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总结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通假字:1、 远具时羞之奠通“悽”,美味食物2、 零丁孤苦3、 皆不幸早世4、 敛不凭其棺二•古今异义词: 1、吾去汴州 古:离开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2、明年,丞相薨古:第二年 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3、又可冀其成立邪古:成长立业 今:(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而齿牙动摇 古:松动。
今:立场不坚定。
5、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古:过不了多久今:数学领域的一分支6、未可以为信也 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7、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古:没有心思今:不是有意的 8、志气日益微古:精气神 今:为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9、然后惟其所愿古:这样之后 今:作连词,与''先首先"相呼应 三、重点实词旅食(在外地谋生) 辍(停止,指丢下、离开) 无涯(边际.极限) 戚(哀伤) 宜(应该) 毛血(毛发气血,指身体、体质) 吊(慰问、抚慰、安抚,“形影相 吊”) 幸(希望,“幸可广问讯”) 其: 1、 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2、 呜呼!英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英真邪?(表选择的连词)3、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祭十二郎文通“伶仃S 孤独的样子 通"逝”,死 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2、 乃能衔哀致诚(怀着)3、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5、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7、 终葬当于先人之兆(也可作"姚”,墓地)8、 殳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 4、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 6.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 9、其又何尤(怨恨) 四、重点字词:季父(叔父)具(备办、准备)孤(幼而丧父)殁(死亡)承(继承、接续)归取(接取,“还必相迎取”)佐戎(辅佐军务)客(作客、客居,寄居他乡)5、重点虚词:六、词类活用:2、名词作状语1. 名词作动词莫如西归西:向西汝又不果来果:实现中年兄殁南方中年:在中年 业英家业:继承……的事业毛血日益衰日:一天天地东亦客也客:做客3'动词作名词而视茫茫视:视力惟其所愿:愿望传之非其真邪传:传来的消息吾兄之盛徳而夭其嗣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夭亡长甘女与汝女 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长:养冇4、形容词的活用1 •宾语前置惟兄嫂是依(应为:"惟依兄嫂是")其又何尤(应为:"其又尤何")何为而在吾侧也(应为:"为何而在吾侧也")2. 状语后置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吾佐戎徐州(省略"于”,应为:“吾于徐州佐戎”) 3•被动句吾又哭去(译为:我又被罢免)4. 省略句汝从(吾)于东 既(吾)又与汝就食江南5. 固定句式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 译为:“是……还是……还是 ............. ? ”) 五•难句翻译: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祭十二郎文总结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 时常带着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 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这种被 奴才当做礼物送给主子的奴才身份是最低下的。
课后作业:1.晴雯的判词 2.请简述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 3.简述抄检大观园时晴雯的反映,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4.请简要概括《红楼梦》中晴雯之死的主要原因。 5.“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深情;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 薄!”句子中“公子”、“女儿”分别指谁?请概写 最能体现“女儿”生前个性的两个情节。
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 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
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 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 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 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 跌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 五是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 以此来摆脱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 最后,作者以“呜呼!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 作一总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 情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宽阔背 景中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 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 三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 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祭十二郎文
韩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浏览文本,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 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 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注释及解析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祭十二郎文[唐] 韩愈年、月、日②,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③,乃能衔哀致诚④,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⑤,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⑥,及长,不省所怙⑦,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⑧,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⑨,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⑩;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11),皆不幸早世(12),承先人后者(13),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14),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15)。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16),遇汝从嫂丧来葬(17)。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18),汝来省吾;止一岁(19),请归取其孥(20)。
