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元日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
-教师总结古诗的韵律特点和情感表达。
-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完成课后练习。
7.课后作业:布置与《元日》相关的创意写作或绘画作业,鼓励学生表达对节日的个性化理解。
四、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元日》这首古诗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春节的传统习俗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春节的体验,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古诗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诗句中的生字词和意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也遇到了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我尝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来解释“爆竹”和“一岁除”等难点,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朗读体验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和情感。看到他们积极参与,我深感欣慰。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朗读《元日》。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句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解释诗句意义。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元日》中的春节习俗和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了解诗句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韵律美和词语的生动形象。对于难点部分,如“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和“一岁除”,我会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元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元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元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节日的习俗,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古诗三首元日》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三首元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传统文化。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意,感悟作者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代节日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古诗三首元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析诗意,感悟传统文化。

4. 交流分享:各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分享,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解答疑难。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元日》2. 作者:王安石3. 诗意: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传统文化:了解古代春节的习俗,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背诵《古诗三首元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意。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传统文化。

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总计:约8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元日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元日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元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元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元日》,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文学欣赏技巧,如对比、联想,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

2. 诗歌内容:详细讲解《元日》的字词句,解释难懂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元日》,如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元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诗歌学习,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元日》的背景和诗歌内容。

2. 学具:学生自备《元日》的文本,用于朗读和背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春节的习俗,引发学生对《元日》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元日》的字词句,解释难懂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元日》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设计1. 《元日》2. 作者:王安石3. 背景:春节4. 内容:详细讲解《元日》的字词句,解释难懂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作业设计1. 背诵:《元日》2. 写作:写一篇关于《元日》的感受和理解的文章。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元日》的意境和情感,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1. 导入生活经验联系:询问学生春节期间的习俗和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多媒体展示:播放春节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如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节日的气氛。

问题引导: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春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三首元日》的背景、内容、意义;2.学习诗歌的表述方法,体味作者的情感体验;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三首元日》的背景、内容、意义;2.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通过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学习古诗的基础上进行写作;2.学生如何体会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古诗三首元日》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作者和创作背景。

并简要介绍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领读(15分钟)教师进行整体领读,并解释诗句中的生字、词语及意思,并让学生跟读。

3. 理解(20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并要求学生尝试理解其中的隐喻和比喻;2.学生进行课本上的训练与巩固。

4. 分析(25分钟)1.教师分别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拟人等;2.学生对于这些手法展开讨论,认识到它们的美感和诗歌构建作用,并学会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练习(30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其他的古诗,并在自己的日记、小作文或篇章中应用诗歌的表述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难度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适当调整。

6.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领略所学知识的美好和生动,在体验之余,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

五、课后作业1.练习背诵诗歌;2.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多种类型的古诗;3.练习将诗歌的表述方法运用到日记或小作文中。

六、教学反思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1.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领悟,需要多次解释和引导;2.学生在对古诗进行欣赏的同时,应该注意诗歌构建的过程和技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3.在学习完整首古诗之后,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行书面的练习演练。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元日》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元日》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之元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元日》这首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4.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春节的氛围。

2.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赏析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春节热闹场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春节的习俗和感受。

谈话导入: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古代,诗人也用诗歌来描绘春节的景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一起感受古代春节的热闹氛围。

板书课题:元日。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读诗,检查朗读情况。

3.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理解“爆竹”“一岁除”“屠苏”的含义,感受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体会“曈曈日”“新桃换旧符”所描绘的画面,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所描绘的春节景象。

4.赏析古诗,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从热闹的场景中感受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工整、语言简洁等。

5.诵读古诗,感悟文化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春节的喜庆氛围。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等。

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拓展延伸介绍其他描写春节的古诗,如孟浩然的《田家元日》等,让学生对比赏析。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过春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感受到了古代春节的热闹氛围和诗人的美好祝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元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2. 诗意理解: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欣赏《元日》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元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春节的喜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化: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板书设计1. 《元日》2. 作者:王安石3. 背景:北宋时期4. 诗意:描绘春节的喜庆氛围,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5. 意象:爆竹、屠苏、桃符等。

