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身医学-精品文档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应用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在心身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模型强调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例如,情绪调节、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已 被用于治疗多种躯体疾病。
03
心身疾病的治疗与干预
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
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对于
抑郁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物。
02 0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心身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 疗法、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理解和改变他们的思 维模式和行为,从而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02
心身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心身疾病的分类
躯体形式障碍:如躯体化障碍、 疼痛障碍等。
心理生理障碍:如失眠症、性功 能障碍等。
精神应激相关障碍:如急性应激 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神经症性障碍:如抑郁症、焦虑 症等。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如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等。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病史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既往史、生活 史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心身疾病的康复治疗
康复计划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锻炼、职业康复、社会技能训练等,以 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独立性。
物理治疗
针对心身疾病引起的身体症状,如疼痛、僵硬、痉挛等,进行物理治疗,以减轻 症状和提高运动功能。
04
心身医学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心身医学的研究进展
心身医学是怎么产生的
心身医学是怎么产生的医学的发展,往往与人类对身体和疾病的科学认识的变迁,有着密切联系。
在远古,医学是建立在人们对疾病的神魔化认识的基础上的,注重祭祀、祈祷、巫术等原始宗教的方法,故而治疗疾病的人有“巫医”之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本主义观念的深入人心,科学对人的审视越来越全面和系统,对人类疾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越来越重视。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成立宣言中,把人的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况”。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疾病已被发现不能单纯从生理学角度去研究和治疗,除非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也考虑进去。
于是,美国精神病学家、内科学专家恩格尔就强调,在新时代,进行医学模式的转变十分必要,即建立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里有两个转变方向,一种是医学研究对象宏观化,注重社会宏观状况对全体社会成员健康的普遍影响,由此诞生“医学社会学”。
而另一个方向是个体研究的系统化,即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全面系统地诊断病人个体,“心身医学”由此产生。
心身医学起源于20世纪前叶,由哈立笛和亚历山大等医学家最早提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巴甫洛夫的行为科学研究成果等,为心身医学的早期发展提供了理论沃土。
由德国精神医师亨罗斯1918年正式提出的。
1939年,精神病研究专家邓伯首次出版《美国心身医学杂志》,5年后他又领导建立了美国心身医学会。
这标志着心身医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诞生。
1944年建立的美国心身医学会加以推广。
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疾病,是造成现代人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心身医学由此也越来越多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编辑成晓瞳)。
心身医学简论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身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生物技术、信息技 术和认知科学技术,这些技术在评估、诊断、干预和治疗心身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身医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02
跨文化研究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比较不同文化对 心身健康的认知和应对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因素对心身健康 的影响。
06
心身医学的发展前景
心身医学的发展趋势
综合性趋势
心身医学正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方 法、干预手段和治疗效果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
国际化趋势
心身医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全球化的研究团队和合作网络不断涌现,国际性的 心身医学学术会议和期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内容
探讨心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症 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
1 2
起源
心身医学起源于古代中医理论,强调“心身合 一”的理念,认为心理和身体是相互关联、相 互影响的。
发展
现代医学引入了心身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形成 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3
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 效果,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03
