狭窄而称解剖学内口,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与宫腔内膜转变成宫颈黏膜,又称组织学内口。
3、子宫韧带的作用
圆韧带(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
阔韧带(子宫动静脉及输尿管均从阔韧带的基底部穿过)
主韧带(固定宫颈的位置)
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前倾位置)
4、输尿管
在腹膜后,从肾盂开始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线侧下降(腰段)
在骶髂关节处,经过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盆骨腔(盆骨段)
经阴道侧穹窿顶端绕向前方进入膀胱壁(膀胱段)
5、骨盆:
假骨盆:为大骨盆
真骨盆:为小骨盆,使胎儿自然娩出时的通道,又称骨产道。
6、卵巢动脉:
右侧为腹主动脉的一条直接分支,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经量正常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为21~35 天,平均为28天。
经期:每次月经持续天数,大多为2~8天,平均3~5天。
经量:正常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排卵期: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2、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甾体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少量雄激素。
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卵巢功能。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5、中医理解
女性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点。
《内经》将子宫列为奇恒之腑,说明子宫即形似腑而功能似脏,又对月经和妊娠具有定期藏泻的功能,亦藏亦泻,藏泻有时。
与其他脏腑无表里相配,故为奇恒之腑。
6、并月: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月经二月一至。
居经,季经: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三月一至。
避年: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一年一潮。
暗经: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终生不潮而能受孕。
激经,盛胎,垢胎: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受孕之初按月行径而无损于胎儿。
7、天癸:男女皆有,是促进、影响人体生长、发于、生殖的一种阴精。
8、带下:是健康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黏液,色白或无色透明,性黏而不稠。
生理性状态:无色、无臭、黏而不稠的液体,量不多。
经间期(锦丝带)、排卵期、经前期带下量可稍增多。
病理性状态: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
9、产褥期: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子宫是产褥期变化最大的器官。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法
1、中医学常见病因
淫邪因素:寒邪、热邪、湿邪
情志因素:郁怒、忧思、惊恐
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失度、跌扑损伤、药误虫蚀
2、中医学对妇科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脏腑功能失常
(1)肾气虚——经期先后不定,量多或少,崩漏,闭经,胎动不安,滑胎,子宫脱垂
(2)肾阴虚——月经先期,量少色红,崩漏,闭经,经断前后诸证,妊娠心烦
(3)肾阳虚——崩漏,经行泄泻,带下清稀,胎动不安,妊娠水肿,宫寒不孕
气血失调
(1)气虚——月经先期,量多,色淡,崩漏,子宫脱垂,恶露不绝,乳汁自出
(2)气滞——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癥瘕,缺乳
冲、任、督、带功能失常
3、中医常用的内治法
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清热解毒,利湿除痰,调理奇经
妊娠病
妊娠剧吐
1、定义:妊娠12个月,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导致体液,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威
胁孕妇生命,中医称为“恶阻”,又称“子病”,“病儿”,“阻病”。
2、主要机理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3、分型及代表方
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
痰湿阻滞——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加茯苓汤
气阴两亏——益气养阴,降逆止呕——生脉散和增液汤
流产(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1、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胎漏:中医将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
胎动不安:将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堕胎:妊娠在12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
小产: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成而自然殒堕者。
暗胎:妊娠1个月,不知其已受孕而伤堕者。
2、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3、辨别流产的类型
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和下腹疼痛,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尚未排出,子宫与停经周数相符。
胎动不安
难免流产:多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阴道出血增多,或阵发性腹痛加重,腰痛如折,阴道流水,宫颈口已扩张,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胎堕难留,胎动欲堕
不全流产:指妊娠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子宫出血不止甚至休克,检查可见残留物质。
胎堕不全,陨堕不全
完全流产:妊娠物已经全部排出。
堕胎完全
4、先兆流产的分型、代表方
(1)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党参、白术、白芍、甘草、芥碳、莲房碳、苎麻根)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
(3)血热——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保阴煎
(4)血瘀——祛瘀消癥,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圣愈汤
5、下胎用益母草
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党参,黄芪)
异位妊娠
1、定义: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
2、最常见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3、输卵管妊娠的结局: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宫外孕、继发性腹腔妊娠。
4、临床表现:停经、腹痛、阴道出血、晕厥与休克、盆腔包块
阴道后穹隆穿刺:如能经后穹隆穿刺抽出颜色较暗的不凝血,说明有血腹症存在。
6、异位妊娠治疗
一般早起未破裂型,血ß-HCG<3000U\L;无明显内出血;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3cm;患者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者,可选择保守治疗。
宫外孕I号方(丹参,赤芍,桃仁,党参,黄芪)适用于未破损型