明年丞相薨(21),吾去汴州(22),汝不果来(23)。
是年(24),吾又佐戎徐州(25),使取汝者始行(26),吾又罢去(27),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28),东亦客也(29),不可以久(30);图久远者,莫如西归(31),将成家而致汝(32)。
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33)!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34),以求斗斛之禄(35);诚知其如此(36),虽万乘之公相(37),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8)!去年孟东野往(39),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40),而发苍苍(41),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42),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43),而汝抱无涯之戚也(44)。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45)?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信也(46),吾兄之盛德(47),而夭其嗣乎(48)? 汝之纯明(49),而不克蒙其泽乎(50)? 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51)。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52),耿兰之报(53),何为而在吾侧也(54)? 呜呼! 其信然矣!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55),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56)! 所谓理者不可推(57),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58),动摇者或脱而落矣(59)。
祭十二郎文总结共22页文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归纳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为了帮助高中生学好《祭十二郎文》文言文,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2、怙:不省所怙(依*,指依*父亲)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也可作“垗”,墓地)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9、尤:其又何尤(怨恨)二、通假字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三、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11、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⑥其又何尤?(这,代词)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四、词类活用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6、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7、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五、古今异义的词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
《祭十二郎文》知识概要
《祭十二郎文》知识概要这篇祭文,作者通过对家庭、身世及周围许多往事的回忆,诚挚地倾诉了对亡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慨叹自己的坎坷经历。
从内容来看,写的是家中人际往来,题材并不重大;从思想来看,也没太多的积极意义,所以被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其奥妙究竟何在呢?祭文这种文体古已有之,“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
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己。
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离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
”唐朝时期多用四言的文或骈文,形式呆板,篇幅短小,且多为称颂死者之词,华而不实,实际上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应酬文字。
本文在内容上摈弃了四言韵文或骈文的固定模式,采用了纯净的散文笔法,句子长短随感情的变化和事理的叙述,不受古法程式的约束,在古代祭文中并不多见,在作者所撰写的祭文中亦属少有。
本文洋洋洒洒,一千余言,叙事详备,抒写尽致,感情波澜起伏,手法灵活多变,是祭文文体的革新,为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提供了条件。
本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正在于作者没有称颂老成的功德,而衷心倾诉自己无限悲痛的真诚感情。
老成虽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一生也没什么丰功伟绩,但一个人总会有些优点值得谈谈。
然而,对此作者一概不提,紧紧围绕着叔侄二人生离死别这个中心来写:早年二人零丁孤苦、共历忧患;继而自己为“斗斛之禄”而奔波劳累、未能与侄儿相养共居;写了老成的疾病、死期及自己的感受;得到噩耗后复杂剧烈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折磨,以及对善后处理的打算等等,在文中一一娓娓叙来。
这些全是生活琐事,如数家珍,生动、真切,不厌其详,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但作者并非为叙事而纯客观地叙事,其用意在于追述那些值得怀念或深感遗憾的往事,以表明与老成关系非同寻常,二人的感情也不一般。
作者将深深自责、内疚之情全部融汇于无限忧伤的叙事之中。
作品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把当时的心情、感受都倾注在大量的生活琐事中。
有几处诘问,犹如作者与老成面谈,一方面显得情深意切,别一方面,情不自尽地与死者说话倍感悲痛。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精选7篇)_读祭十二郎文有感
心理
素养
的培
养
培育自己在激烈的时候,能限制自己的的感情。
教学
重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
难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布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7、以前读李密《陈情表》中的文字:“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内心真是慨叹万分:李密家也真是够惨的!如今读韩愈《祭十二郎文》:“韩氏两世,唯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此而已”,我不由得心说:“看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啊!”韩愈自己孤苦伶仃也就算了,没想到接连两代都如此,侄子韩老成也是独根苗。如此看来,抛开叔侄之间的深厚情意不说,家族繁衍的责任如此沉重,也足以使韩愈在失去侄子之后痛哭流涕了。
四、阅读第三部分回答:
1.概括段意:分哪几个层次写的?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意?