心理干预研究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身疾病,研究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和方法,包括认
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正念疗法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身医学对未来医学的影响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身医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语言、表情等外部表 现,推断其心理和生理状态,包括自然观察和实 验室观察。
医学心理学关键发展历程梳理
医学心理学关键发展历程梳理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
自20世纪初,医学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的心理与生理状态的相互作用,为医学提供心理学支持,辅助医学治疗。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时期:
第一阶段:心身医学
20世纪初,心身医学被提出。
它是医学心理学的起点,也是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开端。
心身医学主要关注心理、社会和情感因素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第二阶段:精神医学
20世纪40年代,精神医学崛起。
此时期主要研究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此外还研究了精神分析、人格心理学和诊断方案的发展。
第三阶段:临床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临床心理学逐渐发展起来。
临床心理学主要
研究自我调节、适应和情感障碍等问题,在心理治疗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第四阶段:卫生心理学
20世纪70年代,在卫生医疗领域出现了卫生心理学。
它主要
关注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和康复治疗。
第五阶段:社会医学
21世纪,社会心理学成为医学心理学的重要领域。
它主要研究人的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健康的影响,为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医学心理学发展历程的简要梳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学心理学将在未来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
发展。
浅析心身医学及前景
浅析心身医学及前景(一)前言:医学发展:从中医、西医(生物模式)、中西结合,以及后基因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的系统医学。
医学的发展是从之前的生物学模式到社会—心理—生物学(基因)。
从单一的病理医治到多方面、深层次系统的疗养。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物质经济的发展观点来看,随着生活的富裕我们的社会分工是会越来越细的,人是关系的总和,如果单把关系提出来,关系是什么?那么它是一个动态互动的状态,而且遥远的经历了人类的整个进化史,还会一直这样的走下去。
那么在这个动态互动的过程中,它们的实质性接触互动是什么呢?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进化(有机物、单细胞、多细胞——性别分化——原始人、意识产生——人类、并持续进化下去------),那么当下人类状态,所谓的关系:就是人人关系、生理机体关系、心身关系、自我关系、心身(生理、身体、精神)和宇宙的关系。
那么我们所谓的心身医学的互动关系是:心身关系、人人关系、心身和宇宙的关系。
相对于之前的生理医学,心身医学是更为深入更实质性的关系,是一互动更全面、更先进的学科。
在分工精细化的今天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必然带来更旺盛的生命力。
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分类:当代医学主要分为:东方医学、西方医学、中西医结合;细分下来东方医学包括中医、蒙医、藏医等传统医学。
概念:中医: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
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
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
心身医学课件
根据评估结果,对符合标准的学员颁发资质认证,证明其具备从事心身医学工作的资格。
监督与继续教育
对已经获得资质认证的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并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确保其知识和技能的持 续更新和提高。
06
心身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心身医学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拓展
预测性和预防性医疗保健
心身医学将更加侧重于预测和预防,通过了解个体的生物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特 征,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方案。
04
心身医学的研究进展
心身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神经生物学研究
近年来,心身医学领域在神经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发现了心灵与身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系统的变化。
情感认知研究
情感认知是心身医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主要涉及情感的产生、调节和认知过程,以及 与之相关的神经和心理机制。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而心身医学与之密切相关,因为许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心身医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心身医学研究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研究方法学的可靠性、研究结果的普适 性和实际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心身医学研究也面临着许 多机遇,如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心理健康服务的不断拓展和普及, 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等。
03
20世纪60年代,随着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的
发展,心身医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心身医学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心身医学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身 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的。
