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
“后天之本”话脾胃——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后天之本”话脾胃——中医对脾胃的认识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指人在出生后,脾胃会供给营养,如若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正常,其全身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也会旺盛,身体也会减少发病。
下面一些中医对脾胃的认识:一、脾胃的生理功能1.脾主要具有化、运的作用,其中化是指消化,运是指转运输送。
当人体吃下食物后,脾则会将食物化为精微,并将消化后的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从而全身可以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此外,脾主升清,是指脾气具有运动的特点,以上升为主,其“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则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等部位。
通过心肺,将其化生气血,从而将营养供应给全身。
且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到经脉之中流行,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功能。
2.胃的生理功能:胃可以将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并且形成食糜。
当人们在吃东西时,食物会进行口腔内,而后经过食管,最后容纳于胃中,因此在中医范畴内,胃也被称之为“太仓”“水谷之海”等。
当胃将食物进行消化后,食物则会进入到小肠,从而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有效地减轻小肠的工作负担。
二、脾胃之间的关系脾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又是不完全的集合体。
胃主要起到收纳的作用,脾则是起到运化的效果。
当人们在吃入一些食物后,其食物则会进入到胃中,经过胃的消化、腐熟,然后将其传至小肠部位,其精微则会由脾,将其运输到全身,使全身可以吸收足够的营养。
所以,虽然胃可以起到收纳食物、腐熟食物的作用,但是仍需要与脾相互配合,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而后转化为气血,从而供氧全身。
因此,脾胃具有对饮食的运化功能,且可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也被称之为“后天之本”。
在中医范畴内,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生气血的功能,因此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认为人体的能量(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进行消化、转化而来,故而就有了脾胃是“后天之本”的说法。
所谓“后天之本”就是指人从出生之后,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所需要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需要通过饮食的获得,而食物又需要在脾胃工作下,将其转化为能量。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来强化脾胃功能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来强化脾胃功能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被誉为“后天之本”。
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来强化脾胃功能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就是说,饮食过量或不规律会损伤脾胃。
因此,要保持脾胃健康,就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是饮食要有规律。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尤其是晚餐不宜吃得太晚或太饱,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二是食物的选择要适宜。
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南瓜、小米、红枣等。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的作用,可以煮粥、煲汤或蒸熟后直接食用;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可与红豆一起煮成薏米红豆粥;芡实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可与莲子、糯米一起煮粥;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小米健脾和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泡水喝或煮粥时放入。
同时,要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油腻食物难以消化,容易加重脾胃负担;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脾胃,引起脾胃不适。
其次,情志调节也很重要。
中医认为,“思伤脾”,过度的思虑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再者,运动保健也有助于强化脾胃功能。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呼吸,促进脾胃的运化。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的调理方法,如按摩、艾灸、中药调理等。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
老中医: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养好病难侵
自古以来,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你吃了吗”四个字人人耳熟能详。
这既是人们相互之间实实在在的关切,也反映了吃与大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联系。
俗语说病从口入,其实病也能从口治,因为吃的核心在于脾,脾虚,哪怕吃仙丹也没用,吃什么都出问题。
脾好,那五谷杂粮就是最好的营养,可以弥补气血,生发阳气,就是治病最好的良药。
所以中医很早就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的观点。
生病的人胃口多半是不好的,补脾被看做是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
1、《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达五脏六腑和身体各处。
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变。
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
⊙面色暗淡、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
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面色就会逐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口唇淡白、干燥《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胃的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起皮、裂口。