6. 情感:喜悦、祝福、期待。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元日》,默写《元日》。

2. 选做题:查找王安石的其他诗作,进行阅读赏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元日》的背诵和默写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意和诗人的理解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档共计约800字,未达到2000字的要求。

如需进一步扩充,可以在每个部分增加更多的细节和深入分析,例如在“教学内容”部分增加对王安石时代背景的详细介绍,在“教学过程”部分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案例分析,在“作业设计”部分增加更多的拓展阅读材料等。

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目标1.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

2.引导学生看注释、找习俗、查资料、融生活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3.通过诵读感悟,体会春节的气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看注释、找习俗、查资料、融生活想象画面,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2.通过诵读感悟,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一、品字解题,导入新课1、出示“元”字甲骨文,请学生猜生字,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元”字演变过程的小视频。

抛出问题:“元日”是哪一天呢?3、导入课题,齐读课题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

【设计意图】利用猜字谜、观看微视频的形式抓住“元”字探寻汉字字源,帮助学生理解诗题,快速导入课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智慧小游戏,检查预习生字情况:①请学生上台点亮灯笼,带读词语(运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点名学生点灯笼,并进行点评)。

②猜灯谜,读生字。

2、把生字词放入古诗,自由读古诗。

3、请两名学生读古诗(运用班级优化大师点评)。

4、请学生从诗中圈画古人过春节时都做了什么?初步了解诗中的春节习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智慧小游戏点灯笼、猜灯谜,既引入了春节传统文化元素,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初读正音,也为学好下文作铺垫。

适当运用希沃的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更有兴趣,积分奖励的评价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再读古诗,身临其境1、由图片和声音引出,“爆竹”就是鞭炮、爆仗、炮仗。

2、引导学生通过读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理解“一岁”就是一年,“除”就是过去的意思,这句就是在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3、引入过年放爆竹的情境,有感情地读第一句诗(出示板贴:放爆竹)。

4、除了放爆竹,宋朝的人过年时还有哪些习俗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同学说一说。

5、出示古诗全文,引导学生找到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通过注释理解“屠苏”,了解古人在元日喝屠苏酒的习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元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元日》,识别并解释其中的新词,如“屠苏”、“新桃换旧符”等,了解作者王安石及其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作者王安石及其时代背景,理解《元日》作为宋代元旦(今称春节)的庆祝诗。

2. 词语解析:详细解释诗中的生僻词汇,如“屠苏”(一种古代的酒)、“新桃换旧符”(古代的一种风俗)等。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意,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

4. 文化拓展:介绍中国古代春节的传统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背诵《元日》,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诗的主旨。

2. 难点:对诗中复杂意象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资料和春节习俗的视频。

- 课文材料:学生课本、诗歌打印稿等。

- 艺术材料:用于板书设计和学生创作活动的彩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节庆祝活动的视频,引入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王安石及其时代背景,引出《元日》的主题。

3. 词语解析:通过互动问答,解释诗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 诗句解析:带领学生逐句阅读,分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6. 文化拓展: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加深学生对诗歌背景的理解。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8.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春节诗歌或画作,展示并分享。

板书设计- 诗歌标题《元日》居中。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朗读并背诵《元日》,理解诗意,了解有关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生活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古诗背景介绍:介绍王安石创作《元日》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宋代春节的习俗。

2. 词语解析:解释诗中的生僻词语,如“爆竹”、“屠苏”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诗意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深入理解诗中描绘的春节景象和气氛。

4. 诗歌欣赏: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元日》,感受诗中表达的春节气氛。

2. 难点:学生对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古诗的韵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视频。

2. 学具:学生自备《元日》的文本,彩色笔用于标记关键词语。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忆和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王安石和《元日》的创作背景。

3. 词语解析:讲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诗意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中的春节景象。

5. 诗歌欣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韵律,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6. 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节的文化意义。

板书设计- 课题:《元日》- 作者:王安石- 重点词语:爆竹、屠苏- 诗意理解:春节的喜庆气氛- 诗歌欣赏:意象、韵律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元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意。