个体化原则
什么是心身医学
什么是心身医学浅析心身医学及前景(一)前言:医学发展:从中医、西医(生物模式)、中西结合,以及后基因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的系统医学。
医学的发展是从之前的生物学模式到社会—心理—生物学(基因)。
从单一的病理医治到多方面、深层次系统的疗养。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物质经济的发展观点来看,随着生活的富裕我们的社会分工是会越来越细的,人是关系的总和,如果单把关系提出来,关系是什么?那么它是一个动态互动的状态,而且遥远的经历了人类的整个进化史,还会一直这样的走下去。
那么在这个动态互动的过程中,它们的实质性接触互动是什么呢?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进化(有机物、单细胞、多细胞——性别分化——原始人、意识产生——人类、并持续进化下去------),那么当下人类状态,所谓的关系:就是人人关系、生理机体关系、心身关系、自我关系、心身(生理、身体、精神)和宇宙的关系。
那么我们所谓的心身医学的互动关系是:心身关系、人人关系、心身和宇宙的关系。
相对于之前的生理医学,心身医学是更为深入更实质性的关系,是一互动更全面、更先进的学科。
在分工精细化的今天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必然带来更旺盛的生命力。
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分类:当代医学主要分为:东方医学、西方医学、中西医结合;细分下来东方医学包括中医、蒙医、藏医等传统医学。
概念:中医: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
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
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
《心身医学》全套精品课件心身医学(绪论)
03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心身疾病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情绪状态、 社交关系等。
心理评估
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方式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
身体检查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 变。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 、生化检查等。
心理与躯体的关系
心理和躯体是相互关联、相互影 响的。心理因素可以影响躯体的 生理功能,而躯体的生理状态也
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状态。
心身相互作用
心身相互作用是指心理和躯体之 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这种相互 作用可以表现为情感与身体健康 的关系、心理压力对免疫系统的
影响等。
心身医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01
02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和行为 ,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访谈法
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 询问,了解其病史、症状 和心理状态。
案例报告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症 状、治疗过程和疗效,为 研究提供素材。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以评估疗效。
双盲试验
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治疗方案,以 避免主观影响。
详细描述
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方案
心身医学强调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 个方面。未来,心身医学将在临床实践中创新应用, 通过综合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例 如,在肿瘤治疗中,心身医学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 对化疗和放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在心血管疾病 治疗中,心身医学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和血 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
心身医学综述
国外心身医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PSM),它主要从精神与躯体的相互关系,即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临床心身医学是研究疾病的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预后、病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前躯性特征、心身相关的规律。
因此,心身医学的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发展:古代西方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不理解心理现象,从而普遍相信鬼神。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身心二元论者,他们认为灵魂可以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精神可与物质分离。
与此相对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是身心一元论者,他们认为精神与肉体是不可分离的。
名医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医学的创始人,被誉为“医学之父”,他的著名“体液说”认为,人体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如其比例正常就属健康,否则为病态。
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对当今心理学的性格分类仍有影响。
古希腊医学认为身心是密不可分的。
希波克拉底尚认为,医师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患病的人。
因而,诊治疾病应注重患者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生活对患者疾病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身心是不可分离的。
而哲学家笛卡儿则认为躯体与精神是截然有别的;躯体具有广延性,思维则无广延性,思维寄居于躯体。
18世纪,随着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该问题从哲学层面获得了较好的解决。
人们意识到,并非所有物质都具有心理或精神属性;只是某种特殊结构的物质,即大脑和神经系统,才具有心理活动。