⊙睡觉时流口水脾主涎”“涎”即口水。
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帮助人体进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
⊙睡眠不好胃不和则卧不安。
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
⊙肥胖或消瘦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带给五脏六腑。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乃后天之本,⽓⾎⽣化之源【原⽂】脾胃乃后天之本,⽓⾎⽣化之源。
【译⽂】脾和胃,是⼈体的消化系统,是⼈出⽣之后,⽴命的根本,化⽣⽓⾎的源泉。
【发挥】先天vs后天既然有“后天”,那对应的乃是“先天”,先后天以脐带剪断那⼀刻为划分的界限。
出⽣之前,肾这个⽣殖发育系统为脏腑⽣化的本源,因此古⼈说,“肾为先天之本”。
⽽⼈出⽣之后,⼈体⽓⾎的⽣成,全赖于⾷物的维持,也就是我们饮⾷消化之后的营养物质。
⾷物进⼊胃之后,经过胆、胃、⼤⼩肠等器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然后经过膀胱、三焦,将⼈体内的⽔⼒和⽕⼒分布于⾝体的各个环节。
其中,脾胃为⾷物的加⼯⼚,是⽓⾎⽣化的源泉,因此被称作“后天之本”。
脾胃是⼈出⽣之后的源动⼒所以⽼百姓常说,民以⾷为天。
如果没有⾷物能量源源不断的输⼊,⼈的⽣命很难得以维持。
⽽⾷物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和能量,中间的⼀个重要环节,便是脾胃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如果脾胃强健,则⼈的⾝体强壮;⼀旦⼈的脾胃虚弱,常常连吃饭都没了⾷欲,⾝体⽓⾎的消化吸收处于⼀种缓慢或者停滞的状态,则会出现胃痛、腹胀、反胃、消化不良、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这时⼈的精神疲倦,总觉得⽓⼒不⾜,处于⼀种懒得说话的状态。
所以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为万物之源,胃⽓为养⽣之主。
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胃则死。
是以养⽣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所以中医常常通过观察胃⽓,来观察病⼈的预后情况。
如果⼈在⽣病之时,还能正常地饮⾷吃饭,那么说明胃⽓尚存,预后往往较为良好。
⼀旦⼈的脾胃之⽓衰弱,常常容易出现衰⽼的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衰⽼,往往从蛋⽩质的衰⽼开始。
⽽⼈体蛋⽩质的合成,其原料来源于胃肠道的功能,即脾胃的运化功能。
打个⽐⽅,胶原蛋⽩是构成⽪肤的主要蛋⽩质,它能锁住⽪肤的⽔分。
⼀旦胶原蛋⽩的功能下降,⽪肤失⽔,就容易处于⼀种衰⽼的状态。
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的脾胃会变得越来越弱,胶原蛋⽩很少能够得到有效的转化,⽽出现渗透肿胀,酸性溶解度下降等情况,这也是造成⽪肤环境恶劣,⼈从外部看起来衰⽼的重要原因。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俺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每天大便都基本成形了,而且也不再粘马桶了。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
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
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对于这一点俺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哦。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
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
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其四、推腹法。
关于此法,俺记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马悦凌老师的书中都有介绍,俺就不再多说了。
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
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
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脾胃为后天之本养好脾胃就是养好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养好脾胃就是养好元气【黄帝内经】中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细胞皆赖脾胃输送的营养。
机体的体质强弱,取决于气血的盛衰,而气血的盛衰与脾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极大。
金元四大医家的李皋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即说脾胃不健康了,什么病都由此而生了。
明代医圣万密斋也认为:“人身脾胃是根基”,也就是说脾胃健康是人健康的基本。
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面相看脾胃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常看以下几个部位: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
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鼻子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
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
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
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耳朵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
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脾胃受伤殃及五脏心与脾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
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肝与脾胃互相影响。
中医消化内科试题及答案
中医消化内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B.主藏精C.主生血D.主化气答案:A.主运化2.下列哪项不是胃的主要生理功能?A.受纳B.腐熟C.运化D.分清泌浊答案:C.运化3.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的原则是?A.补中益气B.清热解毒C.活血化瘀D.调和脾胃答案:D.调和脾胃4.“脾胃为生痰之源”这一说法主要是指?A.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痰湿内生B.脾胃是痰液的主要排出器官C.脾胃疾病会导致咳嗽咳痰D.脾胃与肺脏功能相互影响答案:A.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痰湿内生5.下列哪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A.四君子汤B.五苓散C.补中益气汤D.理中丸答案:A.四君子汤二、填空题1.中医认为,脾主______,胃主______,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功能。