2. 选做题: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元日》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理解诗意、背诵诗句方面表现良好,但对于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词语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元日(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元日(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元日》。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元日》。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元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元日》的韵律美。

2. 通过对《元日》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通过对《元日》的学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生能够通过了解《元日》的背景,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教学内容课文背景《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他在新年元日的所感所想。

王安石当时身为宰相,正在推行新法,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期盼和自信。

课文解读《元日》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喜悦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新年热闹的气氛和人们对新年的期待。

而“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则寓意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元日》。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元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元日》中的意象和寓意。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元日》的朗读音频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课文插图: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稿: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播放《元日》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元日》的韵律美。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日》的主题和情感。

新课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元日》,并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难句。

2. 教师通过分析《元日》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元日》的韵律美。

活动与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元日》的背诵比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元日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元日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古诗三首《元日》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古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诗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 诗歌内容:详细解读《元日》的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3. 诗歌意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联想等方式,感受和理解诗中的意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元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诗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用于记录和标记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节的热闹场景,引导学生回顾春节的传统习俗,激发他们对《元日》的学习兴趣。

2. 新授:介绍《元日》的作者王安石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解读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元日》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元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板书设计1. 《元日》2. 作者:王安石3. 诗句解读:详细解读每句诗的意思和意象。

作业设计1. 背诵:《元日》2. 理解与应用:用自己的话解释《元日》的诗句,画出自己心中的《元日》意境。

3. 拓展阅读:推荐与《元日》相关的其他古诗,让学生自主阅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元日》的诗句和意境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和理解诗歌,如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领略诗歌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案【第1篇】《元日》教学设计《元日》教学设计杨秋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并会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诗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2.通过小组合作,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

2.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2.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1)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2)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3)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小结:放鞭炮、贴春联、贴“富”字、贴窗花、拜大年等等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

这种风俗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气习尚。

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学习了王安石《元日》以后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二)学习新课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2)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3)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2.品读古诗,读出韵味(1)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读诗的前两句(课件出示前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①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提出来?(一岁除,岁,指年,除,去一年过去了)②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放爆竹、喝屠苏)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范读,练读。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一、教学内容古诗《古诗三首元日》二、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2.熟悉诗歌的语音、音韵、韵律等基本要素;3.掌握关于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2.掌握古诗的基本语音、音韵、韵律;3.掌握有关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2.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

五、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三年级下册;2.水果、糖果、灯笼、喜字等元日相关物品。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点燃小盆景和蜡烛,营造节日氛围;2.出示《古诗三首元日》原文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诗歌的内容,梳理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第二步:朗读诗歌1.教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进行诵读比赛,以感受诗歌韵律和语调。

第三步:理解诗歌意境1.提问: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表现在哪些语句和词语中?2.集体探讨,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3.学生自己想象和表达诗歌意境,以图片、文字、表演等形式呈现。

第四步:分析古诗语音、音韵和韵律1.指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口形、声调和抑扬顿挫;2.分析古诗的韵律和句式,理解古诗的特点和美感。

第五步:学习元日相关知识和习俗1.放映有关元日的视频或图片,了解元日相关知识和习俗;2.分工合作制作元日相关物品,如灯笼、喜字等。

第六步:课堂展示1.展示学生制作的元日相关物品;2.比赛选出最佳表演或作品。

七、课堂小结1.回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着重强调古诗的基本语音、音韵和韵律;3.梳理元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八、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三首元日》;2.制作一份元日相关物品并拍照上传班级相册;3.了解更多元日的相关知识和习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元日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元日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元日》,使学生了解古代春节的习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元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之《元日》。

2. 课型:新授课。

3. 教学内容:《元日》诗意讲解、朗读指导、诗句赏析、课后作业布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元日》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节的喜庆氛围,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春节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句:教师示范朗读《元日》,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学生跟读,体会诗句的韵味。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

4. 体会情感: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5. 赏析诗句:教师挑选诗句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如“总把新桃换旧符”等。

6.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元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同时,搜集其他有关春节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元日》2. 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诗意:描绘春节的喜庆氛围,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4. 赏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元日》,体会诗句的韵味。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元日》【知识目标】1.复习课本中已学过的古诗《静夜思》。

