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题型:单选:20*1分;多选5*2分;填空40*0.5分;名解5*3分;简答6*5分;病案20分(包括中医诊断分型、病因病机、西医诊断、代表方及药物剂量、中西医治则、西医诊断思路,在月经病里面考)

绪论

1、《黄帝内经》提出关于妇科的解剖特点,月经生理,妊娠诊断

2、《素闻。上古天真论》明确阐述了女子一生中生长的,发育,性成熟与衰老的规律

3、第一首妇科古方——《内经》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4、《神农本草经》--在“紫石英”条最早提出“子宫”这一解剖名称

5、宋代我国的产科已形成单独分科的雏形

6、《女科百问》首次提出“胞宫”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外生殖器:阴阜、大小阴唇、前庭大腺、会阴

大阴唇:内部有丰富的血管,当局部受伤时,易发生出血,形成血肿

阴蒂:富有神经末梢和海绵状勃起组织,故感觉非常明锐

2、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阴道:是性交的器官,月经血排出与胎儿娩出的通道,前壁与膀胱和尿道领接,后壁与直肠贴近。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构成。阴道后穹窿较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引流。

子宫:古人称之为女子胞,又称胞宫,胞脏,子脏,子处,子宫,血室。

宫颈: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因分娩影响形成大小不等的横裂。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峡部:子宫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上端在解剖上较狭窄而称解剖学内口,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与宫腔内膜转变成宫颈黏膜,又称组织学内口。

3、子宫韧带的作用

圆韧带(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

阔韧带(子宫动静脉及输尿管均从阔韧带的基底部穿过)

主韧带(固定宫颈的位置)

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前倾位置)

4、输尿管

在腹膜后,从肾盂开始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线侧下降(腰段)

在骶髂关节处,经过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盆骨腔(盆骨段)

经阴道侧穹窿顶端绕向前方进入膀胱壁(膀胱段)

5、骨盆:

假骨盆:为大骨盆

真骨盆:为小骨盆,使胎儿自然娩出时的通道,又称骨产道。

6、卵巢动脉:

右侧为腹主动脉的一条直接分支,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经量正常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 天,平均为28天。

经期:每次月经持续天数,大多为2~8天,平均3~5天。

经量:正常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排卵期: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2、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甾体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少量雄激素。

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5、中医理解

女性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点。

《内经》将子宫列为奇恒之腑,说明子宫即形似腑而功能似脏,又对月经和妊娠具有定期藏泻的功能,亦藏亦泻,藏泻有时。与其他脏腑无表里相配,故为奇恒之腑。

6、并月: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月经二月一至。

居经,季经: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三月一至。

避年: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一年一潮。

暗经: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终生不潮而能受孕。

激经,盛胎,垢胎:在身体无冰的前提下,受孕之初按月行径而无损于胎儿。

7、天癸:男女皆有,是促进、影响人体生长、发于、生殖的一种阴精。

8、带下:是健康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黏液,色白或无色透明,性黏而不稠。

生理性状态:无色、无臭、黏而不稠的液体,量不多。经间期(锦丝带)、排卵期、经前期带下量可稍增多。病理性状态: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

9、产褥期: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子宫是产褥期变化最大的器官。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法

1、中医学常见病因

淫邪因素:寒邪、热邪、湿邪

情志因素:郁怒、忧思、惊恐

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失度、跌扑损伤、药误虫蚀

2、中医学对妇科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脏腑功能失常

(1)肾气虚——经期先后不定,量多或少,崩漏,闭经,胎动不安,滑胎,子宫脱垂

(2)肾阴虚——月经先期,量少色红,崩漏,闭经,经断前后诸证,妊娠心烦

(3)肾阳虚——崩漏,经行泄泻,带下清稀,胎动不安,妊娠水肿,宫寒不孕

气血失调

(1)气虚——月经先期,量多,色淡,崩漏,子宫脱垂,恶露不绝,乳汁自出

(2)气滞——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癥瘕,缺乳

冲、任、督、带功能失常

3、中医常用的内治法

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清热解毒,利湿除痰,调理奇经

妊娠病

妊娠剧吐

1、定义:妊娠12个月,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导致体液,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威

胁孕妇生命,中医称为“恶阻”,又称“子病”,“病儿”,“阻病”。

2、主要机理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3、分型及代表方

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

痰湿阻滞——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加茯苓汤

气阴两亏——益气养阴,降逆止呕——生脉散和增液汤

流产(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1、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胎漏:中医将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

胎动不安:将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堕胎:妊娠在12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

小产: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成而自然殒堕者。

暗胎:妊娠1个月,不知其已受孕而伤堕者。

2、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