答案:升清;降浊2.在中医理论中,______是指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精微物质的过程。
答案:运化3.“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的是脾胃在人体______和______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长发育;维持生命4.中医治疗消化疾病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相结合,以达到调和脾胃,促进消化的目的。
答案: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三、简答题1.简述中医对脾胃功能失调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答: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完成食物的受纳、腐熟、运化等功能。
脾胃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情志调摄等多种手段,以调和脾胃、促进运化为目的,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描述“肝气犯胃”在中医消化内科中的表现及其调理方法。
答:在中医学中,“肝气犯胃”是指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进而影响胃气的下降,导致胃气上逆。
常见的表现有胸闷、胁痛、情绪烦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调理方法主要是疏肝解郁、和胃降逆,通过药物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来调理肝气,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调整和情绪管理,以达到治疗效果。
关于脾胃的中医语录摘抄
关于脾胃的中医语录摘抄1.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
2.脾胃是水谷精微的归宿。
3.脾胃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
4.脾胃失调会导致气滞、血瘀等疾病。
5. “脾胃虚弱,百病由来”。
6.脾胃不和,身体易生湿气。
7.脾胃不好,精神容易疲劳。
8.脾胃虚寒,容易感冒。
9.脾胃开窍于唇、舌。
10.少喝酒,养护脾胃。
11.多吃粗纤维食物,有助于脾胃功能。
12.饮食清淡,保护脾胃。
13.经常按摩脾胃经络,可以促进消化功能。
14.慎食生冷,以免伤害脾胃。
15.熬夜会伤害脾胃功能。
16.过度劳累会使脾胃受损。
17.脾胃虚寒,胃寒则恶食。
18.饭要细嚼慢咽,有助于脾胃消化。
19.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功能。
20.脾虚易生湿,要避免湿邪侵袭。
21.脾虚者易有食欲不振的情况。
22.脾胃病发时,可用中药调理。
23.青稞粥有利于健脾胃。
24.肚脐按摩可以促进脾胃功能。
25.午后小憩有益于脾胃功能恢复。
26.食欲旺盛并不代表脾胃健康。
27.脾胃好,睡眠质量也会提高。
28.平时饮食要有规律,不要过量。
29.脾胃疼痛,多半与饮食习惯有关。
30.不要过度依赖补品,应该从调理脾胃着手。
31.气虚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
32.颈部按摩可改善脾胃不和的情况。
33.脾胃不好,容易出现胃胀气。
34.脾胃虚寒,易患腹泻。
35.饮食过油腻,容易伤害脾胃。
36.脾胃寒湿型的人要避免食用生冷食品。
37.厨房应保持清洁,以防止食物中毒伤害脾胃。
38.孕妇脾胃虚寒,易受寒气侵袭。
39.年老体虚者,脾胃功能较弱。
40.脾胃虚弱者宜多吃温热食物。
41.吃饭时不要看电视或玩手机,有助于脾胃消化。
42.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
43.时常喝薏米水可以调理脾胃。
44.吃饭前喝汤可以帮助脾胃消化。
45.熬夜之后,可以喝一碗姜汤来保护脾胃。
46.化湿药可以改善脾胃湿气过重的情况。
47.保持心情舒畅,可以促进脾胃健康。
黄元御的“脾胃论
黄元御的“脾胃论黄元御的“脾胃论”说:人体的后天之本是脾胃,脾胃之气左升右降,阴阳相交是为中气,脾胃不和,脾湿过旺使胃气敌不过,该升不升,该降不降会造成很多疾病。
肝随脾升,肝气升血流畅,脾气升,肝肾就不会有病,有点病对证吃药很快能好。
胆随胃降,胃气降,心肺胆气都降,这样,胆肺心不容易有病。
肝血流畅,心脏有充足的血液供养。
脾能上清,胃能降浊,肺气降气顺畅。
正常下降,这样,心气在下,肾气在上,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济济。
胃能吃,脾能消化,运送精微物质到达小肠,糟泊排送到大肠,营养人体百骸五脏,肺气下降,肝肾的功能都能正常运转,这就是健康的人。
什么叫顺藤摸瓜找病根比如肝病要从调整脾胃入手,是先不治肝,是先治它病根在脾胃,是因为脾胃有病,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所以有许多庸医不懂这个道理,开错药。
书中详细论述了许多病是怎么得的,应该吃什么药来医治和调理。
中医讲的五行对应人体五脏,不是单指某个器官,而是指整个经络和它的功能。
学好经络是治病的基础,肝经上反映的病,肝病、眼病都是因为脾气生不上去,胃气不能下降的结果。
但病根在于脾湿气过旺,使吃的东西不能消化,在胃里产生痰。
使肝气不能上升,所以医生开药,不能只使肝气下降。
这使我想到祥康节目说的,按摩太冲到行间穴,这样是错误的,应该是按摩行间到太冲穴。
这样,肝气不舒的问题才能解决。
所以只讲经络按摩,不讲怎么按摩,穴位按摩也应该遵守人体左生右降的规律,比如治疗肝经病,肝随脾气左升,所以肝气不能右泻。
许多心脏疾病,比如:口腔溃疡、心火旺、心脏病、血脉的病等是因为心气不能下降,是胃气不能下降的影响。
还是脾胃的问题。
许多胆病、胆囊炎等,也是胃气不能下降导致的。
许多人盲目的摘除手术,但是胆管炎症没有消除,饮食习惯没有改变,还是有复发的机会。
许多肾病、男科病、女子不孕症、肾司二便,大小便的病是肾虚的结果等都是因为心火不下降,肾水不能上升,肺气不能肃降,根在脾胃。
补脾胃的功效和作用
补脾胃的功效和作用补脾胃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医学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是人的生命之源。
因此,人们需要重视脾胃功能的保养,以维护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防止发生脾胃疾病。
补脾胃的功效和作用有很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补脾胃的功效和作用:1、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导致食物无法消化吸收,形成积滞,造成脾胃病。
而补脾胃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营养成分的吸收率,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改善腹胀、食欲不振。
脾胃虚弱时,常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的现象,影响正常的饮食生活,而补脾胃可以改善这种症状,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的运作,使饮食排出顺畅。
3、缓解腹泻、便秘。
脾胃虚弱还会出现腹泻和便秘的现象,补脾胃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加强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肠胃道顺畅。
4、调节水盐代谢。
脾胃虚弱时,肾脏的水盐代谢也会受到影响,补脾胃可以提高肾脏的水盐代谢能力,避免水盐积聚导致的疾病。
针对补脾胃,我们可以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