由于受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该时期总在寻找精神、灵魂或思维所属具体物质的形态结构,这对心身医学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颇为局限的。
现代心身医学的创立与发展心身医学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现代心身医学的理念与学科体系是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的。
心身医学的研究不但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其成果亦为其他医学学科提供了某些重要概念。
《心身医学》全套精品课件心身医学(绪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身医学强调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在疾病中的 作用,注重预防和康复。
预防为主
心身医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来预防心 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个体化治疗
心身医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理免疫学机制
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个体 的健康状况。
心理免疫学应用
心理干预、生物反馈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于心 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03
心身医学的临床应用与治疗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建立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体 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指标,以便准确评 估病情。
05
心身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心身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
神经心身医学
研究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交叉学科,探究神经系统与心理健康和疾病的 关系。
社会心身医学
研究社会因素如文化、环境、心理应激等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社会干 预来促进健康。
预防心身医学
研究如何通过综合性、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提高人群健康水 平。
2023
《心身医学》全套精品课 件心身医学(绪论)
目录
• 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 • 心身医学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 心身医学的临床应用与治疗 • 心身医学的康复与预防 • 心身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
心身医学的定义与内涵
1
心身医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 病中作用,以及心身相互作用的医学学科。
心身医学科发展规划
心身医学科发展规划
1918年德国专家发现心身医学,1937年美国成立了心身医学学会,也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1976年心身医学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心身医学要是追溯最早,应该是在1918年,是由德国的一个精神病学专家提出来的,叫做心身疾病的概念。
因为他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当中发现有很多的精神障碍患者身上有相应的一些躯体疾病,又发现很多的躯体疾病身上又有相应的心理障碍问题,并且发现了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中间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因此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
到了1937年,美国就已经成立了心身医学学会,也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这应该是一个飞跃,因为是从1918年只是提出一个心身疾病这个概念,到了1937年发展成为心身医学,一说医学,肯定形成一个体系,一个比较,是一个理论化系统化的概念。
那么心身医学真正得到发展应该是在1976年,不是在德国,也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日本。
那么这里边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德国那么早发现了心身观念的问题,那么美国又那么早成立的心身医学相关的研究结构,为什么偏偏最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我认为这个可能是跟我们传统的中医、蒙医、藏医等中国的传统医学是有关系的,因为日本和咱们中国是一衣带水,他们从中国应该是学到了很多的中医的思想,那么中医、蒙医它原本就是心身医学,应该是从中医蒙医当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或者是一些知识,把现代心身医学的内涵进一步给丰富和发展,这是我的理解。
心理学与心身医学教学课件
心身医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心理疾病的生理机制、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心理治疗对疾病的效果等。
03
04
心身医学的应用:在心理疾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综合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心理学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因素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心理适应: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助于心身健康
心理压力:长期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心身疾病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能力与心身健康密切相关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心理干预在心身医学中的作用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与医生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心理治疗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在心身医学中的重要性
研究内容:心理干预和治疗在生理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如认知行为疗法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心身医学的发展历程
