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中国文人的出世和入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人的入世和出世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兴盛,儒家和道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立于百家之上。儒家和道家所推崇的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处世之道——入世和出世。不得不说,“入世”和“出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古代文人人生道路的选择,两难的选择固然令文人们无奈和悲哀,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在抉择中的智慧。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学而优则仕”也是古代文人的第一选择,他们以家国天下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忠君”、“爱国”,不过是他们踏上仕途的借口罢了。“入世”和“出世”,其实就是“入仕”和“出仕”。能否做官,成了衡量一个文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儒家文化,倡导的其实就是“入世”。

儒家文化是“入世”的文化思想,也可以称之为“进”它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现实生活的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坎坷的时候,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诸如屈原的上下求索,李白的自信人生,苏轼的豪迈奔放,孔明的死而后已……都是儒家思想的最好表现。孔子的积极人生观告诉我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更是一种智慧,命运与机会常常青睐于那些积极乐观向上的人。“进”的智慧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厥功甚伟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得与失的关系,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你有可能会得到荣华富贵,有可能会得到鲜花掌声,但一定要记住,随之而来的是,亦可能是灾难。因此,居功自傲之人往往不善而终,结局可怜。勾践灭吴后,文种认为“摘桃子”的时候到了,范蠡说:“勾践其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可文种不听劝告,最终被勾践赐死,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所以入世之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应该保持谦卑平和的心态。张良与诸葛亮等做得尤为之好,在他们辅佐君主成就大业的前后,都是谦卑与平和的,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智慧。而韩信更是功高盖主,可最终却是被刘邦杀掉的第一个功臣。

然而入世也,并非单单指“入仕”。入世相对于出世而存在,和隐士相对立,是一种兼济天下,造福万民的豪情壮志。入世,入的是这纷乱红尘。

与入世相反的出世,或者说“出仕”,乃是道家所推崇的人生哲学。归隐山林,不理会这世间俗事,一心向道。魏晋时期的文人,诸如竹林七贤之类,受当时极为盛行的玄学之风影响,通通选择了隐居避世。玄学是儒家和道家学说相融合的的一种思想,而道家的影响恐怕更为深远吧。而大部分选择了归隐田园的文人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抱负才华得不到施展,心灰意冷,才最终了选择离开官场。寻找他们冷漠的人生终归,他们对政治的背叛并不是无情的,而是无奈的。他们远离政治纷争,与山间明月为友,与石上清泉为伴,或登高望远,或临溪汲水,或仰望长空,或低酌浅饮……他们在这种悠闲宁静的生活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其实,这种出世的选择是文人们不愿意的,他们宁愿跻身于朝堂之上去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也不愿意归隐山林,孤独一世,清平一生。所以,出世是文人无奈的选择,也是文人悲哀的宿命。

从文人的出世中,我们不能只看到文人的悲哀和痛苦,还应该看到文人超脱的智慧,那就是,他们既保全了自身,又选择了自由的个性。所以李白能够狂妄地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也能够低吟“自古圣贤皆寂寞”。包括李白在内的文人都明白,选择政治就只能眠灭个性,退隐山林也只能清贫一世。他们不愿意选择第二步,而这种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他们想入世为官,身居要职,他们想为民请愿,为国出力,但他们几乎都是政治文盲。他们秉天而行的性格,只能让他们在政治纷争中步履维艰,进退维谷,他们不懂得左右逢源,于是处处碰壁,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退却就是一种超凡的智慧,这种智慧成就了中国文人的自然天性,也成就了他们在中国文化当中的辉煌;这是一种纯真的智慧,回归真实的自

我本身,回归自然的原始心态,是大智慧下的真正的人生。我们可以说,出世的智慧是一种明智的退却。

“出世”与“人世”是古代文人的政治性格使然和自然性格使然,不管文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是劳苦奔波,还是疲于奔命;也不管文人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是悠闲自得还是怡然自乐,懂得如何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懂得如何把握好得与失的度,懂得如伺把握好政治性格与自然性格的关系,那才是关键。文人面对“入世”时太固守于不合适宜的个性,太过于坚守着某种不合适宜原则,不懂得变通而屡屡失败。但当他们一旦面对山林,倾听鸟鸣,目睹花开花谢之时,他们的个性就找到了真正的归属,他们也就坦然了。他们也明白人生乱世,沉浮不定,祸福无常,生死不虞,何不做随波逐流的纷纶之客而任其自然呢?又何必在入世的纷争中将苦苦的挣扎当作人生的本质呢?在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着最自然的天性。明智者当知进退之由,切勿功高震主,引祸上身,当知名成身退,明哲保身。这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正如草木枯荣,生物繁衍,皆为正常之象。然秦之李斯,汉之韩信,唐之陆机,皆没真正理解功成身退之意境。真正的文人政客如范子、张良、刘基……进可辅国,退可保身,既能人世,又能隐世,实为明智者之典范。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纵使身在朝为官,心亦可以超然物外。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吧。

2012级3班

岳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