下面推荐两个比较实用的食谱。
1、黄豆鸡蛋汤:将30克黄豆洗净备用,加入500毫升的水中,煮开后,加入一只鸡蛋,继续煮沸1-2分钟即可。
白天喝这种汤,晚上不能喝,可以改善脾胃虚弱的情况。
2、麻油姜汁饮:麻油30克,生姜2片,将麻油倒入锅中,加姜片煮热,待麻油热了之后,取出姜片,再将锅中的麻油热到九成热,趁热将姜汁倒入锅中翻匀即可。
这个食谱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助于促进人体内部的消耗。
在做饮食方面的补脾胃,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吃饭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负担肠胃。
2、注意控制饮食量,不要吃得过多,以免过多的营养造成肥胖。
3、饮食应粗细搭配,不要只吃细粮或肉食,应该多食用糙杂粮,同时搭配一些蔬菜、水果和鱼类等。
4、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减少劳累和精神压力,活动要适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过多消耗体力,损伤身体。
脾脏,人体后天之本
脾脏——人体后天之本,为什么这么说呢?脾脏在我们的身体里是起什么作用?如果它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为什么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这么多,在中国差不多快有一个亿了,而且得此病的年龄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最小的甚至五岁就得了糖尿病。
那么脾脏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辨证关系呢?别慌,请读者诸君暂且静下心来,听我慢慢道来吧。
通过这几个月来跟随老师学习,了解无限极公司的产品功效,总算对身体里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了大致的了解。
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样的一个结论,得了糖尿病任何一家医院都会告诉你:糖尿病没治,终身携带,不死的癌。
于是家里有糖尿病人的人家,也就当成了真理,也觉得糖尿病真的是没治。
于是开始进入到漫长艰辛又费钱的降糖治疗过程之中。
有一次无限极陈教授在佳木斯讲一堂关于保健与疾病的课。
下面有一个既是大夫又不是大夫的人,想找陈教授聊聊:“我虽然不是医生,可所有佳木斯市的大夫全是我教出来的。
”原来人家是专门教西医大夫的一个老师,大学讲师。
于是开始了以下的对话:“我听了您两堂课了,讲的其实只是语言不同,意思都是一个道理,只有一点咱俩不同,就是你讲的脾,你讲的脾很重点,脾乃后天之本,我给我学生讲的时候脾没啥用,顶天有点免疫功能,可以摘除扔掉。
”“不能摘啊。
”“没用。
”他俩硬是抬了一个多小时的杠,最后也没有抬出来。
他说:“我的老师教我的时候也告诉我这脾没啥用可以摘除扔掉。
”于是代代相传。
这就是中西医认识上的差别。
陈教授心里记着那个西医老师的话,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明白了。
西医拿什么人研究?当然是西方人。
那西方人与东方人有什么区别?就是饮食文化不同,西方人以肉食类为主,以牛羊肉为主,他的整个消化系统走的全是肝和胆。
西方人属于食肉动物,而中国人属于食草动物,大米白面也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慢慢好转起来才吃上的,中国人走的全是脾脏消化系统。
有一次上课时老师问:“请问吃肉好消化还是吃菜好消化呢?”下面异口同声:“吃菜好消化。
脾是后天之本,故养五脏必先养脾,病从脾中来
脾是后天之本,故养五脏必先养脾,病从脾中来脾乃五脏生化之源气血之源故养五脏必先养脾病从脾中来脾是后天之本,对养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金匮要略》有云:“四季旺脾不受邪”,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脾,只有脾健康了,人体才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婆婆语:我们摄取的食物进入体内后,需要消化成营养物质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而脾就担任这一重任,运化水谷精微。
脾还将食物按酸、辛、甘、苦、咸五味分就担任这一重任,运化水谷精微。
脾还将食物按酸、辛、甘、苦、咸五味分类。
五脏对五味,人体的五脏各有所喜,比如肝喜酸,脾喜甘,心喜苦,肾喜咸,肺喜辛。
所以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所谓的“后天之本”是相对于“先天之本”而言。
中医认为,父母将生殖之精藏在肾脏之中,是先天给予的,所以说肾是先天之本;而水谷精微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进入身体的,是后天摄入的,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胃是生发元气的源泉,元代李东垣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
”元气推动了人体生长、发育,温煦五脏六腑、经脉、四肢等。
一个人只有元气充足才能健康不生病。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还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
”可见,所有疾病的源头都是脾胃的问题所以,一个人如果在平时的饮食中不注意调养脾胃,饮食过量,过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就会脾胃受伤,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的元气就会衰弱,当外邪侵体时就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来了而调养脾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五谷杂粮了,五谷杂粮是我们每日饮食的基础,也是预防疾病产生的根本。
吃好五谷杂粮,调养好脾胃,大病小病都不沾。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下面介绍几个调养脾胃食疗方:材料:淮山50克,糯米60克做法:①糯米淘洗干净,侵泡3-4个小时,将淮山去皮,洗净,切成小块②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糯米,五成熟时加入淮山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淮山:健脾固肾的山珍妙药淮山肉白而坚,又叫做山芋、山薯、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
脾胃虚弱的中医调理方法有哪些
脾胃虚弱的中医调理方法有哪些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等。
那么,当脾胃虚弱时,有哪些中医调理方法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饮食调理饮食对于脾胃的调养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南瓜、小米、大枣等。
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可煮食或煮粥;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可与红豆一起煮粥;芡实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可用来煲汤或煮粥;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可蒸食或煮粥;小米健脾和胃,煮粥食用能调养脾胃;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直接食用或泡水喝。