心身医学的研究进展:21世纪初,心身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心理疾病的生理机制、心理干预的生理效应等。
心身医学的普及:20世纪中叶,心身医学逐渐被医学界接受,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身医学的发展:20世纪初,美国医生George 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创立,强调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创立,强调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心身医学概述
心身医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生理疾病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对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心身医学的定义:研究心理因素与生理疾病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研究内容:心理因素对生理疾病的影响,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1. 引言1.1 心身医学的定义心身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分支,它强调身体和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人体内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身医学的定义包括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综合关注,它关注个体身心整体的健康,旨在通过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帮助人们维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心身医学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是一种以整体性、个体化和综合性为特点的医学模式。
心身医学的定义涵盖了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的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心身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身体和心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心身医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和挑战。
1.2 心身医学的意义心身医学的意义在于将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整合到一个统一整体中,重新定义了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传统的医学模式往往只关注病理学和治疗,忽视了人体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而心身医学则强调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心理状态和生理疾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心身医学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关注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促进个体的整体健康。
通过心身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方法和策略。
心身医学对于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心身医学的意义还在于强调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心身医学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提倡综合治疗和预防策略,为维护个体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心身医学的理念和实践,可以实现人类身体和心灵的完美结合,促进整体健康的实现。
2. 正文2.1 心身医学的基本原理心身医学的基本原理是指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即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身医学》全套心身医学(绪论)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方式 ,普及心身健康知识,提高公众
的心身健康意识。
组织健康促进活动
鼓励各类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如健身俱乐部、健康讲座等, 以增强公众的体质和心理健康。
个体层面的心身健康促进
自我管理
个体应通过自我管理,控制情绪、减轻压力、调 整心态等,以保持心身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为心身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依据。
心理免疫学
心理免疫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免疫系统 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心理状 态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
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可以削弱 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和癌症的风 险。相反,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将心身医学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心身健 康筛查、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活动。
3
互联网医疗
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心身医学咨询、在线 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测评等服务,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的需求。
心身医学的社会影响及宣传教育
社会认知
加强心身医学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身健康的认知,引导人 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身健康。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在许多躯体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冠心病、高 血压、糖尿病、哮喘等疾病的发病均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 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需 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压力、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等。