五、用四字句概括文章表现的情感。
训练案
一、说明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词。 吾去汴州古义:今义: 吾与汝俱少年古义:今义: 明年,丞相薨古义:今义: 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今义:
二、说明下列词类活用:
乃能衔哀致诚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不省所怙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汝又不果来然后惟其所愿
莫如西归长吾女与汝女
而视茫茫言有穷而情不行终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成家而致汝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吾书与汝日
恐旦暮死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三、特别句式:
惟兄嫂是依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吾又罢去
何为而在吾侧也
汝从(吾)于东
祭十二郎文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祭十二郎文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原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其然乎?其不然乎? (连词,表选择)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语气助词或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语气助词或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
• • • • • • • • • • • •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代词,他们) 诚知其如此。 (代词) 不克蒙其泽 (代词,他的) 然后惟其所愿。 (代词,我的)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代词,你的)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连词,表选择)
• • • • • • • • • •
8、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辍:停止,这里指离开。就:就职上任。 9、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忧伤 10、其信然邪。 信然:真实,确实。 11、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蒙:蒙受,承受。 12、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
• • • • • •
13、死而有知。 而:表假设,如果。 14、比得软脚病。 比:近来。 15、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抑:还是,或者。连词,表选择
• • • • • • • • • •
16、汝殁以六月二日。 以:在。 17、如耿兰之报。 如:这里相当于“而”。 18、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 19、汝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遂:立即。 20、窆不临其穴。 窆:葬时下棺入穴。
二.古今异义 1、明年,丞相薨 古:第二年 2、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3、将成家而致汝 古:安家 4、吾与汝俱少年 古:古代指未成年男子 5、志气日益微 古:精神 6、然后惟其所愿 古:这样之后
• • • • • • • • • •
三.词类活用 1、莫如西归: 名词做状语,向西 2、而视茫茫: 动词活用为名词,视力 3、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名词活用为动词,继承事业 7、乃能衔哀致诚: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诚意。
祭十二郎文成语总结
祭十二郎文成语总结《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其侄十二郎所写的一篇祭文,文中充满了悲怆与哀思,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成语典故。
本文将对《祭十二郎文》中的成语进行总结,以展示这篇祭文的文学价值和深刻内涵。
《祭十二郎文》成语总结如下:1.风木含悲: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带着悲伤的情感。
文中指韩愈对十二郎的离世感到痛心。
2.琼枝玉树:比喻美好的人物。
文中指十二郎才华出众,品行高洁。
3.汗马功劳:形容辛勤劳作,立下大功。
文中指十二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4.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不同凡响。
文中形容十二郎在众人中的卓越表现。
5.仁义之风:指具有仁爱正义的品质。
文中赞扬十二郎的仁义之心。
6.披肝沥胆:形容极尽忠诚,竭尽全力。
文中指韩愈对十二郎的真挚情感。
7.茕茕孑立:形容孤独无依。
文中描述十二郎在世时的孤独境遇。
8.仰天长叹:形容因无奈或悲伤而仰望天空,发出长叹。
文中表达韩愈对十二郎离世的哀叹。
9.英年早逝:指年轻有为的人过早离世。
文中描述十二郎的悲惨命运。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文中表达十二郎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努力。
11.落叶归根:比喻人到老年,思念家乡,渴望回到故土。
文中指十二郎离世后,韩愈希望他能与祖先团聚。
12.生死离别:形容生者与死者永远分离的痛苦。
文中表达韩愈对十二郎离世的悲痛。
总结:《祭十二郎文》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既展示了韩愈对十二郎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这篇祭文的文学价值和深刻内涵。
《祭十二郎文》教案及文言知识点总结
《祭十二郎文》教案及文言知识点总结教学重点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难点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方法1.布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教师适当点拨。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2.熟悉客下注释。
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以前学过了《出师表》《陈情表》,都是极优秀的的古典散文。
苏轼在读后不禁说:读《出师》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那么,这《祭十二郎文》是什么文章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板书课题)二、解题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出嗣给长兄韩会为子。
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
祭,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
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
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三、写作背景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
中唐文坛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倡导“古文运动”。
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
其作品集有《韩昌黎文集》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
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
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病死的噩耗。
韩愈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祭文。
四、诵读、正音五、学生自读问题: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
2.体会文章流露出的各种情感。
《祭十二郎文》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 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 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旅食:在外地谋生。 斗斛(hú):唐时十斗为一斛。斗斛之禄,指微薄 的俸禄。 诚: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 万乘(shèng):指高官厚禄。古代兵车一乘, 有马四匹。封国大小以兵赋计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国, 称为万乘之国。公:公卿。相:宰相。 辍(chuò),停止。辍汝,和上句“舍汝”义同。 就:就职。
9、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10、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1、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
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 夭折) 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 业) 5、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6、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毛血:指体质。志气:指精神。日:名词作状语. 逐渐。