此外,饮食的温度也要适宜,过烫或过凉的食物都会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
二、中药调理中医常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脾胃虚弱。
常见的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砂仁、木香等。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黄芪补气固表、托疮生肌;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这些中药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配方使用,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三、穴位按摩通过按摩一些穴位也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足三里穴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次 5-10 分钟,每天 2-3 次。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4 寸。
按摩中脘穴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可用手掌顺时针按摩,每次 10-15 分钟。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内关穴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的作用。
按压时,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 3-5 分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八大方法需谨记!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八大方法需谨记!导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
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良好,则气血旺、体格壮;脾胃虚弱,百病从生。
很多时候,调理脾胃或许才是关键!然,该如何调理脾胃?正文中的八大方法且学且记好!道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
然而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
道医中的脾胃,是指脾经和胃经,胃主消化,旧说脾有助胃消化的功能,故每并称。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云笈七签》卷三六:“﹝仲秋﹞是月肝藏少气,肺藏独王,宜助肝气,补筋,养脾胃。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鲜于同﹞回归寓中多喫了几杯生酒,坏了脾胃,破腹起来。
”道医认为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
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
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长大以后学习、工作、娱乐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的转化为气血能量。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形气俱虚,无阳以护其营卫,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了不论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
李东垣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又从安五脏即所以治脾胃,扩大了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叶天士的滋养胃阴,更为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增添了新的内容。
赵献可《医贯》提出:“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热,脾能化食,全藉相火之无形者,在下焦蒸腐,始能运化也。
”主张补脾不如补肾。
但在实践中,不少仍主张补肾不如补脾,更能切合临床实践,如张景岳说:“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资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亦可居其强半。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
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实用版】目录1.叶天士脾胃分论的背景和意义2.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3.脾胃分论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正文叶天士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叶天士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他的著作中,有一部分专门论述了脾胃的功能和疾病,被称为脾胃分论。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后人理解脾胃的重要性和临床治疗脾胃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一、叶天士脾胃分论的背景和意义脾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寿命等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脾胃的功能和疾病一直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叶天士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发现脾胃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且很多疾病都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他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专门写了一部分内容来论述脾胃的功能和疾病,这就是脾胃分论。
二、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脾胃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物质,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叶天士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寿命等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2.脾胃疾病的病因病机脾胃疾病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过度、外邪侵袭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3.脾胃疾病的临床表现脾胃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倦怠乏力等。
这些症状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4.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舌脉象。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针灸等。