心身医学
2023-11-10
心身医学知识普及
第一章心身医学概述所谓心身医学,从广义的角度,是指在医学领域中所有涉及心理与生理关系的问题;从狭义的角度,则主要涉及心身疾病的基础和临床问题。
两者都与医学和心理学有关,因此,心身医学应属交叉学科。
心身医学概述部分将讨论心身医学概念的产生、现代心身医学的组成、发展与现状及心身医学的重要性。
第一节心身医学概念的产生心身医学,是研究心身相互关系的科学。
心身医学的狭义概念是研究心(心理)和身(躯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主要的实际研究领域是心身疾病。
心身医学的广义概念是研究正常和异常的心理与生理之问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多因素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身医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心理测量应用于临床;②心理动力学概念传入美国,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发展:③临床心理学进入精神卫生领域:④现代心身医学的兴起与发展。
其中,前三个阶段为现代心身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现代心身医学的组成(1)心理因素:精神分析、人格因素、情绪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生理、内分泌学、免疫学;(3)社会文化因素;(4)临床心理生理研究;第三节心身医学的发展与现状1、60年发展的三个时期:初创发展(1939~1962)、中期发展(1962~1980)、近期研究(1980~1999);2、心身医学的未来发展:理论观念的变迁:特异性理论、一般性理论、整体性理论;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技术;将心身医学整合到临床各科;第四节心身医学的重要性包括心身健康的重要性、对医学的重要性、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要性;第二章心身相关的理论第四节心理应激的理论1、塞里认为一般适应综合症(GAS )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后来发展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有害刺激所做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他将GAS 分为警觉、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1)警觉阶段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亦称为动员阶段。
论心身疾病的发展与研究解决方向
论心身疾病的发展与研究解决方向摘要:我国的心身医学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始于祝由等心理疗法以移情易性,变利血气,治疗疾病,那时的人类就已意识到心理因素在统、全面和深刻,其中对治疗中的意义。
先秦时期的著作中,这方面的内容更是丰富,如《左传》就对心理病因“六情”、心身疾病的病机等有较多涉及。
而《内经》中这方面的内容已颇为系各种精神活动的本质及特性的阐发。
关键词:心身疾病;基本特征;研究现状;发展方向所谓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中有相当重要理障碍,是一组病理生理基础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
它们具有器质性疾病的表现(如冠状动脉硬化)或确定的(如偏头痛),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的作用。
心身疾病可按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以界定。
狭义:因社会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躯体疾病;广义:除了狭义界定的内容之虽然一些学外,另还激作为第含有两层界定:(1)虽然是由生物因素引起吻合医的器质性病变认为,但心理应二位的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但却表现为躯体症状狭义的界定便于临床操作,但实际上广义的概念更学模式由生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它包含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物医学模病以及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紧张性头痛、月经异常、皮肤瘙痒症、恶性肿瘤、荨麻疹等。
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1)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主要或重往往要的作用;(2)生物或躯体心身疾病因素是某些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社会应激起到“扳机“作用;患者(3)机体的个性疾病的易患特征是心身素质;(4)心身疾病以躯体的功能性或器神经系统质性病变为主,一般有比较理生明确的病理过程;(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植物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在心身疾治疗中应用病的心身综合治疗能收到较显著的效果。
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1.生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髓 内针内固定,术者用 一枚 长 约1 c 0 m细小 V 型髓 内针插入 近折端 ,骨折复位 活 动,从而 达到预 防关 节僵硬和 肌 肉 萎 缩 的 目 的.本例由 于穿 针时违反 内固定手术原则 ,针 尾 自膝关 节穿出 并留于关节腔 内,损伤 了关 节软骨 面,导致左 膝关 节创伤 性关 节炎, 引起术后 膝关 节剧 烈疼痛. 第二次手术取 针又是在缺乏 充分 的 思想和技 术准备 的情况下勉强施 行 ,结果针未取 后 自移去碎 骨片 之骨 窗内用 血管 钳将 髓 内针 部分 置入远 折端髓腔 ,结果髓腔 内针完全置入 并游离 于髓腔 内,骨折 畸形愈 合后开 窗取 出髓 内针. 讨论 :髓 内针 内固 定 针尾需留在骨端外 , 以备 骨愈合后 取出 , 在股 骨可 采用 逆行穿 针. 胫骨只 在 能 自骨端顺行 穿针,而且髓 内针直径 选择必须嵌 紧皮质 骨内层 固定才坚 强可 靠.本例术者 缺乏髓 内针 固定术理论原 理的基本了解 ,也 缺 乏 基本的 操 作技术 , 使髓 内针完全 游离于髓腔 内, 但没 致 不 有 达到 骨折 固定 的 目的 , 给取 针带来莫大 困难 . 还 出,反而导 致膝 关节感染化脓 ,更加 重了病人膝 关节的损害。 骨折虽 然 愈合,但 手术不但没 有达 到防止产生 关节僵硬 和肌肉萎缩 的 目的,反 而造 成病人 膝关 节几 乎 完 全僵硬,给病 人带来 莫大 的 陡 增病 人痛 苦并造成病人 肢体畸形和功能 障碍. 44 ? 医 师进 修杂志 19年 91 第 7期 医学模 式 的实 践意义 ,是作 为 社 会 文化现 象 ,而 成为一种 至上 的命令 ,早在医学科学 者开 始接受教 育之前 .或 在接受教 育之中 ,或在任 职 工作 之后 .就对他们 的科学态度和 信仰系统 ,具 有决定性 的影响;它作 为一 个理论框 架 ,而在医 学科研 .医 学教育, 医学实践 中,对 医学科 学工 作看 的思维 方式、研 究方法 ,处 理健 康和疾 病 的 观点 和行为,或者具 有启 迪和开拓作用 ,或者具 有 限制 和仰 制作 用. 