其几何离:分离会有多久呢?意谓死后仍可相会。
无知:没有灵魂。悲:悲痛。
孩提:本指二三岁的幼儿。此为年纪尚小之意。
比(bì):近来。软脚病:即脚气病。往往:时常。
以为:把…..当作。竟:时间副词,终于。殒:死亡.使动用法,
使…..灭亡。
抑:或者, 还是。表示选择关系。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原文译文赏析
《祭十二郎文》原文|译文|赏析《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一篇对其侄十二郎所写的祭文,全文表现出作者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读来感人肺腑。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这篇古文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祭十二郎文》原文唐代: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词类活用
• 5、苍苍者欲化为白矣:形容词用 为名词,白发 • 6、然后惟其所愿:动词名用,愿 望 • 7、长吾女与汝女:使动,使…… 长大
词类活用
• 乃能衔哀致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诚意。 •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保全。 •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使动用法,使…… 夭折。 • 将成家而致汝:使动用法,使……来。
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图远者,莫如西归。 • B.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 C. 将成家而致汝 • D. 不能与汝相养以生
下列各句与其它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惟兄嫂是依 • B、何为而在吾侧也 • C、其又何尤 • D、汝殁以六月二日
通假字
• 5、终葬先人之兆:通“垗”, 墓地 • 6、以待馀年:通“余”,剩下 的 • 7、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 “何”,什么
古今异义
• • • • 1、吾去汴州 古:离开 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2、明年,丞相薨 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 古:任何一年的第二年 • 3、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 今:(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人穿衣入棺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并不仅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祭十二郎文》 知识点总结归纳
通假字
• 1、远具时羞之奠 :通“馐”,美 味食物 •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 的样子 • 3、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 人穿衣入棺
特殊句式
• 1、惟兄嫂是依(宾前,只依靠兄 嫂。“依”的宾语“兄嫂”前置。 构成“唯……是……”格式,“是” 起提宾作用。) •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状语后 置) • 3、吾又罢去 ( 被动句)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5篇范文)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5篇范文)第一篇:《祭十二郎文》读后感《祭十二郎文》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祭十二郎文》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1因为自己看文言文的能力很有限,但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封祭文是一个什么内容,于是直接看了被人翻译过来的文字,读过了之后,唯一的感觉是很“震惊”!作者很想把对亡者的思念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为亡者已逝,而抒于笔端又是作者觉得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毕竟阴阳两隔。
他开始回忆,回忆与亡者一起生活相处的岁月,在那过往的几十年中,有太多遗憾,有太多未能共同完成的事情,他总以为还有机会去弥补那些遗憾之事,可一切来的如此突然,让作者犹如感受着切肤一样的痛。
从共同经历的流离颠沛的生活,到彼此可以自食其力;从天真烂漫的童年,到而立之年的沧桑,作者在其中包含了对彼此共同相聚时光的渴望,及对未能完成这个想法的难过。
似乎作者的思想中包含着忧郁的情绪,而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回味亡者及彼此一起时的情形,让作者更加无法面对亡者的离开,痛苦之余,他怀着对亡者的思念,寻觅着亡者遗留在世上的遗物,而亡者的孩子则是作者首先想到的,亡者未能将孩子抚养成人,于是作者便将所有的遗憾与错失,转而想弥补在孩子身上。
尽管作者知道亡者逝去的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依旧责难着自己,从亡者生病到最终的离开,作者都没能在身边,甚至连亡者入殓时都未能赶回。
因为情真所以从文字上可以看出作者的写实手法,让读者看了都仿佛融入了意境,“不能抚摸你的遗体,不曾靠近你的棺材”可见作者内心的痛苦。
亡者的离开让作者的人生从此改变,让作者重新审视自己!在经历人生百态后,不惑之年的作者,已身心憔悴,有了告老还乡的打算,而亡者的儿女与自己的儿女都年岁还小,于是将孩子们培养成人就成为了作者唯一的心愿,也是作者对亡者的慰藉!从形影不离的生活到天各一方的岁月,尽管亡者已不能再相见,但是回到曾经一起生活的家乡,回到一起曾经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是作者唯一的生存想法。
韩愈《祭十二郎文》各种文言知识整理
《祭十二郎文》一、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⒒比①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②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并列,挨着)③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比较)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和…比较)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及)12书①汝去年书云(写信)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④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表)⑤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书画)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指<<尚书>>)⑦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文字13.: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⑥其又何尤?(这,代词)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用法法其一代词1. 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祭十二郎文》的各段概括
《祭十二郎文》的各段概括【篇一:《祭十二郎文》的各段概括】成语【呜呼哀哉】释义:表示自己情绪激动(多表示愤怒或悲痛到极点),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词。
现常借指死了或完蛋了。
引申可叹啊。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呜呼哀哉!念其昌与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宗伯先生之门。
” 以下是我的回答:不一定能让你满意.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 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这段以教育十二郎的子女,抚养他们成才中体现出了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这段以真心对待亡灵体现出了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篇三:《祭十二郎文》的各段概括】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一、这篇文章把对十二郎的沉痛悼念之情和琐碎的家事诉说交织在一起。
有现在的事,有往昔的事,有未来的事,有回忆中的事,有猜想中的事。
这些事随着作者听到十二郎去世的噩耗,一齐纷至沓来。
试从作者情感和思绪发展方面把握文章的脉络,概括各段(不含首尾两段)内容,探究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第2 段,叙写“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身世之悲。
第3 段,回顾叔侄二人三别三会的经历。
第4 段,“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陈述自己抱憾不已的心情。