叶天士认为,治疗脾胃疾病要以健脾和胃为主,兼顾其他脏腑。
三、脾胃分论的临床应用和价值脾胃分论对于临床治疗脾胃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理解和掌握脾胃分论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脾胃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生理机能恢复
脾胃虚弱如何调理生理机能恢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脾胃虚弱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
脾胃被誉为“后天之本”,它们的健康状况对于整个身体的生理机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脾胃虚弱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乏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那么,如何调理脾胃虚弱,使其生理机能得以恢复呢?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食物至关重要。
应多吃一些易于消化、温和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南瓜、小米等。
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作用,可以煮粥或者蒸熟后食用。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可煮成薏米粥。
芡实能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可与山药、莲子等一起熬汤。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可做成南瓜粥或者南瓜饼。
小米健脾和胃,煮粥食用能滋养脾胃。
同时,要避免食用那些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难以消化,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脾胃黏膜,引起不适。
在饮食习惯上,也要注意规律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脾胃的负担,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此外,饮食的温度也要适宜,过烫或过凉的食物都不利于脾胃健康。
其次,运动锻炼对于脾胃虚弱的调理也非常重要。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以上,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也有助于脾胃的健康。
太极拳和瑜伽动作舒缓,能够调节身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对于脾胃的调理也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反而会损伤身体的正气,影响脾胃的功能。
再者,情绪调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脾胃伤则百病生!中医教你几招养出好脾胃
脾胃伤则百病生!中医教你几招养出好脾胃前言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组,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人得五味之养,全赖脾胃功能健全;脏腑及躯体的营养都依靠脾胃的消化功能。
脾胃机能正常则人体气血充足,正气旺盛;脾胃机能不振则人体气血来源匮乏,正气虚衰。
与此同时,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一身气机的升降调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胃升降。
脾胃升降失常则人体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上、中、下三焦都可能因此出现病变。
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脾胃伤则百病生”,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护脾胃,养出一个健康的脾胃。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有关脾胃伤的几大表现,并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介绍养好脾胃的妙招!1脾胃伤的几大表现1.1腹胀脾虚引起腹胀。
因为脾胃虚弱,就可以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会导致胃肠胀气。
中医认为脾胃位居中焦,是体内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脏具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以及调节气机、输布精微物质于周身的功效。
如果脾气亏虚,升降功能失调而导致中焦气机郁滞,则会出现腹胀,同时会伴有饮食后症状加重,或者不思饮食,形体消瘦、大便不成形、矢气频频等症状。
1.2纳呆纳呆,指胃的受纳功能呆滞,属于胃病。
释义:纳呆,中医症状名,指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故名,也称“胃呆”。
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如果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胃纳呆滞”。
纳是容纳的意思。
中医讲水谷(饮食)由口经食道,进入、容纳于胃,故称胃主受纳(受,接受;纳,容纳)。
胃的受纳功能降低,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或食少。
1.3腹泻脾虚会引起腹泻,从中医来看是因为脾虚运化功能不足之后,导致水湿停聚,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和大小肠的转输都相关,脾虚导致大小肠的运化和转输的功能都不足,容易出现最后排出的粪便中水分残余过多,导致腹泻。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输布水液,脾还有统摄血液的作用。
养好脾胃,身体无恙
养好脾胃,身体无恙《景岳全书》中指出:“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身,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
气血旺盛,人才能健康成长。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肉、颜面、五官等失于濡养,人的气色就不好、精神委靡、肌肉松弛、体质衰弱,甚至多病早夭。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脾胃与人体免疫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说明了脾胃受损易生诸病的道理。
所以,养好脾胃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辰时喝点小米粥脾与胃相连,以脏腑而言,均属土;以表里而言,脾阴而胃阳;以运化而言,脾主运而胃主化。
脾胃息息相关。
辰时(早晨7~9时)为胃经当令,辰时对应的生肖是龙,是集中各种动物的优势而成的,这就是说吃饭可以让身体变得像龙一样强大,拥有各种各样的能量。
你想,胃经走乳房的正面。
乳汁的营养是什么?气血的来源是什么?全是靠吃饭生成的。
辰时,阳气开始旺盛起来,此时消化功能好,吃早饭很容易消化,因而早餐多吃一点是不会发胖的。
如果不吃早餐,到了9时就会出现空运化,出现头晕,长期下去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所以早饭一定要吃,还要吃好。