2.了解元日的习俗和传统。

3.学习新词汇:雕饰、欣欣向荣、狂欢、共庆、喜庆、锣鼓喧天。

4.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

【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并通过表演和朗读等形式,体验和理解古诗的意义和美感。

2.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

2.通过分析古诗《元日》的内容及背景,让学生领悟“岁月如梭”的残酷现实,珍惜时间,抓住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元日》古诗的意思及具体情境,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让学生学会体验古诗中的意境和意象,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3.让学生通过写作,理解和领悟“元旦”的习俗和意义。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温习已经学过的课本古诗《静夜思》。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它。

2.问:“你们喜欢哪些节日呢?它们主要有哪些习俗呢?”让学生谈一谈它们的特点。

3.出示《元日》古诗,让学生看它的标题,并询问“元日”一词的意思。

4.引出问题:“古人的元日是如何过的呢?”二、讲授(10分钟)1.教师对古诗的字词和意义进行全面讲解。

2.解释“雕饰”的意思。

教师向学生问:“你们家里有没有在元旦这天增添新装饰品的习惯?”3.学生完成小组讨论,归纳出这首古诗主要表达的 sentiment 。

三、练习(25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发给的资料了解元日的起源、传统习俗等知识。

并在班上进行分享。

2.学生对古诗《元日》的了解,以生活实际出发,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3.讲解“锣鼓喧天”的意思,翻译“共庆”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完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元日”的欢乐氛围。

四、总结(5分钟)1.让具体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朗读,并引导课堂上班级走到操场上一起欢度元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元日(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元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元日》,使学生了解古代春节的习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珍惜美好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王安石及其创作《元日》的背景。

2. 诗歌内容:解析诗句,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3. 诗歌鉴赏:从修辞、意象、情感等方面品味诗歌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春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对《元日》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王安石及其创作《元日》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内容。

3. 诗歌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4. 诗歌鉴赏:从修辞、意象、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

5. 朗读感悟: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赞美之情。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美好画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元日》2. 诗歌背景:王安石、春节3. 诗句解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 诗歌鉴赏:修辞、意象、情感5. 课堂小结:珍惜美好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元日》,并用诗歌中的美好画面编一个故事。

2. 拓展阅读:推荐其他描写春节的诗歌,如《除夜》、《守岁》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元日》,使学生了解了古代春节的习俗,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美好画面。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元日(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元日(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诗《元日》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

3. 了解春节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理解诗句的意思。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的意境,培养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春节的喜庆氛围,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习俗,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元日》,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诗句: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画面。

4. 背诵古诗: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互相检查,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地背诵。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表演,让他们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表达古诗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20232. 主要内容:古诗《元日》的朗读与背诵,诗句的意思,春节的习俗。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古诗《元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画面,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收集其他关于春节的古诗,与同学分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元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

古诗三首《元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元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元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元日》这三首古诗的作者和剪纸艺术;2.了解”元日“的习俗;3.掌握古诗《元日》及其意境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教具:多媒体课件、PPT、剪纸、教师所在地元日习俗照片;3.素材:《元日》三首古诗;4.学生行前准备:提前了解元日的习俗,准备好剪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或背诵的古诗,说出其中一个节日相关的古诗。

学生回答较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相关古诗板书,并和学生一起阅读古诗。

•利用PPT播放元日习俗图片,导入教学话题,提问学生:“你们都知道哪些我们老祖宗春节习俗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进行罗列。

2. 新知解释1.介绍李商隐及其诗歌背景:“李商隐是唐末五代初期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鬼’。

他特别擅长写自然与人的关系,他写下很多优美的诗歌,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商隐的《元日三首》。

”2.了解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它源于汉代,历经宋、明、清时期,最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文艺。

剪纸能够创造出许多具有艺术性的形象,如花鸟、人物、动物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中,作者李商隐用这种简单的剪纸,呼应了元旦这个节日的氛围。