第5 段,坦陈噩耗传来时自己由不信到最终确信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6 段,感慨自己未老先衰,将“从汝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宽阔背 景中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 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 三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 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 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 更显出哀痛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是写祭文,不如说是 诉衷情。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 曲折入微.
第六也”,表明作者始终 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 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 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 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
受残酷的事实。
2.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本文虽是直抒胸臆,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 手法将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 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 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 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 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 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 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 跌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 五是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 以此来摆脱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 最后,作者以“呜呼!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 作一总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 情
课后作业:1.晴雯的判词
2.请简述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
3.简述抄检大观园时晴雯的反映,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4.请简要概括《红楼梦》中晴雯之死的主要原因。 5.“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深情;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 薄!”句子中“公子”、“女儿”分别指谁?请概写 最能体现“女儿”生前个性的两个情节。
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身世家世 三别三会 叔侄深情 抱憾终生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 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 为兄弟。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
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
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思考:以上10-12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 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方面 替他教子养女方面 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 的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 痛。于萦纡中见深挚,于呜咽处 见沉痛,语语从肺腑流出。
祭十二郎文
韩愈
浏览文本,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
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
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浏览文本,梳理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
因和死期。
浏览文本,梳理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3.借助文言虚词表达思想感情。
本文除借助叙事表达思想感情,还准确地借助虚词来 表达感情。 如第5段:一开始连用3个疑问句,引起下文层层 抒发极度悲痛之情。句中3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 十二郎死的事实,反诘语气有力强化了作者震惊程度。 接下去几句, 3个“也”“乎”合用,写出作者不愿相 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相信但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 5个带“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而信,不得不信, 写出了作者哀痛不已心情。 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的作用: 第一.加重语气, 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第二.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 从而增强作品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艺术特色: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
从韩愈的家庭遭遇中,我们应该得到什 么启发?
爱护亲人,珍惜亲情
《红楼梦》第78回“老学 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 贾宝玉 芙蓉诔”中主人公 _______祭奠心爱的丫鬟 晴雯 《芙蓉女儿诔》 ______时创作的一篇祭文 _________。 贾宝玉的丫鬟晴雯被王夫人 赶出,抱恨而死,宝玉写了 《芙蓉女儿诔》哀悼她。其 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 污淖陷渠沟”写出了晴雯不 愿受辱被污、孤傲高洁的性 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 卜侬身何日丧”,体现宝玉 对前途命运的忧虑和绝望。 《葬花吟》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 “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 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 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 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 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 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 “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 的作用。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 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 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 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 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 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 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 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到高潮时,则 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
晴雯 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也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丫 鬟。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 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 深得贾母的喜 爱。可正是因为她模样长得稍好一些,经常和贾宝玉说说 笑笑,就被王夫人误以为晴雯带坏宝玉,驱逐她出府。晴 雯被逐出大观园不久,就病死了,死在其姑舅表哥家,有 的人也说,晴雯就是黛玉的影子,晴为黛影。她的死也就 是黛玉的写照。她死后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她。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 时常带着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 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这种被 奴才当做礼物送给主子的奴才身份是最低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