小米能补元气,早晨喝点小米粥就很好。
《黄帝内经》中说,当人久病之后,不能随意地多吃,也不能吃肉,因为这有可能引发后遗症,或使旧病复发,只要少吃点粥就好了。
为什么粥对人体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这都得益于五谷杂粮在其中发挥的神奇效用。
小米就是五谷中的粟米,黄色。
黄色入脾,小米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归肾、脾、胃经。
《本草纲目》中就有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营养成分高达18种之多,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因而食用小米粥可起到催眠、美容的作用。
对于体弱多病、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老人、产妇来说,小米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了。
脾胃为后天之本PPT参考幻灯片
——黄帝内经·素问篇
博山区中医院(脾胃科)
1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素问·灵兰秘典论》 说:“脾胃者,仓廪 之官。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 中指出:“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2
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讲脾不离胃,讲
胃不离脾,常 脾胃 并称。中医的脾胃不是 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 理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 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 范畴。
8
脾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降浊。食物入胃,
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 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 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
脾主升清,脾气上升,
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
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
能,故脾以升为顺。
9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与胃居于中焦, 是升降的枢纽,其升 降影响着各脏腑的阴 阳升降,因此脾胃健 运,脏腑才能和顺协 调,元气才能充沛。 所以,在调理机体时 尤其注意调理脾胃气 机。
脾胃 土 中央
肝胆 木
东方
心小肠 火 南方
5
脾胃关系
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与
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素问·灵兰
秘典论》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
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
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
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
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营养物质,可见脾胃
10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
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
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
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
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反之,若脾的运化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俺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每天大便都基本成形了,而且也不再粘马桶了。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
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
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对于这一点俺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哦。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
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
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
关于此法,俺记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马悦凌老师的书中都有介绍,俺就不再多说了。
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
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
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俺这人做事一向不喜欢循规蹈矩,俺在给女儿捏了一阵子后,发现不如用手搓她的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她发热为止。
所以俺在此提醒列位一句,世上之事凡事皆无定法,杀猪也可杀屁股,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杀脖子的。
总之一句话,养生也好,做事也罢,凡事应先悟“道”,悟道之后再找“术”,万事不必过于拘泥!所以俺一看到有人问俺,诸如如何喝当归粉,梳理腋下应梳多少下等等,俺就直摇头!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
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
其八、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唾液充盈者必体质强壮,并根据唾液盛衰来判断疾病状况。
唾液养生法有二种,其一为西汉道人蒯京所创食玉泉,俺觉得此法过于繁复,不太易为资质平平的我等所掌握,故在此略过不提出。
其二为赤龙搅华池。
所谓赤龙即舌头,华池即口腔。
就是说,在非饮食情况下,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拌,使体内的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为唾液,再徐徐咽下。
当然,你还可以化繁为简,那就是用舌头抵住上颚几分钟,口腔中自然后充满了唾液。
据书报所载,长寿之乡如皋的很多老人,每天都要练此功法。
俺敢和你打一元钱的赌,你只要持之以恒地练此功法,你也一定能长寿!
俺在此向列位看官隆重推荐第七种养生功法,行立坐卧之间皆可为之,男女老少皆易学习,不花时间无需金钱!
脾胃虚寒调理之饮食篇
首先,俺在此申明俺说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脾胃虚弱,俺说的是像俺那样虚弱到连吃碗面条肚子都会有鼓涨感,吃几个西红柿都要拉肚子的那种脾胃虚弱!
言归正传,且听洒家一一道来-----其实就是自己的经验之谈!