宫外孕II号方(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适用于已破损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定义: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可
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属于中医“子肿”,子晕,子痫的范畴。
产后病
1、产后病: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新产后:产后7天以内。
2、发病机制: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
3、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4、三审:先审小腹痛与不痛,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以及饮食之多少
5、三禁:禁大汗,禁峻下,禁通利小便
6、辩证要点:重在根据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素体因素,全身脉症,辨其寒,热,虚,实。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外阴炎的病因病机:湿,热
阴道炎症(带下病,阴痒)
1、病因病机:湿,热
2、白带特点的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量增多,多呈灰黄色泡沫状,如有混合感染则呈黄绿色脓性,有腥臭,严重者可混有血液。
(2)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白色凝乳样或豆腐渣样。
(3)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增多,灰白色,稀薄,均匀,有腥臭味。
(4)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淡黄色,严重时呈脓血性白带
宫颈炎(慢性)的辨证论治
(1)湿热内蕴——疏肝清热,利湿止带——龙胆泻肝汤
(2)湿毒内侵——清热泄毒,燥湿止带——止带方
(3)脾虚——健脾利湿——完带汤
(4)肾虚——补肾固涩——内补丸
急性盆腔炎
1、病因病机:热毒炽盛,湿热瘀结
2、西医治疗原则: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彻底治疗
3、手术治疗:经药物治疗无效,脓肿形成者考虑手术治疗
4、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5、分型:
(1)热毒壅盛——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清热利湿,活血消痛——仙方活命饮
慢性盆腔炎
1、分型及代表方
湿热壅阻——银甲丸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汤
气滞血瘀——膈下逐淤汤
气虚血瘀——理冲汤
♥月经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
1、定义: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属于异常子宫出血范畴。
是指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包括中医学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病症。
2、病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病因:血热,肾虚,脾虚,血瘀
3、治疗原则:止血,调整周期
无排卵性功血治疗: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手术
5、崩漏的定义、治则治法、分型、代表方
定义: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
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
治则治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分步治疗。
分型及代表方(会诊断)
血热:
虚热——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合生脉散
实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肾虚:
偏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
偏肾阴虚——滋肾养阴,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脾虚——补气摄血,固冲调经——固本止崩汤合举元煎
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闭经
1、定义
原发性闭经:指16岁女性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14岁尚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者。
继发性闭经:曾已建立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持续时间相当于既往3个月经周期以上的总时间或月经停止6个月者。
生理性闭经: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后期出现的无月经。
2、闭经的类型: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
3、分型、代表方
肝肾不足——滋肾柔肝,调补冲任——归肾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营汤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寒凝血瘀——温经祛寒,活血化瘀——温经汤
痰湿阻滞——燥湿化痰,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
痛经
1、定义: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挛性疼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
2、分类
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常见于初潮后6个月至1年内或排卵周期建立初期,多为功能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盆腔器质性疾病的结果,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宫内异物等所致的痛经。
3、病因: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外感六淫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辨证要点:发病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的周期、量、色、质以及兼证辨别寒、热、虚、实。
4、治疗:根据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重在调理气机。
视其寒,热,虚,实之不同,分别采用温,补,功,清之法。
5、分型、代表方
气滞血瘀——膈下逐淤汤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汤
湿热瘀阻——清热调血汤
气血虚弱——八珍益母汤
肝肾亏虚——调肝汤
多囊卵巢综合症
1、主要症状:月经不调、多毛、肥胖、不孕、黑棘皮症
2、分型
肾虚——补肾填精,调补冲任——右归丸
痰湿阻滞——燥湿除痰,理气行滞——苍附导痰丸
肝经郁热——疏肝解郁,清热泻火——丹栀逍遥散
气滞血瘀——行气导滞,活血化瘀——膈下逐瘀汤
围绝经期综合症
1、定义: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紊乱,情志异常,潮热
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浮肿便溏。
2、分型:
肾阴虚——左归丸
肾阳虚——右归丸
肾阴阳两虚——二仙汤和二至丸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子宫肌瘤
1、定义: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中医称癥瘕。
2、分型
按肿瘤生长部位分宫体肌瘤(90%),宫颈肌瘤(10%)
按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3、肿瘤变性的种类: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脂肪变性钙化及继发感染
4、手术指征
(1)子宫肌瘤的体积大,子宫超过孕10周大小,或单个肌瘤的直径>6cm.