医学模 式,它是随 着不 同历史时 期的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 水 平和哲学 思想观点、人 近代,在生物 医学模式 深入 发展 ,及 其 。 躯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取得 相当胜利 的对侯,它 的潜在危机 首 先在 。 神医学 方 面暴露 出来 了. 。 神 医 精 精 学 落后 于 。 躯体医 学。越来 越大 的差距 ,首先 引起精神病 科医生 的深思. 18 年,西方 医学号 称精神医 学之父 的 B. 70 R s 提 出了 人的灵魂和身 体是不可分 离存在 的 u h 。 体医学 概念 ,但是在生物 医学模 式 占绝对 整 ◆ . 统 站地位 的时代 里, 。 整体 医学 概 念 无 人同 津,整 整持 续 了一 个世 纪之久,也没 有 阻止精 神 病学与 医学其它部 分 的分离. 1 1年 ,He n o h.J 88 ir t .C批判 了狭义 的身 体主义 ,提出了 。 身 (P y h s ma i 心 s c o O re) 一 1 I 『 们认识水平和 伦理道德 观念的演 变而发展.它不 ’ 仅在理论概 念上决定 和反 映医学科学 发展水平. 。 而且在实 践过程 中。规定和影响 医务工作者研究 和处 理健 康与疾病 的 观点 和方 法. 由此可见 ,如 果它适 应现代科 学技术 发展水平 和人类认识
page 2
的高 度 ,就 会对医学 研究具有 指导和推动作用 ,而促 词 I 9 2 ,Du s h.F 发 表 了 ‘医用精 神 1 2 年 tc 分析学 ’和 ‘精 神分析与脏器疾 病 》 这本来 可 . 以引导 出 t脑 整 合 着心和身 的 两 大 机 能 ,通 过 。 心身医 学 在 。 神医学。和 。 精 躯体医学 之 进 其发展 I否则 就会 因其 理论框架 的 内在缺陷 和 局 限性,而束 缚 人 的思维 和行 动 ,则妨碍医学 们 发展. 间架起一 道桥梁 ,将 脑、心、身三 看关系 的研究 为统 帅, 以 。 身医 学 为 中 介, 把 精 神与躯 心 体,心 理与生 理结合起来 ,从而解决精 神 病 学 的 危机, 并促 进 。 体医学 发 展. 整 医学模 式的演变:它 经历了古代 的 。 小宇宙 医学 模 式 或 称 。 自 然哲学模式 ’ (Na u e t r — Ph l s p i l io o h a m e c l dia mo e )一近 代 的 d1 。 生物 医学 模 式 (B O e c lmo e )一 i r dia d 1 e 向现代 的 。 物社会心理 医学 模式’ (Bip - 生 o s y hO O i l dia d 1 c S C a me c l mo e )发展.与 其 相 应 的 医 学则 表 现 为 : 然 而,恰恰相反 ,一方面 是由于建立在 器质 改变基础上 的生物医 学病 理观念 的影响 和束 缚 I 另一 方面是大脑 和大脑半球机能 研究不 够透澈 , 社 会心 理学也 不够成熟 I还有一方面 是由于早 期 I 按总 体来 况,医学 经历了整体模糊 医学一 , 解 剖分析医学 一向 系 统综 合医学发展 I即经验医 学 一实验医 学一向总 体医 学发展. 2 按时 空观看 .医学 经历了 。 人合一 的 . 天 超 巨系统 的时空 医学 一地球表面 的 。 二维 医学。 涉猎到心身 医学 的大多数是 精神病学 家I再 有一 方面 , 是作 为精神 疾病 中一 大类 的神经 ( 官能) , 症 由于其心身、 身心、心脑 关系相当模 糊 。而难 以 截然区分.于 是就把精 神病、神经 症,心 身症 、 心身疾病 , 或者 以有无器质性 病变而进行 区别 , 或 者 以其机能 性改变 而 互相混 淆. 这样,狭义 的心 身 医学 , 而因无 器质性病 变为由把 精神 . 症排 神经 除在外 I 传统 的精神 医学 . 因缺乏 脑对心 身双向整 一向生命 时空观所决定 的 。 四维医学 发展. 3按 心 身 观 论 , 医 学 从 心 身一 元 论 一 心 身 二 . 元论 一 二 元 论 向 一 元 论 回归 I 或 者 说 , 它 经 历 合机能 的研 究 , 而使 精神病仍然依 据其传统 照旧. 因此,精神 医学 和心 身 医学就 有授受不 清,界线 不 明t 因此 , 精神 医学也就依 然如故 , 继续危机. 美国,是在躯 体医学 胜利和精神 医学危机之 隙,最 早开始 心 身医学研冗 的国家.然而 ,由 于 它受 生物医学 结构 和功能 的制约I 由于初 期它受 S.Fr u e d创 立精 神动力学说 和精神 分析疗法 的 影响 。精神 医学没 有很大 起色.心 身 医学也未 步 入 正轨. . 了 。 神合一 的 。 体医 学 一心 身 分 离 的 形 整 。 体 医 学 ’ 一 经 。 身 医 学 过 渡 . 向 心 身 整 躯 心 合的 。 综合医学 发展 . 综 合上述 分析,再从横 断面 来看 , 人们就会 发 现 t 今 天 的 。 物 医 学 模 式 ’ .及 其 所 指 导 下 生 的临
本文由evyl846m7i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 一 ◆ 医殛进修杂志 19年 第 7 91 期 4 ? 3 心身医学 ? 心 身 医 学 的 产 生 与 发 展 刘 增 垣 综 合 ,医学科学必须 重视 。 心身一 元论’与 。 心 身 医 学 ’ 的研 究;随着 。 病 谱 ’ 和 。 疾 死亡顺 位’ 的变化 ,医学科学必 须重 视 。 康疾病观’ 健 心身 医学 的产生和发展 与医学模式 的演变和 转化 密切相 关.它是在传 统 医学与现代 医学,东 方医学 与西 方医学 。 并存 ,冲突 、融合’ 的 。 文 化整合 与 。 医学整 合’过程 中;在 生物医学模 式 的基础 医学,临 床 医学、预防医学 的内涵深 入 与外 延发展过 程中;在 人类 的内外生 态环境 、心 身 双向关系、 应激两重作用 等研究基 础上 ,开展 以 。 体医学 ’为基础 ,通 过 。 躯 心身 医学 为 中 与 。 会医学 的研 究;随着生 产方式 和生 活方 社 式 的变化 ,医学 科学 必 须 重 视 。 自我控制’与 。 行为医 学 的研 究. 这些 问题 , 都 涉及到医学模 式 的演 变与现代 医学 的发 展,特别是通 过心身医学 的 中 介转 化作 用而促进 医学模式 的转变 .从而 加速现代医 学发 展 的问 题 . 一 介 ,最 终向 。 合医学 ’过 渡发展 的医学. 综 随着现 代科学技术 的 发展 , 生 命 观, 价值 观,卫生观 、医学模式 ,都 发生 了相应 的变化. 如 :W HO 提出 了:没 有疾 病或 虚弱现象 ,而 在 精 神上,身 体上, 社 会上处 于完好 状态 的 。 康 健 定义’ ;1 7 年 ,Da 把 国际 有关生 理、心理, 98 y 社 会 的情报 加 以组合 ,创 立 了生物、 心理,社 会 、 医 学模式演 变与医学 发展 关系 。 医学模式 ’ (me ia d 1 d c lmo e ), 不 仅 是个 重要 理论 概念,而且 具有指导实 践意义.医 学模 式 的演变与医学科学 的发 展 ,有 着极为 密切 的 关系. ’ 医学模 式 的理论 概念 .是 指某一 时代 的 自然 观、生命 观、人体观 的哲学概括 ;是 与其相应 的 医学观、 认识 论, 方 法论 的综合 体现 ;是医学 的 心身观 、健 康观、疾 病观 的集 中反 映;是医疗卫 生事业 的地位和作用, 性质和特点 的总 体表述 ; 是 医学教 育 的体系和 内容、医学科研 的思维和方 法, I 及整 个医学发展 的战略问 题. 的 。 康模式 ; 同年度 ,En e研 究心身疾病 建 gl 发生原 因和 合理治疗 ,提出了 。 生物 、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 ’. 与此同时 , 着 现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 , 随 人类 向 宇宙不 同时空开拓 ,医学科学必须 重视 。 生命 时 空观 与 。 四维医学 的研 究;随着 人类 自我 认 识 的发展 , 自然生物学属 性和社会心 理学属性 的 不用外 固定 ,静脉 内滴 入大剂量抗 生素.照片 示 骨折 复位 良好 ,髓 内针位 置正确.伤 口愈合后 出 院 .1年后复 查,骨折愈 合 良好,但 膝关节几乎 完全 僵直. 讨 论 :骨折 内固定 的优越性就 在于通 过手 术 解剖复位和坚 强 内固定 使骨折肢 体早期开始功能 痛 苦, 其教训是十 分深刻 的. 三 ,髓 内针完全置入髓腔 内 例5 ,女 ,4 5 岁,左 胫腓骨 开放性粉碎骨 折行 清创 术 同时行 一