A、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脾胃虚弱其实主要就是脾阳虚,胃肠有寒。
所以俺认为可以在每天早上喝一碗姜糖(红糖)水,以去除肠胃里的寒气。
B、春天到了,可以吃点韭菜,韭菜补肝、肾、胃之阳气,俺近来常吃,所以近来俺的脾胃也是好得不行不行的;
C、一般意义上的脾胃虚弱者,可以多吃淮山等物以健脾。
但要是你的脾胃像俺那样虚寒的话,俺建议你还是少吃为妙,因为淮山是助湿的,脾胃过于虚弱者是不宜食用的。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牛肉、红枣、南瓜、花生、固元膏、枸杞等物,这些对于平常人或一般意义上的脾胃虚弱者的确是有补血补肾的功效,但对于脾胃严重虚寒者来说并无助益,相反倒有可能是增加了负担!所以俺认为脾胃严重虚弱者其实也不宜吃固元膏。
D、俺建议多喝点粥。
俺现在是早上喝黑米粥,中餐也基本上是大米粥。
粥可以直接转化为气血而不需增加脾胃的负担,也可以理解为是在间接地健脾了。
还有别忘了粥是养胃气的哦!
E、拒绝一切寒凉之物。
如苦瓜、紫菜、香蕉、柿饼、西瓜、茄子、凉茶等物,俺是一概谢绝的!虽然口腹方面的快感少了很多,但能收获健康,那也是非常划得来的了!
F、食物越细碎越好。
食物越细碎,肠胃的工作负担越轻,越容易转化成气血。
所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俺建议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因为细嚼慢咽除了能将食物尽可能嚼
碎以利消化之外,它还能使人不断产生唾液,而唾液古人称之为上泉之水,那可是世上最好的健脾胃之良药!
G、很多书及大夫都会提到用薏米等利水除湿的食物来健脾。
这也没错,不过以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来看,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因为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寒凉之物,在利水除湿的同时也会让本已虚寒的脾胃寒上加寒。
H、每天吃点陈皮,就权当作零食吃吧。
陈皮有醒脾化痰之功效,脾是生痰之源,痰被化掉了,其实也就是健脾了。
记得小时候,身体不舒服时或是肚子痛时,母亲总是让俺吃点桔子皮,没多久身体的不舒服就会烟消云散了。
按中医的说法,人在二十四岁前特别是小孩子,身体出现的问题大多是脾和肾的问题,所以解决小孩子的生病问题,只需从脾与肾这两方面着手就行了。
陈皮排骨这道菜也很美味的哦,不过请别问俺------俺不会做!
I、炒米和锅巴。
按中医的五行学说,黄色入脾,所以炒得焦黄的大米和锅巴都是入脾健脾的。
这两样东西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有点焦,而按中医的说法,焦的东西也是入脾健脾的。
所以,这两样东西大家不妨都拿来试试看,这也是很多医生所推荐过的好东东哦。
脾胃虚寒调理之灸疗篇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胎儿在母体时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
我们也可理解为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
所谓神阙,即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
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也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
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而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炙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对神阙进行炙疗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
其一、道家的炙脐秘方: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之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可。
不过俺认为也可用吴茱萸、藿香、佩兰之类的芳香之物来替代(最好是打成粉)。
脾胃虚弱者一般来说其化湿的功能都会受损,俺的亲身体会就是如果脾胃只是一般意义的虚弱,则可采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除湿之物来去湿,而对于那些脾胃严重虚寒者而言,最好的办法不是利水除湿而是用芳香之物如藿香等来燥湿;
其二、直接艾炙肚脐(神阙穴)。
也就是直接用三年或五年陈艾在肚脐之上悬炙,它的好处是热力十足,可充分发挥艾条的功效。
其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在肚脐周围弄出许多疤痕,这是让美女们难以接受的;
其三、退而求其次,可采用隔姜炙或隔盐炙的方法。
即放一小把粗盐在肚脐里,肚脐上再放一块薄姜,然后再用艾条炙。
也可以就用一块薄姜,上面用牙签扎一二个小孔,放在肚脐上,然后再用艾条来炙;
其四、所谓法无定法,说得通俗点就是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门道。
你要是觉得艾炙不方便,那俺告诉你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闲来无事之时或是坐车无聊之时,试试用手指来按压神阙穴,效果可能不如艾炙,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也会很好的;
其五、炙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大穴,每天炙上十分钟,你一定会长寿。
不信俺就和你打个一元钱的赌。
当然不用艾炙,用针炙也行的。
所谓针必三里,炙必关元即是此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