”3.解释古诗《元日》及其意境:教师将三首古诗(《元日》、《除夜》和《节晚》)放在黑板上,并与学生一起逐字读诵。

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并与老师共同探讨理解。

–第一首诗《元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教师带领学生理解古诗《元日》,理解其意境。

其实,古诗《元日》通过描述春天、野径、江船、锦官城等画面,表达了新年新年新气象的意思。

学生可以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练习1.用诗歌创作剪纸:“《三百篇诗歌》中有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像《将进酒》、《水调歌头》、《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脍炙人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第【1】篇〗《元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

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

]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

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

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

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古诗三首元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古诗三首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了欢快与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诵读优秀室温,展开想象,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本设计重在诵读,在读中,让学生理解诗意,了解宋朝人过春节的习俗,悟诗境,感受春节热闹祥和的氛围。

懂诗情,理解诗人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

3.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诗歌的节日的情景。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学习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过程一、图片导课,解诗题,知作者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这幅画是过节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送给老师的礼物,谁知道,这是过什么节日时送的礼物。

(春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图片中的小朋友放鞭炮,穿新衣,门上贴福字,贴春联等)你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可以收到压岁钱、放鞭炮、转九曲等)(过渡)是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举国欢庆。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1000年前的宋朝,看看宋朝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板书课题:元日)2.理解诗题。

元日是什么意思呢?元有五种意思,结合老师给出的意思,说说对诗题的理解吗?(“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像元始、元旦、元年、纪元这些词语中的“元”都表示开始、第一的意思。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结合课前预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诗人?(出示课件)让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读古诗,明诗意1.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句、展开合理想象。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来描绘出元日热闹欢乐的新气象。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来描绘出元日热闹欢乐的新气象。

教学过程:
一、感受传统,引入新课。

1、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说说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2、在这些节日中,有一个节日最为隆重,它合家欢庆,共庆新的一年的开始,它就是春节。

(投影)
3、春节由来已久(投影),古人把春节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日。

(板书课题)
二、作者
(投影)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安石,安石,顾名思义,王安石的个性也似一块安然不动的巨石。

同时,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不用轿抬的宰相。

三、初读古诗,了解词义。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一分钟)
2、出示词语
爆竹屠苏曈曈新桃旧符
指名读词语。

借助书中注释,同桌互相研究一下,在班中汇报,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古诗,齐读。

4、投影出示带节奏的古诗,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四、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春节是个多么欢庆幸福的节日,古人为迎接元日,都做了哪些事情呢?默读
古诗,想一想。

放爆竹喝屠苏换新符
2、人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怎样?
3、这幸福的感觉,诗中有一个字,让我们感受到这祥和气氛,找找哪个字?——暖。

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首诗。

4、过年时,你们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古代孩子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引导学生说话(投影)
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开心极了!这时我们不禁想起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5、放完了爆竹,该畅饮屠苏酒了。

(投影图片)说起这屠苏酒还有许多传说的呢,据说它是神医华佗酿制而成,有驱邪避瘟之功效。

你想不想喝?古人喝屠苏酒,从孩子喝起,然后依次是大人,长者。

6、迎着和煦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人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_____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_____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_____ ______喝着屠苏酒,会说_____
7、而此时49岁的诗人王安石也端起这杯酒,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年49岁的王安石当了宰相,为了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立志变法,变法遭到了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但他还是毅然坚持,这是变法后迎来的第一个新年。

想想,此刻他端起酒杯会说什么?
8、感慨万千,借酒微醺的王安石,不禁提笔写道,齐读古诗《元日》。

9、迎着初升的太阳,是谁把新桃换旧符?迎着灿烂的阳光,是谁把新法换旧法?
10、投影:桃符
桃符传承到今日,就是我们家中的对联,你能说说你家门口的对联吗?
从古到今,无论桃符还是对联,都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试背古诗。

王安石饱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写下了这首诗,让我们试着背诵这首诗。

六、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伟大诗人王安石,学习了他的诗《元日》。

他还有许多著名诗篇,投影《梅花》齐读。

在未来的学习中,让我们了解更多王安石的诗,也了解更多我国的传统文化。

板书:
传统文化元日
放爆竹
暖喝屠苏
新换桃符
积极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