子宫肌瘤的体积虽不大,但出现症状,如月经量增多、贫血、尿频、便秘或大便困难等
(3)因子宫肌瘤影响生育。
(4)子宫肌瘤生长迅速,不能排除有恶变的可能。
(5)子宫肌瘤不能和卵巢肿瘤分辨开的。
(6)绝经后子宫肌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或者新发现子宫肌瘤者(没有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5、中医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卵巢肿瘤的并发症: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1、定义: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黏膜以外的部位时引起的疾病。
以侵犯卵巢者多见,约占80%,属于中医的血瘀证。
2、西医病因: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学说,免疫学说
2、症状: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
(巨检:卵巢巧克力囊肿)
3、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主。
4、分型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少腹逐瘀汤
湿热瘀结——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清热调血汤
痰瘀互结——化痰散结,活血逐瘀——丹溪痰湿方和桃红四物汤
气虚血瘀——益气化痰——理冲汤
肾虚血瘀——益肾调经,活血祛瘀——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
子宫脱垂
1、定义: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中医称阴挺,阴脱,阴蕈,阴菌
2、中医病机:冲任不固,代脉提携无力
3、子宫脱垂分三度
I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但未达到处女膜缘;重型:宫颈外口已达到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在阴道口可见宫颈。
II度:轻型: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III度:宫颈及共体全部脱出阴道口。
不孕症
1、定义:夫妇同居两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受孕者,称不孕症。
婚后未避孕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性不孕,中医名称为“全不产”,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一年未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中医名称为“断续”或“断绪”。
2、分型、代表方
肾虚:肾气虚——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
肾阳虚——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
肾阴虚——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肝郁——疏肝解郁,养血理脾——开郁种玉汤
瘀血阻滞——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痰湿内阻——燥湿化痰,调理冲任——苍附导痰丸
3、五不女:先天性生理缺陷如螺,纹,鼓,角,脉而致的不孕。
计划生育
1、宫内节育器机理:妨碍受精卵着床(引起宫腔内无菌性的子宫内膜炎)
2、口服避孕药的机理:抑制排卵,并改变子宫颈黏液,使精子不易穿透,或使子宫腺体减少肝糖的制造,让囊胚不易存活,或是改变子宫和输卵管的活动方式,阻碍受精卵的运送。
副反应:类早孕反应,闭经,过敏反应,月经不调,突破性出血
3、药流:怀孕7周内
人流:怀孕12周内
4、人流综合征
一、诊断要点
(1)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出冷汗,甚至晕厥。
(2)心跳过缓,每分钟少于60次,心律不齐,血压下降。
(3)多在吸引术中或结束时发生。
二.预防
手术动作轻柔;扩张宫颈缓慢;负压不宜过高,特别是宫腔已收缩后;勿过度、多次吸引或吸刮;精神过度紧张者术前给止痛措施;心脏病及原心率偏慢者术前给予阿托品0.5mg。
三.处理
四.发生在手术结束时且不重者可平卧,待其自然恢复后再起床;反应较重,心率在每分钟50次以下者应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并吸氧。
5.子宫穿刺
一、诊断要点
(1)宫腔深度超过应有深度,且无到底感。
(2)吸引过程中突感阻力消失或有突破感,同时吸管进入而无到底感。
(3)腹痛剧烈,或有内脏牵拉感,严重时可有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4)内出血或腹膜刺激征象。
(5)吸出物或夹出物系宫腔以外的组织,如脂肪,肠管或输卵管等。
(6)双合诊时子宫穿孔局部有明显牙痛。
二、预防
术前详细了解病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术中操作轻巧,细致,严禁强行推入或粗暴操作;高危人群对象扩张宫颈并注射宫缩剂,吸宫时正确掌握和调整负压;宫腔收缩后要换小管再吸;避免在宫腔内做大幅度转动。
6.人流不全
一、诊断要点
(1)人流术后阴道储蓄或间断出血超过10日,或者出血量大于月经量,夹有黑色血块或烂肉样组织。
(2)人流术后腰酸背痛,有下坠感,常在阵发性腹痛后阴道出血增多,或夹有血块。
(3)妇科检查。
子宫体软,较正常稍大,宫颈口松弛,甚至可见残留组织。
(4)人流术后2周,尿绒促性素阳性,或血β-绒促性素未降至正常水平。
(5)B超检查:宫腔内有组织残留。
二、预防
提高人流技术操作水平;子宫过度屈曲者,可将子宫向引导牵引,使子宫变为中位,以利于手术进行;术后检查吸出物是否符合孕周,胚胎组织以及其附属物是否齐全。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
1、宫颈粘液结晶检查:排卵期——涂片为羊齿状结晶。
无排卵期——涂片为椭圆体
2、阴道细胞学分级诊断(巴氏5级分类法)
I级:正常。
II级:炎症。
III级:可疑癌。
IV级:高度可疑癌。
V级:癌。
3、基础体温的原理:排卵后有黄体形成,产生的孕酮有制热作用,孕酮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正常月经周期,因测得基础体温连线呈双相曲线。
无排卵期,因基础体温无上上升呈单项曲线。
4、测定LH值(黄体生成激素):可以估计排卵时间和了解排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